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总结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7:23

文物保护总结

文物保护总结篇1

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某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独具特色,数量多、等级高、分布广、影响大。目前,辖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114个单位),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8处,还有多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另有地下文物埋藏区36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40片,各类博物馆151座

,各类馆藏文物200余万件。我市文物现状构成了我市文物工作的特点,因此,某市文物局担负着保护和传承首都历史文明的重大责任。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日新月异,我市文物安全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几年来,某市文物安全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某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以维护首都稳定,构建和谐某为中心,以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执法效能、提供廉洁高效服务为目的,从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管理入手,强化文物法规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建立了有效的文物安全和执法体制,使文物安全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文物安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尤其在“平安奥运行动”、“国庆平安行动”中,我市结合文博行业工作实际,坚持以“平安某、文物平安”建设为主线,以落实责任制为抓手,以确保文物安全为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工作机制,狠抓责任制落实。经过文博系统干部职工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和忘我工作,在有效消除文物安全隐患上取得明显成效,取得了两大“战役”的胜利。截止到今天,我市连续11年没有发生大的文物安全事故,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某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认清形势,加大隐患整治力度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文物局的正确指导,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完善各种安全防范体制,另一方面逐年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每年投入消防、技防设施、设备的资金近3000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就整体而言,我市的文物安全形势良好,发展态势积极稳妥。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建设与文物安全的矛盾,对我市文物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一时还难以彻底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给文物安全带来的威胁不断加剧,如何在新形势下保障文物安全,已成为某市文物局各级领导干部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认真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总的看,居民占用的文保单位隐患较大,多家单位共同占用的文保单位安全状况较差,开放单位相对隐患较少,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某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占60%,由于这些文物大部分集中在二环内,级别高,深受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物保护责任重大。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结构,易燃,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居民紧邻古建筑私塔乱建,有的直接搭建在古建筑的院墙上,通道狭窄,阻碍消防。如孔庙国子监、智化寺、法源寺、白搭寺、克勤郡王府、庆成宫等文保单位几乎被居民包围,居民的居住安全条件很差,一旦失火必然殃及文物保护单位。近两年智化寺院墙外的居民住房曾发生过几次火灾事故,所幸扑救及时,未危害到文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居民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隐患问题突出,对文物保护造成巨大威胁

市文物局在前几年巡视检查的基础上,从开始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在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存有1项以上安全隐患的单位有180处,占总数的60%;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需要整治的64处,占总数的20%。存在比较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占市级以上保护单位总数的6%;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占市级以上保护单位总数的15%。国保单位98处中,有居民占用的17处,占国保总数的17.3%,办公使用18处,占国保单位总数18.4%,对社会开放的有63处,占国保总数的64.3%;市保单位224处中,有居民占用的47处,占市保总数的20.9%,单位占用的111处,占市保总数的49.6%,对社会开放单位68处占市保总数的29.5%。截止,属市级挂帐的安全隐患单位2处(东、西城各一处)。

2、社会矛盾也对文物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钟、鼓楼发生的杀人刑事案件,端门认为纵火案件,提醒我们要研究文物安全新课题,防范社会矛盾对文物安全带来的威胁。其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田野文物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曾发生2起田野石刻被盗事件,盗窃者已于被抓获,追回了被盗石刻文物。这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些案例提醒我们,文物防盗、防破坏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需要在新形势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安全隐患整治难度 大

首先,由于我国特殊历史原因,散户居民和多家单位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偿获得的,如今要想搬迁腾退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次,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

和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现有的法规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搬迁腾退、居民补偿中的具体规定等,缺乏可操性。

第三,管理体制不顺。某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关系复杂,涉及中央、军队、市属、区属等不同单位,现有的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协调和管理这种隶属关系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致使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难落实。

第四,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虽然市政府每年增加排除文物安全隐患的资金投入,文物单位也筹集部分资金进行整改,但是要满足所有文物保护单位隐患彻底整治,而需资金缺口仍然巨大。

(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文物安全

1、领导重视,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局领导带领机关同志深入文物单位调查研究,紧紧围绕文物安全问题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每周局长办公会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文物安全工作,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讨论、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物力、财力困难,指导、部署安全工作,协调、排解各种矛盾,想方设法解决消防、技防设施设备临时需要经费等问题,把文物安全作为文物局开展一切工作的“底线”,既视为“保底”工程来抓,又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努力使每个文博单位走出一条“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技术先进、‘人机’结合、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型”新路子,实现以个体安全保全局和谐的总目标。本着“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加大投入、力求长效”的原则,逐一实施帮教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局属23个单位首先实现“本质安全型”单位的同时,还帮助指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4处相继实现“本质安全型”单位,有力地保障了文物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加大安全隐患整治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消防、技防设施。近几年,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同时,增加消防技防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设施。以来,先后解决了德胜门箭楼无消防水、东南城角楼无消防水和安徽会馆电路老化、戒台寺、太庙、钟鼓楼、周口店某猿人遗址、古观象台等单位消防安全方面的145项安全隐患,共涉及东城区、宣武区等12个区县的86个文物保护单位89处古建筑,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3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区保单位1处。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形势依然严峻。如:会贤堂、杨椒山祠、康有为故居、京报馆、广化寺等的安全隐患急需整治。若要彻底解决安全隐患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内及周边有居民4155户,要搬迁腾退,搬迁费就需4155户80平米每平米3万元=99.72亿元,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拿出这么巨大的资金实施搬迁,目前也只能采取临时措施,为居民配备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器材、使居民提高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等。

3、积极督促隐患整改。以来,我们通过媒体公布等方式,先后公布了54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的文保单位(16处,18处,20处),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协调会、现场指导等方法,积极督促隐患单位进行整改,并从资金上给予积极协助,效果比较好。截止目前,公布的54处文保单位部分隐患单位已整改完毕,有的正在整改中。

二、狠抓制度落实,强化督查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在以往制定的《某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某市博物馆条例》、《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某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基础上,我市颁布了《某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禁改限”后文物保护单位为禁放点,确定了文保单位周边的禁放范围,11月颁布了《某市文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在以往制定颁发的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更新、完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物保护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市文物局、区县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使用单位的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制度,修改、印发了文物安全相关制度汇编(小红本),发到每个区县,每个文保单位,完善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让每个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明白自己岗位的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每个工作人员;单位领导与租赁单位、租赁单位负责人与员工),建立健全了一套文物安全责任制度体系。围绕“平安某建设”、“平安文物行动”印发了文物安全相关文件汇编,结合奥运年的成功做法,研究制定并实施了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以制度做保障,强化责任追究,有效地促进了文物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狠抓制度落实,加强督导检查

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到实处,等于一纸空文。我们在抓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尤其是通过“平安奥运行动”、“文物安全年”和“平安文物行动”活动的开展,我们实践许多保障文物安全的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市文物局坚持对辖区内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每年2次以上巡视检查,对市级文保单位进行重点抽查,本着“内外兼顾、全面防控”的原则,突出四个重点:文保单位自身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出租和经营性文保单位是否规范、内部人员思想是否稳定、文物周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发统一编号的制式检查记录单,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制发统一编号的隐患整改通知书。对巡视检查工作要求做到“一勤二连三延伸”,“一勤”就是要勤转,要求每个队员每星期至少有三天以上在外面巡视检查,并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案。“二连”就是将国保单位和市保单位连成串划成片,有专门小组负责,便于巡视。将区县文物管理部门的巡视检查同市文物局的巡视检查连接起来,以避免重复劳动。“三延伸”就是视觉延伸——在文保单位周边聘用文物保护员,听觉延伸——与文物爱好者建立广泛联系,脚的延伸——责成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人员每天将本单位及建控地带至少巡查一次,将发现的违反文物法行为及时报告市文物局。底以来,连续对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的拈花寺、国立蒙藏学校、吕祖阁等54处文物保护单位的67家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依法制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的整治和管理。如:某市少年宫、太庙、戒台寺、麦加利银行、南堂、钟鼓楼、云居寺、杨昌济故居等66个单位存在的100余处长期未解决的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三)加强“三防一反即防火防盗防破坏反恐怖”工作

面对新的文物安全形势,为实现文物安全年,落实“平安文物行动”,我们狠抓“三防一反”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技防设施,开放单位加强了安检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文物安全。

(四)以防为主,加强应急演练

在狠抓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的同时,结合我市文物工作的实际,专门研究制定了适应文物工作需要的多种应急预案,市文物局有全局的应急预案,各文博单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盗窃事故应急预案、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破坏案件应急预案、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雷击灾害应急预案、疫情灾害应急预案、大群体集中参观应急预案等应急处置预案,通过白天、夜间等不同时间突击检查,进行实战演练的方法,提高每个干部职工的事故应急自救、处置技能。

三、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务求实效

面对文物安全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务求取得文物安全实效。

(一)建立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通过工作实践,首先在局属各单位全面构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三种级别防控方案”为框架,“八种保障机制”即领导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运行保障机制、预警监控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查督导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为支撑的“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明确了文博系统从局长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各级、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和责任范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划分“点位图”,在时间、空间上实现“零死角”,用制度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保障文物安全。

(二)创新文物安全督查方法

在坚持落实文物安全巡视检查报告制度的同时,我们努力探索、实践保障文物安全的有效措施,创新文物督查方法。

一是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如化装成游客购票进入开放单位投掷模拟危险品,检查文保单位门卫门禁系统和重点文物部位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夜间投掷“闪光球”、“模拟炸药包”,检查夜间巡逻警卫制度的落实情况;投掷“烟饼”,检查应急制度的落实情况等等,这些措施有效地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二是提高文物安全巡视检查工作的科技含量。,我局投入几十万元资金,建立了一套卫星检测系统,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辖区内文保单位的信息,及时发现文物违法违章问题,实现发现及时、执法及时、减少损失的目的。

各区县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文物安全、执法工作新格局。为加大巡视检查、执法力度,建立、完善了各项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如:建立区、乡镇、村三级网状监管机制;联合检查机制(与城管部门联合建立网格化管理系统,巡管员可以通过手中的终端,及时将违法行为的图片等信息资料反馈到监控中心,执法部门及时查处);多元化的宣传机制;重点单位重点时段保护机制;抢险修缮保护机制等,为及时掌握文物安全隐患和文物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区县文物安全工作督促、指导。近年来,我们充分调动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强调属地监管责任,通过一系列督促、指导、考评办法和措施,积极督促、指导区县文物安全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两级之间的工作默契程度。

、,我们将18个区县文委和2个特区办事处分4个检查小组,按照《某市区县文化委员会文物安全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考评方案》和《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于年中和年底,由四个检查小组采取相互交叉检查、交流的方式,分别对各区县(包括两个特区办事处)文物安全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交叉检查、考评,重点检查各区县的文物安全巡查情况、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文物违章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情况、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文物安全基本情况掌握和档案完善情况、执法队伍建设、履职情况,文保单位的安全状况。尤其对各区县在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区县政府和文委主要领导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行加分考评的办法,收到明显的效果。通过相互检查、交流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各区县(特区办事处)的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工作。

四是开展文物安全专项行动。每当国家或某市举办重大活动之前,我们都要采取专项行动进行地毯式检查,如“平安奥运行动”、“平安文物行动”、“雷霆行动”、“合围攻坚行动”、“安全教育月活动”等,在专项行动中,严格落实“五个必查”、严格执行“五个一律”要求;确保“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结合文博单位实际,重点方面重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是开展联合检查,督促隐患整改。成立由市文物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如“雷霆行动”期间,联合执法19起,拆除违章建筑3处计140平米,打通消防通道2处,关闭了3家出租单位,立即整改了300多处消防隐患,为27个单位增加了消防、技防设施,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1份,为322家市保以上单位和48家社会重点博物馆建立了台帐,对54家重点隐患整改单位挂帐督办。

四、几点体会

回顾我市文物安全工作,我们体会到,任何成功实践的背后,都往往伴随着许多教训的汲取。认真反思工作实践,我们也正是在不断汲取“央视新址火灾”、“崇礼门事件”等他人安全事故的教训,不断总结提高中才得以健康发展。

(一)统一思想认识,是完成重大任务的力量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先导,成功的实践靠统一的思想推进。充分认识文物安全工作在首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确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如山”思想观念。文物工作者必须要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有对历史、对民族文化负责的强烈责任感,热爱本职,自觉地、积极地做好文物安全工作。

(二)构建立体的防控体系,是实现文物安全总体目标的最佳载体。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单位防范与社会防范相结合、自我防范与群体防范相结合、个体目标防范与整体目标防范相结合,以及人防、技防、物防的高度结合,都是确保文物安全的成功实践。我们在“平安文物行动”中所采取的“打造安全零死角单位”、“确定单位危险点”、落实“点位图”责任制等防控体系,正是基于了“全天候、全空间、全人员”的立体防控思路,从而确保了“平安奥运行动”、“国庆平安行动”总体目标的实现。坚持完善这一成功实践,必将有力推进文物安全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不断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严格的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既要严在“格”内,又要管的有“理”;既要管住当前,更要确保长远。“头疼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观念,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大敌”。央视火灾这样的教训使我们醒悟: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感到,健全长效机制,就要敢于创新、勇于作为,努力在文物安全工作上“编织一张文物安全立体防范网,构建一支忠诚文物安全守护军,健全一套确保文物安全的问责制。”使得文物安全工作有长远规划、有阶段目标、有具体措施,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制体系,明确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做到责任清晰、具体,考核标准明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又好又快地推进文博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从我们这一代人做起,从今天做起,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认清形势,不断将高科技手段引入文物安全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设施的科技含量,逐步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体系。

文物保护总结篇2

就。我们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文物保护特点的法律法规体系,适应我国文物资源分布、类型特点的保护管理体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服务机制,以及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物工作的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0年的经验表明,国家强则文化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国家的每一次发展和跨越,都伴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跨越,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事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促进了文化遗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60年的经验表明,文化兴则国运盛。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必然会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强盛。国家的复兴和强盛,必须有先进文化作指引,建设强大的国家软实力,要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弘扬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培育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文化遗产事业才能实现蓬勃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中华民族才能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十七大提出的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性,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形势,认清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坚定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这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着眼于推动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研究解决当前党的建设中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全国文物系统要认真领会,切实把会议精神真正把握到位、贯彻到位,切实把中央的统一部署与文物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找准角色定位,努力使文化遗产工作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者,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力量。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外部环境剧变,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职责,扎实工作,积极有所作为。稳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实地调研形势喜人,目前全国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9.2万处;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达1447家;扎实开展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一大批受损文物得到及时修缮;积极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努力建立文物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卓有成效,重大文物保护项目进展顺利,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稳步开展,世界遗产事业扎实推进,博物馆事业成效显著,社会文物管理力度加大,文物外事工作持续开展,宣传工作日趋活跃,保持了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在最近一次的国务院机构调整中,国家文物局作为加强部门,增设了督察司。国家逐年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达48.6亿元,是25.2亿元的1.93倍。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次亲临文物、博物馆单位指导工作,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殷切期盼和充分肯定,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正处于由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相比,与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提出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期待相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本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费投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尚未充分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适应时展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国文物工作者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牢记神圣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加快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我们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文化遗产工作的主线。文化遗产事业必须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善于从党和国家大局中找准工作定位,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把握文化遗产事业的历史方位。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总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国家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的重要机遇,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有利契机,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要推进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惠民生、保稳定服务,增强文化遗产事业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把保护和传承作为文化遗产工作的主题。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识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形象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标志之一。要用世界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要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文物工作方针,处理好保护、利用和传承的关系,把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积极因素。要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文物、博物馆单位成为城乡最美的地方,成为城乡最有品位的文化空间,成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我们一定要把融入社会、促进发展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使命。文化遗产事业融入经济社会,既是文化遗产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举措,也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们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建设、融入社区生活、融入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彰显城乡魅力,推进了城市的产业转型,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了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社会、促进发展等问题,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环境改善相结合。要认真总结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主动争取全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我们一定要把保护成果惠及民众作为文化遗产工作的宗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是文化遗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遗产保护只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由人民共享,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要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强调各级政府文化遗产保护职责的同时,积极研究制定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政策措施,拓展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要进一步强化广大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情感联系,无论是在文物保护修缮和考古发掘等工程中,还是在博物馆建设和陈列展示等工作中,都要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都应该积极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坚持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传统技艺传承、有利于惠及民生的原则,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关注群众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努力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一定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动力。文化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创新。今天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是改革创新的成果,解决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仍需要改革创新。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底前基本完成改革试点任务。要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规律、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最近,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建设的通知》,各地要按《通知》要求,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内设专司文物行政执法督察的机构,有条件的地区都要成立专职的文物行政执法队伍,作为推进文物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边协定,开展更有深度和实质性内容的合作。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扩大对外文物展览的影响,拓宽人员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不断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全国文物系统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紧迫意识,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昂扬的斗志,坚决完成好的各项任务。

要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规划。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的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第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最后一年。要认真做好阶段性目标提出的各项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的总结评估工作,科学编制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科学确立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提出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等,着力解决文物事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李长春同志先后九次就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最近,他在河南博物院考察时,再次就博物馆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把博物馆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做好。博物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的数量已占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76%。要把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作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免费开放的长效机制,推进博物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手段,不断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精心筹备和确保成功举办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周密组织转段工作,加强新发现文物保护。做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尽早形成推荐名单上报国务院。 稳步推进文物、涉台文物、地震灾后文化遗产等保护抢救工程,做好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推进大遗址保护,开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开展文物行政执法专项督察。推动《博物馆条例》等立法进程,完成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加大中央地方共建部级重点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建设。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办好对外文物展览。办好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

文物保护总结篇3

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年10月2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年7月1日)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年12月22日)

4、《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5、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年4月29日,国家文物局)

6、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883号):《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20*年7月18日)

7、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发[20*]10号):《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20*.5.12)

8、商务部、国家文物局(商改发[20*]554号):《关于加强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10.26)

9、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发[*]0*号):《关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物征集保护工作的通知》(*.2.12)

10、《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年1月1目)

1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20*年5月30日)

1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20*年8月3日)

技术规范: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说明》

4、《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著录说明》

6、《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

7、《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

8、《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定名标准》

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年代标准》

10、《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计量标准》

1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规范》

1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处理工作规范》

1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数据汇总规范》

14、《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规范》

1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规范》

16、《第三次全国文物普要文物发现报告制度》

17、《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建档备案工作规范》

二、目的和意义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新时期我国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存情况,加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文物普查是夯实文物工作基础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的战略工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利于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我街道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二是文物普查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利于有效地发掘、整合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自身优势,宣传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加深社会公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以文物独特的人文魅力带动旅游和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文物普查是锻炼提高文物保护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文物普查,能够使一大批同志在实践中比较迅速地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工作规律,掌握文物保护管理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为今后从事文物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四是文物普查是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重要形式。在普查过程中,大张旗鼓地集中宣传普查工作和文物保护的知识、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对增强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安排

总体目标:全面掌握我街道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全面制定我街道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奠定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具体安排:从20*年4月开始,到2010年12月结束,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查准备阶段,20*年4月至9月。主要任务是:1、制订*街道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2、确定普查的技术标准和规范;3、组织人员进行普查业务培训;4、成立*街道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5、制订下发《*街道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第二阶段:野外普查阶段,20*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宣传访问,实地调查,数据和照片采集,碑刻拓印,资料整理并登记造册。

1、调查原则:对普查对象的认定,坚持“宜宽不宜紧”的原则,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组织调查,防止漏查、漏项,切实提高普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技术要求:普查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四个方面: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及其著录说明;⑵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的技术标准,包括文物的认定标准、分类标准、定名标准、年代标准、计量标准;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资料采集、电子数据处理工作、数据汇总规范;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工作报告编制、建档备案工作规范。

3、质量要求:现场调查材料及时整理核对;所有现场记录原始材料,由普查队长或普查小组长签名;普查的地域范围野外调查到位率覆盖到所有行政村一级,有条件的争取全面覆盖到自然村(不得低于总数的90%);按国家文物局的相应要求,配置普查使用的技术设备。

4、时间要求:街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区普查办公室按月上报普查电子数据、资料和普查进展情况报告,区普查办公室向市普查办公室按季度上报普查电子数据、资料和普查进展情况报告。

第三阶段:汇总公布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主要工作是:对普查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评估普查文物的价值,建立本区域的文物普查档案,编制普查报告;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组织普查成果展览,公布普查成果。

1、总体要求:普查队整理、汇总普查原始数据和相关资料,由街道普查办公室上报区普查办公室组织检查复核,经核实的普查数据资料及时汇总、上报市普查办公室。

2、技术要求:及时整理、核实野外调查资料,参考相关技术要求认真、客观评估,资料录入存档完整、准确,并进行备份。

3、程序要求:按普查队――街道普查办――区普查办的程序汇总相关资料及上报。

4、时间要求:结合第二阶段工作,在半年时间内全面完成普查资料的汇总、上报。

四、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制度

1、组织机构:

成立街道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副书记张振兴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宣统委员杨正兴、办事处副主任蒋雪花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社会事务管理办、党政办、经济发展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城建城管办、财政所、宣统办、文化站、统计中心、广播电视站。街道普查领导小组在社会事务管理办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丁其军兼任。

2、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全街道普查工作的开展,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具体职责如下: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动员各村、社区、有关单位,配合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做好普查工作。根据我街道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提出本村、社区、有关单位参加文物普查的工作措施,并严格执行。协助文物部门研究解决普查中涉及本系统的重要问题。积极提供本村、社区、有关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文物线索,配合普查队、组进行调查登记。财政所负责普查预算审核、安排、及时拨付使用,做好监督、审计工作。城建城管办要发挥技术优势,负责提供我街道1:2000以上比例尺的地形图供普查资料、数据登录和量测使用。统计中心协助文物部门做好普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组织普查数据统计的审定。驻在辖区的部队按照街道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文物部门的技术技术下,负责军事用地的文物普查。涉及军事机密的问题会同文物部门研究解决,保证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的完整性。各部门协同做好普查文物的安全和保护工作。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保护。文化站、派出所、城建城管办等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普查文物安全。凡涉及普查文物的建设活动、包括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均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此次普查的有关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取有损文物安全的行动。

普查办负责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具体工作。具体职责如下:组织制定《*街道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经街道办事处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公布后,组织实施。制定和组织实施普查各阶段工作计划。对各村、社区的普查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质量抽查。组织开展普查的相关宣传报道。组织普查档案的建档备案工作,建立普查文物数据库。编制并向街道普查领导小组提交《*街道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普查经费预算,管理并执行财政预算。

3、工作制度:

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次会议,听取普查办的普查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普查办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探讨并解决普查中的具体问题。如需要可不定期召开有关会议。

街道普查办每半年定期召开全街道普查情况检查通报和交流会,通报普查工作的进展、收获与经验、问题等,促进全街道普查工作顺利展开。

五、普查范围和工作重点

普查的范围是我街道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以及历史街区、古村等。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街区、古村为重点,同时对文物保护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进行复查。了解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街区、古村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古村的量化指标、保存与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登记。

工作重点:普查中采取一般调查、专题调查相结合,全面普查与重点课题相结合的方式,在关注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同时,重点做好:⑴乡土建筑,大遗址,线性文化遗产的调查登记;⑵重视具有价值的近代工业建筑、金融商贸建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建筑、水利设施、林业设施、交通道路设施、军事设施等行业性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风格、流派、形式的近现代建筑的调查登记;⑶重视建国以来至距今30年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构)筑物的调查登记;⑷结合新农村建设及城市改建,重视历史街区、古村的普查及课题调研工作。

六、经费保障

将文物普查所需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确保本辖区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数据和管理

普查数据和资料,由进行野外调查的普查组调查、登录,普查队审定。

普查组在田野实地调查中,应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认真调查,如实地准确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各项内容,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和数据。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普查资料和数据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履行保密义务。如有泄密事件,按国家保密规定予以处理。

八、普查总结

普查工作结束阶段,街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整个普查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全面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根据上级规范要求,提出*街道的《普查工作报告》。

为发扬成绩、鼓励先进、总结经验,街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各村、社区情况,提出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工作方案。经审定后,由*街道办事处对普查先进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九、成果宣传和运用

一是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注重典型经验和重要普查成果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广泛关心文物普查的氛围;

二是结合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等举办普查成果展览、开展广泛的普查媒体宣传;

文物保护总结篇4

关键词:民用建筑物电气设备防雷接地等电位联结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use electrical equipment hidden danger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refore,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use of residents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the personal safety become designers should consider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The article mainly for potential coupling and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in civil building design of existing problems analys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design measures,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esidents of electricity.

Keywords: civil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electric equipment such as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民用建筑防雷保护措施

1.1基本原则

防雷设计的技术措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防雷分类, 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应要求,采用滚球法计算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同时采用等电位联结作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

1.2防雷保护措施

1.2.1防直击雷的措施

(1)接闪器采用接闪杆、接闪带,或两者混合的方式,还宜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但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应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其他形式的接闪器,只宜用于屋面上架设有高杆铁塔的建筑物上。

屋面上的突出物,如卫星和共用天线接收装置、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和屋面风冷机组等,应在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内,若按滚球法计算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应另设接闪杆、带加以保护,并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2)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中的主钢筋,还宜利用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金属烟囱等作为引下线。

当利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不设断接卡,但应在室外适当地点设若干与柱内钢筋相连的连接板,供测量、外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联结用。

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在外墙四周另设引下线,并在离地1.8米处装设断接卡。其1.7米至地下0.3米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1.2.2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1)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因此,建筑物内的设备外壳、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防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的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1.2.3防雷电波入侵的措施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引入,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或保护钢管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若为架空线应换接50m电缆进户,线缆换接处应装设避雷器,并将其与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连在一起,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若采用架空线引入时,引入处应装设避雷器。

(2)架空和埋地的金属管道,应在进出建筑物处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a.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b.从配电箱引出的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与配电箱金属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钢管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

2 接地与等电位保护措施

2.1接地按功能可分为功能性接地及保护性接地两大类

(1)功能性接地主要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和稳定的工作。主要有工作接地:为了交直流系统的可靠运行,要求系统在是到处进行接地。信号接地: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逻辑接地:为了确保稳定的参考电位,常将电子设备中的合适金属件作为“逻辑地”;屏蔽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同时减少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影响其他的电子设备,常将干扰源接地,将其引入大地。

(2)保护性接地是为了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主要有放电击接地: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因某些原因产生故障电流时,使平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带电,而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

2.2 等电位联结措施及作用原理

为了降低电位差造成的伤害,根据法拉第笼的原理,将电气系统的电气设备可导电外露金属外壳,金属构件等用导体与大地连接或与代替大地的导体连接,使其电位相近或相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时建筑施工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安全措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做了有关规定。等电位的连接作用范围越小,电气上越安全。

(1)总等电位连接是将建筑物进线配电箱的PE排,公用设施金属管道,建筑的金属结构以及防雷装置等汇接到进线配电箱旁的总接地端子板上,并互相连接,总等电位作用于全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电压故障的危害。

(2)等电位联结作用。等电位联结使用可以降低预期接触电压达到减少电位差的作用。

在常用的TN-C-S系统,在电源进线处PEN线分成PE线和N线(N线从此处开始与PE线绝缘),设有重复接地,不安装总等电位联结。如果设备发生接地故障,忽略接地故障点的阻抗,RA与RB串联后再与ZPEN并联,RA+RB>>ZPEN;人体阻抗Zh与鞋袜和地板电阻Rp串联后再与ZPEN并联,Zh+Rp>>ZPE,接地故障电流Id流经相线和PE线,PEN线,返回变压器低压绕组,即:

Id=UO/(ZT+ZL+ZPE+ZPEN) (1)

式中U0-相对地标称电压(伏);ZT-变压器零序阻抗(欧);ZL-相线阻抗(欧);ZPE-电气装置内部PE线阻抗(欧);ZPEN-电气装置内部PE线阻抗(欧)

对预期故障电压UT1可用下式计算:

UT1=Id×ZPEN×RA/(RA+RB)×Id×ZPE (2)

做了总等电位联结后预期接触电压为:

UT2=Id×Zpe(3)

从以上式(1)式(2)可知,做了总等电位联结后,减少的预期电压为:

ΔU=UT1-UT2=Id×ZPEN×RA/(RA+RB) (4)

由此可知,做了总等电位联结后,在总等电位联结区内,作为总等电位联结组成部分的建筑物基础钢筋、金属结构件、金属管道、金属电缆桥架、电缆金属护套、敷设电缆或导线金属管等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值极小,已起到重复接地的作用。

3 电涌保护器的设置

电涌保护器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过去常称为“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英文简写为SPD。电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损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本人在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中所遇到一些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对于在工作中常碰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和解决,只要我们本着科学、认真的精神,就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满足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功能,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总结篇5

中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处,稳居世界前列。从1987年中国第一次有了世界遗产到今天,20余年过去了,社会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在不断的深化,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北京明清故宫 持续扩大开放区域

2012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规劃以2004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大纲(2002~2020)》为基础,将解决故宫112公顷土地上每一平方米用地的性质和每一平方米建筑的合理利用问题。目前,故宫博物院正努力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故宫保护条例》,以实现对故宫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有效控制。

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有序开展古建筑全面修缮工程,持续扩大开放区域,使开放参观面积由目前的45%扩大到76%。经过精心整修的皇极殿已向观众开放。未来,还将开放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等组成的西部区域;端门城楼、大高玄殿将作为数字博物馆对外开放;南部将形成以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和文华殿为主体的大型博物馆展览设施群。为解决院内一些部门占用古建筑办公而对古建筑造成损害、古建筑亟需腾退整修的问题,故宫博物院正在建设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力争在2016年实现红墙内无办公科研场所。

故宫博物院为期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确定馆藏文物总量为180万7558件。为解决古建保护与展厅现代化要求的矛盾,故宫博物院建设了完全达到博物馆温度、湿度、安全控制标准的现代化展厅一午门展厅。

目前,故宫博物院正着手对所有展厅中的展柜、台座等进行全面排查,逐步更新,以实现对展厅内文物的全面抗震防护。对地下文物库房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根据不同质地文物藏品的保藏条件要求,实现温度、湿度的调控功能分区。同时,建设第三期地下文物库房,配套复建内务府建筑,增加文物储藏保管功能,逐步减少并最终弃用地面文物库房,整体提升文物藏品保存条件。针对大量院藏文物濒临腐蚀、锈蚀等严重自然损坏状况,将建立大型综合文物修复中心,根据文物藏品性质设置各类保护修复室。

2011年12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对文物建筑、室外陈设、植物动物、环境质量、游客动态、安全防范、基础设施、馆藏文物、非古建筑、监测保障等进行监测。针对游客动态,故宫博物院提前制定节假日观众接待预案,以加强值守力量、设置缓冲区域、畅通出入口和通道、调整开放通道作为应对措施,未来将根据监控,对超大客流进行分解疏导和科学控制。

故宫博物院正在规劃包括地库风冷系统改造、报警联动处置系统建设、消防设施改造、高压管网建设、午门安检前移、建立故宫应急指挥中心、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安全防范、彩钢房拆除、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安全防范新系统。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工作水平。

莫高窟 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

2003年甘肃省政府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项文物保护法规之一。2011年出台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劃(2006~2025)》。敦煌研究院据此制订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劃定了2万余公顷的遗产区,10万余公顷的缓冲区。

为保护莫高窟的突出普遍价值及其真实性、完整性不受破坏,敦煌研究院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施条件,通过承担国家重要科研课题,系统分析威胁莫高窟文物保存的各种风险因素和产生机理,解决保护中的关键问题;与多家国内外保护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采取科学的工艺对本体的壁画和崖体等实施保护,并形成了保护技术规范。共修复壁画约3100平方米,加固崖体长1700米。对影响环境保护的风沙危害,采取固沙、阻沙综合治理措施使得窟区积沙量减少70%以上。敦煌研究院还在壁画和塑像、洞窟内环境、窟区气象和地质环境、风沙、游客、安全防范等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实时监测工作,对有可能造成破坏的潜在因素进行预控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开展莫高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游客承载量研究,召开“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总结研究成果,根据洞窟壁画的内容和年代、保存现状、洞窟容积、位置,以及游客量变化等,制定游客预约制并及时调整洞窟开放策略,确保石窟处于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开放管理状态。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面对游客逐年增加的挑战时,为有效减缓洞窟开放压力,保护洞窟,充分展示遗产价值,尝试采用数字化虚拟洞窟的展陈方式。

长城:21196.18千米总长度的调查与认定

长期以来,长城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务院先后将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等多处长城重点段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地人民政府也将长城相关遗迹分别公布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2003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个部委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条例》,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

为应对长城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消除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威胁,国家文物局制定《“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开展资源调查和建立记录档案、编制保护规劃、建立法规制度、理顺管理体系、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实施抢救维修、依法加强监管、加大经费投入等九项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中安排5亿多元用于长城保护工程,确保了长城资源调查、重要段落保护维修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国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导各地实施了山海关等一批长城重点段落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文物安全隐患,为长城等大型文化遗址的抢救维修创造了新鲜经验。

2007年至2010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测绘局组织开展全国性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长城资源调查分为明长城资源调查和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两个阶段开展。长城资源调查由文物部门通过田野调查确定并记录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相关遗存等的保存状况、保存环境及保护管理状况;在此基础上由测绘部门测定长城资源的长度、位置等测量数据,并建立长城信息系统。通过长城资源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新发现。

在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于2011年6月份启动长城认定工作。通过长城认定,将进一步明确各类长城相关遗迹作为长城遗产的重要属性,解决“什么是长城”这一关键问题,并将各类长城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认定意见,将能够准确掌握辖区内的长城资源情况,依法落实《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确定的长城“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每一处长城遗产的保护管理责任,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认定的批复工作,共认定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分布的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明等历代长城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调查认定的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

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

在中国现有的30处世界文化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的监测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体系较完善、功能科学的监测体系。建立了一套三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系。从苏州市世界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到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再到园林局下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各古典园林管理处,形成了苏州市域范围内上下联动及时、协作处置有效管理体系。

为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于2008年出台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管理工作则(试行)》,并于2011年修订成为苏州市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遗产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报送、预警处理等相应职责,确保监测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通过数年的摸索,研究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植物、陈设、游客量监测工作规程》和《预警指标值与预警(草案)》,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监测工作例会制度、培训制度等切合实际需要的配套内容。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总体方案,确定了监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数据采集、全方位实时记录、全方位监测预警,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遗产监测远中期规劃和近期分步实施计劃。

在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注重科技提升。一是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多种手段对遗产实施监测的方法,研究三维扫描仪在古典园林保护中的运用。二是与信息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究出一套符合苏州古典园林特点的监测软件和监测指标、监测预警标准,力求监测手段科技化,监测数据科学化,监测结果时效化,为逐步实现从传统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以“原法式、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标准,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工程的监测方法,2007年编制《世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耦园案例的“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10年完成以留园曲溪楼维修工程监测工作。四是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2009年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认为具有在全国遗产地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2011年被确定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单位。

遗产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监测信息,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承担着信息维护及的信息中枢职能,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实时采集与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人工监测巡视、巡视报告、编辑监测预警信息专刊等工作弥补网络平台信息的不足;除此之外,还结合信息科技的发展,积极研究平台功能的提升,架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并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研究,走出一条从全方位信息采集到以遗产价值影响因素重点梳理、从摸家底到抓关键,从图文并茂到三维测量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在实现遗产价值的全方位监测的同时也为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评估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信息;还为传统技艺流失、保护修复专业人才流失的可预见影响因素做好了必要的信息储备。

大足石刻:石质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范。长期以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先后完成各类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在一定程度上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在保护修复中,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如在大足宝顶山石刻观经变龛危岩抢险加固、地狱变相龛及合利塔防风化保护、九龙浴太子龛渗水治理等多项保护工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尤其是正在开展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更是提高了大足石刻乃至全国石质文物保护的科研水平。

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1174~1252年)年间,造像集雕刻、贴金、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段于一身,病害极其复杂,多达34种,是一项集保护修复与研究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内外文物保护工程中罕见。

文物保护总结篇6

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四川省共有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4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此外,四川省馆藏文物损失1800余件,其中,有珍贵文物(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51件。重庆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其中合川钓鱼城、湖广会馆、白帝城等9处部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受损严重。甘肃省共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或部分坍塌,文物收藏单位受损文物6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0余件。陕西省有56处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灾情,其中2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8件可移动文物受损,包括珍贵文物41件。

川渝甘陕128处全国重点文物在此次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毁损,实在令人震惊。想不到我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竟然如此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无可挽回的地震灾害损失使我们深省,总结地震灾害教训和防震经验刻不容缓,宣传推广文物艺术品的防震专业知识刻不容缓,加强文物艺术品防震抗震保护措施刻不容缓。

任何一次自然灾害对我们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1966年4月1日,总理第二次视察邢台地震重灾区时曾讲,要把这些付出了巨大代价得来的经验好好总结,传给后代。

自然灾害是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作为巨大代价所换来的刻骨铭心的教训。我们必须明了,通过汶川地震应该学到些什么?怎样防灾?怎样救灾?对文博界、收藏界而言,最主要的是怎样进行科学、有效、可靠的文物艺术品防护?确保防护措施万无一失,确保文物艺术品存放在安全的环境。

有专家认为,现在面对巨大地震灾害损失,我们的第一步应该是学习,第二步才是制订科学的修复规划和改进措施。这个学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学习,一是国际学习。

国内学习是指现在中国对于灾害后的文物防灾保护有着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后,国家立即着手研究部署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文物古迹、文物艺术品的防震保护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地震前即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举措。还有1996年丽江地震之后的文物景点的保护与重建。

此外,明生在陕西的关中大地震,对文物亦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以地面文物古迹为例,因地震的影响西安大雁塔发生倾斜和小雁塔数度裂开聚合而未倒塌;还有历经千载的四川都江堰、河北赵州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等自身抗震性能之强,令世人称奇。北京紫禁城古建筑经历200余次大小地震,宫内大木结构体系均完好无损,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高超智慧。类似这些古建筑在防震设计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总结以前的经验,重视和加强防震研究,充分利用我们的历史记忆和以往经验,以使今后的防震工作做得更好。

同样重要的是学习国际经验。我们需要了解像日本这样的多地震的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预防地震的经验,借鉴其在东京的重新建设中对新建博物馆采取的防震理念及技术措施,特别是阪神大地震后他们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防震技术标准的。

日本处于地震多发地带,一些博物馆就处在地震频发地带上,但防震性能极高。所有博物馆里的陈列柜也都具有防震功能,地下无论怎样摇动,地面上的柜体可以保持不动。日本整个博物馆建筑都进行了高标准的防震设计,切实做到了预防为主。

另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加州。那里也曾多次地震,但博物馆的防震功能很强。我们应该研究人家是如何重新构建城市文物防护体系的。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是至少国外防震减灾的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借鉴。

以往我们也许认为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是针对盗窃、走私文物等展开防范,似乎文物只要留在国内,藏在馆内就万事大吉。其实,让珍贵文物不被盗失、走私出境只是文物保护的外延任务,让已被国家、民间收藏的文物艺术品能够安全地保管、陈列,不因像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而被损毁,则是文物保护的核心任务。这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一种专业素养,需要非常敬业的保护意识和非常专业的保护措施。

过去常说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收藏领域同样是收藏文物难,保管文物更难。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古迹和文物艺术品都是躲过无数次的天灾人祸而劫后余生的。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收藏国家博物馆并不等于进了保险柜,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文物艺术品仍然存在被损毁的危险,那将是历史的悲哀。

对文物保护而言,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态度同等重要。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却是我们不得不严肃认真面对的新挑战。

文物保护总结篇7

关键词 高校 历史文物建筑 “之江大学旧址”

高等院校的历史文物建筑,是高校在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已有一定年限并具有历史、科学、文化或艺术保护价值的校园建筑,包含了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文物建筑以及尚未公布列入保护范畴但具有保护价值的其他历史建筑。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规模扩大、新校区建设、校区功能定位的变化,老校区内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被提上日程,成为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拟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为例,结合近年来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与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遇到的难题,探讨高校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一、“之江大学旧址”基本情况

2006年,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之江大学旧址”。之江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前13所教会大学之一,1909年开始在钱塘江畔秦望山的一片荒山建设校园,曾建有大小40余幢校园建筑。抗战期间,一些建筑毁于日军炸弹之下。1961年开始,该校址正式划归浙江大学使用,目前作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场所。

“之江大学旧址”作为一所教会大学的旧址整体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它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校园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整

“之江大学旧址”立址钱塘江北岸的秦望山上,主要大体量建筑环一草坪花园而筑,体量较小的教师宿舍和别墅则依山势之峻缓参差山间。此种布局迄今保持完整,国内鲜见,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极为难得的一个完整案例。

(二)校园内文物建筑体量众多、建筑风格统一但各具特色

目前,“之江大学旧址”共保存有之江大学时期的文物建筑22幢,总建筑面积达160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年代最早的6幢房屋建于1909年,建筑年代最迟的

1幢建于1951年。这些建筑总体风格协调一致但又各具特色。

二、“之江大学旧址”保护修缮与功能利用的经验之谈

2008年开始,浙江大学启动了“之江大学旧址”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延续了建筑的办学功能,传承百年积淀的校园文化。对此,初步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文物本体建筑“不改变原状”的修缮原则与现代使用功能的结合

“之江大学旧址”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充分尊重“历史原真性和风貌完整性”的保护理念,保护建筑立面整体风貌与结构体系。“之江大学旧址”的文物建筑外立面普遍保存完好,只有局部墙体存在孔洞、风化生苔的现象,以及墙面藤蔓滋生、管线配置杂乱的问题。从结构体系上来说,承重砖墙基本完好,可以满足正常使用。针对该情况,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主要对外立面采取了清除墙体附着的电线、架线藤蔓及外挂空调,清洗外墙污垢,风化残缺部分以砖石修复进行修复的方式保持外立面的原貌。对于屋面采取必要的翻修,部分破碎瓦片按原样定制后予以替换。经过保护修缮,文物建筑既维持了原有风貌,又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使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合理延续文物使用功能,可逆性分割与灵活地新增设施

由于文物建筑的使用者几经更替,室内格局有所变动在所难免。在修缮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做到恢复原建筑格局,确实因实际使用需要新增隔墙的,采用轻钢龙骨双面双层防火防水纸面石膏板进行可逆的分割。

在保护修缮之前,原建筑基本没有卫生间,影响正常使用。修缮工程巧妙地利用图书馆大台阶下的空间以及5号楼的局部地下室空间新增了卫生间,既保持了文物建筑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又实现了卫生间的功能需求。同时,对文物建筑拆除了原有的分体式空调,安装了VRV空调,满足了现代化的使用需求,又解决了分体空调外机对外立面的影响。

(三)文物建筑功能利用与校园文化的传承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问题,适当使用是保护文物建筑的最好方法。之江大学虽然是一所教会大学,但是始终把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之江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为社会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之江大学结束办学后,虽然权属屡经更替,但利用功能始终为办学场所。1961年,校址划归浙江大学以后,无线电系、物理系、管理系等先后在此办学。目前,其作为光华法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等单位的办学场所,不仅延续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也是对“之江大学旧址”百年文化积淀的传承。

三、“之江大学旧址”文物建筑利用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大力推动了包括“之江大学旧址”在内的高校文物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除目前已明确功能定位的10幢文物建筑以外,“之江大学旧址”还有12幢文物建筑将陆续进行保护修缮,但修缮完成后的利用功能将面临一定的难题。“之江大学旧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地处山腰风貌得以完整保持,但对于校园内文物建筑全面有效地合理利用也有一些不利之处:

(一)道路交通不便利

“之江大学旧址”位于秦望山山腰,道路通达性较低,而且两个入口大门处都是180°的大转弯、有一定坡度的山路,亦因山体限制无法拓宽,车辆出入不方便。同时,校园内的道路有一部分路段也是较为陡峭的山路甚至通过石阶才能到达,对于消防工作也是不利的。

(二)文物本体建筑体量较小,且分散于山间,不利于整体利用

“之江大学旧址”的文物建筑,除环中心花园一带的房屋较为集中以外,其余建筑基本上相对独立,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因山谷地形所制,联系不畅,不利于成片地整体利用。另外,文物建筑周边空间均较为局促,不利于校园活动的开展,整体环境的活力不高。

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建筑修缮工程方案设计(分为

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主楼、图书馆七册)

(作者单位为浙江大学房地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张吉吉.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史初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文物保护总结篇8

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地点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地址

环保部门

填写

收到日期

编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本验收申请报告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制定.

本报告为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需在正式申请验收前至少二个月由建设单位按要求填写.

表格中未尽事宜可以另加附页补充说明.

在封面页上建设单位需加盖公章.

本报告属部级审批的项目一式6份,属省级审批的项目一式5份.

本报告主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正式审批后分送有关部门存档.

7,核建设项目是核设施建设项目和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统称

,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处理放射性伴生矿的建设项

目不属于核建设项目,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

参照使用本格式,但不填写只有核建设项目才需填写的内

容.

8,若验收涉及保密项目,必须遵守相应的保密规定.

表1

建设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示以√)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机关,时

间及批准文号

审批机关:

审批时间:

批准文号:

初步设计审批机关,批准时间

及批准文号

审批机关:

审批时间:

批准文号:

投资总概算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实际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废水处理投资万元废气处理投资万元

噪声处理投资万元固废处理投资万元

生态,绿化投资万元其他处理投资万元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

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单位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年,月,日)

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行日期

(年,月,日)

年运行时间(小时)

注: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绿化投资.表2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对于核燃料加工和铀矿冶,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填写;对于核电站填年发电量;研究堆填写运行时间;对于同位素生产堆,填写运行时间和生产同位素的总活度;对于废物处理设施填写运行时间(小时数)和废物处理量;对于放射性伴生矿,填写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使用常用计量单位):

主要原辅料名称及年需求量(包括水,电,天然气与煤—含厂区生活及供暖,需求量的单位依常用单位)

表3

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出流程图(方框图):

表4

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方框图):

表5废水处理设施及总排出口一览表

废水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水量

(吨/日)

废水处理能力

(吨/日)

处理

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

(放射性物质以比活度Bq/l,非放物质以浓度mg/l表示)

执行

标准

排放

去向

备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

效率

总排放口

__

__

__

__

表6废气处理设施一览表

废气处理

设施名称

废气量

(Nm3/a)

废气处理能力

(Nm3/a)

处理

方法

投资

(万元)

监测结果

(Bq/m3)

执行

标准

排气筒高度

(m)

备注

设计

实际

污染物

处理前

处理后

处理

效率

总排气烟囱

(若有)

__

___

__

表7

噪声

产生噪声装置

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

厂界

噪声

监测点编号

监测结果

[dB(A)]

扣除背景

干扰噪声

[dB(A)]

厂界

噪声

排放

标准

主要敏

感目标

监测点

编号

该点

距厂

界距

离(米)

监测

结果

[dB(A)]

环境

噪声

标准

注:厂界噪声为厂界外一米处的噪声测试结果(可附监测布点图),如厂界外附近有环境敏感目标,则应测试.

表8

固体废弃物名称

产生量

(m3/a

或t/a)

比放射性

(Bq/m3或

Bq/Kg)

处理情况

投资

(万元)

备注

总计

综合利用情况:

表9

序号

其它污染

物名称

排放量

处理

方法

监测

结果

执行标准

备注

绿化和生态恢复措施及恢复情况:

注:本表中的单位使用常用单位.表10

环保设施工程质量评价

环保管理制度,人员定岗情况

监测管理制度,手段及人员配置

表11

尚未完成的环保措施及存在问题:

结论和承诺(重要的承诺需另行文,在此注明文件标题及文号):

表12

验收组(委员会)验收意见:

验收组长(签字)

年月日

表13验收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名

1,组长

2,副组长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表14

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表15

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环核验[]号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附件二:

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申请表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项目地点

法人代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地址

环保部门

填写

收到日期

编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本验收申请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制定.

本申请表为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竣工目环境保护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需在正式申请验收前至少二个月由建设单位按要求填写.

表格中未尽事宜可另加附页说明.

在封面页上建设单位需加盖公章.

本表一式5份.

本申请表主送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行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正式审批后分送有关部门存档.

处理放射性伴生矿的建设项目不属于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参照使用本格式,但不填写只有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才需填写的内容.

表1建设项目概况表

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若有)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示以√)

环评报告表审批部门,文号及时间

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文号及时间

总投资概算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所占比例

实际总投资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所占比例

实际

环境

保护

投资

废水治理

万元

废气治理

万元

噪声治理

万元

固废治理

万元

绿化,生态

万元

其他

万元

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

初步设计单位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开工日期

投入试生产日期

环保验收监测单位

年工作时间

小时/年

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主要产品名称及年产量(分别按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填写):

表2

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情况简介:

总用水量

(m3/d)

废气

排放

情况

废气产生量

(Nm3/hr)

废水排放量

(m3/d)

废气处理量

(Nm3/hr)

设计处理能力(m3/d)

排气筒数量

实际处理量

(m3/d)

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

固废产生量

(m3/a或t/a)

放射性

非放射性

综合利用量

(m3/a或t/a)

排放量

(m3/d)

固废排放量

(m3/a或t/a)

放射性

非放射性

表3

废水监测结果

排放口

编号

污染物

排放浓度

(Bq/l或

mg/l)

执行标准

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量

排放去向

废气监测结果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排放浓度(Bq/m3)

执行标准

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量

排气筒高度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噪声测点编号

监测值

dB(A)

执行标准

其他

注:1.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总量为Bq/a,汞,镉,铅,砷,六价铬总量单位为

kg/a,其他项目总量单位与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临时商定.

2.废气中放射性污染物总量的单位为Bq/a,废气中非放污染物的浓度以

mg/m3或常用单位填写.

表4

验收组验收意见:

验收组长(签字)年月日

表5验收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名

1,组长

2,副组长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表6

行业主管部门验收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表7

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环核验()号

(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年月日

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登记卡

(填写环境保护登记卡的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盖章)

法人代表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画√)

总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投资比例

环评登记表审批部门,文号及时间

建设项目工日期,试运行日期

工程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审批登记部门主要意见及标准要求:

项目实施内容及规模(包括使用放射性物质或/和放射源的种类,活度,原,辅材料名称,用量及项目与原登记变更情况):

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废水

排放

情况

用水量

(t/d)

废气

排放

情况

处理

设施

废水排放量

(t/d)

排气筒

高度及去向

废水排放去向

噪声

排放

情况

产生噪声设备

及个数

固体废物

排放情况

产生量

(t/a)

周围噪声

敏感点及个数

去向

建设单位对其他环境问题的说明:

文物保护总结篇9

关键词:文件保护;新形势;问题;策略

最近几年,文物保护事业在国家政策的监督下正逐渐的踏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是文化保护领域的一个好形式。与固有的文物保护工作相比,当今的文物保护工作,无论是保护技术还是保护思想都吸收了全新的科学技术及观点。在进行文物保护的工作过程中,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当今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难题

1.公众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思想

文物代表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民族中处于不败的地位,首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鼓励我们不害怕强权,敢于斗争,逐步的迈向今天的繁荣,我们需要保护好文物,从而给后人提供学习的榜样。让人心寒的是,当今大众对国家文物的保护意识较为欠缺,即使找到文物也不合理的对其进行保护,比如把古碑作为垒墙,更严重的甚至因为自身的利益而破坏文物,损坏保护措施。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国家对找到文物者的奖励方法还不够具体完善,使得大众不愿意对其加以保护;二是国家未建立法律法规来宣传文物的保护。

2.保护与开发的不和谐

保护文物的核心价值是文物保护的宗旨,只有关注文物的保护才能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倡导经济的快速进步,常常不注重很多别的方面,文物保护也时常被我们忽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张贴广告、古墙被涂鸦等各种各样的新闻,可见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忽视;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大面积的征地建楼盘、建立商场,因此把古宅古屋进行拆迁,而还把这种行为称作“破旧立新”。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在保护及开发之间寻找衔接点,不能顾此失彼。

二、新时期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

1.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思想

针对群众目前对文物保护思想较为欠缺这一问题,我们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唤醒并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首先是要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从法律的层面上向群众普及文物保护的价值。宣传工作不应只注重普法,教育民众,更应该把实际实例作为指引,比如给群众讲授案例,既能起到鼓励或震慑的作用还能实现比法律条文更加的生动;另外是要建立人人保护文物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家的自律意识。这一点要充分使用文化遗产日,以这个为出发点实行各种活动的开展,比如文物展示、讲座及文艺演出,在大家娱乐的同时给大家普及保护文物的思想,并把这些活动通过网络等相关媒体进一步的扩大宣讲。

2.由轻利用重保护向利用保护并重转化

文物保护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并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机构可以掌控及管理的,这需要上级的关注及下级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我们不能很好的开展文物的保护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我们落后的保护思想,我国以往是轻利用重保护,这引起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不但是执法者的问题,更是很多百姓的疑惑。因为不了解保护的核心意义所在。所以,我们在经济利益面前十分渺小,需给它让道。许多文物保护人员的认识误区是片面的理解文物保护的含义,总认为保护是职责,而利用是别的机构掌管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保护是为了进一步的利用,文物得以全面保存是用好文物的基础,恢复其固有的面貌。既然我们以往轻利用而重保护,那么我们现在应加强对文物利用的关注度,让其给社会提供价值,然而不能过度的进行利用,否则会达到相反的效果。总而言之,利用与保护应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文物的保护。

3.深入贯彻实施“五纳入”

我们都知道,社会的最终保障是法律,在文物保护领域作为其他方法的后盾,首先应具备健全的文物保护法规法律。只有具备合理的法律,中央根据文化保护提出的“五纳入”才能不仅仅作为会议精神的传达,而具备执行能力。我们应完全遵守“五纳入”的要求,从本质上注重对文物的保护,“五纳入”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级政府的各种议程中融入文物保护工作,提醒管理人员文物保护与别的建设价值是一样的。

4.注重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自身建设

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人民群众对文物的保护,包括保护已发现的文物并提交给文物机构,这是文物保护的一个关键内容;但更关键的一方面是要对已开发的各种文物进行保护,这是文物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具备保护文物的技术及专业知识,如果不能培养一批高技能、高水平的工作人员,那么文物保护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构建这样一支队伍,一要吸收人才;二要增强内部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吸收人才就是要给予所有人透明、公平的竞争平台,完善用人机制;同等状况同等待遇,完善分配体系。注重内部人员的自身构建,先要尽全力的供给良好的学习机会,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及物力,从而增强业务水平,从中择优担任关键职务;还要注重文物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及职业道德意识,时刻把文物保护作为核心,主动执法,不徇私枉法。

三、结语

文物是全社会共同具备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不能再生的,我们对其有保护的职责。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阶段,文物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其他方面也是苦难重重,然而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更应看到发展的时机,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突破陈规,勇敢探索。文物保护的每个阶段都有新问题,我们要把利用与保护结合,综合使用法律手段及其他手段,相信文物保护工作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任璐. 刍议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立统一[J]. 青春岁月. 2015(23).

[2] 安静. 浅谈如何打造文物保护标准体系[J]. 才智. 2015(03).

[3] 袁方. 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科技展望. 2015(18).

文物保护总结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学科建设;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248-02

一、成书背景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着重强调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公约发表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指导下,我国政府积极开展相关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现状和潜在问题,国内学者纷纷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建设和保护实践之中,逐渐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保护理论和学科体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与北京联合大学顾军教授长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创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重要学术主张,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构建和“活态”保护工作等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先后合作出版了《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多部学术专著,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并不断完善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建设。在科研活动中,他们立足田野、观照古今,始终坚持实践与理论并举的原则,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田野调查提供了经典的范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时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表十周年之际,苑利研究员与顾军教授依托丰厚的田野调查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和保护经验,编著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并于今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发行。

二、文本结构

全书共分为“概念篇”、“价值篇”、“理念篇”、“传承篇”、“普查篇”、“申报篇”、“管理篇”、“经营篇”八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全书内容则以问答的形式展开,结合具体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认识误区。写作风格生动、洗练,问题设定具体、明晰,学理严谨、考据详实。有别于以往针对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材版”书籍或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版”读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将受众群定位为“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上的工作人员”,读者指向性更为明确,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作为实用性的工作指导手册,该著作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机构的实际工作将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在自序中,作者谈到:“十年努力,不但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觉,同时,还是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并使大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死回生且欣欣然发展起来”。的确,随着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通过开展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设立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立“文化遗产日”、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相关工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应认识到当下的保护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对此,作者在该著作中鞭辟入里的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保护理念的错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概念篇”、“价值篇”、“理念篇”、“传承篇”中,作者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不同角度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等基本概念,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标准、传承人评选标准等常见问题,并特别指出“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事项都可以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该著作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标准和判断方法,将对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展民间文化普查、挖掘当地文化遗产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并对申报和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体工作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观点聚焦

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原则中存在的缺陷,该著作提出了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所应满足的五点需求,即包容、对等、唯一、均衡、统一。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分布规律,首创性的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将其细分为:民间文学类遗产、表演艺术类遗产、传统工艺美术类遗产、传统生产知识类遗产、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传统仪式类遗产、传统节日类遗产,并对以上分类方法进行阐释,结合具体例证说明每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应具备的特征。此外,苑利研究员与顾军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中沿袭并深入解释了其一贯的学术主张,即保护工作必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传承规律,以“活态性”、“整体性”、“原真性”原则为重要依托,从规律出发实施保护。同时,明确回答了政府的工作重心问题,针对“重申报”、“轻保护”等现状和误区,强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领导,各级政府部门也应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对传承人的服务工作”。面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问题,作者呼吁政府作为保护主体不可以替代传承主体的主体地位,且应切实履行其“组织、监管、协调、服务”的职能。

作为指导保护实践的“工作手册”,该著作着眼于培养和提升保护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普查篇”、“申报篇”、“管理篇”、“经营篇”中,结合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为开展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书中指出: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本目标与诉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再筛选、再评估的过程,同时在申报过程中民间认同应起到更为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传承问题上应遵循“民间事民间办”的基本原则,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商业化经营的决定权在于其传承规律和历史经验。针对是否应该“打包申报”、能否进行普及化教育、能否进行商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怎样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等热议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田野实践和工作经验分别作出了理性判断和科学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独创性地提出了建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干预的“可行性报告制度”、“零冲击报告制度”、针对濒危遗产的“临时性制定制度”、针对保护工作者的“行业准入制度”。此外,作者还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指南”、“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调查指南”、“传统节日仪式类遗产调查指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系统树”,分别从调查准备、注意事项、调查成果调查大纲写作等具体环节入手,为各级地方政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供了逻辑指导和文本范式。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将有助于拓展保护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提高工作效率,为行之有效的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照。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既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珍贵记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文化工程。苑利研究员与顾军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中建立并完善了具有方法、预案、规范、条例作用的工作指南,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学人的重托,为达此目标,我们愿吃尽天下所苦,且虽百死无憾!”的学者风范和文化使命感令人钦佩。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来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总结,该著作的问世必将为保护工作者正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学术指导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