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4-01-24 17:46:15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1

一、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问题

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本质使学生适应社会、做出成就。教育应使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健康生长。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教育重视的不断升高,学校大力发展综合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水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社会上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当前的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是让学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此目标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学校的培养中应偏重于对实践科技技能的教育。很多学校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培养,没有把实践基本技能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学校应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渗透于学生教育和生活的思维方式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多年以来,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相分离的现象非常严重。教育应面向社会经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为一种灵活度高和专业化强的实用性教育。

教育应是一种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长期技能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教育不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而应侧重于培养科技型人才,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发展。

二、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教育模式备受社会关注。教育通过其直接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教育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科技知识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接受教育不仅是在学习一种知识,而是一种面向社会需求的技能。通过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的环境下来学习创造,了解社会。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通过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思维模式有着关键作用。

身处知识经济社会,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发展之路。教育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和需求,教育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科技创新的功能并不是其他实践能取代的。我国当前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新时期,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教育发展问题。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是时展的新要求,也是学校发展成长的需要。我国教育应顺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只有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转变传统方式,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的协调发展,我国教育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教育道路。

三、深化改革,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学校教育观念的改变,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是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国教育的进步发展。在当今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质量的提升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根本因素,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要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化改革,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与经济的互相促进作用,使中国的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当前经济社会急切需要高素质人才,我国教育要根据经济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型、创新型人才。学校教育要紧紧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坚持实施教育与经济结合发展,加大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力度。学校要增加与相关社会企业的合作,切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及质量。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所需的科技人才,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一、协调度界定

协调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协调发展体现在系统进化的潜力、生机和较强的适应性,如果系统目前的水平较低,但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推进、配合默契,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旺盛,就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促进两者的快速发展;如果系统目前水平较高,但各子系统之间不协调,相互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系统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同时也阻碍了两者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是指两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的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及利用这些关联的积极关系使系统呈现出协调结构和状态以及两个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稳定状态,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系统应符合以下特征:

(一)动态性

两个子系统的协调过程必须是一个动态协调过程。在协调的过程中,暂时的不协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允许并正确看待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因为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将会对以后的进一步协调做准备,为推动两者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性

两个子系统内部必须是协调的。两个子系统内部不协调,则谈不上促进两者的协调,只有内部协调才能促进两个子系统的发展,且各系统内的每个要素在协调过程中都要以其他要素互为输出、互为适应为目标,因此,两个子系统自身结构的合理对系统总体的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相互性

两个子系统之间必须要协调。一般情况下,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之间应该是大体平衡的,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但若有一方过度超前就会造成两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就会出现失衡,并最终影响系统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只有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彼此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发展效果。

二、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体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各构成要素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为区域内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与区域经济的协调。要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创新主体彼此间的合作与配合,形成凝聚力,并且在各创新主体合作的同时,它们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也必须要跟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创新主体就要通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及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使整个区域处于创新的氛围中,并且在各主体相互影响与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通过调控和整合各主体间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来确保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资源的合理投人、配置及使用可以促进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创新资源各要素的有序流动,在投人创新资源的同时根据资源本身具有的优势合理地使用资源,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同时还要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让各创新资源都能高效地发挥其自身作用,并在不断完善自身使用价值的同时,促进其最大限度的产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收益,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反映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上。自主研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以让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可以使企业引人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节约研发时间;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造原有技术,并改善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想实现这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就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实际程度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有帮助。

(四)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创新环境协调需要软、硬环境都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不仅需要通过体制、’政策、机制、贸易等来促进创新软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硬环境为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带来好的环境空间,同时也为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是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决定指标,其作用都不可忽视,应对其重视及加强。

三、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

(一)指标选取:

因为协调是描述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况,而不是各自的发展状况,即使各个子系统发展到了较好的水平,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关系,并不能说明系统协调。相反,系统完全可以在低水平层次上达到协调,我们追求的主要是高水平的协调。因此,‘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同时所选的指标应该既能体现两个系统本身状况又能体现出二者的相互作用。

所以本文把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四方面: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创新环境协调指数,根据指标数据可查性及代表性,本文选择各项指标如下:

创新主体协调指数。选择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工业企亚数比重、"211”工程院校数占高等院校比重、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作为创新主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创新资源协调指数。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综合能耗产出率作为评价指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活动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比重作为评价指标;资金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三项作为评价指标;信息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评价指标。

创新能力协调指数。自主研发能力选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申请授权数比重作为评价指标;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作为评价指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份额、新产品销鲁收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

创新环境协调指数。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来表示;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选择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经费统筹额比重来表示;市场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来表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和创新环境协调指数,三级指标为指标选取中所选择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1)权重的确定。由于在本论文中选用的指标都是定量的,所以选择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在一个系统中,指标的重要性越大、对应的权重也应该越大。

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

(2)评价方法。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相关系数法、DEA评价法、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和主成分投影法。

相关系数法所关注的是两个系统之间是否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如果有稳定的联系,便是协调的,否则便是不协调,这是相关系数法的优点。但该方法也有不足,如果科技与经济间一些指标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但很低,那么二者也是协调的,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协调。同时,用相关系数法无法对超常规发展做出协调度判断。

DEA评价必须是从投人产出的角度分别从两个系统分开建立评价体系,然后用指标体系法合并在一起,评价体系的建立本身不能体现二者的协调,这是其缺点。

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各因素的作用,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评判。但就某一时点来讲,其缺点仍然是无法给出两个系统是否协调的量化判断。

主成分投影法重点反映的是两个以上的因素或属性水平之间的比例或比值,这种比值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指标不仅是相对指标,而且是无量纲的相对指标,作为协调指标,它们仅以相关系数存在。一般来说,相关系数越大就表明协调度越好,相关系数越小就表明协调度越差。

鉴于以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本模型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对协调度进行评价,一方面因为本文的评价指标都是相对指标,适宜用主成份投影法来评价,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可以得出协调度的具体分值,可以对协调度做量化判断;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简便易行。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3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内涵

内涵属性

协调发展是系统论的观点。其中发展是事物组织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纵向的、质的变化;而协调则是事物发展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方面横向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协调发展就是在正确协调的基础上,对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趋向和发展效益的导向。协调发展与互动发展虽然都具有双方或多方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内涵,但互动发展较协调发展更多地具有双方或多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内涵。

具体到区域金融领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各个区域间金融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以使各个区域的金融产业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的发展状态。其内涵属性在于:作为子系统的各个区域金融主体在金融政策和行动等方面采取共同步骤和措施,通过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协同干预和调控金融运行并提高其运行效率,进而实现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扩展与提升。而互动发展就是要促进基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金融产业区域发展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建立起基于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区域间金融发展关系。其内涵属性应该是一种使各区域之间在金融领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产生的彼此共同发生积极质变的过程。

基于协调发展与互动发展的上述含义,所谓区域金融的协调互动发展,就是在承认不同区域发展差别的基础上,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根据不同的要素禀赋形成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的原则,在金融政策、金融行动等方面采取共同步骤和措施,通过不同区域间金融产业的相互促进与配合以及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区域间金融要素有序流动、收益分配合理、发展差距适度的错位发展状态,以达到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缩小与区域金融发展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进而实现某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其实质就是“金融资源在区域性协调配置上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一种过程和状态。

内在要求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包括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而统筹区域发展作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为此,中共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形成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十二五”规划又把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明确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政策导向之一。作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同样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国家金融整体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基本上经历了由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差距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三个阶段,直至“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为以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为特征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以往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金融的支撑功能和促进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未来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进程中同样需要金融的这种支撑功能的拓展和促进作用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金融的协调互动发展又是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核心内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整体性决定了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迫切性,促进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必然选择。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是金融区域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不仅仅是贸易与投资的合作,同时也需要高层次的金融领域的合作,金融区域化因而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核心话题。从国内来看,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已初露端倪,区域性金融合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金融区域化尚未实质性形成。金融区域化的形成与发展客观上要求以区域金融的协调互动发展为前提。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或衡量标志是构成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内涵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还是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都把评价标准或衡量标志的界定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关于衡量标志的界定基本反映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但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被赋予互动属性后,其评价标准则应根据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两个方面来界定。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静态属性体现为一种发展状态,表示协调互动发展的程度。即通过区域内或区域间在金融领域的协调与互动,使各区域内及区域间的金融发展得以正向促进的程度。其中区域内的静态评价标准主要有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较高的金融运行效率、优化的金融发展结构、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等;区域间的静态评价标准主要有密切的区间金融关系、良好的区间合作机制、健全的区间调节机制、合理的区间差异分工、适度的区间发展差距等。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动态属性体现为一种发展过程,表示协调互动发展的趋向。静态评价标准一方面表明以往的协调与互动发展产生的积极的正向促进效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协调互动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为达到这个正向促进效果或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实施的协调与互动活动,即为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理,在某一时点上取得正向促进效果或实现目标后,仍需要获取进一步的正向促进效果或追求更高的目标,为此需要新的协调与互动活动,也就是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新的动态过程。因此,动态评价标准主要就是上述静态评价标准的实现过程,如区域内金融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区域间金融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等。除此之外,区域间金融要素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自由流动、区域间金融发展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区域内或区域间金融发展整体竞争力的逐渐提升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动态评价标准。

主要内容

区域金融既是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其改革和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区域金融的协调互动发展不仅涉及金融领域自身的诸多内容,而且还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整体金融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以往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可大致区分为区域金融总量结构的协调互动与区域金融关系的协调互动两个方面。

区域金融总量结构的协调互动,意指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协调互动。它要求在区域间金融总量比例上要同时兼顾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把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并使之逐步缩小,以实现区域金融趋于较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区域金融总量结构协调互动、区域金融结构协调互动、区域金融机构布局协调互动和区域金融发展时序协调互动。

区域金融关系的协调互动,意在努力消除阻碍区域资本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实现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是区域金融资产配置的协调互动。一方面,区域金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需要按照合理组织地域分工和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来进行,引导和促使金融资源要素在不同地区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区际金融产业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区域金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需要按照分业经营和均衡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引导和促使金融资源要素在不同金融行业间的合理配置,形成合理的区际金融产业分工体系。其二是金融要素区际流动的协调互动。重点是通过区域金融货币政策的探索实施、区域金融市场的培育以及金融市场规则与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规范和引导金融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以实现区域间资金等金融资源要素的自由和合理流动。其三是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互动。主要是通过区域金融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进而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环境,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社会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互动发展。

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

基本前提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实现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基础前提。破除地区壁垒和保护主义,促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统筹考虑生产力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是实现区域间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积极完善和强化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生产要素向低成本、高效益的区域和产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实现宏观经济的整体最优化目标。作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金融的协调互动发展同样需要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金融的协调互动发展是建立在区域金融市场深化的基础上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过去三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阶段转向全方位改革的综合推进阶段,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已确定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区域金融市场深化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通过市场法则来调节区域市场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不断壮大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是实现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根本前提。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即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金融的发展过程和程度对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其中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金融发展实现了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而制约作用则主要体现为金融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是金融发展的根基。经济体制决定着金融体制,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作支撑,金融的发展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和最坚实的基础。尽管金融业可以独立发展并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持续高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实体经济仍是决定其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金融的发展仍不能脱离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区域金融的协调与互动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区域金融本身,而应置身于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之中,并通过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不断发展和壮大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实力,进而稳固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根基。

基本重点

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是实现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重点目标。区域非均衡发展几乎是世界所有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相应地,区域金融失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运行的一种客观现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曲折发展过程,区域金融的发展也由此表现出从均衡到非均衡的阶段性特征,即从改革开放前行政主导下的外生均衡区域格局转向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内生非均衡区域格局。尽管这种格局转换驱动了我国金融制度的根本性变迁,以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得以构建并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在不同地区间呈现出非均衡、不同步的发展特征。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或基本出发点,就是要通过在金融政策、金融行动等方面采取共同步骤和措施,以期逐步遏止当前发展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并促使其回归到社会可容忍的限度内,从而实现整个国家或某个地区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

不断加强地区间的金融合作是实现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核心。协调互动发展中的“协调”和“互动”都具有“合作”的内涵。区域金融合作一般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等金融主体在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协调,其宗旨就在于促进区域之间金融资源、金融信息和金融技术的流动,并优化其配置,从而使参与合作的各方实现互利共赢。区域金融合作首先承认金融的地域差异,在不触动各方金融产业的根本体制和机制的前提下,提倡沟通和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强调金融联合,而这也正是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核心所在。正因如此,区域金融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领域的核心话题,国内层面的一些区域性金融合作,如“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也已经启动,有的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在一些省辖区内,如江苏省的苏南与苏北地区、辽宁省的沈阳经济区各城市之间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之间,也在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探索。依据经济金融领域区域合作的一般规律,首先应不断扩大在金融资源方面的相互配合,即区域间金融信息交流、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的合作;其次是逐步加强在运行机制方面的相互配合,主要包括区域金融合作运行机制、区域金融利益协调机制、区域金融发展协调机制、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最后是区域金融合作的最高层次及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实现。

基本保障

努力加强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实现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也是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以“公平优先”为特征的区域发展战略还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区域发展战略,均过分强调单一目标,并累积了相当程度的公平与效率矛盾。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旨在统筹和兼顾公平与效率问题。由于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涉及多元利益主体,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必须要注重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以谋求不同地区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就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本身来说,无论是所遵循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原则,还是在金融政策、金融行动等方面采取共同步骤和措施,或者是通过不同区域间金融产业的相互促进与配合以及相互作用与影响,都体现了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此外,区域金融协调互动发展的核心是不同地区间的金融合作,而区域金融合作强调的是交流、合作、协调、互利的金融关系的建立,同样属于合作参与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建立健全以利益为导向的区域利益补偿分配机制,从而将利益均衡问题融入到制度安排中,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互利与共赢。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4

 

一、引言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现实中,交通运输与经济往往处于不协调发展状况,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两系统如何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要达到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就要找寻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实现手段。

 

二、评价指标体系[1]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系统分析法,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的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及效益指标来反映,其中,规模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额,居民储蓄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净出口,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人口;结构指标包括:第二、三产业比例,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效益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主要从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及功能指标来反映,规模指标有:铁路营业里程;结构指标包括: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铁路、公路、内河网密度,铁路、公路、水运运输业人员数,航空业人数,民用汽车拥有量,民用机动船数;功能指标有:铁路、公路、水运客运量,民航旅客吞吐量,民航货物吞吐量,铁路、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及货运周转量。

 

三、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性分析

 

本文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2-3]计算经济系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各子系统1992-2013年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计算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利用协调指数模型[4-6]计算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子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值,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7]分析影响两系统协调性的因素。

 

(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发展水平

 

根据静态协调指数模型[4]计算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静态协调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1992年到2008年间,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值都处于0.4以上,协调等级为濒临协调以上,二者基本协调;2009年到2013年间,除2012年外,两系统的协调值小于0.4,处于失调状态,该阶段协调状况较差。

 

(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动态协调发展水平

 

运用动态协调模型[5-6]计算出贵州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动态协调值,如图1所示:1995年至2000年,2008年至2011年,动态协调值呈下降趋势,在此期间二者没有位于协调轨迹上,协调等级下降,2003年至2007年,动态协调值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二者位于协调轨迹上,协调等级逐渐上升。

 

(三)结论

 

由上面分析可知:2002年以前,贵州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高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系统的协调性较好;2002年以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低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两系统的协调性从初级协调转为优质协调,再由优质协调向失调转变。可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两系统的协调性没有必然关联性。具体影响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协调度的因素,见下面的分析。

 

四、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性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面计算的各静态协调值得图2,其中“交通-经济”指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值,以此类推。从图2不能直观地看出影响交通-经济静态协调度的因素。为了精确找出影响贵州省交通-经济静态协调度的因素,计算交通-经济协调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一个交通子系统对贵州交通-经济协调性贡献最大。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得到灰色关联度表,如表3所示。其中R1、R2、R3、R4分别公路-经济、铁路-经济、航空-经济、水运-经济与交通-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平均值,是对1992-2013年的灰色关联度值的平均。

 

从排序一行可以看出,按与交通-经济协调性紧密度划分,依次是水运-经济协调性,铁路-经济协调性,公路-经济协调性,航空-经济协调性。从关联系数来看,交通-经济与水运-经济、铁路-经济、公路-经济的关联性相差不大,都对贵州省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相对而言,航空系统的发展对其影响较弱。为促使贵州省经济系统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应着重加强水运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

 

五、促进贵州综合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从平均灰色关联度数值看,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水平关联密切的是水运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从关联系数来看,与交通-经济协调性联系最紧密的是水运-经济协调性,其次为铁路-经济协调性。要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各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结构。

 

(二)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保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5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合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党员、干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一、深入学习领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必须做到深入学习真领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对于科学发展观,不能只满足于文件文章读过了,基本观点了解了,掌握得也差不多了,从而不愿深钻细研,这是影响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障碍。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既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必须做到把握体系学完整。科学发展观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必须系统学习、整体把握,不能满足于浮浅一知半解。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同时,还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同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相结合,从把握内在联系中更好地掌握基本观点。

(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必须做到追根溯源悟深透。学习科学发展观,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寻理论之根,溯实践之源,在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中体悟其真谛。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产物。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深刻体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必须做到联系实际求实效。学习理论,要本着求真的精神,深入钻研原著,但更重要的是本着务实的态度,深入社会生活,紧贴工作实际。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而必须在生动的实践中领悟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党员、干部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实际能力。作为机关后勤工作者,就必须结合机关后勤工作实际,结合本职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二、努力实践落实,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关键在于学以至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着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要善于联系自身实际,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七大报告明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一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和谐机关建设中发挥好作用,以身作则并带领全室同志积极创建和谐机关,为促进和谐社会做贡献。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联系、协调上下内外的重要部门。办公室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搞好综合协调,而综合协调工作在建设和谐机关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部门间工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决策效率和工作绩效。办公室在建设和谐机关过程中应在五个方面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一)练好内功,提高自身协调水平。要建立和谐的协调环境和关系,首先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一是政治上要合格。政治合格、廉洁奉公既是办公室人员政治素质的体现,也是搞好协调工作的前提保障。只有思想觉悟高,原则性强,才能维护领导和单位的威信,保持办公室良好的形象。二是胸怀上要宽广。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部门,接触的人多,处理的事杂,容易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因此,工作人员要有宽广的胸怀,谦虚有礼,言谈适度,容人之短,异中求同,与各方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三是视野上要开阔。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才能目光远大,思维灵活,才能对发展变化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另外,只有善于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尽量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变被动协调为主动协调。四是工作上要认真。细节决定成败,办公室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主动地、认真地做好每项的工作。五是方法上要讲究。办公室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处理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对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学会处理各种棘手和复杂问题的本领和方法,有时还要能承受住委屈,耐得住性子,利用各种途径和措施,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摆正位置,对内主动进行协调。一是协调好办公室内部的关系。搞好办公室内部协调,是建设和谐机关的必要前提。首先,领导要以身作则,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信任与尊敬,取得对人对事的协调权利和资格。其次要人尽其才,合理调配,科学分工,责任到人。再次,在办公室同志之间还要大讲团结,如果办公室内部同事之间不讲团结,不讲和谐,就很难去协调其他单位甚至整个机关的和谐。二是协调好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办公室就其职级而言与机关其它部门是平等的,但由于其担负着协调全面工作的重任,如若位置摆不正,就容易造成单位内部的不和谐或不协调。为此,要从大局出发,在机关倡导讲团结、讲协作的风尚。日常工作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合理,突击性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时时事事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建设和谐机关的最集中体现。

(三)加强联络,对外超前参与协调。一些工作需要通过外部协调来解决,因此对外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协调得好坏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整个后勤部门的工作和形象。对此,一要超前预测,提前协调。凡涉及到对外协调的事宜,办公室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二要主动联络,争取支持。对外协调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一点公关意识和水平,就很难做得好。对一些工作中经常要协调和打交道的单位,平时要多加强联系,以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和勾通渠道,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三要善动脑筋,克服困难。相比较而言,对外协调困难相对比较多。这就要求办公室的同志要勤动脑,多用心,以寻求解决和克服困难的最佳方法。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既要大胆,也要严格把握好“度”。

(四)主动汇报,对上正确给予协调。对上主要指对本级领导和上级机关。既要协调好与直接领导的工作关系,又要处理好与间接领导的工作关系,还要注意协调好各位领导之间的工作关系。办公室在很大程度上是单位领导的秘书室,如果处理不好与领导的关系,或者协调不好领导之间的关系,工作中就会出现矛盾,从而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摆正位置,既要从属服务又要积极主动。办公室工作的从属性是相对于领导工作而言的,它决定了办公室的协调工作必须从属于、服务于领导工作,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承办、落实,都须按照领导的指示或授意去进行,不得自作主张,不得越级、越权。要细心观察,适应领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在领导之间,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决不能分亲疏,不能传小话,否则易引发或加深误解和矛盾。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 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协调度评价;距离协调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57―07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of credi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has been one of the policies that the central bank have strongly emphasized. Collecting the credi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data from 2007 to 2012,this paper uses Granger causality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an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n appli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s number. Finally, an overall coordination model would be founded based on the distanc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o estimate the coordination of credit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credit polic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olicy development increases annually, however,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failed to remain at a high level.

Key words: credit policy; industrial policy;coordination evaluation; distanc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一 引言及文献回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即是政府部门制定的能够稳定宏观经济,弥补市场失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经济政策,而信贷政策被认为是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从短期静态效果来看,信贷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部分,因为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需要相应的资金供给,而从长期动态的复杂情况来看,信贷政策会影响并调节产业结构,这是因为银行对某些部门贷款数额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其结果是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因此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经济能够长久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静态与动态、短期与长期的结合,两者的良性互动可以帮助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对于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到底如何,国内外学者都有多年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信贷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运用中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存在不足,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政策制定过程是造成协调度不足的初始环节,Tilman Altenburg[1]提出产业政策和其他很多政策的协调度都不高,如贸易政策、技术政策、教育政策等,其原因是政策制定部门站在自身独立的角度为政府起草产业政策和激励计划,但这些政策与政府其他部门的目标往往存在不一致。Kris James Mitchener和Joseph Mason[2]指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作用过程中有些部分会重叠,而政策制定者对重叠部分的规定也许并不相同,这也是影响两者协调度的原因。其次,两政策之间的相关性也会对协调度产生影响,Mauro Rota[3]指出某些特定时刻产业政策是由信贷政策的因素所决定的,信贷政策会对产业增长产生长期影响,从而增加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程度。Charles W. Calomiris和Charles P. Himmelberg[4][5]通过研究日本经济得出结论,在两种情况下信贷对产业来说是唯一有益的因素:第一,政府信贷政策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企业贷款的约束;第二,减少企业信贷的限制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其他的政策目标,这两种情况下,信贷成为直接决定产业增长的因素,因此两者之间的协调度非常高。此外,企业自身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也会对政策效果产生影响,Francesca Froy[6]认为,企业自身的想法对政策的执行效果存在一定影响,特别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也许并不想要得到贷款从而影响产业政策或信贷政策的执行。

国内学者大多也认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长期存在着不协调的状态,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都有待调整。虽然信贷对产业增长的影响是肯定的,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李明贤、李学文[7]指出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函数是非线性的,信贷资金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随着资金投放数额的不同而不同。郭明等[8]做了银行信贷对三次产业增长作用的实证,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第二产业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而且银行信贷尚不能解释第三产业的增长。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某个区域或某个行业的信贷与产业增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贾广军[9]对山东德州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张建军、许承明[10]对乡镇的农业贷款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资金很难有效流入农业产业,产业政策难以与信贷政策有效结合。同时,国内学者也认为造成协调性不足的原因有多种,蔡慧[11]、张纯、潘亮[12]强调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的不协调,以及金融机构的利益性是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张玉喜[13]认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不协调是因为政策制定时主要以各部门自身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认识和自己的调控机制为依据,很少考虑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不协调及其原因分析一直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4]近几年政府不断强调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并不断重申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提出《绿色信贷指引》等优化信贷结构的要求,因此了解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对政策的制定及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现状分析

1. 信贷投放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产业政策的有效发挥需要信贷政策来体现,如人民银行在管理金融机构时会强调信贷结构的重要性,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经济的增长对于信贷的投放有很强的依赖性,图1体现了金融机构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两个指标整体的走势均是逐年增加,并且大部分年度的年末贷款余额大于国内生产总值,信贷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

2. 过多的信贷投放对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于产业政策的落实至关重要,信贷结构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同时对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信贷投放超过一定的限度,造成产业对于信贷的依赖性过大时,就会造成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流动性压力增加等不良影响。2013年上半年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铝业等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了50%,其中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了64.65%,其对信贷的依赖度非常高,经营性现金流短缺,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造成巨大损失。

3. 信贷政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不同

自2000年以来,国家增加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但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1年与2012年三次产业的贷款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存在差别,第一产业的贷款增长率虽然有所增长但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却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的贷款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几乎保持一致。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信贷的提供和产业的生产总值并不是呈简单的正比关系,信贷的提供与产业政策的目标没有有效结合,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存在不足。

(二)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存在的问题

1. 政策制定者的协调性不足

我国信贷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而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务院。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是相对独立的,不受其他组织单位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信贷政策时是以自身对当前经济及资源配置的理解为基点,结合扶优限劣的基本原则,为了达到改善信贷结构,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而制定的。但产业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是国务院,其他部门如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特点,制定产业政策。由于两政策的制定主体不同就会导致对社会资源的配置看法不一,加上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存在交叉的部分,对这些部分的规定会有所不同,所以政策制定环节的不协调将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产生影响。

2. 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影响产业政策的执行

地方政府有时会采取有偏见的措施来改变信贷结构,因为提高区域经济总产值,培养地方性的企业,是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改变策略来扶持地方企业。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的影响下,也难以避免的把目标定为与地方政府一致,对地方企业加大贷款,违背风险可控原则提供资金支持,最终造成信贷资金无法按时收回,信贷政策不能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达到一致。

3. 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影响信贷政策的执行

由于金融机构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中介机构,贷款对象会偏向于大型企业、有可靠资金来源或资金流动性高的企业,而不会考虑产业政策或信贷政策的规定。此外,金融机构投放资金时对回收周期长、经营利润率低的行业如农业、林业、渔业等往往不愿意提供贷款,但这些行业却是产业政策给予特殊扶持的,所以这也是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矛盾点。

总的来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两者在实际运用中不能有效协调配合时,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资金不能收回,更严重的将会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危机,因此,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现有文献大多是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度进行定性分析,或是对某个区域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但很少对整个市场环境下两政策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的论文,因此本文力图在前人对两政策协调度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构建整体协调度模型,使用2007年至2012年的年度数据,对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三 模型构建

由于距离协调度模型引入了欧氏距离公式,能够直接反映某个子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并据此来评价该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而本文需要分析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因此运用距离协调度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得到结论。本文试图在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整体协调度模型来评价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

(一)距离协调度函数

距离协调度模型是用系统间的距离来评估系统的协调度,也就是通过测量系统在静态时指标的值,来衡量系统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相似度越高时两子系统的协调度越高。具体检验步骤如下:1)确定所需测量子系统的协调度函数;2)将协调度函数无量纲化;3)选取可以衡量子系统的指标;4)带入距离公式计算出协调度;5)比较不同时期的协调度,得出协调度发展的趋势

在计算系统协调度的过程中,为了消除由于子系统单位的不同所造成的量纲差异,本文选择阀值法对协调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除以Σmi=1s2i使得各个系统能够相互对比,其中,si=max txit-x'it表示各评价变量实际值与理想值差值的最大值。因此,计算系统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距离公式为:

St=∑mi=1xit-x'it2/∑mi=1s2i(1)

S't的值越大表示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越大,整个系统的协调性越低;而S't值越小,则代表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越接近,整个系统的协调性越高。

(二)整体协调度函数

距离协调度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观察出子系统的协调度,但静态协调度函数仅通过两者的相似性来评价协调度,没有关注子系统自身的发展,把焦点聚集在相似度上是不能宏观、全面的考究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度的。因此下文考虑结合发展度来研究协调度,加入衡量系统发展程度的变量,把静态协调度与动态协调度结合起来。

dt是本文据以判断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度的最终评价指标,它不仅涵盖了系统的协调程度,子系统自身的发展度也能对其产生影响。

四 实证分析

(一)实证思路

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作用于经济发展,发挥信贷资金的调节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距离协调度模型的本质,用整体协调度模型来衡量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状态是:两政策的实施效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且发展程度应该一致。因此文中假设理想的协调情形为:其中一个子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另一子系统发展的实际状态,也就是说当信贷政策的发展度为x1t,产业政策的发展度为x2t,那么理想的协调状态为x1t=x2t。

(二)数据指标

在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时,选择年度GDP(记为GDP)作为衡量产业政策的指标,以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记为LOAN)作为信贷政策的衡量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银监会网站、中国环境保护部网站、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指标选择中信贷政策分为贷款增减幅度、贷款质量指标以及绿色信贷三类,其中绿色信贷这一类别下有环境污染投资总额和工业污染投资总额两个指标,近年来“绿色信贷”这一概念得到人民银行、城商行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对环境污染和工业污染的投资可以反映出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政策分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类。

(三)实证检验

1.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

为了对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分析,选择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LOAN)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代表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使用1993至2012年的数据,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于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都是不平稳的,因此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二阶差分后的原数据具有平稳性特征。

由于GDP与LOAN均为不平稳数据,因此选用经过二阶差分的d2GDP和d2LOAN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表2可以得知,在10%的置信水平下,能够拒绝“d2LOAN不是d2GDP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d2GDP不是d2LOAN 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由此可知,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放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信贷政策能够对产业政策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的了解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协调性,下文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整体协调度模型对两政策的作用进行协调度分析。

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精确度较高,可以更好地解释所得到的结果,能有效避免因主观评价的不同而导致权重确定的差异性。

首先将数据运用z-score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数据非负化。

从表4前两列发展度评价结果及图3的子系统发展度对比图可以看出,除了2008年信贷政策发展度有所下降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各自的发展度曲线呈逐年升高的态势,子系统的发展度交叉上升,但两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距。由实证假设的理想协调状态为x1t=x2t可以得知,子系统发展度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性,两者的协调度不太稳定。出现这种发展度不断提高的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两者发展度的差距未能保持稳定,也即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存在不足。由协调度评价结果表4及协调度对比图图4可以看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发展度总趋势是升高的,因此整个系统的综合发展度表现为逐年升高。但由于本文中整体协调度为协调度和发展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整体协调度dt的走势和综合发展度xt的走势不完全一致。虽然2012年的协调度为1.4388,相比2007年0.9422已经上升了很多,但没有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2011年的协调度有所下降,而2012年相比2011年协调度又有所上升。由此得知,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结构平衡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协调性也在渐渐提高,但是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及协调度仍然没有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五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整体协调度模型衡量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07年至2012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两子系统的发展度不断提高,总体经济得到了发展;第二,近几年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没有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第三,在信贷政策评价中,年度人民币贷款总额和有关绿色信贷的指标评价效用较大,权重较高;第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政策的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制订产业政策时需重视第三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

结合对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各自发展度及整体协调度的评价结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提高政策制定时的协调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分别是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提高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必须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政策出台时的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同时,完善政策实施和反馈的过程,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以及监测体系,为政策制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二,提高对第三产业特别是环保项目的信贷,同时淘汰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绿色信贷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因此增加为污染治理的融资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三,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新型服务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第四,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对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资金,要在一定的货币供应前提下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就需要商业银行合理的发放信贷资金,控制信贷规模,减少对产能过剩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投入,结合产业政策来实施信贷政策。

[参 考 文 献]

[1] Tilman Altenburg. Industrial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verview and lessons from seven country cases[J]. DIEDiscussion paper,2011,(4)

[2] Kris James Mitchener, Joseph Mason. Blood and treasure: exit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lessons for today[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10,26(3):510-539.

[3] Mauro rota. Credit and growth: reconsidering Italian industrial policy during the Golden Age[J].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2013, 17(4):431-452.

[4] Charles W Calomiris,Joseph R. Mason.How to Restructure Failed Banking Systems: Lessons from the U.S. in the 1930's[J].Japan in the 1990'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s,2003:9624.

[5] Charles W. Calomiris,Charles P. Himmelberg,Paul Wachtel.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Business Cycle: A Microeconomic Perspectiv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J].Commercial Paper,1995,42(1): 203-250.

[6] Francesca Froy. Global policy developments towards industrial policy and skills: skills for competitiveness and growth[J]. Oxford Review Economic Policy,2013,(2):344-360

[7] 李明贤, 李学文. 基于STR模型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 2009,(1):57-63.

[8] 郭明, 钱筝筝, 黄顺绪. 我国银行信贷对三次产业增长贡献度的差异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 2009,(1):26-32.

[9] 贾广军. 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与县域中小企业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金融研究, 2007,(11):112-116.

[10]张建军, 许承明. 资本流动、信贷配给与产业信贷政策匹配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 2012,(5):80-86.

[11]蔡慧. 地方政府如何运用产业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连云港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张纯, 潘亮. 转型经济中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我国各级政府利益博弈视角[J]. 财经研究, 2012,(12):85-94.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也指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目前, 大部分学者多是从经济学和政策的角度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而政策能否成功实施则需要法律的保障。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还须依靠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本文拟从经济法学的角度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之必然性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升华的必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数次调整,每次调整都给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总体上,在推行协调发展战略之前,我国曾经实行过三种区域发展战略:首先是均衡发展战略时期;其次是梯度发展战略时期;再次是点轴开局时期。不同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受经济学各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指导的, 如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法律化之必然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主体的趋利性使经济要素总是流向收益高的地区, 往往导致市场“失灵”, 造成地区差距的扩大与区域间的不公。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 制定适当的区域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 并使之制度化为法律, 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往往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扶持落后地区发展。这些政策必然要涉及到中央与地区、地区与地区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法律作为依据, 就会使得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之产物, 是国家直接作用于经济生活的结果, 它作为国家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协调国民经济总体良性运行的基本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之一

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 是指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 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超越了民商法的个人本位, 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 通过国家的促导和纠正等行为调节社会经济, 实现经济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均衡, 其中自然包含了区域之间经济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均衡。

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的运用, 方可创造并维护一个令自由市场机制和地区间平等发展得以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

(二)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之二

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原则是指在经济立法和执法中,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核心, 以扶弱促强方式, 合理和适当地在社会范围内平衡个体和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 以实现经济利益的实质性公平。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原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表现为不同区域必须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只是对个别区域的特定利益承担义务。维护社会公平原则就是要求采用扶弱促强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就是通过对落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扶持, 促进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制度基础

诚然,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众多的法律制度基础, 但是, 不能否认, 经济法制度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的诸多经济法制度中, 应当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优化制度

近年来, 我国通过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使各地区产业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和发展, 但我国目前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仍不合理。产业结构总体上自

转贴于

东向西逐次降低, 具体表现为: 第一产业是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高, 发达地区低, 第二三产业则是一个相反的格局。要加快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和协调, 需要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的优势有机结合, 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这些政策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 在条件成熟时, 可以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

(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又称补助支出、无偿支出,是指发生在各级政府之间的资金转移,旨在解决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失衡问题。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 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开发落后地区、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 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进一步规范化:首先,应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制定转移支付法。其次,鉴于“基数法”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种种弊端,应当坚决废除,代之以“因素法”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调节地区间的财力分配。再次,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明确转移支付的形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财政补助和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补助的手段实现。

(三)充分发挥税法的调控作用

“税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同时,客观上具有调节国民经济各环节、各行业部门、各地区乃至全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功能,这就是税收的经济调控功能。”与之相应的是,税法亦具有经济调控功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税收法律制度,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市场机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作用十分有限,甚至存在负面效应。故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只能由国家承担。“效率经由市场,公平通过政府”,税法应当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通过改革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税目、税率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第一产业。此外,对于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投资可以适当给予税收优惠,还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优惠的手段鼓励各类人才到中西部创业。

(四)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法律制度

1.区域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制度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形成了两个全国性的资本市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一定意义上, 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具有其区域性, 为江浙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他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与这些地区相比相差很远, 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更少。发展落后地区的资本市场, 应该建立区域性证券交易所、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非正规金融市场和加快发展中长期信贷市场、加强债券市场建设。尤其要支持中西部地区公司上市, 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更多的资金, 这些都需要相关的法律加以规范。

2.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制度

“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经济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的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和机构。”目前, 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主要承担政策性融资, 一些国

转贴于

有银行也在“行政主导机制”的作用下承担部分政策性融资功能, 但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政策性融资的机构, 致使政策性融资缺乏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 有必要制定《政策性银行法》, 对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经营管理等一些基本问题加以规范。通过《政策性银行法》对政策性融资的规范化, 改变长期以来财政资金注入中西部地区的低效益使用状态, 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提高中西部地区自筹发展资金的能力。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111-05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经济增长;产学研结合;学科建设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istics regarding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09,the authors studie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both and found that the value of coordination in the west is the highest, the east lower, and the middle the lowest. However, the quality of coordination in the west is the lowest, the east higher, and the middle on average. The policies of high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areas should be designed accordingly.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 growth;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情况,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1〕。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我国高等教育与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根据2000~2009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中数据源于200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国家公布数据。我们依据代表性、层次性、可比性、综合性等原则,构建了我国东、中、西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指标由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消费率、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各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和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等构成;高等教育指标由每万人本专科招生数、每万人本专科毕业生数、每万人硕士生在读数、每万人博士生在读数、平均每所大学在校学生数、每万人高校数、高校生师比、高等教育就业人口比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和国外主要机构收录论文数等构成〔2〕。

2.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1)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为了使2000~2009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可比性,且尽可能全面反映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笔者将10年数据通过SPSS 19.0进行分析,抽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的因子作为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见表1)。

表1中5个因子反映了93.825%的信息量,我们将5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得分权重,代入高等教育综合评价公式进行计算。

(2)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采取同样方法将10年数据进行分析,抽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的因子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见表2)。

表2中5个因子反映了92.599%的信息量,我们也将5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因子得分权重,代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公式进行计算。

3.综合评价结果

表3为2000年与2009年各省和东中西部三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综合测评值排序,反映的是各区域的经济与教育协调情况。但是,仅从等级差上观察协调情况,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北京市高等教育评价值为0.8337,经济评价值为0.2616,若该市两项评价值与高等教育排名保持不变,但是经济排名下降(由于其他地区的经济评价值上升引起),则等级差将扩大,这是否说明北京市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一定变坏了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灰色关联方法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测评。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评

1.协调模型的选择

本文选取刘聚龙先生的灰色关联系统模型进行分析〔3〕,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分析不同系统行为序列之间的微观、宏观或几何拟合程度,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寻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值关系的一种方法,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4〕。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特征,且已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明。例如,李青合通过对华南三省(区)扩招10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日益明显〔5〕;中国矿业大学的樊华、陶学禹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调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无序化到有序化慢速发展过程,1995年以后呈有序化快速发展的趋势〔6〕;朱迎春等采用协整理论,通过Granger进一步分析,得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变量水平序列均为时间序列,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7〕。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测评,能够从动态发展中把握协调性:灰色关联数值越高,说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越好;反之越差〔8〕。

2.协调性测评值

以时间为序,我们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作为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参考序列,将高等教育综合评价值作为比较序列,分别将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中西部三地区的2000~2009年综合评价值带入模型,计算得到10年来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系度,以反映二者之间的协调情况(见表4)。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1.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协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西部协调值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从区域内部来看,东部地区中海南省的协调情况最佳,达到了0.801785,但是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协调是一种低质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浙江省,其值为0.558187,该省的经济发展十分靠前,但是教育水平与经济相差太大,协调性较差;与该省情况类似的还有福建与广东省,其经济发展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幅度较大。北京市虽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很高,但从历年的发展来看,教育发展超过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协调分析的值不高。

中部地区中河南省的协调情况最佳,协调值为0.723886,但是其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也是一种水平较低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吉林省,其值为0.572961,该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从2000~2009年的发展趋势看,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情况较差。

西部地区中,重庆市的协调情况最佳,协调值为0.764572,但其情况与中部的河南省类似,也是一种较低水平的协调。协调值最低的是青海省,其值为0.53707,由于经济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扶持,青海省在2000~2009年期间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却长期处于全国垫底水平,其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很不协调,协调测评值较低;与青海地区相反,陕西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其经济的发展处在全国中等水平,二者也表现出不协调的发展状况。

2.东中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质量分析

(1)划分标准。我们以协调度最高的海南省和协调度最低的青海省的数值为基础,将各省(市、自治区)放在三个区间,第一区间为0.713547~0.801785,属协调度良;第二区间为0.625309~0.713547,属协调度中;第三区间为0.537070~0.625309,属协调度差。同时,我们根据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评排名,将名次在1~10名之间的认定为协调质量高,名次在11~21之间的设为协调质量中,名次在22~31之间的视为协调质量低。由此,就有了协调度高低和协调性优劣两个维度的协调质量的分类(见表5)。

(2)各地区协调质量分析。表5中,从协调度高低来看,协调度为良(0.713547~0.801785)的地区其协调质量都在中低水平,东部有 颖焙秃D希胁坑泻幽虾桶不眨鞑坑兄厍臁⑽鞑睾透仕唷P鞫任校?.625309~0.713547)的地区,东部有北京、辽宁、上海和江苏,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质量高;中部有湖南和江西,协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西部的四川、贵州、云南、宁夏和新疆的协调质量低。协调度差(0.537070~0.625309)的地区,东部有天津、浙江和山东,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质量高,福建和广东协调质量中等;中部有吉林、黑龙江、湖北和山西,协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西部有陕西、内蒙古、广西和青海,其协调质量低。

从协调性优劣来看,东部地区63.6%的省份的协调质量属于高质,中部地区87.5%的省份其协调质量属于中等质量,西部地区83.3%的省份的协调质量处于低水平。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度属于中等水平,但其质量较高,中部地区的协调度中偏低且质量也为中等,西部地区的协调度中偏高但其质量很低。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

综上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有如下三个特点:

(1)协调程度不高。东部地区协调值为0.64680,中部地区为0.63690,西部地区为0.66202,最低的青海省仅为0.53707。

(2)协调质量差。即使是较为协调的地区,由于其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低,因而二者协调的质量并不高。所以我们看到,处于全国高等教育和经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协调值往往较高。比如,协调度最高的海南(0.801785),其协调质量属于差等。

(3)协调质量差的分类。协调度较差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经济发展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集中表现在东部地区;第二是高等教育超前于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第三是由于政策因素的影响,为了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提升起来,政府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与扶持政策,使得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大幅攀升,但是其教育却始终发展缓慢,因而协调度较差。

2.启示

根据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适时调整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是必要的:(1)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上:首先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来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最后,应继续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将智力支持转化为劳动成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切实将产学研结合起来〔9〕。

(2)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短期政策调整上:首先对于高等教育落后的地区,一要政府提供适度宽松的环境,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二要高校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三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可靠的投资环境与制度保障;四要加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双落后地区的教育与经济转移支付,提高此类地区的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对于高等教育超前的地区,要适当控制高等教育规模,提升软硬件实力,变横向扩张为纵向提高,打造一批特色重点学科,提升高校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王义全,张宝玲.本科大类培养必须改革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91109(06).

〔2〕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5):82-85.

〔3〕邓聚龙.灰色系统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28-134.

〔4〕黄元亮,陈宗海.灰色关联理论中存在的不相容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118-121.

〔5〕李青合.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以华南三省(区)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1,(3):47-53.

〔6〕樊华,陶学禹.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复合系统协调性研究〔J〕.科技导报,2005,(9):53-55.

〔7〕朱迎春,王大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0-43.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9

[ 摘要] 在我国鼎力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之际,为了对公允价值会计有更深入的熟悉,促进公允价值会计更健康地发展,本文从国际会计视角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通过参考国际会计发展层次,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利益动因,提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协调方式,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考虑公允价值会计发展所碰到的题目。

[ 枢纽词] 公允价值会计;国际会计;发展

promoting fair value account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oint of viewwu shu( school of accountancy , hunan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079 , chi na)abstract :fair value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 in china .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 healthier development of fair value ac2counting , the paper studied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oint of view ; then analyzed the real driving force of itsdevelopment with ref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evelopment . it also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ion ways for fair value ac2counting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 development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作为五种计量属性之一, 在正式颁布的39 项企业会计准则中, 有20 项直接运用公允价值、16 项间接运用公允价值、11 项有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2006 年11 月1 日, 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进行更具体的指导。我国已开始部门应用公允价值会计, 正向着全面公允价值会计的趋势发展。为了更好地熟悉和理解公允价值会计, 本文将从国际会计的视角,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发展。

一、国际会计相关理论概述国际会计理论包括会计国际化理论、会计国际协调理论和狭义的国际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的国际化是特定的主权国家在于我有利的条件下,为翦灭本国财务会计信息对国际资本顺利活动的障碍, 逐渐地、尽可能地向国际公认会计尺度看齐的过程和结果[1 ] 。会计国际化的本质是对各国重要会计差异的协调而不是消灭, 即会计国际化的本质是会计的国际协调。会计国际协调的主体是与治理跨国经营业务有关的国际性组织, 客体是各国重要会计准则的重要差异, 目标是尽可能地缩小各国重要会计准则的重要差异[1 ] 。狭义的国际会计是关于国际企业特殊题目的会计。因为利益的驱动, 国际会计发展具有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会计国际化的本质和手段是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 主要是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国际协调是狭义国际会计发展条件。因为国际会计主要是会计准则中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特殊考虑, 因此国际企业作为特殊群体对会计国际协调,特别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本国的会计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 包括国际企业) 财务讲演为国外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越大,换言之,国际会计对会计国际化的受益程度也越大。[1 ] ”因此, 从宏观到微观, 考虑因果作用的影响, 国际会计发展具有三个层次, 即从会计国际化发展、会计国际协调发展到狭义国际会计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家范围讨论和研究。我国所推行的公允价值会计是在鉴戒国外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提高前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国际会计大环境的发展, 公允价值会计是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的, 因此有必要从国际会计发展角度审阅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二、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利益动因

( 一) 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从会计国际化的定义可以看出, 会计国际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会计发展的主流思惟, 是由于会计国际化的目标是“于我有利”。因此, 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时, 老是要对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审核,老是期望在于我有利的条件下尽可能实现多国共享[1 ] 。利益需求无可厚非地成为会计甚至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中国,“于我有利”中的“我”是本国。那什么是有利? 什么是无利? 是要追求短期的利益仍是长期的利益? 是否包括潜伏利益? 在对利益的思索中不难断言, 根据可持续发展观, 只有长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才是本国会计治理部分发展会计的起点。而要得到这种长期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本国会计治理部分必需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明晰能够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

( 二)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原因分析根据计量属性的不同, 会计可以分为历史本钱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与其他会计的核心区别是计量属性的选择题目。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计量属性艰难选择的过程。1998 年, 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准则, 并鼎力提倡在我国会计实务中采用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和计量。而到2001 年初,财政部以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造假行为严峻为由修订会计准则, 将原债务重组、非货泉性交易和投资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部门删除或尽量少用。而在2006 年2 月15 日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 公允价值计量又重新作为会计主要计量属性在多项详细准则中体现, 并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的力度比1998 年初始使用时还要强。固然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题目, 但是公允价值所计量的会计信息对财务讲演使用者的决议计划作用已毋庸置疑。毕竟是什么左右着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呢? 归根到底仍是利益。1998 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都已在部门资产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我国开始采用公允价值。2001 年,我国会计准则中回避公允价值计量,也是因为利益需要。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严峻的会计造假, 损害了社会利益,“救火式”的解决方法就是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为什么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又对公允价值进行轰轰烈烈的宣传和采用呢? 同样也是利益的需要。前者是短期、不能持续发展的利益,损害社会利益的根源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而是监管机制、公司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这些方面的失衡,把公

--> 允价值计量给信息使用者带来的利益掩盖了。因此,造成回避、淡用公允价值只是权宜之计。而后者则是长期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有人质疑,公允价值难以计量、难以审计,采用公允价值将增大会计和审计的工作量,是否会得不偿失? 公允价值计量带给会计、审计乃至整个经济的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从政治上说,实行公允价值会计是我国加入世界商业组织的前提。因为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至今未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在反推销诉讼中造成了巨额的损失。从经济上说, 实行公允价值会计是国际企业决议计划的需要。公允价值具备高度相关性和不失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能够向国际企业提供决议计划有用的信息, 降低其获守信息的本钱。从社会上看, 采用公允价值, 进步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了社会公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决心信念。会计国际化指出,要得到这种长期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本国会计治理部分必需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明晰能够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显然,因为我国会计治理部分没有明晰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我国会计的发展走了不少弯路。在利益的驱动下, 我们鼎力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体现了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即知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需求。

三、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协调方式会计国际协调方式包括先地区后全球模式、同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构建并编报双重报表模式或会计准则协调等,公允价值会计发展进程也需要运用了这些协调方式,在协调中促进其健康、快速、不乱地发展。( 一) 先地区后全球模式在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 会计权势巨子机构的大协调和部门国家之间的小协调同时进行。例如,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联合成立业绩讲演国际工作组; 2000 年6 月欧盟做出财务讲演的战略性检讨, 建议所有欧盟成员国上市公司最迟从2005 年开始使用国际会计准则作为编制财务讲演的单一会计尺度, 并答应非上市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讲演。我国财政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直进行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流动, 其中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逐步采用。同时,因为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等差异,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等相似的国家进行双边协调、多边协调或区域协调。这样的局部会计协调, 缓解会计国际协调和会计海内化、民族化矛盾,进步会计国际协调的效率和效果。例如,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国际协调达成共鸣,进行会计区域协调[2 ] ,探讨公允价值应用题目的解决办法, 循序渐进地发展公允价值会计, 减少其发展的阻力。

( 二) 同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国际协调包括会计准则协调和会计实务协调。因为会计准则可以指导会计实务,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又可以指导着会计准则的制定, 因此, 制定同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有效地进行会计国际协调。建立同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需要同一会计计量属性应用原则。通过逻辑演绎, iasc 和fasb所建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主要的计量属性。固然我国没有明确提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我国财政部指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类似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且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主要的计量属性之一。由此可见, 我国将建立国际同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作为发展公允价值会计的一种方式。

( 三) 构建并编报双重报表模式或会计准则协调在协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上, 会计国际协调可以进行构建并编报双重报表模式或会计准则的协调。构建并编报双重报表只是会计国际协调最初的形式,跟着国际商业的不断发展,构建并编报双重报表的本钱越来越高, 会计准则的协调才是可行的方式。协调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过程。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准则协调的产物, 其基本目标是本着公家的利益, 制定和财务报表应遵守的会计准则, 并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循,为改进和协调与财务报表有关的规则、会计准则和程序开展工作。“国际会计准则归纳世界各国很多会计惯例而成, 有较大的代表性, 对跨国资本活动、证券的跨国上市买卖,进步国际会计企业财务讲演的可比性、有用性等, 有很重要的价值; 另一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颁布,也为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治理靠拢,提供了更易接受的参照系[1 ]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会计国际协调互动发展的平台。iasc 和iosco 都要求有一套高质量、全面的国际会计准则,目标都是但愿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来编制财务报表,并使财务报表信息具有可比性、有用性、充分性。有用性是指降低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决议计划的不确定程度,充分性是指充分地表露一切与决议计划相关的重要事项。其中“未来决议计划”、“充分表露”、“决议计划相关”恰是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面向现在、面向未来、体现风险、体现不确定性的特性相吻合。会计准则协调或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完善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实行给予支持。在会计国际协调的大潮中, 公允价值会计借助协调方式在更深、更广范围内发展起来。

四、公允价值会计与狭义国际会计的共同发展

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协调促进国际会计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国际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会计分类尺度不同而产生的会计不同方面。国际会计主要是从会计主体考虑,公允价值会计是从会计计量属性考虑, 两者融合的部门是国际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考虑。会计的核心是计量,也只有国际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经济业务才能真正知足国际企业信息使用者的高期望和要求,公允价值会计推动着国际会计发展。同时,跟着国际会计中对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 国际会计的发展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泥土。在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国际协调的大环境下, 公允价值会计与狭义国际会计共同发展。

五、公允价值会计发展需考虑的其他题目

在国际会计的视角下, 公允价值会计发展还需考虑以下题目。

( 一) 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国际协调分为会计准则协调和会计实务协调。准则协调力求消除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实务协调力求进步财务讲演的可比性[3 ] 。理论上高深和技术长提高前辈的准则, 假如与之服务的环境不相符合就不算是好的准则, 因此, 会计国际协调的落脚点在于实务协调,而会计准则协调只是手段。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不仅要从会计准则中予以规范,更要从实务中进行考察、研究和总结。

( 二) 公允价值发展中的发展会计学理念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在发展,会计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会计国际协调、趋同应当是一种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在谈与中国会计准则的趋同题目时曾指出:“为了消除双方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终极的准则将取决于中国与谁的做法更恰当, 即在准则的趋同过程中将采用最为恰当的处理方法。”“发展会计学”是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学。发展会计学指出, 在会计国际化的初期, 协调只是单方面的, 当取得准则制定的话语权后, 会计国际化将变成双向的、相互融合的过程。由上可知, 跟着会计国际化和会计国际协调形式和内容的变化, 公允价值会计也应适时变化和发展。

--> /p>

[ 参考文献]

[ 1 ] 王善平.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题目的研究[ m ] .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2 - 37 ,100 - 127 .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篇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 featur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in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theory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by stages ,regions and degrees ,discussed the coordinated road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for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and different area of china.

关键词 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贴于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3.2.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国际市场的比重大。农村工农业关系一般处在第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工农业生产均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和国内都市场条件,工业生产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粮食的不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口粮自给,通过外调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的缺口,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条道路适合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以高价值作物为主地区。如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在第五阶段。该市农村工业以外向发展为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提高;农村工业高度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作物种植结构趋向高价值化,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出现明显萎缩。

总之,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在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指导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依据农村工业所处的阶段及工农业关系的特点,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