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4-01-24 17:46:34

协调发展的意义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1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论述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非均衡思想源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在经济学中,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和操纵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而且可以使经济运行保持均衡的论述逐渐为西方学者所接受。一个世纪以后,瓦尔拉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立了“一般均衡思想”,这种均衡也被称之为“瓦尔拉均衡”。根据这种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确信,只要市场是完善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就会自动出清,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董正平,2001)。“瓦尔拉均衡”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被承认,并影响着宏观经济学研究。可是现实经济生活和瓦尔拉的设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均衡目标很难达到,非均衡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尤其是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清醒认识到瓦尔拉均衡是一个远离现实无法达到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非均衡思想逐步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即“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

“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厉以宁,1994)。由于人们对瓦尔拉的批判,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开始为西方学者所接受。凯恩斯认为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共同成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手段。此后关于凯恩斯的宏观非均衡的研究促进了非均衡思想的发展。凯恩斯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在非均衡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帕廷金、克劳威尔、莱荣霍夫德、巴罗、格罗斯曼、马林沃德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客观地说,西方“非瓦尔拉均衡”思想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些优秀成果,而且吸收了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有益思想。不平衡增长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为邓小平相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当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雷格那、纳克斯等人的平衡增长理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从发展战略方面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关联、区域间联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殊形式。不平衡增长理论将经济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能动过程,并确认主导部门的存在。赫希曼认为增长应该是不平衡的。就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其增长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增长率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投入、产出的关系,某一部门的增长,常对其他部门产生一种压力,以诱导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通常是,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向其他部门传导。这种不平衡前进的方式较之平衡增长的好处是,给引导投资的决定带来相当可观的机会,并由此经济地利用了不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源。发展是一条不平衡的链条,平衡恢复是压力、诱导和强制的结果,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布满着技术、设备、劳务和产品的瓶颈与短缺,必然是无序的。

由此,我们可看出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动因。我们的目的必须是保持而不是消除不平衡。从国外经济学界对于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研究,邓小平认识到,根据中国的实际,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波动,都必然受到经济的非均衡的制约。因此邓小平从中国落后的现状出发,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非均衡思想为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内涵所依据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正确地贯彻和实施这一战略思想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辩证思想的需要。

平衡和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选择和运用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角度对许多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马克思研究了不同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个资本集团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是在分析各个领域中大量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概括。他说:“平衡总是以有什么东西要平衡为前提,就是说,协调始终只是消除现存不协调的那个运动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平衡是以不平衡为前提的,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消除不平衡的结果。马克思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从运动的角度对平衡与不平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相对静止即平衡,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同时他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静止、平衡是相对的。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视,并对此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思想。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他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在《矛盾论》一文中,毛泽东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理论概括,系统地提出了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理论。他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是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该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把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应用于经济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指出:净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进有退,平衡和不平衡不断转化,波浪式前进,不平衡发展。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前进。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内涵

应该说,在《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的历次讲话中,以及党的重大方针中,并未出现“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字样。但深入研究,人们不难发现,诸多理论中

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却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精华思想,立足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反思历史,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特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上存在非均衡性。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实行了由东向西的“台阶式”发展;从时间上看,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先有后,实行了“三步走”渐进式发展;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从财富增长与分配形式上,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先富带后富”。其次,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存在非均衡性,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最后,邓小平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也渗透了非均衡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的来看,要求通过一定时期的经济非均衡发展,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的。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2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中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的一项创造性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们所企盼和追求的未来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视角下,这一理论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一、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具体体现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协调互动,人与社会辩证统一。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客观规律,适度开采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和防治环境亏染,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发展的生态化。

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主要体现于自然界为社会发展提供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也影响制约社会的发展。全社会都必须摒弃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任人宰割的物质存在的观念,切实树立生态意识和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推广生态化产业,特别是建立促进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社会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不至于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具体体现于人的物质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精神享受与文化繁荣的统一、权利自主与政治进步的统一。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力资源是和科学技术又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和再生产是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同时,人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二、自然、社会和人诸因素要全面协调发展

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影响决定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恩格斯也认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发展,政治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政治也能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任何经济行为和模式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的支撑;政治思想意识乃至制度法律的形成无一不是建立在一定文化道德伦理规范之上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那种认为有了经济发展就有了一切的观点是片面的,也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资本主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使人和社会发展都面临巨大的危机。市场经济的道德弊端要靠人有意识地去消弥。只有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协调发展政治、文化、自然,才能保证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按照社会要求的有机发展,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作用地位不同,不可能一致发展,即使一起开始,一样重视,也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经过社会调节、人的协调,才有可能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在民主政治领域指民主法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以生产力为核心的诸要素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整体的观点,全面协调发展,还包括世界体系中各国以及国家中区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全球体系中,应该打破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规则,努力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强化发达国家的全球发展责任,加强南南互助,增进南北沟通合作,促进全球协调发展。一个国家的区域之间,如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之间,也要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全面协调发展。

自然系统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建立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一方面,保护环境,使自然资源,如生物、空气、水与人类社会发展在适应中自身得到发展。反对因噎废食、静止地去认识自然发展,消极保护自然生态,反对那种认为克服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的基本途径是把社会生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实行经济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的观点。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并且建立一种物尽其用的体系。理论上,大自然就是一个物质循环交换系统,只要人们社会管理组织得当,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是能够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的。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将使世界无废物,各种生产生活废渣、废水、废气,将被收集和分离,经过加工转化将被重新利用。

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健康、有序、协调、稳定、连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探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规律。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实践存在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矛盾过程。在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中,主体客体化就是作为实践活动的人,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利益,去认识、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力量对象化,使世界人化。客体主体化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按照自然和社会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来进行。由于人类具有自为性、自觉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所以人能把客体(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新的主体世界。一方面,自然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人在与自然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又有自身规律。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人的价值选择和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社会在人的实践中发展,人的主体性地位和本质力量在社会进步中提高。

根据马克思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智力、体力、自然力、社会能力,潜力、现实能力,马克思还特别针对旧制度、旧分工造成的体力和智力分离的情况,强调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分成有个性的人和偶然的个人,个性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人由偶然的个人变为有个性的人;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如上所述,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就意味人需要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需要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就是人必须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活动中,消除个体的地域和民族的狭隘,参与到整个世界的物质与精神生产的活动中去,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

三、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字面含义是可坚持连续。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的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来看,可持续发展包括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人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表述为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从纵向上看包括个体、主体发展的一切内容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个性、需求和社会关系。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有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作用,满足人的需求。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步由低层次的片面需求到高层次的全面需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政治的、生态的等,使人的价值选择全面化和连续化,促进社会连续地、渐进地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可持续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民族之间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连续发展。可持续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和平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横向上讲,发展主体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都是社会发展主体,都必须可持续发展。群体往往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而社会群体指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由于共处于一个整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人的实践范围也在全球扩展;其中任何部分活动必然影响到其他部分,任何一个群体的不负责行为,都可能导致周边及整体的受害。必须实行区域、国家、民族平等的原则,共同负责协调行动,不能以自己群体发展而损害别的群体,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

在地球这个整体中,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代人发展是上一代人发展的承续,又是下一代人发展的基础,很多方面影响和决定着下一代人的发展。因此,要保持当代与下一代乃至更远的未来的连续、不受影响发展,必须提倡代际平等,优化发展的代际关系,切实消除短期行为,不能剥夺后代人使用资源、生存生活、追求幸福的权利。

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自然社会规律制约,不能超越自然经济文化等发展客体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和客体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生态系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经济系统在人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决定着政治、文化系统的发展,政治系统则以协调和中介作用为人和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文化系统则为人和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文思想支撑。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3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实现路径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是顺应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表明,公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是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相对于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的创立发展,为人类政治文明同样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民主实现形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智慧力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这种制度安排,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实践,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优越性。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近1/5的人口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实现路径,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内容和形式。广东制定颁发《政治协商规程》,就是主动顺应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从国情省情出发,创造性地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规范完善的可贵探索。

《规程》的制定颁发深深植根于广东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广东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纳入科学发展重要范畴,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全局,整体部署,整体推进。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省委把政协提案办理作为实现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形式,书记和黄华华省长亲自领衔督办政协重点提案,要求全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都要亲自督办政协提案,并把它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规程》,在广州市首先试行的《政治协商规程》,都是具有破题意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程序设计。这一系列开创性突破,为《规程》的应运而生奠定了扎实基础和丰厚积淀,体现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的客观规律。

《规程》作为政治协商的重要程序设计,使制度落实科学化、公开化、具体化,同时使落实的过程可规范操作、可监督,避免了随意性,是政治协商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统一

程序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原则和逻辑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特征和体现。政治协商制度规则的具体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就是程序民主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就是按程序办事,程序民主是制度文明的标志。民主政治制度科学与否,不仅要注重制度的主体、价值、内容和目标,注重阐述民主的内涵,确立民主的地位;也要注重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注重通过科学的程序设计实现制度的初衷和目标。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价值确认、轻理性协商,重结果、轻程序的倾向。因此,树立程序民主理念,推进程序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党的十六大把程序民主建设提上了重要议程,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规程》的制定颁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环节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程序设计是民主政治制度落实的可靠保障,民主政治程序规范方能保证其过程科学。《规程》

出台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总结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成功经验,并上升为制度规范。《规程》确立了各级党委在政治协商中的领导地位、主导作用。明确要求由省委领导牵头,建立政治协商督办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组织对政治协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为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提供有效保障。规定重要协商成果要列入省委常委会或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形成采用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规程》确保了政治协商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规定了需政治协商的具体内容及主要形式,要求做到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表决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并把是否重视政治协商、能否发挥好政治协商作用作为检验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指标。《规程》统一了政治协商制定协商计划、做好协商准备、开展政治协商、汇总协商成果、协商成果办理与反馈的五个程序,明确了每个程序的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及每个程序与环节的工作分工和时限要求,从而避免政治协商的随意性。在协商成办理与反馈环节,省委、省政府督查部门要进行督办,并将办理结果于3个月内作出反馈,确保各派和政协委员“说了不白说”,推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程序设计的规范化民主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和历史条件下,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尤其具有示范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定发展阶段,加强程序民主建设,通过科学的程序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尤为重要。科学规范的程序设计,是对公权的明确规范和自我约束。它要求各级领导按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办事,避免领导人主观意志和集体走过场的非程序化决策,防范“长官意志”和“个人说了算”弊端。科学规范的程序设计,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尊重。它把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要求纳入秩序轨道,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和群众利益进入政治体系,提供了制度平台。科学规范的程序设计,还是培养公民精神和民主意识的重要载体。人民群众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不但可以表达对决策的意见建议,而且可以从中学知识,提高民主素质,从而培育与时展相适应的公民精神和民主意识。

抓住《规程》实施契机,进一步营造民主团结、充满活力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实现社会各界广泛的政治参与畅通渠道,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抓住《规程》实施契机,切实推动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党委、政府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对政治协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协调并组织实施。党政领导要树立“主动协商”意识,实现从“应邀出席”向“组织主体”,从“发表讲话”向“听取意见”,从“答复”向“办理”转变,把政治协商的过程变成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过程,变成凝聚智慧、增进共识的过程,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4

集体协商是工人代表组织与用人单位或其代表组织进行自愿协商谈判,以确定工资等就业条件的过程。用人单位及其代表组织作为集体协商制度的主体一方,其对集体协商的认知及参与态度,对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意义

集体协商制度依法建立与有效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企业管理方担心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将致使权利分享、利益分割、成本增加、责任加大。这种思想意识的本质反映了雇主方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认可程度,从而决定其对劳权与产权关系处理模式的不同选择。推进中国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关键还在于增强雇主对集体协商意义的认识。相比较国家行政干预的刚性,人性化管理方式或企业社会责任的单边性,集体协商制度是由劳资双方共同参与,为劳资双方利益自主博弈的市场机制,也是一种最能立足于企业实际运营状况而兼顾双方利益的灵活的市场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劳动者的权利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诉求也逐渐从单纯对法律规定权益的保障,更多地转向对经济社会成果的共享上来,而当这些愿望遭遇到管理权独大的劳动关系格局时,劳资冲突便不可避免。近年来,企业劳资矛盾凸显,工人自发集体行动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行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通过集体协商制度化建设将分散无序的劳资冲突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二、依法承认和尊重工会的集体协商代表地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工会组织被高度整合到企业管理机构中,党政工三方共同分担企业管理职责,工会在担负着企业部分管理职责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管理团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格局在国家、集体、个人利益高度一体化的年代是可理解的,但在市场利益分化的前提下则难以形成对工人利益的有效代表和表达,难以担当其作为集体协商制度中工人利益代表者的角色。从而使集体协商制度本身也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功能。

建立合法有效的集体协商制度,用人单位必须尊重和保障工会的独立性及作为工人利益代表的法定地位。雇主不应介入工会内部事务,不干预工人自利。用人单位不应阻碍工人组织和参加工会,依法为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其他便利;不绕开代表性工会组织与少数工人谈判以试图降低所承诺的劳动标准;尊重工人一方的谈判代表,以平等的地位与之谈判;不通过打击报复或威胁利诱等方式干扰工会干部及工人集体协商代表的职务履行;保障集体协商代表的法定权益,依法保障其作为工人代表参与集体协商,履行代表职责的法律地位和法制环境;尊重发挥协商代表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

三、切实履行法定义务,维护集体协商制度的正常运行

现行法律法规对雇主及雇主组织在集体协商制度中的义务作了必要的规范,特别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履行法定义务,以保障集体协商制度的顺利运行。

1.响应谈判义务。在一般意义上,雇主不得拒绝工会启动集体协商的要约。对工会或职工提出的要约,应在规定期限内及时作出响应,并及时协商约定议题、时间、地点、议程等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拿出谈判方案。

由于我国实行单—工会制度,对工会代表权及集体合同的生效认可遵循多数原则,对少数职工的要求应当予以充分关注和聆听,依法协调其合理的利益诉求。

2.信息披露义务。即向对方提供必要的、真实的、全面的信息,不通过隐匿、歪曲信息等方式故意误导对方,或使对方产生错误的判断。劳动关系的结构具有天然的不对称特征,资方掌握着劳动条件及经营状况、市场状况等集体协商所需的基本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缺失或不真实都将为劳工组织参加集体协商带来不利影响。雇主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是保证集体协商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

3.诚意谈判义务。劳资双方都负有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的诚意谈判义务,而由于用人单位所处的相对有利位置,用人单位遵守诚意谈判原则对保证集体协商的顺利开展显得更为重要。雇主诚意谈判义务涉及:对谈判事项所做的充分准备;对谈判方案的提出;对有足够代表资格的谈判者的派出;对必要和充分的企业信息的提供;对集体合同文本制作以及签字审议审查等各项程序的依法及时完成等。诚意谈判义务要求用人单位在集体协商过程中不采取表面谈判、虚假让步、拖延谈判、强加条件等可能导致谈判破裂或严重损害劳工权益的行为。

集体协商不只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更多的是一个劳资双方为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共商共议、沟通了解、增进共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平台。用人单位需要从劳资各方利益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工资成本理念,逐步转变到以更高的工资标准激励员工、凝聚意志的薪酬激励体系上来。通过集体协商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诉求,全面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企业发展目标更多地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协调,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由低成本竞争模式向以优秀人力资本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转变。

4.合作和平义务。尽管工人组织、参加工会的权利与集体协商权、集体行动权不可分,并且在很多时候工人往往通过自发的集体行动来启动集体协商,但历史地看,集体协商制度恰恰是将自发的集体行动拉回到常规的、制度化的谈判进程中来的制度措施,并以此成为工业社会产业和平的保证。唯有正常的集体协商权利被保证和规范,自发无序的集体行动才能得到遏制。集体协商过程中的和平义务是劳资双方的基本义务规范,根据和平义务原则,劳资双方都应当谨慎使用争议手段,尽量减少对抗性,维持基本的信任关系。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更需要通过及时响应谈判、诚意参加谈判、保护谈判代表等行为努力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恪守和平义务,坚持合作原则,不轻易诉诸产业冲突行动,不以闭厂、迁厂、撤资等相威胁。

四、认真履行集体合同各项条款

用人单位是集体合同义务的承担者,应切实履行集体合同的法律义务,落实集体合同各项安排。我国现实的劳动关系体系要求集体合同对企业的所有员工都适用。因此,用人单位应遵守集体合同利益不可抛弃原则,员工待遇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不通过集体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用工形式来降低用工标准,不与少数员工在集体合同以外另行约定较低的劳动标准。以集体合同所确定的标准为基准,根据岗位职位制订劳动合同书,保证集体合同的规范性效力。

在履行集体合同义务过程中,用人单位可以借助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等平台,细化落实集体合同的指标要求;与工会组织一起建立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检查发现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适时评估集体合同的效力并共同协商做出相应的调整。

用人单位在合同履行中不应采取单方面变更合同等不诚意履行的行为,而应及时主动地与工会组织沟通协调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需要调整的事项依约定程度及时组织协商。

五、加强雇主组织建设,提升集体协商的广度和深度

在劳动关系格局迅速变化的大背景下,雇主组织的不健全已经成为一个影响集体协商制度推行的现实问题。雇主组织不健全,使得集体协商主体缺位,制度难以构建。更因为雇主组织代表性不足,使得很多原本具有积极意义的产业关系政策,因为缺少雇主的有效参与而影响其适用效力。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关系调整过于倚重行政手段,包括赋予工会组织各种行政资源,使其承担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主渠道的角色。作为劳动关系协调主要制度工具的集体协商制度未能得到有效重视,雇主组织不健全,现有组织代表性不强,作为集体协商代表组织的功能存在局限性,进入集体协商的角色定位有待调整:更有企业在行业区域层面上以不健全组织、不形成代表机制的方式,阻碍了行业区域集体协商的推动。

为此,要加强雇主组织建设,及时响应工会在不同层级上提出的集体协商要求,完善行业及区域雇主组织建设,增强行业区域雇主组织的代表性,在更大范围、更广层次上推动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同时还应加强雇主及雇主组织的集体协商能力建设,规范操作、依法依规开展集体协商,增强利用集体协商机制协调劳动关系的效力。

在工会组织不健全的中小企业、区域行业,雇主或雇主组织可以主动与地方工会协调,主动协商要约,及时就行业区域集体协商的事项与基层企业沟通协调,努力促进不同层级集体协商之间的协调,形成行业区域总体约定与企业层级详细约定、总体指标与具体指标的有机衔接。

六、建立多层次的争议预防和处理系统

尽管因履行个别劳动关系和履行集体合同的争议可以通过法定的仲裁和诉讼途径解决,但争议在组织内部的解决应至少使得劳资双方的争议可以在不外部化的前提下得到尽可能公正合理的解决。为此,用人单位可以与工会在集体合同中约定争议内部处理系统,力求通过直接对话沟通、保密的申诉体系、员工投诉处理系统等多层次的劳动争议预防处理系统,及时化解矛盾、协调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当建立企业内部员工不满申诉机制,对在集体合同履行及劳动关系管理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为劳动者提供公正有效的申诉途径。

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处理等制度的设计上,还可以与企业工会及地方工会组织展开全面合作,借助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代表地位和组织优势,发挥其在劳资冲突中的沟通协调作用,将劳资冲突引入制度化管理的规范。

对于集体协商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一方面应当尊重劳工的各项法定权益,不轻易采取剥夺劳工就业权,或使用公共资源介入争议等措施;另一方面,应当积极通过三方机制的平台,对劳资双方谈判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主动通过三方机制加以协调,充分利用三方机制平台表达雇主利益,促进劳动关系朝着劳资各方利益协调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劳动关系体制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集体劳动关系的构建既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用人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劳动者权利意识觉醒后,管理专制模式对劳动关系和谐运行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尊重劳工权利,并通过制度手段保障劳工权利的实现,真正实现劳资利益的共建与共享。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5

"法"在报告中多次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权利"、"法"、"法律"、"法规"、"条例"、"监督"、"诉求"等词汇在这一报告中出现多达六十五次,频率之高,引人关注:

--报告在谈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指出"尊重和保障各**党派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的权利";

--谈到"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时,指出全国政协"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执行组织视察,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围绕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组织考察调研,促进了一大批宗教房产等问题的解决"。

五年中全国政协法制脚步一刻没有停歇

报告中提到的法制内容只是十届全国政协工作中的浓缩。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全国政协的法制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

自2003年起,十届全国政协就针对劳动就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全国政协的调研报告《高度重视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问题》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07年颁布并于今年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中,有一些条款充分采纳了报告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2004年和2005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连续就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分别对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考察。在调研基础上,提出要保低、扩中、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重点推进机关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实现事业单位体制调整,规范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建议。中央领导同志对调研成果高度重视,对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集中了一批长期从事立法、司法工作的领导同志和法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关注国家**法制建设,通过座谈研讨和调研考察,提出许多意见建议,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出积极努力。

由最高人民法院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死刑核准权还是由各省区市高级法院行使,一段时期以来,在审判实务界、学术界和人民群众中存在一定争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于2003年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到死刑核准权下放引发了死刑适用标准不统一、影响死刑案件质量等问题,建议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在此推动下,死刑核准权从2007年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还对一些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有关重要文件稿进行研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03年,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了关于修改宪法中保护私人财产条款的信息专报,建议打破所有制界限,本着平等竞争、一体保护的原则,对宪法中关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表述进行修改。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采纳了部分意见。

报告处处体现**

十届全国政协这五年,是活力四射的五年,是精彩纷呈的五年。在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五年,全国政协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成就,有力地诠释了人民政协在越来越浓的**氛围中进步着、发展着......

"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十届全国政协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充分重视发挥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

许多来自政法战线的委员对记者说,报告中关于**的论述,提得比原来更多更深,更系统更有新意,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在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的六个方面中,有五个问题论述了**。报告鲜明地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政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两种重要形式";"建立健全提案工作协调办理机制,突出委员视察咨政建言、**监督的工作定位"等。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6

一、把握“特殊”发挥优势

政协的“特殊性”在于联系群众的广泛性;反映问题、信息的多面性、多渠道性;提出意见、建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从来都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执政地位牢固与否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没有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作为政协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群众的广泛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构建军和谐社会成为群众的自学行动。政协“揽八方之俊杰,集各界之精英”,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实现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全力,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阔平台。政协委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各个界别的代表人物,很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把他们都组织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就易于形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政协为各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使群众中分散、个别的意见和问题得到系统综合、及时合理、真实地反映各种问题,政协的“特殊性”决定政协较其它组织和部门更有利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易于发现和指出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发现的错误和问题,易于切中时弊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提供单靠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提供的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有着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突出职能强化监督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渠道一。通过协商体现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进共识,团结奋斗。我们要积极探索政治协商的有效形式,注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坚持并完善集中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促进政治协商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新形势下要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等行之有效的监督,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参政议政是党政领导机关广泛听取参加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形式。政协委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针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不和谐现象,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确能代表政协水平的、对健全和完善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确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民政协;参政为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过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必然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实事求是,注重客观性。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参政为民作为第一理念,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社会和谐作为第一追求,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助推器,把自身建设作为第一基础,作为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1、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意义重大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1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的、最科学的理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发展、深化、升华。

1.2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观念创新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旧观念置换出去,用新理念、新理论来指导发展、推动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与环境、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问题。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而不能顾此失彼;要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用科学发展武装头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体现科学发展,避免走弯路。

1.3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克服困难、应对危机、危中求机、平稳较快的发展经济,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的锐利思想武器。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济源如何实现更快发展,如何危中求机、在不利中寻找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争取下一轮更大的发展?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我们走出困境。科学发展观是就是引领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保增长要重视质量和效益,把保增长的目标建立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辩证关系,保增长是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保民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稳定是我们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不管从长远来讲,还是从我们实现当前“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任务来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都是十分重要的。

2、科学发展观,参政为民重要抓手

2.1科学发展观是民本观

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一个民本观。因此,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围绕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来履行职能。人民政协作为广泛联系各界群众的组织,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调查研究、建言立论,发扬民主、反映民意,倾听呼声、关注民生,既是务虚的部门,也是参政的部门;既要在言论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又要在具体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主要内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了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动力上,强调了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促进发展。这一要求凸现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意义。从而,把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我们党领导发展和推动发展的理论依据,成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的精神动力。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理念,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就必须树立参政为民的理念,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咨政建言、献计出力。一要善于集中民智。要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把群众的创造、经验总结上来,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专题调研、专题视察中多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形成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二要多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及时把群众的要求、愿望向区委、区政府反馈,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身体力行。鼓励政协委员回报社会、奉献人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2科学发展观是政绩观

人民政协作为广泛联系各界群众的组织,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调查研究、建言立论,发扬民主、反映民意,倾听呼声、关注民生,既是务虚的部门,也是参战的部门;既要在言论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又要在具体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政协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出实招、鼓实劲,不做表面文章,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集思广益谋发展、议发展、促发展,努力把政协的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位置超脱的优势,围绕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建设、宗教事务等重点工作,充分调查研究,提出有份量、有价值、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在科学建言上展示新作为,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希望和重托。

2.3科学发展观是和谐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真正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了第一位。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与政协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搞好各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关系的理念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和谐观。人民政协要充分代表民意,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围绕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做好本职工作。

3、科学发展观,自身建设助推器

当前,人民政协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人民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实现新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3.1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干部素养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政协机关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来,进一步提高谋全局、抓方向、议大事的能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协商办事的民主作风,做和谐共事的表率,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实在的业绩、扎实的作风去融洽友谊、成就事业,进一步提高政协委员素质,加强培训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博学善议,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工作干部队伍。

3.2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机关建设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的文明机关,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好人民政协工作。坚持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政协实际的工作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切实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机关事务工作要公开透明,必须经得起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验。机关中也要养成良好的调研风气,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

3.3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展服务职能

人民政协要认真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使各族各界人士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使党委和政府能够更加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广集民智。要多做协调性、沟通性的工作,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要认真履行好民主监督的职能,促进社会的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要发挥政协委员中从事社会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优势,为实现经济社会为拟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同时,对人民政协不断坚持参政为民,推进工作创新有重大意义。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人民政协事业会走得更好更快。

参考文献:

[1]《推动科学发展政协大有可为》,王贵银,决策导刊,2007年11期

[2]《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协工作谱新篇》,赵大水,乡音,2009年03期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8

【关键词】转型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攸关”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节与分配。随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公共政策机制是中国政府必然的历史选择。

一、利益协调是当代中国转型社会有效发挥公共政策功能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转型,从而出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社会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加剧了原有利益结构的分化、转换和新的利益结构的组合、重构。

(一)从利益的角度看,在社会利益的大分化和重新组合的情况下,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成为公共政策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队伍和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次,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又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个体所有制阶层和企业家阶层等,阶级阶层的变动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是高度整体性的,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整体利益的协调与控制下,个体之间在利益分配上平均化,这种一元化的利益结构淡化了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高度集中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动机逐渐强化,由于利益追求的排他性,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在不断加剧,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大局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治理乃至消解公共政策冲突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的不公和社会不和谐,就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的时代课题。

(二)从政治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层面看,各种利益群体对政治过程的正、负效应,要求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机制,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协调和利益关系强化政治整合

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与过程的有效参与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在行为层面上,政治民主主要体现就是政治参与。利益群体有助于民众要求和意愿的表达,各利益群体为促进和谋求群体自身利益,必然会积极谋求政治参与通道,迫切希望将他们的意志和要求输入政治决策系统,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民主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和制约。“在任何民主政治的情况下,权力总是归属于多数,并由少数人行使。”[2]在权力的所有权与行使权分离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权力的异化,从而引起政治的失控效应,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应加强政治运作的法治化外,更根本的还是要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而这一监督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利益群体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以权利制约权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利益群体在政治发展中也存在许多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潜在性和可能性。首先,各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具有的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需要“政治体系必须随参与水平的提高,输入压力的加大而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然而政治体系整合德制度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现实的政治制度化程度可能会滞后于参与的扩张,从而造成了政治的不稳定。目前在中国特别是利益表达途径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则会采取体制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是改革中一些突发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其次,由于利益资源的稀缺性,利益群体的要求和欲望不能完全得以满足,于是利益群体之间竞争、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一旦这种状态超出政治体制的承受力就会引起政局的不稳定,再加之体制改革中,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产生一种挫折心理和某种被剥夺感,从而也给政治稳定带来负面效应。

二、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益群体的分化和重组以及他们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都要求政府要不失时机地强化政治体制自身利益群体的适应性变革,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其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和生长点。本文认为,建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首先要以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利益关系为基础,着眼于问题的解决。为此,必须做到利益明晰化并要充分发挥经济协调制度、政治协调制度、法律协调制度和道德协调的作用。利益协调机制,不仅仅是利益制度和利益体制的作用机制,它是一种综合的作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经济协调、政治协调、法律协调、道德协调、行政协调及其他方面的协调等等机制。

第一,利益明晰化,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的前提和基础。

利益明晰化,就是要求我们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辨别各种利益矛盾、利益差别质的规定性及其量的区别。利益明晰化是公共政策实现利益协调和正确处理利益矛盾的首要环节和基本前提。要使利益明晰化就必须做到:

①利益主体明晰,即承认并确立各个利益主体的独立利益,打破单一利益主体的格局,允许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主体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承认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阶层和大的阶级群体划分的基本前提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群体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很广泛也很分散,总起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利益群体,大体上由以下几个构成成分:工人阶级中的物质生产者利益群体,农民阶级利益群体,知识分子利益群体,社会领导者和企业管理者利益群体,个体劳动者利益群体,私有经济所有者--经营者利益群体和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经理人,人,管理人利益群体。如果利益主体不明晰,利益关系就无从理顺。

②明晰利益差别,就是承认利益差别并将其限定在一定的限度内。利益差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承认利益差别,并自觉利用利益差别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持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但是,利益差别作为社会发展动力而起作用,是有限度的,利益差别只有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才具有积极意义,利益差别太大,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安定;利益差别太小,难以激发人们追求利益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同样起不到动力的作用。

③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的性质要明晰。迄今为止的社会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抗性质的利益矛盾,二是非对抗性质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它主要表现为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经济基础,但还存在旧的分工残余的社会中的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质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当然非对抗性利益差别和矛盾并不排除个别、局部对抗现象的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形成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私人利益之间的阶级性的对抗矛盾关系,社会共同利益在客观上成为绝大多数社会个别利益主体共同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发展正是通过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通过协调可以得到解决。

④利益表达明晰,就是要明晰反映和表达各种利益要求的利益表达主体,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使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要求明晰化、透明化,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各利益群体的依法有序表达是合理有效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利益表达不明晰则不能及时暴露利益矛盾,影响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一般讲“当一个社会经历了经济与技术变化,当它获得了与这些变化过程相关的态度时,就会出现导向更高程度利益表达的倾向和行动手段”。我国正处于加速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技术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利益表达效能的发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既要发挥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也要随着利益变化创造新的利益表达渠道。首先,要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利益表达功能,通过他们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其次,要充分发挥工、青、妇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利益表达功能。再次,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其成为群众和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要求和呼声的窗口。

第二,利益市场化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协调的核心。

利益矛盾主要是经济的,物质的利益矛盾,经济协调机制是利益协调的基本机制,而经济协调主要是运用所有制、分配方式、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等手段来协调和保证各方面的利益满足,这就决定了利益必须市场化,即主要通过市场用经济的手段调节利益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利益市场化是建设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与主体。要使利益市场化,就必须首先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适合调动不同群体的积极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其次,利益调节必须纳入市场的轨道,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杠杆为主,在尊重和恪守市场规律充分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弥补、矫治市场缺陷,使利益调节能够有力地激发利益主体的利益驱动力,有效调动利益主体的利益约束力,从而使社会经济有序打破原有的城乡、阶层、身份等封闭与隔离的利益结构,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利益结构,推动新的利益结构的分化、形成和重组。

第三,利益规范化、制度化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利益协调的保障。

利益的规范化、制度化实质就是说,利益协调必须要有政治协调制度作保障。政治协调主要是利用国家的职能利用政治制度及其各类政治手段进行协调,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机器和政治制度的主要职能之一。建立利益协调的政策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具体制度、体制、法规作保障形成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利益环境。实现利益规范化、制度化根本和首要的任务就是使公共政策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价值原则。首先,公共政策要体现效率原则,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提高效率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否则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协调是根本不可能的。有效率公共政策就必须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公共政策“越位”对市场机制所带来的有害干扰,和公共政策“缺位”给弥补市场缺陷所带来的损失,尽快实现公共政策范围的市场化界定以及政策目标上的市场化取向。除此之外,要努力推进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调动每个利益主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时间节约、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减少,从而实现产出的最大化。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范化、制度化的又一基本点是公正和公平,它与效率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利益协调乐章的和谐主旋律,社会主义的公正、公平的利益关系是由机会平等和按劳分配两个层次的公正、公平所构成。机会平等为每个利益主体提供了自由竞争,多方面发挥能力的环境,提供了自主选择生产资料、资金和劳动力的市场,这是效率提高的源泉。而按劳分配是使具有不同劳动能力和生产、经营、决策应变能力的利益主体得到不同的利益、收入这是是效率提高的动力。因此,机会平等和按劳分配是利益主体增加收入的内在驱动力,推动他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成为利益主体形成趋利避害和自我约束的内在制动力,规范和制约他们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四,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发挥法律协调作用。

社会利益主体是极其复杂繁多的,它们之间必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不能完全通过政治或国家政权来直接调整和解决,而对多元的多层次的利益主体及利益体系,必须具有多样的协调机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定型的,基本的行为规则,可以直接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协调人们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利益关系。因此,法律协调利益关系的范围比政治协调要广泛一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反映,它真正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能够有效地协调全体人民的利益差别与矛盾,保证全体人民的利益得以实现,法律的协调还需要行政手段的支持。

第五,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充分发挥道德协调作用。

人作为社会性的人,其个人和其群体的一言一行都与他人或其他群体发生一定的利益关系。当他们的言行不触及法律规范时,法律也奈何不了,这就是法律协调作用的极限。为了能使人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定的规范,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以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就需要比法律更具有广泛的社会规范,即道德规范。只有消灭了私有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消除了对抗性的矛盾,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其协调利益关系的功能,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具有协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矛盾的重要社会功能。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只要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主体的多样性,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的客观规律办事,通过发展生产,建立适当的利益调节机制来解决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就可以使社会主义本身充分发挥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李承,杨超.视野中的利益群体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

[3]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9

这次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委和长春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研究部署新阶段我市人民政协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动我市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政协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和服务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团结各界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围绕中心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坚持与市委同心、同向、同步,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监督,积极探索民主评议等新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落实和作风转变;改进调查研究方式,调研工作更加科学、务实,推动了市委的科学决策;政协班子成员带头为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献计出力,为加快九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

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20*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5号),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这一纲领性文件,从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政协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政协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搞好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作用,有利于使各派的意见和主张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吸收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各方面人士参与国是;有利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尊重多数、照顾少数,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市民有序地参与政治,为广大市民依法议事、求实治市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第二,加强政协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九台建设的有效途径。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把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充分运用好,有利于促进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界别之间的合作共事,进一步形成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市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我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第三,加强政协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协汇聚了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英才,有能力深入研究一些宏观的、重大的、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党政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政协委员还联系着一大批各界朋友,在招商引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加强政协工作,有利于团结和联系各族、各界、各阶层劳动者、建设者,激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和衷共济求发展,齐心协力促振兴。

二、要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关键之举。我们要按照中央精神,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进一步规范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政协履行好职能。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与政协的政治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特别是新形势下,政治协商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市委和政府作为政治协商的主体,要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委及长春市委的要求,坚持主动协商、及时协商,真正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和执行程序。要明确协商原则。切实做到“三在前”、“三在先”,即:各级党委、政府在决定重大问题时都要在政协进行民主协商,而且要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要先协商后决策,对重要人事安排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先协商后决定,制定重要地方性法规要先协商后提请审议。要充实协商内容。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工作重点、重要改革方案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要完善协商形式。形成政协全委会议集中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及时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格局。要完善协商程序。市委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或政协党组提出的建议,及时研究确定政协的协商议题,制定协商工作具体方案。政协党组要按照政协章程和有关规定,加强对协商活动各个环节工作的领导和部署。对各界人士在协商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综合整理并及时报送。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协商议题及时通报情况,提供材料,听取意见。对政协报送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处理,积极采纳落实。

第二,要进一步支持政协加强民主监督。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提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听取来自政协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今后,要继续把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规划、项目和重要工作的实施,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在知情环节上,党委政府要定期向政协通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在沟通环节上,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机构与人民政协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在反馈环节上,党政有关部门要及时将处理情况通过政协反馈给政协参加单位或委员个人。政协要在加强民主监督中促进和谐,多做“通筋活络”的工作,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对制度不公、执法不公、分配不公等现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发表意见、开展批评、提出建议,促进“中梗阻”、“

拦路虎”等问题的解决,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要进一步推动政协开展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要发挥专题调研的作用,选好调研题目,搞好咨询论证,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充分发挥政协包容各界、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要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从关心九台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各界别委员要结合自己的行业、专业特点,在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作等方面多出主意,多提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开创性的意见和建议,与市委、市政府一道共同谋划好九台未来的发展。

三、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政协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根本原则。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努力形成有利于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要把政协工作作为党总揽全局的重要内容。市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把政协工作纳入总体布局,摆上重要位置,着重从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方针政策上加强领导,支持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市委常委会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政协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政协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市委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政协工作,市委和政府都要明确一名领导分工联系政协工作。对政协重要建议案或调研报告,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阅批,责成有关部门搞好督办落实。要坚持党政负责同志参加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制度,向委员通报情况并听取委员发言制度,健全完善政协领导参加有关重要会议的制度。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应当请政协有关领导及政协有关内设机构负责同志列席。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主动与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交朋友,沟通情况,增进感情,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在各自分管范围内对政协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政协党组是党在人民政协中的派出机构,对于实现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负有重要责任。政协党组要坚定不移地把市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政协的工作中去,努力使党的主张成为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识。政协委员中的共产党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共产党员,是受党组织委派从事人民政协工作的,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带头遵守政协章程,努力成为做好政协工作的模范。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人类智慧;筑梦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2-0117-005

在多元多变多样的时代,以全球的眼光,纵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走过的光辉历程,愈益让我们认识到,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不仅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而且她的世界意义正在显现。回顾总结和深化认识我国政治协商的制度设计、实践成果、基本经验,对于实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全球

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创造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顺应协商民主发展要求的国家。协商民主是人类政治生活中古老而又全新的命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就有了协商民主的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协商是有价值的,通过普通公民之间相互讨论的决策,要比政府官员或专家独立决策更为有效。[1]到了20世纪80年代,基于选举民主的弊端日益加重,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迅速发展,协商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全球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民主的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开端,采取的正是协商建国的民主方式。

我国的协商民主因势而变、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1991年3月,同志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形式,不仅关注多数人的意见,也照顾少数人的想法;不仅关注决策的过程,还重视决策的结果,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巩固和发展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协商民主方式建立的新政权。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统一战线就是我们党协商民主思想的产物。协商民主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有了政权雏形,特别是“三三制”民主政权,更是协商民主思想的生动实践。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三,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协商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我国通过政治协商组织把协商民主首次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并在实际的政治运行中发挥作用。人民政治协商作为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拥有明确的属性、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其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是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功能。

第四,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践行协商民主的国家。协商民主虽然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但迄今为止在西方依然主要停滞于思想和学术的争辩。而协商民主在我国已经走上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在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中,一是建立了新型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派是参政党,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二是制定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工作规则。协商的主题是民主与团结;协商的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等;协商的路径是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委员视察、委员提案或其他形式提出建议和批评,参加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检查等活动,通过发挥党派成员自身的社会政治资源、智力优势及专业特长等,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

其一,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人类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古往今来,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生活状态和理想追求。中国人的和谐观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就有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认识。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天人合一”。西方先哲们也对和谐思想有精深的论述。既有毕达哥拉斯的由比例、尺度、节奏、韵律构成的外在形式的和谐理念,如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也有赫拉克利特的由对立面斗争而带来的和谐。黑格尔更进一步指出,宇宙万物是通过矛盾运动走向和谐的。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公民社会,从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到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和谐制度”,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社会和谐的合理内核。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与上述和谐思想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人类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强调我国执政党和参政党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有助于政治和谐与国家安宁,是我国政治框架中唯一一个以界别为单位的政治组织,有利于最广泛地争取和团结各派、人民团体和各界别代表,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同时,这一制度实行的民主协商、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能够充分地反映各界群众的意愿与呼声,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其二,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革命导师认为,人类社会是以内在矛盾为基础,通过解决社会自身矛盾不断前进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派生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他们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统一战线理论,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加强自身团结,并与社会力量结成联盟,只有把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些论述无疑闪烁着协商民主的思想光芒。

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创造性地建立了人民政治协商这样一种既不同于选举民主,又能让各派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形式。作为世界上独有的民主形式,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三,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585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65年前,我们党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创建的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伴随着革命、建设、改革进程而不断壮大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广阔。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严峻考验。由于我国政治协商制度具有民主的广泛性、平等性、适时性,在化解社会矛盾、建设政治文明、提振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敏锐地看到,中国正在构建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全新体系来实现民主。“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地进行参政议政”,“领导层吸纳自下而上的意见和需求制定一个整体的纲要”,“新思想和经验可以源源不断地沿着这个纵向轴交流”。[4]

三、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筑梦天下的坚实桥梁

第一,世界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2013年6月8日,在中美元首会晤后的记者会上说:“‘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普天之下,虽然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但是盼稳定、求发展,过上安宁富裕的好日子,却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

@些梦想尽管表述不同、内涵有异,但是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国家梦与个人梦的统一。虽然世界上有的国家强调个人梦多一些,有的国家强调国家梦多一些,但两者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5]571个人只有在集体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才能创造出机会,集体也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达到共同的富裕。它们都是物质丰富和精神愉悦的统一。没有物质保证,精神世界就少了依托;没有精神愉悦,再多的物质也失去了意义。

第二,西方式民主已经日趋窘迫。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寻找。”[6]289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席卷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最终导致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2009―2013年,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大陆成为金融危机后恢复最慢的区域。人们逐渐认识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本质上是政治危机,是欧美国家自以为完美的民主制度发生危机的征兆。

从现实来看,西方式民主弊端丛生:依靠金钱维持选举,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负担;简单地迎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把民主等同于多数;民主赤字,选民对传统民主信心不足,表现为投票率下降、对政治冷漠等;政府关门,公共生活瘫痪;国家债台高筑,寅吃卯粮,以儿孙的幸福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快乐;打着民主的旗号,输出战乱,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痛苦等。

第三,中国制度“风景这边独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不信神、不信邪,凭着坚定的信仰、杰出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终于开拓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带来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体系迈向现代化的可喜局面,带来了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事业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西方式民主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与西方民主制度相比,包括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在内的中国制度具有强大优势:一是政治效率很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能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形成举国力量。这种高效的政治效率克服了西方社会利益集团和党派斗争造成的效率低下、互相扯皮的现象。二是创新能力很强。不可否认,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关键是看这种制度是否能随着实践的变化而进行自我更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全能够从不断变化着的国情、党情、世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三是政策连续性很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有明确的长期奋斗目标,还有阶段性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我们的事业不因领导人更替而发生波折和停滞,不像西方国家因不同政党上台造成政策中断。

第四,协商民主是各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任何政治的发展都不是抽象的,相反,它是以现实的发展为基础,以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更好发展为主旨。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能够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统一起来。只要国家富强了,人民当然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二是讲究公平,把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作为首要追求目标。传统的选举民主认为,群众是消极的、无能力的,需要选举人来治理国家,也即需要精英治国。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把人民参与国家治理作为民主理想,从而体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三是维护公众话语权,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民当家作主的正能量。西方的选举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把人民作为投票的机器,政治关注的只是投票的多寡。选举民主认为多数就可以决定“合法性”,这在民主政治上容易酝成大错,比如希特勒上台就是通过多数决定的。我国的协商民主尊重公众的话语权,通过集体的协商、讨论,最终形成意见建议、公众政策,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民主。

四、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推动

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

首先,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凝聚力量的纽带。团结才有力量,民主才有活力。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可以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联系起来,通过政治协调、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手段,发扬民主,凝聚力量。人民政治协商在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融洽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不管是宗教团体还是普通公众,人民政治协商都能反映和表达他们的诉求,在尊重多样中达成共识,在同铸辉煌中增进共识,在应对挑战中深化共识,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其次,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献计出力的智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政治协商委员不是按照地区而是按照34个界别组成的,以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为主,拥有学科全面、层次高端、经验丰富的优势,政治协商是一个高层次的人才库。比如,1990年,费孝通、钱伟长等民盟中央领导提出建立长三角经济协作开发区的建议,助推了中央确定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全国政治协商十一届全会的五年中,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提出提案134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992篇,提交大会发言310篇。这些提案和建议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课题,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实施海洋战略等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促进和谐的平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治协商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治协商“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治协商的作用”。具体来说,人民政治协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发挥派优势,保证社会公平。参政议政是派参与政治的主要途径,派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力求反应出人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反映当前社会的难点,创造了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发挥政治协商界别优势,促进社会发展。政治协商委员一般都是一个领域中的优秀分子,通过参政议政,积极调动政治协商委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示范带动效应,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三是人民政治协商的包容性、广泛性优势,可以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当前,社会处于深度变革期,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政治协商委员来源广泛,能够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

最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民主监督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掌握了政权,但是仍然需要进行监督。早在1956年,就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7]278民主监督是人民政治协商三大职能之一。人民政治协商在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并且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时,邀请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治协商大会的发言和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建议;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等。

五、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人民意愿的重要法宝

首先,尊重和代表人民意愿是一切政治制度的最高准则。人类社会发展全部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同志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8]109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9]163全球范围内虽然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但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代表人民意愿、实现群众利益,应当成为一切进步政党和先进政治制度的最高价值取向。

其次,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维护和实现人民意愿的重要渠道。协商彰显公平,制度更具保障。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以来,在发展协商民主、实现人民意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人民政治协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各派和各个界别,为所代表的群体表达意愿。二是人民政治协商具有层次的多样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利益诉求。三是人民政治协商具有制度的科学性,能够通过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规定自身的性质、形式、范围、权利、义务,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

最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代表人民意愿与发展协商民主的有机统一。从全球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在许多国家依然尚未破题。我国的协商民主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一些新情况,需要创新发展,尤其需要按照党的十要求,重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发展协商民主的根本所在。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一定能在代表人民意愿中稳健发展协商民主,在发展协商民主中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意愿。进而,为全球协商民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

参考文献:

[1]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7]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