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7:11:38

协调服务

协调服务范文篇1

鉴于市推进大飞机项目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变动,为加快推进大飞机项目及航空建设进度,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现将领导小组成员调整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立市大飞机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信委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四个工作组。

(一)综合组

主要负责推进小组协调会议的筹备及日常工作;统筹各工作组联络、协调工作;收集、整理项目进展信息与问题;定期编发航空简报及研究起草有关文件等。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信委主任任组长,市工信委副主任任副组长,市工信委、管委会、都集团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单位。

(二)项目组

主要负责大飞机项目及航空城建设中土地指标协调与报批;航空城各类项目申报以及推进小组布置的其他工作。由市发改委主任任组长,市国土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工信委、管委会、都集团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单位。

(三)招商组

主要负责与中航工业集团和中国商飞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络;面向国内外航空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招商;吸引航空配套企业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型项目向航空城聚集。由管委会副主任刘建平任组长,市工信委副主任任副组长,管委会、市工信委、市外经贸委、都集团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单位。

协调服务范文篇2

关键词:研学旅行;服务供应链;关系协调机制

2016—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城乡居民需要、融入服务业的休闲农业,可见休闲农业进入了与其他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农业休闲产业与教育服务产业融合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指出,中小学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其中,包括植物认知等农业研学活动成为许多学校的首选研学旅行内容。休闲农业企业做好研学服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北京市爱体验苹果主题公园通过深入挖掘北京农业农村资源,设计融入农耕、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和体验产品,不仅能够丰富农业的发展业态,拓展农业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深化了教育部门的课程改革,弥补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缺失,拓宽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而实现了农业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1]。但是也存在经营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2],以及合作学校不稳定的问题,对此,以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为对象,研究如何结合农业等专业服务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服务供应链关系管理,加强与学校的研学合作。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农业园有南国园、菜艺园、名花园等,具有种植科技优势,适于开展休闲旅游,尤其是研学认知服务,因此,哈尔滨市的中小学校愿意组织学生到农业园开展研学活动。但是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存在合作学校研学活动没有稳定的周期、农业园研学专业化服务能力有限、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如何通过研学服务,提高农业园收益成为农业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运用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成为可行解决方案。

1文献综述

1.1休闲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关键问题。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方面:Liu等[3]从如何提升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质量角度出发,研究了服务供应链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印旭斌[4]提出在旅游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服务供应链服务质量不好、总是受到投诉的问题日益增多,为此,需要利用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系统来进行激励。嵇雅楠等[5]提出为解决游客投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旅游服务服务质量下降而导致的,通过运用收益共享机制,建立了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模型。在旅游服务供应链存在的激励不足的问题方面:刘娟[6]通过引入旅行社产出和信誉度等指标体系,建立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解决了激励扭曲的问题。赵馨[7]研究了旅行社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上的聚集力和协调能力弱问题,由于激励不足导致旅游服务供应链效率低下。1.2休闲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方法。信息资源共享协调方法:俞飞等[8]合理预测需求和需求内容,根据收集的内容合理安排产品计划,确保旅行服务的连续性,有效降低逐层增加需求的误差,从而减少牛鞭效应的发生,增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汤世强[9]提出战略性企业合作关系基本上要求每个合作伙伴公司在共同利益目标下分享和信任对方的信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从激励的主体与客体,激励的目标和激励的手段进行了激励机制的研究。关系协调方法:黄小军等[10]提出构建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指出要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需要建立关系协调机制来增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张巍巍[11]提出旅游服务供应链存在协调不好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需要进行供应链中各成员关系协调,增强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进而提升旅游服务效益。马育倩等[12]提出综合性较高的旅游服务供应链成员通过关系协调机制增强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来提升服务供应链的效益。根据上述文献可知,研学服务供应链关系协调机制由协调激励的主体、客体、目标和手段构成。其中,关系协调机制选用声誉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可以有助于解决农业园收益较低的问题。要解决研学项目收益较低的问题,需要解决研学需求不足的问题,那么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与社会上开展研学的高品质教育机构合作,补充和培训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改进研学服务供应链的结构解决;二是解决与学校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研究研学服务供应链的关系协调机制解决。

2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的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

2.1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结构改进。2.1.1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主体变化。原来的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由农业园的工作人员负责,没有专业负责研学的部门,学校与工作人员直接联系进行研学活动,农业园不负责接送学生。Tapper等[13]认为旅游供应链包括所有用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供应体系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者。为了解决农业园存在研学需求不足、学校和农业园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农业园需要改进原来的研学服务供应链结构,成立农业园的研学服务专业部门,负责与合作的研学机构对接,在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中加入高品质研学机构和物流企业,以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为核心的研学服务供应链参与主体包括学校、物流企业、研学机构。农业园可以与高品质研学机构进行合作并接受研学机构的专业培训,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改进后的结构如图1所示。2.1.2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关系变化。改进研学服务供应链后,在供应链中加入的物流企业是为农业园提供物流服务,负责接送参与农业园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物流服务。学校是农业园研学项目的服务对象,农业园管理人员和研学机构为学校学生提供研学服务,学校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支付研学旅行的费用。高品质的研学机构主要负责对学生们进行认知教育,为学生提供服务,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提供服务,农业园为研学机构支付服务报酬。2.2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研学服务供应链关系协调机制的提出。2.2.1关系协调的主体、客体、协调目标。该研究的关系协调主体是指北大荒现代农业园,关系协调客体是与农业园合作的学校,研学机构。关系协调目标主要是通过关系协调手段,提升农业园和学校的互动程度和社会化关系,使北大荒现代农业园和合作单位之间增强紧密合作,激励学校稳定研学需求的周期,增加研学次数的目标,提升农业园的收益。2.2.2关系协调的手段。该研究中运用关系协调机制中的声誉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来增强北大荒现代农业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使农业园增加收益。第一,声誉机制,是指依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社会公认的信誉和名声,实际上是以企业自身的品牌承担了承诺的功能,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期望[14]。农业园可以采取奖励激励方式,维护研学声誉。首先农业园可以对研学机构进行奖励激励,农业园可以通过向研学机构承诺更多的研学项目的方式来体现;给予该研学机构在下一次选择研学机构进行合作的优先权;农业园还可以将这个研学机构推荐给其他的农业园,增加其工作的机会。其次研学机构负责培训农业园的研学服务人员,农业园的研学服务人员根据1年12个月不同的研学产品结合中小学生课程安排制定12种不同的研学方案,每年的方案都会按照研学产品进行更新,以此增强农业园研学服务的专业水平,通过研学内容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农业园研学服务的声誉,获得参与研学活动的学校的认可,促进农业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第二,信息共享机制,是协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交换既是节点企业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又是节点企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平台,通过促进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增强供应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14]。该农业园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收集各个学校的研学需求信息,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精准的研学服务。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农业园和学校相互交换彼此之间的需求信息,农业园在信息平台上及时回答学生们咨询的问题,预测学生们的需求,为研学服务人员提供制定研学方案需求信息;当参与研学活动之后,农业园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收集有关研学活动的评价,这有助于研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学需求。农业园在信息平台上设置档案库,为学校建立研学档案,记录学校研学旅行的信息。学校通过信息平台,可以获取农业园研学产品和研学方案的相关信息,了解农业园的研学服务以及其他研学服务的评价。通过彼此的互动程度和有效沟通,加强学生与农业园的长期紧密合作,达到激励学校稳定研学需求的周期,增加研学次数的目标,提升农业园的经济效益。

3结论

协调服务范文篇3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入WTO后,外资商业银行以经济区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对国有银行传统的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了冲击,竞争的压力迫使国有银行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配合而我国东中西梯次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对金融机构跨区域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但目前行政区划地方利益国有银行传统机构设置模式等方面的因素对建立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制约,亟需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和完善各种服务手段来实现区域金融服务协调与互动,适应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性服务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认真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范围内不同地区政府的利益共享机制问题,逐步弱化政府的经济决策职能,加强经济调节职能,由市场未决定利益分配办法未决定资金流动,通过税收本地化或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促进跨区域合作政府应减少对生产要素正常流动的阻碍性干预,营造与强化生产要素流动对地方长远利益的正面效应

协调服务范文篇4

一、增强四种意识,实现服务理念大突破

(一)增强政治意识,把政治坚定作为第一品德

一是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改造自已的主观世界,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是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每一项工作,要善于把领导班子的决策转化为工作目标,并以之指导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确保政令畅通。

三是要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形象,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把维护领导班子的权威和形象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增强大局意识,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要始终围绕中心工作,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好服务工作。办公室应着力于研究发展的规律和政策,落实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推介发展的经验和典型。要围绕领导班子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超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力求调研到关键上,参谋到点子上,服务到决策上。要强化发展大局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自觉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具体工作与推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增强群众意识,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

办公室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职责。要始终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声,维护民利,对群众负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目标,把满足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已的努力方向,时时为群众着想,处处为群众服务,认真履行职责。

(四)增强创新意识,把提升水平作为第一追求

办公室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办公室保持活力,提升水平的内在动力。要开拓新思路,掌握新办法,运用新手段,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使办公室工作更加贴近中心工作,更加贴近领导的要求,更加贴近基层的实际,更加贴近广大群众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办公室要主动参与,超前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服务领导决策上有新作为;要把握全局,加强沟通,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形成工作合力上有新局面;要突出重点、注重初次,发挥督促检查作用,在推动党委决策落实上有新成效。要不断提高参谋服务水平、综合协调水平和督查落实水平。

二、扮好五个角色,实现服务水平大提升

(一)扮好“助手”,强化信息

办公室首要职能就是为领导收集情况,把本单位工作亮点、典型、经验向外推介,所以信息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拓宽视野。主动走出就信息抓信息,让信息工作的定位重新回归到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为发展服务上来,把捕捉信息的视觉对上放在重要政策上,对外延伸到收集其他兄弟单位的先进典型经验上,对下涵盖到工作和服务的全体对象等方方面面上来,从而极大地增强信息对中心工作的指导性。另一方面是深入挖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信息收集和编报,而是要更注重信息的深度开发和提炼加工,使信息得到升华利用。要主动从零散的、局部的信息材料中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题材,进行分析提炼,找出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二)扮好“管家”规范财务

财务管理是很多基层办公室的一个重要职能,肩负着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实物管理等职能,是本单位理好财、管好物的内当家。一要健全财务制度,确保财务收支管之有据。要健全《财务管理办法》、《车辆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努力创建节约型机关。二要严格财经纪律,确保财务收入取之有道。遵守财经纪律,不乱收费、乱摊派,保证收入来源的合法性。三要严把预算审核,确保财务支出用之有理。每年应按照年度预算编制的要求,根据各项业务工作的财务需求,编制年度财务支出预算,并在上级批准后,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严格各项资金的支出。四要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务管理督之有效。要积极配合上级监督、干部监督、内审监督和外部监督,使有限的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三)扮好“判官”,严格考核

基层办公室的另一职能是负责本单位、本系统的岗责体系考核,为中心工作有效开展“服务”。岗责考核应立足奖优罚劣,如有功不奖、或奖而不当,就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自我松懈,如有过不罚,或罚而不准,就会使人产生惰性,无所顾忌。奖罚不当,虽有考核,形同虚设。要根据“期望激励理论”的原理,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要改“工作要求”为“工作目标”、改“扣分制”为“得分制”、改“考核制”为“竞赛制”、改注重“过程”、“形式”为注重“结果”、“成效”,以考核促工作。

(四)扮好“钦差”,狠抓督办

决策付诸实施后,办公室要担负起监测工作进度的这项重任,为决策落实服务。一要形成合力抓督办。督办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办公室具体抓,各单位和部门积极办理,各方面集中力量合力抓的工作运作态势。二要完善制度抓督办。建立了按期办结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工作协调制度、督办专报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实现了督办工作的制度化。三要突出重点抓督办。紧紧围绕上级工作部署和上级领导重要批示、重要会议、年度重要工作目标、当前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要工作进行督办。四要采取多种方式抓督办。通过下发督办通知、督办通报、电话督办、实地督办等形式,明确办结时限及工作要求,保证决策落实到底。

(五)扮好“调解员”,综合协调

协调服务范文篇5

[论文摘要]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具有中观卫生管理功能、卫生资源整合功能和效率促进功能。在集团功能实现过程中,由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内外存在着组织结构形式、管理能力和手段、利益分配方面的冲突,需要从政策、利益、管理、组织结构、文化等方面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机制。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乡村医疗服务集团理顺了农村医疗服务竞争秩序,缓解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困难,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但是在集团运行过程中,由于集团本身存在时间较短,发育不够成熟,以及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集团内外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影响了集团功能的实现[2]。在确立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内外的矛盾冲突及其产生原因,进一步揭示医疗服务集团矛盾根源,寻求建立冲突的解决机制,有利于解决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发展的瓶颈,促进集团发展。

1乡村医疗服务集团的功能

乡村医疗集团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产物,是政府为了改变当时农村医疗秩序混乱、农村居民卫生服务不足的状况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从政府的初衷看,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应具备卫生管理、资源整合、效率促进的功能。

1.1中观的卫生管理职能

在传统的合作医疗体系解体之后,农村个体行医、村卫生个人承包使得原有的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机构管理的合法性和可能性丧失,此后村级卫生机构就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村委会既不具备管理的能力,又缺乏管理的合法权力基础;县级卫生行政监督部门是村级卫生机构的法定监管机构,但限于其人力、物力条件,往往无法实施足够的日常管理。村级卫生机构处于宏观上有国家卫生政策调控、微观上有卫生机构自己的管理,缺少了中间的行业中观管理的境况。组建医疗服务集团,通过契约的形式,制定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机构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手段,恢复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但是,在新的集团体制下,乡镇卫生院的这种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下的管理实现方式具有本质的不同:以前的是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管理,而现在应当是双方平等条件下的契约管理。

1.2资源整合功能

乡村医疗服务集团的设立,是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由集团的核心机构——乡镇卫生院主导,制定村级卫生机构设置的标准和原则,以1~1.5公里为服务半径,以3000~5000人为服务对象,对村卫生室的布局重新调整,对村卫生室的房屋建筑、仪器、设备等统一规范,对村医的业务能力、从业资格进行规范化管理,理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关系,避免无序竞争,使农村乡、村二级卫生资源重新纳入有序、规范的轨道。

1.3效率促进功能

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室的整合和管理,能够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安全性。集团的人员共享、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和村医的双向合理流动,提高了人才使用的效率。业务、药品的统一管理也有效降低了经济成本,为农村居民提供初步的、安全的医疗服务,促进了农村卫生服务效率的提升。

2乡村医疗服务集团的冲突与原因分析

2.1乡村医疗服务集团的冲突

在集团功能实现进程中,集团内部成员之间、集团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冲突和不协调,影响了集团的效能发挥。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集中在集团管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能力、管理手段、集团内外的利益分配和医防业务等。

2.1.1组织结构形式和集团属性之间的矛盾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其成员不都是乡镇卫生院的直接下属机构,而乡村医疗集团的组织机构大多数是在乡镇卫生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下,乡镇卫生院内部各机构直接履行集团的各项职能,混淆了集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界限,使得乡镇卫生院过多地替代了集团的职能。

2.1.2形式多样与管理手段单一的矛盾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联结纽带既有产权,也有契约,也有两者的混合体,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形成模式具有多样式特征,这样就使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多样化。基于集团模式的多样化,其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应当是多样化的,但目前实践中所有乡村医疗集团都存在管理手段单一的问题。

2.1.3乡镇卫生院的核心地位与自身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在乡村医疗服务集团中,乡镇卫生院居于核心主导地位,是技术输出者、医疗业务和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应当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资源供应能力,但由于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乡镇卫生院自身大都存在着资源不足、管理能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和困难。乡镇卫生院院长也普遍缺少管理的系统知识和能力,更缺乏管理集团化组织机构的经验。

2.1.4乡镇卫生院与村医之间的利益矛盾由于体制落后、改革滞后的原因,乡镇卫生院存在着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合理、生存和发展困难的情况。在成立集团之后,在缺少足够约束的情况下,卫生院自然会产生一种用集团收益补偿卫生院的冲动,进而表现出降低村医收入、侵占药品的购销利润等倾向,与村医争夺利益。

2.1.5医疗服务与防保业务之间的矛盾农村卫生中防疫保健缺乏的状况在集团成立后依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政府对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投入仍然较少、乡镇卫生院专业防保人员奇缺、村医只有防保责任和义务,缺少报酬补偿、技术设备简陋,这些都造成了防保业务薄弱,与得到改善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医养防”的局面难以彻底扭转[3]。

2.1.6集团与个体行医者的矛盾在国家有关政策推动下,农村个体开业行医和私营诊所迅速增加,与集团的村卫生院形成竞争。医疗集团化中的村卫生院失去了“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优势,费用有所上升,服务态度和质量、服务便捷性反而都有所下降,与个体开业者的竞争优势相比处于劣势[4]。于是,在一些地区,为了保护集团利益,出现了取缔或限制个体开业行业的状况,实质上阻碍了农村卫生的进一步发展。

2.2乡村医疗服务集团产生冲突的原因

乡村医疗集团上述冲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1政策原因政府政策是医疗服务集团形成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医疗集团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政策上没有对乡镇卫生院本身的运行机制、产权制度、人事与分配制度等改革做出规定,使传统的乡镇卫生院管理机制与体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农村卫生组织结构形态产生了矛盾,旧的机制无法适应集团组织的管理要求,无法处理好集团内外的管理问题。

2.2.2经济原因在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的条件下,经济因素成为集团内部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乡镇卫生院占有职能管理之便,出于补偿经费的目的,侵占集团的服务经费结余,使得村医收入下降,服务热情降低。政府投入不足,集团的防保工作依然成为薄弱环节。

2.2.3社会原因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不了解会造成对医疗服务的逆选择;乡镇卫生院管理者狭隘的部门所有的意识也可能导致管理决策中对村医的不公平。乡镇卫生院人才选聘考核机制中权势因素也对乡镇卫生人员的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3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冲突的协调机制

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冲突的存在制约了集团功能的实现,也影响了集团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农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农民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乡村医疗服务集团冲突的解决有了新的契机。从深层次的原因着手,运用政策和利益手段;从外在因素着手,运用组织管理手段、社会文化手段,综合性地协调解决集团的矛盾冲突,形成冲突解决的有效机制。

3.1政策协调

首先是要加大现有政策的贯彻实施力度,纠正基层卫生组织在执行政策中的不当行为。在“三制、四有、五统一”的约束下,明确乡镇卫生院的职责,防止乡镇卫生院过分追求经济补偿的倾向,杜绝借医疗集团的名义取得或限制个体行医的做法。其次是完善和修订现有的政策规章。医疗集团的地域性使得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一体化管理的规章,这些规章贯彻了国家的方针,考虑了地区的具体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也存在着缺乏严密的系统性、严格的科学性,对一体化组织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加以完善和改进。通过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制约集团健康发展的矛盾冲突[5]。

3.2利益协调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利益协调的基础,乡镇卫生院在分配集团收支节余时,首先要考虑到村医的收入与其作用匹配,收支节余分配与村卫生机构建设的关系,收入向村医和预防保健倾斜。合理制定药品购销的差价分配,对不同模式的卫生室给予不同的分配方法,乡镇卫生院举办的卫生室药品购销差价归卫生院,其他模式举办的卫生室药品购销差价可在收取手续费用基础上返还给卫生室。政府应当保证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维持防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3.3组织协调

实行职能管理的委员会制,民主决策,约束乡镇卫生院和行为。乡镇卫生院院长仍然作为集团的行政负责人,保证在民主决策之下的统一管理。重新调整设立集团的组织架构,在人员精干高效的基础上,成立集团办公室,作为集团日常办公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职能部门和人员独立,全权实施集团的业务、财务、人事管理。

3.4管理协调

建立集团内部有效的沟通、约束、激励机制,协调各成员之间的矛盾。建立定期的会议、通报制度,把集团的业务发展、建设成就、管理成果在集团成员间传播;通过职能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村医诊疗行为、服务态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行为予以惩处和约束;强化卫技人员业务培训,选拔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奖励业务突出的优秀人员,用激励机制推进集团发展[6]。

3.5文化协调

在产权、体制改革难以突破的情况下,通过文化协调是提高集团效率和效能的有效途径。改变乡镇卫生院注重短期效益分配的观念,建立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理念。树立群众观念,建立长期效益来自于就医方便、服务价格适当、服务态度较好的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医通过人员交流和互动,建立集团成员“一家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集团文化观念。

乡村医疗服务集团产生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它所承受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多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产物,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阻碍集团功能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需要从政策、利益、组织、管理、文化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协调。

[参考文献]

[1]郝模,姚树坤,王小宁,等.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政策研究和实践概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3):133-138.

[2]汪雪梅,张业武.我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26-29.

[3]杨柳.湖北省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效果评价与完善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21(9):41-43.

[4]徐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02,21(11):22-25.

协调服务范文篇6

联运,通常是指联合运输,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的几个运输企业,使用同一运输凭证,以不同运输方式或几个运输企业衔接运送货物或旅客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联运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比较经济、合理、迅速地完成客货运输的一种重要运输形式。本文所指的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可描述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例如浙江省各城市间),借助合理的技术手段,该地区的企业间在均衡利益的前提下,结成战略同盟,将不同企业的运输业务等同于一家企业运输业务的运输形式。此种区域联运体系构建预期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高效完善、融合联运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建议政府制定有利于利益共享、共赢发展的物流政策,实现资源共享、要素集聚、信息互通、共同发展,从而迅速提高浙江省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

由此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运输能力的客观需要,浙江省目前正急切地需要发展联运服务业,从而能够形成浙江省运输产业“供应链”,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运输经济、便捷、高效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运输资源。但是,要发展和构建浙江省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就必然需要政府科学配置、合理组织和统筹协调,满足和实现各项构建条件,才能更好的发展联运服务业。

一、浙江城市间无缝联运现状及问题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带动了物流一体化,浙江省作为一个国际贸易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更加要遵循“十一五”提出的交通运输发展要区域间协调。因此,大力发展国内联运,搭建城市间无缝联运平台是目前浙江省亟待考虑和进行的事情,但国内运输企业对发展联运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思想上也认为发展联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在行动上因利益、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联运工作进展缓慢。

浙江省也是如此,虽然政府、企业和市场已经在做努力。例如,2008年10月,江苏省经贸委、浙江省发改委和上海市经委在无锡联合召开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大会,等等。但是,要真正形成区域联运体系的无缝对接,还有很多困难存在:区域内行政管理与条块管理的冲突与阻隔区域内行业之间的利益矛盾与阻隔区域内城乡之间利益矛盾与阻隔;区域间不同货运企业的文化、利益的冲突;物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的局限性,等等。

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譬如加拿大很好地发展多式联运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条件支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法制法规、政府的统一推动力量以及企业联盟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又譬如,从市场和企业的角度也要做到相应的改变,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欧洲,分属不同国家的重要港口鹿特丹和安特为普都进行了很好的区域港口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完善市场机制。

二、浙江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构建的条件

浙江省城市间联运体系构建的问题,其实就是地区物资资源的整合过程,而这样的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和企业两方面来完成,政府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控制整个资源整合过程,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故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六项条件”建设,从而达到对联运体系构建和实现企业间无缝联运提供支撑条件。

图1就是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相关物流企业进行调研时得到的结果。从图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帮助的前三位是政策法规支持、物流信息平台的整合和提升以及物流人才的培养机制建设,而这也正是政府最能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为此,我们感到企业家的眼光是很敏锐的,发现了企业的主战场是市场竞争,企业对联运体系的需求也是比较旺盛的,而政府应该作为资源整合第三方来提供支持和保证。接下来,本文将从六项条件的建设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完善联运政策法规体系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政府给予政策法规支持的需求是首当其冲的。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人手:

1尽快成立综合性的运输主管机构,制定综合性的运输政策和调整分散性管理体制。

我国物流管理中的体制障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浙江省而言,构建无缝联运体系需要一个统筹协调的部门来进行管理。2000年的上海市“大通关”平台建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受到了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大通关”领导工作小组,得到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合作。所以,达到无缝联运的目标的前提,就必须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运输主管机构,然后制定相关的运输政策,调整分散性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政府首先在政府层面上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办事效率。

2.加强物流业联运的规划与协调,明确城市间联运规划的主体,规范城市间联运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浙江省运输的整体规划与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本课题建立的无缝联运体系的主体要明确,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政府和市场都是作为支撑和调节企业的生存环境的;确定好主体后,政府就能依法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相关单位,促进资源合理有序的整合;最后要规范城市间联运规划的程序和内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营造一个整合联运资源的良好环境。

3.加强行业标准制定,构建无缝联运标准化体系。

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是一个多年来研究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含从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和信息处理等整个供应链的内容;而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涉及的标准化问题,主要是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化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库和数据通信协议等,只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化的规范,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此外,运输、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的标准制定也是非常需要的。整个联运体系的构建包括联运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联运行业的标准制定将大大有利于无缝联运的真正实现,真正降低联运的成本,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和降低社会的物流成本。

4.完善财税政策,减轻物流企业税负。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副会长崔忠付先生表示,我国出台的十大振兴产业规划指出了物流企业还存在税负过重的现象,因为物流运作要经历很多环节。比如一家制造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给某个物流企业10万元,这个物流企业又将其中8万元外包给运输企业,1万元包给仓储公司,1万元作为该企业的所得税,该企业缴纳了10万的营业税,但是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依然要缴纳相应的营业税,造成重复纳税。物流企业税负过重需要完善财税政策来予以解决。

(二)整合与提升物流信息平台

2009年,物流被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就预示着物流业亟待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主要需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人手。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企业使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范围的调研分析得出:绝大多数项目基本为手工和信息系统并行,占到调研总量的53%;而完全没有信息系统的也还有16%,但可喜的是很大部分业务完全依赖系统的有31%。表明我省联运的信息化基础一般,但在个别领域如货物追踪、单证系统信息化程度已经出现可喜局面。目前,在我省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该系统连接的物流公共应用系统主要以货物跟踪为主,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联运或是无缝联运的信息共享。所以说,要想从企业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很难看到希望的,更多过地需要我们政府来牵头做好这项工作。

浙江省政府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的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标准化建设,它是包含有信息交换、业务查询、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政府买单开发企业标准版软件,浙江省为全省26万家物流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立了信息互联和共享的“物联网”。这样,既有利于物流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但是,目前仍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通过整合资源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浙江省构建无缝联运体系的目标所在;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企业和市场是很难完成的。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特别是浙江省的企业虽然信息化程度尚可,但都是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问题非常严重;其实物流信息化的价值,很大程度体现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方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浙江省正积极着手“三大网络”构建,“一个平台”提升。其中的“一个平台”即是物流信息大平台,而我们的无缝联运体系构建就是基于这类的物流信息平台。本课题将要构建的浙江省城市间联运物流信息平台,是以浙江省联运企业联盟为依托,达到各联运联盟企业信息互通和共享,从而达到无缝联运,进而实现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准确定位联运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根据服务范围,目前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分为三类:政府的公共服务或监管平台;物流枢纽(口岸、港区、物流园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多种形式的商业性物流信息平台(如公路货运平台)。我们要建立的城市间无缝联运平台的定位应该是第三种。定位准确非常重要,目前很多的公共信息平台存在亦政亦商的情况,导致管理效率不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本文构建的物流信息平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会员资料管理、运输资源管理、分类报价模块、企业客户接口、货物跟踪查询模块、车辆与司乘人员资质查验模块、货源管理、整合模块、订单与票据处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财务结算模块、车辆跟踪模块、常用工具等,目前该平台系统的设计正在进行中。

3.加大信息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深度,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

浙江省很多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信息来源与采集问题。很多企业都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点,不愿意将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这样就造成了信息平台的信息来源障碍。这样也就谈不上上、下游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深入合作,致使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还是停滞不前。

浙江省宁波市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大宗货物各运输公司觉得有较高的利润率,不愿意信息共享,小批量货物又没有专门的人组货。另一方面,信息采集的手段落后也是信息来源的障碍之一,政府在这方面要支持和辅助企业使用先进的采集技术如RFID、GPS、图像识别等技术,从而全面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物流联运企业本来就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要想提高效率,当然要用好先进技术来支撑联运体系的运行,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

(三)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首先,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来吸引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为浙江省的联运体系构建和后续发展提供高端的技术和知识支持;其次,加大对本省的物流人才培养学校的支持力度,给予专业扶持和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如实现真正的校企共同培养,在这些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予以保障;再者,政府出面对本省现有物流员工进行定期的在岗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物流培训综合教育。对于高层专业人才,可以组织专题学习、参观、交流,提高决策能力。

(四)资金通道建设

铺设城市间无缝联运的“轨道”需要资金投入,打通资金通道将为无缝联运插上腾飞的翅膀。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对于国家确立的重点项目的实施,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普遍较大,有无偿拨款、贴息贷款等方式;企业自筹资金,企业联运能动用两家以上企业的资金,通过股权互换、参股、控股等方式投入资金,会使自有资金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往往选择朝阳性的、或者是产出较大的、或者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城市间联运得天独厚的项目优势为资金的获得提供了保障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联运企业可以通过释放一部分的股权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五)道路、河道,设施等建设

这项条件的主要内容是要做好省内道路、河道、港口及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联运点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向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所在,浙江省无缝联运体系构建的基础,当然是优良的道路、河道和港口设施,浙江省政府近几年在这个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投入;而对于城市联运点的建设则是本体系构建的关键,联运点的建设要进行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选择联运点、论证联运点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性,政府在这个方面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统筹协调的功能。

(六)综合立体、无缝联运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

当然,最后的这项构建条件是最完整和有难度的工作,是一项统揽大局的条件建设,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城市间交通设施的建设;第二,研究制定城市间无缝联运点的设置和建设;第三,建立城市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第四,切实提高综合立体、多式联运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向无缝管理要效率、向服务要效益。

协调服务范文篇7

一、上半年的工作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到6月底,完成全区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占年计划50.34%,同比增长44.3%;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1亿元,占年计划50.51%,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占年计划50.57%,增长速度达到22%(市考指标为19%,区考指标21%);完成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7亿元,完成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1个,投入技改资金达到0.6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55%和60%;完成新产品开发11个,其中市级以上新产品5个,分别占年计划的55%和5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新增节能降耗监测企业11家,上半年全区工业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转变观念,狠抓落实,全力支持我区工业经济发展。

今年,我们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东部新城,惠及××百姓”的主题思想,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从全区大局出发,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工业经济发展列入重中之重。由于今年各项指标增长幅度比较大,加之拆迁流失的企业比较多,在这些客观因素极其不利的形势下,我局领导班子多次到基层进行调研,认真分析研究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积极寻求工业发展突破口,并且要求所有工业企业首先是坚定信心,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抓好扩大生产,开足马力,全力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是要抓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做到生产最大化。三是要抓好项目带动作用,通过引进大项目,拉动工业经济发展。四是抓好园区基础建设工作,实现工业聚集式发展。

2.积极协调,全面扶持,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根据区政府年初的工作安排,我们今年承担市级重点项目一个,重点协调项目一个:

市级重点项目是110kv塘村变电站工程,建设地址在狄寨街办张洪寨村,占地面积8亩,总投资5000万元,截至目前,土地移交、地面建筑物拆迁等前期工作全部结束,4月9日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目前总投资已达到3000万元,其中用地、拆迁、基础建设投资1500万元,订购电力设备1500万元。该项目按预期计划进展比较顺利,年底前能够竣工交付使用。

重点协调的项目是××区纺织承接地10kv洪庆一号电力开闭所项目。前期勘测、设计、预算、工程招标已经全部结束,5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在12月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

3.抓大育小,择优扶强,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梯队建设。

为了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今年初对全区规上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充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内在潜力,并对企业归属进行了分类,在全区规上企业中,军工企业2家,国家和省、市属企业14家,这些企业持续增长比较困难,特别是纺织行业已经出现下滑的迹象,为了保证全年任务不受影响,我们把突破口定位在非公有制企业,经过扎实、认真的调研之后,选择了40多户企业作为梯队培养,并且在资金扶持、技术改造等方面优先考虑。通过不断加强支持,今年新增规上企业达到35家,使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由去年底的103家增加到138家。其中非公有制工业达到120家,为我区工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创新思路,大胆探索,狠抓节能降耗工作不放松。

年初,我们按照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全区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一致认为节能降耗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的一项主要工作措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了落实区政府下达的增加监测企业指标,我们对全区重点能耗大户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在去年底监测企业25个的基础上,今年要达到36个,并将监测企业名单下达给基层。目前被监测的企业运行情况比较好,能源消耗指标明显下降,而且被监测企业都能主动按时报送相关资料和各种分析数据,为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5.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重点扶持工艺技术改造项目。

年初,我们把今年要充分用足用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重点支持工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作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主攻目标。我们通过调研,对全区重点工业企业工艺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专项管理,努力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专项扶持。截至目前,为加快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我们已为××昆鹏锻压工贸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申报××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为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区工业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冲击,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我们已为区内24户企业申报省、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6.积极协调,努力争取,推进我区电力配套服务工作。

今年,我们把加大电力协调改善我区用电事业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截至目前,一是为配合我区新农村建设,我们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已经为我区21个行政村,7794户列入××市2009年农村电网改造计划,总投资达到1703万元。二是纺渭路10kv架空线落地工程列入××市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计划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三是今年4月23日我们召集城东供电分局及区内各相关建设单位召开了2009----2014年××区电力建设方案研讨会,对我区未来五年内电网建设进行了讨论,为解决北部新区、国际港务区、纺织承接地、科技产业园、浐河开发区、石油化工基地电力建设问题,提出了基础性的措施。

7.加强机关建设,转变工作职能,全力做好协调服务。

年初,我们围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首先是建立了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按照岗位分解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建立[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干部平时工作联系制度,实行领导包片,干部联系街办,要求干部随时掌握基层工业发展方面的动态,包括新建项目,建设进度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切实保证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实行每月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向全体干部和基层单位通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沟通信息、掌握情况,更好地指导全区工业合理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半年来,尽管我们全体同志经过不断努力,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目前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由于用地规划滞后,企业发展用地矛盾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到我区工业的发展。二是区内国有企业多数发展不景气,特别是纺织建材行业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工业经济指标居高不下,导致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的经济指标过高。三是企业融资渠道依然不畅,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在贷款、担保、抵押等方面更为突出。四是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部分企业销售下滑,产品订单减少,导致企业效益降低。

三、后半年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1.继续巩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成果,坚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不断深化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和监督机制,提高全体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自觉性,努力塑造一支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2.按照保增长、促发展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确保年底前完成全区工业总产值200.6亿元;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67亿元,增长速度达到21%以上,完成工业技术改造项目20个,投入技改资金1亿元以上,完成新产品开发20个,其中市级以上新产品10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进入第一方阵。

3.加大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力度,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在年底前110kv塘村变电站工程完成投资5000万元,并交付使用。在年底前完成10kv洪庆一号开闭所工程,并投入使用。

协调服务范文篇8

一、营造环境文明服务。一是提高服务素质。采取专家授课、业务观摩等形式,加强学习交流,提高业务水平。近年取得了全省国库业务知识测试集体一等奖等20多项优异成绩,10人次被授予总行、湖南省分行先进工作者;二是营造亲情服务氛围。制定“文明服务用语”,执行“文明服务公约”,文明、亲切地接待外来业务人员;三是建设高效服务环境。中支投资20万元改造国库营业大厅、添置办公设施,将营业厅改造成柜员式集中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和零距离服务。在办公楼大厅设置触摸式电子显示屏公布业务流程;向全社会公开服务热线电话。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国库在全省各地市实现六个“率先”:率先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程网上运行,率先开通国库内部往来业务,率先开通同城票据交换业务,率先开展国税电子缴税试点,率先开展地税电子缴税试点,率先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模拟试点。

二、排忧解难热忱服务。一是主动为政府分忧。2003年4月30日,市政府急需向各县市拨付防治“非典”专项资金。中支积极组织全市人行、商业银行建立起了专项资金划拨“绿色通道”,保证了270万元防“非典”资金连夜下拨到各区县用款单位,市委、市政府评价××中支国库部门为“及时雨”;二是贴心为银行解难。2003年7月,中支国库部门主动介入,指导工行防止了一起利用假凭证式国债诈骗银行贷款的事件,避免了1800万元巨额银行资金损失。

三、沟通协调主动服务。一是完善财税沟通协调机制。每年召开5—6次财、税、库及商业银行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掌握需求;二是创造性地开展国库凭证规范化考核活动。按季通报考核结果,促使外来凭证差错率由过去近10%下降到了1%左右,大大缩短了税款库外滞留时间;三是快速启动沟通机制。今年6月10日,发现鼎城区1笔294万元防洪专用资金拨款书有误,中支国库部门迅速与区财政局联系,确保了资金及时准确划拨到位,充分发挥了国库部门国库资金“守护神”的作用。

协调服务范文篇9

关键词:DM3数据库;互联机制;设计

多数据库系统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新兴的数据库研究领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部门所需信息既相互交错,又相对独立。这就要求各部门所用的数据库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进行信息共享。

DM2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客户机与服务器,服务器与服务器均通过网络互连,通过消息相互通讯,组成一个紧密耦合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工作流程如下:客户机登录到一台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便成为它的服务器;它接收来自客户机的消息,然后根据全局数据字典决定是自己独立完成该操作,还是与其它服务器协作处理这条消息,处理完成之后,再由服务器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由于DM2上各个服务器站点的全局字典完全相同,任何全局表的信息都会记入全局字典。若用它来构建一个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则大量只对企业某部门有用的信息将会充斥在各部门所有服务器的全局字典中,增加了冗余。而且,当对全局表进行DDL操作时,为了确保全局字典的一致性,须对所有服务器的全局字典进行加锁。DM2对全局字典的封锁方式是采用令牌环方式,即令牌绕虚环(非实环)传输,某个服务器想对全局字典进行操作,必须等令牌到达该服务器才可以执行。每个部门建立的全局表绝大多数只对本部门有用,当对这些表进行DDL操作时,却要对所有服务器的全局字典进行封锁,通过令牌来实现对全局字典的互斥访问。这严重损害了数据库的效率。

为弥补以上不足,在DM2的改进版本DM3中增加了协调器,用以联接各个独立的DM3数据库子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间的各种关系,使各子系统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一、多数据库体系结构

本系统可看作多个数据库子系统被协调器联起来的,高度自治的一个联邦数据库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独立处理本系统内部的事务,而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由复制技术提供,副本间的一致性由协调器协调处理,处理所需的信息在初始化时写入协调器的组间数据字典中。当对某子系统中的一份数据副本进行修改时,该子系统会将修改通知协调器,由协调器对该数据的其它副本进行修改,从而保证了所有副本的一致性。

由以上可知,子系统彼此并不直接接触,而是各自都与协调器直接相联,由协调器统一管理子系统间的通信。这样,当子系统对副本进行修改时,不必关心相应的子系统处于何种状态,也不必等待回应消息,以及异常处理,所有这些都由协调器进行管理。因此,既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也保证了子系统的独立性。

协调器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它对协调器和服务器进行初始化,并将有关信息存入组间字典;其次,它管理不同子系统间的通信,维护副本的一致性;最后,它在子系统出现崩溃时,进行异常管理及恢复工作。

二、多数据库互联机制的主要策略

多个DM3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是通过副本实现的,副本的一致性是由协调器来维持的,是一种弱一致性。通常,多数据库系统间的一致性是通过协调器周期性地访问服务器的日志来完成的。由于副本的更新带有随机性,因此,若采用这种方法,可能数据被修改多次,但其相对应的副本仍未被修改,这样就损害了数据的一致性;也可能数据并未被修改,但协调器已多次访问了服务器的日志了,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效率。

所以,本系统采用的方法是当数据被修改时,由服务器通知协调器有关信息,再由协调器通知相关系统,修改相关数据。这样,数据的修改及时(仍然是弱一致性),而协调器也不会在数据未被修改的情况下访问服务器,提高了准确性。

为了使协调器正常工作,我们对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DM2进行了修改。在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增加一项IsReplication。建表时,该项初始化为false;当为该表建立一个副本时,该项赋值为true。具体算法如下。

1、初始化算法。

协调器:从用户或应用程序接收待连接的两个系统中的服务器名,需复制的表名;分别登录到两个系统的服务器上;向存有待复制表的服务器发预复制消息;等待服务器消息;若失败,发一条失败的消息给服务器和用户或应用程序;若成功,从消息中取出待复制表的有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发一条建表消息给另一个系统的服务器;等待服务器消息;若失败,发一条失败的消息给服务器和用户或应用程序;若成功,调数据转移程序,进行数据复制;将有关信息写入组间字典,退出。服务器:当服务器收到预复制消息后,将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赋为true。同时,取出待复制表的有关信息,组成应答消息发给协调器。当服务器收到失败的消息后,将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赋为false。

2、维护算法。

协调器:从组间字典读出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登录到相应系统上;等待消息;从某系统的服务器上收到一条修改消息后,通过查找组间字典,确定该消息的目的地,然后将它转发过去;若失败,定时重发。

服务器:1)等待消息;2)当收到某客户或应用程序的消息后,检查它是否是修改数据的操作(如delete,update或insert等);若是,检查基表控制块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是否为true;若是,向协调器发修改消息;继续执行服务器程序的其它部分。公务员之家:

协调服务范文篇10

围绕首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以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的应用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村科技协调员素质;通过推进农村信息化、打造农村科技服务港,为农村科技协调员提供现代化手段、坚实后盾和施展舞台,从而使科技创新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全面支撑。

利用三年的时间,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在郊区(县)建设300个爱农信息驿站,辐射和联系10000个信息点,建成覆盖京郊的统一信息网络。

(二)在郊区(县)发展10000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勤指导,在农村传播知识、传授技术、传递信息的新型农民代表。

(三)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纽带,通过推介、对接、示范等手段,促进1000项实用技术在京郊农民中推广应用。

(四)引导100个乡镇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开展向村民载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科普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农村科技协调员市区基层三级组织体系运转有效,培训制度效果显著,激励机制导向明确,服务手段先进快捷。

二、基本原则

(一)以机制来引导:坚持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科技协调员组织和运行体系,通过市场延伸和利益杠杆搭建企业化运作的农村信息化运营平台;通过挖掘需求、服务需求、满足需求搭建城市科技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推广应用平台;通过培养壮大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搭建以人为本、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的联系科技与农村的市场平台,实现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组织来凝聚:充分依托爱农信息驿站的工作平台,切实推进工作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科技协调员、农村科技服务港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的联系,形成市级农村科技服务港、郊区县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港、基层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站高效有序、密切合作的工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以任务来统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传、帮、带作用,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技术、产品销售等多项帮助,围绕产业发展,围绕重点任务,锻炼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

(四)以培训来提高:立足农村科技协调员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大专院校、星火学校、田间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培训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提高农村科技协调员综合素质。

(五)、经费来保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部门联动,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保障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

三、重点任务

围绕首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针对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的迫切需要,重点推进以下任务。

(一)完善组织体系,保障队伍发展。坚持社会化发展方向,结合实际情况,各区(县)设立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港,负责本区域农村科技协调员的服务管理和与农村科技服务港的对接。打造一批基层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站,开展具体工作。整体推进、典型突破、分类管理,保障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良性发展。

(二)创新建设机制,保证发展动力。积极创新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建设市场化的农村科技协调员组织和运行体系,保证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发展的动力和效率。

(三)调动多元主体,推动成果应用。根据各区(县)实际情况,双向互动,选择、推广一批对农村产业支撑作用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共性科技成果,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调动多种社会主体参与,挖掘技术在农民中应用的有效机制。

(四)扶持组织发展,培育科技能人。着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开展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示范,在合作组织内培养一批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销售的科技能人。

(五)强化条件建设,提供科技后盾。继续推进以“爱农信息驿站”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科技服务港和区(县)协调员工作港的条件建设,打造农村科技协调员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市区两级直通车为载体的流动科技服务平台,印发《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手册》,为协调员提供科技保障。

(六)加强科技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重点开展面向农村科技协调员适用技术培训,充分调动大专院校、星火学校、田间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培训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提高农村科技协调员综合素质。

(七)大力宣传引导,营造发展环境。鼓励农村科技协调员开展创新活动和成果扩散。评选推荐优秀农村科技协调员,编辑出版《优秀农村科技协调员名录》。启动农村科技协调员激励体系,重点表彰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参与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区(县)科委和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纳入工作议程,根据市科委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确保实施。

(二)保障投入。各区(县)科委和相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安排专项经费。市科委将在集成资源基础上,持续加大引导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