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病应用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7:13

急性痛风病应用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1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5-0057-03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反复发作,甚至活动障碍和关节畸形,迁延难愈,令人苦不堪言。过去认为本病是欧美地区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较少,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提高的趋势。近年来,中西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发病原因

痛风(GOU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患者有不足1%为酶缺陷所致,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酸转换酶完全缺乏造成的,余大都病因不明。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现代医学认为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μmol/L(70mg/L),女性超过357μmol/L(60mg/L)[1]。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导致人体内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1)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加。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代谢处于一个动态平衡,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以及肾小管的分泌来进行,肾小球的滤过减少和肾脏排尿酸阈值增高以及肾小管尿酸排泄的减少都会导致体内尿酸的增高[2]。(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恶性肿瘤防化疗后;慢性肾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等都可使尿酸增高。

中医认为,痛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日久伤脾,或年老脾肾功能失调,并与饮食、劳倦、外感、环境等诱因有关。从中医学的概念上讲,这种在体内积聚过多而产生对机体毒害作用的物质可称为“毒”,痛风的病因―高尿酸血症乃湿浊之毒也。痛风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湿浊内盛为主要病机。脾失健运,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或久病入肾,或年迈肾衰,肾气不化,分清泌浊无权,均致湿浊内生,久蕴不解,酿生尿酸浊毒,蕴久化热生痰,痰凝瘀滞经脉、骨节。此时,每因劳倦过度、或七情内伤,或酗酒食伤,或关节外伤,或复感风寒湿邪诱发本病。即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浊毒瘀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急性期痛风以湿热、痰瘀、浊毒闭阻经脉、流注关节为主,病急且重,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上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酌加健脾之品;慢性期痛风则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浊毒闭阻经脉、骨节为标,治疗上宜标本兼顾,以健脾补肾,利湿泄浊为治疗大法,辅以化痰、通络[3]。

2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2.1西医治疗痛风急性期以迅速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为主要目标;慢性期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目标;痛风石期以手术剔除痛风石、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常用的药物有:①秋水仙碱为传统首选药,可以缓解85%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4],但其毒副作用较大,近几年其应用逐步下降,尤其对于反复发作而经常应用秋水仙碱者,起效慢、安全范围低,起效剂量与引发胃肠道反应剂量非常相近,并且自发作开始后应用超过24h其疗效降低[5];②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现在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线用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③糖皮质激素,在急性痛风累及单个或较大的关节时可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以曲安奈德关节内注射,常可使症状缓解;④其他:少数关节疼痛剧烈者,可口服可待因,或肌肉注射哌替啶(度冷丁)[6]。对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促尿酸排泄药常用药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等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对于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形成痛风石可采用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控制血尿酸浓度的治疗措施,避免过度劳累及外伤等诱因;对影响肢体活动、压迫神经或破溃后长期不愈的痛风石行手术切除治疗。张普国等[7]报道多关节痛风石手术后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王洁等[8]在3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应用血液透析,发现血透治疗早期痛风、肾病伴尿路结石有一定的疗效,并可改善肾功能。

此外,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高尿酸血症的控制和肾功能的保护,应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戒酒,避免诱发因素,同时多饮水并碱化尿液,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和损害肾脏的药物[9]。

2.2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2.2.1辨证分型治疗戚培根等[1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型:湿热壅盛型;寒湿阻络型;痰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苏其贵等[11]在分型治疗中认为:风湿热痛痹型治宜祛湿清热,泄浊通络;湿浊瘀痛痹型治宜利湿泄浊,祛瘀通络;脾虚瘀浊型治宜健脾泄浊,祛瘀通络。颜红红[12]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也为4型,即湿热蕴结型,应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瘀血阻滞型,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型,应祛风湿、补肝肾、活血通络。

2.2.2外治法

2.2.2.1中药外敷智良等[13]以当归拈痛汤加减水煎服,并用蚊合膏外敷,共治疗痛风患者42例。结果总有效率100%。吉吉木日等[14]用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患者83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潘墙生[15]用加味四妙散内服配合新癀片外敷,碾末,以中高度酒调成糊状,每2h间断涂抹患处。结果总有效率颇高。

2.2.2.2中药外洗(搽)刘光珍[16]用蠲痹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戴芬,另加别嘌呤醇治疗20例。结果2组分别痊愈8例、6例,显效12例、8例,有效10例、5例,无效2例、1例,总有效率93.75%、95%。段有文[17]用虎杖土茯苓汤内服,并用苦桂洗剂外洗,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期间,浸泡后外敷大黄栀子散结果共治疗51例,临床治愈39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郭帅等[18]用消痛灵搽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2.3针刺治疗奚玉凤等[19]在灌肠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文中,采用取穴针刺可以降低血尿酸,有效缓解症状。秦秀芳等[20]在内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六神丸调食醋外敷局部,对红肿和疼痛的缓解优于单纯服药者。王吾升[21]用火针治疗痛风,效果显著。李兰等[22]用梅花针叩刺至出血,然后用投火法拔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有明显疗效。

2.2.2.4手术治疗张海宁等[23]手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随访2个月~2.5年,发现术后手术部位局部软组织及骨质破坏进程终断,致随访终止时无复发病例。认为药物治疗是通过减少尿酸盐的生成或增加尿酸盐的排泄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常伴有骨、软骨和软组织的广泛破坏甚至破溃,单纯药物治疗无法逆转或纠正其病理进程,外科手段的适时介入对于阻断或逆转关节局部病理进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节镜手术是目前微创外科的代表,能直接提供良好的关节内视野,准确了解关节内各种结构的病变程度,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张羽飞等[24]随访14例关节镜治疗踝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现术后24h内症状均获得明显缓解,随诊观察远期亦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遍布世界的常见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选择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药物,虽能降低尿酸,减轻症状,但由于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方法层出不穷,关节镜等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但为外科早期介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增加了新的方法,同时也弥补了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禁忌症多等不足,并可作为检查手段用于明确诊断。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不佳毒副作用大的不足,中医药治疗更能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易于推广或长期使用,因而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中药外用制剂常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中药通过局部作用达到除湿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的目的,使用方便、起效快、副作用较小,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缓解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02.

[2]周莉.痛风的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07,13(21):1626~1628.

[3]ChoiHK,MountDB,ReginatoAM.PathogenesisofGout[J].AnnIn2tern.

[4]JasonD,AnilB.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treatmentofgout[J].PrimCareUpdateOb/Gyns,2003,10(1):19~23.

[5]FamAG.Managingproblemgout[J].AnnAcadMedSingspore,1998,27(1):93~99.

[6]李业伟.痛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9):593~594.

[7]张普国,黄必留.多关节晚期痛风石的手术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548.

[8]王洁,黄勇平.血液透析在3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7,29(6):827.

[9]文丹.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23例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886.

[10]戚培根,罗才茂,曾玉珍,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健康文摘,2006,3(11):59~60.

[11]苏其贵,胡成发.辨证治疗痛风3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1):621.

[12]颜红红.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2):55~56.

[13]智良,刘红军.当归拈痛汤与蚊合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J].新中医,2005,37(1):78.

[14]吉吉木日,陈燕.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83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6,(6):18.

[15]潘墙生.加味四妙散内服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6):47.

[16]刘光珍.蠲痹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6):4.

[17]段有文,何华.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1例[J].光明中医,2003,18(108):34.

[18]郭帅,文绍敦.消痛灵搽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26(4):250.

[19]奚玉凤,刘嫒嫒,邹婷.中药灌肠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16~17.

[20]秦秀芳,严小蓓.六神丸外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30.

[21]王吾升.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38.

[22]李兰,陈新.针罐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1):41.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2

【关键词】心源性胸痛;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检出率

急诊胸痛临床表现多集中在缺血性胸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压塞、胸腔疾病及主动脉夹层等方面[1],该病症具有发病急骤、危险系数及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当下临床最为关注的病症之一,尽早确诊和治疗可改善预后效果,如未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可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本研究分析心源性胸痛患者应用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广东省东莞塘厦医院收治的心源性胸痛患者140例,根据患者诊断需求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后确诊为首次胸痛,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气胸及精神类疾病患者。观察组男47例,女23例;年龄18~88(51.96±5.63)岁;发病时间20min~2d,平均(0.98±0.07)d。常规组男44例,女26例;年龄19~87(52.58±5.41)岁;发病时间30min~2d,平均(0.97±0.09)d。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治,患者在预检分诊处由护理人员进行问诊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有效检测,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胸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症状体征后,10min内完成心电图确诊,同时根据临床胸痛处理方式开展常规诊断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诊治,在对照组操作实施基础上,掌握患者24h内胸痛发作次数,年龄,胸痛评分,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史,双侧手臂血压差是否为20mmHg左右,根据以上内容自制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使用专门的胸痛评分表获得患者胸痛评分,除患2型糖尿病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史项为2分,其他每项风险因素各1分,急诊高危胸痛风险评估表的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病症越危险,一般来说,分数>3分时,医护人员应按照高危胸痛诊治方式立即对患者进行处理和救治。

1.3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和首次心电图时间[3];(2)记录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情况[4]。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诊停留时间和首次心电图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和首次心电图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见表1。

2.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组(P<0.01);2组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3

由于嘌呤主要存在于动物类食品中,因此在过去只有饮食条件优越的人才可患此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老百姓的饮食日趋丰盛,因此我国痛风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此病患者除了应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的摄入之外,还应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以便减少尿酸的合成、加速尿酸的排泄和制止炎症的发生与蔓延。然而,很多此病患者在用药时由于缺乏医生的指导,常常出现错误,从而导致病情加重。那么,痛风患者在用药时常出现哪些错误呢?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常大量地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此病患者由于其受累的关节(如拇指关节、足背关节等)常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上的障碍,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炎性反应,因此医生若不详细地询问其病史,或是不为其做血尿酸等检查,很容易误诊其患的是关节炎,并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为其进行治疗。抗生素与尿酸都通过肾脏排泄,患者体内的抗生素若是过多,就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从而使其病情加重。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只使用降尿酸药进行治疗。很多此病患者为控制体内血尿酸的水平,长期服用痛风利仙或别嘌呤醇等降尿酸药。在其病情进入急性发作期时,也常常只使用这一种药物。事实上,降尿酸药有的可促进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有的可抑制尿酸在体内的合成,但它们并无消炎和止痛的作用。不仅如此,急性发作期的此病患者若只使用抗尿酸药物进行治疗,还会刺激其体内的血尿酸受体,使血尿酸的水平进一步升高,从而加重其病情。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长期大量地使用非甾类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医生为了尽快消除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的炎症,常常让患者服用大剂量的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服用此类药物虽然对症,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大,除了可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外,还可损伤其肾脏的功能。因此,痛风患者在其病情的急性发作期结束后,应立刻缩减这类药物的用量,并争取在短期内停用这类药物。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4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中西医结合疗法

1  痛风病诊断经验

1.1  临床症状与鉴别

痛风初起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突发红肿疼痛,具有以下特点:典型部位疼痛,多累及第1跖趾关节、手指和膝关节,其他关节也有发生,但多为单关节;夜间突发或加重,疼痛多在1天内达高峰,部分患者能自行缓解;多发年龄一般为40~50岁,老年人也是重要的患病人群;男性多发,女性少见,大多与绝经期有关;口服秋水仙碱有明显止痛效果;疼痛具游走性特征,部位多变,有时伴发热;寒、湿、冷、劳累、外伤、饮酒、饮食、情绪是重要诱因。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痛风关节炎的诊断是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提出的9条拟诊标准。关节症状是痛风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病、外伤性关节病及假性痛风病等鉴别。痛风病的分期不同,症状多变,常累及肾脏,出现腰痛、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夜尿多等,往往与其他肾脏病并存。在无尿酸结晶的确切诊断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如高血压肾病、肾小管疾病、肾炎、高血脂肾损伤等,考虑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痛风结石患者发作时有明显的肾区剧烈疼痛、血尿、尿痛等,确诊需检出尿酸盐结晶,并与其他肾脏病和尿路结石鉴别。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往往不具有内科病主症,现代医学对血尿酸高于500 μmol/L,主张予以药物干预,寻找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中医辨证治疗。有较长痛风史患者多伴有痛风石沉积,而缓解期无症状。

1.2 病史

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急性发作后数天内自行缓解,间隔数月甚至数年再发的特点,易被漏诊。药物致血尿酸升高、痛风发作,属继发性痛风病范畴,最常见是噻嗪类利尿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长期服用易导致痛风发作。此外,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有认为低剂量升高血尿酸,而高剂量则降低,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未有定论[1]。较常见继发因素还有癌症放化疗、血液病、其他原因导致肾功能损伤引起血尿酸升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系多基因遗传病,可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并发,其机理与胰岛素抵抗有关[2]。家族史有助于诊断,受凉、劳累、饮食、手术等,均能诱发关节炎。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痛风确诊需实验室检查:血尿酸超过正常值,男:339~417 μmol/L,女:256~357 μmol/L;尿常规,pH降低,常在6.0以下,或有红、白细胞;24 h尿检查:尿量减少,尿酸减少或正常,也可增多,有尿酸盐或尿酸结晶为诊断标准;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异常有助于痛风肾病诊断,正常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酸排泄分数的计算,可早期发现并确诊痛风肾损害,进行早期干预;同时排查继发性痛风,加强原发病的治疗;X线摄片检查,轻者有组织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关节改变不明显,重者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和骨质的穿凿样变,是与其他关节炎的鉴别要点;排查相关内科疾病,常规血压、血脂、血糖、血钙、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的检查也十分重要。

2 治疗经验

2.1  生活调理

痛风病患者不宜饮酒,尤其在发作期;饮食低嘌呤,忌吃动物内脏、海产品、火锅汤、毛豆,少食豆制品,蔬菜类除菠菜、韭菜、芹菜、菜花、蘑菇等,一般均可食用;牛奶、鸡蛋等可作为摄取蛋白食物,研究认为[1],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少量蛋白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根本上解决代谢综合征;增加每天摄水量,保持每天尿量2 000 ml以上;急性期冷敷可缓解疼痛,绝对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循证医学已证实了这两点[1];减少心理应激,保持平和心态,痛风发病的年轻化与社会压力有关[3];缓解期适当运动,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体重指数。

2.2 西医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是针对症状和高血尿酸。用药宜从低剂量、循序渐进,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急性期不用降尿酸药物,以防诱发和加重关节症状。① 非甾体类抗炎药:急性关节炎发作主要用芬必得、扶他林等,本着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用量少的原则;②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特效药,缓解疼痛疗效确切,但副作用大,有报道缓解期和慢性期小剂量使用可预防痛风发作[4];③ 别嘌醇:减少血尿酸合成,用于非急性期,从低剂量、低频次使用,如无副作用,逐渐加量,维持血尿酸在较低水平,减少痛风发作和促进痛风石缩小或消除,血尿酸水平稳定维持3月后逐渐减量;肾功能异常者相应减量,注意监测肝肾功能,每月1次;④ 苯溴马隆:增加尿酸排泄,对低排泄型痛风患者可与别嘌醇合用,有痛风结石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⑤ 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结晶沉积,尿pH值保持在6.2~6.8之间,适用于各期患者,也可用碱性合剂;⑥ 对血糖、血脂、血压等异常者要针对性治疗,避免使用减少尿酸排泄的药物;⑦ 消除痛风诱发因素,继发性痛风者,积极治疗原发病;⑧ 联合应用抗痛风药[5],如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别嘌醇与非甾体抗炎药、别嘌醇与秋水仙碱等,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小剂量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5

【关键词】 痛风;尿酸;治疗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急、慢性关节炎、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等,但大多数人是因为发生急性关节炎才发现。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多参照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1]而定。我国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一般以1980年全国正常人血尿酸调查均值,男≥420μmol/L,女≥360μmol/L。

近几年来,国内外痛风患病率逐年增加为0.84%,人口普查发病率约占9.6%[2,3]。目前发病较前年龄更小,病情严重性越重[4]。其增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某些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器官移植等。(2)某些药物的使用会提升血尿酸水平。如:利尿剂,脱水剂、低剂量水杨酸的使用。(3)普查面比以前更深入,或高发地区人口向低发地区移民增多等因素。(4)部分病人就诊太晚,已存在肾功能不全,尤其终末期肾病使血尿酸排除减少,生成增加,使痛风变得更加难治[5]。有人证明血尿酸水平与以后痛风发生率和首次发作的年龄之间均有直接关系[6]。目前痛风尚无根治办法,现行治疗的目的是及时控制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并降低尿酸水平,以预防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本文综述了近年痛风防治的主要概况。

1 预防为主

1.1 控制痛风,首先是每日的身体锻炼和控制体重 在60多个临床试验基础上[6],1项前瞻性研究观察了50000名男性12年,观察中有730例新发病例。后者仅有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从饮食角度研究提示:红肉类饮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不能作为健康饮食。但日常1-2样菜品并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可能是因为低脂摄入的结果。鱼是一种重要的食物,可以增加痛风的风险。但很多前瞻性研究认为它有较强的心脏保护作用。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将鱼油作为代替品,因为它不含嘌呤。坚果、豆类、和富含嘌呤的蔬菜,尽管它们能增加痛风的风险,但发现它们对痛风的发作并无影响。同时还因为它们对防病有益,如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综合考虑可以放开食用。最近有人认为维生素C能增加尿酸盐性痛风的发生,同时也能降低尿酸盐的水平,总的认为每天在0.5克的用量是安全的。

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并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证明[7],乙醇代谢能使乳酸浓度增加,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同时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使尿酸合成增加。啤酒是增加痛风风险的重要物质,但通过对酒量的随访,发现每天1小杯白酒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6]。如果患者需要心血管保护作用,可以适量饮白酒。

1.2 痛风并发疾病的控制

在CARDIA研究[8]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代谢综合征病人都并发高尿酸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病人的体重指素(BMI),空腹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1项由13位病员为对象的开放的非双盲对照组的试验表明[9]:降低热量和胆固醇,提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饮食后将平均体重降低7.7Kg,血尿酸由平均9.6mg/dl(566μmol/L)降至7.9mg/dl(465μmol/L),发病率由2.1%降至0.6%。可能长期以来提倡痛风患者低嘌呤、低蛋白饮食,但低嘌呤饮食往往为高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尿酸的排泄。长时间痛风与胰岛素抵抗呈恶性循环。因此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必须首先控制基础疾病。MRFIT 研究[10]结果提示痛风病员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26%,高尿酸血症增加11%的风险。因此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要严格控制原发病。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等与高尿酸血症可互为因果。必须尽早对因治疗这些疾病。

1.3 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某些利尿药、脱水剂,特别是噻嗪类,虽然其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的排泄,但同时也减少了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最终导致血尿酸的升高。早有研究[11]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氯沙坦可抑制尿酸盐/阴离子交换,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当与双氢克尿噻合用时,可缓解双氢尿噻的尿酸潴留作用。阿司匹林对肾脏排尿酸的作用具有剂量相关效应,即在小剂量抑制尿酸盐从肾小管分泌,使血尿酸水平增加,在大剂量时(大于3g/d)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12],无肾脏疾患的老年人服药用阿司匹林75mg/d一周后肾功能和尿酸代谢即有明显改变,尿酸排泄减少。但当剂量增加至150mg/d和325mg/d后,尿酸排泄逐渐恢复到接近原始水平。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非常普遍,应引起痛风患者的注意。接受器官移植患者应用环孢素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脏对其清除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而利尿药物的应用及伴随的肾功能受损或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也能促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其他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还有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左旋多巴等均应尽量避免使用。

2 急性痛风的治疗

2.1 秋水仙碱为急性痛风的一线用药

痛风急性发作的24小时内服用秋水仙碱疗效最好,24小时后疗效降低。秋水仙碱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肾功能衰竭,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坏死,癫痫发作,甚至死亡,应用时必须慎重。大多数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之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由于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则限制了该药的广泛应用。

2.2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成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可选用其中任何一种,禁止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NSAID。否则疗效不增加,而不良反应增加。一旦症状减轻即逐渐减量,57天停用。

2.3 当上述药物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地松,起始剂量为0.5~1mg/Kg,3~7天后迅速减量或停用,疗程不超过2周。对单个或两个关节受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以缓解其症状。对NSAID禁忌或无效的多关节炎患者,亦可辅助性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类固醇。

2.4 大多数患者在器官移植后需要用小剂量泼尼松维持治疗,这些患者一旦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将泼尼松增加至0.5~1mg/(Kg·d)维持3~7天后逐渐减量,至2周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降尿酸药物不仅没有抗炎止痛治疗急性关节炎的作用,而且还会因不正确使用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或关节炎迁移,故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不宜使用。

3 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经过饮食和体重控制,血尿酸水平仍在410~470μmol/L以上;痛风性关节炎每年发作2次以上; 有肾结石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考虑降尿酸治疗。用药后能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 防止痛风石形成,减轻肾功能损害。但在急性期应用可能会动员尿酸入血,诱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须慎重。

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有两类: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龙,丙磺舒,苯磺唑酮)和抑制尿酸生成(别嘌呤醇)的药物。选用原则:根据肾功能及24小时尿酸排出量决定。肾功能损害者,24小时尿酸排出量

别嘌呤醇被公认耐受性好,其生物利用度 >60%,但有大约5%引起尿酸盐增加。其副作用严重的可以导致重症皮炎、间质性肾炎、脉管炎等致死性疾病。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减量使用。据报道其临床依从性差,只有18%的人能坚持服用至24月[13]。所以,目前急需新的抑制尿酸药诞生。对于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可预防性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每日应用0.5~1.0mg可阻止痛风发作,减轻其严重程度。

4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可能性随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高血尿酸症的患者只有5%~12%发展为痛风。除非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和放疗致细胞破坏增多血尿酸生成增加,通常认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血尿酸水平在470~530μmol/L 无需降尿酸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并无本质上区别,可视为痛风的早期阶段。主要应寻找高尿酸的病因和相关因素,进行对因处理。血尿酸过高者应予别嘌醇治疗[14]。器官移植患者中痛风的患病率高,有明确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史的患者,在移植后可同时根据肾功能情况给予降尿酸药苯溴马隆或别嘌醇等治疗,才可以减少痛风的发作。

总之,痛风虽然是一种看似不致命的普通疾病,但是高尿酸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危害是很大的,其已发现的危害和防治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开发更好的防治方案,需要我们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东宝,韩海星.痛风[J].内科学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793.

[2]Kramer HM,Curhan G.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out and nephrolithiasis: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J].Survey,1988-1994.Am.J.Kidney Dis. 2002,40:37-42.

[3]苗志敏,赵世华,王颜刚.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5):421~425.

[4]Chen SY, Chen CL. Shen ML.etal.Trends in the manifestations of gout inTaiwan[J].Rheumatology(Oxford),2003,42:1529~1533.

[5]Bieber JD, Terkeltaub RA. Gout: on the brink of novel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an ancient disease[J]. Arthritis Rheum,2004,50:2400~2414.

[6]Choi HK, Mount DB,Reginato AM etal.Pathogenesis of gout[J].Ann Intern Med,2005,143:P499~516.

[7]Lippincott WW.The impact of Alcohol on Hyperuricemia and Gout[J].Cuff Opin Rheumatol,2006,18(2):193~198.

[8]Rathmann W, Funkhouser E, Dyer R, et al. Relations of hyperuricemia with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n young black and white adults: the CARDIA study.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J]. Ann Epidemiol,1998,8:250~261.

[9]Dessein P H, Shipton E A, Stanwix A E。et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weight loss associated with moderate calorie/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and increased proportional intake of protein and unsaturated fat on serum urate and lipoprotein levels in gout: a pilot study[J]. Ann Rheum Dis,2000,59:539~543.

[10]?Krishnan E, Baker JF, Furst DE, Schumacher HR.Gout and the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rthritis Rheum,2006,54:2688~2696.

[11]?Wurzner, G; Gerster, JC; Chiolero, A.etal. Comparative effects of losartan and irbesartan on serum uric acid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aemia and gout[J].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1,19(10):1855~1860.

[12]?Caspi D,Lubart E,Graff E,et al.The effect of mini-dose aspirin on renal function and uric handling in elderly patients[J]. Arthritis Rheum,2000,43:103~108.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6

[关键词] 青鹏膏剂;双氯芬酸钠;关节炎;痛风性

[中图分类号] R58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2-157-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36 Cases Acute Gouty Arthritis Treated with Qingpeng Ointment Combined Diclofenac

LOU Chaofei

Doctor Department,Yiwu City Center Blood Station,Yiwu 32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ingpeng ointment combined with diclofenac in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Methods All 64 patients with acute gouty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with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steroidal drugs,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dded Qingpeng ointment. After 5 days,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3.7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71.8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Qingpeng ointment combined with diclofenac can relieve the pain caused by acute gouty arthritis.

[Key words] Qingpeng ointment;Diclofenac;Arthritis;Gouty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沉积在关节囊、滑膜囊、软骨、骨质等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红肿热痛的关节炎症反应的疾病。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关节疼痛与肿胀,重者关节功能障碍,病程1~2周甚至更长。为尽快缓解肿痛和防止关节损害,从2009年1月开始笔者加用奇正青鹏膏剂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在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减少非甾体药物使用过多过久而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30~71岁,平均52.0岁。病程2~14d。患者病情均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受累关节包括单足第1跖趾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其中累及1个关节57例,多个关节7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痛风的诊断标准[1]。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活动性胃肠道溃疡、孕妇及有多种药物过敏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诺福丁-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由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8s,国药准字H20000656)0.1g,每日1次,碳酸氢钠片0.9g,每日3次,连用5d,并进行饮食指导:①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避免过度劳累及关节外伤等诱发因素;②清淡饮食,禁止饮酒、肉汤、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③饮水量2000mL以上,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青鹏膏剂(由林芝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g/支,国药准字Z54020140)适量涂于红肿关节患处,厚度约为0.3cm,一日4次,连用5d。如皮肤出现瘙痒等过敏症状,则停止外敷。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病例在治疗5d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有关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无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

1.4 安全性评价

有无胃肠道症状或皮肤过敏症状等药物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对比计算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两组病例治疗5d后作疗效评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安全性评价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胃肠道症状和皮肤过敏症状的发生率见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疼痛剧烈。首次发作多为单个关节炎,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踝、膝关节最常受累。饮酒、过劳、手术、外伤、寒冷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病情如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不仅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不利,重者还会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因此,治疗目的是迅速终止关节炎发作[3],有效缓解关节肿痛、防止关节损害显得尤为重要。秋水仙碱等药虽然控制疼痛较快,但其副作用也很大,反复大量应用会导致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4]。目前主张应用副作用较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钠作替代治疗。该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解热的作用,起效较快,可缓解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胃肠道反应较轻,患者用药依从性好[5]。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疼痛往往剧烈,使用双氯芬酸钠消炎镇痛起效较快、效果较好。但如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非甾体药物有易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副作用。笔者建议仅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短暂使用,疼痛缓解后或胃肠道症状出现加重时及时减量乃至停用非甾体药物。为此,笔者认为采用奇正青鹏膏剂适量涂于红肿关节患处,可减少非甾体药物使用过多过久而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配合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便更快控制急性症状。

由林芝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鹏膏剂源自藏族传统经典验方,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止痛消肿良方,有效成份主要为黄酮类、蒽醌类、生物碱及多元酚类,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抗渗出作用。青鹏膏剂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高峰期作用明显,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疗效确切,联合应用双氯芬酸钠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6]。

因此,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反应且无皮损的情况下,笔者推荐青鹏膏剂适量涂于患处。另配以相应的病因治疗,可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瑛.实用关节炎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404-40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0-61.

[3] 李长贵,苗志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J].山东医药,2010,50(43):107-108.

[4] 李邦权.放血疗法配合秋水仙碱与单纯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对照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0):25-26.

[5] 丁云岗,黄育新.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06,7(13):1085-1086.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7

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最常见的患者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因此发病少于男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一般没有先兆,微小的损伤、手术、过量饮酒、过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疲惫、情绪紧张或各种疾病均可诱发。典型的症状是在夜间发作的单个或数个关节的强烈疼痛,且疼痛会逐渐加重,令人难以忍受,还会出现关节红肿、发热和触痛等症状。

痛风病程分3 阶段

痛风的病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急性关节炎发作期、间歇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急性发作期 主要表现为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好发于下肢关节,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使用显微镜观察,可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此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尿酸值反而比平时最高值低。

慢性期 症状主要表现为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

间歇期 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1年,也有长达10年者,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该阶段应该时刻关注尿酸值的高低,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防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如果没有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将导致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时期不同,应对策略不同

急性发作 最新的欧洲抗风湿联盟治疗指南推荐,痛风急性发作应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且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酚酸、吲哚美辛等)。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 对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目前认为并非只要血尿酸增高,就需立刻降尿酸,降尿酸治疗也是有适应证的。痛风早中期治疗以促尿酸排泄药为主,而中晚期以抑制尿酸合成药为主。首次开始降尿酸治疗应在痛风发作缓解后1~6周开始。降尿酸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降尿酸药剂量,使血尿酸水平长期持续达标。血尿酸一般以

当然,不同时期具体措施应请专科医生进行综合指导。

食疗全程重要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8

张先生,45岁,身体微胖,面色红润,事业有成,喜好交友。一天参加朋友聚餐,回家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但睡至半夜忽然被痛醒。醒后发现左脚大趾红、肿、热、痛,因疼痛难以忍受,遂到医院急诊。医生询问病史,张先生回忆起去年也有一次类似发作,当时说是感染,用抗菌素治疗3~4天后痊愈。医生让张先生去抽血化验,结果发现血尿酸9毫克/分升。医生诊为痛风,并说去年那一次可能也是痛风,而不是感染。张先生急着问:“啥叫痛风?我们家祖祖辈辈也没人得过这个病。我平时身体很好,怎么会突然得痛风呢?”

什么是痛风

自古至今痛风一直是欧洲、北美的一种常见病。二战以前,痛风在东方民族中被视为少见病。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崛起,痛风逐渐盛行。中国大陆1958年以前仅报道25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较少见;80年代起经济起飞,食物中蛋白质增加,促使痛风逐年增加;90年病率直线上升。过去在门诊很少看到痛风,现在每天都能看到好几个,它已成为常见病。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①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③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导致畸形和残疾,形成慢性痛风;④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组织,导致痛风性肾病。这些表现可以不同组合形式出现。

什么年龄好发痛风

痛风在儿童和绝经前女性罕见,在30岁以下男性少见。男性发病高峰为40~50岁,女性发病高峰稍迟于男性。

血尿酸的正常参考值

无论男女,血浆尿酸浓度是痛风的决定因素。正常人血浆尿酸浓度男性不超过7.0毫克/分升,女性不超过6.0 毫克/分升。

痛风的表现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痛风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痛风。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痛风的危险性越大。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饱餐暴饮、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典型发作者,睡前健康状态良好,午夜痛醒,起病急,疼痛约在48小时左右达高峰,状如刀割和咬噬,甚至不能忍受被单覆盖和周围震动。起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见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红、肿、热、痛,边界清楚。半数患者首次累及单侧趾关节,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肘、腕和指,也可累及一些关节外组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自然病程不等,与严重程度有关。轻度发作可在2~3天内恢复;中度发作疼痛几小时内达高峰,高峰持续1~3天,然后逐渐缓解,7~10天内恢复正常;严重发作需几周才能完全缓解。由此可见,初发痛风不经治疗亦可自愈,但多次发作转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后就会有持续疼痛。

3.间歇期:两次痛风发作之间称为间歇期。首次发作之后,一半以上患者在一年内复发,只有7%的患者长期观察而无复发。后期起病较缓,趋向多关节受累,病情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恢复更慢。

4.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患者最终进入慢性多关节炎痛风期,伴持续性关节疼痛,同时出现痛风石。血尿酸浓度越高,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痛风石。

痛风石呈不规则、不对称、孤立的肿块。其表面皮肤变薄、紧绷、发亮,破溃后排出白垩粉样物质。痛风石可出现在关节或软组织等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指、足趾。发展到后期,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引起肾脏细胞组织的坏死,严重者可发展成尿毒症。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目的是:①尽快终止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②防止痛风关节炎复发;③预防或逆转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及其他部位而引起并发症;④预防或逆转促进高尿酸血症的其他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

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是双刃剑,既可以治病,也可能致病,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一旦出现由高尿酸血症所致的症状,应开始抗高尿酸血症治疗。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专家普遍认为不用特异性抗高尿酸药物治疗。但如早期发现以下情况:①血清尿酸>9.0毫克/分升;②有痛风家族史;③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1000毫克,有尿酸性肾结石或急性尿酸性肾病者;④对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则有必要进行治疗。

2.急性痛风

急性痛风确诊后一般用消炎止痛药,高度怀疑为痛风时可以试用秋水仙碱。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可用皮质激素。在急性痛风期,不要企图改变血浆尿酸盐的浓度。即原先没有用过降尿酸药物(别嘌呤醇、苯溴马龙)者,不要加用降尿酸药物;原先正在使用降尿酸药物者,不要停用降尿酸药物。否则易造成血浆尿酸浓度波动,诱发新的痛风。

3.急性痛风恢复期如果患者有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有痛风石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应进行降尿酸治疗。

4.痛风间歇期此期的治疗包括给足降尿酸药物,使血清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急性发作频繁者或有发作的诱因者,如过度劳累、关节不适、轻度疼痛、内科疾病、外科手术前、受凉等,应给秋水仙碱或消炎止痛药预防发作。用药种类和剂量,依情况而定。

5.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这一时期的特征有血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多数关节炎症持续存在,时有加重;常伴有肾功能损害、痛风结节和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障碍等。本期患者应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在5.0~5.5毫克/分升。应注意的是,在慢性期用控制急性发作的药物对降尿酸效果并不显著,但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痛风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维持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观察疗效,观察药物副作用,根据情况由医生调节药物和药量,因此应定期到门诊复查。

非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8大项

以下8项既是患病后的非药物疗法,也是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具体措施。

1. 避免外伤、受凉、劳累。

2. 限定饮食热量摄入,使体重降至理想范围。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若患者体重在理想体重±10%时,为正常体重;高于理想体重的20%为肥胖;而低于20%者则为消瘦。总热量是根据个人的理想体重及劳动强度而定。

3. 进食低嘌呤食物。根据每100克饮食中嘌呤的含量,把饮食分为甲、乙、丙三级:

甲级 胰、肝、肾、肉脯、肉汁、沙丁鱼

(150~1000毫克)

乙级 肉、鱼、豆、菠菜、豌豆、扁豆类、海鲜

(50~150毫克)

丙级 蔬菜类、果汁类、乳类、蛋类、乳酪类、

(0~15毫克) 谷类及其制品

饮食应多种多样、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及经常饥饿。免食甲级食物,中等量减少乙级食物,可食用各种果类制品、各种谷类及其制品。以乳酪和蛋类代替肉食,可服牛奶(奶粉)以补充蛋白质,需要增加热量时,适当增加糖类食物。

4. 多饮水、不喝酒: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升。酒精使体内产生乳酸,降低尿酸的排出,啤酒含大量嘌呤。

5. 进食以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可使体内pH值(酸碱度)升高,从而使尿液呈碱性,可以促进尿酸的溶解。

6. 不使用降低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尿剂、泻药、烟酸、环孢霉素A等。

7. 碱化尿液: 正常人尿液pH值是6.0左右,呈弱酸性。但它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夜间和清晨低,上午和午饭后出现碱潮,使pH值上升至6.0以上。痛风患者碱潮减弱或消失,使早晨及全天的尿均为酸性。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防止肾结石形成,可服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每日4~6克,分3次,使尿液pH值维持在6.5~6.87为宜,超过7.0,反而易引起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的形成。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9

痛风最常见的表现是单个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反复发作,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常在喝酒、吃海鲜等摄入大量高嘌呤美食之后出现,多发生在大脚趾、足背。但这种情况最初常常能够自行缓解,很容易被忽视而不去就医。张大爷5年前就出现了上述症状,但误认为是扭伤,结果每次发作都稀里糊涂;而这丢失的5年正是痛风治疗的黄金时期。因此,出现如上情况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专科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错误二:忽视或完全依靠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回归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但饮食控制方面的错误观念又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改变起来确实很难。

忽视,完全不在意饮食控制 张大爷一直认为,不能尽享美食,生活就没什么意义。可是某种程度上,痛风就是吃出来的病,尤其是摄入酒精(包括啤酒和白酒)、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嘌呤含量均很高,会增加体内尿酸生成,如不加控制,会加重病情或加快病情进展,反复发作者更应严格限制。

完全依赖饮食控制,甚至过于严苛,也是不足取的 部分患者过度控制饮食,“吃糠咽菜”艰难度日,甚至引发营养不良。其实饮食来源的尿酸仅占人体总尿酸的1/5,良好的饮食控制仅能使尿酸降低1毫克/分升。要想真正达到治疗目标,还需要正规药物治疗。

不恰当的运动会诱发和加重痛风 因为运动后大汗淋漓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尿酸量减少,血尿酸水平升高;剧烈运动后乳酸产生增加,乳酸可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同时,劳累、受伤和受寒是痛风发作的常见诱因。所以,痛风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时,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开容易让关节受累、受伤的运动形式,尽可能保护好关节;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尿量,以利于尿酸从肾脏排出。 错误三:急性期处理不得当

痛风性关节炎所致的疼痛非常剧烈,患者十分痛苦,因此容易病急乱投医。张大爷就是如此,各种偏方都试过,也跑了很多地方,花了不少冤枉钱。通常急性期处理不得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的不适当 采取热敷、按摩、足疗等会使病情加重;没有充分的休息、未进行关节制动也是疼痛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建议此期间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予局部冷敷,有利于减少滑膜渗液量和缓解关节痛。

惧怕药物副作用,等待病情发展而不用抗炎止痛药 国内外痛风诊疗指南均指出,该时期主要应迅速控制急性炎性反应,减轻痛苦,而不是任其发展。

滥用抗生素 有人认为关节红肿热痛是因为出现了炎症反应,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但事实上这种炎症反应并非因细菌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没有任何作用;即使服药后出现症状缓解,也可能是初期痛风性关节炎的假性自愈。且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还会导致耐药、过敏、肝肾损伤等临床问题,因此不建议应用。

积极服用降尿酸药物 许多病友迫切地想把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就像张大爷,痛风犯了,就自行服用大量非布索坦和苯溴马隆,结果疼得越来越厉害。这是因为应用降尿酸药物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急剧下降,会使沉积在关节软骨及其他组织中的尿酸盐溶解,重新释放入血液,刺激炎性细胞的吞噬及释放炎症因子,导致关节炎症加剧。因此,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一般不主张采用降尿酸治疗,待关节疼痛症状消失2周以上才考虑加用降尿酸药物,而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足量。

错误服用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尽管有剧毒,服用不当会产生中毒反应,但国内外指南均指出,秋水仙碱仍为痛风急性期一线用药。不过目前已采用既安全又有效的低剂量用法,而非说明书上所说的冲击疗法。但仍有很多患者不看医生,自己在药店购买药品按说明书服用,增大了发生副作用的风险。

一般来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可考虑加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依托考昔等,也可选择秋水仙碱,某些情况下也需要使用激素。但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错误四:非急性期尿酸被忽视

很多痛风患者在急性期过了之后,就认为痛风好了。而实际上,关节的炎症可慢慢吸收,关节疼痛可好转痊愈,但是体内的尿酸还处在较高水平,如同“不定时炸弹”般,随时可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且高水平的尿酸在关节、软骨、软组织等处不断沉积,可引发痛风石,还会作为炎症物质损伤血管和脏器功能。

张大爷就吃了这样的亏,在长达20年的病程中,只是在关节疼时查过血尿酸,疼痛好转,便不再关心血尿酸水平的高低,等到问题严重时,损伤已经不可挽回。殊不知,长期高尿酸对脏器的危害不可小觑。国内外指南均指出,尿酸的持续达标能够降低痛风发作的频率,改善并发症,比如能够使痛风结节变软、缩小。尤其是像张大爷这样全身痛风结节且合并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至少应控制在360微摩尔/升以下;如能在300微摩尔/升以下,更利于痛风石的溶解。

急性痛风病应用篇10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以西医治疗为主,应用0.9%生理盐水350ml,加入5%碳酸氢钠150ml,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静点。口服利尿药同时红肿关节处辅以外敷我院自制的消炎镇痛散。对疼痛剧烈的同时加服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消炎药物。间歇期不用西药,口服我们自制中药痛风清胶囊以控制或延长疾病发作。结果:本组病例症状消失时间6小时~3天。平均1.8天。总有效率100%。本组病例均获得6个月~1年的随访,6个月内无复发,1年内有6例未常规服药复发,1年总有效率99.04%。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与单纯中医或者西医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法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gouty arthritis

liu xuan-cheng,ren jie,lu yan-ju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jilin province jilin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ilin 132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gouty arthritis.methods:western medicine is primary treatment in acute stage of gouty arthritis.to apply 0.9% nacl 350ml + 5%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150ml + dexamethasone 10mg for injection qd.oral diuretics taken at the same time,red swelling articular is external applicated by self-made the xiao yan zhen tong san.colchicine o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ere given about cases of severe pain.without western medicine was given in dormant period of gouty arthritis while oral self-made tong feng qing capsule to control or delay attack.results:in this series of cases,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in 6 h~3 d.averaged 1.8 d.the total response rate was 100%.all cases are followed-up with 6 months-1 year.no recurrence in 6 months,6 cases recurrenced in 1 year because of unconventional taking medicine.the total response rate is 99.04% in 1 year followed-up.conclusions:compared with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western medicine simply,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gouty arthritis has obvious advantages.this metho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gouty arthriti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reatment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肾脏及结缔组织的沉积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经历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及痛风性肾病。其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明显增多,已经成为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于1998~2008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有完整资料的59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共596例 男 592例,女 4例;发病部位:足部各关节 532例,膝关节 44例,髋关节 2例,手部各关节5例,腕关节 4例,肘关节 8例,肩关节 1例。年龄 16~89岁,平均 45.6岁。多发年龄 40~50岁。病程:最长 12年,最短2小时。

   

1.2  方法

   

(1)急性期:对急性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我们以西医治疗为主,应用0.9%生理盐水350ml,加入5%碳酸氢钠150ml,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静点,口服利尿药氯噻酮、利尿酸、呋噻米、吡嗪酰胺等,症状消失后地塞米松用量减半,继续应用1次后停药。多饮水。同时红肿关节处辅以外敷我院自制以血竭、川芎、白芍、小牛角为主药的消炎镇痛散,每日2次。对疼痛剧烈的同时加服秋水仙碱1.0mg,1日3次或非甾体消炎药物(如布洛芬,尼美舒利,双氯芬酸等)。

   

(2)间歇期:不用西药,口服我们自制中药痛风清胶囊,1次6g,1日2次,连服2周后改为1日1次,服用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预防用药。痛风清胶囊由防己、黄芪、白术为主,配以青陈皮、独活、生苡仁、茯苓、车前子、黄柏、泽泻、威灵仙、苍术、金银花、桂枝、补骨脂、肉苁蓉、骨碎补、秦艽等组成。诸药研末装入胶囊。

   

(3)饮食调节:尽量少食辛、辣、海鲜、动物内脏、肉汤等食物,禁酒尤其是啤酒。

  

2 结果

   

本组病例症状消失时间6小时~3天。平均1.8天。总有效率100%。本组病例均获得6个月~1年的随访,6个月内无复发,1年内有6例未常规服药复发,1年总有效率99.04%。

   

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是由于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尿酸钠微晶体在软骨、滑膜及周围组织沉积,刺激细胞膜释放出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氧化成致炎代谢产物,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特点是发作突然,疼痛剧烈的关节炎,常于午夜痛醒,最初发作多侵犯单一关节,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其他容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足弓、足背、踝、跟、膝、腕、指、肘关节等,受累关节表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有发热。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根治的有效办法,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急性发作期尽快终止发作,消除病痛。恢复期预防发作或延长发作时间。我们对于急性发作期主要采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因为地塞米松可抑制溶酶体酶类和炎症激肽释放,最有效的消除无菌性炎性发作,同时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以中和血尿酸。口服利尿药物加快尿酸排除,加之局部外用消炎镇痛散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更加快炎症吸收,起到消肿止痛作用。内外兼治,从而有效的尽早终止炎症发作。我们对于急性发作不用降尿酸药物,原因是:应用降尿酸药后,血尿酸突降,使关节内或组织内的尿酸盐溶解,释放不溶性针状结晶,结晶被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症因子,诱发炎症症状加重。可是急性期过后,病人局部症状消失,多不再用药治疗,而且以往的治疗都是服用西药,如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因其副作用较大如:皮疹、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脱发、发热、肝肾毒性等,多数人不愿意服用,故往往疾病不久又复发。我们根据祖国医学论治,认为痛风属中医的“痹证”、“白虎历节”范畴。是风湿热与湿相并,而致体内湿热合邪为患,湿性重着,滞于关节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表现。考诸历代文献,记载甚多。如《医学准绳六要·痛风》云:“痛风,即《内经》痛痹。”《血证论》云:“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等。故我们根据《医学心语·痹》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及肾为水脏,主开阖之理论,自制“痛风清胶囊”,祛风通络,利水治湿以善其后,补气活血以消经络之淤滞,滋阴补肾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白术、茯苓、车前子、黄柏、泽泻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素、尿酸和氮化物的排泄,威灵仙有溶解尿酸、增加尿酸排泄、抗痛风作用。苍术、金银花、桂枝可消除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补骨脂、肉苁蓉、骨碎补能改善关节功能,减轻或延缓痛风所造成的骨质侵蚀 [1]。同时配合饮食调节减少血尿酸形成消除病因,标本兼治,病不复发。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与单纯中医或者西医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