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理论十篇

时间:2024-01-24 17:47:07

协调发展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在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两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据此,研究从理论基础、内涵、测度对国内外相关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发展过程论。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可云(200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二是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是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考虑的,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补,第四强调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中心理论、倒U型假说、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等。

1.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联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论”。

3.区域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雪(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即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要经历传统社会、为起飞准备条件、起飞、趋于成熟、大规模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演变

改革开放前,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的思想支配着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因此,使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形成了区域重点发展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夏禹龙、冯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论。后来,由于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缓解东西差距,学者们又陆续提出T字型发展理论、二型布局理论等所谓的“区域发展中性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又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魏后凯(1995)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协调;曾坤生(2000)的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发展中求协调,注意适时、适地、适度支持某些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以达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颜鹏飞、阙伟成(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是指导我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楷.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变动效益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

[2]张其仔,郭朝先,白玫.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协调发展理论篇2

关键词:城市群;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110-06

一、引 言

协调发展理论篇3

    回顾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再分析现状,会发现很多问题,其中主要的一类问题就是企业质量管理发展不协调。由于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并不断进步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同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是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形成的现有质量管理的框架。

    质量管理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行为,就像自主管理是经济发达水平到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一样,在美国产生了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等方法;而在日本就出现了QC小组活动、方针管理。

    作为发展中国家依靠学习、引进构筑的质量管理,其内在的机制是否合理,逻辑上存在着两种结果。理论上说,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必须有意识地按照其客观规律有步骤地、分阶段地同时又是有系统地学习、引进。这在计划经济下,一个封闭的国度里似乎是可行。但如今已到了信息社会,"先进"这两个字对发展中国家又具有不可低档的诱惑,所以,在个别或少数企业的行为最多只导致少量的试行错误,但如果大量的,甚至在全行业乃至全国出现这种问题,无疑是一场灾难。

    过去我们不少企业在管理方法上盲目追求"先进",没有根据自身的水平踏踏实实地落实基础工作,结果企业质量管理领域用着不少时髦的新名词、新概念,但企业连最基本的过程控制乃至检验都还没有健全。进入二十一世纪了,面对这些现象,我国企业在及时把握世界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同时,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犯过去同样的错误,保证我国企业质量管理能够健康协调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温故而知新质量管理从上世纪初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传统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又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阶段)。综合质量管理阶段(TQM阶段)

    一、几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以检验为基本内容,对最终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做出判定。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质量管理的范围从过程的结果拓展到了生产过程之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统计过程控制(SPC),它通过对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达到控制结果的目的。与传统质量管理阶段相比,它的范围从最终检验点拓宽到了过程(整个制造工序),而且该阶段的检验无论从科学性还是形式都较传统的检验工作进一步丰富化,在数理统计理论的支持下,产生了一系列抽样检验的方案和方法,不少国家都制定了大量的抽样检验的标准。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到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七十年代末,在全国推行TQC时,曾将TQC内容和特征十分精辟地概括为"三全",即:"管理对象是全面的"——包括产品质量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质量;"全过程的"——从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产品策划、开发设计、试制、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全员的"——企业所有员工都参加。

    时展到了今天,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日本一直沿用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的同时,欧美已经根据日本企业中TQC实际开展的内容,将其翻译成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因为不管是三职能学说、五职能学说还是七职能学说的观点有多少区别,"组织、计划、控制"等职能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日本的TQC显然已经不是控制(Control)职能所能概括,Control是由Counter——Roll演变而来,原意是"制止来回摆?quot;,意译为"控制","控制"是SPC的主要内容,而日本的TQC涉及到质量组织、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以及其他一些职能,所以都将TQC译成了全面质量管理。

    因此,早在欧美学习日本的TQC时,人们就开始使用TQM这个术语。而今天日本提出TQM,讨论如何从TQC到TQM时,已标志着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综合质量管理阶段

    二、综合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该阶段的发展和过去几个阶段的变迁具有相同的特点。

    1、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前阶段的积累,无法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活动。

    2、每一个新阶段不是在范围上,就是在内容上较上一阶段有所发展。

    到了TQM阶段,产生了哪些变化呢?由于篇幅有限,不能详细展开,只能对几大块内容进行概括地描述。

    1、方针管理在经营战略的制定方面得到进一步应用;

    2、市场学中的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系统的有机融合;

    3、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QCD(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的综合管理;

    4、全球化社会中的质量保证;

    5、与有关质量的国际动向之间的整合、融合和统合;

    6、建立灵活应用最新信息技术的质量、技术信息系统;

    7、加强设备管理的计划性;

    8、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TQM方法;

    9、为了工序解析、工序管理的新SQC;

    10、多种类型的解决问题的攻关方法;

    11、为了对现场进行改革,需要对现场人才进行培养;

    12、发挥创造性、尊重人性的人才培养。

    相对于TQC,TQM充实了以下内容:

    1、与到目前为止的TQC一样,TQM同样以顾客满意为中心,但同时也开始重视与企业职工、社会、交易伙伴、股东等顾客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2、为了强化这些关系,努力充实"核心技术",提高"速度"、和"活力",建立起具有"存在感"的组织。

    3、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重视中长期?quot;预测与规划"和经营管理层的"领导"能力。

    4、重视"人"以及"信息"等经营资源,使组织充满自律、学习、速度、柔韧性和创造性。

    三、TQM产生的环境

    质量管理的每一次变革和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客观环境变化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追求的一种目标。同样,TQM的产生是由于全球(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具体可以列出以下若干点:

    1、经营需求发生了变化:从"提供产品"到"追求质量和效率"再到"寻求存在的意义、使命感"

    2、管理基础的进一步充实:随着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制约逐步减少,必须考虑国际化的对策。

    3、社会系统的变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成熟,组织的透明性、公正性、义务的可说明性、社会责任感等问题都被提出。

    4、不确定性增大: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大,这就要求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果断、迅速、妥当地做出对应的能力。

    面对这些变化和质量管理的发展,确实会令我们眼界大开,会引发我们产生许多新的思考。然而,笔者却又产生了新的疑虑。

    当前我国企业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初,我国企业在外部力量的引导下,试图从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直接跨入TQC阶段,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许多企业的TQC形式多于效果,没有取得多少实效,大量企业的质量管理基本上还处在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对科学的质量管理认识淡泊,用着"淳朴"的小农经济、作坊似的质量管理吃力地应付着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

    不少企业在准备ISO9000认证时,甚至用统计报表去应付统计技术的要求,统计技术的程序性文件也不知从何处下手。这些现象客观反映了我国不少企业"跨过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直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企图实现一步到位而留下的后遗症。同样,本文介绍TQM新的含义,希望通过对质量管理发展过程的了解和分析,把握其中一些内在的规律,而不希望不久的将来又有一些企业宣称自己已经跨入了综合质量管理阶段。

    笔者认为,国内当前企业应该找准自己的弱点和位置,将精力投在对企业质量管理发展最关键的地方。目前的当务之急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通过贯彻ISO9000族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性,并对其它各项工作的规范性施以良好影响,营造出严格、规范的文化氛围,强化企业和广大职工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产业素质。

    二、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已在设备水平、工艺水平上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这些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却远远没有达到生产本身存在的客观要求。如何提高质量管理乃至整个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乃是当务之急。

    具体到质量管理就是如何提高数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提高企业技术人员乃至职工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去把握事实、分析原因、发现规律、拟订对策的能力。解决具体的质量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实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尤其在优化我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结构方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企业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应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理性判断的问题在靠感觉进行,典型的如:过程质量的评价、数据的假设检验、抽样方案的确立;而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对待许多感性的问题却在用理性分析,例如:感性质量的定量评价、用户意见措辞的矢量分析。

    我们应该学习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但不能脱离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因素孤立地去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尤其要注重从各国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中认识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要考虑一些管理的概念和论点的提出环境和前提,企业对于TQM也应同样持这种态度。不要因为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就忘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这里使我回忆起这样一件事:在我国蓬勃开展TQC的年代,通过各种书籍、材料了解到日本质量管理的特征?起于教育,终于教育、QC小组活动、社长诊断、……。"这一直是当时人们普遍引用的日本质量管理特征的权威概括,也是想象日本质量管理的基本"依据".等笔者到了东京大学久米均研究室(原石川馨研究室)学习和研究后的一天,无意中翻阅石川馨先生留在研究室的着作《日本的质量管理》,发现上述的那些"日本质量管理的特征"竟是日本的质量管理与欧美的质量管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从逻辑上讲,列出的日本质量管理的特征中,日本质量管理与欧美质量管理相同的内容,其中包括那些对我国非常有用的内容可能没有列出来,自然也就在当时没有得到我们的重视,于是……笔者无法再想下去,当场渗出一身冷汗。

协调发展理论篇4

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开始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刘再兴(1993)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区域差距过分拉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协调区域关系、改善生产力布局,将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但是关于协调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施重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魏后凯(1995)提出了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即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可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但是必须以保持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为前提。而曾坤生(2000)则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的观点,强调适度重点倾斜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李晓西(2000)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之前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协调发展的协调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缩小差距,要求配合,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若干年后将可能进入均衡发展的阶段。

2.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杨保军(2004)辨析了协调的概念,解读了协调的三个含义,即协作、调解与和谐,其中本质的含义是协作,并据此推论出区域协调发展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他把区域协调发展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二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

3.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标准的研究

协调发展理论篇5

【关键词】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带动效应是指一个产业发展所需的各项生产要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在区域经济中表现为,房地产业及其直接或间接产业的经济技术关系,即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影响。这一带动效应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后向产业的带动;(2)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前向产业带动;(3)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旁侧带动。

(一)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后向产业的带动

这一带动效应又称向关联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对其直接或间接提供生产要素产业的带动,如金融业、建材业、冶金业、建筑业、劳动力等。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产业为其提供原料基础。而就某一具体地区看,若房地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则该地区的这些产业必然产生繁荣发展的景象。相反,若房地产业发展萎靡,则该地区的这些产业则会相应的产生衰退。

(二)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前向产业的带动

亦称房地产业前向关联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对直接或间接需求本产业产品或服务的产业产生的影响,如装饰装修行业、厨房设备行业、卫生设备行业等。尽管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建材业等为其提供基本生产要素,但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要,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装饰装修、厨房设备等行业的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房地产业的旁侧带动效应

旁侧带动主要指的是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对区域内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产生的较大影响。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对消费者的生活形成有利保障。从而对改善区域内的人口素质、社会制度、消费结构等提供可能性。

房地产业正是通过以上三种形式的带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积极的,同时这种效应也有自身的限度。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健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之我国不同地域具有的较大区域性差异,使得房地产由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逐步演变成可以增值的投资理财产品,尤其是在大中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效动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也给区域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分析

房地产业通过带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反过来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一经济现象表现为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上。

(一)国民收入增长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国民收入与房地产业之间存在着倒U现象,即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发展水平下,由于住房难以成为大众化消费物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房地产业所起作用就很小;但随着收入的增加,住房需求则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则增强;而到后期,由于住房高度普及化,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则变弱。由此可见,房地产业一味的突飞猛进并非能完全促进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发展比例关系,才能够实现两者合理发展的关键目标。

(二)区域经济内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内投资水平之间保持着及其密切的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正向相关的关系。增加区域经济的投资水平,尤其是增加对固定资本的投资力度,会直接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反,投资水平的降低,特别采取相关措施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的发展则会出现收缩。但这种关系并非绝对,而是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区域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消费水平与房地产业之间往往保持着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则会变大;反之则会缩减对房地产的需求。同样,这种推动效应的前提是,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房价的变动保持在一定的合理比值上。如果,房价过高或由于消费水平的变动而导致边际消费倾向发生显著变化时,区域经济的消费水平则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像信贷规模、利率等对房地产业同样产生较大影响。投资量大、收益率高、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开发对于信贷规模和利率变化极为敏感。通常情况下,信贷规模扩大、信贷门槛降低时,有利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样,利率的降低一方面不但降低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同时另一方面低利率信贷间接扩大了市场需求,进而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从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看,房地产业都是一个具有较强区域性特点的基础性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往往起先导性作用。但国民经济的区域性特点使得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相反,房地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区域性差异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因此只有正确研究、把握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顺全.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作用[J].产业经济,2010(6):77-79.

协调发展理论篇6

论文关键词:新疆电网;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状态检修

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新疆电网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1年8月,全疆装机1663.1万千瓦,新疆主电网覆盖地域面积达到120万平方千米,目前建成750千伏变电站5座。截至8月底,新疆电力公司实现售电量32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58%,联网工程外送电力25.04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5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6%。面对发展如此迅速的新疆电网,要在人员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效率,只有不断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才能够搞好设备管理及设备技术改造、大修管理。

一、电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

近几年来新疆电网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接下来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生产管理水平与电网的快速发展不匹配

近几年来,虽然电网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生产管理水平仍然还是原有状态,这与电网的快速发展不匹配,严重的甚至会对电网的快速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原有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系统基本是独立建设,这样就形成了管理中的一个又一个孤岛,从而导致了各种管理信息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流通,使得管理水平不能满足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源紧缺带来的各种问题

电网的快速发展导致规模变大,但是人力资源却没有多少变化,这就衍生出了许多问题。例如,相同的人力资源如果要完成所有工作,如果效率没有提升,那么员工们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工作。同时,因为电网的快速发展,对设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最终落实到人头上,负责设备管理的员工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如果想要在原有的人力资源上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那么就需要提高生产效率,而强化管理无疑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措施。

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解决电网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在电网的快速发展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个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当前的生产管理水平难以达到电网发展的需求。下文就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1.加强信息化,消除信息孤岛

电网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将各个系统通过一定的平台来进行连接,进行信息共享。这样能够有效的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进而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性,使得生产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

在设备管理上必须要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在交接的过程中要做到“三交、四清、五不交接”。其中三交指的是:现场交,口头交,文字交。四清是指:讲清、听清、看清、点清。五不交接指的是:交待不清楚不接,工作未完成不接,设备有故障不接,刀闸操作未完成不接,卫生不合格不接。因此,要让每个员工都要主动自觉地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做到交文明班、标准班。

提高设备巡视质量。良好的设备巡视质量,有助于帮助员工快速的发现工作中以及设备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巡视人员的素质,并将责任心强、业务过硬、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到巡视队伍中去。不断的改善巡视条件,确保设备巡视没有遗漏的地方。必须要标示清楚合理的巡视路线,同时安全遮栏及警示牌的设立必须要醒目,并且不能影响到巡视。利用高科技来提高巡视质量,例如可视化巡视、红外、在线监测等。通过设备巡视,及时发现并修正各种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推行设备缺陷综合管理方法。缺陷综合管理,能够帮助员工尽快的发现设备缺陷,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准确、真实的填写或记录,并及时的汇报给缺陷管理的受理部门,同时要明确责任,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发现设备缺陷的重要性。设备缺陷经过汇报后由设备缺陷的受理部门对其进行分析,并对缺陷进行准确的分类,同时制定出合理、及时的计划来安排消缺检修工作。如果有必要必须要申请停运。同时还必须要将统计的缺陷消除情况上报给相关的监督部门与继电保护科。检修部分负责进行设备缺陷的消缺检修工作,当接到计划任务后必须要组织人员开展工作,严格按照验收规范的要求对设备缺陷进行消缺或检修工作,并且要有明确的记录。最后是由运行人员对设备缺陷的现场消缺进行现场验收,并要详实的填写验收内容,如有不合要求的情况,必须要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敦促检修部门完成缺陷的处理。

3.运用状态检修,减少员工工作量

新疆电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平时需要维护、检修的设备也快速增多,这就为电网的设备全过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检修方式很难在人力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来完成检修任务。为此,可以实行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通过状态检修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有数据显示,状态检修能够降低工作量接近五成。部分发达国家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状态检修是为了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剔除部分不必要的设备检修,从而提高设备检修针对性并提高设备及系统可靠性。状态检修以非传统的检修时间为依据,并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可靠性评价以及寿命预测手段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并对故障的早期动态进行识别,判断故障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电力企业如实施状态检修就需要建立起相配套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执行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相关要求。状态检修对于快速发展的新疆电网十分必要,这种手段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同时还能为电力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与人力。

4.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电网发展必然会对设备进行增加和更新,进而使得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工作量增加。因此,要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就不能够忽视了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需要从基础管理着手,对设备维护保养指标进行量化,确立起合理的工作标准,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加强考核力度。维护保养主要通过设备管理的“五率”来进行体现,即设备的“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确立五项考核指标,并用生产计划的形式来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在指标量化后,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以及工作责任制,并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与效益工资进行挂钩。

维护保养日常化,做到设备维护保养经常化。操作人员与维(检)修人员必须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与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必须要不定时的进行巡查并定期进行大检查,并树立起“预先防止,防重于治”的思想。同时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设备的原理与知识。积极的开展设备故障状态的检测分析状态,对装备的技术素质提供保证。设备的故障率是对设备技术素质进行反映的重要影响指标,同时还能够反映设备维护保养的质量。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设备故障状态检测小组,定期对设备运行与设备故障状态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处理预案。

5.加强设备大修管理

设备大修指的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修理,使得设备完全恢复精度以及额定的出力。在设备大修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检查,并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或者加固,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工作。新疆电网快速发展,设备的增多使得设备的大修工作进一步增加,为此必须要加强设备大修管理,以此来提高生产力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

在大修前3个月左右,需要根据设备的各种记录以及操作者所提供的设备故障报告来确定大修任务并制定大修项目,安排好时间进程。如果需要进行改造或者更换时,各单位需要用专项请示的形式来向省公司进行申报,省公司批复之后将其列入到年度审批类技改计划之中。如果是属于重点项目范围的,项目单位则应该提前在次年度预算审查前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省公司进行立项审查。技改项目必须要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由项目单位制定专人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严格的控制工程质量,以此来确保技改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大修阶段是大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须要根据计划,对维修人员与外协人员进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任务,并且需要做好设备的检修记录。如果发现维修问题,则需要通过返修来对责任人进行处罚,这样能够对大修质量进行保证。如果设备的设计需要进行变更,则需要根据相关规定绘制新图,并做好施工现场与库存底图的换版工作,让图纸与施工现场一致,为以后的设备检修与生产改造提供依据。

加强对工器具的管理:一是建立起台帐,对各种工器具进行编号,对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要记录;二是对工器具必须要定期进行检查、检验和维护。对大修现场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合理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将各种安全、文明警示牌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贴或者悬挂,拆卸下来的部件必须要进行编号并用各种颜色来标识注明状态。

各直属单位必须要认真做好技术改造总结工作,并定期将本单位技改年度总结报省公司技术部,对于没有能够按时完成的技改项目必须要详细说明。

协调发展理论篇7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梁亿南(1991)对协调进行了探讨。认为协调绝不是简单的妥协、折衷和迁就,协调是对区域内部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格局进行统一考虑,求大同、存小异,找出同等的区域利益目标,通过协调,要求各群体目标一致,行为一致,从而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

朱永达等(199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证国家各种生产要素持续保持较理想的空间配置,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以较高的速度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各部门经济的协调、各种经济因素和环境条件等的协调。

蒋清海(1995)归纳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种定义:(1)东、中、西或省区间发展差距的缩小,即空间比例或地区结构协调;(2)区域间分工协作的发展,即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3)国家投资在地区间分配合理化,即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协调;(4)区域间贸易封锁、市场分割的消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区域贸易关系(或市场)的协调;(5)区域间不平等竞争环境的消除,即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同时认为,上述定义虽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应有之意,但都是一个侧面。他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定义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用系统论语言表达即是每个区域都以其他区域为自己的约束条件,选择自己的要素,调整自己的结构,改变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促进其他区域的发展,使各区域要素不断更新,结构不断优化和区域间不断相互容纳、联结、相互促进,形成全国各区域在动态反馈过程中各自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陈南京(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经济规律把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优势向中、西部延伸,与内地的资源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较大范围和各自不同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使资源合理配置,从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陈亚军(1996)认为,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倡区域协调发展也不是对非均衡发展成就的否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区域间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过早地提出缩小地区差距,不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尽量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协调发展是对非均衡政策不足的有效纠正。

蔡思复(1997)指出,目前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从不平衡中求得相对平衡;还有学者认为,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协调地区间产业分工关系和利益关系,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另有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些表述虽在理论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准确地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也难以操作。他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界定。广义层次是相对于区域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来说的,第三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赫希曼主张的“有控制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但它存在一个实际运作上的困难,还需要更明确地界定;从效率与均衡关系的狭义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是效率优先,兼顾东、西部地区均衡的模式;二是东西部地区均衡优先,兼顾效率的模式;三是兼顾效率与东西部地区均衡的模式。他并且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移动,推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

田扬戈(2000)认为,从系统论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协调区域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以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

杨保军(2004)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害是如何理解“协调”的涵义。协,从字义上说有“和”、“合”、“帮助”、“协理”、“和谐”、“协调”的意思;调,是“配合得均匀合适”、“调解”。一般论及区域协调时,往往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协作与调解,这种认识显然是基于近代工业文明和一元独进与二元对抗的哲学,功利主义思想清晰,其进步意义固然不小,但流弊也不可忽略。他认为,协调包含三个涵义:协作、调整、和谐,其中最本质的含义是协作。

高波(2006)指出,关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一般认为,协调发展就是指系统内诸要素和谐的、合理的、使总效应最优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应包含共同发展、持续发展,更多地体现了相互促进,并不意味着平衡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包含这样三个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应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圜值之内;(2)在可持续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发展最优化;(3)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因此,要正确理解协调发展的内涵,必须首先认识“协调”和“发展”这两个概念。发展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发展强调一种动态性,其中既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变化。发展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不符合人们的良好愿望。协调则是一个使用广泛,但却没有一个十分明确定义的概念。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通过各种手段、措施来解决矛盾或冲突,这时它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而存在;通过调节,使事物诸要素之间达到一种融合关系,以表明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因此,他认为,协调发展是在协调发展机制的作用下,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排除冲突和矛盾,实现和谐的、互利的、合理的、有比例的状态,使事物整体效应达到最大满意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度量

梁亿南(1991)认为,保证协调要做到:低层次利益服从高层次利益,个别利益服从总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杨开忠(199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扬长避短,发挥整体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傅吉奎等(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必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完成。(2)必须依靠中央政府的力量。但不是过去意义上中央政府的作用,应加强中央宏观调控体系的作用。(3)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4)必须建立新的经济区域格局。曾绅生(2000)认为(1)从经济系统动力学观点看,必须依靠区域经济系统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2)从现代协同论观点看,只有坚持动态协调,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3)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区域间的动态协调发展,既是相互催化作用的结果,又是区域本身加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汪波,等(2004)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是区域经济

发展这一大系统中经济子系统与人口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科技教育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据此,他通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测量。陈栋生(2005)提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常要从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和区际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两大方面进行检测。李尊实(2006)认为,在进行区域经济研究上,必须具有系统和综合的观点,以科学性、可操作性、显著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为原则选择指标,在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极大值标准法对原始数据系列进行标准化。根据各指标的离散程度,给出协调度系数:AV=1-∑;V-Pi;Wi.协调度系数越高,说明区域发展协调程度高,处于均衡发展中。协调度系数很小时,说明区域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下,需要进行及时调整。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举措

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一直是我国学者着力探讨的问题。大体上讲,有的学者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总体上进行设计;有的学者则认为,只有重点发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此形成了如下诸多见解。

(一)总体战略论。陈栋生(1989)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两个难点,宏观经济管理有无必要设置地区调控层,新体制下的区际经济关系是什么性质;魏后凯(1995)提出了网络开发模式;司正家(1996)在分析了发展经济学家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模式的缺欠后,提出适度不平衡一一协调发展战略,并认为实施这一发展战略要协调好以下关系:战略重点与非战略重点,地区间的协同,地区内部协同,中心发展地区与边远农牧地区,地方区域利益与周边利益、内向与外向、内贸与外贸协同;张华(1998)主张,采取多极增长战略,即在中西部选择几个省、市、地区或流域,像过去扶持东部沿海增长点那样,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程和元(1999)认为,协调发展有两个层次:一是初级协调,即宏观层面协调,中观空间梯度,二是高级协调,即宏观空间协调,中观空间协调,并认为中国目前的条件尚不能实施高级协调,初级协调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提出“一多二并”战略,即多极性与宏观空间协调与中观空间梯度并存;张红霞(2000)提出三级异向点轴联系协调战略;张雷声(2004)认为,协调发展既不能“抑西扬东”,也不能“抑东扬西”,而是继续更快地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发展;黎鹏(2005)认为,应建立区域协作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加强管理框架下的区域规划和实施体系建设;蔡玉胜(2006)提出,东部:从个体增长取向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西部:公共品供给和区域市场培育;东北: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现代市场制度的转型;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政府制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论。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仅有区域政策,国家将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不分产业地向经济发展总体条件较好的地区倾斜,就会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区际关系紧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失去地域依托,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如果仅有产业政策,各个地区往往发展产业政策所提倡、鼓励的产业,则会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丧失区域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应把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区域政策产业化,产业政策区域化,形成经纬交织的“双重定位”体系;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和取决于结构演进与优化。因此,区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对国民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区域产业格局已丧失了其应有的分工效益,成为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阻力,应重新塑造区域分工格局;刘英奎等(1997)指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地域分工规律。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应该尽快向西部倾斜;庞娟(2000)提出,应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控,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形成;何雄浪等(2002)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西部大开发,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王建英(2002)指出。产业空间合理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是一个较优选择,同时,产业非均衡布局必须有一定的度;曾国安等(2004)认为,落后地区的发展要拉长产业链,政府应有意识地引导培育“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目前指导我国非均衡发展的理论选择,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落后地区跨跃式发展的捷径,有利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不提倡政府采取过多的优惠政策;胡俊超(2006)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具体模式是多梯度、多向位、跨跃式和关联性。

(三)重点发展城镇论。许晓华等(2001)认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体系。小城镇建设要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特色,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相结合,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点轴开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把小城镇培育成中西部地区的增长点,自身发展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胡鞍钢(2004)认为,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良方;邓银章(2005)认为,通过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达到经济协调发展。

(四)区域利益与合作论。魏后凯(1993)在充分论证区域利益存在的客观性前提下提出,正确处理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涂人猛(1995)指出,以强制性、自发性、诱导性为机制协调区域经济利益。区际经济关系协调的基本思想是:重构区域政策模式,协调区际利益,改革价格体制,促进区际利益合理分配,发展区域市场,促进要素流动,建立统一市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各级政府行为,开展区域产业协作,促进一体化;覃成林(1996)指出,各区域将以水平分工为原则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区域面对非再生性资源、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将由市场选择和竞争实现。中央政府在加强对区域经济管理,促进协调发展中制定的各种经济计划、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把新型的区际关系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季任钧等(2001)在阐述区域经济联合协作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地区相互信任、资源依赖和经济互补是区域联合的本质特征。区域利益的协调和竞争机制,是区域经济联合的主要形成机制。市场、计划与行政手段的综合协同,是区域经济联合的运行机制。在联合中,政府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企业是全

面参与区域经济联合的主体。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是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有序化和正规化的重要保障;杨亚琴(2003)指出,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金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区际合作的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胡艳(2004)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状出发,论证了有步骤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四种形式:贸易渗透、互通有无、企业推进、联合兼并。产业调整,梯度转移。市场一体化,加强城市对流合作;解思明(2005)在例举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后指出,在中央层面:弱化行政区概念,强化经济区概念,加快区域协调法规建设,加强国家政策导向的力度,加快中央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在各行政区层面: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制定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律,构筑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姚玫玫(2006)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创立制度化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江水(2006)认为,传统的区域利益协调主要靠中央政府的计划和行政手段,很少利用市场力量。提出新型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五)政府干预论。谢漾等(1999)指出,其他国家曾选用过三种不同性质的区域协调模式。其中,实行完全计划型模式的国家没能实现绝对的均衡发展,一般都存在工业地区和农业地区间较大的差异。完全市场型模式往往会因市场失灵而适得其反,造成区域差异的进一步扩大。政府干预型,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比较符合各国的政策要求。目前,由于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和社会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决定了我国只能选择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江世银(2003)认为,单纯由市场调节是一条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之路,不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的主要直接作用是,通过计划指导,纠正区域市场缺陷与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它与区域市场机制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机制。在区域调控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发挥它们的作用,彼此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如果忽视中央政府的调控,就会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果忽视地方政府的调控,又会出现发挥不出区域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它们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中,只有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谢德保(2005)在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失灵的表现后强调,政府应在以下事项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对教育、科技的投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王郡华(2006)提出,建立地市区域协调政府,和以人民满意度、媒体评价、政府体系内部评价、上访率、上级政策的执行率、成本、市场化程度、服务化程度、公共物品的供给、居民的组织化程度、腐败案件的数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度量政府的作用,并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作为评价以上指数的方法。

协调发展理论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协调机制;管理模型;环节协调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theory and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to use for reference foreign related exper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a multi-level and variou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so as to engineering project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help, make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theory in our actual engineering to play a bigger role in the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odel. Link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协调管理的理论背景

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亦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就势必使得同一个项目有越来越的队伍参与进来。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各方面的良好沟通和协调,这就给我们工程管理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调管理的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967年,美国学者Thomson对工程建设周期内的组织协调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协调规则、协调进度、配合滚动等几种协调机制,为协调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协调管理理论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Malone、Crowston、Sabherwal等学者亦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先进的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模型,故而使得协调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更加广泛和普遍。

在国内,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长期以来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相关理论研究长期空白,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工程管理协调理论上未能跟上高速发展的建设事业。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张青山、何永刚等人先后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五种重要建设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本文即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种多层次,更细化的工程管理协调机制。

协调管理体系模型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仔细研究系统中各方面的关系及特征,才能有效地进行项目协调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中的协调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① 项目参与方众多,按与管理者关系又可分为内部协调方和外部协调方。

②需协调的因素多,有工程建设上的,有资金上的,还有安全生产上的等,这些方面又相互制约。

③随着工程的开展,协调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亦有所不同。

以上特征造成了工程协调异常复杂,难度较大,要保证能够工作有序的进行,必须有成熟的协调管理机制,“项目协调管理体系”也就应运而生。下图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型”

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

① 各参与方的全面组织协调系统,各个参与方包括:施工、咨询、设计、监理、材料等各个单位,由全面组织协调系统将这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有机的联系起来,加强沟通,使各方面更好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②对各工程因素进行协调,对相互存在的制约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进行预先规划,以期达到对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化。

③对工程全周期协调,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在决策、招标、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协调,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信息可以在各个环节得到及时、充分的传递,节省时间和成本。

协调管理体系模型的运行

我们将协调管理体系的运行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还有信息层。

基于不断与信息交流组织平台进行相互反馈,使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细化,提高效率、降低反应时间,达到整体的效益最大化。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协调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试将整个协调管理体系分为单位协调、因素协调、环节协调三个协调方面,并试给出一种以信息整合反馈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机制,使协调管理更有序、高效的开展。由于现代工程项目日趋复杂,项目协调机制也势必会不断地优化,以成熟的协调机制,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的集成管理、提高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张书行.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0 -118.

【2】于灿丽.中外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J].企业改革发展论坛,2008(4): 46-48.

【3】刘晓君,刘洪玉.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33 -139.

【4】张志宏.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 .山西建筑, 2007,33(3) : 178-179.

【5】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2000

【6】赵卫东,黄丽华,流程的协调管理研究,建筑科学技术管理,2003,2

作者简介:

协调发展理论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1025;71071034)。

作者简介:左振宇(1978-),男,湖南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叶春华(1963-),浙江宁波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庄亚明(1964-),男,江苏无锡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3-0036-04收稿日期:2011-06-08

一、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被理解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李善同 等,2005),具体表现出侧重于静态关系的协和发展观和侧重于动态过程的协同发展观(张秀生 等,2001)。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指标对此进行分析。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社会指标运动的影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综合性指标和单要素指标两大类。这两大类指标在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1)已有的综合性指标一般都有所侧重,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种观点;(2)这些指标考虑时间因素不够,缺乏动态观念,在准确表达时空维上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时就受到较多限制;(3)这些指标在理论分析与实用方面往往难以统一。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研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评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确切地把握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成为构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的基础。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将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真实储蓄、经济福利指数、真实进步指标、净初级生产力和承载力、生态占用和环境空间等作为评价要素(Bhalla et al,2003),我国学者安虎森等(2006)提出两个主线(人口―经济―资源、人口―经济―环境)和一个枢纽(协调发展)的评价要素。庄亚明等(2008)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要素的内涵在于增长、依附与和谐,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体系,进而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但是,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忽略了竞争要素。周绍杰等(2010)等研究指出:中国当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而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覃成林(2011)则进一步演进区域协调的发展机制,他认为发展机制需要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该研究能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较大的参考。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应有三个目标,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机制也应有三个方面,即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体制。具体的政策建议是,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GACH-X作用机制

庄亚明等(2008)在回溯现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和谐的内在机理,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要素,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形成其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但是,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忽略了竞争要素。这是因为协调和竞争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和竞争是相互依赖的

一方面,协调以不协调为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竞争引起的不协调、不平衡,也就无所谓求得协调和平衡了;另一方面,竞争也依赖于协调。如果没有协调把社会各要素、各子系统连接起来,它们之间就不会相互攀比,找出彼此之间在利益、地位、实力等方面的差别,从而,驱动人们相互较量,相互争胜。社会竞争虽然会打破协调,造成不协调。但是,由于它具有择优汰劣的功能,因而这同时又是在为协调提供新的、更高的基础和条件,把协调提升到新的高度。

2.协调和竞争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协调中包含着不协调因素,包含着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中也包含着相互协调、相互一致的因素。竞争各方在竞争中虽然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是不协调的,但又都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就这一点来说,它们之间又具有某种一致性。

3.协调和竞争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协调可以为竞争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使社会各要素、各子系统在平等的外部条件下展开竞争,从而促进竞争的发展;另一方面,竞争也会促进协调。单独的社会个体势孤力单,孤军作战往往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就促使社会个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联合,以联合起来的合力取胜。

4.协调和竞争是相互制约的

协调虽然会减少社会生活的盲目性,但是,如果离开竞争的制约,又会滋长社会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感,使其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社会系统成为一潭死水。同样,竞争虽然会赋予社会生活以生机和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协调的制约,又会增大社会生活的盲目性,甚至使竞争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只有协调和竞争相互制约,才能各展所长,互补其短,充分发挥出它们对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X)主要受到增长(G)、依附(A)、竞争(C)、和谐(H)的作用。根据这种影响机制,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其中单向箭头反映促进关系,双向箭头反映关联关系。图1显示了如下的四条假设:H1:增长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2:依附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3竞争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H4:和谐因素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1.观测变量的选择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难以直接衡量的潜变量通常以一系列观测变量来测量。因此,必须为每一个潜变量选择测量指标。在选择观测变量时,应遵循以下要求和原则:(1)要有较强的针对性;(2)要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特点;(3)指标的选择要富有代表性;(4)指标的选取应兼顾操作便利性。根据上述这些要求和原则,考虑到同类或相关研究选择指标及其研究目的、研究效果,充分兼顾基本原则和既有经验,形成了本研究所需要的观测变量。

2.样本数据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2008年中国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地级或以上),由于甘肃、宁夏、新疆3省区地级城市的各变量指标与全国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所以删除这3省区的13个地市,进一步删除一些缺失值过多的地市,最终得到有效样本城市为216个。应用中为了弥补部分数据缺失的遗憾,首先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处理,对每个指标进行7级排序,然后对缺失数据的地市用相近水平地市的排序进行补充,获得各个城市的相关观测变量的发展水平信息。

3.模型分析、检验与修正

初步的数据分析表明,观测变量满足较好的正态分布特性,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基本假设。应用SPSS 16.0的一致性信度分析方法,得到反映大部分潜变量的指标之间的Cronbachs αα值在0.7以上,一般认为,当Cronbachs αα值最好能大于0.7,以说明项目中的各问题具有衡量相同概念的能力,但是通常大于0.5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Cronbachs αα值最小的项目价值各观测变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说明所选指标较为一致地解释了潜变量。

为验证图1所表示的4条假设,本研究应用AMOS7.0进行了分析。应用AMOS7.0统计软件判断模型拟合好坏的判断标准指标通常有多个,主要以模型分析结果的卡方值除以自由度χ2/df、RMSEA、GFI、AGFI、NFI、CFI、IFI、Hoelter CN等数值作为判别标准。

潜变量观测变量问题描述增长因素(G)竞争因素(C)和谐因素(H)依附因素(A)区域协调发

展水平(X)V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V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V3地方财政收入V4金融机制各项存款余额V5GDPV6人均GDPV7GDP增长率V8专业技术人员数V9申请专利数V10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V11人均财政收入V12人均财政支出V13人均科学费支出V14人均费用支出V15城市化水平V16人均保费V17工业废水达标率V18人均耕地V19绿化覆盖率V20进出口总额V21实际使用外资额V22客运总量V23货运总量V24国际旅游收入V25人均消费性支出V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V2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V28城镇失业率V29平均工资V30人均储蓄余额

表2 观测变量的一致性检验

潜变量GACHXCronbachs α值0.850.840.790.860.84项目数46956

一般来说,各指数的拟合标准分别为χ2/df大于10说明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3则模型较好;拟合优度指数(GFI)考察观测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与引申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匹配,一般0.9以上说明模型拟合。而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跟GFI比较接近,说明估计的参数比观测数据的方差协方差总数较少,模型拟合观测数据。GFI、NFI、CFI、AGFI、IFI最低要求是大于0.85,最好能大于0.90,且越接近1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RMSEA处于0和1之间,临界值为0.06,越接近0说明模型拟合的越好。而Hoelter CN值则检验所使用的样本量是否足够用来估计模型的参数和模型的拟合,它给出了0.05或0.01水平上接受模型的最大样本量。

在实际操作中,对模型好坏的评价需要综合多个统计量进行分析。按照结构方程的判断标准指标,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最后的观测数据模型与假设模型的χ2和df分别为χ2=622.8,df=395,概率水平P为0.000。从而χ2/df的拟合数值约为1.57,小于3,而P值小于0.05,说明模型拟合接受所提取的总体样本中数据。但是RMSEA拟合统计量等拟合效果不甚理想:RMSEA的0.07高于分界点0.06;而GFI、AGFI、NFI、CFI、IFI等各项指数均未达到判别标准,这说明模型应该被拒绝。

对拟合效果不好的模型有多种处理办法,如调整模型、删减或转移观测变量等,拟合结果和因子负荷,可以对观测变量进行内敛一致性检验,发现大部分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6以上,一般认为标准化的负荷需要在0.6或以上,如果小于0.5,就应考虑删除对应指标。仔细考虑V11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后发现,人均财政收入反映增长的效果要强于反映和谐的效果,因此考虑将其转移为G的观测变量。同时,根据拟合的结果,用MI指数对模型的卡方值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较理想的拟合结果。

4.修正模型的结果与解释

将原模型中的V11移动并根据MI指数改进模型后,得到修正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相同的分析工具和分析过程,此时χ2=109.585、df=80,概率水平P为0.000。从而χ2/df的拟合数值为1.37,小于3,而P值小于0.05,表明模型拟合接受所提取的总体样本中数据。RMSEA的0.078低于0.1,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基本可以接受。GFI、AGFI、NFI虽然不满足目前较为主流的判断界值0.90,但一方面这种界定本身没有严格的规范,另一方面GFI等三个统计量的值距完全接受模型的数值(亦即1)较近,因此可以考虑接受模型。

而CFI、IFI等指标通过了现行的0.9界值标准,这说明修正后的模型是更为优化的模型。另外Hoelter CN值在0.05水平下为218,说明在0.05水平下,用216个样本来估计参数和拟合模型是可以接受的。

模型与其拟合结果和因子负荷等显示大部分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在0.5以上,模型具有较理想的内敛效度。模型的几个拟合系数表明,假设H1至H4及模型相关的设定都较为理想地得到了实证性支持,P值均小于0.05,部分P值小于0.01。拟合结果表明,GACH 4个维度与协调发展X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增长和和谐的作用系数最大,分别为0.29和0.38,反映出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本质要求,而竞争维度对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略显薄弱,路径系数为0.22,说明当前地区竞争因素可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调控,也可能区域竞争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较为稳定的格局。与一般印象不同的是,依附对协调发展的作用最为薄弱,路径系数仅为0.03,仔细分析后发现,依附机制的主要区域在于先期开放的沿海等地区,对于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市而言,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运输总量等观测变量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就不免使较低水平的地区发展特点被反映出来。

四、结论

本文利用2008年全国相关省份的基本经济数据与结构方程,结合上文提出的GACH-X评价要素与评价体系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相关结论也完全满足实际情况,充分展示了本文所提理论以及构建的指标和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必要指出的是,随着软件开发的进步,统计软件越来越具备友好性、易用性、强大性等特点,使得理论模型的验证非常容易实现,但软件的易用不能替代研究者的理论判断和逻辑思维。尽管理论模型较好拟合样本数据,但不能认为模型证明了理论或者说这是唯一正确的模型,而只能说明现有数据不能否定该模型,因为同时还可能存在很多对样本数据同样拟合的更优模型。严格意义上说,结构模型不能证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只能推导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其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更值得警惕。在本研究中,由于协调发展四维度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论证,并通过了实证检验,因此相关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安虎森, 蒋涛.2006. 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J]. 当代经济科学28(4): 53-63.

李善同, 侯永志, 冯杰.2005.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J]. 上海投资(7): 4-8.

覃成林. 2011.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4): 63-70.

张秀生, 陈先勇.2001. 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 困境与对策[J]. 经济评论(6): 96-99.

周绍杰, 王有强, 殷存毅. 201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41-148.

庄亚明, 李晏墅, 李金生,等.200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 (6):127-137.

BHALLA A, YAO S, ZHANG Z. 2003.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1[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1(1): 25-39.

(编校:育 川)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GACH-X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ZUO Zhen-yu, YE Chun-hua, ZHUANG Ya-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

协调发展理论篇10

关键词:外贸物流协调发展政策

中国“入世”以后,外贸的发展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成长,国际物流提到了重要的议程上。外贸要取得新的发展,增强我国外贸的竞争力,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其中包括国际物流的思维和理念。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在很热,但它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它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我国外贸商流与国际物流,需要在协调政策、相互促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它既是机遇,同时对我国外贸商流与国际物流的协调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我国物流业,需要处理好与外贸的关系,协调、稳定地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我国外贸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使国际物流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概括地说,正确处理我国外贸与物流的关系,需要采取“协调政策、相互促进、稳步发展”的模式,并采取以下六项协调政策:

外贸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相协调

我国外贸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相协调。外贸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涉及我国外贸市场份额的扩大、外贸商品结构的优化、外贸进出口的平衡、外贸进出口地理方向的合理布局等。物流业的跨部门和多环节以及服务业态和服务种类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外贸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与国际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其内在的可能和要求。国际物流的发展是外贸发展的重要条件。所谓国际物流,是指为实现外贸进出口的货物流动,从生产者到出口商、从出口商到进口商、从进口商到消费者(客户〉的整个过程的系统设计和资源管理。外贸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物流经济活动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国际货运业、物流咨询服务业等诸多行业。因此,外贸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与国际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大师们对产业组织有过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马歇尔对产业的组织形态进行了分析,美国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张伯伦对产业内的竞争进行了研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贝恩对产业组织的市场效率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状态是产业组织的目标。物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产业,其产业组织的目标就是使物流产业内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我国的国际物流政策,需要促使我国物流产业与外贸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相协调,促进我国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我国外贸出口的稳步增长。

外贸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外贸物流的发展相协调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外贸是一种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资源整合。它们紧密相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同外贸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国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外贸在国际物流发展的促进下,我国的外贸市场将进一步获得健康发展的更大空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实现外贸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外贸物流在数量、质量空间上的协调。我国外贸物流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反映这种客观要求,促进外贸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外贸物流的协调发展和进步。

扩大外贸出口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相协调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处在由小康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经济时代全面过渡的发展新阶段,扩大外贸出口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不仅是连接工业制成品出口生产活动和初级产品生产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连接出口产品销售及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外贸物流经济活动,需要有效地、把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高效地配送到生产企业,把所生产的各种出口产品输送到各个装运港或装运地,输往世界各地,使我国的国际物流能够真正成为扩大外贸出口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扩大外贸出口的新的增长点。因此,我国的国际物流政策,必须与扩大外贸出口协调发展,使我国的国际物流与外贸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的战略重组与物流的资源整合相协调

现在,我国各级政府,根据“十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物流的战略,按照中央制定的加快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大政方针,对发展本地区的物流产业进行了规划。应该说,对于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物流的热情和大动作是需要首肯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的战略重组呈组流资源整合相协调的问题和关系。发展我国的外贸物流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外贸物流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外贸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投入产出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定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我国外贸物流业现在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何确定,我国外贸物流的投入产出模型如何构造,各种变量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投入产出关系,这些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和数量关系,还有待我们去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据所掌握的资料考证,在宏观上,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贸物流经济模型。我国外贸物流的经济数量分析和参数估计,对我国外贸物流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微观上,我国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现在的重组,一般是建立在外贸物流发展的良好预期基础上的,还普遍缺乏对我国外贸物流发展的充分理性预期,缺乏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宏观数量分析的政策性指导。这种微观与宏观上的错位,很容易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国外贸物流企业的战略重组,一定要有统一规划,要有在整合物流资源优势上的分析论证。对大型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要有全国外贸物流“一盘棋”的动态规划及决策,促进我国物流资源整合与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的战略重组协调发展。

外贸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理论创新

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实践、理论与政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笔者认为,现代外贸物流的广泛实践,将成为国际贸易新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机遇和基础。但至今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学说,都没有系统引入物流的理念和思维。我国对引入物流思维和理念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探索,将反过来作用和影响我国外贸极少流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影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一个符合我国外贸物流发展客观要求,适应我国外贸物流实践,具有创新性的外贸物流理论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的外贸物流实践、外贸物流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势必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现在中国外贸物流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期阶段,外贸的物流理论及其体系应该说,还是处在一个探索、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对于西方的现代物流理论和政策,既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盲目崇拜,而需要结合中国外贸物流发展的实际,建设性的去消化、吸收和发展。分析表明,中国外贸物流政策的制定,客观上要求其能够与中国外贸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要求具有创新性、系统性的外贸物流理论作为指导。

我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的相协调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产业的投入产出需要有一定的产业标准。物流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也需要有相应的产业标准。物流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产业,其产业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有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中国物流联合会,2000年编辑出版了统一“物流术语”的书籍《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国家标准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现在,我国物流标准的制定,已经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同时,物流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具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我国己经加入WT0、我国的物流发展与国际物流体系日益融合的客观实际,要广泛加强与国际物流界的交往和行业协作,充分发挥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标准制定及其与国际物流体系、标准相协调中的作用。

外贸发展与加快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协调

外贸的发展必须与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协调。加快发展外贸物流的方针,是适应信息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外贸物流资源的客观要求。外贸物流的关键,不是在于其存在本身,而是在于其理念及其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整合各种外贸物流资源形成最大化利润和竞争优势。发展外贸物流需要有外贸物流的人才。外贸物流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个外贸物流的高级人才,究竟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外经贸部需要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规格提出相应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外贸物流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以指导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使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加快发展我国的外贸相协调。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著《物流管理一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机工业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张伯伦著:《垄断竞争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6月中文版

3、马歇尔著:《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

4、贝恩著:《产业组织》,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文版

5、陈家勤主编《当代国际贸易新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版、

6、谢康著:《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