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1:27:33

贫困山区

贫困山区范文篇1

*村位于小河镇政府西面的崇山峻岭地带,海拔1850米至2700米,全村国土面积13.22平方公里,村委会距小河镇政府距离6.3公里(直线),公路里程40公里。1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苗族和彝族三个民族。总户数489户,人口199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81人,占总人口的34.1%。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04782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03公斤,人均年纯收入572元,低于全镇的农民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多数群众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07年底该村仍有贫困人口833人。

一、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条件十分落后,缺乏优势资源

(一)农业基础薄弱

*村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高寒山区,现有耕地面积1423亩,人均0.71亩。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占现有耕地的91.27%,基本属于中低产农田。加之倒春寒、风暴、冷冻灾害的侵袭,群众的生活全是靠天吃饭。由于多年来,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开荒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药山气候的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山大坡陡,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土质下降。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施肥少、经营粗放,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经济条件差,买不起化肥,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春寒、风暴、冷冻等自然灾害。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局面几乎很难改变。

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既不能“自给”也不能“自足”的窘况中。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多年来,该村得到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怀,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和帮助,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制约该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村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距离集镇较远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效率很低,农产品若要运到集镇出售,除去运费、人工费等,连成本都难保,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三)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村集少、边、穷为一个多元化的封闭体,思想僵化,经济意识淡薄。该村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小沟、凹塘、夹马石等六个村民小组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核桃、板栗、木漆,其数量也是十分有限;其余的十三个村民小组只有极其微弱的一点木漆,其它再没有任何自然经济收入。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先天”不足,现有的经济林果极大部分是老树、枯树、病树,从未施用过肥料,还处于极其原始、自然的生产管理模式。

*村荒山荒坡面积较大。有林地面积10000亩,草地面积8602亩,人均占有面积高于全镇的水平,森林覆盖率为33.5%,却低于全镇的水平,该村的森林资源极为有限。由于多年来对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不得力,重视不够,年年种树不见树。“山上光秃秃,家中无柴烧,早上一箩松毛叶,难烧半锅猪食汤。”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点林,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

二、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村人均占有国土面积大,适宜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可是这些潜在的资源优势总是难以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拥有丰富资源的人民总是无法挣脱贫困的折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客观原因外,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自身的素质问题。

(一)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低

*村现有学校4所,其中村完小1所,民校3所,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320人,(六年级学生36人在小河中心学校上课)。有公校教师2人,均属中专学历。其中全日制毕业后分配任教的1人,民转公教师1人。现还有代课教师8人。其中;大专1人,高中1人,初中6人。该村现没有在校大中专就读的学生,在校高中生1人,在校初中生29人,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全村适龄儿童和适龄少年的95%和90%。在全村总人口中,具有高中文化的5人,占总人口的0.3%,初中文化的168人,占总人口的8.4%,小学文化的585人,占总人口的29.3%,文盲半文盲1236人,占总人口的62%。

针对边远山区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才缺乏和观念沉旧的问题,而这种观念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为广大群众受旧观念的思想束缚,养成一种“坐地等花开”的思维定势,习惯于依靠大自然、被动地谋得生存条件,什么人才对他们来说是用处不大,送孩子上学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认识“钱”是多少票面就行,要想学习多的,既考不起也供不起。迫于这种习惯势力的重压,有时领导干部也无可奈何。就人才的使用问题,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教育的重视不够,人才缺乏,高学历的人才没有,低学历的人才能办一点实事的又多不愿意在家乡受苦,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缺乏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干和工作富于创造性的优秀人才。二是实行村民自治,干部在本村村民中选举产生,受亲戚、朋友、家族势力等的影响,选出的干部不可能都适宜工作的需要,外村选派因条件艰苦又无人愿意。三是村干部补贴偏低,缺乏保障,瞻前顾后,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甚至也习惯于在贫困窝中四平八稳地过日子。

(二)基层组织发挥作用弱

党员队伍文化素质低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全村26名党员中,高中2人;占党员人数的7.7%,初中10人,占党员人数的38.5%,小学及其以下14人,占党员人数的53.8%。农村党员居住分散,体力劳动辛苦,年老党员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少,旧知识得不到更新,新技术得不到学习和推广,商品意识观念淡漠,无法适应各方面经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难以发挥。

纵观边远落后山区的贫困,除了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外乎“愚贫、智贫、灾贫、懒贫”四大贫困。“愚贫”就是思维单一,对外界的事情不知或者知之甚少,对上级的好政策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生育无节制,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恶性循环;“智贫”就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旧的思想意识忘不了,新的东西难以接受,生活无规律,生产无计划,缺乏拼搏奋斗和进取精神;“灾贫”就是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和人身疾病等造成的贫困;“懒贫”就是极少数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承包的土地比别人多,收获的粮食却比别人少,东游西逛晒太阳,对家庭社会缺乏责任心。

事实上,在不少贫困山区,常常是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而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根深蒂固的传统旧意识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生产是简单的,生活是艰苦的,终年勤劳,只求吃饱穿暖,不求富裕。很多人至今仍习惯于靠大自然的恩赐过日子。若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相信科学,就连每年的春秋两次动物防疫等,都难以接受。多数农民都习惯于过一种苦中求乐、清贫乐道、半年农忙半年闲的日子,普遍存在着“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种地为肚圆,养鸡为了盐巴钱”的自给自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严重地阻碍着商品、价值、竞争等现代经济观念的树立。

三、边远山区摆脱贫穷落后的思路及对策

制约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客观环境条件的落后和人才奇缺。其中人才问题又是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边远山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也只能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归根到底,边远山区之所以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并不是穷在资源上,而真正穷的原因是在于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和资金上,没有人才,尤其是干部人才、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这就无法使边远山区很快富裕起来。

要发展山区民族经济,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就必须要首先冲破这些旧意识观念的束缚。但这绝非易事,边远山区群众思想观念形成与更新的特殊性是:思想观念不易被接受,也不易变革,其封闭性、沉淀性、保守性犹如一只巨轮,不易启动,也不易中止。再者,过去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现在更新观念的冲击力则较弱,因此观念变革更显艰难。这些地区由于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维持着一种超稳定、绝对保险的生存空间,给陈旧观念留下再生的土壤,而今要用外在的力量来彻底铲除和改造这块浸透旧意识观念的硬土,需要一个较长的艰苦过程。

(一)解决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人,没有众多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就不可能卓有成效地改变边远山区的落后面貌。在一个经济、文化都较落后的地方,解决这一问题,办法可以探索: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边远高寒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在当地选拔学历相对较高的优秀青年到中等专业及以上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回来后为家乡事业服务;三是对现任村干部采取短期轮流培训,使在职村干部都接受一次较为系统的理论、科技、业务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使其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都相应提高。四是提高村干部的补贴标准,建立保障体系,打消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干部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大胆工作。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贫困山区脱贫的切入点

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高寒边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实施产业扶持。把土质低、坡度大,不适宜耕作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增加退耕还林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落实管护责任制,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对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且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采取异地搬迁等扶贫方式进行扶持。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培育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奋斗精神,增强“造血”功能,鼓励年轻人走出去创业。

贫困山区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贫困山区

一、贫困山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共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69%;位于山区的县(市)占全国两千多个县(市)的56%;全国约有1/3的人口、40%的耕地及绝大部分森林分布在这里。

山区县(市)多为“老、少、边、穷、库”区,又是我国主要的“生态源”。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投放在仅占国土面积1/3的平原和盆地上,而对山区经济建设重视不够。其结果是既加剧了山区的相对贫困和落后,同时产生了三个相当尖锐的矛盾:全国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山区资源的相对丰富的矛盾;经济发展所需的巨大市场与山区有限的支付能力的矛盾;山区贫困落后的现状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总目标相悖的矛盾。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平原中已形成相对饱和的人口压力,解决这三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开发山区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使山区尽快地富裕起来。

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大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山大人稀。以湖北省为例,全省共有64个山区县(市),国土面积14.7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2.2%以上,人口3932.4万(2002年数据),占全省总人口的67.8%。国土面积比与人口比极不协调,且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二)经济基础薄弱。2001年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山区县(市)5405元,比全省的平均水平7813元少2048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山区县(市)288元,全省均值为546元。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极不合理,一产业明显偏高,大都在45%左右,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二产业大都在20%左右,全湖北省产业比依次为:l4.6:49.9:35.5。

(三)投入长期不足。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人均投资少。以宣恩县为例,投资率仅15.6%,比湖北省均值低18.6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428元,比全省少1795元。另一方面,信贷资金投入规模小,供求矛盾突出,信贷资金供求比宣恩县仅为1:2.38,全省为1:1.13,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4)城镇化率低2002年,湖北省城镇化率为34.3%,山区县(市)为20.6%,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15.3%,宣恩县为12.7%。

总之,山区县(市)大多数的基本状况是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素质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仍然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中。尽管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山区经济开发将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因而只有正确把握山区经济的共性,才有利于探索其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对策,从而指导山区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构想。

二、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特色发展的原则

特色就是财富,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贫困山区县(市)只有立足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只有以特色抢占市场制高点,才能占尽先机,加快发展。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根据县情,按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要求,将地方发展个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围绕特色创优势,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品牌抢市场。

(二)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

一个县(市)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是否改善,有无骨干企业、主导产业。因而,突出重点发展是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必须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最强的标志性工程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

(三)创新机制发展的原则

机制创新,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保证和助推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心改革,就不可能有发展。特别是山区县(市),本身经济基础薄弱,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落后,发展的困难较平原发达地区大得多。因而创新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也自然而然成为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山区县(市)要迎头赶上发达地区,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意识,而这种超前发展应该适度,适度超前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制约山区县(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上。就是要超常规地加快城镇网、路网、电网、通讯信息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坚持立足长远,走“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相结合的道路。

三、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依托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项目是投资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县域经济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就是资金,项目就是发展。一个地方每增加1元重点项目投资,可拉动GDP增长1.223元。加快项目建设,是贫困山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最现实、最有效的举措。

(二)推进民营化加快经济发展

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是当前山区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优化,权益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全面放开、彻底放开、长期放开,扶持从优、负担从轻、服务从实、保护从严。极力降低行业准人门槛,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都可以生产经营,做到从业对象、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和企业冠名“五个放宽”。鼓励个人通过租赁、股份制改造、产权买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以优势主导产品为依托,使生产要素向国省道集中,依路建市场,依路建基地,构筑国省道民营经济走廊,逐步规划民营经济小区。其次是营造宽松环境。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原有优惠政策外,对具体项目可进行专题研究,以特殊政策加以解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个体工商户、尊重纳税人的风气,对重点民营大户实行挂牌保护。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搞好资金融通、信用担保、信息咨询、人才培养、技术扶持、法律保障等综合服务,全方位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第三是努力提高产业素质。按照“生态、绿色、外向、高效”的发展方向,努力扶持和积极引导部分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大户跳出餐饮、零售和运输业的圈子,向特色产品加工、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信息咨询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产业型、科技型企业发展,创办实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进步,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拓宽筹资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人,特别是落后的山区县(市)更应该切实搞好资金筹措,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抓项目争取国家投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扶贫工程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增加国家对贫困山区的资金投人额度。申报和争取的重点应放在既有资源又有市场、投人少产出多、有带动能力、劳动密集型以及见效快的项目上。

(2)加大信贷投人。扩大信贷规模,增强融通能力,是解决山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山区一半以上资金靠信贷,因此,理顺山区信贷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继续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改善服务,切实解决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民营经济“投入难”的问题,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各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借往来和相互协调,促进横向资金融通。

(3)创造环境引导投入。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要突破“内陆开放先天不足、缺乏条件”的思维定势,破除封建的内陆意识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实行政府引导社会投入,政府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投资者创造良好、完备的投资硬环境,引导社会加大投入。

(4)招商引资。贫困山区财政拮据,自身不具备支撑发展的经济实力,招商引资是解决发展中财力不足,人才短缺,管理落后,观念陈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贫困山区在招商引资上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交通优势,重点要放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特别是生态资源优势上。同时,要十分重视软环境的建设,以一流的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业主开发、企业招商、各方参与”的招商引资新机制。

(四)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引导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出现了一部分富裕大户和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或经商、或出卖劳动力,这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剩余的土地也逐年增多。所以,可以预见,土地规模经营必将代表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山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来引导经济发展便显得十分必要。

一是政府垄断城镇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实行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拍卖、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二是引导农民向集镇、小村庄及国省道沿线搬迁,推进城镇化。三是放活土地使用权。在进一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让、转包、互换、反租、入股等有利放活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促进土地向优势资本、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集中,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健全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同时,为配合土地流转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加快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和吸收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房,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均可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人学、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五)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因而贫困山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1)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开发优势资源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资金、技术、人才为纽带,鼓励和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开发机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和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多方筹措科技创新经费,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2)拓宽科技创新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农业生物工程、医药生物工程,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预防多种疾病用药和药物中间体,开发名酒、名茶、优质粮油、天然色素饮料等。

(3)加强科技推广与应用。加快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运用,重点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新技术、高效栽培与养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加快选育繁殖农业新品种,大力实施良种良苗工程,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站所建设,稳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技术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改进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增效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高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率;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公务员之家

(六)抓好软环境治理保障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强化服务,坚持以“诚”引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营造“零投诉”软环境。(1)坚持从国家政策和山区县(市)实际出发,大力改善政策环境。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抓住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这一关键性问题,重点抓好三点,即:加快清理和规范现行的政策,做到该废止的尽快废止,该修订的重新修订,该重申的进一步重申;抓紧出台新政策,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根据投资者的要求,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立足全局、算好长远发展帐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绝不能让过时的政策条文限制实践的新发展;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让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大力改善法制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的法制,社会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的局面。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市),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建立起依法办事、注重信誉的法制环境。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工作的力度,把整治环境与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保护伞”,为外商投资企业保驾护航。同时,加大整治“三乱”的力度。公务员之家

贫困山区范文篇3

网络营销,就是确保人们能够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依托即时通信工具,如ICQ、微信、新闻网站等基础平台,从而实现远距离的、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产品营销。这不仅使商品销售更加便利,也让客户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

2.实证调查桂西北农村扶贫现状

2.1农村村民缺乏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目前桂西北农村中从事畜牧养殖等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大多是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状况,面对新兴的网络营销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虽然在桂西北农村中尚有少数懂技术的青壮年,但其对网络的接触面较窄,使得网络营销技术还是不能在贫困山区农村中得到全面推广。笔者选取以桂西北某农村为代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2.2农村网络营销缺乏资金支撑

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偏低,电脑普及度不够,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由于缺乏设备购置资金往往使网络营销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农村产业的网络发展势头。而且地方政府多把资金投向收益明显的城市项目上,贫困山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重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桂西北地区网络营销扶贫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可见,资金缺乏成为限制桂西北农村网络营销模式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3.优化网络营销在贫困山区农村扶贫中的应用

3.1构建网络化监管平台

贫困山区农村扶贫过程中应建立专门监管管理农村网络营销的机构,制定网络营销规划措施,并指导进行相关营销行动,确保农村村民可以应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商品的网络销售,并可将所得收益,进行更大财富的网络营销投资。可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监管系统平台,由专人进行网络营销方面的监控,并及时更新网络营销中的商品动态,及时地反映出营销信息的变化,从而使网络营销中各利益方均可合力进行该事业,实现对贫困山区农村扶贫的监管,为每个贫困山区农村建立资产、资源以及信息网络数据库,对农村“三资”实施动态监管。这样既可以实现对“三资”监管的自动预警以及程序锁定功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经济活动流程,也可让农村居民更多地享受网络营销服务,有效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生活水平。

3.2提升农村居民网络营销技术

在贫困山区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村民对网络营销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其网络营销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同时进行严格的选拔与培训,例如,可引导和培训贫困山区农村居民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属于农户自己的营销网站,只要其按照网站提供的相应步骤进行注册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个虚拟店铺,并且可以将自家能够出售的产品信息放到网上,通过网络带给自己经济收益。通过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网络营销技术水平,将网络营销与农村的产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机整合,令其发挥系统性作用,给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带来推动性的发展。

3.3强化政府支持

在贫困山区扶贫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政策引导,使其对网络营销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完善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撑④。首先,强化政府扶贫政策管理。可通过建立贫困山区商业投资、山区旅游等相关的网络营销社区,主动分享贫困山区农村的产品资源、信息,形成一种对贫困山区的归属感。其次,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网络营销方面的经费支持,例如,在网络营销中可开展“网络营销供销社”的形式,让农户及农业企业加入其中,为网络中的买家和卖家构建一个交流沟通平台,最终达成网络交易项目。通过实施网络营销,客户在网络上对贫困山区农户销售的产品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部状况对农产品销售的干预,也可以降低农户在农商品交易中的费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网络营销。

3.4整合网络营销工具

贫困山区范文篇4

(一)积极的方面

学生大多数来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们的心灵纯洁,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富有同情心,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办事踏实,为人本分。

(二)消极的方面

近年来,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较快,在这种新形势下,影响农村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侵蚀着学校教育的成果。部分学生出现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唯我独尊,攀比吃穿,性格孤僻等一系列与其健康成长相违背的现象。总体来说,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有所下滑。

(三)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有所下滑的原因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虽然下了很大的力气,采取了众多措施,但应试教育从根本上从未根除。重智轻德,智育为上,以智育代替思想教育的现象依旧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主要看考上了多少个高中生,家长评价学校主要看学生的成绩如何,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这就迫使德育教育只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

2.家庭教育的观念发生改变。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农村寒门子弟坚守的信条,可如今,这一信条受到很大的挑战与质疑。许多农村学子上了四年大学花了几万元,到头来工作还没有着落,让这些寒门子弟们透着浓浓的辛酸与无奈。学费贵、就业难,令“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在不少农村抬头。由此而生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漠视、放任。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爱好、学业等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于是,出现了孩子抽烟、打架、逃学……直到孩子被公安机关拘留,家长才大吃一惊。

3.社会发展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影响。当前,受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不断冲击,社会发展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经济的开放带来的价值观的多元化,他们的经济观、文化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明辨能力较差,受到了一些消极观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还有社会上、聚众打架、弱肉强食、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对初中生影响都很大。

二、加强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我国道德观念面临的困境,切实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

1.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转化角色,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3.学校转变评价观念。不以考试分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不将学生考试成绩排队公布,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教师晋职或奖励的唯一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综合评价标准的科学教育质量观。

(二)家长转变对初中生的观念

1.家庭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教育,重视孩子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重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解放他们的头脑和手脚,使他们养成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实践、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其终身受益。

2.家长应提升培养、教育子女所应具备的素质。目前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虽然说整体有所提升,但对于农村家长来说,他们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就有些贫乏了。家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行为。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情绪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三)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贫困山区范文篇5

(一)山区初中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上级向学校要成绩,学校向教师要成绩,教师向学生要成绩。学校的一切工作不得不始终围绕中考这个指挥棒转,且不说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思想教育,就连德育教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成了让学生背记知识点、考高思想品德课成绩、培育高考苗子的机器了。教学状况根本不能与贫困山区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因材施教,一切都以中考为中心,德育教育被忽视和冷落。

(二)山区家庭教育方式单一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学读书是比较便捷的一个选择,所以,山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不重视。事实上,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了贫困山区家庭生活重要内容,孩子的成绩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有好多家庭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由专人陪同孩子进城读书。可是,在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方面的工夫,家庭给予的重视是少之又少。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单一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是致使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低下的原因之一。另外,众星捧月式的家庭成员结构和生活氛围,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机会。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课外学习班充斥着他们稚嫩的童年时代和快乐的少年时代,他们成了学习的工具。其结果是,许多孩子高分低能,不能也不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一些家长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家长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以为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就能换来完美的结果。虽然也有一些家长意识到德育的重要,但教育方式不适,粗暴行事,只告诉孩子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却不与孩子沟通,其结果,或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使孩子没有主见,只知顺从。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欲纠正时,他们已形成的生活习惯、品行性格、思维习惯却很难改变了。这种家庭教育的滞后性、单一性,给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山区社会环境日渐复杂

过去,偏远山区相对闭塞,是世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但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一些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滑坡现象的对策研究

贫困山区范文篇6

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民族贫困山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永顺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农业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旅游收入2750万元。

一、要进一步加深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实践证明,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且旅游资源可永续利用。因此,只要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富县富民。永顺县自1985年开始开发利用旅游资源,10余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忘收入近2亿元,其中直接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累计为财政提供税收近200万元,同时,一部分农户依靠旅游服务摆脱了贫困,如王村镇私营企业主向隆生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创办了土家织锦厂,培养出土家织女120多名,年收入1O多万元。二是发展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会加大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建筑、商贸、金融等产业的快速崛起。1995年,永顺县交通运输业实现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46%。三是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对外开放。民族贫困山区要扩大开放的制约条件很多,但通过发展旅游业,同样能够加快对外开放步戊。永顺县“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发展路子已初见成效,如在1995年举办第四届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期间,借助旅游戏台,高奏经贸笙歌,共与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厂商签订合同6个,引进资金350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450万元,创利税570万元。同时,还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1850万元。四是发展旅游业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都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的工业和农业都不发达,吸纳旁动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会更大。旅游业是劳动集型产业,能促进劳动就业。近几年来,永顺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共新安置劳动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综上所迹,具有旅游资源的民族贫困山区应该而且必须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特色的宣传

民族贫困山区一般都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永顺县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不二门公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司,土司王故都老司城、芙蓉镇王村、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边省政府旧址塔卧声名远播。此外,永顺县古称溪州,至会仍保留着土家族的许多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特别是茅古斯、摆手舞、板凳龙、打溜子等新奇别致。为了把永顺县的旅游资源推介出去,县委、县政府在长沙、深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四属猛洞河国际游漂流月活动,大大提高了永顺县的知名度,旅游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95年8月永顺县在举办第四属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活动期间,先后在广州、深圳、长沙、吉首等地举行了新闻发市会,并多次派出宣传小组到省内外部分大中城市的一些机关、厂矿、学校上门进行宣传,反响很大。如1995年7月15日,永顺县在上海举行了第四属猛洞河国际旅游漂流月活动的新闻会,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委宣传部、市体改委、市旅游局等10多个部门的领导,《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市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市中旅社、市国旅社等30多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以及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新闻会后,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前来永顺县考察的各级领导和观光旅游的市民达1万多人次。仅漂流月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为此,永顺县将继续把旅游贸源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争取猛洞河风景区被列为部级风景区,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该县旅游观光。

三、要进一步加快旅游设施的建设

民族贫困山区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民族贫困山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从而为施行者提供便利条件。近几年来,永顺县投入1000余万修建了西哈、抚哈、永哈等3条41公里的旅游公路,投资40万元对县城至老司城的公路进行了改造,预算投资2100万元的旅游主干线王石公路的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可望1996年全线拉通,猛洞河风景区的行路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新建了一栋二星级的宾馆,购置了10余艘中档豪华游船和160多艘橡皮漂流舟,修建了30间高档浴池,整修了1座码头,兴建了1处接待站。丹通了和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增辟了30多个旅游新景点。此外,预算投资853万元的猛洞河漂流水源调节坝正在加紧施工,该工程完工后,可使猛洞河漂流由季节性漂流变为常年性漂流,并可开通哈妮宫至老司的黄金水道。

四、要进一步加速旅游商品的开发

贫困山区范文篇7

该来的却没来,“三农”金融服务,已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盲点和真空。“三农”需要扶持,更需要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那么,金融机构网点设置是一个急需平衡和优化的问题。

一、贫困山区金融机构网点现状

(一)县以下几乎无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网点。由于农行体制改革,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全部集中到县级以上,其经营网点主要在城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原有的定位决定其不宜在山区基层设置机构网点。

(二)“中心镇”以下几乎无邮储银行网点。由于安全及管理方面的要求,原遍及乡镇的邮政网络,在邮储银行成立后,一方面不符合金融安全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在人员结构、内部管理划分上邮储银行与邮政储蓄尚不明晰,基层有储蓄性质的网点均已撤销,只保留了业务量相对集中的“中心镇”网点,其余机构均在县级及其以上。

(三)部分乡所在地无金融机构网点。2004年前后,全国绝大多数乡镇均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因机构规模、核算等问题,很多地方“撤社改站”。2007年上半年,对达不到风险防范与控管要求的代办站或信息站全部进行了撤销。这样,即使是行政乡所在地,其网点也没有逃脱裁撤的命运。

(四)绝大多数乡镇有合作金融机构网点。无论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于有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和历史沿革,绝大多数乡镇均保留有网点。

(五)部分村社有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即一个乡镇有两个同一类型的网点,这是因为行政乡的撤并形成,这部分网点一是具有一定的规模,二是安全及人员结构均达到了监管要求,如一时撤并,对成本和信贷资产的回收在短期内难以消化。

*县2009年各金融机构网点情况统计

*二、贫困山区现行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现状,目前,贫困山区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有乡镇无网点,服务范围不能全覆盖。所谓全覆盖,是以行政乡镇作为基础而言。如果一个行政乡所在地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网点存在,那么金融服务“三农”即无从谈起,因此,这是目前贫困山区金融服务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有网点无乡镇,风险隐患大效率不高。目前,村级金融机构网点,单从服务看,是无可厚非的,但因为没有政府机构或者说没有相应的社会治安机构,仅凭村级联防或银行人员内部防范,难以充分保证其外部安全。而且从发展角度讲,没有政府的地方,办事的人少,市场难以活跃,发展后劲不足,效率就难以提高,从而无多大生命力可言。

(三)基层金融机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受小范围内经济总量的影响,基层金融机构,在短期内难以形成面对面的竞争,就如池塘小了难以养活较多的鱼一样。但是,交错式的竞争模式容易实现。这种竞争是指站在县级、省市级甚至全国的角度,不同类型的网点,不在同一个小范围内的竞争。这种模式,应成为当前贫困山区引入金融竞争和实现网点全覆盖的首选。

三、贫困山区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建议

对于贫困山区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基层,一方面要方便存取,有足额的现金供应,满足“三农”兑换零破钞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扩大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严防制假、贩假、受骗。再一方面是培育诚信,满足“三农”在发展方面的资金需求,同时,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扩大服务范围,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金融服务“三农”是面对面的服务,其网点设置应遵循直接、方便与安全的原则。

(一)以“服务”为政治前提,以政府为依托进行设置,出台金融服务全覆盖方案。

在贫困山区设置网点,应站在服务“三农”,方便“三农”,为“三农”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高度,才能实现。银行是服务的,“服务”又是具有政治性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政治性是大局、是稳定、是和谐,完全不等同于“政企不分”的性质。因此,管理层应牢牢把握这个主动权,否则,没有几家银行会自愿到那种既难以保证安全(这里主要指在途押运安全),又无法在短期内见到效益的地方立足发展。

以政府为依托,就是在有乡级政府机构的地方必须设置网点,没有政府机构的地方,没有必要设置网点。没有政府机构而有网点的,可根据自愿原则,进行保留、迁址或撤销。因为,政府的职能首先是服务的,政府都撤了,银行机构还有保留或新设置的必要吗?加之,从狭义上讲,有政府机构的地方才“安全”。

只有在“服务”的政治前提下,银行才可能去贫困山区设置网点,也只有依托政府机构,多方配合,全力搞好安全,才能逐步搞好经营,最终实现盈利。这样的方案出台,才能让人信服,才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实施。

(二)政府主动,银行履职,群众维护,实现贫困山区金融服务无盲区。

1、无银行机构网点的乡级政府,要主动向上级、向银行业监管部门汇报情况,反馈和传递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同时,要主动与银行衔接,寻求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在网点选址、安全护送方面提供便利,争取网点的设置。

2、凡涉农金融机构,应将“三农”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真正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责和使命,将设置网点作为当前一项首要政治任务来抓。

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无论体制如何变化,均不得弱化服务“三农”的使命,而应在服务“三农”方面做出更多、更大、更加深入的表率。

二是农业银行。已经确立了“面向‘三农’,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无论我国的农业实现了第二次还是第三次的飞跃,其服务“三农”仍然是它承载的历史责任,特别是对于贫困山区,要使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还任重道远。这种历史责任更多应在于通过具体的金融服务来逐步实现。

三是农业发展银行。农发行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商业性金融“一身二任”问题,在完成其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调节经济结构的使命后,政策性色彩逐渐淡薄,其商业性质已经凸显。在这个过度期,要尽快恢复农发行的支农业务,特别是含微小金融服务,争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四是邮储银行。其市场定位是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因此,邮储银行应积极主动,将网点深入到农村更加广阔的地方。

五是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其组建和发展的速度应当加快。

3、群众维护。从众多撤离的金融机构网点分析,其所在地域信用环境薄弱,社会治安差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发动群众,合力维护,努力培育诚信,打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只有强化宣传,切实引导,让群众真正理解了信用,理解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只有对“不正之风”进行严厉打击,构建和谐、平安的金融服务环境,金融服务全覆盖才具有其真正的含义。

(三)形式灵活、交错设置,逐步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

一是直接设置网点。由于现行没有网点的乡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多数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原有网点已撤离的地方,要其再吃“回头草”,显然不尽合适,因此,将此项重担委任给邮储银行、农发行、待建的村镇银行比较合理。一方面,他们有支持“三农”的重任在身,另一方面,他们的网点本来就少,都在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布局可谓顺理成章。同时,横向对比,又在乡级之间形成了交错式竞争,服务“三农”的整体功能将逐步得以体现。

贫困山区范文篇8

特色型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一个“特”字,因为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规定性模式。培育、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应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目前,贫困山区县在抓特色产业建设时存在“跟风”效仿,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结果一个县有七、八个主导产业,个别乡镇也有三、四个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为此,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突出当地的特色,把握好规模、市场、效益、品牌四个标准,因时因地、实事求是地大胆扬弃,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特色产业,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如永顺县就要充分利用“长官、王村柑橘出口基地”,“湘西州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全国第一个莓茶原产地保护县”的优势,加大对农产品尤其是松柏生态香米、溪洲莓茶精深加工的研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柑橘、猕猴桃、优质米产业发展。经过筛选确定的特色产业项目,要制定好具体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准确地定位,按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做到“精、准、新”,集中抓好2-3个产业或产品,齐心协力地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具有优势的特色基地,及时认真地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能处处点火,处处冒烟、做到规划一个、实施一个、完善一个、贮备一个,保证产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要搞好引进试验,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与特色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愿意,适度发展,不搞命令式、一刀切,更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全盘上马,一哄而起。

三、扶持企业,建好基地,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要依托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一是企业产品定位要“准一点”。产品要农民能生产,适宜本地条件,企业能加工,有市场,由抓生产转向抓加工、保鲜、销售,帮助企业创建品牌,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并从政策、信息多方面给予扶持,尽快显现“龙头”优势。二是基地建设技术含量“高一点”。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进农业标准化,像生产工业品那样按标准组织生产,向降耗增效、绿色环保发展。三是产业化模式要“新一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如目前的公司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都有较好的产业带动效果,应该大力扶持培育,使农村专业协会和中介流通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四、加大投入,精心培育,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线长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贫困山区县特色产业做不大,一个重要的症结在于基础薄弱,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一是要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完善农业保险,防范农业风险。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保险融入社会化保险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探索产业发展基金的储备及应用机制,努力提高农业抵御市场、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三是稳定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新型农民培训范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贫困山区范文篇9

特色型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一个“特”字,因为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规定性模式。培育、发展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应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目前,贫困山区县在抓特色产业建设时存在“跟风”效仿,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结果一个县有七、八个主导产业,个别乡镇也有三、四个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商品优势不突出。为此,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突出当地的特色,把握好规模、市场、效益、品牌四个标准,因时因地、实事求是地大胆扬弃,科学动态地确定和培育特色产业,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如永顺县就要充分利用“长官、王村柑橘出口基地”,“湘西州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全国第一个莓茶原产地保护县”的优势,加大对农产品尤其是松柏生态香米、溪洲莓茶精深加工的研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柑橘、猕猴桃、优质米产业发展。经过筛选确定的特色产业项目,要制定好具体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发展空间

要根据区域、特色合理准确地定位,按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做到“精、准、新”,集中抓好2-3个产业或产品,齐心协力地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建设具有优势的特色基地,及时认真地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能处处点火,处处冒烟、做到规划一个、实施一个、完善一个、贮备一个,保证产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要搞好引进试验,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与特色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愿意,适度发展,不搞命令式、一刀切,更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全盘上马,一哄而起。

三、扶持企业,建好基地,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

要依托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一是企业产品定位要“准一点”。产品要农民能生产,适宜本地条件,企业能加工,有市场,由抓生产转向抓加工、保鲜、销售,帮助企业创建品牌,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设备,并从政策、信息多方面给予扶持,尽快显现“龙头”优势。二是基地建设技术含量“高一点”。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进农业标准化,像生产工业品那样按标准组织生产,向降耗增效、绿色环保发展。三是产业化模式要“新一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如目前的公司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都有较好的产业带动效果,应该大力扶持培育,使农村专业协会和中介流通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四、加大投入,精心培育,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线长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贫困山区县特色产业做不大,一个重要的症结在于基础薄弱,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一是要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完善农业保险,防范农业风险。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保险融入社会化保险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探索产业发展基金的储备及应用机制,努力提高农业抵御市场、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三是稳定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新型农民培训范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贫困山区范文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行为;学习方式

教学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取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办法,是在教师自我监控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解贫困山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研究基于对“贫困山区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的调查,以山西省忻州市贫困县的中小学为调查范围,从教师、学生、校长三方面调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以期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策略。

一、调查结果

从调查的数据,我们既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也可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方面

1、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有82.29%的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经常拓展,有自己的补充,重点、难点突出。这充分说明新教材确实体现了生成的特征,突出了新教材所强调的教学过程中的创造与补充。但有17.71%的教师“照本宣科”,不对教材作深入钻研与分析,满足于条条框框的知识讲授,资料贫乏,讲课思路较狭窄。

2、在教师关注点上

一是从关注学生考试结果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表现为有82.1%的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把目光集中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二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问题。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且对思考过程、回答结果有无创造性更为关注;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关注知识的掌握,有39.1%的学生认为教师更关注教师能力的发展。这说明还有三分一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没能扭转过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

3、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及时间上

布置课外作业和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有助于巩固课堂和检验书本知识,有利于因材施教。调查显示:有2.08%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从来不辅导学生;一周辅导学生1-2小时的占教师总数的36.46%;有84.38%的教师感到新课改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如表1。

中小学教师辅导时间的缩短,与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符;工作量加大,使教师对新课程研究很少,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程序,对三维目标难以顾及,忙于应付,疲于备课。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

新课程观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生命。课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身心、个性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改实施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结果如表2。

调查表明,近一半学生认为作业量不多,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为了提高听课的针对性,70%多的学生能提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约有50%的学生认为作业量较多或非常多,这说明部分教师还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仍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效果。有10%的学生不能提前预习功课,学习盲目、被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起来。

(三)教师自我反思方面

自我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调查显示,有28.1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很重要,每节课后都写授课体会与感受;有38.54%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一般情况下都要写;有30.21%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只能偶尔进行;另有3.125%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从没有反思过,且此部分调查对象集中在农村初中。这说明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不能自觉地进行,甚至从不反思,这势必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教学效果。(四)合作学习方面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把能否进行自主、合作或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行为的标志。于是,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师达61.2%,“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异常“活跃”。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及时肯定学生的长处都是可取的。但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学生能懂的要学生分组讨论,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合作,能自主时不让学生独立;学生有探究欲望时,为赶时间,71.2%的教学内容由教师直接讲述,告知结论。这致使学生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性,体验不到分工协作的快乐。

二、原因分析

造成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新课程理念模糊

课程理念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表达越明确,把握越准确,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越强。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深深扎根于部分教师(占1/3)的头脑中,这自然会干扰、阻碍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吸收。在他们的认识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成绩。因此,不顾学生的实际与感受,将学生作为接纳知识的容器,随心所欲;一味地向专家学习、向权威学习,视专家、权威为标准、真理。另外,还有15.63%的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过于理想化,不分学科的三维目标过于泛化,这必然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二)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流于表面形式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对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的深刻变革,更加需要全面、深刻的教师培训来保证。但是,目前教师的培训针对性不强,一般限于专家的集中讲授,表现出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与教师的实际要求不吻合。例如:当前主要是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地市级或省级教师由省级教育学院培训,县级教师由地市级教育部门培训,农村教师由县教育局来培训,且近90%是采用专家讲授、集中培训的方式;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讲授仅占10%左右,且对教师如何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缺乏引导与监督,从而使教师的知识源头缺乏活水,知识陈旧或行为茫然。

(三)教师压力过大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这类学习方式一般适用于小班教学,在大班或复式班运用,教师需要更认真地设计,在备课与方法上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忻州市有部级贫困县11个,占全国贫困县(35个)的31.43%;目前小学中有复式班的学校占总数的61.1%,复式班占总班数的20.64%,复式班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31.2%。再加上对学生能力、主体性的培养,教师难以适应。此外,经济的贫困导致大多数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负担重,经济压力大,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四)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长期的压力和倦怠不仅造成教师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影响着教学水平。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绪衰竭,即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每天机械奔波于家庭与教室之间;第二,非人性化,即教师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第三,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高年龄、高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明显高于年轻教师,小学教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如此消极的心理状态显然难以有合理的教学行为,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五)评价体系滞后

评价体系,尤其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行为。在升学率至上的今天,“学校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而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孩子考试成绩,两相权衡下还是多以升学为主要追求。个别学校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家长的强烈抵制;每年一度的评优、评模、晋升职称等常规工作,仍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如此评价标准下的教学方式自然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评价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瓶颈。

三、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在于其能够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这方面,除了教师自学新课标外,学校还要通过培训、观摩录像等多种途径,使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蕴含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从内心深处树立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切实转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激发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内在动机与热情。

(二)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由人类的主体性构筑而成,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教师真正改变教学行为的前提,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反思内容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实践、能力结构、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教学结果等,它是基于提高自我教学能力的强烈愿望,以教师的教学需要和个性特征为前提,“它指明了处于教学实践中的人,应该审视教学过程,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程度。”有反思意识,才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投入教学之中,对教学表现出审慎的态度,不断地促使自己朝既定的方向努力。而缺乏反思意识的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目的性

第一,我们应该对培训的形式及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使培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师实际,与其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反思;将培训内容深入到微观层次,少一些集中讲授,多一些现场观摩;少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多一些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究,将科学规范的案例示范于课堂,使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将新教材的分析与课题设计联系起来,将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二,加强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着重对教师进行课程基本理论、课改目标及理论、教学原则与教材、具体的教学策略、学科教学案例等方面的培训,从多方面健全培训制度。

(四)降低教师压力,消除其职业倦怠,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

教师压力的降低、职业倦怠感的消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校长、家长、学生与社会对教师应抱有合理的期望,从加大教育投资和加大宣传人手,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第二,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征,树立恰当的期望,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教育工作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第三,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与氛围。如,校领导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等,这是教师保持健康心态和积极个性的重要举措。第四,教师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更理性地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信心。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查处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