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

时间:2022-06-08 15:53:35

护理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LVEF、CO均升高,LVESD、LVEDD均减小,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病情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是没有进行及时抢救,可能会进展为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相关调查统计发现,患者在发病后1h内实施再灌注治疗,病死率约为2.0%;而在发病6h内进行再灌注治疗,病死率约为6.0%[2]。因此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时间,可以确保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再灌注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急诊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安排就诊顺序,从而改善其抢救结局[3]。鉴于此,本研究选择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58.47±3.24)岁;发病时长为5~30h,平均(16.38±3.24)h;梗死部位:前壁18例,下壁10例,侧壁10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58.63±3.26)岁;发病时长为5.1~30h,平均(16.52±3.26)h;梗死部位:前壁19例,下壁10例,侧壁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标准;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排除标准: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并发凝血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异常或恶性肿瘤疾病;已住院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与护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院外急救:接到急诊电话后迅速出诊,到达现场做好常规急救处理后快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联系科室做好接诊与抢救准备。②急诊科收治:入院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症状开展救治,对于出现胸痛并伴大汗淋漓者需立即送往抢救室,由抢救室的医师及护士完成心电图、心脏标志物等检查;对于出现胸痛但未伴大汗淋漓者,由急诊室医师完成上述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由心内科医师开展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做好对分诊护士的培训。组织5名分诊护士进行培训和学习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护理知识,确保其熟悉疾病症状与体征,包括气急、持续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烦躁、低热、血压降低等,同时分诊护士需掌握快速判断患者病情的技能,评估其心功能并做好分级工作;此外,出车护士与分诊护士在接诊患者5min内需为其完成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报告给责任医生。(2)加强对患者的分级分区护理。将急诊区域划分为三种:①红色区域,主要收治Ⅰ级(病情危急)与Ⅱ级(病情转危)患者;②黄色区域,主要收治Ⅲ级(病情严重)患者;③绿色区域,主要收治Ⅳ级(病情稳定)患者。Ⅰ、Ⅱ级患者需立即安排就诊,Ⅲ级患者需在30min内就诊,Ⅳ级患者可按排队顺序就诊。在接诊救治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生异常需立即进行抢救。(3)当患者满足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心脏标志物与心电图检查三项结果特征中的两项时,心内科医师便可以为患者准备实施PCI,并可直接在红色区域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选择美迪森(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型号:SA-9900PRINE)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进行检测。(2)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仔细记录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存活率。(3)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其中HAMA量表包括焦虑、紧张、失眠等1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以7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情况越严重;HAMD量表包括有罪感、抑郁心境、早醒、迟缓、全身症状等17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以7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5]。(4)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2019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LVEF、CO、LVESD及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LVEF、CO均升高,LVESD、LVEDD均减小,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比较

研究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47%(P<0.05,表4)。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血小板附着在破损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上形成血栓,造成动脉血液流动不畅,心肌持续出现急性缺血现象,进而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压榨性胸痛、身体出汗、濒死感等症状[6]。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危重症,其发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7]。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深入研究,临床发现“时间就是生命”是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最好的描述,这就对急诊医护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快速识别和抢救该疾病患者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8]。优化护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分区管理,确保病情危重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抢救,可以优化就诊秩序,提高抢救效率[10-11]。于乐洋等[12]在研究中发现,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抢救速度,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中,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VEF、CO均升高,LVESD、LVEDD均减小,而研究组实施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上述各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佳。追其原因为,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定时对分诊护士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护理知识培训与学习,提高其业务能力,确保不同病情患者分级准确,使得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尽早接受PCI治疗,从而提升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3]。孟艳婕[14]在研究中通过对比发现,分级分区护理可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追其原因为,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分诊护士进行培训,确保分诊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症状及表现特征,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分别安排至红色、黄色以及绿色区域,并且展开相应区域的治疗,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降低病死率[15]。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患者尽早开展PCI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预后。综上所述,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婷 张苗苗 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