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资助办法十篇

时间:2023-11-20 17:29:56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64-04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同时,也伴随着高等院校贫困生数量的激增。据2011年教育部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1]。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校园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1999年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和奖学助学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求学问题;2001年之后又通过改进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制度,出台国家励志奖学金,加大助学信贷工作力度等;2007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基本满足了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需求,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2]。我国现有的高校办学模式是以公办高校为主,现有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是根据公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比如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多6000元,这对于目前公办高校学生,如河南省本科生每年3400元左右的学费,外加1200元左右住宿费来说,基本能够解决求学费用问题。但对于民办高校动辄上万的学费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因此,构建适合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助学模式就很有必要。

一、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一)河南民办高校贫困生概况

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2013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显示,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5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3.04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20.42%。河南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省内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而民办高校目前学费都普遍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生的生活和精神负担。

1.生活状况。民办高校由私人和社会团体投资,享受不到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远远高于同等层次的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学生在高招中往往成绩不占优势,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很难录取,为了上大学或拿到一个本科文凭,最终只能选择分数相对较低的民办高校。所以贫困生的比例也较公办高校偏高。较高的学费加之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贫困生的生活负担。大学生大都是成年人,为了完成学业和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一般都比较节俭,很少参加涉及资金开支的集体活动及出入娱乐性经营场所,学生生活的总体水平偏低。

2.精神状况。由于学费的逐年升高和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给贫困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尤其是在高校由于“消费差距”所引起的强烈对比,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部分贫困生能够正视现实,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但也有部分贫困生出现了自闭、不合群现象,将自己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少与外界交流,严重者出现心态失衡、价值观扭曲、怨天尤人、报复社会等不良现象。加之社会上对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的歧视以及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更是使民办高校的贫困生缺乏自信,自卑心理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3.学习状况。由于高招政策的歧视,民办高校招生处于同批次的最底层,生源普遍较差。由于基础较差,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加之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享受不到公办教师应有的各种待遇,社会保障和公办高校相比差距更大,教师缺乏安全感,造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不稳定,继而影响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这对那些本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来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高昂的学费,不确定的未来,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挫败感,继而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河南省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现状

由于民办高校学费较公办高校偏高,所以民办高校学生当中,贫困生比例较公办高校偏高。河南省民办高校贫困生数量占在校生总数的30%左右。而这30%的学生当中能够享受到贫困生资助的比例大约为20%,且资助金额有限。以金额最高的国家奖学金为例,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面向全体品学兼优的大二以上学生,比例约占全校学生总数0.3%,所以贫困生能够享受到的概率少之又少。国家励志奖学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虽说国家助学金相对容易申请,但助学金的最高金额3000元,相对民办高校10000元左右的学费,仍有不小的差距。同时民办高校为了节省办学成本,勤工助学岗位一般比较少,校内奖学金几乎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民办高校学生所能享受到的资助逊色于同类别的公办高校。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对公办高校学生来说没问题,但民办高校贫困生中途辍学或退学是常见的事情。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民办高校贫困生目前的资助现状不容乐观,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现有资助政策的弊端和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的不良趋向,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合理。

(一)现行资助政策的弊端

1.向公办高校倾斜,不符合民办高校情况。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家对公办高校资助和补偿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而民办高校由于自身办学性质,享受到的补贴远远不及公办高校。目前我国高校关于贫困生的资助模式,是基于公办高校的实际制定的,和民办高校的实际相脱节,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等并不能满足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现行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应该公办和民办分开,实行不同的资助标准,建立不同的资助体系。

2.贫困生认定难度大。贫困生的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现行的贫困生认定程序是学生申请,生源地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学校审核,最后公示。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认定的标准难以界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认定贫困的标准也不同。其次,可信度不高。部分学生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弄虚作假,从而骗取一定的助学金。再次,缺乏动态监控,部分学生家庭情况已经好转,但依然占有贫困生名额,造成一些不公平现象。

3.资助体系有待完善。(1)奖学金不属于资助体系,且奖学金数额有限。奖学金的性质是奖励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主要是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现有的奖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校友、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学校自己出资的奖励)。但奖学金不是济困金。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加之社会压力,能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很低。(2)高校资助体系层次不清。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奖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奖”、“助”、“免”都是无偿的,“勤”和“贷”是有偿的,放在一起来操作是不公平的,部分人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资助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难以界定清楚[3]。(3)勤工助学岗位渠道狭窄。勤工助学是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高校的勤工助学主要有校内勤工俭学、校外兼职和社会提供三种渠道。民办高校办学经费需要自筹,在办学经费和办学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校内勤工俭学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满足贫困生的需要;校外兼职由于缺少可靠的信息来源,对学生人身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社会提供的勤工助学有两种,出于纯粹的公益性的岗位比较少,出于功利性的,考虑到用人成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二)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资助

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主要体现在经济资助方面,主要通过“奖”、“勤”、“助”、“贷”、“减”、“免”等形式为学生求学提供帮助,这样做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经济困难。但重物质轻精神资助的办法,很容易产生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缺乏人文关怀,易挫伤学生自尊心。我国现有的资助体系侧重于物质资助,缺少人文关怀,这样就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自尊心。部分贫困生感觉申请贫困资助,自己家庭的情况就要被公示出来。享受资助的一般都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无能的体现,所以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促使部分学生把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的不公和父母的无能,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人生观错位等不良现象。

2.重物质解困,忽视育人教育。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总是把问题简单归结为经济问题,资助更多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只要资助到位,学费生活费解决了,贫困生问题就解决了,缺乏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做一方面很容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同时也容易滋生学生“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不利于学生成长。

(三)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1.过分注重理论学习,忽视社会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困境。社会实践的忽视,使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很难适应自己的工作。同样的现实也给贫困生的助学带来了不少麻烦,校外和企业的兼职,学生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往往不能胜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贫困生的求学负担。

2.过分注重物质追求,忽略精神富足。物质富足与精神富足,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支撑,缺一不可。而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以物质财富作为评价人才成功的标准。这就在学生当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尤其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把物质富足作为自己将来成功的标准,而忽视了精神境界的与时俱进,丧失了教育本应该具有的育人功能。

3.缺乏诚信教育。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不良影

响,加之我国目前个人信贷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且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致使贫困生的认定出错和助学违约现象屡屡发生。学生家庭背景的真实性难以把握,部分学生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还有一些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伪造各种相关证明材料,从而骗取相关的资助。部分学生毕业后贷款不能及时还上,造成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了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

三、健全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贫困生助学制度

1.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向私立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比如德国和美国,都给予私立学校比较高的资助。我国由于民办教育的立法不完善和民办高校的属性,经费问题一直制约民办高校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尤其是贫困生助学方面更应该给予倾斜。政府应制定和划拨专门的预算,设立专门的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金,缓解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困难。

2.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的资助体系。鉴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性质不同,资金筹措方式和学费的不同,应该分别建立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制度。民办高校设立专门的助学贷款和贫困生资助体系,根据民办高校的学费和实际情况出台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比如贷款金额提高到10000元,从而避免“一刀切”带来的问题。同时设立适合民办高校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3.建立并完善社会资助制度。民办高校因为起步

晚、发展历史短,在管理方面和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民办高校几乎成了“高收费”与“低质量”的代名词。导致民办高校受到了很大的歧视,社会力量和企业也不愿意到民办高校捐资助学。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当中。可通过制定“资助教育企业税收减免”等经济政策,建立“教育资助优秀单位及个人宣传网络平台”,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颁发“教育资助先进单位”“教育资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措施,鼓励和促进社会和民间资金参与高等教育资助工作,为高校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拓宽社会资助渠道,通过发行公益基金和“教育”等方式完善资助,从而形成全社会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关注民办高校学生。

4.民办高校去“营利化”。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法规,民办教育机构在登记时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为民办教育取得合理回报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为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教育,也规定了“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5]。所以民办高校的出资人为了获得“合理回报”尽量减少办学成本,把本应该用于资助贫困生的资金也减免了。国家应该在保障出资者财产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可以派驻专门的政府机构实施管理,尤其是在财政收支方面,要实行严格的核算,保证学校的公益性,去“营利化”。通过降低学费和减少不必要的冗员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二)加强贫困生精神资助

1.给予民办高校学生平等的地位。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招生的学生数、毕业的学生数以及教师数分别占全国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8%―24%之间。要促进高等民办教育发展,首先要尽快清理歧视民办教育有关的政策[6]。政府首先应该消除对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的歧视,通过明令条文禁止各种歧视性招聘,给予民办高校学生平等的地位,从而使民办高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办公高校学生一样的待遇。

2.重视隐形资助,促进身心发展。隐形资助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早实行的一种助学方式,也就是不直接对外公布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而通过餐补等形式每月给予学生一定的资金资助。较之一般的学生,贫困生更容易出现自卑情绪,某些不恰当的助学方法,虽然救了大学生的贫,却将他们隐私的困苦不合适地“示众”,反而容易给他们带来伤害。在我国大学生助学体系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应该更加重视隐形资助,比如通过同学走访,联系学生所在地村委会等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避免方式方法上的不当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压力。通过隐形资助,可以让学生体面地受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其身心发展。

3.注重精神“补钙”,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贫困生资助不能仅限于经济帮扶,更重要的是进行精神鼓励,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他们精神鼓励,通过心理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再者,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通过优秀贫困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最后,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

(三)完善贫困生资助平台

1.建立贫困生信息网。由于助学经费有限,为了保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将有限资金用到最需要资助的学生身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建立准确、全面、动态的贫困生个人信息网。通过同学走访、与当地民政部门的沟通等方式,对那些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来源少,负担重;单亲家庭,生活有一定困难;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等学生建立专门的个人档案。对贫困生的自然情况(如身份证明、家庭住址、所在院校、专业等)、信贷情况(如贷款种类、金额、违约情况等)、就业去向(如就业单位、联系地址、电话等)都要有详尽体现,从而确保资助的合理到位和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2.确立贫困生信用档案。国家建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网站,把助学贷款学生的名单以及还贷记录全部入网,建立贫困生个人信用档案。毕业后能够及时还贷的学生信贷记录可以消除。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及时还款的以不诚信论处,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同时,建立相应的信贷惩罚机制,制定有关信贷违约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硬性约束,化解违约风险。建立一套新型的还款制度,比如可借鉴英国等国外的做法,按毕业后收入比例还贷[7]。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着眼现实,注重实践,构建独具特色的勤工助学新模式。首先,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设立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其专业的勤工助学岗位,在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减轻其经济负担。如旅游专业学生可设置校内导游,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参与到学校基础设置建设等方面。其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校友资源,与企业的合作等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把学生的课余时间、专业特长与勤工俭学结合起来,从而缓解其经济压力。再次,建立健全助学信息交流平台。学校通过其自身的信息优势,定期对外和对学生勤工助学信息,防止虚假信息对学生造成欺诈。

2.提高技能,建设平台,实现劳务性助学向智力型助学转变。目前,高校通过对贫困生的经济补助,来帮助学生缓解暂时的困难,这种办法短期来看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通过校内创业,校外实习等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课堂以外的能力提升平台,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由传统的劳务性助学向智力型助学的转变。

3.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建立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高校的助学政策为贫困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过分重视“输血”。缺乏长效机制。因此学校的人才培养要和社会实践、课余活动、教学科研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科研,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社会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负担。

4.实行弹性学制。当前我国的学籍管理制度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操作起来缺乏灵活性。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学习期限等方面做一些灵活规定,从而体现一定的弹性,允许部分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可以通过打工休学等方式挣取学费,也允许一些困难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提前毕业,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

党的十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高校资助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仅要解决贫困生物质困难,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的贫困生扶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资助政策,调整资助体系,探索资助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做到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李心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

[2]刘超.完善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J].南方论刊,2012,(4).

[3]尚道文,田筱鸿等.试论高校贫困生助学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4]张妍,齐兰芬等.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现状调查――基于学生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5]李帅卫.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4).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2

关键词:贫困生;幸福感;资助;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93-02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对于大学生而言则表现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就是幸福”“生理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就是幸福”“在朋友圈中有影响力是幸福”[1]。贫困生是民办高校的特殊群体,现实中许多贫困生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心理上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感受不到大学生活的幸福。正因如此,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使之能够享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远离心理贫困、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的需要。所以,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是民办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提高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一、民办高校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必要性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标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目的在于增强其成才的动力,树立自信心和自强意识,使之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走访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贫困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思想、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诚信意识的不足、感恩思想的淡薄,甚至对社会悲观失望,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目标、定位以及前进的动力,并最终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帮助他们走出思想困境,用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社会,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去制定目标、奋斗成才。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

(一)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的现状

对于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由于肩负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不幸及压力,很难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幸福。通过走访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的贫困生了解到,超过80%的贫困生认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经济状况,65%的贫困生认为幸福感来源于健康素质、自身的行为是否被老师和同学认同以及与同学、老师的相处状态。在调查中认为自身的生活状态“很幸福”“不太幸福”“不幸福”和“无所谓”的,分别占贫困生总数的20.93%、46.57%、16.61%和15.88%。由此可见,贫困生明显缺乏幸福感,但缺乏幸福感,并不说明贫困生不想拥有幸福。相反,他们比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更加渴望幸福。因此,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使贫困生走出经济、思想的双重困境,使之体验到幸福的真谛,已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进入民办高校后的彷徨和无奈是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首要原因。一些高考成绩比较高的贫困生入学后陷入了四顾茫然之中,不知道给自己怎样定位,认为就读民办高校是人生的无奈,而不是带着幸福、渴望和憧憬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只是慨叹命运不公。在这样的心态下,贫困生难以认清自身的潜力、优势和价值,难以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理解不了“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的意义,在这样的心态下幸福感自然不会存在。

自我认知的偏差是导致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内在原因。民办高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偏差表现为自卑和过度自尊交织,认为贫困是很丢脸的事,怕被同学瞧不起,因此对生活上的困难采取回避态度,很少参加同学聚会,独来独往,“宁肯节衣缩食,也不承认自己家贫、不向外界求助,而是独自承担心理和经济压力。”[2]在人际交往上,民办高校贫困生虽然渴望交往,但由于害怕被人嘲笑寒酸,因此没有自信与同学交往、沟通,久而久之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

学业、就业压力是导致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直接原因。在贫困生看来,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是努力学习,因此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使之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状态。在这种心境下去学习,久而久之必然丧失学习信心导致学业失败。在就业竞争中民办高校贫困生明显处于劣势,他们在学历上没有优势、没有关系可依靠、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所以民办高校贫困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整天忧心忡忡,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自然无幸福感可言。

三、民办高校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路径选择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进行经济帮扶,而是通过资助工作使贫困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生活的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民办高校要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关键在于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精神,帮助其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昂扬的斗志,勇敢地接受生活的考验。首先要帮助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树立自立意识。民办高校要针对学生之间贫富差距较大的实际,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贫困不是他们的缺点,不能掩盖他们的优点和能力,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帮助贫困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

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培育幸福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民办高校要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首先,民办高校要根据贫困生心理敏感的特点,充分尊重大学贫困生意愿,注意保护其隐私和自尊,消除贫困生受助时的心理隐患,帮助贫困生解决后顾之忧,使贫困生基本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其次,民办高校要在贫困生中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一方面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贫困生能正确看待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等帮助贫困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巧。另外,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再次,要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民办高校应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教会他们掌握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贫困生,还需进行及时的特殊的心理治疗。同时,民办高校应注意创建一个关爱环境,给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应有的尊敬和理解,营造平等、团结、互助、互爱的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建立激励助学机制是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根本方法,能有效激发贫困生争取进步的动力,摆脱“受人施舍”的思想影响。首先,民办高校要注重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贫困生物质激励机制。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建立了贫困生学费减免与学习及日常行为表现挂钩制度,不仅解决了学费减免对贫困生之间以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之间存在的公平性问题,而且有效激发了贫困生争取进步的动力,改变了以往“免费午餐”式的资助。为了消除辅导员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暗箱操作的现象,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积极优化励志奖学奖、国家助学金评定方式,即“学生申请――学校抽样调查――民主评议――学校审核的方式”,消除了人为的分配不公。其次,民办高校要注重对贫困生进行精神激励。第一,要善于发现贫困生所取得的成绩,发挥表扬的作用,及时进行适当的表扬或予以肯定,增强贫困生进步的动力。第二,要实施教育关怀,引导贫困生积极面对贫困带来的人生磨砺,重拾生活的勇气,树立成才的信心。第三,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一方面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念。另一方面要宣传优秀贫困生事迹,注意挖掘贫困生身边的典型,尤其是对其中综合表现突出者、艰苦奋斗者、诚实守信者等进行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来教育贫困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贫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在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伊始举办了优秀贫困生事迹报告会,请自立自强典型以亲身体验、奋斗历程来感染、激励其他贫困生,帮助贫困生放下思想包袱。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第一要务是采用实践育人的方式,增强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磨炼其坚强的意志,树立逆境成才的信念。首先,民办高校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有偿”性质的社会资助项目,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自强。2012年秋季学期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积极拓宽社会资助的主渠道,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长春欧亚集团的勤工助学项目,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其中,按照项目的要求以带薪实习的方式亲身实践,在工作中了解社会、了解未来从事的行业,体验到经济资助来之不易。其次,民办高校要积极组建以贫困生为主体的社会服务社团组织,为贫困生提供锻炼平台,使贫困生不再感觉力量单薄,而且还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再次,民办高校要组织贫困生群体广泛开展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努力争取为更多的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积极统筹勤工助学岗位,选拔优秀贫困生到各部门担任助教、助研、助管,激励贫困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技术培养、法制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整个勤工助学活动中去,帮助贫困生实现学习、资助与就业一体化。

总之,民办高校在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态度,正确认识贫困生的特点,使之正确理解幸福的含义,积极快乐地去追求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感知创造幸福的能力,增强其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使之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促进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3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对于大学生而言则表现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就是幸福”“生理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就是幸福”“在朋友圈中有影响力是幸福”[1]。贫困生是民办高校的特殊群体,现实中许多贫困生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心理上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感受不到大学生活的幸福。正因如此,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使之能够享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远离心理贫困、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的需要。所以,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是民办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提高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

一、民办高校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必要性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标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目的在于增强其成才的动力,树立自信心和自强意识,使之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走访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贫困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思想、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诚信意识的不足、感恩思想的淡薄,甚至对社会悲观失望,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目标、定位以及前进的动力,并最终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帮助他们走出思想困境,用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社会,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去制定目标、奋斗成才。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

(一)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的现状

对于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由于肩负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不幸及压力,很难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幸福。通过走访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的贫困生了解到,超过80%的贫困生认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经济状况,65%的贫困生认为幸福感来源于健康素质、自身的行为是否被老师和同学认同以及与同学、老师的相处状态。在调查中认为自身的生活状态“很幸福”“不太幸福”“不幸福”和“无所谓”的,分别占贫困生总数的20.93%、46.57%、16.61%和15.88%。由此可见,贫困生明显缺乏幸福感,但缺乏幸福感,并不说明贫困生不想拥有幸福。相反,他们比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更加渴望幸福。因此,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使贫困生走出经济、思想的双重困境,使之体验到幸福的真谛,已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进入民办高校后的彷徨和无奈是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首要原因。一些高考成绩比较高的贫困生入学后陷入了四顾茫然之中,不知道给自己怎样定位,认为就读民办高校是人生的无奈,而不是带着幸福、渴望和憧憬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只是慨叹命运不公。在这样的心态下,贫困生难以认清自身的潜力、优势和价值,难以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理解不了“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的意义,在这样的心态下幸福感自然不会存在。

自我认知的偏差是导致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内在原因。民办高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偏差表现为自卑和过度自尊交织,认为贫困是很丢脸的事,怕被同学瞧不起,因此对生活上的困难采取回避态度,很少参加同学聚会,独来独往,“宁肯节衣缩食,也不承认自己家贫、不向外界求助,而是独自承担心理和经济压力。”[2]在人际交往上,民办高校贫困生虽然渴望交往,但由于害怕被人嘲笑寒酸,因此没有自信与同学交往、沟通,久而久之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

学业、就业压力是导致民办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直接原因。在贫困生看来,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是努力学习,因此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使之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状态。在这种心境下去学习,久而久之必然丧失学习信心导致学业失败。在就业竞争中民办高校贫困生明显处于劣势,他们在学历上没有优势、没有关系可依靠、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所以民办高校贫困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整天忧心忡忡,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自然无幸福感可言。

三、民办高校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路径选择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进行经济帮扶,而是通过资助工作使贫困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生活的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民办高校要培育贫困生的幸福感,关键在于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精神,帮助其重拾生活的信心,树立昂扬的斗志,勇敢地接受生活的考验。首先要帮助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树立自立意识。民办高校要针对学生之间贫富差距较大的实际,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贫困不是他们的缺点,不能掩盖他们的优点和能力,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帮助贫困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

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培育幸福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民办高校要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首先,民办高校要根据贫困生心理敏感的特点,充分尊重大学贫困生意愿,注意保护其隐私和自尊,消除贫困生受助时的心理隐患,帮助贫困生解决后顾之忧,使贫困生基本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其次,民办高校要在贫困生中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一方面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贫困生能正确看待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等帮助贫困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巧。另外,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再次,要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民办高校应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教会他们掌握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贫困生,还需进行及时的特殊的心理治疗。同时,民办高校应注意创建一个关爱环境,给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应有的尊敬和理解,营造平等、团结、互助、互爱的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建立激励助学机制是培育贫困生幸福感的根本方法,能有效激发贫困生争取进步的动力,摆脱“受人施舍”的思想影响。首先,民办高校要注重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贫困生物质激励机制。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建立了贫困生学费减免与学习及日常行为表现挂钩制度,不仅解决了学费减免对贫困生之间以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之间存在的公平性问题,而且有效激发了贫困生争取进步的动力,改变了以往“免费午餐”式的资助。为了消除辅导员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暗箱操作的现象,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积极优化励志奖学奖、国家助学金评定方式,即“学生申请――学校抽样调查――民主评议――学校审核的方式”,消除了人为的分配不公。其次,民办高校要注重对贫困生进行精神激励。第一,要善于发现贫困生所取得的成绩,发挥表扬的作用,及时进行适当的表扬或予以肯定,增强贫困生进步的动力。第二,要实施教育关怀,引导贫困生积极面对贫困带来的人生磨砺,重拾生活的勇气,树立成才的信心。第三,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一方面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念。另一方面要宣传优秀贫困生事迹,注意挖掘贫困生身边的典型,尤其是对其中综合表现突出者、艰苦奋斗者、诚实守信者等进行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来教育贫困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贫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在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伊始举办了优秀贫困生事迹报告会,请自立自强典型以亲身体验、奋斗历程来感染、激励其他贫困生,帮助贫困生放下思想包袱。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

 

近几年,由于受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显突出,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08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助学、奖学的5个配套办法和意见相继出台。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这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在经济方面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也是这次新资助政策体系的目标。

如何加强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保证国家关于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落实,使贫困生能够上大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就必须有完善的学生资助制度。建议构成以资助为主、辅助为辅、救助为补、自助为本相互补充的完整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

1、资助为主。资助是指由各级政府和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助。资助形式主要是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定向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学校自行设立的其它各种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以及绿色通道等。在现阶段资助是高校贫困生管理体系中的居主导作用,这里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一是因为高等教育是国家的稀缺资源,高等教育人才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二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三是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社会资助机制,高校贫困生很少接受到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四是居民收差距过大,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是政府通过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对此进行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五是保证国家机构尤其艰苦行业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六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是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各学校资助资金的来源都有赖于政府资助做保证。

2、扶助为辅。扶助是指除各级政府和学校以外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助学金,扶助的模式是通过企事业单位、慈善团体和个人等多种渠道,以奖学金、助学金、各种捐赠等方式对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它是对国家现行资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形式。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扶助是真诚和热情的,有很大潜力,应该加以很好地宣传和组织。政府和作为办学主体的高校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并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建立通畅的社会捐资渠道,从而设立各种扶贫助学基金。政府对企事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部分应给予免税优惠。并且,鼓励和倡议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对口支援”关系,这不仅可以保障部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可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推动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救助为补 。经济困难学生遇到家庭临时发生不可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患病、各类应急事故以及节假日回不了家等,根据实际情况,用专项(临时)困难补助形式,进行及时处理和经济上给予临时性、一次性无偿帮助予以解决。救助的情况虽然不会是经常的、大量的,但是这种困难是突然性的,困难程度是大的,因此,及时给予救助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是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4.自助为本 。自助是通过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家教等社会活动,取得相应的报酬来解决自己的困难问题。勤工助学制度将“资助”与“育人”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在经济上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困难,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工助学是自助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高校贫困生困难的重要途径,它把“输血型”助学变为“造血型”助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模式中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总之,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关心爱护贫困学生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发扬现有的资助体系,又要结合社会化的机制和市场化的手段,建立适应新形势不断发展的较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5

(一)充分认识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市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以解决贫困残疾人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策扶持、项目牵引、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不断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贫困残疾人数量多、分布广、贫困程度重,加之自身障碍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康复、就业、就学、权益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突出困难。目前,全市19.2万残疾人中有4.2万尚未解决温饱;有9万人迫切需要康复医疗和训练;残疾人的就业率仍很低,残疾儿童少年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因贫失学或辍学现象比较严重;社会各界关爱帮扶贫困残疾人的社会氛围需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也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千方百计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推动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全面开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各县(区)政府要把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硬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小康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重点督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全市特困人口中,残疾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解决好特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就是推动了全市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市政府将把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医疗、就业就学等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统一评估考核。各县(区)政府常务会议要定期研究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主要领导要听取扶助工作汇报,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贫困残疾人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定期开展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积极为他们办实事、送温暖。

(三)探索和建立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机制。要逐步完善扶助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带动、政策扶持、评估考核和资金保障等机制,推动扶助工作有效、稳步地开展,要根据当地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本着尽可能优惠和特殊照顾的原则,制定扶助政策和措施,保护和实现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各县(区)要通过财政支持、开展募捐活动、争取国内国际资金援助,建立特困残疾人救助基金。在福利发行中,每年要有15%的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救助项目,并逐年加大救助力度。

(四)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推动扶助工作。市县(区)民政、教育、公安、司法、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工商、地税、扶贫、农行等部门,要积极带头把扶助贫困残疾人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突破口,纳入计划,明确目标,内容和责任人,每年为贫困残疾人实实在在地办2—3件实事,扶持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状况。并要大力支持残联开展贫困残疾人扶助工作,在政策上倾斜,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加大投入。市县(区)残联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凋配合,做好组织服务工作、积极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五)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帮扶贫困残疾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残疾人社会帮扶工作意见的通知》(省委办发[]30号)和《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印发关于广泛开展贫困残疾人社会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政残工委[]8号),以及地委秘发[]76号地委秘书处、行署办公室批转《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残疾人社会帮扶工作的意见》和陇署发[]31号地区行署办公室关于批转《地区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的精神,将贫困残疾人帮扶工作纳入政府社会帮扶工作计划,落实“两带头、四定”制度(各级领导带头、残联干部带头,定帮扶对象、定帮扶责任人、定帮扶措施、定脱贫致富时限,确保帮扶任务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推动贫困残疾人社会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动员社会各界发扬扶残济困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开展“一帮一、众帮一”、单位包村,干部、党团员、致富能手包户及送法律、送文化、送技术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帮、包、带、扶活动,春节、助残日期间送温暖活动和志愿者助残活动,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增强帮扶实效,争取全市每年帮扶1万名以上的贫困残疾人。

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各界扶助贫困残疾人,兴建残疾人福利设施、康复机构和特教学校,参与和支持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

二、以项目为载体,加大资金投入,大力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大力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各县(区)政府及扶贫办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工作,将其作为总体扶贫工作的重点,统一安排,兼顾特性,重点实施。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坚持整村推进和特殊扶持的原则,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助措施,加大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认真实施扶贫“带动战略”、巩固、发展一批投资少、见效快、辐射面广、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基地和项目,扶持、培养一批残疾人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开展种植、养殖、加工和多种经营,提高生活水平。在实施带动战略中,发改委、扶贫、财政、农行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上优先考虑残困户;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全市扶贫工作计划,落实财专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牧、林业、科技、扶贫等部门,要积极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提供信息及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支持性、延伸;劳动保障部门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多种经营、劳务输出,增加家庭收入。

各县(区)政府及发改委、扶贫办、财政等部门、要加大残疾人扶贫资金和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各级农行要与残联共同建好康复扶贫贷款项目库,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限制,提高康复信贷资金到位率。

(二)切实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各县(区)民政部门要认真执行《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分类施保的原则,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孤残人员和重度残疾人及多残户,适当提高保障标准,予以重点保障;对接近低保线的困难残疾人家庭,给予适当补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79号),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残疾人家庭予以重点救助和照顾;对不适合参加劳动、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义务人、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给予供养和救济。

各县(区)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要引导、支持有就业能力的残疾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对缴纳保险费确有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补贴。要逐步将从事个体就业的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统筹等社会保障范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结余的县(区),可用保障金对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适当补贴。

(三)加快改善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目前,全市尚有1.5万多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或住危房,相当一部分城镇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也很差。各县(区)政府及发改委、民政等部门,要将农村无房和危房残困户纳入当地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灾民建房、危房改造等规划,统筹安排,加大资金投入,有计划地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认真实施国家公益金危房改造项目,力争“十一五”末,为350户以上农村无房和危房残困户修建或改造住房;动员社会各界捐助资金和物资,帮助更多的农村无房、危房残困户改善住房条件。城镇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的,要纳入当地政府廉租房范围,优先考虑;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减免有关费用,优先实行实物配租;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特困残疾人家庭,要给予适当补贴,保证他们有住房。

(四)积极开展社区贫困残疾人生活服务工作。要将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纳入城市社区服务内容,在社区布局、功能定位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尽可能方便和照顾贫困残疾人。要动员、组织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与贫困残疾人建立帮扶对于,帮助解决生活、就业、康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鼓励社区各种服务机构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要在已整合的社区全部建立残疾人协会,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并相应解决津贴,设立办公场所和残疾人活动场所。社区残疾人协会要协调、配合有关组织、机构开展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及时为贫困残疾人排忧解难。

三、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培训服务,积极推进贫困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

(一)多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就业。

1、依法全面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认真落实《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加大行政执法和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支持社区按比例安置贫困残疾人就业。加快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代扣和地税部门进行保障金办法,加大收缴力度。

2、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完善对福利企业的扶持保护政策,落实国家关于福利企业的税费减免规定,扶持福利企业的发展。加快福利企业改制、改造步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兴办福利企业和工疗机构,吸纳更多的残疾人集中就业。

3、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要完善、落实残疾人从事个体经济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适当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贫困残疾人个体从业,促进和稳定残疾人个体从业、残疾人从事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承租经营所得,全年应纳税额分别不超过1万元的部分,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部分,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残疾人工资或薪金所得,劳务、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大力发展盲人按摩业,制定全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整顿和规范盲人按摩市场;加大盲人按摩保健人员培训力度,在每个县区扶持建立1—2个盲人按摩院(诊所)和若干个社区盲人按摩服务点,提高盲人就业率。

(二)做好下岗残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各县(区)要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结束之前,继续做好下岗残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要利用再就业资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下岗残疾职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用人单位进行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设备、设施改造,促进下岗残疾职工再就业。

(三)保障残疾职工的基本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待遇;依法查处、纠正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及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持对残疾职工实行同工同酬和适当照顾的原则,确保残疾职工工资按时发放。

(四)加强贫困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各县(区)政府及劳动保障、教育、残联等部门。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联合社会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定向免费开展适合贫困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使培训后残疾人的就业率达到50%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开展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服务,扶持他们从事适合的职业。各县(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等服务,推动残疾人就业。

四、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救助,使贫困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

各县(区)政府及卫生、民政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44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84号),制定并落实帮助城镇残疾职工加入医疗保险、农村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对其中的贫困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要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防治和瘫痪、截肢康复列入城镇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范围,保障贫困残疾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救助。要落实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努力使残疾人参保率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民参保的平均水平。尚未开展新型合作医疗的县(区)要对患大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贫困残疾人,给予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要吸收残联参加,加强工作统筹和协调。

建立健全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认真贯彻《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省委发[]39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81号),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机制,扩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受益面。建立健全市县(区)政府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多项康复服务。

认真组织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蓝天行动”、“彭年光明行动”、轮椅捐赠、假肢装配等康复项目和国家公益金康复项目,帮助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康复。组织医务人员在“三下乡”和“对口扶贫医疗”等活动中,对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专项康复医疗,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

卫生部门要加强医疗机构的康复能力建设,支持、指导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康复科室。要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依托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为广大贫困残疾人提供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康复服务。不断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康复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基层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对从事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在晋升职称、解决住房等方面给予照顾。

五、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资助力度,保障贫困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一)改善贫困县(区)特殊教育条件。各县(区)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3号),把残疾人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一票否决制,加快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要加强特教学校建设、把现有特教学校改、扩建工作纳入当地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规划中,力争“十一五”期间,市至少建成一所特教学校,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二)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各县(区)要认真落实残疾儿童少年减免费用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优惠政策,到年末,全市城镇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残疾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到年末,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残疾学生全部享受这一政策。有条件的县(区)可优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少年和特教学校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争取在两、三年内使全市残疾学生普遍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各县(区)政府要设立并增加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保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县(区)教育部门和残联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建立、完善助学制度,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认真组织实施“中西部盲童入学”、“扶残助学”、“春雨行动”、“公益金助学”等助学项目,每年资助350名以上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就学。

(三)积极发展高中阶段以上特殊教育。各县(区)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贫困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要积极争取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教育资助项目,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班),让更多的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各县(区)残联要协助教育部门,做好高考残疾学生的摸底、录取和资助工作,保证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被录取并稳定就学。

六、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法律援助,努力维护贫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完善和落实对贫困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各县(区)政府要针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取消农业税等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修订完善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和扶持力度。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细化优惠内容、提高对贫困残疾人的优惠标准。要明确各级各部门落实优惠政策的责任,加强对政策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解决好残疾人在生产生活、医疗康复、就业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6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资助

 

200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财政部、教育部连续出台91号、92号两个文件,国家加大了对高校教育救助的投入,受助学生人数和受助金额都明显增加。但国家对于助学金的申请,并没有特别具体、客观的评定标准,而独立学院所特有的办学机制和生源构成更是给界定、资助工作带来相当的难度。

一、存在的问题

1、资助名额富余,校方强行消化。独立学院的收费比公办高校高许多,许多考生都会结合家庭情况慎重选择报考和入学,因此在读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家庭经济基础较好。而国家资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独立学院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许多独立学院每年享有的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名额与一般公办高校无异,有的地方为了扶植独立学院办学甚至还有所倾斜。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独立学院学生大量“被贫困”了,学生基本只要申请了就会有。校方要求各院系“想尽办法消化”名额,以免剩余名额影响来年的指标。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往往苦不堪言,使得严肃的资助工作蒙上了一层虚假的阴影,严重悖离了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的初衷。

2、评定标准陈旧,有悖社会现状。目前对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在经济指标方面基本上是将标准定为学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00元,而特困生则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00元,这个标准全国统一,自1999年实施十多年来还没进行过调整,这使得独立学院参照执行时也是谨小慎微,与公办高校的标准相差无几。国家相关部门对助学资助没有考虑独立学院与公办院校的生源构成差异,贫困生的界定指标也没有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个现实状况企业管理论文,更没有考虑学生就读所在地的物价水平及学生的主观感受[1]。因此,缺乏有效的动态效果评估,使得国家资助尤其是在独立学院这一块出现“供”与“求”失衡,其出发点本是想一视同仁,而事实上却给评定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3、弥补求学投入,滋生伪贫困生。贫困生认定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出示贫困证明材料,这也是形式上最客观的一环,材料一般由生源地乡(村)委会、(街道)居委会、县镇民政部门出具。独立学院学生由于求学成本的高投入,自然希望能从各方面进行弥补,这不仅表现在许多学生有经济条件也要申请生源地贷款,还表现在争取国家助学金方面。各级政府部门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缺乏监督,又囿于乡土人情关系,往往出具没有公信力的证明材料,“生产”伪贫困生。而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了解接触较多,彼此知根知底,伪贫困生的参评不仅造成同学间、师生之间矛盾,还会滋长造假之风影响班风学风,直接影响贫困资助的公正性,由于利益的驱使,这种现象在独立学院中最容易出现。

4、量化评定标准,缺乏现实意义。由于贫困生的认定过程比较复杂,许多动态的因素影响着评定的结果,于是许多学者尝试着建立各种界定模型,试图以量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当前提出的有“BP网络模型”[2]、“ISM方法”[3]等。但笔者发现这些模型在运用时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例如“BP网络模型”在样本数据的获取时,要求样本量大于500时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才会显得比较充分,并且还要配以问卷调查,而现实中贫困生的界定范围一般情况都是以辅导员所带的专业或教学班为蓝本,其样本数远远小于500值;而使用“ISM方法”的前提也是数量较大的贫困生界定。这些模型的运用固然有其科学严谨的参考价值,但与现实存在脱节。因为首先是这些模型的运用不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性,涉及到多学科种类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来说有相当难度;其次界定模型的运用最后也只能提供参考,不具有完全的结论性,最终还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其他因素才能界定,事实上将本就复杂的界定过程再次复杂化了,难以普遍推广。

二、完善独立学院贫困生界定的对策

1、建立动态效果评估制度,实事求是,分类资助。职能部门应该针对独立学院与普通公办高校办学体制和生源情况的差异,定期对独立学院的真实需求进行动态评估,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招生情况、专业门类等因素后,有针对性的确定国家助学资助款的比例、流向,避免“吃大锅饭”、“一刀切”的情况。这并不是指削弱对独立学院等民办教育的资助投入,而是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将国家教育的财政投入用到独立学院真正需要的地方,促进其良性发展。

2、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标准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予以放宽。以重庆地区的情况来看,将独立学院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界定在家庭人均月收入150元以下的确不符合实际企业管理论文,若真有此类学生是不会选择独立学院就读的。以重庆为例,国家生源地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或许可以暂时解决学费、住宿费等大额开支问题,但日常生活消费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独立学院学生基本生活消费月平均值一般在400元以上,因此其特困生的界定标准应适当调整、放宽。

3、构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完善教育资助体系。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救助制度模式基本上都是受资助者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受助思想必须摈弃,大学生必须明确付出才有回报。学校可以与地方接洽,设立一些社区服务岗位,建立贫困生社会服务体系,将社会服务工作量作为贫困生接受资助的条件之一。由于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境较好,特困生只占极少数,社会服务这一条件必然会极大减少伪贫困生的数量,让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既接受了锻炼又获得了资助。

4、重视诚信教育,简化认定程序,实施动态管理。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应始终向参评学生灌输这一理念,不仅如此,还应在参评学生中建立相应的风险承担体系,让学生明确弄虚作假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贫困生的认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目的在于通过国家资助的形式让大学生明确社会责任,奋发图强,学会感恩。笔者不主张为了达到界定的目的而套用严谨的学术框架,但可以通过对贫困生家庭情况信息的定期反馈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让贫困资助无论在何种办学模式的高校都成为一件充满励志、积极向上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钟一彪,赖东菲.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学生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2]刘善槐,张飏基于BP模型的高校贫困生界定研究[M].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12)

[3]陈明,郭维,邹琦ISM方法在高校贫困生界定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 资助成才

随着独立学院招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又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学生也相继进入了独立学院,随之,所以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逐渐凸显,成为独立学院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独立学院贫困生的构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来自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学生家庭收入偏低;二是部分城镇家庭,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人员下岗分流等原因,只是家庭收入降低;三是有些家庭遭受特殊变故,影响家庭收入;四是一些学生来自多子女家庭;负担较重;五是当今离异家庭增多,出现学生上学无人愿意过问状态;独立学院学费较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与家长的负担。

一、独立院校贫困生的特点

1. 独立学院的贫困学生处在经济重压之下

根据国家规定,独立学院的学费收取实行准成本收费,每名独立学院学生每年的光是学宿费要在1.5万元以上,是普通高校学生的三至四倍。一般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才有能力送孩子到独立学院就读,但是随着“读书就是出路”观念的深入和国家“绿色通道”政策的实行,部分家庭贫困又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学生也相继进入了独立学院,于是许多相对贫困甚至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迈着沉重的步子、背负着几代人的希望走进三本独立院校。

2.社会活动能力差,心理素质两级分化

相比较其他学生,家庭经济相对贫困或是贫困的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阅历狭窄、社会活动能力差的特点,淹没在家庭经济较好、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中,当他们面对多姿多彩、开放的校园,他们容易产生心理素质上的两级分化,一个极端会向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从而磨练出自立自强、健康向上。也有部分向消极颓废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渐导致了自暴自弃、封闭偏激。加上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要求不高,自律性差的特点,在这种群体特点的影响下,也会使得他们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处在消极颓废方向倾斜的灰色地带。

3.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偏低

独立学院学生招生批次为本科三批,这个批次的招生分数一般要低于本科二批50 分左右,和本科一批的分数差距更大,虽然有因偶然因素没考好的情况存在,但普遍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起点偏低,生源质量明显偏差。独立学院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本二学生并没有大的差别,之所以高考成绩不理想与他们缺乏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无关系。而大学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较之本二学生,独立学院学生比较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导致一些学生畏难情绪大,学习动力不足;还有的学生难以承受高考一时的失败,以逃避的方式应对遭受的挫折,缺乏学习韧劲,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从思想上,由于经济的巨大压力带来的重负也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压力,面对周围现实的强烈反差,他们心理经受着巨大的对比下带来的强烈自卑和恐惧。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助体系尚不成熟

虽然当前我国独立学院贫困生体系基本沿袭了公办高校的体系,也有相应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制度。但是整个资助体系仍然不够完善。首先,奖学金顾及的学生人数有限。部分贫困生由于高考上的落差及贫困中来的心理困惑令贫困学生无法全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另加上奖学金的数量有限,所以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作用不太明显。其次,生源地助学贷款基本上处在试行阶段,对于独立性药品苦涩如烟,办理的人数比较多,地方私自设置门槛或办理的积极性不高,也会对贫困生资助工作有较大影响。再次,学校内部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也非常有限,另外也有时间上的限制,仅能帮助小部分的贫困生。最后,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学费,没有政府财政性投入,所以学费住宿费减免等补助政策不能够大规模推广,此类受助人数极少或是没有。

2.贫困生认定标准不易界定

包括公立院校在内,以往对贫困生的确认基本上都是凭借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或乡镇(街道)及以上的民政部门开具体的证明来界定的。但是这样的界定方法,已经出现了漏洞,因为有些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可能无法及时开到有效证明,而开到证明的部分学生家庭未必贫困。根据学生家庭收入和学生在校生活状况进行的调查来界定是比较合理的构思,但是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程序不统一,需要不断深入细化,并且要加强认定工作人员,如辅导员等工作人员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影响破坏认定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认定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3.贫困生受助过程中缺乏道德诚信意识

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感恩意识薄弱,对于来自学校的资助,认为理所当然的,不但缺乏感恩之情,甚至有依赖资助的心理。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诚信意识薄弱。其中有些认为独立学院除了几个特别贫困的同学以外,大部分同学的家庭境况都处于中等,相差不大。所以,将班级奖学金和助学金大家私下平分;更有严重的,因为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名额相对有限,所以有些同学为了争取到这些资助利益,不惜诋毁同学、破坏班级团结,而且认为这些是他们应得的一旦得不到,就会认为学校和辅导员老师有失公平。

三、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贫困生作为一个校园的弱势群体,是全体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浙江海洋学院争创浙江海洋大学之际,在我院打造全省一流独立学院之际,贫困生工作关系着校园稳定,也关系着我们“真诚服务,学生第一”的办学方针有否落到实处,尤其在现有资助体系因为社会和高校本身的原因不足以支撑全部贫困生解困工作时,探索新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我院资助体系尤为重要。

1.规范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

实行学院领导负责制,逐级分配。负责各项工作实施,指导学生工作部门开展具体工作,统一思想、分工明确、负责到人、齐心协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依据国家公办普通高校相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各项规定、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合理开展资助工作。积极鼓励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应积极放宽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让生源地助学贷款成为资助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家长担保的情况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违约的情况发生,能相应减轻银行的房贷风险压力,调动经办银行的积极性,同时可增强对贫困学生的诚信教育。

2.面向社会,争取校企合作

在独立学院中仅靠国家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应尽可能吸收社会和企业包括个人的资金,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独立学院的助学体系中,对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等联系起来。可以借鉴国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计划”,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定向培养人才,有企业资助学生学费,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又能为贫困生提供了就业平台。既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又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3.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注重对贫困生的精神引导

贫困生资助工作,物质“资助”只是一部分,更要重精神“资助”。要以人为本,用心去关爱学生,从心理素质、人生价值观念等深层次思想“资助”。要细致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关心贫困生的内心深处,用爱去帮助、温暖他们,用“爱”和“心”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加强对贫困生感恩、诚信和自强教育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8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关系格局;冲突;制衡

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75-04

一、高校政策改革与凸显的大学生贫困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高等教育界中较大的问题是如何做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1]贫困生资助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公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方利益关系的冲突和相互制约,直接影响到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性、有效性。学校、出资方和资助工作者等关系主体应当可以看作是处理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各种矛盾的重点。

1. 高等教育政策纵向发展历程与大学生贫困问题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贫困问题。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问题暴露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我国实施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双轨”招生制度,尝试向部分学生收费,这一制度实施后贫困大学生问题随之扩大。第二,问题凸显阶段。从1997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费、自费的普遍并轨,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学费制度。第三,问题激增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一过程,90年代中期贫困大学生问题开始日益突出,并随着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形成,是一种非自发的、自上而下的变迁过程,本质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高校收费体制改革,使得贫困生问题凸显。 “这种变迁较多地考虑到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分担问题.较少兼顾到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问题 ”。[2]

2.助学资助模式的发展――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我国贫困资助政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阶段 (1994―1998年)勤工助学政策及学费减免政策探索阶段 。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尤其是特困生得到有效资助,同时要求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帮助贫困生顺利入学及就读。 第二阶段(1999―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初步探索及国家奖学金调整阶段。这一期间,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有关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至少12个以上。其中199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标志着国家助学贷款开始成为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04―2006年)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奖学金进入调整阶段。当国家助学贷款第一批试点院校开始进入贷款回收时,出现大部分贷款学生不能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拖欠款等现象,导致经办银行积极性减低,贷款进入调整阶段。其后的几年时间内,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出台有关政策、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国家助学款的相关条款。2008年中央财政拿出308亿元用于大学生资助,随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初步估算,每年全国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3]2010―2011学年,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6000元/人/年。在国家政策不断调整的十几年时间里,贫困生的助学模式由起初单一的减免学杂费方式,发展成为由各级政府部门牵头加大资助力度,银行系统配合发放各类助学贷款的多元化形式。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众多贫困学子顺利走进了大学校园。

2.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道路中的问题

我国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经费有限,无法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奖、贷、助、补、减、免”等内容相结合的混合型大学生资助模式。尤其是2007年,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即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资助内容和对象明确的高校资助体系。[4]体系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的“绿色通道”解决大学贫困生问题。

其中,助学金的受惠面相对较为广泛,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但由于评定的标准、受援的范围等因素导致不能有效的惠及在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不能保证贫困者的基本学习要求,没能有效地解决根本问题。勤工助学一方面能够解决不少贫困生的生活费问题,但是存在岗位数量不多、岗位类型单一、岗位资源不足等问题,比较贫刚生数量来说是杯水车薪。奖学金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在学习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而且资助范围极其有限,不能真正改变贫困生生活状况。此外,虽然有形式多样的社会捐助,但大多都较分散且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和应急性,捐助总额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也不便于高校对于资助名额的统筹管理和统筹分配。目前尚无独立的政府机构来负责组织和接收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因此难以有效、系统地推动社会助学的形成。

二、相关权益主体间的矛盾

――学校、出资方和资助工作者

1.高校、出资方的两难境地:建设资金保障和贫困生利益保障

学校建设的主要出资方是各类银行,资金来源大多为银行贷款,部分贫困生不能在毕业后的还款期限内按时还款,引发银行对学校放贷施压之间的矛盾。国家助学货款的出现,大大缓解了高校助学方面的压力,然而,商业性质的国家助学贷款本身门槛过高,很难形成助学资金的主要来源,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急需资助的贫困生拒之门外。虽然这种弊端现已通过生源地贷款的途径得以缓解,但是由于生源地贷款审批的严格使得大部分贫困生受助的压力又落回高校。

2.高校资助工作者守护教育公平

银行对学校催缴贷款施压的工作重担在高校资助工作者身上,即高校辅导员。而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繁杂,贫困生认定期限短,需要花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开证明以及组成民意小组开展调查讨论工作。种种因素使得贫困生认定难免有疏漏之处,影响公平性和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效率。

三、贫困生资助名额分配布局不均

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现象。公办名额供大于求,而民办则往往供不应求。民办虽然学费高,但不乏家庭困难学生,例如专转本学生,很多学生当初选择上专科就是由于家中交不起大学的学费,然而2年后迫于就业压力选择重返大学,这部分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在家务农,子女多且负担重。然而目前的资助政策偏向公办统招生,也许是僧多粥少,难免就顾及不到民办生源当中的贫困生了。这种政策偏向导致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公办名额多余班级贫困生总数,一般情况下会强行安排下去,使得部分并非贫困的同学也能拿到助学金,搭了顺风车。这种现状一来影响认定工作的公平和公正,使真正贫困同学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不贫困的同学反倒侥幸获利;二来不利于辅导员日后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很多同学认为既然不贫困也能拿到助学金,就不能从思想认识上引起重视,因而行动上也不会积极配合认定工作。缺乏公平公正的尺度就会在学生中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制衡―从冲突关系到平衡制约

1.学校、出资方和资助工作者――发挥合力效应

完善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认定体制。由学校和出资方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共同承担起贫困生资助的重任,从贫困生认定环节开始把关,严格审批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原则。同时,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者―辅导员的积极性,配套考核和奖励制度,深化贫困生认定的调查审核工作,做到细致入微。

并可在认定工作过程中引入校外专业评估机构有效收集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当地街道等政府部门意见以及学校档案管理等信息资源。在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中,统筹协调地方政府、资助方、学校和学生多方利益,必然有利于现行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完善,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保障教育公平性的最大实现。

2.教育优先原则基础上实现教育公平

在保障教育优先原则,即资助政策首先惠及统招贫困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体现和保障教育公平性原则。根据高校实际状况打通管理公办和民办资助系统,当公办名额超过统招生认定的实际贫困生数量时,将多余名额经审批调配到民办贫困生系统中去。这种灵活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保障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使得贫困生最大限度的享有资助权利,从根本上保障教育公平。

3.开发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现行资助体系较以往有所发展,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合理利用、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建立健全社会性的,有组织的资助团队,扶持合法的民间资助团体,形成全社会的互联网状的资助体系,确保高校资助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多渠道的保障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4.建立贫困生个性化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在建立和完善江苏省助学金资助管理系统和高校管理系统的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贫困生个性化电子档案,把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切实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个性化电子档案包括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显性档案,二是隐性档案。

显性档案,即每年申请贫困时,由当地街道、政府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以及往年申请资料。这些硬性材料都是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必备佐证,对于历年材料的整理也是保障认定工作公平开展的基础。

隐性档案,即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贫困生备案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层次的贫困生管理。根据认定的贫困等级:一般贫困、贫困和特别贫困,建立分层管理档案,重点关注特困生、家中遭受自然灾害以及重病家庭学生,以便在资助金额分配时给予适当的倾斜。其次,建立跟踪调查档案。对于大一新生,进校之初就应及时了解情况,开展贫困生预调查工作,尽早建立调查档案,便于节约认定工作的时间。同时,跟踪毕业贫困生,在校期间做好还款教育,毕业后积极配合银行和校方催缴贷款,并了解贫困生的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给予母校的关怀,开展关注教育、感恩教育。再次,不断更新整理贫困生文档材料,及时了解学生当中的信息,不漏掉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同时也严格贫困审核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不免有学生家庭出现突发状况,例如天灾人祸,导致原本可以维持的家庭一下落入贫困的境地,针对此特殊情况,需要资助管理者们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班级学生信息,动态掌握学生家庭状况。最后,建立有效的评估制度,根据班级状况,组成形式多样的贫困生认定小组。可以同时采取小组评定、个别谈话、班委会议等多种形式,多方了解贫困生实际生活状态,以确保贫困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

5.感恩教育――倡导贫困学生自觉自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在国家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的同时,却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贫困生使用奖助学金进行高消费,认为资助是理所应该,很少有感恩回报现象。

造成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这与我们长期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美德,却日渐被当代大学生所遗忘,因“忘恩”而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提醒我们加强学生,尤其是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贫困生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多与贫困学生谈心,了解困难并及时解决问题,强化感恩教育和道德教育,弱化对捐助产生依赖心理。引导其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在校期间珍惜机会,毕业后懂得回报母校和社会。

其次,发挥辅导员的表率作用。学生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与学生交流,在学生工作中,通过辅导员的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来引导和感化学生的心灵。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感恩不仅仅是情感活动,更是一种认知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在一些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感恩教育的宣传工作,坚持美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历经多年发展,已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现有阶段,需要更多的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本文从分析比较几对关系主体的角度出发,以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R].2002:2-7.

[2]李从松.中国大学贫困生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25.

[3]冯燕,谢鹏.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分析[J]. 经济师,20l0(5):95.

[4]陈双凤.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发展历程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150.(责任编辑、校对:张叔宁)

The Relationship Pattern in the Subsidization of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flicts and Balances

XU Wen-zhe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9

西部地区贫困生资助体系2007年国家出台了系列资助体系配套办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新的资助政策出台后,高校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还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高校贫困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1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资助力度和成效低,经费投入不足

西部地区高校资助资源稀缺且经费投入少与不断扩大的贫困生群体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资助工作,也是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困难的原因。同时资助力度欠缺,在现行资助体系中,各种资助项目虽然种类繁多,但数量金额很少,缺乏合理科学的整合,资助方式有很大的主观性,实际操作中会产生不公平和不和谐的现象。

1.2社会资助渠道和资源有待开发

受西部经济落后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资源缺乏、教育落后,居民收入偏低的西部地区,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少,拥有的社会资源有限,使现行的资助体系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仅靠国家财政支出,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资助还处于自发自愿行为,没有义务,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其资助数量仅占贫困生的2.3%左右。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由于财政投入毕竟有限,用于学生奖助经费无法满足贫困生奖优助贫的需要。

1.3资助方式需要从完全的经济型资助转变为“造血型”自助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大都局限于经济援助,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勤俭节约、创新能力在贫困生资助主要途径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而实际上通过勤工助学渠道资助的学生仅占贫困生的3.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绝非经济援助所能覆盖的。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等“多困生”现象已经非常突出。新的经济形势下,资助观念不能单纯停留在经济助贫层面,而要跟随时代变化与时俱进,资助方式需要从完全的经济型资助向“造血型”自助方式转变。

1.4缺乏专门的资助资金管理和营运机构

2007年资助政策文件规定:贫困生认定由学生所在的院系领导、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来进行,也可加进部分学生代表。即贫困生认定人员由教学人员和辅导人员兼任,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管理。由于教师对学生有所偏好,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因为缺乏专门专业的资助资金管理机构和人员,无法统筹兼顾各种类型的贫困生资助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资助体系的功能。同时资助体系的实施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2贫困生等级评定的指标体系

针对西部高校贫困生特点以及体现公平公正高效原则,设计了三级助学金等级评定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资助政策因素、师生认定因素。在各项二级指标下,选取相关性低、反映学生贫困程度、可获得性强的因素为三级指标,从而得到助学金等级评定的三级指标体系。

助学金等级评定的三级指标体系为西部高校定量评价助学金等级提供了有利参考,提高了助学金评定的公平性和工作效率。

3对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3.1加强贫困生认定办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包含了太多的因素,而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的认定方法主要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过强、信息不对等问题,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各高校可以参考上述定量的贫困生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加强对资助全程的跟踪与监管,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公平性。同时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假困生严肃处理。

3.2建立有效的奖助学金使用监督机制

学校要规范宣传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发放原则以及目的意义,并成立奖助学金使用监督机构,辅导员、班主任通过抽查暗访落实学生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对于将资助金使用不当的要予以追回,并给予相应处罚。同时通过各种网络媒体接受举报,贫困生与学校签订相关自律协议和承诺书。

3.3建立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

2007年国家奖助学金制度中放弃了“家庭经济困难”的评选标准。因为在学习和综合素质方面西部高校出身贫困家庭的子女是无法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的。而国家资助制度不仅要助贫助学,还要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所以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在讲求公平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建立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国家励志奖学金则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至偏远的农村,因长期受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竞争能力、开拓精神、感恩情怀等意识淡薄,形成物质、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贫困。需要通过锻炼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就业能力等方式解决贫困生的能力和发展困惑。

3.4资助理念与社会发展及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国家助学体系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有重要意义,随着资助体系日渐完善和资助理念的多元化发展,资助体系需要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国防事业、教育事业、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相适应,为填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人才缺口、缓解部分地区和行业人才紧缺的状况,充分发挥助学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94-96

[2]刘永琴.高校贫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高教探索,2001,(1):65-67

贫困学生资助办法篇10

一、领导重视,机构完善。

我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李兴建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分管,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确定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

二、措施有力,资金落实。

年初,中心扶贫领导小组到达定点帮扶的xx镇梓南村,确定了20户帮扶对象,并与之签订《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帮助制定经济发展的计划、措施。我中心决定在“科技项目、科技示范、科技培训”三个方面为帮扶提供帮扶措施。直接到村上门服务5次,期间帮助该村搞好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协助搞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结合芦溪镇伍柏村的实际困难,向每户贫困户捐赠钱物达400元,共计8000元,切实地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对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现金资助,资助金额达XX元,帮助其解决学费及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三、开展科技服务,提供致富信息 。

我中心利用自身优势,组织惠民职业培训学校,针对贫困户缺知识、少技能、外出务工难的的实际情况为其免费进行了电工、焊工、缝纫、计算机、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力争让帮扶的贫困户逐渐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