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1:39:17

贫困区

贫困区范文篇1

一、大多数贫困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成员众多,压力沉重难以担负学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是造成贫困生人数众多的根本原因。

二、贫困生的另一大来源地是下岗职工家庭,由于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导致儿女的学业难以继续。这是下岗问题所造成的另一隐患。

三、贫困生的学习生活

政和一中从初中到高中共六个年段。其中大多数的贫困同学是靠学校、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采取发送补济金,设置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手段来帮助同学减轻困难。其它的均由亲属或“一帮一”结对子等手段来解决。

在校被列为补助对象的同学大多是学习勤奋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荣同学家庭突然变故。父亲丧失劳动力,在读大学的哥哥又因病休学在家。全家人仅靠爷爷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然而荣同学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依然咬紧牙关刻苦学习,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绩,但他每月的生活费仅仅只需30余元。

再如张同学因母亲病重,家庭需巨额的医疗开支,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献爱心活动,广大师生踊跃支持,为此该同学解决了部分费用。因此,张同学心怀感激。不仅勤奋学习更发挥自己体能的优势,在各大赛势上都取得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

四、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援助

团县委的“希望工程”,妇联的“春蕾”计划以及许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为贫困生解决了物资方面的巨大困难,并在精神方面给予莫大的支持与鼓励。如县妇联就发动女干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不仅给予女同学经济方面的支援。更让他们体会到亲人的关爱与温暖。

贫困区范文篇2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风土人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为我国农村,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江西省瑞金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极大带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人,2010年全市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高达1.2亿元,旅游收入增幅达147%。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村旅游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这就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可能性。另外部分农民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出售纪念品等方式也达到增收目的。湖北红安市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生态家园”名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极大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农宅出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654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首次超过城质的提高。乡村旅游把城市新信息、新理念带入农村,这对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及乡村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由于乡村旅游从业的需要,一方面,使得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很多农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很多村民自觉学习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江西瑞金密溪村发展乡村旅游5年多以来,呈现出村风纯朴、民心顺畅的精神风貌,2010年还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文明村。四是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使得乡村保护旅游资源成为一种必然,一方面增强了广大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了乡村环境、生态及文化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乡村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乡村旅游与乡村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乡村旅游发展,给农村带来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乡村旅游,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经济实力,促进了农村产业链的延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年均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或间接提供350个就业岗位,为1000个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二是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这就为农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三是加快了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助于增加农村资金的投入及其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农民和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此外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城乡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乡村旅游项目一体化建设,加快了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贫困地区农村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种培训班,增强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增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由于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这样就有利于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三三昌“资源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既发展了农村经济,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双赢”的发展格局。三是推进了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据中国社会科三三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统计数据测算,旅游产业对苎旦相关产业的拉动贡献率一般为1:4,乡村旅游直接三或间接地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使产业彼此协调发展,“共生共荣”。四是促进了人和人之问的和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旅游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问、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

二、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性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还较为滞后,尤其在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接待能力有待加强目前,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政府投入资金不足,乡村旅游业发展必备的服务条件及其基础设施还处于较低水平,据国家旅游局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有79.2%的乡村旅游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即发展乡村旅游所需要的道路、通讯、接待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到位,尤其是从干线公路到各乡村景点的公路连接不畅,交通状况亟待改善,影响了乡村的全面发展。如江西赣南A市的云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紫云省级森林公园、定南文化古村落乡村自然人文景观,由于地处偏远乡村,交通不便,虽然乡村资源富足,但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滞后,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以笔者调查的江西定南客家土楼为例,该景区在“五一”、“国庆”等长假期问,游客数量剧增,许多游客在白天观看完景区后,由于景区客房数量有限,所以不得不回县城住宿,然后第二天继续回景区观光,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以致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及其综合的边际效益呈递减之势。

(2)乡村旅游内容不够丰富,乡土特色有待凸显目前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缺乏较完备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总体还处于自发性发展态势,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结果导致旅游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吃住固然是游客的基本需求,而参与、体验、感悟、教育活动则是丰富旅游内容和留住旅游者的关键。当前乡村旅游活动内容雷同单一,许多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景区还未完全做到“吃在农家,玩在农家,乐在农家”,很多游客走马观花,仅仅只是在农家吃吃饭、打打扑克、玩玩麻将,乡村旅游活动内容重复单调,结果导致乡村旅游者的重游率普遍下降。发展乡村旅游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就是保留乡土特色,切勿舍本求末。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以及乡村的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目前很多贫困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商业意味过浓,以致许多地方在特色民俗资源的保留和开发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3)乡村旅游缺乏规划,资源保护有待完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全国2172个乡村旅游景点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还有83.6%的贫困地区没有制定完整的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仅有16.4%的贫困地区做过乡村旅游规划,但都缺乏操作性强的乡村旅游规划。由于缺乏规划引导,个别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存在无序、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的现象,项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一是自然衰败。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影响旅游资源的变化,使之受到破坏,这就造成旅游资源的自然衰败。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年久失修,已失去原有风貌。如江西省赣南A市B乡的谢氏古宅、王氏古屋、高洋村徐家大院等古建筑、古名居,由于年久失修,风吹雨淋,致使这些人文古迹侵蚀严重。二是人为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由于地处偏远,村民素质较低,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村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紧邻古宅乱搭乱建民房,使得古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外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消费产生的无机垃圾,旅游社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等,都将对乡村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和结构上都不符合旅游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尤其在知识结构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据国家旅游局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占到83%,高中文化程度的:21.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总量的5.3%,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据笔者对江西赣南A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得知,目前江西赣南A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到总量的67.8%。由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而且严重制约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一是在经营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现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够规范,难以形成较好的经营思路,同时经营者往往把大部分投资都投入到主体建筑,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简单地复制,而不愿意在培育经营特色、提高服务质量上投入更多资金。二是促销意识浅薄。在组织客源上,虽然经营户的市场促销意识有了一定加强,但仅局限于周边区域,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众多村落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但经营户没有做好挖掘包装这篇大文章,难以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探秘的需求。

三、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选择性

乡村旅游应以农村为载体,以农业为依托,把环境、生态、民俗、文化很好地融合一起,成为一种深度体验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突出乡村地方特色,走协调化、特色化、品牌化、制度化、机制化于一体的道路,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布局,凸显特色,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协调化、乡土化乡村旅游开发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避免乡村旅游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协同农、林、水等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本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乡村旅游景点的布局、风格等方面提出规范化要求,避免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重复与雷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协调指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加强各部门之问的协调合作,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即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等方面,促使乡村旅游发展走规范化、协调化之路,从而加大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以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我们知道旅游消费实质是一种文化消费,因此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的亮点是让旅游者亲身体验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深切体会乡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和毕尔巴鄂大学人类学教授比德罗•希尔先生认为,“开发乡村旅游,必须了解乡村的文化,在推广时不能把其真实、本质的东西改变了”。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应注重民俗化、乡土化,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较浓的田园乡土特色,尽量保持其乡村的原汁原味,避免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2)整合营销,智力支持,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化、规范化乡村旅游要在政府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改变“小、弱、散、差”的局面。其一,乡村旅游景点可根据自身特点状况,统一整合产品、统一编排线路、统一包装形象、统一拓展市场,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形成便捷的旅游网络,实现市场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其二,要转变“酒好不怕巷子深”经营观念,改变被动等客上门的经营模式,采取多种营销的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到周边地区促销,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社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三,要把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以丰富乡村旅游活动内容,提高乡村旅游参与性和体验性,满足游客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及乡土文化的多种需求性。其四,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整体接待水平。首先要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只有优秀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才能创造出奇特的产品构思、先进的服务创意、科学的管理经验。当前乡村旅游难以吸引高层次管理参与开发和管理,可以通过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以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可以有计划地把一些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选送到高等院校和旅游发达地区学习,以加快本土化人才的培养,也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研、学”互动纽带或组建专家智囊团,“借脑引智、借脑生财”,以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促使乡村旅游发展步人品牌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贫困区范文篇3

*村位于小河镇政府西面的崇山峻岭地带,海拔1850米至2700米,全村国土面积13.22平方公里,村委会距小河镇政府距离6.3公里(直线),公路里程40公里。1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苗族和彝族三个民族。总户数489户,人口199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81人,占总人口的34.1%。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04782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03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72元,低于全镇的农民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多数群众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07年底该村仍有贫困人口833人。

一、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条件十分落后,缺乏优势资源

(一)农业基础薄弱

*村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高寒山区,现有耕地面积1423亩,人均0.71亩。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占现有耕地的91.27%,基本属于中低产农田。加之倒春寒、风暴、冷冻灾害的侵袭,群众的生活全是靠天吃饭。由于多年来,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开荒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药山气候的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山大坡陡,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土质下降。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施肥少、经营粗放,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经济条件差,买不起化肥,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春寒、风暴、冷冻等自然灾害。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局面几乎很难改变。

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既不能“自给”也不能“自足”的窘况中。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多年来,该村得到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怀,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和帮助,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制约该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村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距离集镇较远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效率很低,农产品若要运到集镇出售,除去运费、人工费等,连成本都难保,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三)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村集少、边、穷为一个多元化的封闭体,思想僵化,经济意识淡薄。该村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小沟、凹塘、夹马石等六个村民小组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核桃、板栗、木漆,其数量也是十分有限;其余的十三个村民小组只有极其微弱的一点木漆,其它再没有任何自然经济收入。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先天”不足,现有的经济林果极大部分是老树、枯树、病树,从未施用过肥料,还处于极其原始、自然的生产管理模式。

*村荒山荒坡面积较大。有林地面积10000亩,草地面积8602亩,人均占有面积高于全镇的水平,森林覆盖率为33.5%,却低于全镇的水平,该村的森林资源极为有限。由于多年来对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不得力,重视不够,年年种树不见树。“山上光秃秃,家中无柴烧,早上一箩松毛叶,难烧半锅猪食汤。”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点林,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

二、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村人均占有国土面积大,适宜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可是这些潜在的资源优势总是难以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拥有丰富资源的人民总是无法挣脱贫困的折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客观原因外,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自身的素质问题。

(一)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低

*村现有学校4所,其中村完小1所,民校3所,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320人,(六年级学生36人在小河中心学校上课)。有公校教师2人,均属中专学历。其中全日制毕业后分配任教的1人,民转公教师1人。现还有代课教师8人。其中;大专1人,高中1人,初中6人。该村现没有在校大中专就读的学生,在校高中生1人,在校初中生29人,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全村适龄儿童和适龄少年的95%和90%。在全村总人口中,具有高中文化的5人,占总人口的0.3%,初中文化的168人,占总人口的8.4%,小学文化的585人,占总人口的29.3%,文盲半文盲1236人,占总人口的62%。

针对边远山区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才缺乏和观念沉旧的问题,而这种观念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为广大群众受旧观念的思想束缚,养成一种“坐地等花开”的思维定势,习惯于依靠大自然、被动地谋得生存条件,什么人才对他们来说是用处不大,送孩子上学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认识“钱”是多少票面就行,要想学习多的,既考不起也供不起。迫于这种习惯势力的重压,有时领导干部也无可奈何。就人才的使用问题,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教育的重视不够,人才缺乏,高学历的人才没有,低学历的人才能办一点实事的又多不愿意在家乡受苦,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缺乏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干和工作富于创造性的优秀人才。二是实行村民自治,干部在本村村民中选举产生,受亲戚、朋友、家族势力等的影响,选出的干部不可能都适宜工作的需要,外村选派因条件艰苦又无人愿意。三是村干部补贴偏低,缺乏保障,瞻前顾后,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甚至也习惯于在贫困窝中四平八稳地过日子。

(二)基层组织发挥作用弱

党员队伍文化素质低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全村26名党员中,高中2人;占党员人数的7.7%,初中10人,占党员人数的38.5%,小学及其以下14人,占党员人数的53.8%。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体力劳动辛苦,年老党员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少,旧知识得不到更新,新技术得不到学习和推广,商品意识观念淡漠,无法适应各方面经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难以发挥。

纵观边远落后山区的贫困,除了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外乎“愚贫、智贫、灾贫、懒贫”四大贫困。“愚贫”就是思维单一,对外界的事情不知或者知之甚少,对上级的好政策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生育无节制,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恶性循环;“智贫”就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旧的思想意识忘不了,新的东西难以接受,生活无规律,生产无计划,缺乏拼搏奋斗和进取精神;“灾贫”就是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和人身疾病等造成的贫困;“懒贫”就是极少数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承包的土地比别人多,收获的粮食却比别人少,东游西逛晒太阳,对家庭社会缺乏责任心。

事实上,在不少贫困山区,常常是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而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根深蒂固的传统旧意识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生产是简单的,生活是艰苦的,终年勤劳,只求吃饱穿暖,不求富裕。很多人至今仍习惯于靠大自然的恩赐过日子。若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相信科学,就连每年的春秋两次动物防疫等,都难以接受。多数农民都习惯于过一种苦中求乐、清贫乐道、半年农忙半年闲的日子,普遍存在着“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种地为肚圆,养鸡为了盐巴钱”的自给自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严重地阻碍着商品、价值、竞争等现代经济观念的树立。

三、边远山区摆脱贫穷落后的思路及对策

制约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客观环境条件的落后和人才奇缺。其中人才问题又是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边远山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也只能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归根到底,边远山区之所以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并不是穷在资源上,而真正穷的原因是在于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和资金上,没有人才,尤其是干部人才、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这就无法使边远山区很快富裕起来。

要发展山区民族经济,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就必须要首先冲破这些旧意识观念的束缚。但这绝非易事,边远山区群众思想观念形成与更新的特殊性是:思想观念不易被接受,也不易变革,其封闭性、沉淀性、保守性犹如一只巨轮,不易启动,也不易中止。再者,过去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现在更新观念的冲击力则较弱,因此观念变革更显艰难。这些地区由于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维持着一种超稳定、绝对保险的生存空间,给陈旧观念留下再生的土壤,而今要用外在的力量来彻底铲除和改造这块浸透旧意识观念的硬土,需要一个较长的艰苦过程。

(一)解决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人,没有众多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改变边远山区的落后面貌。在一个经济、文化都较落后的地方,解决这一问题,办法可以探索: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边远高寒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在当地选拔学历相对较高的优秀青年到中等专业及以上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回来后为家乡事业服务;三是对现任村干部采取短期轮流培训,使在职村干部都接受一次较为系统的理论、科技、业务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使其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都相应提高。四是提高村干部的补贴标准,建立保障体系,打消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干部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大胆工作。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贫困山区脱贫的切入点

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高寒边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实施产业扶持。把土质低、坡度大,不适宜耕作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增加退耕还林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落实管护责任制,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对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且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采取异地搬迁等扶贫方式进行扶持。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培育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奋斗精神,增强“造血”功能,鼓励年轻人走出去创业。

贫困区范文篇4

一、调查的6个村分别为镇村和村、乐村和村、镇村和村,所处地势均属于丘陵(半山区),均不是革命老区、郊区、少数民族聚集区,6个村包含的自然村26个,每村有自然村4个以上。

二、6个村所包含的自然村全部通电、通电话、都能接受到电视节目,但通公路的自然村只有19个,占全部自然村的73.08%,其中镇村3个自然村均不通公路。他们出村主要依靠轮渡,目前大桥正在建设中,预计下半年可以通车。6个村距城区距离平均20公里、距乡镇5公里,距最近的初中2.33公里,另有1个村仍然没有小学。

三、6个村总户数2821户,总人口11488人,其中男性人口6129人,占总人口的53.35%。总劳动力6608人,每个劳力赡养人口1.74人;6个村当年举家外迁的户数53户,举家返回的户数39户;2011年外出半年以上劳动力3338人,占总劳动力的近一半,由此可见外出劳务收入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6个村总耕地面积10076.9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423亩,只占耕地面积的43.89%。全年粮食播面12757.01亩,其他作物播面7597.38亩,粮食种植仍以一季为主。全年粮食产量5095吨,亩产达399.39公斤,比全市平均低44.02公斤,表明贫困村耕地并不肥沃,且遭遇的自然灾害偏多。基本上没有使用节水栽培、塑料大棚等新技术。6个村只有乐村有一个个体企业,吸纳的从业人数30人,年销售收入20万元左右。

贫困区范文篇5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

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

帮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走稳定发展畜牧业、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路

贫困区范文篇6

文化是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食粮,在实现全面脱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全国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仅883元,相当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四分之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而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9264元[1],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待从供给侧发力。从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迅速引起我国经济领域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也逐步受到关注,并被学者们广泛运用。“十三五”规划强调在未来发展中要克服供需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而文化发展的供需平衡是重要内容。学者们的研究聚焦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欧小蓉[2])、内涵(陈莎[3])、基于需求现状调研与居民文化状况及地方实践探索总结的供给侧改革策略(陈艳[4]、张忠[5]、黄君录[6])、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彭雷霆[7])、“互联网+”视域下的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动力机制设计(陈波[8])、实践探索(姜雯昱[9])等方面。王为理等梳理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原因,基于公益电影放映项目和继续教育项目两类项目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创新新媒体服务平台等改革对策[10]。陈建提出自治与他治形成合力、整体性政府合作伙伴关系、线下与线上互补优化等革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11]。汪开利在总结当前安徽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多元供给配置、精准对接需求、实施科技引领等创新安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发展路径[12]。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贫困地区的任务是最艰巨、最繁重的”[13]。本文研究中部地区安徽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行机制,试图探索减少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中与需求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内容,为促进供需协调与匹配,促进文化资源公平共享提出建议。

二、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

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共有20个部级扶贫重点县、12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9个深度贫困县,安徽贫困人口为679.1万,排名前三位的致贫原因依次是因病、因残和缺劳动力[14],2018年9月—11月,选取利辛县望疃镇辛沟村、临泉县高塘乡贾王村、金寨县天堂寨镇泗河村、望江县雷池乡三河村四个村的村干部、村民进行个别访谈,发现贫困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倾向于群众自组织类的活动或去休闲健身器材锻炼,而对阅读或乡镇文化站等政府组织的活动参与较少。截至2016年底,安徽皖江城市带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普及率看,绝大多数乡镇都有图书馆和文化站,只有安庆市没有达到全覆盖;而剧场和影剧院的普及率则较低,最高的为马鞍山,达到28.57%,但与发达城市上海市68.9%的占比仍有很大差距;乡镇公园及休闲健身场所的普及率也达到80%以上,最高的仍然是马鞍山,这与马鞍山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密切关系,但与无锡市、宁波市、舟山市100%的全覆盖还有一定差距。在公共图书馆供给方面,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上等图书馆中,其中一等和二等图书馆安徽省累计达到64个,国贫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中分别有6个和1个图书馆未达到三等图书馆评定标准,9个深度贫困县中,一、二等图书馆累计达到5个,而霍邱县和萧县图书馆尚未达到三等图书馆标准[15]。在文化馆供给方面,近年来安徽贫困地区增加了人、财、物的供给,以9个深度贫困县为例,2018年度文化馆活动和训练的次数并不弱于怀宁、枞阳、五河、固镇、东至等非贫困县,其中临泉县为1533次,利辛县也超过100次;用于文化馆活动举办等各项支出也均超过100万元,最少的太湖县年度支出109.3万元。从站均组织文艺活动的次数来看,除了阜南县略低于5个非贫困县外,其余8个深度贫困县均超过5个非贫困县,最高的临泉县接近50次/个,约为5个非贫困县平均值的5倍,站均举办训练班班次9个深度贫困县中也有5个高于非贫困县的最高值12次/个。

三、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总量逐年增长,供给质量和效率偏低。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的加大,人才、资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供给数量逐年增长。表现在如人力供给上,从2013年起,实施贫困地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以2018年安徽省文化人才选派指标计划为例,国贫县、省贫县和其他各市县分别按10人、5人和3人选派[16];在财力供给上,2018年安徽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中,位居前五位依次是歙县、寿县、金寨县、临泉县、霍邱县,五个县中有四个都是国贫县。但贫困地区文化资源配置仍不合理,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不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安徽省41被评定为一级的图书馆中,位于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只有颍上县、金寨县、太湖县和岳西县4个图书馆,而深度贫困县只有金寨和太湖图书馆为一级[15]。在服务产出上,以安庆市贫困县太湖和非贫困县桐城相比较,2018年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分别为0.302和0.205册/人,但总流通人次却分别为221.23千人次和317.86千人次。在走访的利辛县望疃镇辛沟村、临泉县高塘乡贾王村、金寨县天堂寨镇泗河村、望江县雷池乡三河村等多个农村书屋,都存在书籍利用率低的普遍现象,且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硬件设施陈旧老化,软件设施更显不足的现象。(二)供给与需求有所脱节,供需失衡。文化扶贫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投入到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举办的财政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扶持政策不断推出跟进,但是群众文化自组织建设困难,居民受欢迎的文化活动较少,参与率不高,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的多样化、差异化、多元化需求。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为例,安徽省2015年《选用目录》不足《推荐目录》的9%[17]。由于自上而下的供给方式,群众表达不畅通,送文化多,种文化少,致使供给没有对接居民文化需求,贴近贫困地区百姓生活的文艺作品不多,以潜山县2018年164场送戏进万村演出为例,通过对潜山县黄柏镇、五庙乡、梅城镇3各乡镇9个行政村村民的个别访谈,虽然这些活动也送去了欢声笑语,但群众更喜欢文化自组织开展的活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大量农民文化乐园、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的复制式建设,供给内容趋同性,供给方式单一化,存在基层文化设施闲置、文体活动无人参与等无效供给的现象。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不少文化惠民项目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不合理,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建设不完善。(三)供给体系不健全,缺乏文化人才。通过课题组抽样调查,对安徽省贫困地区的灵璧县黄湾镇、砀山县朱楼镇、阜南县王堰镇、宿松县许岭镇等4个综合文化站的调研,并对管理人员和个别村民进行访谈,调研中还发现公共文化服务“散、乱、差、少”的问题仍很突出,创新模式较少,文化资源共享建设与非贫困县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文化管理、服务人才方面,基层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强,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文化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实施了文体人才工程等各项政策,但对于贫困地区依然缺乏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难以吸引文化能人留在本地,业余群众文体队伍也不够壮大,部分优秀的民间文化和特色技艺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在实践中,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并没有采用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考核和量化贫困地区的这项工作。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不少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并没有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各项发展相融合,更没有将文化发展置于整个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中,因此,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文化反哺经济的作用也没有更好的体现。

四、供给侧改革下安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构建

贫困区范文篇7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西北均房苏区的核心区域,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力量聚集地区,有“小延安”之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李先念、王树声等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我市现有15个老区乡镇,区域面积26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8万人,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79%、83%。其中有3个乡镇列入省重点老区乡镇,区域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8.9万人。占全市总面积的28%,总人口的18%。

一、我市革命老区发生了较大变化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老区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带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面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深入贯彻《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扶持老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脱贫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事业有了长足进展,老区群众的收入逐步增长,困扰老区人民发展的行路、饮水、用电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为突破口,为改变老区面貌夯实基础。以老区贫困乡镇、村为单位,从老区贫困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生产生活困难入手,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坚持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坡改梯”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使老区贫困农户当家地由10万亩增加到20万亩,为他们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维修库塘堰480多口,新修维修渠道250公里,加固河堤8万米,解决了9万亩的农田灌溉问题,共铺设人饮主管道180公里,修井窖池7500口,4.8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或缓解;共新修维修村组道路1280公里,加快了老区村组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农网改造,老区贫困群众用电条件大为改善。80%以上的老区村实现了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老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以上,老区贫困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到初步缓解;老区乡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扫盲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老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凉水河镇是重点老区乡镇,近年来,该镇狠抓老区人民最为关切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新修、维修村组公路150公里,维修加固塘堰50多口,解决了800亩的农田灌溉问题,铺设人饮管道18公里,3000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了缓解。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仅交通改善一项当年就直接增加农民人平纯收入150元。

2、以产业开发为载体,奠定老区群众增收基础。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老区开发的重点,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了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老区贫困农民增收开辟了渠道。我市*以北重点老区乡镇习家店镇依托库区优势发展柑桔产业3万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以南重点老区乡镇盐池河镇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菌特产业,家家户户种植香菇木耳,成为远近闻名的菌特之乡,菌特产品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30%以上。目前我市大部分老区村都已初步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以柑桔、小杂果、茶叶、中药材、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业为主,部分老区群众基本奠定了脱贫基础。

3、以提高老区农民素质为根本,加强了老区人力资源开发。我们一直把提高老区群众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扶贫先扶智、致富先治愚”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在重点贫困村实施“科技明白人”工程,推广良种良法,主要开展优质粮油种植、柑桔、仁用杏、中药材、茶叶、菌特、水产、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强化科技运用。加快了老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新阶段扶贫开发5年来,共培训转移老区贫困劳动力4000余人,丁家营镇缝纫技工在广东等地成为知名的劳务品牌,通过输出缝纫技工,该镇约有1000余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打工经济、能人回乡创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另外通过开展科技兴农助民增收、文化下乡、法制教育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适应市场的能力。

4、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充分发挥了老区政治优势。在“八七攻坚”及新阶段扶贫开发中,老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苦干实干,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条件下,靠人力治山治水、修路架桥,改变贫困面貌。盐池河镇杉扒洼村是个高山村,与外界只通一条羊肠小道,历史以来人们靠肩挑背驮,生产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在国家有限资金扶持下,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村组公路的建设施工,历经十个月的艰苦奋斗在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在这条长达4公里的战线上,干部群众吃住在工地,战严寒斗酷暑,不惜流血流汗,艰苦的施工场面感动了所有亲临现场的人。浪河镇利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起了十堰地区最大的革命老区教育基地,通过加强革命遗址保护,举办展览等活动加强对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发挥了引导群众、激励群众的作用。

5、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初步凝聚形成了老区建设合力。市乡两级领导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安排项目、落实资金、组织施工等各个环节切实负起了责任,确保了老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扶持老区的局面。

二、我市老区目前仍然存在严重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市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较浅层次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老区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挑战。

1、自然条件恶劣,市场竞争弱势地位难以改变。我市老区乡镇大都处在石灰岩地区、高寒山区和*口库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我市*以北位于秦岭余脉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十分严重,严重缺水缺土,土地贫脊,到处是寸草不生的乱石岗和“旱包子”,水土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离人平1亩当家地和1亩高效经济林的目标仍有较大距离;我市江南高寒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部分地区海拔在1400米以上,山高坡陡沟深,耕地面积少,地快小,土层薄,气温低,遇雨即涝,遇晴即旱;“地无三尺平,十里不见人,出门就爬坡,运输靠背驮,白天背着日头晒,晚上回家蹲被窝,辛苦360天,落不到肚儿圆”。这是革命老区浪河黄龙山区的真实生活写照。*口库区,地貌支离破碎,移民居住在千沟万汊中,土地资源少,耕作条件差,行路难,饮水难,长期处在社会发展的边缘。生活在这些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难,发展难。如库区优势产业柑桔,因区位条件差,销售价格长期走低,平均每公斤比公路沿线低0.4元左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农民增产难增收。

2、经济发育不良,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依然存在。老区因地处偏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吸纳资金和技术的能力,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主要表现在“三缺三低”,“三缺”即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尤其是缺企业家人才。“三低”即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如我市优势产业柑桔、水产养殖、中药材等,市场化程度很低,深加工不够,农民只停留在卖初级产品上,95%以上的柑桔没有经过加工,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业化程度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慢。我市工业以汽车配件和依靠水电优势而建,十几年来,由于部分中央企业战略转移,加之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的生态环境,大批企业停产关闭,经济总量受到严重影响。部分老区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兼顾不好,低水平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处在恶性循环中。如我市老区乡镇盐池河镇部分农户,以种植菌特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在菌特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善加之菌种改良不够,投入产出比率很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很令人痛心,而这些林木资源再生周期较长,在被砍伐后恢复期间,农民再没有其它生财之路。使老区乡镇与较发达的乡镇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

3、基础设施薄弱,短期内实现较快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难度很大。我市老区乡镇虽经全市上下合力攻坚,面貌有较大改善,但老区行路难、饮水难、通信难、用电难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村的问题还很突出。不通公路的人口仍达5万人以上,10万人存在饮水困难。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或不配套,抗灾能力很弱。受资源条件所限,吸引投资的能力很弱,许多外地投资者看中了我市具有市场前景的优势资源,但苦于“三通”问题(通路、通水、通电)望而却步。如我市官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有汉民歌第一村,处在*口与房县和神农架的咽喉位置,天然山野菜、反季节蔬菜和中药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因交通条件差,而无法开发。六里坪镇伍家沟村,是汉族第一故事村,但因藏在深山之中,文化旅游资源远远未得到有效开发。库区乡镇牛河林区,区内自然景观优美无比,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娱乐休闲和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但因没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贫困始终是这一地区的最明显特征。

4、社会事业落后,群众生活质量低下的状况改变不大。老区落后不但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事业发展尤为落后,改革开放的成果难以惠及老区群众,现代社会的文明新风吹不到穷乡僻壤,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观念陈旧落后,信息闭塞,很多地方依然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上学、就医、听广播、看电视难等问题依然严重存在,革命老区浪河黄龙村农民涂义宽,家境困难,其子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家中把仅有的一头黄牛也拉去卖了,仍凑不齐学费。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现象十分普遍。山区寄宿制学校非常困难,基本不能满足山区学生受教育的需要。

5、人力资本匮乏,贫困层面继续扩大的危险没有消除。由于老区贫困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科技的水平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落后,无论是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或外出务工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收入增长缓慢。由于投入不足,转移培训工作远远跟不上农民外流步伐,相当多的农民没有经过培训,由于没有专业技术,大多只能去煤矿、金矿从事笨重简单的体力劳动,更由于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差,造成伤亡。老区乡镇盐池河镇是个有1.2万人的乡镇,近十年来在外地煤矿、金矿伤亡人数达百人以上,真是骇人听闻。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由于青壮年尤其是有知识的壮年劳力大量外出,许多老区村村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6、债务负担沉重,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的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普九”等社会事业达标活动,老区乡镇和村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乡镇财政入不敷出,靠吃补贴维系运转,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部分村甚至是空壳村,债务累累,根本无法进行各项建设。老区乡镇习家店,23个村总负债1712.6万元,村平负债74.5万元,人平532元。税费改革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数量有限,仅能维持基本的干部待遇,没有余力兼顾公益事业,有部分村的财政转移支付直接被抵了帐,还了陈年老债,村干部辛苦一年,到了年终连基本待遇都拿不到,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个别村甚至因此而导致班子涣散,工作无人抓。部分乡镇因沉重债务影响,领导根本无瑕顾及发展,主要精力放在了还债和维持正常运转方面。老区始终迈不动发展的步子,部分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不信任政府,政府难以开展工作的现象严重存在。

三、工作不够是老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1、有的同志对老区的认识不够,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在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中,有部分领导对老区缺乏认识,对老区群众缺乏感情,采取消极态度,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认为老区发展较难,成本大,见效慢而放松对老区的扶持,也有的认为扶持老区是对老区的恩赐,抓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等于抓了老区建设,而忽视了对老区的倾斜照顾,对上级关于重点扶持老区的政策不执行。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区精神过时了,不管用了。缺乏共产党员应有的观念,这一切都导致了对老区工作的忽视和对老区群众的漠视,真扶贫、扶真贫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伤害了老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2、现行政策对老区的倾斜不够,缺乏必要的助推力。老区建设在前期都是靠开发甚至是掠夺性地经营本地资源,销售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低,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缺乏后劲,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近几年来国家实行许多鼓励发展的政策,老区因区位劣势,得益较少。实行限制发展的政策,老区损失不小。如*口库区在199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首次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后,尤其是2003年春的调查摸底后,库区群众被限制了发展,按有关规定,房不能盖,路不能修,树不能栽,产业不能建,等待搬迁,前后20年的发展机遇白白失掉。老区建设步伐被迫停止,群众只能保守经营,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上,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徊。由于我市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一批企业被迫关闭,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背负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产业准入和项目建设的门槛被抬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国家实行的许多特殊扶持政策,老区享受不到,造成新的不平衡发展。如国家实行农机具补贴、良种和粮食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因我市不是粮食主产区,受益不多。

3、管理体制对老区建设的创新不够,缺乏落实的好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不”,一是机制不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影响了老区建设的进程和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二是体制不顺,从上到下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运作体系。老区建设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如在对老区的投入上,《扶持老区建设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财政预算的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扶持老区建设”。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启动和监督体制,这项规定基本是一纸空文。三是法制不纳。老区建设一直没有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规范性的条文,存着老区建设严肃的政治性与抓老区建设随意性之间的强烈反差。

4、舆论宣传对老区的力度不够,缺乏浓厚的氛围。近年来,新闻宣传媒体对老区的采访少了,宣传报道少了,多数地方革命传统教育或多或少地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缺乏对革命老区的了解和认识,甚至是对身边环境的革命事迹一无所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宣传老区、支持老区的声音越来越弱。

5、组织领导对老区的运作不够,缺乏强大的整合力。首先是老区建设没有专门机构抓,没有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没有专门地布置检查,力量整合不起来。突出的表现是,有限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部分老区建设项目存在被随意调整或挤占的现象,老区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偏差和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基本是顺其自然,听之任之。有限的政策很难落实,很多老区群众感受不到政府的扶持。

四、老区人民的呼声应该引起重视

1、来自老革命及其亲属的呼声。在我们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见到了健在的浪河离休老干部丁泽国,这位1939年入党的老党员,听说我们是在搞老区贫困问题调研活动,不顾82岁的高龄,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坚持要和我们一起去当年的一些革命遗址,讲述当年的革命活动,他说我们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就是想让穷人翻身,可现在还有这么多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对得起长眠在地下的革命烈士?他极力主张加强对老区的扶持,要求把老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家中几人参加革命的饶世恒老人,向我们讲述当年亲眼所见的白色恐怖场面和斗争的险恶环境,他很愿意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他请求国家对老区农村采取更为灵活、更优惠的政策,让更多的老区群众早日走上致富路。

2、来自老区基层乡村干部的呼声。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带着老区人民对发展的渴望,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期间,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不同场合极力呼吁,为老区发展争取领导重视、争取资金项目,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议案中对支持老区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是长期坚持不懈地提。在我市2006年初的“两会”期间,一位来自重点老区乡镇的干部谈到,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应该把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千万不能忘了山区、老区和贫困群众,在社会资源分配上要考虑对老区贫困地区实行倾斜,缩小发展差距,不能让老区贫困地区的群众寒心。他的发言引起了共鸣。

3、来自老区群众的呼声。我们在老区乡镇和村开展工作期间,到过许多当年的苏区,听到过很多关于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事迹,但现在这些地方仍很贫困,群众生活很困难,基本的出行、吃水都无法保障,红军在建立均房苏区时开展过革命活动的我市盐池河镇、官山镇,目前大部分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很差,他们强烈要求上级给予足够的扶持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五、从根本上加快老区发展的建议

1、发展战略方面。建议国家对老区进行特殊扶持,实施“振兴革命老区战略”。以引起各级重视,要向抓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一样实施老区发展战略。在省这一级,建议改变把老区建设与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等具体扶贫措施并列的提法,沿用2005年省委、省政府在红安召开的“老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提法。

贫困区范文篇8

1在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04%,而分布地域却达63.7%,且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为部级特贫地区,特贫人口所占比例相当大,人们生活水平偏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不少农村病人往往是“小病拖,大病挨,重病等着埋”,因而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其次,医疗秩序混乱,非法行医现象大量存在。再次,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比例严重失衡。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20%的城市人口,占用着全国75%的卫生资源,而80%的农村人口仅占用着25%的卫生资源。从民族贫困地区的局部来看也是如此,据1997年保靖县卫生统计,全县12%的县城人口占有65%的卫技人员,而88%的农村人口仅拥有35%的卫技人员。同时,卫生资源宏观规划不力,社会办医自成体系,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布局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存在,如保靖县存在“卫生一条街”问题,即县医院、中医院、妇保所集中到一条街上,医疗卫生机构为增强竞争实力,只得竞相扩大规模,增加病床,扩充人员,添置设备,分摊设点。因而外延扩张的盲目性与内涵质量管理的滞后性并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族贫困地区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2民族贫困地区要抓住机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的严重困难,极大地制约了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但是,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面临不少机遇。一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我国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为发展卫生事业提供了契机。如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国企“抓大放小”、“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等。特别是最近调整确定的卫生部职能,重点在于宏观调控各项卫生行为,为增进人民健康服务,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作为重要职责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机遇,更是卫生行政部门当好政府参谋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二是扶贫攻坚的机遇。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国家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输血”政策。如湖南省委、省政府[1994]17号文件决定,举全省之力打好以湘西为主战场的扶贫攻坚战,实行六地(市)对口扶持六县(市),卫生扶贫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民族贫困地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在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方面的作用,积极争取医疗卫生技术、医疗仪器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以充实、调整区域内卫生资源。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机遇。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政策。特别要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优惠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群众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科学预测和全面分析,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因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出现的种种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程。

3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原则与做法

区域卫生规划的总目标是根据区域内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资源配置,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制定干预措施和实施目标的策略,改变和消除与区域内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匹配的卫生资源配置的无序与低效状况,在区域内建立起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公平、有效地向全体居民提供高质量卫生服务的卫生服务体系。其要求以增进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到统筹兼顾、相互协调、讲究效益、提高质量,实行动态的全行业的管理、科学的预测和决策的基本原则。民族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要坚持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计划、财政、城市规划、人事、劳动、卫生等部门紧密配合,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卫生资源调整的配置思路,针对经济严重困难的实际,在控制和打击乱办医现象的同时,按照低耗高效的配置原则,考虑多个方案,实行最优选择,以求总目标的实现。以下各种做法,可供参考。

3.1机构合并。即对一个区域内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功能接近、布局不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合并,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解决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如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合并,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子。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合并,重点加强预防保健功能,改善重医轻防的格局。防疫和皮防机构合并,功能兼顾,加强性病防治。中、西医疗机构合并,重点加强中医建设,改变“西医发展,中医萎缩”的中西医比例失调的局面,弘扬祖国医学和民族医药的优良传统。妇幼保健机构或乡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实行跨行业合并。

3.2机构兼并。即由效益好的医疗卫生机构将长期效益较差,自身无发展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建制兼并。可实行跨行业、跨级别兼并。也可由医疗卫生单位兼并效益较好或对其造成竞争威胁的个体诊所,吸纳社会优秀卫技人才,发展壮大公立卫生机构。

3.3机构让渡。即把经营管理不善、经济困难、效益较差的医疗卫生单位委托同级别的效益好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以强带弱式全经营管理。被让渡单位仍然享有独立法人地位,实行独立核算,让渡单位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带动被让渡单位的发展。

3.4机构转缩。即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挥都不充分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机构规模的限缩性调整,功能由医疗防保型转为单纯防保型。

3.5调整社会办医。根据18个城市,100所企业改革试点经验,企业医院将逐步交由当地政府或社会开办。政府能否接收,由谁接收,接收后是继续开办,还是“关、停、并、转”,要视当地社会经济和区域卫生状况而定,切忌“一刀切”。

3.6凭借外力,办合资、外资等医疗卫生机构,或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现有医疗卫生机构,以进一步改善卫生资源整体效益,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活力。

3.7实行对口卫生扶贫。即将区域内城镇医疗卫生单位与农村卫生院结成扶贫“对子”,由卫生局制定管理措施,促进其从物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扶贫,以增强农村卫生院的“造血”功能。

3.8盘活地产。对医疗卫生机构合并后调整出来的地产进行易地置换或出让迁建,通过地产运作,充分挖掘卫生资源潜力,发挥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贫困区范文篇9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

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

帮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走稳定发展畜牧业、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路

贫困区范文篇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到2008年,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农村的全面覆盖。然而,在广大贫困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等原因,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如何使新农合制度更适应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

一、印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一)调查地点及样本情况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铜仁地区西部,辖17个乡镇,总人口42.8万。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为部级贫困县[1]。样本取自印江县沙子坡镇、峨岭镇,并随机抽取其辖区内六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子样本。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定点偶遇和入户调查等方法抽取了112位样本对象,并发放问卷110份,收回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问卷有效率达92.3%。调查对象中,各村样本所占比例分布较为均匀,年龄主要以20岁、40岁、60岁三个年龄段为主。

(二)印江县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现状

从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印江县筹资渠道较单一,筹资水平仍属于贵州省较低水平,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结余较多;其次,上级政府给下一级政府制定“参合率指标”任务并层层累加从而实现参合率86.3%、90%、96.7%的增长,农民存在“被参合”的现象。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状况来看:定点医疗机构四级阶梯模式中的村卫生室一级形同虚设,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人均医疗资源不足。现有定点医疗机构缺乏专业医疗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硬件资源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就诊者的需求。从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参合者中的高收入人群对报销总额上线满意度较高,而低收入人群则多数表示不满意;在仅有的43.5%了解新农合报销范围的人当中,多数表示并不满意;同时当地农民对现有的每人每年20元的自缴资金相对满意,对于30元或更高的自缴金额则由于收入有限不愿接受。村民普遍反映现有的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缺乏实质性效果,多数参合者对新农合政策表示不了解。

二、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农民自身分析

首先,当地恶劣的交通条件导致农民村内和村外就医的时间成本和额外的交通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其次,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影响其对新农合的资金投入,有限的医疗投入也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输出效果。此外,当地的村民思想落后、维权意识薄弱,也造成了自愿参合原则受到严重威胁、新农合制度赋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从新农合制度本身及经管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

1.新农合制度规范显现出“一刀切”弊端首先,各级政府补偿未考虑到贫困地区在经济条件、医患关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导致相同补助水平下,农村贫困地区新农合制度的实际输出效果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距。同时,报销总额上限的设定也未能考虑贫困农民对医疗价格十分敏感的这一事实,导致部分农民未能从这一上限中获得足够的补偿,反而缓解了那些相对富裕的农民的医疗负担。

2.政策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实际操作性首先,当地关于大病统筹政策规定没有对住院这一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因而各级部门、医疗机构对此落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不同的落实方式又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利益和参合农民的质疑。其次,当地关于慢病、特殊病的补偿政策未能考虑当地农民的文化和意识水平,烦琐的认定和审核程序使得多数农民无法从这一政策中真正获益。

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职能履行的外在动力从当地新农合相关机构的设置来看,现有的内设型的机构设置模式不能有效地实现职能履行的内部监督作用,同时,由于类似意见箱、举报电话等监督途径未能接近基层患者和农民,使得外部监督同样严重缺失,因而导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不负责任。

(三)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实际条件及工作落实情况分析

1“.工薪不对等”造成新农合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据了解,新农合工作落实后,各定点医疗机构并未因增添了相应的新农合工作而获得其他的额外薪酬或补助,在工作量加大的同时,反而会经常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从而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2.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失职,未能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由于缺少监督机制和相应的薪酬激励,在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相关工作落实中,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相应的引导和辅助工作,如在费用报销过程中讲解新农合政策等,因而导致患者未能在就医过程中加深对新农合的了解和认可。

3.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存在资源的相对过剩现象村、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农民就近医疗的需要;县级医院的资源虽相对较多,但随着就诊人数的增加又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从而“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政策目标未能实现。

四、关于提高新农合制度在贫困地区实施效果的对策探讨

(一)加大宣传,提升农民的参合意识首先,政府应预留新农合政策宣传专项资金,构建政策宣传媒介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体系,并加强对相应人员的培训。同时,深入了解信息接受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形式,使用“人际宣传为主,大众宣传为辅”的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的对政策的了解程度。

(二)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政策体系

1.拓展筹资渠道,优化筹资比例首先应该拓展社会的志愿供给。政府可建立新农合慈善基金会,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慈善捐助,扩大基金统筹额。此外,若参合者是某一乡镇企业的员工,政府可规定用人单位按比例缴纳一定的参合基金。其次,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资金下拨过程中,应对贫困地区予以倾斜,调整筹资比例,降低农民出资额度,提高政府补贴力度。

2.结合实际,制定更为合理的补偿标准应构建差额的补偿机制,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例如,提高对“五保户”家庭、慢病、特殊病患者的补偿比例和范围。此外,应降低对慢病、特殊病患者的实际准入门槛,改原有的自愿认定为上门认定,同时相应简化相关的年审和报销程序,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统筹兼顾,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

1.实施激励政策,提高新农合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针对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要找到促进工作绩效的激励机制,满足其对经济利益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建立一种双方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共同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努力。

2.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经管部门自主性首先,应通过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定期审查、财务核算、建立资金跟踪监督制度,完善上行监督;其次应提高下级单位的独立性,在面对县合管站不合理的政策要求或察觉其基金运行存在纰漏时,应及时与其沟通解决,以提升下行监督效果。

(四)全面协调,强化医疗机构输出效果

1.减少定点医疗层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解决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形同虚设、乡镇医院资源有限的问题,建议将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有限医疗资源分配到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以此来平衡医疗资源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配置,减小经管机构的协调压力。在乡村一级可以实行医疗服务的“共同治理”,推进医疗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形成,让有一技之长的村医等乡村精英人物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具有乡村特色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