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教学实践

时间:2023-03-24 15:08: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教学实践

摘要:随着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快速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了目前完全应用线上或者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的开展,力求提高该校医学留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以期为该校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线上和线下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医学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的医学教育水平和医疗技术逐渐得到了国际上诸多国家的认可,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1-3]。此外,我国完善的医学教育体制及其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留学费用,使得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国内开展留学生教学的高等医学院校也越来越多[4]。山西医科大学于2017年开始招收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第一次全英文教学是以传统的完全线下教学模式在2019年上半年,即第一届留学生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展的。之后,由于留学生无法在假期结束后按时返校正常学习,导致2020-2022年这三年的留学生教学被迫开展了完全的线上教学。然而,无论是完全线下教学,还是完全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进一步改善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已经完成的一次完全的线下和三次完全的线上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智慧教学平台,在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将对今后医学留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山西医科大学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来华医学留学生由于各自国家文化差异及其自身特点的不同,与国内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无论是教育背景、文化素养,还是思维模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提高医学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准确分析我校医学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能帮助教师及时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推动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1英语基础良好,但方言味较重

本校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周边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留学生在来华前或来华后会进行短暂的汉语培训,但是距离正常的日常交流还有一定的距离。值得庆幸的是,英语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官方通用语言[5],多数留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他们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好;然而由于他们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城市,留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差异较大,口音较重,单词的发音与我们所学的英语发音有所差异。这不仅会阻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常沟通,也将对教师的课堂互动效果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最终导致教师很难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1.2思维活跃,但纪律观念薄弱

本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在承担过一次完全的线下教学和三次完全的线上教学后,明显发现留学生的思维普遍比较活跃,但随意性较强,纪律观念薄弱。多数留学生积极认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热情较高,知识理解力和接受力较强,能够紧跟教师节奏,与教师互动频繁,课堂参与度高,所以留学生的课堂氛围较国内本科生课堂氛围浓厚。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专注力较差,很难快速融入课堂,学习效果较差。留学生普遍自信心强,善于表达自己,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一旦遇到问题,都敢于及时主动寻求教师沟通解决。这点非常值得国内的本科生学习。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时间观念差的问题,无故缺勤、迟到早退及不能按时提交课后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1.3文化差异大,思想压力重

本校留学生由于来源国家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部分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纪律性强,在课堂上能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这部分学生学习效果好,考试成绩优异;然而,多数学生并没有做好出国学习的准备,当面临语言问题、文化差异、学习压力等问题时经常会有一些消极情绪,接踵而来的就是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到孤独、压抑和强烈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也逐渐降低,导致生活懒散,不愿意按时上课,即使上课也是在课堂打游戏,睡觉或者聊天,课后更不会自觉学习。而这部分留学生到期末考试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学到任何知识,将再次因为担心考试不合格而心生惶恐和不安。

2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开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领域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学科之一[6-8]。作为联系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桥梁学科,该课程知识点繁多,理论抽象复杂,代谢反应错综复杂,是细胞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也变成了既难教、又难学的一门基础学科[9,10]。然而在医学留学生中开设这门课程,教与学的难度系数更高。因此,医学留学生授课教师及时总结并深入分析以往在这门课程中采用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便寻找更有效、更适合于医学留学生的教学模式,帮助留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下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期为我校留学生的继续教育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2017级留学生开展了完全的线下教学,2018级、2019级及2020级留学生均开展了完全的线上教学。

2.1专业英文教材的选择

目前,专门针对医学留学生的专业英文教材很少。授课教师通过多方对比现有的国内相关英文教材和原版的英文教材,同时结合国内临床医学生选用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最终选择了由上海复旦大学汤其群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Text⁃bookofBiochemistry第2版。该教材是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委员会规划教材,主要供来华留学生(MBBS)、医学类专业双语及全英语教学使用。其教材内容与目前国内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的曹春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九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内容基本一致。这极大降低了授课教师的备课难度,有利于授课教师在全英文教学模式下更好地输出教学内容,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此外,授课教师备课时也会参考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比如由NelsonDL主编的第4版Leh⁃ningerPrinciplesofBiochemistry。这本教材内容丰富详尽,知识点讲解细致,多数知识点配有补充材料,对于教师备课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我们也会推荐给学生类似的英文原版教材以供学习。经过四年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于所选教材的接受程度较高,所选教材适用于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

2.2师资力量的选择

留学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的教育,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对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知识储备等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既要有较强的读写能力,还要有熟练的听力理解能力及娴熟的表达能力;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给予及时准确的答复。基于此,教研室从教师队伍中优中选优,选择参与留学生教学的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其中大部分还具有国外访学经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为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师资力量。

2.3完全线下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分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教研室首次承担的全英文留学生课程,教研室及相关授课教师高度重视该课程以完全线下教学模式的开展。①严谨的课前准备。首先,授课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个人的英文水平,积极加强英文专业词汇的听说读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能与留学生高效无障碍的沟通,这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在内容展示上避免大段文字的赘述,尽量使用图片或者流程图的方式来展示,同时也可穿插视频动画,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课件除了紧扣所选教材的教学大纲外,也会通过查阅大量的英文原版教材及相关的英文文献,主动借助多种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授课内容,积极为留学生准备大量课外学习资料来帮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教研室定期组织针对留学生教学的备课活动,授课教师需要在课前一个星期,将准备好的课件以全英文的方式完整地给全体教师讲授一遍。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英文听说能力强的教授点评并给予修改意见,一方面帮助教师理清授课思路,熟悉专业词汇,另一方面,提高授课教师的课件质量,保证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②注重课中互动。教师在授课环节,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英文教学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总结视频中的内容;适当增加临床案例分析,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选派一名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③课后坚持复习。每一章节课程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习题。习题类型分为客观和主观两部分,客观部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主观部分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加深课堂知识的内化和理解。我们总结分析发现,首次完全线下教学活动的开展比较顺利,学习效果好,留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收获大,学习成绩优异;授课教师也通过与留学生面对面全英文交流的过程,提高了自身的英文水平,改变了一直以来不变的教学状态,夯实了教学能力,从中实现了自身建设与完善,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环节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对推动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线下教学也存在缺陷,由于上课时间固定且有限,即使学生参差不齐,教师也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着重讲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分享配套的课外知识及拓展的内容,容易局限学生的眼界,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而受此因素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他们更渴望从教师身上获取更多在教材中学不到的知识,以拓宽知识面。

2.4完全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分析

经过第一次完全线下教学后,授课教师已经逐渐适应了全英文教学模式及留学生晦涩的英文口音,对于后续开展留学生教学活动及与留学生的互动交流都有极大帮助。尽管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又增加了课程的难度,但全体授课教师积极应对,不惧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重新制定适合完全线上教学的教学计划。①线上教学资源的准备。我校针对线上教学选择超星学习通平台。授课前,授课教师准备好图片清晰、内容完善的多媒体课件,录制完整的全英文教学视频,在正式开课前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以便因时差原因无法上课的学生,随时可以学习课堂内容和完成课后复习。②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线上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每次课前24h,教师会在学习通上课通知,提前告知学生上课形式和上课内容,并相应的预习资料。每个章节的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教师均采用直播的形式授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边授课,边进行随堂测试,同时展示丰富的网络教学视频,避免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带给学生厌学情绪,并适当鼓励学生以连麦的形式或者在聊天区输入问题或答案的方式参与互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线上教学表现出的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知识。除了直播授课形式,其余时间教师均以录播的形式进行线上教学。教师提前将学习内容在班级群内,指定观看章节,推荐相关的网络学习链接,上课期间会不定时地利用学习通平台以随堂练习、选人、抢答、主题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录播课的课堂效果不及直播课,但由于时差的影响,直播课很难保证在课表安排的时间段内,每位留学生都能按时上课。而录播课恰巧能消除时差给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能够保证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时间段里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理解知识。鉴于此,为了平衡直播和录播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教研室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直播课侧重讲解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章节总结、解答学生问题;录播课则侧重讲解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每章的知识点。无论哪种线上教学方式,每个章节结束后,教师都会章节测试题,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作为过程性考核内容的一部分。我们总结分析发现,在多种模式下进行的线上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学生的上课状态,以此来判断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问题也能及时交流解决。然而这方面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却是缺乏的,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呈现。为此,我们对比分析了第一次完全线下教学与三次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后留学生的期末成绩,从表1中明显发现,三次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后学生的期末成绩均比完全线下教学模式开展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低。究其原因,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授课模式对于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能起到监督作用,而线上教学更多时候考验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所以线上教学对于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肯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相对而言,这种完全的线上教学也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使长久以来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学习的时长和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这样更利于学生内化并理解所学的知识。

3总结

基于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我们对目前的学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两种教学模式都为今后顺利开展留学生教学工作积累了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由完全的线下教学转变为完全的线上教学,此过程促使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完善自身教学能力,督促教师寻找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这个过程既有挑战性,也为我们指明了探索教学模式的方向。经历了四次留学生教学,完全的线下教学,或是完全的线上教学模式,都各有利弊。虽然线上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需在课前教学内容及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容完成就行,的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自律性差的学生,因为缺少面对面的监督,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与合格的考试成绩;而线下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以教师讲解主要教学内容及学生遇到的问题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对自律性差的学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但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改善不同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最终将以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留学生返校后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教学模式。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探索和比较,留学生课程授课教师团队对今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有了更为明确的教学思路。通过前期全方位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开展,教师团队和留学生必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得到更大的提升。这也会更加有效地推动我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推进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丽,张江华.高等医学院校留学生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72-73.

[2]黄睿彦.我国来华留学生本科医学教育现状与趋势的案例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4):621-624.

[3]樊立洁,王柏翔,黄吉怡,等.浙江大学留学生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4):11-12.

[4]李鸿,秦亿蓉,胡健平.高等医学院校留学生教育探索—以重庆医科大学留学生教育为例[J].重庆医学,2017,46(17):2433-2435.

[5]李文娟,靳祎,张悦,等.线上和线下教学在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全英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7):1546-1551.

[6]常冰梅,赵虹,王玉瑶,等.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0,40(11):2102-2108.

[7]戚之琳,凌烈锋,齐世美,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2):122-126.

[8]闫萍,李美宁,弓韬,等.OBE理念下学术型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1):24-28.

[9]赵长江,鞠世杰,张海燕,等.生物化学“2463”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1,41(2):397-402.

[10]赵旭华,赵虹,翟翔,等.学习通平台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0):830-832

作者:李晓宁 弓韬 赵旭华 赵虹 刘志贞 刘红林 翟翔 解军 于保锋 郭睿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