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4:02:16

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城乡协调;要素;互动;城市与乡村

**长期以来一直在**省承担着农业基地的重任,而**县更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农业来进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城乡二元落差明显,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地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及支撑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要素发展缺乏联动性,互动发展还很不够。究其原因主是城乡之间流动还不够协调,各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有序互动,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失衡。笔者结合**县来探讨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提出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城市概况与发展特点

**设县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市域的东部,全县土地面积为534.73平方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至沪、杭、苏、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从总体来看,**县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没有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优势产业特别是新兴优势产业还不明显、产业组织与业态方式比较传统、区域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综合配套水平相对滞后等。面对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还有更现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县的面前:建设用地指标对发展需求的制肘;生态与景观质量蜕化的压力趋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形象落差较大等。

2.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

2.1城乡要素互动的内涵。城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要素互动是指资金等要素在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内交流、传递、融合、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资金要素为例,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使政府有足够能力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改善。所以,城乡要素互动是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一切城乡发展要素,挖掘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要素互动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在乡村经济发展初期,动态的非均衡双向流动以农村要素流向城市为主;在发展中期,要素流双向流动发生逆转,以城市要素流向农村为主;在发展后期,城乡要素流发生质变,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的互动模式,也正是这种互动的持久性才能使城乡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乡协调的实质。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整合的社会架构,包含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具体而言,城乡协调就是在城乡空间系统内,人口、文化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城乡协调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城乡经济实现有序互动,城乡居民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2.3**县如何来达到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要素互动就没有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城乡要素在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就难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或配置合理的资源,那么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城乡协调的发展。在本次规划中,以**县整个区域内都作为规划范围,对其产业定位、空间发展与管制、城乡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分析与规划。

2.4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要素互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有序互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又为城乡要素互动创造了广阔的流动空间。

3.城乡要素流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3.1城乡要素隔离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时期,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消费型的商业和政府管理结构所在地。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少,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城乡之间的空间聚散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稳定状态。农业时期,城乡节点相对独立影响范围较小,无等级关系和从属关系,区内外要素流动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以较封闭的县域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城乡处于低水平、均衡化和稳定的状态。

3.2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工业化初期,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乡村的人流、资金流、物流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发展缓慢,相对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空间聚散以聚集为主,城市的发展更为突出,城乡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3.3城乡要素互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工业化后期,城乡专业化分工明显,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城乡要素强度增大,城市的辐射功能突出。空间聚散以扩散为主,城乡之间形成合理聚集规模。城乡在联系日益加强和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产业与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分工。城乡要素由从城市向乡村的单向流动逐渐转化为城市到乡村与乡村到城市的双向互动,要素流在城乡之间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突出。城乡协调过程中各种要素流的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使得城乡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4.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途径

4.1城乡协调初期阶段。首先,加快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铺平道路。要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一靠交通,二靠通讯。通畅的交通运输便利了城乡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物质要素的流动,;发达的通讯设备保证了技术、信息要素流动的快捷性和准确性。其次,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向城市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目前家庭作坊式企业在农村的发展,虽然使一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给农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从实际来看,产品质量差,价格低,更重要的是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急需加以认真解决;乡村企业的引进绕开了城市对农村产业活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使城乡要素得以在农村区域内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紧密的城乡产业联系。

4.2城乡协调发展中期阶段。目前,劳动力就地转移使城市二、三产业失去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资金技术要素由城市流向农村已影响到中心城市自身的投资和发展速度;城乡工业同构使城乡要素难以充分发挥要素流动互补的优势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挥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要素的作用,从而使城乡产业形成最优的空间配置。

首先,政府要在城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聚。其次,政府应指导农业用地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过渡,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等。

4.3城乡协调发展后期阶段。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完成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经济发展对知识、技术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造和培植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工作的重点。当前**正处在城乡协调中期向后期发展阶段,所以应将着力点放在解决城乡各要素充分互动发展上。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高,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协调发展范文篇2

1山东省滨海旅游带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1促进山东滨海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的限制,山东省滨海旅游业主要由各地市作为相互独立的旅游区进行运作发展,导致滨海旅游整体规划实施困难,滨海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滨海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所以,对各地市的滨海旅游进行协调发展,可以丰富滨海旅游带旅游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防止旅游产品同质化,实现滨海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不仅有利于滨海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也有利于促进滨海旅游产品升级,满足旅游者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山东滨海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提升山东滨海旅游的整体竞争实力

沿海省份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也是我国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集中地区.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统计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指标,而滨海旅游是沿海省份相对于内陆地区而言特有的旅游资源,其在各个省份的旅游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仅以2010年全国主要沿海省份的旅游外汇收入进行初步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沿海省份中处于劣势地位,与排名第一的广东和排名第二的上海差距很大.而对山东省滨海旅游带进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加强滨海旅游地区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合,实现滨海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缩短与滨海旅游发达省份间的差距,从整体上提升山东省滨海旅游的竞争实力.

2山东滨海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2].通过把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可以正确认识区域旅游差异的发展变化,对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目前关于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及衡量指标,本文以滨海旅游带7个城市作为分析单元,选取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分别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测度山东省滨海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水平方面的差异,受量纲的影响,可比性较差[3])和相对差异(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值,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3])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标准差公式为σ=∑Ni=1(Xi-X)2槡N,Xi代表i城市的入境(国内)旅游收入,X为各个城市入境(国内)旅游收入总和的平均值,N为研究区域的样本数量;变异系数公式为CV=σX,σ为标准差,X为各个城市入境(国内)旅游收入总和的平均值.利用Excel软件,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2004~2010年山东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从2004年到2010年,山东滨海区域旅游经济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国内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而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则出现较大波动,但近年来也呈现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缩小的趋势.从绝对差异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标准差由2004年的56.387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61.809亿元,入境旅游收入的标准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的9825.643万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22417.901万美元,第二阶段从2008年的16615.759万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9578.816万美元(由于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青岛市入境旅游收入大幅下降,而其他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有所增加,致使近年来绝对差异变小).从相对差异来看,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变异系数由2004年的1.468和0.928分别降到2010年的0.932和0.758,变化幅度分别为0.536和0.17.这说明,山东滨海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山东滨海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很大,并且入境旅游经济差异要远远大于国内旅游经济差异.

3山东滨海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作用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4].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展调整到最佳状态[5].本文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和旅游交通三个旅游要素的空间结构对山东省滨海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系统分析.

3.1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3.1.1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开发不均衡

山东省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这里既有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天象与气候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现代人造设施、宗教文化、人文活动等.海岸线是滨海旅游的核心部分[6].位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大约拥有2600km的海岸线[7],这里优质沙滩众多,山海风光秀丽,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滨海观光旅游资源的集中区.从开发程度上来看,目前,青岛市共有49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是滨海地区旅游开发程度最好的城市,而东营和滨州的旅游景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劣势地位,滨海旅游开发程度低.总体而言,山东滨海旅游带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减的地域分异规律,见表3.

3.1.2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良好山东滨海地区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较好.位于东部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集沙滩、海岸、岛屿、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于一体,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作为“风筝之都”的潍坊,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潍坊风筝、杨家埠木板年画、扑灰年画、剪纸艺术等民俗风情色彩浓厚.滨州和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河口、湿地、滩涂、动植物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东营黄河口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河口部级森林公园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2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来看,韩国和日本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山东,是山东滨海旅游带的主要客源国.欧洲和美洲的游客人数增长迅速,其市场份额有进一步挖掘.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来看,省内游客是山东滨海旅游带的主力军,属于一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其次,江苏、河北、河南、辽宁等周边省份和广东、上海等距离较远但经济发达的地区构成了二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在旅游客流地域分布方面,无论是入境游客还是国内游客,山东滨海旅游客流分布都极不均衡,见表4.山东滨海旅游的入境游客集中于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2010年,三市的入境游客约为953180人次,约占滨海旅游带入境游客的79%.从国内游客上看,青岛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大,滨州和东营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小,2010年,青岛国内游客为4396.7万人次,而滨州和东营国内游客仅为661.4万人次和636.8万人次.

3.3旅游交通结构

山东滨海旅游城市带位于山东东部,交通发达,目前已形成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在空运方面,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烟台莱山国际机场和威海大水泊机场可直航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地区,此外,潍坊机场和东营机场都有开往周边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航班.在陆运方面,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连通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极大地减少了三市之间的旅行时间.横跨东西的胶济铁路、蓝烟铁路与纵贯南北的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等在济南交汇,并有密集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穿过,将省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在海运方面,山东滨海地区拥有青岛港、烟台港、威海港、日照港等众多枢纽港口,另外,青岛邮轮母港也正在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日照目前还没有建立机场,东营和滨州的旅游交通设施薄弱,可进入性较差.

4对策及建议

4.1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构建三大滨海旅游区虽然山东滨海旅游带主体旅游资源以海滨为依托,相似性强,但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各有特点,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根据滨海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将山东滨海旅游带划分为如下三大旅游区.

1)滨海观光度假旅游区这一区域包括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四市.该区域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密集,发展滨海观光和滨海度假旅游的优势明显.因此,应充分利用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对海岛、海上、海底旅游空间的利用,在进一步完善滨海观光旅游产品基础之上,重点打造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海岛度假村,发展疗养度假和休闲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打造滨海旅游度假群.为避免旅游屏蔽现象的发生,不同城市间应明确不同的发展主题.青岛作为滨海旅游带的龙头城市,着重打造“帆船之都,多彩青岛”;烟台充分发挥“海上仙境,葡萄酒城”的特色魅力;威海则突出“最适宜居住城市”的特点,重点加大对“东方幸福海岸”的塑造力度;日照立足于“阳光海岸、水运之都”,努力加强水上运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2)滨海民俗体验旅游区该区主要以潍坊为重点区域进行开发.潍坊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潍坊风筝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海内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该区应立足于“风筝之都”这一主体形象,以民俗旅游为主线,整合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体验式专项旅游活动,深度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精品民俗旅游路线.

3)滨海特色生态旅游区这一区域包括东营和滨州,处于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拥有完整的生态湿地景观系统.目前,此区域滨海旅游开发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该区应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东营黄河口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黄河口部级森林公园作为重要旅游节点,坚持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4.2进行统筹规划,实施联合营销各地方政府之间应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的限制,统一建立一个跨区域滨海旅游协调机构,将山东滨海三大旅游区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规划和开发,并结合“好客山东”品牌,树立统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山东滨海旅游新形象.此外,各地区旅游企业之间应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束缚,设计与优化滨海旅游路线,串联三大旅游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制定联合促销计划,实施联合营销,加强滨海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力度,以促进旅游流在滨海旅游城市带之间的双向流动,提高山东滨海旅游的整体竞争实力.

协调发展范文篇3

这次全市党建工作会议,是市委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市委常委会听取了专题汇报,并提出了重要意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举措,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100亿元,同比增长31%,工业经济总量已经突破5000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同比增长19.2%;财政收入(不含省下划企业)350亿元,同比增长20%;市级外贸出口95亿美元,同比增长47%;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实际到位内资220亿元,同比增长46.6%。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提前一年基本实现“十五”计划目标。此外,我市在过去一年还获得了“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2004十大协调发展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等一系列桂冠。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拼搏的结果,凝结着全市党建工作部门和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力弘扬“克难攻坚、争创一流、敢于负责、合力兴市”精神,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杭州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市党建工作部门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组织、老干部、机关党建、党史研究和党校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比较突出的:一是以“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为主抓手,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二是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大规模开展干部轮训工作,已经对一半以上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各类培训。其中,在市委党校开设的“领导干部讲坛”,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教双方的一致好评。三是以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组织部(包括人才办)、老干部局、机关工委、党史研究室、党校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动五支人才队伍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四是以落实中央“5+1”文件为契机,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联合公选和公开招聘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五是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成果运用和各项准备工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抗高温、抗缺电、抗台风以及各项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六是以加强效能建设、争创满意单位为主载体,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着力解决“办事难”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40多家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七是以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意见》为主题,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待遇,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老干部工作水平。八是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史二卷的征编工作,着力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刚迈入的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开局之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党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原则意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就今年的党建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分别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央的《决定》和省委、市委的《实施意见》,对于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具有总体性、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清醒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使党的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在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在工作部署上相协调。

1、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五个以”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对半个多世纪执政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继承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把“五个以”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牢牢把握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体现到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在认识上不断取得新的提高,在实践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就必须探索建立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机制,努力回答好“为谁执政”和“靠谁执政”两大问题,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就必须大规模开展干部轮训,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克难攻坚、反对畏首畏尾,鼓励拼搏进取、反对坐而论道,鼓励创新创造、反对因循守旧,鼓励脚踏实地、反对急功近利,鼓励求真务实、反对弄虚作假,努力建设“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各级干部队伍;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就必须积极推进组织制度和干部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就必须进一步调整组织设置、改革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把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明确了基本要求。《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即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我们党的执政使命,使执政能力建设成为贯通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重要连结点。按照“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我们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自觉地把党的建设放到中心工作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动,更好地为全市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当前,从全国情况看,我们正处于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从全市情况看,年前召开的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对当前形势作出了发展黄金期、改革攻坚期和稳定关键期的基本判断。总而言之,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抓关键,关键在党。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按照市委作出的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大力加强地方党委、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三大主体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导发展、服务发展和保证发展的能力,为我市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提供根本保证。

3、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决定》提出了以“五个方面能力”为重点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制定了《贯彻实施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在57项重要举措中,与组织部、老干部局、机关工委、党史研究室和党校相关的有27项,尤其是组织部门,任务十分繁重,责任非常重大。省委和市委下发的《实施意见》,又分别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对党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党务部门更大的政治责任,明确了党务部门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我们必须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对已经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认识清醒、领会深刻、责任落实、工作到位。凡是需要改革深化的,比如扩大党内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就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抓好试点、逐步推开;凡是属于提出的重大课题,比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就要坚持调研先行、勇于创新,提出实用管用的对策举措;凡是属于需要配合协作的,比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要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精诚合作,聚力攻关,切实以周全的工作部署、细致的任务分解、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成效,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做好2005年全市的党建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眼于提升执政本领、创新执政机制、扩大执政资源、夯实执政基础、优化执政形象,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和机关作风建设,全面落实老干部、党史研究和党校工作,为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根本保证。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重点:

1、着眼于提升执政本领,大规模开展干部轮训,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把“五个方面能力”的总体要求,具体化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就当前来讲,最为重要的举措,是大规模开展干部轮训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一要突出培训重点。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培训,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最近,市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对各级干部进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的实施意见》,对培训内容和具体安排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本地本部门的学习培训取得实效。二要提高培训质量。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一定要把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训,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紧密结合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正在研究的重大问题,紧密结合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提高执政本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研究式培训、模拟式培训和菜单式培训,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讲坛”,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拓展培训渠道。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而且要使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我们要总结运用近年来在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具备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和艰苦环境,在实践的磨炼中促进他们成长成才。主要渠道:一是下派。要继续从市直机关和城区抽调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和重要活动中挂职锻炼;继续从市、区县(市)和乡镇(街道)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农村担任工作指导员,到欠发达乡镇担任助理职务,使得年轻干部在最困难、最艰苦的环境中,得到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二是上挂。今年,要继续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直机关挂职。此外,要加强对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上挂工作的综合协调,做到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加强服务,以进一步提高上挂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外派。要进一步加大与国际友好城市、香港特区政府互派公务员工作的力度,通过国外境外的工作锻炼,切实提高对外交往能力。要充分发挥外语培训基地的作用,继续选送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美国攻读MPA学位,以满足我市外向型干部的实际需要。四要整合培训资源。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等要求,对各级党务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培训工作的合力。去年,我市总结推广桐庐县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成功经验,使得这项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今年,要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扎实推进市、区联合建校办学,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党校为主体的综合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不断强化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各级党校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干部培训任务,切实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为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服务,为推进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在提高领导干部个体能力的同时,要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要深入开展“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使得各级领导班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以区、县(市)和部分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届中考核为契机,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调整、充实和优化领导班子。要按照《杭州市市管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进一步做好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培养和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大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

2、着眼于改革执政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机制。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积极支持改革,努力做好稳定干部思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有所为的事情,一定要积极创新、努力实践,力争把改革执政机制的要求落到实处。

把改革执政机制的要求落实到干部工作中,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落实中央“5+1”文件精神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的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着力解决“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等问题。一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上下结合、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探索的力度,抓紧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选准干部、用准干部、评准干部,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落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的重点是要以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为载体,建立政绩的社会化评价体系。这个方面,我市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并且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接下去,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延伸评价对象、完善评价方法、细化评价内容、用好评价成果,力求把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逐步转化为比较科学的政绩社会化评价体系。二要健全选拔任用机制。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切实加强对各地各单位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人和事。这个方面,重点是防止和杜绝“带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这里我强调一下中央和省委的七条要求:一是认真贯彻省委要求,全面执行省委组织部关于全委会民主推荐提名、差额考察等4项制度,规范推荐提名程序,从源头上防止“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的问题;二是在干部考察过程中反映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且线索具体的,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在没有查清之前,不要急于做出提拔使用的决定;三是对拟提拔的干部,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前,均要先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四是对新提拔的干部均要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和试用期制,并进行任职谈话,尤其要对廉洁自律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五是干部提拔后,要进行跟踪考察了解,有重要来信举报或发现行为不检点的,要进行诫勉谈话或函询;六是对在重要岗位上的干部,发现有严重问题线索、不宜继续从事现岗位工作的,要先从该岗位上调整下来,视情况作出适当安排,同时进行核实;七是对“带病上岗”、“带病提职”的干部,要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确实存在用人失察失误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强调这些要求,并不是说我们存在这些问题,而是提醒大家,对这个问题,绝不能放松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违反规定。三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要认真贯彻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尤其要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这个方面,也要把握好五条规定:一是对“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使用,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二是对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的,要坚决查处,已经提拔的要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三是对受贿“卖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行贿“买官”的,也要一律先免去职务,再按规定处理;四是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予以纠正;五是凡本地本单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同样的,强调这个问题,也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确保我们的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确保我们的组织部门进一步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

把改革执政机制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建设中,就是要进一步推进组织制度创新。要继续做好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先搞试点,不要一哄而起,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认真总结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两推一选”的成功做法,探索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直接选举工作;要总结推广党员民主听证会、党员民主议事会、党员责任区、党务公开等做法,做到重大事务让党员先知道、重大决策让党员先讨论、重大任务让党员先行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切实保障党员权利。

3、着眼于扩大执政资源,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重视党的执政资源。党的执政资源涉及很多方面,比如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理论资源、群众资源和工作资源等等,其中就包括人才资源和老干部资源。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资源。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党的执政资源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以“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为总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重点要落实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宏观指导。各级党委要加强统一领导,组织部门要善于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要做到配合协作,共同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今年,要以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为重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体现民主,做到实用管用,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人才规划对于人才强市战略的宏观指导作用。二是制定落实政策。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有关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研究起草了8个相关的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涉及人才工作的三个环节,关系五支人才队伍的方方面面。对于1个《决定》和8个政策,各地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提升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杭州市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建设,继续实施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356”培训工程,切实加强外语培训基地建设,滚动推进新世纪“131”人才培养工程,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人员制度,抓紧筹建杭州市人才中介机构协会,积极构建各类服务平台,建立人才评价、引进、培训、使用和创业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

老同志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党的执政资源。爱护老同志,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重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就是重视我们党执政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利用。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老干部“双先”表彰会议精神,按照同志的要求,“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全面落实市委〔2004〕7号文件精神,力争“让党委放心、让老同志满意”。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认真落实政治待遇,组织老同志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使老同志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作用常在。要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切实解决离休干部的生活困难,规范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确保离休干部安置到位、待遇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要尊重老同志的真诚愿望,鼓励和支持老同志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把社会需求和本人志趣结合起来,为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4、着眼于夯实执政基础,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最近,中央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王国平书记、我和于跃敏部长参加了会议,王国平书记还代表市委在大会发言,介绍了我市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好评。市和区、县(市)领导班子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在各自的分会场,听取了曾庆红同志的动员报告,了解了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鉴于春节之前市委将召开会议作出专题部署,因此,我在今天主要提几点原则性要求。一要抓认识。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上来,统一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上来,坚决克服种种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真正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今年全市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增强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这里我强调一句,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不重视,就是检验领导干部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纪律意识的试金石,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二要抓开局。万事开头难。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局至关重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从今年开始,党员先进性教育将分为3批依次展开,每个批次半年时间,一共一年半时间。第一批是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第二批是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第三批是农村。抓好开局,就是要切实抓好第一批的教育工作。作为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体的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者和直接管理者,肩负着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重任。而且,这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比较多,党员比例比较高,综合素质比较强。这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得如何,影响重大。搞好了,可以积累好的经验,对第二、三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产生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还有利于党政机关腾出手来集中精力抓好后面两批的工作。因此,参加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更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力求取得实效。做到这一点,对各个党务部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组织部门,一定要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发挥参谋助手、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作用;作为老干部局,一定要加强协调和指导,提供支持和配合,确保党员老干部的先进性教育取得明显的成效;作为机关工委,是第一批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抓好工作,切实承担起这一光荣任务,向市委、向党员、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党史研究部门,一定要在继续抓好党史二卷征编和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开展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出谋划策、提供教材、搞好服务;作为党校,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有效的宣讲教育服务。三要抓亮点。我市是全国19个试点单位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副省级的试点单位。在试点期间,我们坚持“规定动作抓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和省委交给我们的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向全党铺开之际,我们应该运用试点经验、弘扬试点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争一流、争第一,力争出精品、出亮点,创造更多更为鲜活的工作经验,力争做到:面上的单位要抓得比试点单位更好,全市要抓得比非试点城市更好。四要抓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党员,但是又不仅仅是针对党员而言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四句话,也就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因此,我们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要抓好结合、统筹兼顾、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确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具体地讲,一是要与服务人民群众结合起来。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起“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机制,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争取群众的真心拥护、真正支持、真情参与。二是要与促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搭建有效载体,设计有限目标,把广大党员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来检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三是要与加强基层组织结合起来。要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把村级组织换届作为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社会稳定,确保换届顺利,确保“三个80%”的目标。要以“三级联创”、“先锋工程”、“领头雁”工程和“49100”帮扶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认真贯彻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领头雁”工程建设为保证,以社区工作者轮训为基础,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要继续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着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关心和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服务,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着眼于优化执政形象,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深入开展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执政党的作风,事关党的执政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我们要继续把机关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巩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果,扎实开展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优化党的执政形象。

关于机关效能建设。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今年开始,机关效能建设将从集中性活动转化为经常性工作,日常工作由市纪委、监察局负责。虽然工作职责作了调整,但是组织部门和机关工委仍然要把机关效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做好巩固、深化和配合工作。一要巩固成果。过去一年,我们按照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的指导思想,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运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要把这些行之有效的阶段性做法,转化为长期性举措,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二要深化举措。比如理顺行政职能工作,是解决“办事难”的治本之策,也是我市机关效能建设的一大亮点。我们必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作为市本级,对于已经研究决定的72个职能交叉问题,要逐一下文实施,并在今后的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加以明确;对于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其他7个问题,也要本着成熟一个解决一个的原则,加大协调力度,逐步加以解决。作为各区、县(市)和市直机关,要着眼实际,着力解决本地本单位的职能交叉问题,着力破除影响机关效能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三要加强配合。各级组织部门和机关工委,都要支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为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作出努力。

关于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鉴于这项工作还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总结、讲评和部署,所以今天不多讲了,这里只强调3个问题。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就是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进一步增强争创满意单位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今年,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评选方法调整不多。主要的调整是两个方面:第一,把达标线从72分调整为70分。因为评选活动已经开展了5年,尽管各单位的作风在不断改进、工作在不断进步,但是同时,遇到的困难在加大、面临的矛盾在增多。所以,市委考虑到进一步提升满意率的难度,为了减轻各单位的压力,决定把达标线适当降低。当然,降低达标线,并不是降低了创建满意单位的要求,各单位都要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第二,如果出现连续3年以上(含3年)被评为满意单位的情况,要同比增加满意单位名额,以充分调动各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推进评选活动的健康持续深入开展。二要规范争创行为。规范争创行为,确保公平竞争,是评选活动的生命。现在,距离第五次评选工作已经为期不远,这里我再一次强调:在评选活动中,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争创行为的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在媒体上刊登“政绩广告”,严禁在评选工作开始前夕,突击召开座谈会或发表征求意见,严禁各种形式的送礼拉票。如有禁不止,一经发现,要作出严肃处理,以确保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三要促进各项工作。要把评选活动作为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谋求民利的重要载体,尊重群众意见,主动查找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加大督查力度,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解决,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确保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今年的党建工作,要事多、难事多、急事多。做好今年的党建工作,必须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抓,切实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落实到伟大工程里,把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体现到伟大事业中。

1、要健全制度、明确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以责任制为重点的党要管党的制度。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本部门的党建工作负总责。党委分管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协助党委书记全力抓好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党委的其他成员要根据职责和分工,尽职尽力抓好党建工作。

2、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的事业需要创造性思路,开拓性的工作需要开拓性举措。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创造,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具体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开拓创新和依法办事的关系,正确处理开拓创新和继承传统的关系,正确处理开拓创新和尊重实际的关系,把开拓创新建立在依法办事、继承传统和尊重实际的基础之上,在依法办事、继承传统和尊重实际中推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3、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提倡真抓、反对漂浮,反对应付,反对报喜不报忧,尤其是决不能开空头支票、搞纸上谈兵,决不能说过了就算做过了、做过了就算做好了。要提倡实干、反对清谈,抓工作一定要“说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干一件,成一件。要提倡务实、反对形式,以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收到实效作为根本检验标准,不搞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4、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各个党务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我们希望,组织部、老干部局、机关工委、党史研究室和党校等单位,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推进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协调发展范文篇4

协调发展难在哪儿

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行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个根本性的兴农治本之举,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目前在全社会中,仍然存在农民群众最多,农业战线最长,农民收入增长最慢,农民负担最重的现象。反思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推进城市化,增加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出路。目前,国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5%,但它却养育着近9亿人口和50%的就业人口。从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来看,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冲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桎梏,都是依靠不断推进城市化并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来解决的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同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却落后了11个百分点,更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当区域城市化水平超过50%,区域社会开始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并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推进中国的城市进程,坚决补上城市化这一课。

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大。调查报告显示:国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上升到2001年的3.1调查人员认为这还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城乡居民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城镇居民享受的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

对农业缺保护,城乡分治体现了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城乡不平等。对农民缺服务。对农村缺投入,尤其是对农民缺认识,已到比较严重的地步。那些把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往往被看成“最没本事的人”允许进城经商打工的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被视为“二等公民”社会不能善待。这种“制度藩篱”不仅割断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阻隔了城乡之间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而且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与冲突,阻碍了城乡差别的有效弥合。

于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十分低下。自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程度和农业增值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表现或原因。废除、生产大队等旧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以来,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方式,由于受到有限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能力的束缚,使得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机械化、种子改良与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推销等市场化生产经营方式“难有用武之地”这种缺乏市场引导、科技扶持和合理分工的家庭生产”完成了填饱肚子”任务之后,已经无力肩负起为农民增收的艰巨使命。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受教育机会少、文化程度低、就业能力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素质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其中85%出自农村,许多青壮年农民只有小学文化,没有接受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这种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不仅使农民很难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即使进入城市务工也只能从事收入偏低且有职业风险的粗重劳动,而且使没有进城的农民也很难在农村获得发展的机会。

协调发展的财税对策

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但要防止规模过大、过高的倾向,注意城市繁荣与带动农村发展相协调。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克服“有城无市或有市无城”城市发展怪圈现象,努力构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只有具有真正“产业内涵”并提供丰富就业机会的城市才能吸引人、留住人。只有吸引人、留住人的城市不断扩张,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有研究表明,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就使cdp增加0.50%-0.85%;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到0.20%-0.34%。同时,建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机制,财政上仍要采取“逆市场之道而行之”办法,促进劳动力转移。例如恢复职业兵种,主要招收农民,让他从事规模较大的水道疏浚、水利兴修、路网建设、环境整治等。这不仅能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还能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首先必须拆除阻碍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堡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劳动市场,给予农民较多的进城机会,享有平等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逐步建立农民主体的利益表达和权利保护机制。主要包括: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按照市场办法评估土地价格,建立土地划拨、征用足额补偿制度或农村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制度,让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通过各种市场方式参与土地非农化后经营收益的分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城的限制性“门槛”和交易成本,给农民以自由迁徙的权利;取消对进城农民及其子女在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公费医疗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还给农民真正平等的竞争机会;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农民最低社会救济和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村居民实行全面低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由中央财政担负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通过建立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不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不用市场的办法去唤起农民交易中的权益。粮食安全”将始终困扰着我国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让农民“市场中学习市场”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条件。这不仅要鼓励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种田能手集中,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要深化农村税费体制改革,降低甚至取消农业税,通过让农民得到农业利润”而焕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热情。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征占农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国耕地减少了大约2亿亩,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千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百多万人。征占农民土地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忽略对失地农民的保护,甚至借征地之名行敛财之实,严重侵犯农民权益,影响了社会稳定。认真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让失地农民得到补偿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新机制。同时还必须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再革命”重视新的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只有根据市场要求和专业化分工需要组织起来的农民,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实现增产增收。为此,应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重要的公共产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试点工作。目前,对许多地方由农民自发创造的股田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基地”专业技术协会等形式,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同时,要重点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民维权工作,打击假种子、假化肥、假集资、假合同等欺诈行为,切实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协调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人力资本地区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亦被称为人力资源,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是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在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实物资本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影响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且收入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假以时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将不复存在。这是因为,上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预测是在假设资本收益递减的前提下做出的。劳动者人均拥有资本量较少的国家,其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几十年来,人们看到的是不断扩大的国家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1985~1995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0.4%,而同期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

为了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相关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均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如,据美国经济学家所罗门·法布里坎特(Fabricant,Soloman)估计,1889~1957年,美国国内私人经济总产出年平均增长3.5%,而其全部投入年均仅增长1.7%,两者相差1.8个百分点;1919~1957年,前者年均增长3.1%,后者年均仅增长1%,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的原因,一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因素。据舒尔茨估计,1929~1959年,教育收益占余值增长率(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资源(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3/10~1/2。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根据美、英、西北欧9国1950~1962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

1970年,麦迪逊(Maddison)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的”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就业增长;(2)劳动者素质的变化;(3)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1972年,纳德里(Nadiri)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123,P124)。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促进作用;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

经济快速增长是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以上分析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入。落后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人力资本影响地区竞争优势的构造,因而影响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的形成

根据传统的区际分工理论,区域分工决定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区际差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一个地区,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则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自然资源丰富,则专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资本要素富裕,则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现实世界中,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了很多的区域分工现象。如一些劳动力充沛、劳动成本低的国家,成衣生产和电器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金属冶炼及压延产业比较发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区际分工现象越来越多。如一些缺少铁矿的国家,钢铁工业却很发达;一些原本缺少资本的国家,造船、汽车等行业却日渐壮大。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区际分工日益决定于区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在市场区隔、成本差异、产品差异、技术差异、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和产业成长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竞争能力。根据迈克尔·波特关于区域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如下4个条件:(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而政府对以上4个方面均可施加影响。在波特的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显然,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人力资本是影响区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1.人力资本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形成、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前提,但是仅有自然资源,而无相应的技术以及掌握技术的各类人才,资源密集型产业便难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难以在逐步开放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2.人力资本影响产业运行的成本,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作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掌握生产技术的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劳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越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3.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的创新能力,从而影响新产业的形成。一个地区的产业体系,通常基于既有的生产要素构成和市场需求结构,但又不完全如此。一方面,生产要素构成可以改变,如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也可以改变,如通过创新,在日益细化的产品市场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果一个地区有着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那么,这个地区便有可能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从而改变整个的区域分工格局。

(三)人力资本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贫困人口多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典型特征之一,而教育和健康是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一般地说,贫穷国家是教育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的国家,也是成人识字率有限的国家。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除中国和印度之外,1995年,男性成人文盲率达37%,女性成人文盲率达55%;而在高收入国家,成人文盲率不足5%;在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支出只及发达国家水平的10%。(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61和P63~67)。

一般来说,贫穷国家也是人口营养和健康状况差的国家。著名的印度经济学家帕萨·达斯古普塔(ParthaDasgupta)在其开创性的著作《福利与贫困研究》中认为,低收入是营养不良的原因,而营养不良又是低收入的原因,因为营养不良损害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缺乏维生素A、碘和铁而导致的残废、死亡和生产率的降低,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NP的5%。

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投资于教育、健康,将获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在印度所做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上投资2亿美元,那么,由于治疗病人成本的减少和生产率的增加,经济收益将达到7.5亿美元以上。(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74)。

(四)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但并不否定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事实上,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以较快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然而,这种增长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无限制破坏为代价,其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转变。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惟如此,人力资本还可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意味着在既定的要素投入条件下,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条件下,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投入减少。这无疑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永续利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中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的差异及其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涉及到劳动者数量、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诸多方面,鉴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本文只对人力资本的主要方面进行区际比较。这些方面包括劳动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等。

1.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区际差异。测量劳动力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同的年龄界限有不同的结果;在年龄界限既定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年龄界限之外的人口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少年打工和老年反聘)和年龄界限之内的人口不能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学生、军人)。为简单起见,本文以15岁至64岁作为劳动人口的年龄界限,认为界限之外的人口不参加劳动,界限之内的人口均可参加劳动。以此为标准,则2000年东部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198万,占全国的40.5%;中部为28931万,占32.3%;西部为24399万人,占27.2%。应该说,东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均很丰富。从劳动参与水平来看,各地区均有大量的劳动资源有待动员,但相对来说,西部地区可动员的空间要小一些。见表1。从分省的情况来看,劳动参与率超过80%的省区,西部有两个,中部也有两个,而东部没有。

要准确地反映劳动力的丰裕程度,必须将劳动资源总量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考虑。因为,同样的劳动资源量,用于开发不同的资源时,将显现出不同的丰裕或紧缺程度。由于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耕地、森林、矿脉、海洋、湖泊等,这些资源又性质各异,很难用一个综合的指标测度,本文权且以耕地面积作为测度自然资源丰寡的代行指标。由此,本文构造了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指标,它等于劳动力资源总量与耕地面积之比。东中西部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劳动相对丰裕程度为12.7人/公顷,而中西部地区不到8人/公顷,东部高于中西部60.8%。另外,数据显示,劳动相对富裕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其次为北京市和广东省;劳动相对丰裕程度最低的地区是黑龙江省,其次为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表1东中西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

注:a劳动力资源为2000年15~64岁的人口量,耕地面积为1995年数字。在计算中假设2000年的耕地面积与1995年相同。

2.人力资本质量的区际比较。

人力资本质量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甚至劳动者的敬业精神等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本文只选了若干反映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营养状况的指标进行区际比较(见表2和表3)。在营养状况方面,本文选择了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作为代行指标,以比较区域间的差距。考虑到物价水平对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本文还计算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价值量构成(由于数据方面原因,本文没有计算农民的食品消费价值量构成)(用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表示),以反映居民食品消费的质量差异。一般地说,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越低,居民的食品消费构成越具有营养价值,反之亦然。这是因为,粮食消费比重越高,肉、蛋、奶等副食类产品的消费比重越低,食物消费中的营养成份越低。

表2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一

表3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二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整体上说,东部的人力资本质量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再次之。表现在:(1)西部的文盲率最高,高于东部2.81个百分点,高于中部2.91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有6个省区的文盲率超过10%。文盲率最高的省区为西藏,超过30%;(2)东部大专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和高中及中专人口占人口的比重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东部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口超过中部1110人,超过西部1515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34.5%和53.8%;每10万人中高中及中专人口超过中部1713人,超过西部3783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15.5%和42.0%;(3)东部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均为最高,前者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810.9元和614.8元,高出49.3%和33.4%;后者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252.2元和324.7元,高出63.5%和100.1%;东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食品消费之比低于中部和西部,分别低3.3和1.8个百分点。如果将中部与西部相比,则可以发现:(1)就城镇居民营养状况而言,中部差于西部,一方面,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于中部,另一方面西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食品消费之比低于中部;(2)就农村居民营养状况而言,中部好于西部。

3.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区际比较。

影响资本积累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医疗卫生设施、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等。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现阶段,东部的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又次之。从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由于中国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又由于“科教兴国”战略正在全国实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差别不是太大。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方面的差异,本文比较了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和床位数的地区差别。无疑,这些指标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表4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比较

注:a为1999年数。

从表4可以看出,东部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其差额分别为176元(与中部比)和191元(与西部比),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84.6%和99.0%。除北京、天津和上海市外,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最高的省区为东部的浙江省,达409元;人均教育经费最低的省区为西部的贵州省,为117元,浙江是贵州的3.5倍。东中西部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比较接近,东部为17人,中部和西部均为16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东部略多于中部和西部,多于中部2张,多于西部4张。除京、津、沪外,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最多的是东部的辽宁省,为45张;最少的是贵州省,为17张;辽宁是贵州的2.6倍。

总的来说,东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明显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和西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差别不甚明显。

(二)人力资本差异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1.影响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是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近代以来,中国地区之间一直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发展的不平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前30年,中国政府为平衡地区发展,对内陆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但改革开放之初,地区之间的差别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又呈不断扩大之势。根据相关的国际比较,中国的地区差距已属于世界上最严重的情况之一。

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遗憾的是,90年代以来,中西部诸省区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东部省区。虽然,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投入,但是,与东部省区相比,中西部诸省区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中、西部各省区GDP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

表5近年来东中西部的GDP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注:a全国平均GDP增长速度为各省区增长速度的平均值,与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别。

如前所述,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决定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决定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别,与实物资本投入差别有关,也与人力资本投入差别有关。1999年,西部的投资增长率最高,但其GDP增长速度最低;2000年西部的投资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3.45个百分点,但其GDP投资增长率却低于东部1.7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GDP增长率的差别部分地可以由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低于东部来解释。

2.影响地区合理的产业布局的形成。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耕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8%;西部天然气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0%,煤炭资源占76%,铁矿资源占52%,锰矿资源占93.3%,铜矿资源占60~73%。中西部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优势未必能够形成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国外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将会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对中国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构成威胁。只有显著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才能保证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市场不至于丧失,也才能在保持既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中西部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将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牧业是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现阶段,农牧业在中西部也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2000年,中西部地区尚由69.0%人口主要依赖于农牧业生存;这一水平比东部地区高15.1个百分点。显然,稳定、发展、繁荣中西部的农牧业对于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入世之后,中国的传统农业和畜牧业正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现在国外廉价的农副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已经显现。改造传统农牧业,是提高中西部农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根据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的观点,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生产要素,而引进新的现代生产要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二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三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如果说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那么,这种差距更多体现在农村人力资源投入的差别上。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将影响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改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一些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际资本也越来越关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外部资本的进入,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劳动成本低,2000年,中部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东部的64.0%,西部为东部的71.5%。中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对外部资本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区域产业竞争力不仅决定于劳动成本,还决定于劳动生产率。低的劳动成本只有与高的生产率相结合,才能产生强的竞争力。因此,外部资本能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成本。中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于东部地区,有可能降低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能力。

3.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改革初期,中国有农村贫困人口2.5亿。经过2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至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也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3.4%。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8省市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基本上消灭了极端贫困。河北、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的贫困发生率在2%到5%之间,这12个省区基本上摆脱了贫困。另外11个省区的贫困发生率仍在5%以上,其中黑龙江、山西、内蒙、陕西、甘肃、云南、新疆在5%到10%之间,西藏、贵州、青海、宁夏在10%以上。导致贫困的因素有多种,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其中,人力资本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国定贫困县的文盲率、半文盲率高达1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国定贫困县只有9.1%的劳动者参加过培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所做的对国定贫困县贫困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户主的学历为大专的农户比户主学历为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户成为非贫困户的可能性会增加12%到1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1》,P2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人力资本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当地资源有效与合理的开发,另一方面也阻断了贫困人口外出打工、挣钱糊口之路。

4.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前,中国的生态问题已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西部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0%左右,每年新增水土流失1万平方公里。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已达135万平方公里,其中,北方和青藏高原草地“三化”面积已达90%。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威胁着中国的长远发展。另外,中国也是自然资源颇为不丰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耕地只有44%,人均森林面积只有17%。显然,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为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造林绿化;在广大西部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将对中国的生态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必须解决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为那里的人民开创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为此,必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然而,资金投入必须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人力资源的不足不利于中西部地区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不利于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本的概念被泊到中国之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各地纷纷提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区”的口号,加大了人力资本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然而,应该看到,目前,人们对于人力资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尚需深化。表现在:(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依然比较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置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各地热衷于上立竿见影的工业项目,搞有望留名青史的“形象工程”。而由于人力资本建设方面的项目见效慢,且效益不易测度,各地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往往只停留在政策宣传的层面上。各地均制订了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如教育规划、下岗职工培训计划等),然而由于投入不足,这些规划往往只能得到部分执行,有些规划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2)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各地区往往只重视教育方面的投入,而不注重人力资本建设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在广大农村,改革前建立的合作医疗系统基本上荡然无存,传染病防疫体系也因为投入不足而陷于瘫痪状态。事实上,增加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扩大人力资本总量。(3)在人才培养方面,各地往往?恢厥痈呒度瞬诺呐嘌蛔⒅厥视萌瞬诺呐嘌恢恢厥悠胀ń逃蛔⒅刂耙到逃恢恢厥诱娼逃恢厥痈髦中问降姆钦娼逃#?)在概念上,依然把居民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满足消费偏好的行为,因此在政策上往往只重视居民消费在拉动总需求方面的作用,而不重视居民消费对于人力资本增长的作用。实际上,居民的消费支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满足消费偏好而丝毫不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支出,一类是提高生产能力而丝毫不去满足消费偏好的支出,还有一类是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效果的支出。大多数有关的活动显然属于第三类支出。如,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更宽敞的住房便不仅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而且还是劳动力资源质量提高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此,必须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全面正确地理解人力资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二)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根据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增加公共教育投入,是达到目标的一种实在的(effective)和有效的(efficient)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达到2.79%。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比重仍然偏低。1980~199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平均为4.9%。其中,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从5.2%上升至5.5%左右,发展中国家从3.8%上升至4.1%。

目前,人均GN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4年,中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只是略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应该继续加大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

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财力也不尽相同,中央政府责无旁贷地要发挥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将中央政府掌握的资金资源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地方财力较弱,无力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教育之中。2000年,东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663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635元和617元,不足东部水平的1/2;东部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为319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44元和149元,也不足东部水平的1/2。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普遍低于东部地区,家庭教育经费支出也低于东部的水平。

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应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较多,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保证每个公民享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利用信贷手段,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人力资本具有与物质资本相同的价值,甚至具有更高的价值。遗憾的是,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人力资本投入的资金筹措遇到的障碍要比物质资本投入的资金筹措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情况更是如此。

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中国开始试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000年中国全面推开了这种制度。政策规定每个高校20%的困难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还贷期限为8年,贷款学生考上研究生后,还贷期限顺延。根据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估算,全国国家助学贷款每年的正常贷款额应为80亿元,但这些年累计才放贷24亿多元,贷款学生总数不到30万。这种放款不足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贫困大学生不需要助学贷款,而是因为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制定了过于苛刻的贷款条件,使得需要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必须制定完备的配套措施以支持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既要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又要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得到必要的贷款。

(四)正确处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有限,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为有限。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是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关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既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更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适用性人才,包括农牧业实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西部人才在地域分布上,过于集中在少数省会大城市,而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人才极度匮乏。如青海80%的人才集中在西宁市,甘肃88%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兰州市,四川成都的人才总量高出甘孜、阿坝、凉山3个州人才总量4倍多。在行业分布上,西部人才过于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其数量占西部人才总量的80%左右,而全国平均只有59.5%。在事业单位中,西部人才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西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3%,而农业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8.2%。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各省普遍需要农牧业实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例如云南,大量需要具有高级技术等级及职业技术资格的技师和技术工人,其中,对中级工的需求仍居首位,占总需求的40%左右;对初级工的需求占20%左右;对高级工的需求达到29%以上。

无疑,中西部地区既要培养高、精、尖人才,又要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既要进行“精英”教育,又要进行大众教育。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应将进行大众教育、培养普通劳动者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重视大众教育,不仅是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利用有限教育资源的需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偏好成正比。一般地说,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比起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在发达地区就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国家层面上看,优化了劳动资源的配置;但是,若从区域层次上看,则无疑是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流失。对于教育资源本不富余的落后地区而言,发展大众教育,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效能。

(五)促进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创造宽松的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将大量的东部人才资源配置了到中西部广大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若干人才集聚地区,如西安、成都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手段的转变和市场在其中作用的增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工资差别的扩大,和沿海地区的不断繁荣和内陆地区的相对停滞,中西部地区人才向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日益严重。

要改变“孔雀东南飞”甚至“麻雀也东南飞”的趋势,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1)中央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鼓励人才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使有志于献身落后地区发展的人士,既能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又能受到社会的尊重。(2)地方政府既要为各类人才(包括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又要为之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也要为各类人才的子女教育创造优良的条件,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3)从长远角度考虑,必须进行人才方面的立法,建立相应的制度,确保同档次人才的收入在地区之间达到大体上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东去”的问题。

落后地区一方面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低层次的剩余劳动力。促进落后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是地区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劳动者自身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通过劳动资源的再配置、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见识的增长,扩大人力资本总量。由于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的种种障碍,这种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必须尽快建立宽松的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以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六)适度开放教育市场,引进外部资金,增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力

教育是无比巨大的市场。据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5000多万名教师,10亿多学生和成千上万个教育机构,公共教育经费逾1万亿美元;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额超过了270多亿美元,2001年估计为800多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教育与科技优势,意欲不断进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教育市场开放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道德和民族文化继承等重大问题,各国政府对之都采取审慎的态度。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待教育市场开放的态度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中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承诺。除一些特殊领域(党校、军校、警校)和义务教育外,中国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均许可外方为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并承诺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

发达国家在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化运作和管理方面更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过剩,输出教育产业的愿望比较强烈。中国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教育市场开发方面,步伐可以比东部快一些。

当然,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教育市场开放,不仅应是对国际资本的开放,而且也应是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开放。民间资本也可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七)增加农村公共卫生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公共卫生投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据卫生部2000年统计资料,农村地区新生儿死亡率为25.8‰,婴儿死亡率为3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5.7‰,孕产妇死亡率为69.6/10万,分别大大高于城市地区的9.5‰,11.8‰,13.8‰和29.3/10万的水平。另据世界银行考察报告,1993年中国农村最贫困的1/4人口只花费了卫生总费用的5%。大量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的疾病负担集中于贫困和偏远地区。在处于或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儿童中,大约有一半人患有轻度的营养不良。高达90%的贫困儿童感染慢性蠕虫病。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健康状况显示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需求,而这些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基本公共卫生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加财政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支出。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2000年,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仅为东部水平的2/3,中部地区的支出甚至不足东部的1/2,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九十年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华夏出版社,1991年。

〔2〕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

〔3〕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中文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4〕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

〔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学习辅导讲座)》,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协调发展范文篇6

1建议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还是1995年财政部颁发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着随意性大、程序公开度不够、地方财政支配权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为规范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缓解地区、区域间发展的不协调,建议国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就财政转移支付的宗旨、原则、适用范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形式、责任等加以明确规定。

2制定《区域合作开发法》实践中区域合作主要是通过行政协议、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开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力,合作的效力和责任的承担难以有效约束,影响到合作的效果。对此,国家层面有必要制定一部《区域合作开发法》,对区域合作主体、合作开发原则、合作协议的缔结和履行、纠纷解决机制、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实现保障区域合作的顺利实施,促进各地区共赢发展的目标实现。

3制定《生态补偿法》甘肃现阶段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面积萎缩、草场退化等诸多问题,生态形势严峻,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通过立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补偿的原则、标准、方式、责任等作出规定,建立均衡合理的跨区域的补偿机制,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确立流域水资源补偿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由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二是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及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对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补助系数,支持甘肃省进行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对“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大型项目占用土地和损害环境现状进行生态专项补贴。四是在补偿方式上,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外,更鼓励采用“造血型”补偿。

4健全国家支持与援助机制一是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各级区域发展中的责任,包括国家对地区发展支持和援助的方式,以及地方在援助资金和项目分配中的原则、标准,保证援助项目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公共投资和地方投资的评估系统。由政府组织相关评估组织对投资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作为是否需要继续支持的参考依据。三是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对资助项目的审批、资助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等关键环节,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防止腐败行为滋生。

二、制定促进甘肃经济协调发展的单项法

1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方面的法律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特色经济就是优势经济和优势产业。当前,甘肃农业优势产业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业品加工水平不高以及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对此,应制定甘肃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农产品基地转移,促进农业优势产业的布局优化。同时,完善相关立法,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项目的引进、中介组织、资金支持、培训教育、政府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以立法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引导区域间农业优势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化。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立法一要认真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一步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着力建成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和培育16条产业链,实施72大类循环经济重点支撑项目,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二是完善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立法。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使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各项政策、措施以立法的形式稳定下来。引导、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鼓励资金向新兴产业流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新材料、生物工程、农产品深加工以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3鼓励自主创新与人才积累方面的立法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求利性、外部性等特点,使得投资者在看不见收益的情况下,很难愿意为其承担高风险,而市场本身难以造就一个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政策的引导、激励,以及法律制度的供给和安排。对此,第一,创新激励机制。制定《甘肃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对技术研发与成果创造、成果转化、产业化创新、人才开发与积累、激励与保障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定,创造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良好的法制环境。第二,建立人才形成与积累的良性机制。通过立法对人才的开发、配置、使用、激励、价值积累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着力培育多元化的人力资本市场主体。第三,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要在科研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地方政府也要强化科技投入的法律机制,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

4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立法当前,在我国文化产业立法尚不成熟的条件下,甘肃可在其立法权限内现行制定《甘肃省文化产业促进法》,并重点就以下问题作出规定:一是明确文化产业主体地位,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鼓励发展和投资文化产业,促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类法律制度。包括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扶持制度、税收优惠制度、促进文化产品生产流通的管理和激励制度、人才培养及发展环境建设等制度。三是规范文化产权交易制度。在明确文化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化产权的交易主体、交易程序进行规范,使文化产权交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甘肃区域法治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制度。首先,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法律手段,将自然资源的管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特别要将甘南临夏草原湿地、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祁连山水资源涵养区的保护等纳入法治化保护范畴,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全面推进甘肃生态环境的治理。第二,以地方立法促进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将生态理念引入立法,通过生态发展与经济行为的藕合可以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方面,鼓励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回收、循环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新型环保技术,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第三,引导节约的消费模式。通过法律和制度对能源节约、消费模式、节能应用等进行导向和安排,形成合理的社会节能机制。

三、甘肃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的确定

1科学规划制度规划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安排。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制定科学的区域开发和发展规划,是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保障。对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来说,明确主体及其职责、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实施的程序、步骤、适用范围和时间等是关键因素。甘肃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不论是已经开展的部级战略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还是甘肃省已制定实施的省级经济发展规划,都有必要从权利义务主体、主体职责、关系、进度要求、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赋予规划更强的法律约束力,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2区域立法协调与共享机制立法协调与信息共享是和谐法律体系之必需,是执法协调、司法协调的基础。甘肃区域立法协调与共享机制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甘肃区域协调立法的主体应包括政府之间以及区域内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合作。考虑到区域内有权立法的主体较多,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法制办共同设立立法协调委员会进行立法工作,从宏观上引领甘肃经济发展的方向。二是就立法合作机制,有必要设立一个强有力的、跨行政区之上的机构负责组织立法协调工作,并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可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就甘肃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事项进行交流与协商,待条件成熟时,再设立专门机构,如“甘肃立法协调委员会”,负责跨区立法协商事项。三是立法协商的内容,应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急需立法的一些共同事项,如发展规划、产业转移、投资合作、劳务转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四是在立法方式上,应探索开展区域内共同立法。

协调发展范文篇7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县乡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财力调节不到位等原因,部分县乡财政较为困难,集中表现为欠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较低等。

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为目标的“三奖一补”激励约束机制,预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三奖一补”资金1163亿元,其中年438亿元,加上地方安排的奖补资金和县乡政府组织的税收收入增量等,县级财力水平明显改善,县级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稳步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地方政府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保护,财政供养人员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精简机构的步伐明显加快,县乡财政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县乡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保吃饭,保运转”,转变为如何促进民生、促进发展、履行公共支出责任。

虽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省以下财力不均衡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县乡政府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力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县(市)财政仍处于紧运行状态,重点支出保障水平不高,县乡财政良性循环的基础较为薄弱。

按照党的大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权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巩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成果,构筑县乡财政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

协调发展范文篇8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倾斜。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村和城市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万人口中的在学校学生数比是1∶2.21。另据一些学者的抽样调查,1995年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8年,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66年。同样数量的初中毕业生,在城市能够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农村却只有30%左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足以说明中国城乡之间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协调。

2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次,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

2.2农村居民缺少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农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但这三种保障方式都存在问题。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养老负担过重;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低廉,靠种地收入不可能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三是集体保障,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已经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负债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集体已丧失了过去的养老、医疗等功能。

2.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

中国农民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城乡分割教育投资体制的作用下,各种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却窘困到发不出教师工资、缺乏正常办公费用的尴尬和寒酸的地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图解决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师经费这一顽症,但往往事倍功半。几百万农村教师难住了国家财政,教师的工资无着落,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据统计,1992年全国大约流失45万名中小学教师,且大多数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师又大多集中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危房4000万m2。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并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财政资金可以引导农民和集体明确农业投入方向,而贴息或补贴性投入又对农民、集体投入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大头。通过国家财政引导,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筹资模式、保险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财政支持是关键,各级政府要有适当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对象一般应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3.3改革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我国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形成了以地方筹措为主、中央教育投入为辅的不合理管理体制,农村地方财力捉襟见肘和中央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乃至负增长等,共同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匮乏的局面。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取消,各地方财政收不抵支的缺口巨大,“以县为主”的体制缺乏经济支撑。因此,一方面要协调好地方教育投入与中央教育投入的比例关系,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加大中央财政收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根据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在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分配上承担主要责任,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公平合理的教育财政分担机制。

协调发展范文篇9

第一,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我们对工农业实行了不同的经济

政策,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实行以农补工,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这种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产品大幅度增长,改善了农产品的供应紧张状况,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忽视了对农业的投入,同时在农产品满足的时候也未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产不增收。因此,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首先要从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废除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新机制。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社区建设、交通道路、水利、自然灾害防护、环保、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财政支出,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改变农村建设发展滞后的状况。

第二,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提高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以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效益农业经济发展格局。

加快建立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管理体系。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走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形成农户的专业化生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双层经营体系。在结构调整中要高度重视把粮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广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保护种粮大户,把种粮补贴在种粮前直接兑现到农户,做好粮食的收购、流通与储备,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构建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范文篇10

我乡位于市北83公里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全乡人口5396人,共有耕地38000余亩,以种植棉花为主,是典型的农业乡,**年全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5万元,**年全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0万元,经济增长率达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52.22元。我乡河湾村成为全市农民收入最高村、集体经济壮大最高村;我乡梭梭村近两年来,通过各种方式消化不良债务35万元,这两个村成为我乡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为了抓好我乡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自农村税费改革后,我乡党政领导就“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教育经费的必要投入,确保农村机构的正常运转,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集思广益,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办法,鼓励各村及全乡农牧民发展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一、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搞好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我乡有可耕地15万亩,由于历史原因,我乡土地开发管理很不规范,农民盲目开发土地,使地块与地块之间存在大量的夹荒地、盐碱地,这些土地资源被白白的浪费,如果合理的、有规划、有计划的开发利用这部分土地,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看到了这一点,乡党委经过研究,制定了盘活土地资源的办法,鼓励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土地开发后的前三年采取不收费的办法,在有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应收取的费用,采取乡村两级按比例分成的办法,使乡村集体收入不断的壮大,相信这一举措在明后两年就会初见成效。

二、对四荒地、机动地采取发包收费的办法。我乡目前共有机动地417060亩,四荒地6541.45亩,如果对机动地、四荒地进行发包收费,则可以增加集体的收入,筹集资金为民办实事。**年乡党委下发了文件,就壮大集体经济中关于四荒地、机动地的收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及建议,规范了全乡机动地、四荒地收费的管理。以我乡河湾村为例,全村机动地共587.9亩,**年收取承包费45856.20元,全村四荒地1300.3亩,**年收取承包费110525.5元,这些收入的取得,一方面用于村集体的公益事业,如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建设,村道路的修建,另一方面用于偿还历史所欠的债务。**年全乡所有的村对机动地、四荒地都采取得了发包收费的办法,平均亩均收费100—130元不等,这部分集体收入,对全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利用农业科技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带动集体经济的壮大。以前在对农民收取“三提五统”时,我乡平均收取率只在70%--80%,部分农户由于自然灾害、农业科技运用不足的原因,造成欠收或赔本,因此就无力上交集体应交的部分,针对这些问题,乡党委自**年起就高度重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同样以我乡河湾村为例,该村**年推广自压滴灌1026亩,**年推广自压滴灌2464.9亩,推广高压滴灌150亩,占全村总面积的47.5%,**年利用国家高压滴灌项目,全村大量推广高压滴灌,这些科技措施的采用,近两年来,使全村农民棉花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在我乡梭梭村、梧桐村推广高压滴灌达1500亩,农业科技的运用,带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民富裕了才能有钱上交集体,集体富裕了才能发展壮大,为民办实事好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农民手中没有钱,就无从谈起为集体上交收入,那么集体经济的壮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