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十篇

时间:2023-12-15 17:33:30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1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13-02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计算机以容量大、速度高的优势,涵盖CD、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功能,信息技术赋予文献检索新的工作规范,对图书管理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达到更好、更高的程度。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类自身信息器官功能,赋予文献检索新的工作规范,使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

一、传统的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功能少。传统图书馆以印刷体文献为资源对象,信息服务模式比较被动和固定,“印刷载体化”和“固化”是传统图书馆资源的特点,用户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随着新学科的不断扩展,新学科与原有学科跨度增大,知识以几何级数增加,图书馆要建立新增学科文献资源需要数年的时间,尽管每年图书馆新增馆藏每年增长幅度较大,仍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2.管理水平不高。传统图书馆管理水平低,对新书目录的采集、上传、删除都是手工操作,效率比较低。在质量管理、量化管理和系统运行方面比较滞后。图书馆投入购买信息资源和设备的经费长期不足,图书馆管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程序化又强,前面工序对后面工序会产生较大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思,管理水平不高。

3.管理以“书”为中心。传统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以“书”为中心,从采集、编目到流通,都是以“藏”为主,服务理念以“书”为本,缺乏以人为本,图书馆开放时间和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使得读者外借、阅览都受到限制。图书馆在开放的时间内,由于读者比较多,而工作人员有限,往往无法实现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的需求难以实现,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优势

1.使图书馆库存容量增大。图书馆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建立数据库,使图书库存容量增大,方便读者快捷、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通讯技术的发展来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利用光纤数据存储系统,加强图书馆主页及Web站的维护,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校园网、图书馆主页及电子阅览室。通过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改革图书馆组织结构和服务方式,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电子化和信息检索智能化。

2.提升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有效地配合,帮助图书馆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强了读者的满意度。信息化时代的图书管理效率高,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图书馆工作效率提高了,图书馆的竞争力增强了。信息化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图书管理实现以人为本。信息化图书馆管理对图书馆的传统价值观念必须进行革新,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读者,因此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从查询资料、信息加工到文献借阅,每个环节都要以人为中心,服务于人的理念应该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的整个服务过程。管理人员的对服务理念和服务态度不断改善,达到高效的服务要求。

4.信息化使读者获得优质的服务。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读者的不同需求相应得到满足,获得优质的服务,信息化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馆员要熟悉管理的图书和信息,还要及时分析并掌握图书馆的信息源,便于帮助读者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及数字化资源,图书馆服务是以信息收集与整理、信息的重构与利用以及信息的存储和使用能力为基础,根据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技术系统实施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的使用价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和实现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后,要录入数据和相关信息,还要对图书馆员工进行培训,以便能够指导读者迅速熟悉新系统的使用功能,实现查阅收集和处理信息功能。另外,新系统在图书馆的实施还需要硬件建设和维护。

2.技术不能代替文献信息、图书借阅等基本要素。信息技术本身不能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状况。建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系统,需要将文献资源和文献信息需要录入系统,读者在使用图书馆信息的输出系统。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但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必须和有效的管理相结合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效率。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水平,因为技术不能代替管理,不能代替文献信息、图书借阅等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素。

3.信息技术超前及其学习和使用难度很大。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某项业务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价值,但是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要高于某项业务的基础投资。信息技术超前及其学习和使用难度很大。信息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例如博客、微信、社区照片共享服务、开发及在互联网上生成、共享和分发信息,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图书馆机构和网站的影响,技术难度很大。

4.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图书管理相比,我国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发展也很不平衡,依然以藏书为主要职能,以书刊借阅、阅览为特征的管理与服务方式为主,缺乏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如信息加工、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水平还比较低。图书馆的资源从以传统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化为主,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服务范围小、功能少等状况,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图书馆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考

1.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观念的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增长点。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海量和信息获取途径的便捷,使得信息技术在深度挖掘文献和信息以及在了解信息内在联系上更加有作为。将读者所需的信息对象动态链接,或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能源,或创建动态的信息空间。总之,信息化给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带来了便利,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的新思维与新方式,提升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效率。

2.图书馆管理信息技术的创新。作为知识和信息搜集、存储、传播的重要场所,信息技术成为图书馆提升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的创新为图书馆提供跨时空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虚拟化和检索的智能化。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技术进行图像检索、多媒体数据传送和浏览、语音导航等。盲人读者也可以利用语音导航器或盲人专用鼠标来“阅读”文字和地图等。

3.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意识的创新。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带动管理服务意识的创新。建立面向需求的动态管理机制,针对读者对信息个性化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利用新技术,图书管理人员要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多元化的发展服务方式,因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图书馆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也发生了改变,服务要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单一到多样,从静态到动态。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读者。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类自身的信息器官功能,赋予文献检索新的工作规范,使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图书馆应该在信息技术管理、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服务方式和信息服务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曾晶婧.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J].学园,2013,(5).

[2]杨秀敏.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科技视界,2015,(15).

[3]孙晓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

[4]那伟.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反思[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2010,30(5).

[5]陈黎敏.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2011,(1).

[6]王琳.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2,(24).

[7]张志佳.我国研究型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8]郑小丹,王奕腾,张程炜.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方案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22).

[9]张侠.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新格局[J].科技创新导报,2014,(06).

[10]杨毅.浅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7).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2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367-01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科技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化建设整体态势日益呈现出更加注重应用、实效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特征,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作为汇集知识信息的资源库和知识传播的平台,知识信息时代,针对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呈现出来的效率低下,服务落后及安全问题突出等弊端,加强其信息化建设,搭建网络平台,健全信息化管理举措对图书馆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已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优化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搭建无缝链接信息平台,完善图书资源共享体系

目前我国图书馆在建设数量较多,但类别和规模参差不齐,不同图书馆对图书资源的收藏也各具特色,任何图书馆都无能力将图书资源收集齐全。且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手机媒体、IPTV、博客、播客等新兴媒体以成为受众的主流阅读方式。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丰富数字资源成为摆在各图书馆面前的新难题。而搭建无缝链接信息平台,完善图书资源共享体系,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则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搭建中心馆―分馆形式的无缝链接信息平台。结合图书总分馆业务管理的实践要求,利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中心馆和分馆自动化管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图书文献的馆际物流传递、读者服务的网络化应用等的高度整合。这样,中心馆通过服务器设备的配置,各分馆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加入总分馆体系之中,享用区域图书馆群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了“联合采购、集中编目、通借通还、整体服务”的图书资源共享构想,盘活图书馆资源存量,丰富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搭建图书馆联盟形式的无缝链接信息平台。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文献知识信息的集散、加工、传播、应用、储存。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图书馆图书资源的配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图书馆联盟则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完善图书资源共享体系的又一举措。各图书馆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建立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瓶体,建立丰富图书类型、馆际互借、目录共享、合作开发机制,并实现图书馆盟员之间检索平台的统一、用户一次性认证、各系统的无缝链接,使读者通过检索可查询到联盟图书馆中所有的图书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二、创新图书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被打破,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各图书馆顺应转型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秉承办馆理念,改变以往坐等读者的传统服务模式,以创新图书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

一是从单一类文献型服务到多元化信息服务,开展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模式。传统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受物质条件所限,图书馆主要是以馆藏文献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原始文本传递的低层次服务。信息化平台下,不断创新图书管理模式,自建数字图书馆,引进数字化期刊和电子图书,链接互联网,采取“多批次动态采购+网络实时采购”措施,增加新书采购,保证资料及时更新。提供数字图书馆―专业数据库资源检索,提供网站服务、资源下载、文本打印等多元化信息服务,从而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和图书的利用率。

二是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模式。为进一步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开设图书馆网站,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积极建设“数字资源检索”、“我的图书馆”、“书目查询”、“网上交流”、“服务指南”、“专题热点”、“新书导读”、“读者博客”、 “读者荐购”等知识导航,通过检索技术、信息传递和下载技术,实现了信息迅捷获取,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快捷、形式多样的图书信息。

三是从文献资料“粗加工”到信息资源增值服务,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信息化平台下,改变传统“田园式”的图书管理模式,新建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过刊数据库,将文献加工工作由“劳动密集型”转化为“知识密集型”,从而促进信息检索效率的提高。借此开展馆际协同互借、文献网络传递、信息资源导航和个性化、专业化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三、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重视图书信息安全管理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下,覆盖了较大范围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形成了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以网络为通道,借助各式新兴媒体,向读者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重视图书信息安全管理使图书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信息化时代下,各图书馆管理者应设计安全、先进的存储架构,以适合日益增长的数据海量存储需求。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技术防范措施,切实堵塞安全漏洞。设计立足于先进技术,采用最新安全防病毒手段,对收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使其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通过有分析的筛选、比较、综合、过滤和分类,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以适应大数据量和多媒体信息无毒交换的要求,多并发处理使数据信息资料系统能更简便快速安全地为读者服务,努力减少安全风险和隐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全市非经营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姝.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 湖南农机. 2013(01).

[2] 姜灵芝,李士途.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3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集服务性、教育性、学术性为一体的知识信息机构,是知识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基地[1];读者服务是贯穿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线,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核心。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学术支撑机构,是学校的图书信息资源中心,是学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图书馆大楼被称为“图文信息中心”[2-4]。图书馆担负着为培养人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同时也是高校传承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体现,高校出人才、出成果,都离不开文献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心脏,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因与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模式不同,因而其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区别于传统图书馆人力劳动为主,或者说是图书馆员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作模式,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员基本采用“人机结合”的工作模式。

一、数字化流通管理

1.图书自助借还机

图书自助借还,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流通服务时间、地点的限制,图书借还完全由读者自己掌控。如此,不仅有效缓解了流通部馆员繁重的工作压力,而且也方便了读者。

2.电子书借阅机

笔者所在的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存储有2000余册经过筛选推荐的畅销书、热销书和经典书籍,每个月都会有出版社最新出版的100本图书上架,这些图书包括文学名著、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科学技术、健康生活等11类书籍,每类都有几十册到数百册不等的书籍。所有读者均可免费使用,需要使用的读者,仅需点击设备“首页”的《使用说明》,即可轻松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

二、数字化的信息服务

1.科技查新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委托人的需求,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进行操作,并作出结论(即查新报告)。笔者所在的图书馆针对校内外读者,均可提供科技立项查新、申报奖项查新、硕博研究生开题等各类查新项目。读者既可以来馆委托业务,也可以通过网上委托,非本市读者,还可以提供快递邮寄查新报告服务。从而满足校内外各类读者,特别是非本市读者的查新需求。

2.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途径(微信、电话、邮件、图书馆留言等)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及图书馆资源时遇到的问题。

3.文献传递服务

通过NSTL、CALIS、CASHL等文献传递系统,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帮助读者获取图书馆电子资源中找不到的原文。

三、移动数字图书馆

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使读者在有网络覆盖的范围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手机、PAD、E人E本等便携设备以及台式机,登陆个人的账户,就可以使用图书馆的海量中外文资源。因而,该平台在空间、时间上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通过该平台,目前笔者所在的图书馆可为本校师生提供5万余种期刊、330万种电子书、400余种报纸及大量的影、音频等资源。透过该平台本校师生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既可以查阅馆藏,也可以办理图书资料续借手续,同时还可以获得图书馆时事公告信息,为本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服务。

四、自习座位智能管理系统

自习区秩序混乱是以往图书馆常见的问题。为合理、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笔者所在的图书馆自2014年启用自习座位智能管理系统。截止2014年初,全国有30余所高校图书馆使用此系统,绝大多数使用者为“211”、“985”高校,而在新疆范围内,笔者所在的新疆医科大学尚属首家。启用该系统后,凡持用新疆医科大学校园一卡通的读者,入馆刷卡后,即可自动分配或手动选取座位号,读者仅需记住座位号,对号入座就行;离馆刷卡后,系统将原座位号释放,供其他读者使用。

如果是使用联通手机的本校师生,还可通过手机预约。读者仅需在开关前30分钟至闭馆前30分钟,通过“新疆医科大学校园手机一卡通”微信平台里的“图书馆座位预约”菜单,预约、选定自己需要的座位,到馆后,根据信息提示对号入座,离馆时刷卡出馆即可。由此,有效地杜绝了因抢座、占座等不良现象引发的纠纷,维护自习区的良好秩序,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此外,我校图书馆还有电子存包柜、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自助超期缴费等数字化的便利服务设施。在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图书馆员工作负荷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五、结语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4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馆;管理效率

图书馆信息化,就是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对庞大的图书馆信息和书籍进行管理和处理,使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字和声像能够得到良好的整合,并且转化为数字化的表达,实现信息的有效保管。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图书馆高效管理的同时促进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方便人们的生活,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要性分析

(一)网络化发展是当前社会的普遍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而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发展的模式,一方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速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已呈现出信息化发展趋势,读者无需采用传统的查阅资料方式来获取所需知识,只需具备几个简单条件便能通过互联网快速找到所需知识,并进行阅读。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不仅有效降低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速度。另一方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增加了信息容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在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中,大幅度增加了图书馆信息容量。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应用,图书管理的服务能力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在通过网络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料查阅时,不会再受到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得需要的图书资料查询和阅读,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流程更加简化,有效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

(二)图书馆的信息化过程是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过程,目前,我国已有1000多个信息中心,4万多个信息咨询机构。这些社会咨询服务业的兴起,使我们迫切地感到,传统图书馆如果想在信息社会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转变观念,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使信息化成为其主要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手段。图书馆通过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庞大的图书馆资源的快速和科学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资源管理结构和获取方式。同时,对传统的图书馆书籍的保存、图书馆的对外经营模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变革。作为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流转地,图书馆管理着大量的信息材料,这些信息材料不仅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而且对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图书馆要实现高效的发展,必须要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二、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效能策略

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近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的兼容性不高,不仅如此,当前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不高。针对以上的问题,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效率必须做到以下措施:

(一)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图书馆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的现状,应该从硬件上首先将馆内的基础设施以及检索设备进行更新,将网络设备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作为重要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提高图书馆的整体IT技术装备能力,实现图书馆信息检索、管理和监督的水平提高。于此同时,提高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系统维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外服务的基础能力,尽可能的实现高效和稳定的计算机网络支持,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同时,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图书馆信息系统涉及到管理科学、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知识管理等多门学科,图书馆如果从未涉及到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领域,要独立解决软件技术问题,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是不现实的,虽然图书馆自主开发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但会存在一系列的应用问题,如系统的局限性、升级困难、程序人员变动带来的空缺、不能适应标准化管理要求等,更不能满足图书馆向高端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单靠图书馆自身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采用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供适当的财政投入,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资金支撑,尤其是在建设的初期,对于模式的探索和基础设施的采购都需要庞大的资金和政策环境支持。政府部门发挥其作用能够帮助图书馆获得多个可供选择的合作企业,获得更加广阔的社会资源支持。因此政府层面应该提高对图书馆财政投入的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加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程度的硬件设施支持,更需要长时间的管理和维护,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专业人员的管理支撑。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对外吸纳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招聘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现有的图书馆员工的信息化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学习,提高整体的员工素质。同时还要利用可观的薪酬激励机制,相互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四)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并不代表着传统图书馆时代的终结,与数字图书馆相比,传统图书馆仍然有其存在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传统图书馆的馆藏、编目、分类、查询等模式是数字化图书馆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才能促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进步,他们两者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跟上现代化步伐,图书馆的信息化是一个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在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信息观念,建设信息源,进行信息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工作,并走向信息市场,进入信息网络,采用现代化技术,研究信息动态,培养具有协同思维方式、知识面广的信息人才,实现图书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刘琼.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4(68):55-56.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5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现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科学文化知识及文献资料的聚集地,其管理信息化建设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各大图书馆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图书管理服务系统。但由于各个图书馆对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同,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文章立足于此对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之后提出了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合理对策。

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特点

(一)重要性分析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体现了社会文化,在信息化时代里,积极推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种载体文献的采编、储藏、检索、借阅等日常工作,同时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实现对不同载体的实体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能够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的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降低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将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促进广大群众知识、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因此,推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二)主要特点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便捷性。信息化建设利用的是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这些先进技术的有效利用打破了图书馆地域及时间层面的限制,可以实现借阅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快速、高效地搜索、浏览想要查阅的图书资料信息,便捷了信息的通畅交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极大地减少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效率。第二,扩大资源的无限性。信息化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图书馆实体文献资料转化为数字形式,建立相应的存储数据库,扩大了图书馆的存储空间,增加了其存储量。同时,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要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具有开放性及共享性,这就加强了各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与利用,填充了图书馆的资源,切实发挥图书馆强大的知识、文化传播功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人类社会、科技、文化的进步及人类文明的前进。

二、目前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图书馆领导管理层面,认为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大量的设备与设施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等,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只是简单地安装一些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即可,导致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全面开展。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由于上级领导的不重视,在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时也存在消极态度,管理信息化意识不高、信息化技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二)馆员学历与知识结构有待提高

当下,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与知识结构参差不齐,高学历人员比例、计算机信息化人才比例、图情知识等专业人才比例较小,其他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直接制约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馆员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无法适应当下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等配备问题日益突出,人才配置的不合理、馆员信息化意识较低等,造成现代化、最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得不到正确的操作以及有效的日常维护,降低了图书管理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三)缺乏完善的图书馆资源管理机制

规范化、标准化的资源管理机制是有效建设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必要基础。但从目前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信息化资源管理机制缺少规范性、系统性及标准化,无法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相关的合理依据,同时也没有统一的规划与部署以及完善的协调机制。另外,图书馆各资源库彼此封闭缺乏相互联系,无法实现图书资源信息的共享,信息资源浪费严重,难以高效发挥信息化管理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的便捷性。

三、完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重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是储藏与传播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场所,对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图书馆紧随时代的发展加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首先,加强图书馆领导层的重视,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施;其次,馆员要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信息化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与管理技能的培训与学习活动,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切实发挥信息化设备的重要作用;再者,当地政府以及有关单位组织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保障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培养、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

图书馆员是推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因此,必须培养、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首先,加强图书馆在职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和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方法,增强馆员的信息化知识、专业管理技能以及挖掘、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另外,加强馆员信息化意识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及素质,让他们熟练、准确、全面的掌握信息化技术及相关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其次,注重引入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储备是保障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引入人才的过程中要严格考核其图情专业知识、管理技能以及信息化专业知识等,保障其能够胜任图书馆管理工作,并且能够以创新思维推进图书馆管理的深层次建设。

(三)建立健全图书馆资源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图书馆资源管理体制要结合市场需求及读者要求,必须具备多样性及深层次特点。图书馆应根据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控制与管理,确保网络资源的吸收与整合,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当然,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实施也必须有硬件设施做保障,要求图书馆加大资金及设施投入,大量引入配套硬件设施,合理的调配与使用资金。

结语

总之,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符合信息时展需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服务效能。图书馆管理层及各馆员要深入分析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重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培养与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以及建立健全资源管理机制等措施,全力推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曾玉彬,李张敏.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13,29:176-177

[2]刘红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69-70

[3]张永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3,02:73-75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6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传统图书馆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1]。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方式正在向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的就是实现与用户更为密切的互动式服务,有效改善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最终形成实体与虚拟图书馆之间的良性互补,将图书馆的服务嵌入人们的生活。

一、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加速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管理进程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在这种新环境下,它的应用给图书馆不断变革与创新的机遇,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中,加速了图书馆现代化管理进程,最终使其实现信息一体化和管理自动化。网络信息技术将图书馆从传统的服务中解脱出来,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用户的满意度。可以预见到,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将给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

(二)满足图书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图书馆需要及时跟踪用户,才能有效地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服务,以人工借阅服务为主的传统图书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用户需要更加丰富、多层次、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此外,虚拟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从网络上寻找信息作为其首要的、并且常常是唯一的选择,他们正在摒弃被动的信息服务,更倾向于图像等直观的文本形式,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在图书馆中的经历也能和在网络上一样方便、轻松、快捷,图书馆对未来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些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三)推进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实现图书馆管理联动性、资源构建灵活性、个性化服务的管理服务体系。图书馆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就需要开发利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平台,实施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既根本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又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二、图书馆管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

(一)提高管理水平

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服务不及时,严重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它的应用使图书馆在图书管理、期刊管理、读者管理、图书查询、信息传递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精细化管理。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改变,既满足了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又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增强阅读体验

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更加便捷、也更加深入,图书馆以电子形式存储文献资源,不仅解决了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中借阅困难、查找文献不易等问题,而且不受时间的限制,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更加方便,用户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阅读设备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享受图书馆带来的阅读服务的同时,用户获得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三)促进资源共享

网络信息技术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构造了新环境,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并分享各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资源获取方式,实现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协作服务,既避免了信息资源的重复购置,又能最大限度地延伸馆藏,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以满足,从而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三、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制约,采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方式将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高效、方便、灵活多样。大庆油田图书馆为了使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持续提高场馆的服务品质,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业务管理、用户管理和资源管理中,实现了多元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ILAS)

第一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的推出使图书馆的业务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2]。ILASⅡ是在ILAS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图书馆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发出的新型自动化集成系统,它采用(C/S)模式,二层体系结构,以VisualC++为开发语言,应用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LDBMS)。ILASⅡ实现了联机编目、数据库查询、办公自动化、馆际互借、网上导航等功能。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又给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代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即Interlib),采用了区域内集中的方式,通过Internet建立了一个虚拟图书馆群[3],Interlib采用“B/S”模式,三层体系结构,以JAVA为开发语言,应用Oracle数据库系统,支持多地址广播查询,实现多馆联合采访编目数据。大庆油田图书馆最早使用的是ILAS系统,随着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现在应用的是Interlib系统,已经实现区域范围内图书馆通借通还等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验,进一步创新了油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方式。

(二)自助借还书系统

图书馆传统的人工借阅方式已不能适应其业务开展的需求,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出现,提高了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水平,有效的发挥了信息传递的功能,最大程度的简化了读者的借阅环节,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平台,读者可以自己在自助借还机借还图书,使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大庆油田图书馆为例,油田图书馆原来采取人工借阅方式,每到节假日出现排队拥挤的现象。现在,图书馆分别在一楼大厅、少儿图书馆设置自助借还机,即节省读者借还图书的时间,又提高借还效率和读者接待能力。油田图书馆采用的借还书系统支持多类型读者卡,包括二代身份证、条码卡、RFID读者卡、一卡通,读者通过自助借还机可以同时对多本图书进行操作。油田图书馆把借书、还书、续借、查询图书的操作界面设置得简单易懂,人性化的自助平台使读者自行借阅和归还图书的操作更加方便。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水平,所有外借处实行开架借阅,引入RFID智能卡使读者借还书更为自由和便利,图书馆接待读者的能力大幅提升,图书流通率持续升高。

(三)读者积分管理系统

图书馆应用的读者积分管理系统是其业务管理的新模式,采用积分制度可以更好的管理图书馆读者的各种阅读行为,促进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实现阅读活动的自动化管理。积分数值的高低代表着读者的借阅等级,积分的增减就是读者行为的体现,读者积分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更好地完善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读者管理的效能。大庆油田图书馆应用读者积分管理系统并建立读者积分制度,就是为了鼓励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吸引他们参与图书馆开展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读者可随时通过大庆油田图书馆官方网站、油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图书馆OPAC检索平台查看自己的积分。读者积分管理系统应用以来,油田图书馆将读者借阅过失行为与积分制度相连接,制定了一套宽松的积分奖惩制度,对读者的良好读书行为执行积分嘉奖,对恶意行为或超期、损坏图书行为执行积分扣除。极大地调动了读者阅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了图书流通率,有效规范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近图书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四)图书馆科技查新管理系统

随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科研攻关任务异常繁重,对科技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大庆油田图书馆为了促进查新业务的规范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立足于自身科技管理模式的特点,自主开发完成了一套适应油田自身需要的科技查新管理系统,目的就是为了更高效的向企业提供科技查新咨询服务。查新管理系统以严格规范科研管理和持续提升查新服务水平为核心[4],有效地把人、信息及资源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发挥系统的最大效能。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体化科技查新管理平台,包括企业用户服务平台、查新业务办理平台、信息网络应用平台、信息语音查询平台、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从项目委托到资料存档的全过程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覆盖科技查新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配置、查询,拓展了科技查新业务,形成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面向企业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咨询服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全过程的自动化、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促进了科技查新的服务创新与管理创新,全面地提升了科技查新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执行水平。科技查新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① 在管理理念上,以受理的科技项目为核心,按照信息集成、业务集成、人员集成的体系架构,构建基于项目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部业务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提升查新工作整体运作效率。② 在管理组织上,设计和建设面向外部网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有效地把人、信息及资源合理地组织在一起,节约查新业务流转时间,发挥科技查新管理系统的最大效能。③ 在管理技术上,通过电子邮件接收用户的查新委托,并且自动对委托文档进行解析,抽取出元数据并保存,然后进行登记,并自动进入查新流程,加快了委托处理的速度,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处理的效率,更快捷地为油田科研人员服务,高效的互动和快速的响应确保了科技查新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④ 在服务平台上,改变了以往图书馆与油田科研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实现了统一的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确保了信息渠道的高效畅通,解决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管理信息难、寻找信息难、共享信息难等问题。⑤ 在服务模式上,利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用语义分析和智能搜索服务,使信息更多的参与日常办公、业务流程的查询和信息推送,使用户实时获得项目的进程信息,提高了图书馆查新业务的服务水平。

(五)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将形成具有油田企业特色、灵活开放和资源共享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满足油田科研、生产、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为油田建设提供重要的文献信息支持。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建立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本地资源整合,对外购数字资源实现统一检索访问。从系统构建角度,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访问实现了与综合办公服务系统融合集成,建立了统一访问入口,实现集中的权限管理和表现控制。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作为信息环境和信息传播媒介,它的建设要突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其资源不再局限于单个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范畴,它以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及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采集为核心,也会选择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作为数字化加工的对象,从技术手段上,要实现对有留存价值的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并提供对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传递[5]。同时,网站将通过先进的技术,把分散在各处的大庆油田发展建设资料进行系统的整合,以展示大庆油田的概况、历史、发展以及成果等多方面的信息。油田图书馆门户网站在形式、功能、栏目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相继开通了网上图书续借,图书预约,读者荐购、专项借阅、历史查询、书目浏览、图书排行、好书推荐、网上办证、证件挂失、积分查询、积分管理等功能。主页增添读者需求的栏目,包括数据库检索、特色品牌资源、讲评空间、视频书目推荐、地方文献专栏、青少年专栏、便民窗口等。网站实现馆藏图书的一键式搜索,方便读者可以通过浏览器随时查询藏书状态、索书号、新书目录、借阅历史等内容。此外,油田图书馆以网站为基础,结合微博、微信等第三方社交平台,基本形成全媒体、多终端的数字服务模式。总之,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这个平台,油田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服务油田的重要职能。

四、结语

图书馆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服务模式,将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多样性。图书馆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吸引了大量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极大地丰富了油田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产生良好的文化效应。随着互联网+发展趋势,图书馆将顺应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以数字化为技术前提、网络化为信息基础、集群化为管理特点的新型图书馆服务形态。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设备以及广大读者都将统一在智能的网络中,成为联为一体的互动要素,公众可以拥有更易接受的获得方式,可以享受更有品质的服务资源。

[参考文献]

[1]曾瑛.B2E:图书馆发展的新契机[J].河北科技图苑,2008 ,(05 ):2-2.

[2]黄文镝,韩继章.促进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社会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 ,(01 ):77-81.

[3]麦璐惠子.Interlib系统功能特点及其应用发展[J].贵图学刊,2011 ,(04 ):36-37.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7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发展前景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信息行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技术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在这个知识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下,为了使图书馆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要让知识信息朝着多样化以及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原则,在当代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涵义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摒弃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将新的技术如信息化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收集信息、整合资源,在将信息化和图书馆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管理系统,将管理模式系统化、科学化,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中的资源信息化管理,对于其提高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得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更加效率化。在提升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同时也满足读者的需要,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当前的信息管理技术已经运用到图书的编目、借阅、分类等工作中。为了更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开发者针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图书管理软件,来适应不同的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融入到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符合当前信息化的潮流。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有助于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模式既可以降低资源之间成本共享,又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率,为将来其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使图书馆工作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封闭性,完善了相关管理工作。

三、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创造了基础条件,实现了图书馆资源信息化、数字化。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国际上许多国家在积极研发数字化处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等相关技术,“数字图书馆”也成为当前国际上信息产业主要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图书馆资源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即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图书馆的文献等资源加工并储存。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分布式系统,它充分利用数字处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存储不同形式和地理位置的信息,是为读者提供网络查询以及信息传播的资源系统。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隶属于信息服务行业,是信息业组成的重要成分。当前,我国图书馆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其发展趋势更加多样化,较之传统管理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并且其发展更具有现代化产业特征,促进了资源、文献的流通,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在资源的丰富度、知识的全面性等方面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知识门类齐全,整合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也非常强大。此外,图书馆作为服务大众的部门,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拥护,这些用户也是在图书馆信息化产业化后最忠实的消费群体。因此,图书馆产业化拥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景。

在实现图书馆资源产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符合现实的特色数据库并整合资源开发。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图书资源,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各种信息,在这个背景下,图书馆馆藏文献就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如数字化、产业化等。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状况,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实施符合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开发工作,在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工业化,创造经济效益。如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市场流通上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馆内资源相对丰富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馆藏相对匮乏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图书馆资源,并通过加工处理实现共享。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图书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将人性化作为其服务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这个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要以为读者服务为根本原则,在满足广大读者的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更加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让读者更加快捷地获取资源。和传统的单一检索点的线性检索相比,信息化技术运用更加先进的超文本检索方式,可以提供包括文字信息在内的音频、图像、视频等信息,并能通过强大的检索能力拓宽读者视野,根据个人爱好建立个性化的资源管理空间。只有始终秉承为读者服务的原则,尊重读者的利益,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四、结语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更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夯实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显龙.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新媒体研究,2016(09).

[2]苗茁.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9).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8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发展策略

一、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衍生出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快速应用和网络化迅速发展,传统的单纯依靠图书获取信息的途径的观念已成为历史。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覆盖,因此,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有效的完成信息社会赋予的使命,就要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实施优化,从根本上改变其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因此传统的图书管理向现代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方向转变,已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是深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与日俱增。所以,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的优化成为现代图书馆能够切实实现各种信息的共同使用,加快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客观趋势。信息管理的优化将从整体上改善传统图书馆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了全民素养的提高。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信息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数字化信息,而占据人际交流平台的将是虚拟空间。因此,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图书馆引入信息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单单是依靠书本,而主要信息来源则是依靠快捷、方便和全面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依靠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图书馆通过信息管理的优化,能够清晰的把握读者的需求,进而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图书馆的优化发展。

二、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方式策略

(一)图书馆自身落后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信息管理优化的关键是摒弃固有的管理观念,大力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下,更需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重新树立信息化、竞争、创新、资源共享等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融汇信息化环境下的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从而能够为读者更好更快地提供优质服务。

(二)信息服务意识和理念的加强。现代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要重点做好一切为了读者,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为目标,全面推动现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水平健康快速的发展。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就是要让图书馆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目标是要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使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实现利益互补,进而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硬件和软件投入的增加。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重组等其他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和服务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使图书馆传统业务技术手段得以改变,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深度开发和普遍共享,信息服务能力和文献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现代图书馆添置专业性的设备,在开发为读者提供特殊服务方面独辟蹊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导航服务。综上所述,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应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进而能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中的网络信息之间互动的形成和信息资源保障制度的创建,进而能够在实现网络化上提供软、硬件的保障。

(四)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不只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还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图书馆的功能已不是仅仅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要制作传播快捷,内容生动形象。因此,在信息管理优化中,要把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

结束语:总而言之,面对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应发挥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管理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束缚,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信息观念,利用现代化技术的优越性,尽快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未来信息社会的今天,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既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9

【关键词】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技术

0.引言

图书馆若想不落后于时代,则必须充分了解和使用这些技术,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发信息资源。主动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开创一个新的图书馆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是对参考资料的收集和采办,然后进行加工、存储、传播等处理。应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学校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一定要从自身角度着手,分层次的去完善。

1.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图书馆图书质量偏低引发信息化管理的根基不稳定

图书馆收录的图书数量,是用来衡量一所学校图书馆的办馆背景和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也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从多角度考虑一所学校创办学校的方法、出发点、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等条件的约束,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所收录的图书数量偏少,尤其是一些学校是由很多所学校合并而来的,建校时间就不长,历史也不够渊源。使得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收录范围很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有些高校对图书的去旧化、更新很慢,导致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没有一个合格的基础。

虽然说图书馆是整个高校信息资料查阅的核心,也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它。但是大部分的学校由于自身教育资金的缺乏有限,加上书本价格和管理设备的暴涨等,让图书馆机构缺乏了足够的管理资金。学校领导对图书馆也习惯性不加管理和重视,忽视了图书馆的工作,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人事管理部门要把人事作为重点,把人作为其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外又一宝贵的资源,如果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就会影响到设备的维护和运转,导致效益受到损失。

1.3信息资源建设和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再生和利用方法。它依据的电脑设备和网络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信息的传播与共享。这些年,很多学校在校园网络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硬件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很多学校的信息资源建设还是很明显的落后了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建设。如何规划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导致了数据的损失,以及信息被窃取使得图书馆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还有针对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非法攻击更是会波及到公共网络的安全。

2.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健全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机制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必须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的走向来确定馆藏的方向,建立起多方面、多学科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第一是要正确定位本馆,根据学校办学重点及用户的需求来确定。第二是要优化图书的采购,提高馆藏的质量。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必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应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等特点。避免凭主观盲目的去买书,提升图书的利用率。建立图书荐购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师生对图书的需求。另外,还要大力开拓网络信息资源,扩宽信息范围。图书管理员要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把大量无序的信息资源都收集起来,加以识别,然后进行科学的整合,把他们转变成馆藏图书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形成稳定性,且可以连续、反复的给图书馆的用户使用。于此同时就扩大了信息范围,增强了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

2.2根据管理信息化来构建不一样的服务

对高校图书管理者来说,网络的信息资源要有自己的特点。图书馆的特色化资源信息服务不代表就要削弱和排斥为一般读者服务的功能,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是要强调在处理好一般读者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自己的资源优势,力争找寻出自己的特色化服务。特色化服务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高校图书馆应当建设好自己的特色化馆藏,挑选出有特点的馆藏书籍,构建全文数据库,并尽快入网,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可以通过开展网上读者论坛和网络资源的收集等来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2.3积极展开咨询参考服务,提供进一步的服务

数字化借鉴咨询类服务是在数字化图书馆之后出现的,成为了国际图书馆界研究和关注的又一大重点。也成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类服务的主要发展目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字化参考咨询类服务也跟上了发展,得以普及。要想更好的满足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需求,必须大力强化对咨询馆员和用户的培训,切实提高咨询馆员的综合素质,有以下三个方法:首先,对基础比较好的馆员可以在参考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培训;其次,通过短期或中长期的学习努力培养咨询馆员,加大对硕士学位以上的计算机类、图书情报类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士的引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最后是利用学科馆员制度和虚拟化队伍建设数字咨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式,还要培养咨询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构建一个良性的循环。

3.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图书管理工作一定要努力实现资源信息的服务系统,做到图书资源的共享,提高图书管理和应用水平,增强读者工作和信息化的有效统一。只要不懈的努力,学校图书管理事业一定能培养出大量现代化建设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邓伟华.关于优化高职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1)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篇10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面临读者文化需求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挑战,针对传统图书馆管理呈现出来的资源难以共享,服务方式落后,安全问题突出,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弊端进行了研究探讨,笔者认为应当对知识经济时展下的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的改革,采用整合资源、搭建网络平台、改进服务手段、健全管理机制等举措对图书馆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059-02

收稿日期:2012-02-19

作者简介:王雪娟(1977-),浙江省余姚中学图书馆,馆员;童晓娟(1977-),杭州市第四中学,馆员。1 知识经济时代读者需求的新特点

1.1 信息需求复杂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广大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逐渐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更加复杂的信息需求。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需要获取知识信息的读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上也越来越高。并且在庞大的读者群体中,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有的读者需要利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许多学科的方法步骤对工作进行指导;有的读者希望能及时获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在最新的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还有的读者对综合信息甚至一些休闲娱乐信息的需求也很大。可见,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读者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1.2 全面化获取信息

受传统图书文献的限制,读者要获取相关信息就要通过人工在图书馆的书本中查找,或者对图书馆的藏书目录进行查询获取。显然,这种方式对相关有效信息的获取较为局限,并且会耗费查阅者大量的精力。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读者的信息需求也不断变化,渐渐地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世界信息资源共享必将成为信息发展的趋势。网络时代,读者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概念,而希望获取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成果、论证方法、使用范围、发展趋势等一系列全面的内容。因此,读者查询和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广博的网络知识到种类繁多的数据库都是信息的来源。读者获取知识信息已实现全面化,并呈发展趋势。

1.3 多样性信息载体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普及程度日益增长,图书资料的载体形式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变化,资料的储存方式不再局限于印刷型纸质书籍、报纸杂志、影音资料等实物载体,部分图书馆还将信息的载体扩展到网络和电子产品,这些新的载体具有知识容量大、携带方便,声像文字并茂等优势,受到读者的欢迎。新时代的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为广泛,迫切的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此可见,单纯的纸质印刷型文献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而以新技术产品为载体的信息存储方式将成为信息查阅的最佳渠道。

2 图书馆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

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是把文献资源的传递、存储和收集作为重点,通过服务人员把印刷的纸质图书、报纸、杂志等文献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摆放在相应的场所。所以,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方式及人员的服务是固定的、局限的,他们的服务以书本为对象,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读者,所以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管理和服务人员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1 服务方式落后

随着电子传媒及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高速发展,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和办公的方式越来越普遍。我国目前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仍以人工服务为主,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导致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不完善。从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一些图书管理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都已无法适应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深入,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2 安全问题有待加强

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建设,需要依托于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环境才能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与资源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规范和管理信息化建设,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但是目前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处于建设初期阶段,相关安全保障措施还非常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信用和安全问题。

2.3 管理体系不科学

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信息需求总是无穷无尽、不断变化,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可能在遥远的未来才会被阅读,这就造成了此时此地的“藏”,不知何时何地要“用”的尴尬局面。而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以重藏轻用、重源轻流为管理模式,以垂直的纵向层次的管理为主,按职能划分部门,按职位划分层次,以规则和制度为管理主体。这种管理模式和体制造成了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方式落后的局面。

3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举措

3.1 保障网络,共享资源

要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将图书馆的整体优势与网络优化相结合,借助网络信息的服务功能实行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创建适应时展、适应读者需求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主要操作方式是以中心馆——分馆形式组建图书馆的服务网络,中心馆以辐射和统领为主要功能,推动服务向各分馆延伸,通过网络技术发挥图书馆知识的辐射作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为信息的发展和飞跃奠定基础。这种通过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设计,使图书馆的资源得以整合,实现检索平台的统一、用户一次性认证、各系统的无缝链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进而使读者通过一次检索,便可以查询馆藏所有文献,解决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3.2 搭建网络平台,改进服务方式

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加紧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搭建。图书馆信息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图书馆整个信息化支撑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它承担着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任务,是分析、处理以及传播各类信息的物质基础。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将通过网络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进行资源和流程的整合,实现信息化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和顺利运行。构建配置合理、互相补充的资源文献保障体系,开展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书馆服务。在日常的图书馆服务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使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全面信息。

3.3 改变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应当改变重藏轻用的现象,以“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扩大读者服务的能力,提升读者服务的效果,使读者在获得所需知识信息的同时充分享受查阅资料的便捷。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服务人员树立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充分了解网络技术,熟悉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服务人员要能将网上信息进行相应的组织,使其更利于读者查阅和使用。总而言之,就是需要服务人员将工作的重心转变为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并把读者的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服务人员要将自己拥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尽最大努力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

3.4 调整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

要将信息化管理、网络管理与图书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必须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网络信息的管理法规,用来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也就是说,对于服务人员的管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专业层次馆员的中长期培养目标。首先,要将终身学习思想理念灌输给每一个服务人员,促使其自主的更新知识,将自己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优秀人员。其次,为图书馆服务人员提供一定的经费和时间,为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道德等综合素质提供机会和保障。再次,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图书馆管理带来更新更高效的管理理念。最后,图书馆需要建立内部激励制度,以此激发服务人员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工作业绩及成效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或作为升职考评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蔡艺洪.中小城市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实践与模式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0(10).

\[2\] 何良春.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及实施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3\] 周雪梅.现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思考\[J\].中共乐山市党校学报,2010(12).

\[4\] 王新梅.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思考\[J\].金卡工程,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