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2:11:44

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范文篇1

文化是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食粮,在实现全面脱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全国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仅883元,相当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四分之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而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9264元[1],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待从供给侧发力。从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迅速引起我国经济领域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也逐步受到关注,并被学者们广泛运用。“十三五”规划强调在未来发展中要克服供需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而文化发展的供需平衡是重要内容。学者们的研究聚焦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欧小蓉[2])、内涵(陈莎[3])、基于需求现状调研与居民文化状况及地方实践探索总结的供给侧改革策略(陈艳[4]、张忠[5]、黄君录[6])、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彭雷霆[7])、“互联网+”视域下的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机制设计(陈波[8])、实践探索(姜雯昱[9])等方面。王为理等梳理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原因,基于公益电影放映项目和继续教育项目两类项目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创新新媒体服务平台等改革对策[10]。陈建提出自治与他治形成合力、整体性政府合作伙伴关系、线下与线上互补优化等革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11]。汪开利在总结当前安徽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多元供给配置、精准对接需求、实施科技引领等创新安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发展路径[12]。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贫困地区的任务是最艰巨、最繁重的”[13]。本文研究中部地区安徽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行机制,试图探索减少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与需求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内容,为促进供需协调与匹配,促进文化资源公平共享提出建议。

二、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

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共有20个部级扶贫重点县、12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9个深度贫困县,安徽贫困人口为679.1万,排名前三位的致贫原因依次是因病、因残和缺劳动力[14],2018年9月—11月,选取利辛县望疃镇辛沟村、临泉县高塘乡贾王村、金寨县天堂寨镇泗河村、望江县雷池乡三河村四个村的村干部、村民进行个别访谈,发现贫困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倾向于群众自组织类的活动或去休闲健身器材锻炼,而对阅读或乡镇文化站等政府组织的活动参与较少。截至2016年底,安徽皖江城市带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普及率看,绝大多数乡镇都有图书馆和文化站,只有安庆市没有达到全覆盖;而剧场和影剧院的普及率则较低,最高的为马鞍山,达到28.57%,但与发达城市上海市68.9%的占比仍有很大差距;乡镇公园及休闲健身场所的普及率也达到80%以上,最高的仍然是马鞍山,这与马鞍山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密切关系,但与无锡市、宁波市、舟山市100%的全覆盖还有一定差距。在公共图书馆供给方面,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上等图书馆中,其中一等和二等图书馆安徽省累计达到64个,国贫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中分别有6个和1个图书馆未达到三等图书馆评定标准,9个深度贫困县中,一、二等图书馆累计达到5个,而霍邱县和萧县图书馆尚未达到三等图书馆标准[15]。在文化馆供给方面,近年来安徽贫困地区增加了人、财、物的供给,以9个深度贫困县为例,2018年度文化馆活动和训练的次数并不弱于怀宁、枞阳、五河、固镇、东至等非贫困县,其中临泉县为1533次,利辛县也超过100次;用于文化馆活动举办等各项支出也均超过100万元,最少的太湖县年度支出109.3万元。从站均组织文艺活动的次数来看,除了阜南县略低于5个非贫困县外,其余8个深度贫困县均超过5个非贫困县,最高的临泉县接近50次/个,约为5个非贫困县平均值的5倍,站均举办训练班班次9个深度贫困县中也有5个高于非贫困县的最高值12次/个。

三、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总量逐年增长,供给质量和效率偏低。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人才、资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供给数量逐年增长。表现在如人力供给上,从2013年起,实施贫困地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以2018年安徽省文化人才选派指标计划为例,国贫县、省贫县和其他各市县分别按10人、5人和3人选派[16];在财力供给上,2018年安徽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中,位居前五位依次是歙县、寿县、金寨县、临泉县、霍邱县,五个县中有四个都是国贫县。但贫困地区文化资源配置仍不合理,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不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安徽省41被评定为一级的图书馆中,位于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只有颍上县、金寨县、太湖县和岳西县4个图书馆,而深度贫困县只有金寨和太湖图书馆为一级[15]。在服务产出上,以安庆市贫困县太湖和非贫困县桐城相比较,2018年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分别为0.302和0.205册/人,但总流通人次却分别为221.23千人次和317.86千人次。在走访的利辛县望疃镇辛沟村、临泉县高塘乡贾王村、金寨县天堂寨镇泗河村、望江县雷池乡三河村等多个农村书屋,都存在书籍利用率低的普遍现象,且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硬件设施陈旧老化,软件设施更显不足的现象。(二)供给与需求有所脱节,供需失衡。文化扶贫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投入到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举办的财政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扶持政策不断推出跟进,但是群众文化自组织建设困难,居民受欢迎的文化活动较少,参与率不高,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的多样化、差异化、多元化需求。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为例,安徽省2015年《选用目录》不足《推荐目录》的9%[17]。由于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群众表达不畅通,送文化多,种文化少,致使供给没有对接居民文化需求,贴近贫困地区百姓生活的文艺作品不多,以潜山县2018年164场送戏进万村演出为例,通过对潜山县黄柏镇、五庙乡、梅城镇3各乡镇9个行政村村民的个别访谈,虽然这些活动也送去了欢声笑语,但群众更喜欢文化自组织开展的活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大量农民文化乐园、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的复制式建设,供给内容趋同性,供给方式单一化,存在基层文化设施闲置、文体活动无人参与等无效供给的现象。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不少文化惠民项目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不合理,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建设不完善。(三)供给体系不健全,缺乏文化人才。通过课题组抽样调查,对安徽省贫困地区的灵璧县黄湾镇、砀山县朱楼镇、阜南县王堰镇、宿松县许岭镇等4个综合文化站的调研,并对管理人员和个别村民进行访谈,调研中还发现公共文化服务“散、乱、差、少”的问题仍很突出,创新模式较少,文化资源共享建设与非贫困县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文化管理、服务人才方面,基层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强,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文化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实施了文体人才工程等各项政策,但对于贫困地区依然缺乏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难以吸引文化能人留在本地,业余群众文体队伍也不够壮大,部分优秀的民间文化和特色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在实践中,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并没有采用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考核和量化贫困地区的这项工作。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不少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并没有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各项发展相融合,更没有将文化发展置于整个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中,因此,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化反哺经济的作用也没有更好的体现。

四、供给侧改革下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构建

贫困地区范文篇2

2O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两种力量及其制度模式构成我国农村社会“乡政村治”的格局。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党的政治领导下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二是存在于农村社会的村民自治权,村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对自己进行管理,按照民主的原则实行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两者产生了诸多矛盾,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冲突成为最为突出问题之一,而当前西部贫困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交通落后、土地分散、粗放经营效率低、公共卫生建设严重滞后、公共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等现状,急需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的民主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需要国家负责任的引导和帮助,绝不能将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和费用变相转嫁于农民或压制村民自治运行。所以正确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贫困地区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现状分析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此规定明确界定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实质上是村民自治权与乡镇行政权关系在法律上的定位,他们应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关系”。但对西部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现状而言,现实中的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常常与法律法规存在着种种偏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频繁干预与过度控制,将村民委员会当作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进行行政领导,布置各项任务并下达行政指令,从而转嫁乡镇行政权应承担的责任和费用于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造成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空挡与错位。一般表现为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乡镇行政对村民自治组织的人事控制。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对村民会议负责,乡镇政府无权任免,但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通过在村干部中培植自己的人实行对村的间接控制。例如在选举中对村民委员会成员资格进行限制,使他们认为“听话的”、“有能力”的人当选。将村民自治组织的“当家人”转变成乡镇政府的“人”,造成村民自治组织角色错位。虽然便利了乡镇政府对村的管制和所属行政责任的完成,但往往造成村民心目中精英人物落选,压制了村民民主权利实现的构想与向往,实质上是对村民自治权的一种剥夺。

第二,在日常事务中进行行政干预。在现行压力型体制下有时乡镇政府为了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不仅是对村委会进行“指导”,它还直接“领导”村委会;要村民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村委会仅仅协助是不行的,必须由村委会“负责”完成。所以实践中村委会承担着诸多乡镇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使村委会成为“准政府”,这样以来村民自治组织便陷入忙于繁多的政务而无暇顾及村务的局面当中,以至于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日益萎缩,村民自治原则也被消解于无形之中。

第三,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财政监控。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集体经济薄弱,财政基础有限的现象,而乡镇政府往往凭借自己的财政监控职能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进而影响整个村的管理形式,缺乏经济基础的村委会也只能听任乡镇政府控制。

第四,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价值控制。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缓慢,需要国家提供各种贷款救济及其它资源供给,使得乡镇政府可凭自己手中掌握的这些社会价值分配权对村委会进行调控。

二是村民自治的偏斜运行,导致村民自治功能萎缩。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环节。但贫困地区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只注重强调民主选举,认为“对大多数村民而言,自治权利不过就是在三年中参加一次投票而已”。村委会也片面重视村级换届选举而忽视其它环节运行;自治组织结构中除村民自治中的执行环节存在村民委员会这个“实在”机构之外,民主决策环节及相关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环节都是“虚位”的,因此,在自治实际运作中出现失衡现象,造成村民自治呈偏斜状态运行,使村务管理实践中出现大量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和损害村民利益的现象,降低了村民自治的实效。

三、实现贫困地区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良性发展的思路

通过上述对西部贫困地区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现状的分析,为保证村民自治的健康运行和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立足贫困地区现实,从改善乡镇治理和提高村民自治两方面出发,努力寻求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一)依法改善乡镇治理体制和方式,界定村务与政务,增设派出机构,为村民自治提供广阔的空间

首先,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乡镇政府管理范围,实行依法行政。《村民委员组织法》只是笼统的、原则性规定,缺乏明确性和具体操作,使乡镇干部很难把握。所以可在总结村民自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组织法实施细则》,从实际工作考虑,对乡镇政府行为进行明确规范,明晰那些是属于正常政府行为,那些是属于不合理的干预。

其次,合理划分二者权限,界定村务和政务。所谓政务是政府管理的事务,它具有国家意志性,是需要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事务。村务,是在一村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它涉及的是一村范围内村民的共同利益,是由一村之内的村民共同管理的事务,具有群众自治性,体现的是一村范围内村民的公共意志,由村民共同决策、共同遵守。所以,乡镇政府要区别二者的范围,凡是政府的职权,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原则上不属于政府的职权。因此,凡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属于政府办理的事情,如果是村的共同事务,就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如果不是村的共同事务,就属于村民个人事务。对自治领域的事务要给于指导和支持,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不加干预;对非自治领域的事务要通过引导和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以保证国家任务的完成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其三,转变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首先,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明确乡村关系实质,将上下级隶属、指令性执行观念转变为平等互助、民主协商观念。其次,乡镇政府布置任务,要根据村民委员会职权和各村实际情况,与村委会协商,再由村委会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改变过去指令性工作模式。再次,乡镇政府改进工作方法,学会指导村委会依法换届选举,尊重村民民主意愿,不委派干部,广泛开展村民自治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形成健康、有序的村民自治氛围,帮助贫困地区农村进行村民自治。

其四,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公共产品供给越来越多、扶贫力度越来越大,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需要向村级渗透。鉴于此,对于西部特别贫困的地区国家可适当加大基层管理成本的投入,增设乡镇政府对村的派出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减轻困扰在村民自治组织头上的现实行政压力,从而使村民自治组织轻装上阵,投入主要精力搞好村务。真正实现给村民自治组织“减负”。

(二)落实村民自治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四个以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治活动中,民主选举是基础、民主决策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方式、民主监督是保障,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偏斜运行方式,应该落实村民自治各个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村民自治结构,平衡和规范自治权力内部关系,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一是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科学构建村民自治结构,成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进行会议的有效召集,并代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监督村民委员会,切实发挥村民议事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一般情况下,西部贫困地区村民比较分散,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常设机构一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村民意见并向村民委员会提出村经济发展计划和项目的建议;另一方面,对村委会提出的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论证,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这样既有利于村民的利益诉求和意愿得到有效充分表达,也对村经济建设项目起着科学参谋和严格把关作用。

二是定期组织进行村干部述职和民主评议,加强监督考核,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可根据不同村的不同情况,村委会一季度或半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报告村民会议决定事项的完成情况、报告村经济发展和财务收支情况,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其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听取意见后积极答复。由此可形成对村委会较强的约束和激励,促使村干部积极工作,管好村务,避免出现过分关注选举阶段而选上后无所作为的现象。

三是对外积极寻求人才和智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村民自治严重的人才匮乏和知识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村民自治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所以,村民自治“知识引援”迫在眉睫。目前可实现的途径有:联系志愿服务西部组织,求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戈0,持续引进热爱农村的知识青年深入基层,安排他们进入村民自治组织挂职锻炼。同时积极与周边高等院校合作,邀请大学生来村实践活动,以各种形式参与村民自治活动。

贫困地区范文篇3

近几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美术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城镇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在欣喜之余,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正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开展得还相当薄弱,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2010年)}中提出的具体目标还相距甚远。可以说,没有占全国受教育人口80%的大多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繁荣,我们就无法实现既定的艺术教育目标,提高整个国民艺术素质更无从谈起。因此,笔者对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引起大家都来关注农村美术教育,并把农村美术教育落到实处。

一、目前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历史、政治和地理等诸方面的原因,中西部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严峻的现实状况导致了这些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面临着重重困境。

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美术教师的匮乏。就笔者所在地区的调查,目前近6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很多学校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使美术课流于形式。整体美术开课率尚达不到40%。同时,我们却又看到另一种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几年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和其他美术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大学生宁愿漂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里打工,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造成大量的人才闲置与浪费。这固然有大学生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原因。这些大学生几年专业学习下来,往往花费了近三四万元的家庭收入,他们希望尽早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家庭分忧,而目前,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还是不能吸引他们安心工作的。这种状况延续的时间越长,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就会越匮乏。而且随着社会信息交流和开放程度的增加,农村中小学现有的师资也在流失,乡镇的老师向县城学校流动,县城的美术教师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公立或私立学校流动。这无疑对农村的艺术教育是釜底抽薪。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学校和大城市学校的差距没那么大,现在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已不是个别现象。

现有师资水准较为落后是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又一困境。农村学校现有的美术教师一部分为非专业兼职教师,另一部分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毕业的中师毕业生或专科毕业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还是让学生长期去画石膏几何形体或者简笔画,忽视鲜活的现实生活和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美术师资水准的落后与教育机构、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也有很大关系。目前,8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或美术活动场所。

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带来的师资匮乏、教学水准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设施缺乏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暂时性的。但农村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另一种隐性的,也是更大的困境是由于长期城乡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

中西部农村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相对稳定和悠久的文化(包括美术民间文化),长期以来同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和悠久历史共存,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相适应,作为具有人文素质的美术教育无疑应该体现和遵循美术的这一基本规律,使之能够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需要。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城乡文化差异”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做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在实际教学中,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所使用的美术教科书都渗透着都市人的审美情趣,充满了城市色彩和西方美术文化观念,既使涉及到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以都市人猎奇的眼光来欣赏和判断。教材内容缺乏农村学生鲜活的生活感受,远离他们的文化氛围。而老师囿于教材内容,也只能一知半解地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尽管在新课程体系中,国家实行了三级管理模式,给予地方、学校30%的自主课程。强调“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料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而我们实际提供给农村学生的美术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多是远离他们经济基础的生活现实,与他们的文化情景不甚相关,自然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因此脱离贫困地区实际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结果只能是牺牲一代人的审美素质。

二、影响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在当前很难快速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水平的现实情况下,影响农村美术教育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问题。首先是我们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其次是我们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虽然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教育方针,把艺术教育作为启迪人的智慧、滋养人的心灵、发展人的个性及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总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在制定政策措施、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配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能予以支持,就使本来就没有多少基础的美术教育举步维艰,这是造成农村中小学校开课率低的最重要原因。这些管理者和教师往往是上世纪“”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那时期对美育的忽视最终要到现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美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长期的。我们看到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美术教育课程,但往往教师负担过重,缺少必要的教学条件。笔者在一所中学调查时发现,一位美术教师每周要上23节课,每班学生在100多人,而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上课非常无奈,而学生更是缺乏兴趣,苦不堪言,这样的美术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虽然个别地区或学校的领导者对艺术教育有了一定重视,但往往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却偏离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进行美术教育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而是为少数学生服务,把美术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和扩大学校经济收入的手段,让美术教育走上应试教育的方向。现在很多中小学一窝风开设美术特长班,实质上是以牺牲普通学生的审美教育为代价,以艺术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这些错误认识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陈旧的学校美术教育评价标准与模式,也是影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的一些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艺术教育观念陈旧,往往盲目效仿经济发达的城市美术教育模式,并以此用来实施和作为衡量美术教育的标准,而不能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开掘本地的美术教育资源,所以他们感到美术课和美术活动因不具备条件而无法开展,进而形成等待思想,缺乏对美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

三、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途径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严重匮乏,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推广音乐、美术主辅修教学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性研究的领导,确立艺术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等都极大促进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而我们更应该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重在落实的角度,来探索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是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贫困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的艺术教育观念,逐步消除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将对美术教育的有关决策、引导和评价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这个方面往往容易停留在口号上而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对领导和管理者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通过继续教育,更新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美术教师是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原来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不能适应新的现实需要而显得过于陈旧。而现代社会需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离职学习、远程网络学习、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美术教师,并且制度化、规范化、周期化。使他们明确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具体目标,进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探索,在美术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建立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方式是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源上的贫困,首先,这些地区往往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以河南农村为例,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积累在各地的人文景观和民间美术资源上,剪纸、泥塑、面塑、编织、刺绣、民间玩具等门类繁多,而雄奇的北方山川,广袤的豫东黄土地,丰富的自然植被和富饶的物产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与学生的生活习性、文化传统相依相伴,与他们有着自然的亲和力。其次这些地区因远离大工业化的城市而较完整地保留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如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重视亲情和团结互助的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等,这些正是高度工业化、物质化的现代社会正在失去和需要弥补的。因此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呈现出困境与机遇、劣势与优势并存的态势,如果使这种机遇和优势转化为现实,农村美术教育就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贫困地区范文篇4

1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及其价值

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提升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会进一步强化,不但能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够在文化治理上全面地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传播正能量和新知识,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科教事业和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1.1精神的梳理与感知认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知识、信息等内容的源头,其文化宣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其能够为民众提供精神认知和情感感知,这种文化治理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持续强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文化服务基于“信息流”模式的变化而逐渐转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立新的发展平台,拓宽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从精准服务层面围绕“精神文明”来进行创新和革新,真正锁定文化服务的用户,并精准匹配内容,在教育、科研、医疗、扶贫、商业等多领域创造更多的服务价值,将社会意识形态匹配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提高服务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度[3]。1.2文化的治理与提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基于图书馆的信息供给模式能够不断地进行延展,从简单的信息交互到当今的文化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层面。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是随着图书馆、信息技术和用户使用共同成长下的“生态圈”,其中包含了信息交互、知识传播、科研教育和民众教化等多方面内容,而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文化治理的根本。首先,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从教育角度出发来构建正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在社会组成的各个节点中有着规范行为、优化沟通的作用。其次,文化治理能够去芜存菁,摒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证国家、社会的意识形态充满“正能量”。同时,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传承和发展我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最后,图书馆是文化治理的源头。图书馆的多功能信息供给模式,能够进一步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1.3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弘扬“团结”“诚信”“友善”“奉献”等正能量传播的层面,在教育和教化层面,能够帮助人们感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紧紧地围绕在主流文化发展思路之上,能够帮助人们认清事物的对与错、真与假、善与恶、因与果,这种持续不断的精神宣导和教育教化,可以为社会的文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支撑力量[4]。

2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

2017年,全国仍有超过3000万的贫困人口,其中贫困人口规模在300万人以上的省份有6个,而教育水平不高和信息流通不畅直接阻滞我国脱贫的步伐,尽管每年平均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但是扶贫工作越往后难度越大[5]。因此,为了从根源上推动脱贫工作的落实,避免脱贫后再度返贫的出现,有必要深入贫困地区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其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2.1蕉江村概况。全州县蕉江村是蕉江瑶族乡最偏远的贫困村,位于大山深处。村委距乡政府20公里,辖24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189人。全村有旱地1300多亩,水田780多亩,林地9万多亩。农作物以水稻、红薯、玉米为主,林业则以杉木为主。蕉江村基础差,底子薄,村民居住稀散,交通十分不便;经济、文化发展均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单一,发展缺乏可持续性。2.2蕉江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全州县蕉江村贫困人口占比较高,当地的文化软、硬件设施匮乏,全村公共文化服务滞后。笔者为深入了解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当地人口文化特征、文化意识、接触文化服务的途径、文化服务诉求等方面。据对100份问卷的统计发现,蕉江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以下问题。2.2.1居民文化程度较低。据对100份问卷的统计,中学以下学历者占据93%,见表1。多数人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读书不如种地,获得新知识的愿望不强。2.2.2对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如表2所示,全州县蕉江村村民对于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认为有文化也没用者居多,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深。2.2.3接触文化的途径较少。如表3所示,当地人接触文化的途径较少,而去过图书馆的人仅占调查总数的7%,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比较贫乏,公共文化接触率较低。2.2.4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如表4所示,接受调查的100人中,主动表示愿意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数为15人,绝大多数民众没有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总体来看,全州县蕉江村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堪忧,主要限于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处于贫困水平线以下,村民的整体文化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图书馆也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2.3蕉江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的原因。全州县蕉江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有很多原因:首先,当地的贫困人口较多,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图书馆难以建立导向性的目标,难以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文化的主体延伸服务;其次,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受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不能深入地针对个人进行文化宣传,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更难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最后,当地图书馆并没有利用农村书屋、文化下乡、技术覆盖等方式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在执行力、服务力缺失的情况下导致了图书馆文化治理的功能逐渐弱化[6]。总体来看,全州县蕉江村是个例,但也代表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境况。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坚力量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必要立足实际,以点带面分析情况,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从根源上提高贫困地区民众的文化素质,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3改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状况的建议

从桂林图书馆全州县蕉江扶贫点的情况来看,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存在政策、资源、人才和技术4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多数贫困地区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只有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向前“迈步”。具体来看,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在资源供给、人才建设和技术应用上,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执行,通过自上而下的环境建设和精神引导来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想,进而从意识形态层面推动区域贫困人口的思维转型,从根源上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如图1所示[7]。3.1匹配文化资源供给。在文化资源匮乏的全州县蕉江村,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处境上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有必要在资源供给层面进行投入,提高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激发民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加深文化服务的感知力和影响力。具体来说,在政策上,应加强建设农村书屋、加大信息网络覆盖以及增加文化资源投入;在实施上,结合贫困地区的人口基数来匹配文化设施和资源的投放量,这样能在潜移默化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图书馆应精选适宜的书籍资料输送到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引导当地群众树立阅读意识和“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走向脱贫致富之路,进一步体现“授之以渔”的文化影响力。3.2循序渐进普及文化服务。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应因地制宜,拒绝“模板化”的形象工程,要以正面的文化内容推动贫困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方能进一步找到脱贫之路。如甘肃省泾川县多年来坚持将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通过开展“文化铸魂行动”普惠群众。同时,多年坚持“资源下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纷纷在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立起基层服务点,全面加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帮助当地贫困户学会如何利用知识来改变现状,值得学习和借鉴。3.3人才梯队嵌入文化阵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是基于“人才”来进行管理、推广和实践的,在贫困地区更需要优质的文化服务队伍。宁夏固原市以首批25个移民新村为重点,采取文化帮扶措施,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同时,固原市打造了百余名大学生人才服务团队,在各贫困移民新村建立了106个扶贫支点,指导当地民众学习文化知识,同时配套建设文化大院11个,培育文艺演出团队37个,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引入全新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来增加移民收入,在当地成效斐然。3.4技术应用与服务环境构建。贫困地区更应当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发展,如建立网络文化平台、区域资源共享联盟、农村信息书屋等,形成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迎合了时展的趋势[8]。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当地的交通、网络和各方面资源较为匮乏,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金寨县引入了区域图书馆联盟的信息服务网络,探索出“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广场,礼堂、讲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村情村史展览墙、乡风民俗展览墙、崇德尚贤展览墙、美好家园展览墙)的服务模式,不但加强了科普宣传的效果,更是将文体娱乐引入到了居民的生活之中,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达到了66%以上,近期目标还要将其提升至90%,把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之中,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4结语

贫困地区范文篇5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下辖6镇、10乡、1个工业区,总人口83.68万,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2.85亿元。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因处于嵩山山脉而得名,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下辖9镇、7乡、321个行政村,总人口59.34万。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6.75亿元。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30个乡(镇)、63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73.41万,为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6.22亿元。

二、样本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业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下,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提高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两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活动室)为阵地的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兰考县积极引进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三馆两场(兰宝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其中由深圳宝安市捐资500万元、总投资895万元建设的兰宝图书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天津图书馆、天津少儿图书馆援建的兰考分馆也已在焦裕禄纪念馆开馆。嵩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资金,协调县配套资金,建成集文化馆、图书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固始县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设施,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三县都加大对乡镇、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其中兰考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3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458个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初步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嵩县、固始县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店覆盖率也大大提高。

2.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近年来,贫困地区文化部门直视现实,采取有效措施,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养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兰考县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线开展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在央视的热播,在整个兰考大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兰考还举办“迎新春百场大戏谢人民”活动,邀请全国优秀艺术表演团体前来演出,使著名表演艺术家与兰考人民零距离接触;“欢乐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全年演出近30场,“温暖冬天关爱农民工子女”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嵩县按照“政府主导,服务大众,群众受益”的思路,举办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上水平”的文化活动,吸引全县群众广泛参与。“精彩嵩县”、“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演出50场,受益群众达30多万人次。“嵩州梨园”戏迷擂台赛,参赛人员300余名,观众3万多人次。固始县坚持“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普及与发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廉政文化、社区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县50多支上规模的民间文艺团体常年坚持开展演出活动,做到“群众文化天天演,广场文化日日新”。

三、样本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其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必须鲜明地体现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性,其建设的主体一定是各级政府。而大多数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高甚至紧张,使得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贫困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

受经济社会条件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好的乡镇、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室内外活动场所较为完善,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较为丰富,群众对文化生活也较为满意。而经济落后的地方,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则较为落后,文化活动缺乏人气,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尤其是偏远山区,个别农村根本就没有公共文化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

1.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些倡导往往都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设备陈旧落后,空空的书架上满是尘土,仅有的几本图书也是很多年前的,差不多已经沦为一个“空壳”。大多农民即使在农闲时节,也主要以串门聊天、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娱乐,就是有一部分农民看书、读报,也很少去乡镇文化站,甚至有的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服务机构。

2.农家书屋管理不善,利用率低。农家书屋虽然都建立起来了,而且每一个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但由于图书内容及管理等原因,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利用较差。在一些农家书屋,光盘没有开封、电脑没有打开、图书崭新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农家书屋没借书登记,最近的登记时间是几个月以前的,而且图书被借的多,归还的少。甚至有的农家书屋锁门而不能正常开放。

3.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投入大,效益小。这项工程国家投入巨大,但农民对国家的这种服务方式不太认同。即使在贫困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也多已经普及了电视、DVD播放,有的村甚至还连上了互联网,不断更新的文化传播形式,使得广播、露天电影等传统形式已没有多大吸引力。另外,实施“2131工程”,国家的愿望是好的,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本就紧张,更不愿在这上面投入了。所以,现在农村看电影,不少是村内某一家遇到红白事,自己出资放的电影。

4.农村的健身器材疏于维护,破损严重。现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他们非常喜欢健身广场上的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式样新颖美观,简单易用,老少皆宜。当初在农村配备和安装这些健身器材时,往往都是临时性的,有的村还搞个活动仪式,但大多都没有告诉农民如何使用和维护,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自然破损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偷盗现象,这些设施也就越来越旧,越来越少。

(三)文化活动群众参与者年龄、性别失衡

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是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尤其是这些地区的边远农村。为了增加收入,青壮年人多选择外出打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呈现出老龄化的特点。由于农村生产以体力为主,留守在家的老年男性,还需承担家庭的主要体力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他们眼中的“不务正业”的活动。加上目前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等,多是适合女性健身,因此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还呈现出以女性为主的特点。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大力发展县、乡镇、村级文化设施,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将贫困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加强建设特别需要各级政府明确责任,统筹规划,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建议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形成长效机制。项目经费应由中央财政扶持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县乡基层政府原则上“只出力不出钱”。

2.运用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和塑造民族文化信仰

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面对不少人心灵空虚、精神迷茫,公共文化服务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努力培育和塑造属于我们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信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群众实行“菜单式”文化服务,努力做到供需对路,满足群众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3.将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文化关怀作为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在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多有年迈的祖父辈老人与孩子们在家生活。相比于成年人,孩子间的城乡差别要大许多,“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各级文化部门更应有实际行动。目前所举办的诸多文化活动,对象差不多都是成年人,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实则需要文化的滋养。建议从现在开始,国家新增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文化关怀项目,以国学诵读、文艺培训等为平台,利用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财政经费,从贫困地区农村开始,试点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艺术培训基地,让农村孩子在学校之外能够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4.将打造职业自豪感作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文化人的社会地位很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自豪感很强。然而,这种自豪感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物质需求和文化追求的多元关系中逐步呈减弱的趋势,许多老同志热爱文化工作的情结在年青一代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身上体现不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建议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共同关心扶持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吸引人才的需要,更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需要。

5.将对基层文艺表演团体的扶持作为对贫困地区扶持内容之一

贫困地区范文篇6

一、研究背景

(一)当前民族贫困地区民生状况的基本特点。

1.民族贫困地区的自然灾害较多,但危害性不大,政府救济效果较好。民族贫困地区基本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从调查点来看,常见灾害按严重性和频发性排序,分别为病虫害>旱灾>洪涝灾害>霜冻灾>泥石流①。从救济效果来看,约48%的农户认为政府救济及时,较少损失;29%的农户认为只是受灾后就发点救助金,没别的措施;16%的农户认为预防措施不够,往往都是补救措施。

2.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广播电视、通讯、饮用水条件较好,道路、卫生、土地和农田水利条件较差。(1)对于道路条件,有汽车能常年通行的正式公路,但大多是汽车能通行的土路。(2)对于卫生条件,67%的农户认为本村无公共厕所,无统一垃圾堆放场所,但在调查中发现,定期有垃圾车过来收农户堆在门口的垃圾袋,且村里有简陋的公共厕所。(3)对于广播电视条件,61.5%的农户认为收视效果很好,但也反映有线电视收费高。(4)对于电话通讯条件,100%的农户认为效果很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在每个村都可用。(5)对于饮用水条件,57.7%的农户对饮水工程感觉非常满意,能够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饮用水,且取水方便,但也反映水费太贵,水质一般。(6)对于土地条件,调查的4个县人均耕地过少,均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且67%的调查户认为土壤质量中等。(7)对于农业灌溉条件,50%的农户认为本村水资源充足,但灌溉设施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28%的农户认为本村灌溉设施与水源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3.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较大,乡村集体经济太差,少数民族农民人均收入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断拉大。(1)民族地区贫困面较大,返贫率高。贵州省政府将年人均收入1200元以下的少数民族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对其实施扶贫开发政策①,但由于农户脱贫标准低,因病因灾返贫率高,贫困面仍较大。在我们的调查中,58户为贫困户,占样本量的57%,与实际情况符合。(2)调查村均无合作经济组织,无乡镇企业,更无村办企业。(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非常低。以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0%的麻江县为例,2009年麻江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658元,低于全省11.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8.41个百分点,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4.食品和居住支出是家庭最主要的开支项目。按照农户各类开支占总支出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食品(25.2%)>居住(20.8%)>生产(12.3%)>教育(10.7%)>人情世故(7.2%)>医疗(6.7%)>交通通讯(6.5%)>服装(5.5%)>家庭设备(4%)>娱乐(1.2%)。

5.农户生活压力较大,但近5年有所改善。42.3%的农户认为生活压力较大,21%的农户认为生活压力很大,两者占63.3%。另有27%的农户认为生活压力较小。另外,82.7%的农户认为近5年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造成农户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过高的医疗支出和上涨的生活费用。按照每个问题的农户投票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致富无门路(15.6%)>看病贵(15.6%)>缺乏生产资金和技术(15.6)>生活费用上升(12.8%)>人情太多(10.6%)>农业生产资料太贵(9.2%)>养老无保障(8.5%)>子女教育费太高(6.4%)>农业生产容易受灾(5.7%)。其中反映在生活项目中的比例合计占53.9%(包括医疗、生活费用、人情世故、养老、教育)。综上所述,调查户生活压力较大,但近5年有所改善。其中,生活压力大于生产压力,前者突出在看病贵和生活费用高上。因此,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农户享受基本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二)民族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概况。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居民[1],参加合作医疗(以下简称为参合)是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医疗资源和服务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对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民而言。然而随着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度的建立,基于集体经济上的合作医疗制度大大萎缩,到1998年仅有6.6%的农村居民参加了合作医疗,87%的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2],更多的农民看病需要自己支付全额的医疗费用。看病成本的陡增降低了农民利用基本医疗资源的权益,更将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民排除在外。据中国卫生部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998年贫困地区农民两周门诊就诊率只有13%(全国农村平均为22%),民族贫困地区这一比例更低,其中71%的贫困户均承认他们无法支付医疗费用[2]。由于无法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农民健康状况出现了下降趋势。在农村地区的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的比例为22%[2],民族贫困地区这个比例还要更高[3],重新构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刻不容缓。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正式开展[4]。在2003-2006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始加大力度。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从试点阶段转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覆盖面达到80%[5],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的就医问题,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以麻江县为例,民族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式具体为,参合对象是全县辖区范围内农村籍人口(含户口在本县的外出打工、经商、上学的农村村民)。在基金筹集上,2010年农户个人每人每年缴纳20元,国家补助80元。就医要求为,参合人员就诊时,必须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报销补偿分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1)门诊统筹:参合人员持本家庭合医证到县内定点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进行门诊治疗,补偿比例为50%。在县级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治疗,补偿比例为20%。每人每年门诊补偿封顶线为500元。(2)住院统筹:补偿规定见表1。另外,未按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以及在外打工、经商、上学的县外就医患者一律报销30%,并设有200元起付线。特殊人员①住院时提高5个百分点的补偿比例。90岁以上参合老人,享受全免费住院治疗,但年内封顶线为5万元。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对新农合满意程度很高,普遍欢迎新农合,特别是报销过的农民(合计71%的农户报销过)。50%农户对新农合非常满意,40.4%农户感觉满意,9.6%农户感觉一般。合计90.4%的农户对新农合感觉满意。虽然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很高,但调查中农户仍然反映了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部分农户认为新农合报销范围(病种、药品)太窄。24.6%的农户认为报销范围太窄。实际上,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太少,只有400多种。其中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剂)205种,中成药102种②。

2.部分农户认为门诊报销比例低,异地就诊报销条件苛刻。18%的农户反映此问题。虽然参合农民门诊治疗补偿比例为20-50%,但是新农合实施后,当地药价均有所上涨,定点医院上涨更多,农民看病仍然很贵,农民拿处方到非定点医院买药的现象很普遍。此外,农民到县外医院看门诊,报销条件苛刻或报销比例低。比如,麻江县规定只有在县外同一个医院累计支出1000元以上才能报销,三穗县规定县外医院的门诊费用经县合医局审核后按5%进行补偿。

3.部分农户认为个人缴费标准太高。13.1%的农户反映此问题。民族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太低,虽然新农合个人缴费10-30元,但从家庭来看,往往需要一次性缴纳上百元。调查中部分农户承认对家庭合计50元以上的支出非常敏感和不太情愿,也有一些农户甚至表明当初并非自愿参合③。另外,还有一些农户认为合理的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

4.部分农户认为个人缴费标准变化太大。13.1%的农户反映此问题。以麻江县为例,麻江县农民2006、2007、2008年每人每年缴费10元,2009、2010年每人每年缴费20元,2011年拟每人每年缴费30元。从10元到20元再到30元,缴费标准提高幅度较大,且间隔时间短,农民意见很大。此外,2009年新农合取消了家庭账户,农户对此意见更大。

5.部分农户认为定点医院太少,医疗机构服务意识不强。9.8%的农户反映此问题。(1)新农合实施后,农民就医积极性提高,各级医院床位数普遍超标使用,医疗人员普遍缺乏。(2)农民就诊率提高的同时,也造成医疗事故频发,医院和病人打官司现象增加。

6.部分农户认为新农合报销手续麻烦。9.8%的农户反映此问题。主要是异地报销手续麻烦,医疗费用报销需要审核病历、处方、化验单、费用清单、出院小结、特殊检查材料等。

7.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新农合动员工作难度较大。新农合采取农民自愿参加的参与原则,然而参合率又作为地方政府人员考核的硬性指标,在考核分数的100分中占8分。为提高参合率,某些乡镇政府甚至拿财政收入替农民缴费,如三穗县台烈镇2005-2007年连续3年投入财政资金10万、3万、1.9万,第三年开始干部包村,完成不了任务,干部自己掏钱替农民缴费。干部动员农户参合的难度比较大。

综上,对每个问题的得票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显示:新农合报销范围太窄(24.6%)>报销比例低(18%)>个人缴费太高(13.1%)>缴费标准变化大(13.1%)>定点医院太少(9.8%)>报销手续麻烦(9.8%)。由此可见,农户对参合的收益更为关心,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的制度建设。

三、完善民族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若干建议

1.继续实行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的补偿模式,但农户缴费标准不宜再提高。新农合补偿模式早先是家庭账户+住院补偿,但考虑到试点以来设立家庭账户的种种弊端,2010年以来全国基本实行门诊统筹+住院统筹。比较这两种模式,“家庭账户+住院补偿”模式照顾到了患大病农户,得小病和慢性病农户受益很少;“门诊统筹+住院统筹”模式让患大病农户得大补偿,患小病农户得小补偿,也起到了治小病防大病的预防作用。后一种模式在社会福利上是一种改进。取消家庭账户,实施门诊统筹应该是社会发展趋势。此外,调查发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对新农合满意程度很高,在参合成本和效益比较上,农户对参合的收益更为关心,因此实施后一种模式符合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心理。但是,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合制度应有别于其他地区,应作三个方面改进,以配合这种模式的实施。

一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县政府补贴力度不变,个人缴费标准暂时稳定在20元水平上。调查发现,个人缴费30元是个全国普遍的标准,无论是中西部的某些贫困县,亦或是东部的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县。但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所在省的平均水平,因此,贫困地区的缴费标准也应低于全国普遍水平。按照目前20元的标准缴费,农民可以接受,此缴费标准不宜再提高。对因实施门诊统筹而造成的基金压力,应通过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及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支援来解决。

二是住院统筹单位将以县为单位改为以州为统筹单位,州内同级医院报销标准统一。新农合是一种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医疗基金能够稳定和安全的基础是有大量的参合农民,理论基础是大数法则,从而让多数健康人来救助少数得病者。然而,民族地区往往具有地广人稀的社会特点,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进行总额支付,基金数目太小,很容易出现运行风险。住院统筹资金大多占新农合基金的70%左右,以州为统筹单位,减少了资金运行风险。此外,以州为统筹单位,有利于统一不同县同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减少不同县报销农户的不公平心理①,使他们更能够理解新农合互助共济的意义,从而积极自愿参合。

三是门诊统筹单位将以乡为单位改为以县为统筹单位。2009年,民族贫困地区部分县市启动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后,实行县级门诊统筹管理,乡镇独立核算,以乡为单位进行总额支付,这加大了乡镇收支平衡难度,也限制了门诊报销比例的提高。将门诊统筹单位改为以县进行统筹,有利于减少门诊统筹资金运行风险。在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提高门诊报销比例,使更多得小病的农民能够积极治疗,从而达到治小病防大病的预防作用。此外,调查中的部分县受国家政策照顾,早先在实施家庭账户+住院统筹的模式时,对超出家庭账户资金的医疗费用还给予30%的报销。取消家庭账户后,门诊报销比例也没有提高,对此农民意见很大。因此,取消家庭账户,实施以县为单位的门诊统筹,提高门诊报销比例,稳定农户个人缴费标准,是政策实施早期减少政策波动性,稳定民族贫困地区民心的一项重要措施。

2.基层干部宣传应做到知“己”知“彼”,分类型进行政策宣传和讲解。调查发现,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报销好处上,没有讲解参合的长期利益会远大于短期缴费成本,无法帮助农户树立家庭医疗风险管理与保障意识;宣传没有体现出农户的典型性和重点性,尤其是缺乏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研究,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调查发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生活范围较为狭窄,思维具有短视性,比较知足常乐,因此,许多农户并不真正了解新农合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认为自己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也不会考虑今后需不需要新农合。还有一些农民认为新农合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会被政府“骗”走,特别是取消家庭账户后,更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另外,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报销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报销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报销时,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尤其是在缴费标准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的不理解情绪更高。因此,基层干部在宣传前应知“己”知“彼”,“己”是参合的成本和受益,“彼”是不同农户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分类型进行政策宣传和讲解,保证他们的知情权,使其能够真正自愿参加新农合。

3.探索新农合管理机构、各级医院、供药商、农户之间的联动机制。调查中一些农户反映,新农合抬高了药价。比如,新农合之前,在某县的乡镇卫生院做阑尾手术费只需600元,但新农合之后价格提高到1200元。虽然表面上,农户获得了医疗费用补偿,按照75%的报销比例,农户只支付300元,政府补贴900元,但无形中政府多支付了450元,更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因此,以新农合管理机构为“桥梁”,促使各级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监督供药商提供价格合理且有效的药品、解决农户“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又保证全县医疗费用合理增长。

4.改“一证通”为“一卡通”,建设全省的新型合作医疗网络平台。针对异地报销麻烦的问题,可将“一证通”改为“一卡通”,建设全省的新型合作医疗网络平台,这将使参合农民持新农合卡就可在全省任何一家国有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并享受就地补偿,同时也实现本省内不同地区新农合制度的转移接续,使外出务工农民能够获得稳定的医疗保障,切实减轻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贫困地区范文篇7



一、研究背景



当前席卷我国的反思改革的思潮始于2004年的“郎咸平发难”,于2005年的岁末开始升级。例如,吴敬琏就曾作出了“穷人反对岸改革”的结论;孙立平提出了“改革共识已基本破裂”的论点;新左派们更是利用互联网掀起了持续性的反思改革高潮。2006年3月6日的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参与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之后不久,国务院总理亦公开表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中央高层两位领导人相继对改革方向阐明态度,当时被视为对相关改革大讨论的回应。但是,反思改革的思潮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热烈。其中,“穷人反思改革论”就是一个重要的论据。我们之所以选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沙乐村进行了问卷调查,一是沙乐村是部级贫困县和部级扶贫攻坚乡所属的村庄,农民群众目前仍旧处于贫困之中;二是位于无量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边沿;三是村内以彝族为主,是个多民族聚集的村庄;四是我们于2001——2004年在该村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中国云南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YUEP)”,由于帮助设计并运行社区共管组织、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等,受到村民的信赖,村民们愿意对我们讲实话;五是该村距昆明市约7个小时的公路里程,便于其他研究者重复调查、验证调查,以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与调查难以重复的问题。

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是我们于2006年3月下旬在YUEP项目点村庄所做的问卷调查整理而成。YUEP项目点包括两个乡:云县后箐乡和南涧县沙乐乡(现在并入公郎镇)。沙乐村位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兼有畜牧业,茶叶和畜牧是主要经济来源。农户普遍处于贫困状态。被调查农户的确定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愿意接收问卷的农户,共获取样本108户,包括南涧县沙乐村104户和后箐乡4户。鉴于后箐乡4户不具备统计学上的研究意义,本研究报告分析的仅是沙乐村104户农户的问卷。分析采取单独统计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所涉及的各项改革进行单独统计分析,说明各项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

三、问卷分析



按照问卷表中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各项改革的设计顺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农村税费、农村土地制度、林地制度、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高利贷)、农村教育、农村水路电改革、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医疗、农村粮食、退耕还林、村委会、农民增收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改革总体评价等问题。



(一)调查农户情况

本次调查的访问对象均属项目村人员,其分布是沙乐村104户,白玉景村3户和勤山村1户。调查对象的年龄最大的73岁,最下的16岁,平均年龄39岁。家庭人口在3-5口的84.3%,民族以彝、回和汉族为主,仅有1户为傈僳族。受过高中教育的4人,文盲6人,初中和小学教育水平的占90.7%。



(二)农户真心拥护农村改革



1.98%的农户赞扬农村税费改革本次调查中,有102户农户认为取消农业税非常好,占98%。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宣布:“200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所调查的项目村均属于部级贫困县,于2005年全部取消了农业税费。可见,地方政府对于免征农村税费的政策执行的较好,并取得了农户的欢迎。在对农户历史上交纳税费情况的调查中发现,69.4%的农户在不同年份缴纳税费存在着差异,其中最多税费与最少费用的差距在100元以下的有46户,占总调查户的42.6%。差距原因有二:一是农户缴纳税费根据家庭拥有土地数量(包括林地),缴纳农业税费,一旦结婚组建家庭,即分家后土地数量有所变化,总的是人均土地面积减少,因此出现家庭人口相同却缴纳税费存在差异的情况;二是农户缴纳税费数量同农户经营情况和地方政策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调查发现农户缴纳税费多的年限一般属于风调雨顺,农作物收成较好,因此,地方政策根据农户情况做出调整,一般年份税费较高,而在灾害年则相反。除了农业税费外,农户过去缴纳的费用包括茶叶税15元/亩;土地承包金费用不等;教育集资400元或450元/户;村提留按照农户家庭人口数量缴纳;燃料费2元/人;学校保险:初中90元/人,小学60元/人;村公所保险15元/人等。这些费用成为农户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农业税费的减免成为农户非常欢迎的事情。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户当前仍然上缴的费用有保险费(学校保险:初中50元/人,小学30元/人),水费(能源使用费)、电费、租地费等。



2.100%的农户拥护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

2.1对承包土地的看法:

选项统计百分比(%)

长期不变,永久归自家64.8

长期不变,可以调整25.9

永久归自家,自家有处置权6.5

收回集体0



在回答“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观点”时,100%的问卷农户拥护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64.8%的农户认为应该将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永久归自家。其中74.3%的主张土地承包权归农户的调查者对农村改革持满意态度,21.4%的持长期土地产权不变的农户对农村改革非常满意。在对“土地政策长期不变好还是变好”的问题时,60.2%的农户选择“不变好”。调查发现这些农户中,家庭土地超过5亩的有12人,占该选项的18.5%,2—5亩的农户有42户,占64.6%。38.0%的农户认为“土地政策长期不变不好”,其中家庭小于2亩地的农户占该选项的56.7%;另外有5为农户认为调整土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5个农户的平均土地面积是6.9亩。由此可见,认为土地不应该调整的农户一般拥有较多的土地。有33.3%的农户回答土地被征用,土地征用面积是0.1-3亩之间,66.7%的农户被征用土地面积小于1亩。86.1%的征用土地用作公路建设,其次是建筑。仅有47.2%的农户可以从中得到补偿,主要补偿包括4000元/亩,或者重新调整土地。上述答卷,从一个侧面证明了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中一段论述的正确性。这段论述指出:“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随意收回农户承包地、强迫农户流转承包地等问题,各地要对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要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农户拥有承包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依法进行,防止片面追求土地集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



3.57.4%的农户要求稳定林地制度,15.7%的农户的林地遭到侵占后没有补偿调研村农户自留山面积不等,82.4%种植杂木,也有种植茶叶等。自然村与自留山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62.5%的苞茂村调查农户的自留山面积在10亩以上,75%的回营调查农户的自留山面积小于3亩,且65%的农户认为集体林管理的不好;100%的李家箐调查农户的自留山面积在60亩以上。可见农户的自留山面积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苞茂和李家箐处在半山腰,因此自留山面积较多,相反回营地理位置靠近原来乡政府住所,自留山面积少。57.4%的农户选择“自留山、责任山承包权应该保持长期不变”,其中64.5%的该选项农户的集体林管理处于“好”和“很好”的状态。另有15.7%的农户的林地曾经遭到侵占,其中39.4%的农户是被政府的自然保护局侵占,另有39.4%被修路占有,并且都没有给予补偿。



4.90.1%的调查农户反应从信用社贷款很难调研村原隶属于沙乐乡,2005年沙乐乡被撤消后划入公郎镇。农业银行从来就没有进入过沙乐乡。沙乐乡原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后被撤消划入宝华镇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社。沙乐乡被撤消后划入公郎镇后,沙乐信用分社已经关门。90.1%的调查农户认为贷款很难,89.8%的农户认为信用社需要改革。认为不应该撤销信用社或者在此设立办事处,让农民更容易贷款,而且应该对农户更多的贷款等。48.1%的调查农户曾经(近10年内)从信用社得到过一次贷款,72%的农户从信用社贷款金额是1000-4000元之间,仅有10%的农户贷款金额超过1万元,但都反映得到贷款困难,或者不能够完全满足其愿望(得到贷款金额小于要求额度)。16.7%的农户获得贷款从亲戚朋友,44.4%的农户借钱金额小于1000元,一般用于救急,解决生活困难。关于高利贷,75%的农户认为本村的高利贷没有听说过,20.4%的农户认为本村较少发生高利贷,而100%的自强村农户、玉甲地农户和官地上朵么农户认为存在很多的高利贷,其利息是月息2—5分。由此可见,农户如果得不到需要信用社的支持,一般不会从亲戚朋友借钱发展生产。



5.当地的初中和小学一直在缴纳费用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本次调查发现,当地的初中和小学一直在缴纳费用,主要是课本费,小学生缴纳40元/人,初一和初二缴纳80元/人,初三300元/人(包括考试费等)。另外,还有保险费30元/人。2005年的收费是初中和小学均为116元,这些费用占学生家庭收入的10%左右。当问到村民对教育的要求时,村民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完全减免学费和书费上,另外也有提高师资质量,和学生家庭距离学校太远等问题。



6.村民对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意见较大沙乐村位于无量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东南部的周边地区,过去村民们的生计来源主要依赖保护区,主要是砍伐生活薪柴,捡拾经济来源的菌子、木材,以及放牧的地方。我国对保护区的划定范围采用纸上作业的方式,划定出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因此,并没有考虑村民们已有的自留山、责任山和茶园等,影响了农户的生计,与自然保护区存在较大的矛盾。农户认为保护区占有他们的自留山、责任山,没有补偿,没有征求意见也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不允许他们进入保护区。5.5%的调查农户茶园被占有,2%的农户与保护区曾经有过冲突,原因是由于界桩问题。即使如此,保护区周边村民还必须去保护区采菌子、放牧等活动。因此,保护区保护与当地村民的生计发展如何结合仍将是任重道远的问题。



7.农民对农村道路有着强烈的期望33.3%的农户认为他们村的道路是政府修建的,其中32.4%的农户是施家村,26.5%农户是回营农户,此二村是距离乡政最近的村庄。24.1%的农户认为村的道路是他们自己修建的(包括政府出料,村民出工),其中20.8%是阿家村农户,16.7%是顿德农户;40.7%的农户认为该村的路一直很差,其中15.9%是苞茂农户,李家箐和大麦地抽样的75%认为本村路一直很差。就修路时间来看,政府在1996-1999年有过一次修路记录,占33.3%;2002-2005是第二次修路时间,占55.6%。农户自己修路一般是比较分散,1994-1996期间,1999-2001和2004-2005各占三分之一。

在村民自己所修路问题的投资上,一般是政府出水泥、沙子的等材料,而当地村民出工出力;也有部分属于农户自己出钱修建的路,其出钱金额不等,有35元/人,有100元/人,也有700元/户。关于本村公路的进一步发展问题上,36.7%的村民最容易接受的方案是政府出钱或者出料,村民出力。对于已经修好路的村民们认为,本村的路应该修成水泥路或者拓宽路面;而对于路面比较差的村民来说,其要求是路可以通车,或者好好规划一下路,或者是弄平坦些,更有农户认为只要政府解决修路占地问题,本村可以自己解决。



8.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本次调查的村,10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就水源问题来看,58.3%的农户的水源是政府给修的,这里指2005年乡政府与英国项目一起为农户修的自来水,几乎覆盖了整个乡政府公路旁边的所有村庄;而大平掌、李家箐、蚂蝗箐、慢僻、玉甲地等村庄和乡政府对面的山上村庄没有实施,另外由于水源位于蚂蝗箐下方,因此,蚂蝗箐也没有实施。这些统一安装自来水的农户不用出安装费,农户必须在每季度缴纳水费0.5元/吨,另外还有0.5元/月的管理费,农户一般10元/季度。20.4%的农户是通过自己出钱安装的自来水。只有慢僻和李家箐的农户现在存在饮水困难,一般通过背水解决问题。



9.农户用电非常节省93.5的农户家庭用电是农户自己出钱安装的,费用是200元/户;完成电网改造后,电价由原来的1元多/度,下降到现在的0.45元/度。另有南格和苞茂各一农户家庭没有使用电;苞茂一农户家庭没有拉线;有一农户拉线但是没有使用电。由于经济困难,已经用上电的农户,大都节约用电,电费每月在0.4-1.8元之间,15.5%的农户的电费在1-1.8元之间,包括的村庄有苞茂、大歇厂、旧村等,此三个村均位于比较高的地理位置。



10.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道路。问卷农户中,25.9%的农户家庭有成员在外打工;85.7%的农户家庭在外打工人员是1人,而且是家庭男劳动力,一般打的是零工,在农闲季节去工作,农忙季节回家干活;28.8%的农户出去打工的时间不长,打几天就回来了。53.8%的打工地点在大理州的县、市,其中的42.9%打工地点是沙乐乡;其他的工作地点在本县附近,包括云县、小湾电站、景东等;出省打工的仅占11.5%。64%的打工人员从事的非农业的劳动力工作,包括搬运、装车、建筑等,其他的还有茶场打工,或者去砍甘蔗等农业体力工作。57.1%的打工人员收入仅仅维持自己的生存,也有28.6%的人认为收入还可以;农户认为300元/月收入还可以。农户外出打工人数少、收入低和返回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组织的外出打工数量有限,在过去的时间内,当地政府曾经组织过有限的农民外出务工;二是培训次数和内容有限,53.6%的组织有过培训;三是政府组织的参与人数少。



11.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本问卷乡不属于云南省农村合作医疗试验点。根据调查,60%的农户对看病方式的认识是“不看小病看大病”,另有46.7%的农户认为根本看不起病。农户对当前的农村医疗制度的看法,36.4%的农户认为当地需要对医疗设备进一步改进,医务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22.7%的农户认为当地的药价太高。47.9%的农户家庭每年的医药费超过1000元。按照我国的贫困标准计算,农户医药费占当地收入的40%,如果遇到大病则需要多年的储蓄和欠债。57.4%的看病人员是老人和小孩,20.1%的人员是家庭妇女,其所占家庭医疗开支的40-80%之间的农户有73.3%。71.7%的农户看病地方是当地的卫生所,一般去州医院看病类型是比较严重的,例如:眼睛、摔伤、脑瘫、抽风等,其费用80%的在1万元以上,并且去州医院看病的农户费用开支占家庭总医疗开支的92%以上。



12.粮食买卖是重要的交换活动当地的粮站已经取消,农户的粮食主要销售给商贩。农户一般不销售粮食,只有在急需要钱的时候才卖粮。52.6%的农户每年销售粮食在1000斤以下。在种植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比较上,96.3%的农户认为种植粮食不划算,更愿意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作物。因为当地没有粮食补贴,并且当地的粮食种植属于广种薄收类型,农民往往付出劳动多,收获少。由于当地稻米产量少,而农户主要以大米为主,所以农户每年的大量费用用来购买大米。



13.退耕还林政策受到农民欢迎问卷中,53.2%的农户认为退耕还林是一项好政策,其中90%的是退耕还林农户。74.2%的未退耕还林农户认为指标分配不公。100%的大歇厂、阿鲁腊、大平掌、官地上朵么等问卷人员认为此政策是好政策,究其原因是这些村庄都位于海波较高的地方,退耕还林指标比较多。100%的大歇厂、中山和南格村、75%的旧村,35%的回营农户有退耕还林指标。69.6%的抽样农户的退耕还林面积小于5亩。退耕还林主要种植核桃、茶叶和木瓜等经济类作物。这些土地的赔偿指标是每亩地补偿8年,前三年每年每亩补偿300公斤粮食,后五年每年每亩补偿240元。农户对于退耕还林的希望:退耕还林农户认为应该补偿时间延长或者补偿内容再丰富一些,或者全部退耕;没有退耕的农户认为应该增加指标,继续实施此工程。



14.对村委会的看法不容乐观



14.1村委会选举是否公正?

选项统计百分比(%)

公正79.2

不公正17.0

不清楚3.8



14.2村委会办事如何?

选项统计百分比(%)

多37.7

少19.8

基本上不办事42.5



14.3村委会工作人员是否公道?

选项统计百分比(%)

公道44.3

一般47.2

不公道8.5



79.2%的农户认为村委会办事是公正的,也有17.0%的农户认为村委会办事不公正。42.5%的农户认为村委会基本上不办事情。14.7%的农户认为2005年村委会主要的工作是宣传政策,20.6%的农户认为村委会的工作是修沟、修路和修水利等。其他的工作还有催种催收、传达科技、为五保户服务等。55.3%的村民们认为应该由群众监督村委会工作,监督方法包括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



15.农户自己提出的增收措施调查中,我们让农民自己写出增收措施,汇总后根据排序法进行比较,数值最小的为最重要的选项。15.1农民自己提出的增加收入措施:

选项数值顺序(由小到大)

引导农民劳动力转移3896

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3454

加大农民培训,科技致富2101

产业结构调整3343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3092

退耕还林的实施3885



上表中,农户把加大农民培训、科技致富作为增收措施的第一位;其次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最小的是引导农民劳动力转移。所以,当地村民最需要的通过科技,包括良种、良苗、良法等,这是当地最好的发展方式,也是最为长久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其次,由于当地农村的基础设施较差,包括水、路、电,直接影响农户的生产发展。最后,由于当地的劳动力转移政府组织较少,单个出去一般以失败结束,因此,村民们并没有从劳动力转移中获得更多可借鉴的经验,此选项排序最后。



16.农户的自我幸福感借鉴不丹使用国民幸福总值,设计家园幸福指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行判断。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总结其成就时,不仅要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数字,还要公布国民幸福总值增长的数字,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16.1与城里人比较,您认为谁幸福?

选项统计百分比(%)

我们幸福5.0

城里人幸福73.3

差不多21.7

其他0



虽然幸福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幸福指数,但是贫困地区农户的幸福指数仍旧不可与城市住户比较。73.3%的抽样农户认为城里人比他们幸福,原因是城里交通方便、就业高、生活条件好、工资高、环境好、教育好、物质条件好等优势,这些都是当地农户所不具备的。21.7%的农户认为城里人和农户的幸福指数相差不多,原因是,各取其乐,各有好处,各有苦处,农村现在生活好,这些都没有明确农村的具体优势。5.0%的农户认为农村更幸福,其原因是农村更自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经济林果等,可见农户对于生活是比较乐观的。



17.农户家庭支出状况根据排序法进行比较,加总后得到结果,数值最小的为最重要的选项。



17.1农户家庭支出:

选项

被选中率(%)数值顺序(由小到大)

子女教育30.63604

医疗53.73242

瞻仰老人9.34186

修建翻新住房19.43785

生产性支出43.53563

交通3.74267

家庭消费62.02971



在上表中,家庭消费居农户家庭开支的首位,被农户选中的比例是62.0%,64.9%的农户家庭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以上。第二位是医疗消费,被选中的比例是53.7%,34%的农户的医疗开支占家庭比例的305以上。第三位是生产性支出,选中比例是43.5%,35.9%的农户的生产性开支占家庭比例的30%以上。此三项是农户的主要开支,并且是家庭的必需消费和基础性消费,满足家庭的基本生产、生活的运行。其他的教育方面,如果没有儿女上大学,一般此费用所占比例不大。



18.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2006年的一号文件精神。仅有8.3%的农户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2.8%的农户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描述有所了解。调查农户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包括,落实党的政策:教育政策(免学杂费、书费等)、扶贫政策(解决温饱、解决饮水)、经济发展(可以贷款、推广科技)、农村社会事业(医疗卫生、电网改建)。



19.农户对农村改革的评价



19.1对农村改革的总体评价,您满意吗?

选项统计百分比(%)

很满意21.9

满意68.5

基本满意4.8

不满意4.8



19.2您对农村改革的要求:

选项统计百分比(%)

继续改革82.9

反思改革1

边反思边改革15.1

停止改革1

退回到改革以前0



19.3对承包土地的看法:

选项统计百分比(%)

长期不变,永久归自家64.8

长期不变,可以调整25.9

永久归自家,自家有处置权6.5

收回集体0



研究发现,68.5%的农户认为当地农村改革是满意的,82.9%的农户认为应该继续改革,其中86.5%的满意的农户认为应该继续改革,12.2%的满意的农户认为应该反思改革;66.7%的不满意的农户认为应该继续改革。64.8%的农户认为应该将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永久归自家。其中74.3%的主张土地承包权归农户的调查者对农村改革持满意态度,21.4%的持长期土地产权不变的农户对农村改革非常满意。75.9%的继续改革的农户认为土地的长期承包权不变,永远归农户所有;62.5%的反思改革的农户认为土地长期不变,可以调整。



(三)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利用农户的个体情况和农村的部分改革作为影响农户决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如下表:影响农户满意度和改革期望的Logistic因素分析

因变量满意度改革期望

农户个体层面

年龄0.8870.979

家庭人口18.23544.969

民族-2.561-5.537

教育程度15.979-45.577

具体改革

土地制度-16.15417.573

信用社改革-0.0410.257

高利贷7.842-53.606

农村教育-41.665-120.973

撤乡并镇2.21631.859

农村道路5.5295.686

水-21.628-8.882

电-0.6985.964

劳务输出0.8038.802

退耕还林-2.1534.325

村委会51.618

常数-77.95615.306

卡方检验值20.10636.555

对数似然值0.0000.000

NagelkerkeR21.0001.000

Sig.0.1270.001



1.从上表可以看出,影响农户对中国农村改革的满意度模型的卡方检验为20.106,模型的效果不是非常的显著(Sig值是0.127)。从单独的影响因素看,家庭人口越多、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村改革的满意程度越高;土地制度、农村教育、水等问题越是没有解决,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农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农户的年龄和劳务输出对农户做出决策的影响较小。2.就影响农户对农村改革的期望来看,该模型的卡方检验为36.555,模型的的效果非常显著(Sig值是0.001)。农村教育将是影响农民对农村未来改革期望的第一要素,农村教育改革与落实对农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农户对农村改革的期望是成反比的,教育成本越高,对继续改革的态度越是消极。村委会对农户所做事情越多,撤乡并镇和农户家庭人口越多的农户,认为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对农村改革寄予很大的期望。



四、结论



(一)总体改革进程得到贫困农户的认可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农户对于当地的农村改革是认可的,90.4%的农户对改革的态度在满意程度以上。82.9%的农户认为应该继续坚持改革的方向,也就是对我国过去农村改革的肯定,并希望继续对改革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革。因此,这可以是对“改革讨论”中的“贫困农户反对改革”观点的回应。改革开放之前,以调查村为代表的西部贫困农村,在“一大二公”的体制下,农民没有生产的自主权,所获不多,又被“剪刀差”“支援”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农民长期处于不得温饱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才破天荒地使农民有了饱饭,农村的各项改革不但并没有使大多数农户失去既得利益,相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贫困地区的农户还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国家的经济援助。所以,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户对我国的农村改革持肯定和坚持的态度。(二)贫苦山区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农村改革虽然已经在西部贫困山区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和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表现在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很难得到发展的资金,与此同时高利贷却在不断“壮大”,因此探索出适合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农户金融势在必行。二是我国已经在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但是农户九年义务教育前景不能令人乐观,农户仍然在缴纳一定费用,住宿生的系列费用有待解决和落实。三是我国自然保护区政策的实施带有很大局限性,在地图上作业,把农户的自留山、责任山、茶园划入保护区,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和赔偿,严重影响贫困农户的经济发展。四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不可忽略的事实。最后,劳务输出是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当地的劳务输出村在很大的问题,政府组织少、培训少。(三)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建议西部贫困山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区域,而且西部贫困山区往往又是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地区。由于这些区域的农户处于维持基本上生存或贫困的状态,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会有限,获取更多的外界资源是最好的发展机会。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农村金融,促进当地农户获得外界资源,为农户发展创造机会;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可以减少农户的贫困程度,并改变当地农户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贫困地区必须借助于我国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规划;通过培训促进当地的农业科技和农户的劳务输出。



参考文献:

1.马光远,反思改革:法学家集体失语,2006年1月

贫困地区范文篇8

在欠发达地区,硬币普遍受到冷遇。商场里找零的时候,顾客一般会对营业员特意说一声:“不要给我硬币”;人们在娱乐、消费、看病付款的时候,身上没有纸币零钱而有硬币零钱,支付时几乎都要小心翼翼地问一句:“收硬币可以吗?”。甚至连各金融机构,在支付客户存款本金和利息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硬币难以给付出去的麻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硬币作为我国法定流通货币的一种形式,本应和其他纸币一样,在市场流通中发挥其作用,是什么原因使得欠发达地区把它们给冷落了呢?

二、原因探究

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较难的原因主要有:

(一)硬币本身的特点和其固有的一些缺陷使得持币偏好不高。硬币本身有着其特有的品质,是其他纸币难以替代的。但硬币也有着容易遗失、不方便较大量携带等缺陷,装在身上显得十分麻烦,并且数量不多却占了很多地方。除非是存在一些非用其支付不可的场合,否则一般在消费者中难以得到很高的持币偏好。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硬币币值设置逐步与社会需求出现距离。目前流通的硬币中币值设置最高是一元硬币,从目前情况看,这个币值设置逐步与社会需求不太适应。由于物价较以前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几角钱的消费品或消费项目已少之又少,如果没有超过1元币值的硬币,无形中就加大了对1元币的携带需求,增加了麻烦。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愿意使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这也是硬币难以在市场流通。中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

(三)欠发达地区投币公用设施少制约了硬币的使用。欠发达地区投币公用设施建设步伐还较为缓慢,诸如投币电话、自助消费或自助服务设施少之又少,地铁等更是没有。需用硬币的观念在群众中没有建立。由于支出渠道少,兑换麻烦,群众觉得硬币是“拿在手容易、用出去困难”,因而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愿收硬币。

(四)一些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淡薄。虽然大部分金融机构积极、热情、周到地为广大客户和商家服务,但也有个别机构或人员有时以不便保管、没时间清点等理由,使得硬币兑换渠道不够畅顺,打击了客户或商家收硬币的信心。

(五)观念意识的影响。当前对人民币知识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人们对于硬币流通不可拒的法律效力意识还很薄弱,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转变。

三、建议

(一)根据市场需要研究调整硬币币值结构,建议铸造2元甚至5元面值的硬币,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欠发达地区应积极加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银行应积极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投币型公用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程度。只有疏通了用的渠道,硬币的使用流通才能增加。

贫困地区范文篇9

一、村级财务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收入后劲不足,收入来源主要靠补助。

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都非常薄弱,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当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在每年村级总收入中,各级政府补助收入是主要来源,自身的投资收益微乎其微。

(二)村级支出结构不合理,非生产性支出较大。

从支出情况看,除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外,许多村没有自行安排农业发展支出;非生产性支出占很大部分,并呈逐年上升态势。非生产性开支中招待费支出比重大、且增长过快;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费支出也有增加趋势。

(三)财务监督不严。

有的村支出监督不严,违规给村干部报销各类费用;有的村民主监督走过场,财务公开不到位;有的会计兼职工作量大,致使对票证审核经常出现失误。

(四)票据使用不合规。

由于村干部历来对票据的使用不够重视,再加上会计审核把关不严,一直以来行政村白条列支情况较普遍,特别是大额工程款列支,很少有取得税务发票的,既不符合发票管理的规定,也使他人偷逃了税收。

(五)挤占项目资金。

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少,有的村将项目资金用于行政开支,在项目资金中列支村民医疗保险、住房保险、村干部补贴,以及电话费等村日常开支。

(六)少数村负债累累搞建设。

少数村主要领导发展意识过于超前,对现有政策缺乏理解,盲目乐观,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大大超过了自身能力搞建设,除了上级政府逐年补助部分资金外,主要靠借贷来完成,致使村财务陷入困境。

(七)会计核算不规范。

一是账务处理不规范。有的会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随意性较大,导致统计数据不正确,不能真实反映村级财务运行情况。

二是账款结报不及时。有的村由于报账人员或村干部长期脱岗,无法正常结报;有的村甚至全年没结报,造成当年财务数据空白。

三是福利费提取使用随意。有的村在福利费中列支旅游支出、发放养老金等,致使福利费出现较大赤字;在年末收益分配时,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就从当年结余中转入福利费,以弥补赤字。

(八)会计档案保管不善。

少数会计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会计资料输入电脑后没有全部打印成纸质资料;会计档案不全,有些会计资料没有及时分类归档,几年过去就丢失了。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村级经济对补助性收入的依赖程度过高,经营性收入明显不足,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对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带来不利影响。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各行政村应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转变经营理念,加大生产性投入,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盘活闲置集体资产,重点实施“造血型”集体经济项目,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二)严控非生产性支出。

严格控制村级财务非生产性支出,将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具体为在突击滥支乱用集体资金,将村集体资金私存、私借、私分,用村集体资金请客送礼,以各种名义公款旅游,盲目举债搞各项建设等方面予以严格控制,以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完善“双”工作。

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双”工作,做到“三到位”:人员配备到位,办公设施配置到位,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四)加大外部检查力度。

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日常检查处理力度,开展乡镇之间村级财务运行情况的对口互查和交叉检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重点是加强程序审计、非生产性支出审计和项目审计。

(五)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乡镇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心、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要切实履行村级财务运行过程中的监督职责,对违反规定的支出,不得审批,不得报销、入账;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将村级财务收支、大额资金使用、干部报酬、招待费支出等情况定期进行专项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完善村级财务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改变过去笼统要求、无具体标准、有制度难执行的状况,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贫困地区范文篇10

关键词:艺术教育;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的普及

1艺术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艺术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越来越重要。其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因为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评价体系特征已从过去的单一化、平面化过渡到全面化和多元化,尤其对艺术素养更为看重。例如,员工招聘时,在同等条件下,雇主普遍愿意招收在艺术方面具备一定特长的员工。这主要是因为有才艺的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推进更有裨益,同时在教育全面普及下,公民的文化差距逐渐缩小,好的艺术修养更能体现出受过更为优质的教育。此外,从个人发展来看,社会竞争压力变大使得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压力激增,而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无疑对改善生活质量十分有利。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不少人通过绘画、听歌、看剧等方式排解内心的孤独与阴郁,充当压力的调节剂。以乐器演奏为例,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融入个人体验。情感得到宣泄,心灵获得安慰,压力得以排解。同时,从学习艺术的过程本身来说,掌握一门艺术技能,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断练习与提升的。尤其是在艺术学习的初期,可谓是付出与所得并不正相关,然若持之以恒、努力精进,便会逐渐发现获得一门新技艺的喜悦。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磨练品格、提升修养的途径。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实践发现,艺术教育对于个人其他技能的提高和培养是极为有利的。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在对多国艺术教育与大脑、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关系进行试验后得出的结论所言:“艺术教育对创新型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众多的和重要的思维习惯的开发。最后我们总结说,不管艺术教育存不存在转移成果,其对人类体验的艺术价值足以让人名正言顺地存在于学校的课程表中。”

2概述中国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现状

在中国大多数地区,艺术教育也在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艺术培训行业的产值已达330亿元的规模,并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未来五至十年,艺术教育市场将发展到上千亿元的规模。”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艺术培训市场规模更是达到十数亿元,被称为“朝阳产业”。而在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的普及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尽管艺术也会作为一门课程出现在课程表上。在许多农村学校,虽把“艺术教育”算作课程计划,但由于意识匮乏、师资短缺、条件设施较差等原因,真正保质保量地践行艺术教育的贫困学校少之又少。而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村学校欠缺初级的艺术教育,要求开足开齐艺术课,把提升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坚持促进公平。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突出精准扶贫,面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同时,亦提到在教育方法和过程中要“坚持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基层特别是广大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支持贫困地区艺术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3制约贫困地区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在社会应试教育、分数为王的背景下,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极易被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不重要的边缘课程。众所周知,合格的设备设施和优秀的授课教师在贫困地区极度匮乏。而对于“艺术”这类需要专业训练的学科来说,这两样资源的重要性实在是无可比拟的。诚然,没有钢琴和画笔,可以使用简易的器材进行体悟和训练,但越简单的训练工具,越需要优秀的引导者。显然,大多数贫困地区是不具备这种实力的。缺乏器材和教师的恶果还体现在,由于缺少基本的常识和正确的引导,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可能对艺术缺乏好感。事实上,并不是孩子本身的能力存在问题,而是他们极其缺少见到真正的艺术的机会,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更是无从谈起了。笔者认为,除了缺乏良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贫困地区,缺乏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艺术相对其他会计入升学总分的文化课来说,其显性的重要性微乎其微。对于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能写会算远比吹拉弹唱有用得多。在与外界沟通极为有限的贫困地区,人们对于当今时代“不只以分数论英雄”的较为进步的人才甄选体系一无所知,只会运用最显而易见、简单直接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观引导孩子。这样的做法,不仅可能使孩子丧失了习得一门技艺的可能性,也会迷失了通往内心的自我探寻之路。代代如此,循环往复。观念的缺失与条件的匮乏似乎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相互制约着彼此的发展,使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持续在原地兜转而难有进展。

4解决贫困地区艺术教育发展的建议

4.1教育主管部门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在对艺术教育本身缺乏重视的大环境下,需要政策先行。教育部门应当设定与主管地区相匹配的教育保障机制,特别是对艺术教育应当有所要求。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政策的制定往往偏重于基本课程与基础设施,而往往忽略了看似不重要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教育。西南大学教授夏海鹰认为:“完善组织、投人、整合、激励、协同、试点推广、创新一体化是促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只有将贫困地区艺术教育问题层层细化,各自负责,才能够使问题从根本上有所改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是确保其能够在贫困地区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4.2设立试点组织专家进行关联课程开发。“关联课程”是美国学者帕金斯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很多学校的课程中主要提供历史事实、算术的运算法则以及科学的公式等知识,却未能让学生具备应用知识的思维技能。”、“应该在教学中发展一种思维的文化,让学生能够通过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而获得智力发展”。运用此种方法,可以艺术课程的方式教授文化课,比如,在音乐课中感悟物理学科之声音的产生、在戏剧课上体会人物的描写与塑造、在美术课上学习空间与平面的关系。事实上,新加坡艺术学校已经开发出并运用了此种方式授课,旨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塑造孩子的情感。此举在新加坡的作用在于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激发效率,而对我国的贫困地区而言,好处在于可针对社会中“唯分数论”的背景,利用其对于文化课分数的热忱反向促进艺术的发展,在保证学生完成文化课任务的同时,增进了艺术素质的培养。在贫困地区进行关联课程教学的优势还体现在,教学活动不需要大量的投入,仅仅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教师本身对于课程有深入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而这些要求和授课方式也可通过教育专家进行研究和设定,再传达给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4.3积极开展与各类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除却寻求政策支持和学习国外经验之外,贫困地区亦可发挥地域特性、因地制宜地保障学生接受优质的艺术教育。比如,甘肃、青海、宁夏等地,“花儿”是独特而优美的本土艺术,位于此片区的贫困学校可邀请当地艺人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感受音乐。另外,贫困地区学校可与文化艺术发达地区展开支教、夏令营等活动。以“孔子行脚”活动为例,该活动由台湾师范大学发起,组织号召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青年学子为偏远贫困地区学生辅导功课、传递新知,截至2017年,已有530余名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优秀学子向3000余名湖北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送去了知识和快乐。此类活动,不仅对于贫困地区孩子有益,对于献出时间与爱心的高校学子与民间艺人也是有意义的。因此,学校管理者与教育工作者也应密切联系现实条件,尽己所能地为贫困地区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解决贫困地区艺术教育普及这一难题,既要向外依靠政策支持,也要向内寻求一切可利用的平台资源进行提升整合,总的来说,这是一条难走的路。以笔者的浅见,无论怎样修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自身幸福,同时也能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幸福的人。从这个角度上看,社会应当为孩子们能够受到优良的艺术教育而做出改变,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艺术教育看似无关紧要,但也许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改写他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美)艾伦•维纳,(美)塔利亚•R•戈德斯坦,(法)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魅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37-238.

[2]夏海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6(7):61-65.

[3]赵慧臣,何媛.美国大卫•帕金斯的元课程理论解读[J].上海教育科研,2009(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