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保险法心得十篇

时间:2023-04-08 23:27:51

学习保险法心得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1

一、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立场坚定,自觉抵制等势力以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十分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一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增强自己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精神,自觉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二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业务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保险业务工作能力。三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利用闲余时间,选择性地开展学习,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草案)》,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社会保险科业务工作扎实有效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局班子和科长的领导下,与科室全体同志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社会统筹法律法规、改革方案和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认真宣传贯彻落实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加强社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政策,搞好社会保险基金统筹管理。抓好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企业职工退休备案、社会保险统计各项业务工作。经科室全体同志的努力,社会保险科各项业务工作有序推进,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本人也于XX年XX月被授予“XXXX”、“XXXX”等荣誉称号。

四、认真抓好社会保险接待工作

按照局领导安排和科室分工,社会保险科还同时负责有关社会保险工作。近年来,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各项社会保险事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各类群体对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以及自身社会保险权益也更为关注,涉及社会保险的量随之大幅上升。工作中,我坚持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从自身工作做起,积极畅通渠道,认真处理群众来信,耐心接待群众来访,细心接听电话,维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承办有关机构交办的事项,并上报处理结果,确保自己经手的事项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好评和群众的信赖。

五、全面推进机关共青团工作

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我负责机关共青团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履行共青团负责人职责,以推动我局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和我局工作中心,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加强团组织的阵地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延伸工作手臂,丰富了我局共青团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组织机关团员青年开展了“弘扬五四精神,促进社会保险工作”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城乡环境整治义务劳动、机关青年职工篮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我局共青团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受到了上级团组织和团员干部的好评。

六、积极搞好信息报道工作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2

一、 实习概况

1.实习时间

XX年7月26日至XX年8月2日

2.实习单位

xxx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龙南支公司

二、 实习内容

1.了解保险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及形成的体制,企业文化与发展史;

2.了解保险企业内部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总公司、分公司、支公司、营销部之间管理与责权利的划分;

3.了解财产保险公司在展业、承保、理赔等业务流程和熟悉主要险种和相关单证; 4.了解保险公司在个险、团险、企业年金险营销中的主要环节、主要险种、相关单证;

5.了解并熟悉保险人的日常业务和工作流程,培养和提高在单位的工作能力。

三、 实习总结

1.专业剖析

金融数学(financialmathematics),又称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金融数学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此,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言学科之一。国内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实力较强的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后来从事计算机工作很出色。金融数学将后来在银行、保险、股票、期货领域从事研究分析,或做这些领域的软件开发,具有很好的专业背景,而这些领域将来都很重要。国内金融数学人才凤毛麟角,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至少3次授予以数学为工具分析金融问题的经济学家。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王铎教授说,但遗憾的是,我国相关人才的培养,才刚刚起步。现在,既懂金融又懂数学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稀缺。

2.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c(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简称“中国人保财险”)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XX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11.418亿元。其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3.实习体验

根据我系面向本专业实习的号召,XX年7月26号我踏入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一个礼拜的参观实习。我怀着一份激动和好奇的心情来到中国人保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大学以来的第二次实习实践活动。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只有短短一个礼拜的实践期,但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接触了很多优秀、积极工作、热爱生活的人,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快乐而又难忘的时光。保险是金融数学专业将来面向的主要方向之一,在里面学到的很多东西对我终身受用。在学校我虽然还只学习了金融、经济学的基础,但是我觉得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应该把它做的最好。实习结束之际,我想从专业知识和人生价值两方面对这周的参观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还清晰的记得在刚来的那两天自己觉得非常的沮丧,因为公司的每个人都在不停忙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人理会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实习生,于是自己就很无聊的坐在那看一些资料和条款,背一些最基础的费率,看了几天的条款有点看烦了,对于一些词语跟本就不理解并且对其中的一些险种也是搞不清楚的,没有人对于我这种现象给我过多的解释,所以我就开始讨厌这样工作式的生活了,开始想念在学校的那些同学和朋友。

回到家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就很认真的开导我说刚接触社会都是这样,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再说了你又是一个新人,你自己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就应该主动向老员工请教,你不问人家怎么知道你不会什么。父母的开导令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已经不再是有师兄师姐嘘寒问暖的校园了,凡事都要考自己去尝试去开拓。第二天,我便开始向老员工们请教学习,他们也都很乐意地帮我讲解说明,这第一步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接下来的几天我便开始了我熟悉业务的任务。

4.业务流程

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流程分为以下三类: 保险展业保险展业是保险公司引导具有同类风险的人购买保险的行为。保险公司通过其专业人员直接招揽业务称作“直接展业”,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展业称为“间接展业”。 业务承保

保险人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是否承保,确定保险费率和承保条件,最终签发保险合同的决策过程。 保险理赔

保险公司在承保的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单受益人提出索赔申请后,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对事故的原因和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并且予以赔偿的行为。

5.相关法律

我也对《保险法》中保险人以及保险经纪人的法律进行了学习和总结:

1) 保险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

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保险人委托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应当与保险人签订委托协议,依法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其他事项。保险人根据保险人的授权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行为,由保险人承担责任。保险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权限行为,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权,并已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人应当承担保险责任;但是保险人可以依法追究越权的保险人的责任。个人保险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

2) 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

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 因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中的过错,给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损失的,由保险经纪人承担赔偿责任。

3) 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四)承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4) 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应当具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并取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或者经纪业务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缴存保证金或者投保职业责任保险。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应当有自己的经营场所,设立专门账簿记载保险业务或者经纪业务的收支情况,并接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

5) 保险手续费和经纪人佣金,只限于向具有合法资格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支付,不得向其他人支付。保险公司应当设立本公司保险人登记簿。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保险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保险人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得唆使、误导保险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

6.经验汇报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工作方面的一些处理办法,也就是我们内部人所说的“拒绝处理话术”。看似稀奇有趣的对白却隐藏着不少专业和技巧,我在这里和老师、领导们汇报一下:

(1)对保险没兴趣

a)没兴趣,这太好了,假如说你对保险充满兴趣的话,不但是保险公司,连我都会害怕,因为一个说他对保险有兴趣的人,往往有问题存在,而你对保险没兴趣,说明你不会有道德风险,身体健康,正是我们最佳的承保对象,我想提供最好的资料给你参考,耽误您几分钟好吗?

b)保险不是讲兴趣,而是讲需要,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如我简单地为你做一下介绍,如果您觉得有需要再买也不迟。

c)先生/女士,您一定对保险没兴趣,象您现在在事业这样好,生活这样安定,怎么会有精力关心风险?而我的服务正是为您居安思危做准备的。

(2)考虑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说

a)当然了,这是一张长期的契约,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风险不是我们考虑好了才发生,早一天投保,早一天受益,要是以外发生了,再说就晚了,既然您已认识到了保险的意义与功用,早晚都要办,您还等什么呢? b)先生/女士,什么时候买保险是你的权利,但作为保险从业人员,我必须给你一个忠心的建议:保险并不象一般商品,感觉到需要时,随买随用,一般人都因工作忙碌而忽略了很多事情,我觉得有义务提醒您,除了不停工作赚钱以外,还要尽快解决后顾之忧,精明的你一定比我更明白未雨绸缪的道理。

7.实习小结

我觉得实习可以让我们更实际的机了解和熟悉工作实际的机会,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才可以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己更适合做什么、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哪些补充和调整、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并据此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我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进而不断地去改造自己;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敢于接受批评,弥补不足------这就是我对自己实习的态度。

四、 心得体会

1.从事任何工作都不能浮躁,努力做到一丝不苟。

当你刚进入新单位的时候,刚开始的业务会因为觉得新鲜,一天下来感觉还挺好,但两三天之后我就有点心浮气躁了,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了,而且容易走神。其实这是个磨合阶段,只要你尽力集中注意力,自我开导,慢慢地就挺过来了。总之,在基本业务的这一关能够顺利走过去,以后即使换成其它工作,你也能做得很好。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3

【关键词】PBL,问题驱动,应用

一、PBL教学法引入法律课堂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新模式。对于法律教师而言,他们一般是法律专业毕业,对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他们不是师范类专业,对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训练,对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认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在课堂认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玩手机。大学生中,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进行突击复习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每年司法考试中,法律专业的考生成绩不如非法律专业考生的情形不乏其例。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如何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有帮助,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积极效果,在法律课堂上引入PBL教学法很有必要。

二、PBL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PBL教学法概述。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意思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一般认为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的教学方法。关于PBL教学法的概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Barrows 本人及其同事给PBL教学法的定义是: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拉格尔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质询为导向,以综合化课程为内容,并且通过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PBL作为一种教学思路与当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学生也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学环境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来自外部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

(二)PBL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书是为了育人,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具有时代创新精神,能够面对复杂环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人才,教学工作理应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学生当作问题的认知者,解题的探索者,平等的交流者。

2.学生形成小组,通过协商合作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依靠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各异,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解释,不同的学习者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不会完全一样,获得的知识信息可能与真实世界产生差异,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磨合才可能达成共识。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吸纳对方的建议从而形成了学习者共同体。协商合作、共同学习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3.教师在教学中是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活动中不能以权威自居,只能是解决问题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打破教师的“师道尊严”,改变“呈现式”教学活动,倡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把课堂上的“独角戏”变为“大合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把教师由“独奏者”变为“评赏者”。

4.具有刺激性的焦点问题。学生的学习内容以问题为驱动来展开,将学习和任务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问题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条件:(1)问题能够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说,所设计的问题要与要掌握的概念、原理相联系,不能与所学知识风马牛不相及,否则就是侃大山。(2)问题应该是不良结构的、开放的、真实的。(3)该问题对学生应具有相当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

三、PBL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的具体设计

根据学者的总结,PBL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体验的情境;第二、在给出的情境内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学生要占有必要的知识资料来处理应对给出的问题;第四、学生一步步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

下面以保险法中的人身保险合同一章教学为例,对PBL教学法在法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加以探讨:

第一步:制定教案。包括本章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选取或设计情境案例,比如我们选取以下情境案例:(案例数量根据所学内容多少决定)

第一例:某人半夜去偷他人之鹅,被主人发现,慌乱中逃跑,结果被东西绊倒造成颅内出血死亡,其家属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其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其家属向某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认为,根据保险合同被保险人从事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属于除外责任,不予理赔。其家属诉至法院,提出该条款显失公平,应当无效。若你是法官,会如何裁决?

第二例:张某为其未成年的儿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平安险。在签订合同时,保险公司告知张某在人寿保险的格式合同上,载有“合同以被保险人身体检查合理为生效要件”的条款。张某在合同文本上签了字,并缴纳了合同约定的保险费。但是,在张某带其子去医院体检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其子不幸身亡。张某向保险公司请求支付保险金,被保险公司拒绝。张某诉至法院,法院应如何裁决?

我们还可以案例后附加一些问题,比如你作为保险人一方在签订合同时,注意哪些问题?若作为投保人一方在签订合同时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步:划分小组。把学生按学号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小组组长不是由教师指定,而是由小组同学推选,这样会便于同学内部协调合作。每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人多了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所有成绩好的学生分成一组。

第四步:小组讨论。课前把有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为规范小组讨论,还设计了相应的程序:任务描述(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和技能链接(要求学生预习的必要知识点)法条链接(与知识点相联系的法律法规)知识拓展(与该问题相关的资料)互动平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在小组讨论时,应规定发言时间的最高时限,避免出现新的形式的一言堂,其他同学无机会发言。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得打断学生发言,无论学生观点对与错,都给予适当鼓励。在讨论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遇到难题给适当提示,但不能唱主角。在小组讨论时,应指定专门同学记录有关同学发言要点及提出的问题,以便于教师评析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有利于对教学活动的回顾与反思。

第五步:教师评析。首先指出以上问题的焦点在于人身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公平性问题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问题。告知学生解决以上案例问题的主导观点和其它观点。比如在例一中,法院认为,按照《保险法》45条规定,因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但被保险人是因违法行为造成死亡,保险人应给付保险金。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把被保险人因违法行为造成被保险人人身损害作为保险赔付的除外责任,不能认为是显失公平,保险人可以据此拒赔。教师结合学生的观点进行分析,同时强调解决法律问题既要理清法律关系,又要有法律的依据,这样才有说服力。在讲解此案例时,还可以适当引申,和其它案例进行对比。比如例一可以和以下案例进行对比:1、一个投保了意外伤害险的学生违反校规翻越学校围墙出校,结果骨折,花费治疗费5000元,保险公司是否赔付?2、据2003年《南京晨报》报道,某人正在情人家中和情人幽会,突然其情人丈夫回家,情急之下,该男子来不及穿衣,从4楼跳下,身亡。该男子生前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意外险,出险后,其家属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是否赔偿?

第六步: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民意测验”,征求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会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

四、PBL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

(一)问题的真实性问题。

问题的选取和设计尽量真实,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当然也并非要求绝对的真实,有时为了切合知识点的要求,也可设计情理中的真实问题,可称之为假设的“真实问题”。虽然是假设问题,但是我们要把它作为真实的问题来处理,就像是军事演习,也要把它作为真实的战争来对待。教师可编撰故事化的情境案例,并且能与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案例。

(二)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换观念,把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合作者,当作学生的咨询师或顾问,不能把自己当作裁判正误的终局法官。

(三)教师的驾驭能力问题。

PBL教学法减少了教师的讲授量,似乎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其实不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和迁移,学生只是着重知识的记忆,没有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统筹、组织、策划,还要回答可能超过教师想象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工作量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协调组织的能力。

(四)学生“搭便车”的问题。

学习小组是一个团体,在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问题,从而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学习小组人数不宜多;第二,要把学习任务细化到每个人;第三,要有负责任的组长;第四,建立积极的鼓励机制。

(五)教学资源问题。

由于要创设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需要投入相当的物资和师资,需要得到校方支持。同时,法律课程内容相互交叉的现象不少,比如《民法学》、《合同法学》、《物权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与仲裁法学等,就要求打破相关课程的条块分割,教师要互相合作,形成统一的教学团队,凝聚成雄厚的教学资源,这样就有利于PBL教学法的展开和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PBL教学法是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当然要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法律教学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敏,任中平.高校政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PBL教学法探索[J].学理论,2012(13).

[2]李彬.PBL教学法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http://.cn/Conference__7486955.aspx.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4

为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法》,部里决定举办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并且下发通知进行部署。月4日,又召开了竞赛活动启动会,做出了进一步的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视频会,传达部视频会议精神,对我省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

去年月日,《社会保险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月1日施行。《社会保险法》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党和政府履行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庄严政治承诺的法律保证。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是今年社会保险领域工作的一件大事。按照部里的总体安排,在前期广泛开展法律学习的基础上,从月份开始由部社保中心组织启动全国性的知识竞赛活动。省厅目前已经下发了《关于组织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对我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和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做出了具体部署。

组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对于增强全民社会保险意识,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促进我省各级经办机构依法履行职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推动学习社会保险法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社会保险法》颁布以来,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动员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研读法条,广泛阅读法律释义等培训教材,开展法律学习活动,省厅在3月初组织了社会保险法学习辅导和专题讲座,各地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现在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活动,既是对前期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进一步推动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加深学习和理解法律的过程,使社会保险法的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二,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增强依法经办的意识,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法》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有法可依,而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以竞赛促进提高业务水平,对于推动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升全省经办人员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法制化进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组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有利于增进全社会对社会保险的了解,营造良好的法律实施环境。知识竞赛活动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易于参与。通过组织参加全国知识竞赛活动,在全系统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的同时,带动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层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定点医院、药店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各类用人单位及广大参保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赛,将有利于促进形成全社会关心社会保险,了解社会保险,支持社会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省推动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加有利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参赛活动各项工作

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已于月正式启动,为确保我省参加竞赛活动的有序开展,我就部里的竞赛要求和我省组织参赛相关工作安排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关于竞赛方式。部里举办本次知识竞赛活动采取非现场的方式,通过网上答题和用答题纸书面答题两种方式进行。月4日出版的《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以及第期《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和《中国医疗保险》杂志都同时刊登竞赛试题和答题卡。各市可以从以上这些载体上获取竞赛试题和答题卡。此外,我们将按照下达各地的参赛人数计划,向各市邮寄试题及答题卡。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官方网站、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官方网站、中国社会保障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和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等网站也已开通在线答题网页,各市可以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以上网站直接参加答题竞赛活动。对于邮寄到各市的纸质答卷和其它采取纸质答题的,各市要按时间要求将纸质答卷报省厅。

(二)关于参赛对象。全国竞赛组委会对参赛对象的要求是各级经办机构全体在岗人员均应参加,同时发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定点服务机构等社会各界及广大参保人员参赛。每省应保证参赛人数不低于本省县以上经办机构实际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2倍。为了保证我省参赛人数符合要求,同时借助竞赛活动扩大宣传,我们要求各级经办机构在岗人员必须参加,同时鼓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积极参加;各市还要广泛发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各定点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广大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积极参加知识竞赛,保证每个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定点服务机构和规模企业都有一批人参赛。同时,还应通过在当地报纸刊登试题,积极发动社会群众参加比赛。各市要积极争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相关单位和系统外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确保每市实际参赛人数不低于本市、包括所辖县(市、区)经办机构实际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2倍。

(三)关于参赛组织。我省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由省厅参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按照归口负责的原则,由省级经办机构分别负责组织指导地市开展。具体是省社保局负责组织指导各市、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征缴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参赛;省医保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各市、县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参赛;省农保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各市、县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参赛。各市可结合实际,成立统一的参赛活动工作小组或分险种成立参赛活动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市的参赛活动。各市参赛活动情况按归口原则报省级经办机构,成立统一参赛活动工作小组的,活动情况报省社保局。

为帮助大家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部有关司局领导和业务骨干会同部分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组织编写的《〈社会保险法〉知识问答》,作为本次竞赛活动的参考用书。我们已经按照各市经办机构人员人手一册进行了订购,并分险种由省级经办机构免费赠送给各地。如果各地需要增加参考用书数量,可直接向部组委会办公室订购。

(四)关于参赛时间安排。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从月4日开始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原定答卷收集工作截止日期为6月4日,目前全国竞赛组委会决定延长到6月中旬。虽然答卷收集截止日期有所延长,但留给我们组织参赛活动的时间也很短。考虑到还要汇总上报,我们定的全省答卷收集截止日期为6月日,从今天开始算已经不足一个月时间。因此,各市要抓紧组织、周密安排,纸质答卷一定要在月号前以市为单位,按归口原则报省厅各经办机构,由省厅统一汇总后报部竞赛委员会。我们将根据各市参赛情况选出优秀组织单位,给予通报表扬。

三、加强领导、确保竞赛活动有序进行

这次组织参加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活动规模大,覆盖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各级经办机构要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取得预期效果,力争我省的社保法宣传和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受到部竞赛组委会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此,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知识竞赛活动既是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社系统组织开展的一项大型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系统上下都非常重视。各级经办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的意义,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市要及时向政府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报告,争取支持。各级经办机构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抓紧成立参赛组织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制定工作方案,严密设计发卷、答卷、收卷等关键环节,狠抓落实,确保竞赛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各地要尽快将竞赛活动组织机构和联络员名单报省级经办机构。

二要加强宣传动员。各地要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做好竞赛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对系统竞赛活动,要尽快进行动员和部署,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把工作要求宣传贯彻到基层。要切实做好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定点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宣传上门、送题上门、送书上门等方式,动员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努力扩大参赛范围。

此外,各地还要结合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关于开展社会保险法宣传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竞赛活动期间,各地要认真整理有关活动的工作动态,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学习宣传社保法和组织参加竞赛活动信息,把法律政策宣传和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扩大社保法的宣传面和知识竞赛活动的知晓度,让广大参保企业和社会百姓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为我们依法经办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经办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加强学习贯彻。各地要明确本次活动以竞赛促学习、以竞赛促提高的目的,把学习贯穿竞赛活动始终。要根据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基层服务机构,定点医院、药店等社保管理单位、各类参保单位及广大参保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分类开展学习培训。要因地制宜,通过采取组织开展培训、举办学习研讨会,展开小范围的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组织参赛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有关社会保险的基础知识,保证学习效果。有条件的市还可以组织精干力量成立社保法精读小组,要通过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使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功底,业务操作上水平,管理服务上层次;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参保人员更加熟悉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依法履行义务,维护自身权益。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保险学;应用

一、有关案例教学法的剖析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其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但直到19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和法学院才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后又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界。目前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在国内该教学法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泛地应用于很多课程授课中,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关文秘、法律等,并被列入了很多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之中。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得好,教学效果就好;发挥得不好,教学效果就差。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首先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法,例如用案例引路,用事实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收益会比较高。比如在保险学的授课过程中讲到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从而使学生于实例中切实感受到保险学教学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样一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便不言自明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接受了教师的知识传承之后,能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保险学是金融及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基本经营管理方法,是一门集方针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而且,单纯的讲授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单调而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枯燥感,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调动大脑去思考,一方面要阐述和讨论自己的分析判断,同时又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意见和进行思维创造的机会,改变了单纯进行保险条款讲解的枯燥感和抽象感,将保险原理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案例教学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使学与教都处于教师、学生及案例所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之中。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多角度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督促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细致。

二、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日益发生着变化,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社会建设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尤其重大。就保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保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讲,如果教师只是介绍抽象出来的理论和既定的保险条款,而不是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会给人枯燥空泛的感觉,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能与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相结合,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想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事情:

(一)案例选择要适当。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点。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要求。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比如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保险合同是该课程研究的重点,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并且保险合同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已经填写好的保险合同(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个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在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见解后,再引入话题:这个考虑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因为保险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利益位置不同,签订合同时所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份保险合同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等。那么这些内容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方面,这也正是保险合同这章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该次课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高了。

(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案例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保险学不是完全的实验课,它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进行实务性的学习。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有这样一个案例:张某将其汽车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后该车坠崖落水。事故发生后,张某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按推定全损理赔。张某看到采购货物的现金还在车内,就将残车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王某,双方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残车,车内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残车被打捞起来后张某和王某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此残车是违法的,遂成纠纷。对于这个案例而言,一定是在相关概念都讲授完备的基础上,再组织案例分析。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比如推定全损、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物上代位的含义等都不理解的话,就很难对该案例作出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判断。成功的案例教学是在讲解基本理论时,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把生动的案例与理论知识融为一体,巩固学生学习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比如课堂讨论法和讲解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一章时,由于该章主要是关于财产保险的险种介绍,实务性较强,所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保单分析等形式授课,即在学完各类条款内容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老师给出的案例资料,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讲授“保险的基本原则”一章时,由于该章内容是保险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学生一下子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准确回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讲到一种保险原则时,先把该原则的含义、基本内容、需注意的关键点讲解清楚,然后引入相应的案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除讲清案例的背景、经过、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讨论。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克服怕羞、怕说错的心理,师生共同打造既严肃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三、关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索

案例教学法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在不同的案例教学实施方式中,老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使用讲解分析法时,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课堂讨论法中,老师要把表演的舞台尽可能的放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避免出现“冷场”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话题范围不要过于宽泛,使课堂讨论始终围绕案例进行,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

(二)若使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具要准备案例,又要运用理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有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就保险学这门课程而言,就是要求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保险业务实例。保险纠纷的处理很多情况下是涉及到法律的应用的,如果老师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更新都不能准确掌握的话,那么在组织案例教学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误区。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加大保险学案例教学的比重,提倡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先强,童本立.高等财经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国义.保险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6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一年来,我们中心一直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我们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的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届次全会和市委届次全会精神,使自己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开拓了思路,增强了科学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我们始终注重学习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履行职责情况

坚持参加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组织中心职工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考试,并要求职工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明确目标任务,使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明确中心干部职工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工作纪律、工作原则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纪律性,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同时积极组织中心职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在单位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达到了集聚力量、凝聚人心、激发工作热情之目的。

三、业务工作情况

(一)、扩面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县根据市医保中心的总体部署,积极、稳步推进扩面工作。截止2011年12月,我们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达9424人,比上年的8,521人增加了903人,增幅达10.60%。2011年实际参保人员中,在职人员为7584人,退休人员为1840人,分别占参保人员总人数的80.48%、19.52%,在职与退休之比约为4:1。与2007年相比,退休人数增加356人,增幅达24.02%;在职人数增加547人,增幅达7.76%。

(二)、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全县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基金管理目标。

全面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共征收医疗保险费1552.20万元,其中:统筹基金744.36万元,个人帐户基金807.84万元。核销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帐744人次,申报住院医疗费434.95万元,统筹基金支付276,54万元,统筹支付比例63.58%,个人自付36.42%;支付个人帐户83346人次,计575.96万元。历年累计结余2682.36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结余1916.02万元,个人帐户基金结余766.34万元。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三)、统筹基金专项检查工作

2011年我们中心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县18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家定点药店总共70次601人次的检查。

1、检查方法、手段及效果

(1)、参保人员身份和就医行为检查

对正在住院的参保患者进行突击检查,防止挂床住院,冒名住院。对已经出院的参保患者通过调查、走访、核实所报相关报销票据是否真实、有效等。

(2)、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检查

根据对参保人员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保存的处方、病历、检查、化验和治疗单据记录与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是否一致。根据计算机监控与检查人员突击检查相结合,购药记录检查定点药店费用的真实性。

(四)、医疗保险ic卡换发工作

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医疗保险软件升级的通知》(昭市劳社[2006]128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医保中心的要求,决定将现在使用的以磁条卡管理运行为主的医保软件升级为以非接触式ic卡管理运行为主的医保管理软件。为使我们县的医疗保险软件能得到及时更换,我们中心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为全县参保人员更换医疗保险ic卡,截止2011年8月,已全部制作完成9424张并发放到各参保单位,并于8月28日启用,使以前医疗磁卡容易掉磁、易损坏、可复制等导致换卡频繁,使用不便的现象不在发生,更好的服务各参保人员,切实维护参保人员利益。

(五)、离休人员医疗保障

我们县共有离休干部53人,实际参加医保统筹的有53人,参统率100%。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单据由老干局代收,统一送医保中心审核,2011年离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102.24万元;二乙伤残军人27人,2011年二乙伤残军人的医疗费用支出22.07万元。

(六)、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2011年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9424人,收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费113.11万元,已上缴市医保中心113.11万元,已有40人获得53.24万元的赔付。

(七)、企业工伤生育保险

2011年参加企业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为825人,比上年的228人增加了596人,增幅达261.40%,已收工伤保险费18.57万元;参加企业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为596人,比上年的44人增加了552人,增幅达1254.55%,已收生育保险费8.55万元(已全部上缴市医保中心),已有3人生育获得2.43万元的赔付。

(八)、行政事业单位工伤生育费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7

一、坚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始终把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等学习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做到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政治与学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国家、省、市各项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社会保险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与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政治坚定,牢记信念。特别是在“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中,切实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责任意识、执法理念等方面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成效突出

(一)认真抓好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管理工作

一是科室日常业务手续及时准确办结。XX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管理科室共受理37715例日常业务手续,全部按时按质办结。其中,开据《参保缴费凭证》445份;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出739份;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手续336例;一次性待遇处理17份,支付金额185544.29元;各类基本信息变更申请手续192例,个人账户登记及账户记录复核32285例,实现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规范化管理。

二是优化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将“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贯穿全年工作之中,以“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全年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XX年,在所负责的业务经办窗口,实行“一卡两单”新举措,提高工作效率。为推进政务公开,优化行政环境,方便服务对象,我们推出了“濮阳市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经办服务意见卡”和“社会保险公共业务手续未受理原因告知单”、“社会保险公共业务手续办理告知单”的新举措,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人社部门的良好形象,此举在我局行政服务大厅得到全面推广。

三是做好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工作。社会保险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该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学习、宣传、贯彻好《社会保险法》具有重要意义。XX年,组织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广泛宣传、学习《社会保险法》,年内将举办了两期《社会保险法》学习培训班,培养了一支能宣讲、会宣讲《社会保险法》的职工队伍,为《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8

关键词:保险经纪业务;实践;探索

在中国的保险市场迅速发展,保险中介机构监管日渐完善的同时,保险经纪人――一个崭新的黄金职业,已经在中国的保险市场和社会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校为更好地适应保险市场对高职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几年的时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开发了保险经纪业务课程。

一、教学内容的探索

(一)课程设置

首先以典型岗位分析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经过深入企业进行大量调研,详细搜集、分析、整理保险经纪业务的典型岗位,其主要从事保险经纪营销员、保险经纪客服专员等岗位工作。通过典型岗位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以及必备的保险理论知识与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

保险经纪业务内容选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进行课程构造和内容整合。形成保险经纪人行业认识、保险经纪公司申请设立与监管、保险经纪人服务内容、保险经纪人业务流程、保险经纪人风险管理五大学习情境和下属学习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每个学习单元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标准、学习建议、对学生的评价建议、教学建议进行整体课程设计和单元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

保险经纪业务课程将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与检查者。由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实施互动式教学活动,通过校内保险经纪公司运营环境仿真情境训练,学生边学边做,培养学生具备保险经纪营销员、保险经纪客服专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行动导向教学法

本课程以保险经纪业务为导向,每一个学习情境都设计工作任务,通过“阅读案例―理解概念―设计方案―模拟实施―小组互评―总结评价”完成保险经纪业务的教学活动;以快速准确完成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质。

2.讲授教学法

本课程采用的讲授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授,是教师精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向学生解释概念、描绘情境、叙述案例和阐明规律。有三种具体方式:(1)讲述,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如叙述保险经纪案例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2)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保险经纪的概念、条款和原理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3)讲演,教师就课程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保险经纪行业职业道德等问题的讲解。

3.启发式教学法

本课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4.案例分析教学法

保险经纪业务是一门应用性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的机会。案例教学正是通过对实际保险经纪业务活动的再现,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相关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有用工具。

5.小组互动教学法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单元均以小组工作为形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每项任务设计组长、组员。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组长接受任务、布置任务给每一位组员。组长组织组员开展一系列的合作性学习,共享资源,共同讨论修改,之后共同完成任务。最后,采用组员自我评价、组长评价组员、组员评价组长、组间互相评价等方法,评价每一个学生对自己负责工作的完成情况;每一个组长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的组织能力、授权能力、冲突处理能力、激励组员能力;以及每一个小组表现出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耐心。

6.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法

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的形式进行情景模拟。通过精心创设模拟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跨越时空、如同身临其境,从而对保险经纪实际业务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角色扮演可消除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的陌生感、距离感,使学生融入课堂,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学习。

7.企业观摩教学法

在本课程学习之前,组织学生到保险经纪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观摩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了解保险经纪公司真实的工作内容,切身感受保险经纪公司的职场氛围。通过与客服岗位上往届毕业生的交流,了解客服工作对客户的重要意义,以及保险经纪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核心能力的要求,从而对保险经纪工作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为学生今后的课堂学习及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8.企业专家辅导

聘请来自保险经纪企业一线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辅导。企业一线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精通保险经纪企业实务,聘请他们对学生的学习训练进行辅导,能够使学生在校所学更加符合保险经纪企业真实的业务,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包括工学结合的自编教材、学习指南、企业案例、学习资料、保险实训室模拟、多媒体课件、学院网络课程、互联网、保险经纪业务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1.工学结合的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包括《保险经纪业务(学生用书)》和《保险经纪业务(教师用书)》,王静主编,即将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教材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高职特色。与纸质教材配套的还有包括PPT、案例、习题的电子教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学院网络课程、互联网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保险经纪业务软件

通过操作保险经纪业务软件进行技能训练,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感受真实的保险经纪业务活动。有效训练学生保险销售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

三、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果

(一)本课程突出职教特色

坚持“实用为主”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实际保险经纪业务应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掌握基础保险理论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适应保险经纪行业对从业人员保险业务操作能力的需求,加强面对客户开展和处理保险业务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加强“实际操作”的培养和训练,即加强对保险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仿真模拟训练,使“学”与“用”更紧密地结合,具体体现“培养实际保险经纪业务应用能力”的方向和目标,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二)本课程自编教材特色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实施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载体。保险经纪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市场上相关教材为数很少,无法满足我们突出实务能力的特色需求。我们在大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自编了体现工学结合、高职特色的配套教材:《保险经纪业务(学生用书)》和《保险经纪业务(教师用书)》,该教材由我校王静老师主编,保险经纪企业专家任副主编,即将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发行。

1.教材模式特色

该教材努力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在借鉴以往各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人员的参与,更新观念、更新内容、更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性教学的要求,是高职高专保险教材的新突破。

2.教材内容特色

一是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该教材以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其编写思想,每个学习情境围绕一个主题,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任务。根据各种任务把教学内容设计为知识理解、分组讨论、收集素材、设计方案、模拟表演及学生教师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二是实用性。该教材把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明显加强与保险经纪实际工作联系密切的实用场景的演练,特别是保险经纪服务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王光伟,孙杰芳.我国保险经纪业的发展方向[J].特区经济,2014(2):119-122.

[2]赵强.分析国际保险经纪公司状况探究我国保险经纪业发展对策[J].上海保险,2014(2):50-55.

[3]刘文反.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23,451.

[4]苏庆社,王稳.保险经纪公司价值的理论分析[J].保险研究,2013(7):12-21.

[5]郝芸婕.论保险经纪服务的策略[J].中国保险,2012(12):36-37.

作者简介:王静,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张春辉,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9

0 引言

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相结合的产物,保险精算学的产生标志着保险学由定性的理论阐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1]精算学科和实务的迅速发展也见证了数学在金融活动中应用的现实需求。

随着对精算学认识的逐渐加深和精算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精算教学的话题也备受关注,随之也出现了培养目标适应性问题,教学方式的创新问题,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问题等教学难题。本文以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试图对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课程的当前存在的问题、目标取舍、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建议,以求与关注精算学科和精算教育发展的各界探讨。

1 教学策略的基本逻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教育研究者开始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认知特征。研究者认识到,产生有效教学的关键不是一些固定的方法和技术,而是教师头脑中内隐的认知框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监控能力和调节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境,如何理解这些情境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对教学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学策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也以其强调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而向盲目教学活动提出警示。

1.1 教学策略的内涵的三种观点

策略(strategy)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最初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特别是对用兵方法的权谋、权变。策略的现代用法,一般指为实现某个目的而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

就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性质而言,学界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术的总和。如李康(1994)指出,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第二种观点强调观念和原则,如时俊卿(1995)指出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决策行为过程,认为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的谋划或系统决策,如张大均(1997)定义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2]在其概念的界定中强调教学策略的观念驱动和实践操作“双重”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有所策划。周军(2003)也秉持系统决策活动的观点,指出教学策略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更不可忽视教师对各种途径的明智的选择。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又包括对教学活动的调控。[3]李晓文和王莹(2000)进一步将教学策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动态维度主要指教学活动过程,即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静态维度主要指教学内容构成。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第二个层次是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则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4]

1.2 教学策略实施的两种取向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安排还是对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都必然围绕着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展开。而教学策略本身也存在两种不同取向,并且两者的权衡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设计时必将面临的问题。两种取向即,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综上可知,教学策略的范畴涵盖着内容技术层面和策划设计层面,在教师主观能动地取舍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必然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或取向。而本文意在对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和经管类本科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应的寿险精算课程教学策略问题。即在特定教学对象和既定学习特征情况下,对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探求精算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创新问题。

2 寿险精算学科特点及经管类学生学习特点

2.1 寿险精算在经管类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保险精算是运用概率统计学原理以及多种金融模型对保险业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的学科。它是集精算数学、风险分析技能和保险实务为一体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对象是已经掌握了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保险学等课程理论知识的本科学生。[1]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险精算学迅速获得关注。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为使保险决策做到科学和精确,必须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数学与保险学乃至经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中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数学在金融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保险精算作为金融保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学生利用现代数理方法进行保险创新,为我国迎接金融保险业的国际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保险业发展的专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寿险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5]寿险精算学在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一方面是当前金融专业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等作为精算实务的理论根基的优势所在。无论是精算学科的综合化渗透,抑或是金融经济人才的专业化全面发展的需求,都促使着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精算课程。

2.2 寿险精算的学科特点

寿险精算学是保险精算学的一个分支,寿险精算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寿险精算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保险及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是涉及的金融内容非常宽泛。寿险精算学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量地分析保险业务。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5]

三是学科交叉性强且专业知识体系性强。寿险精算学以利息理论、风险理论、生命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向下又派生到精算实务、金融工程等课程。因此,在精算课程体系较牢固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利息理论和生命表理论往往是寿险精算学的前续课程,寿险精算学则是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另外还有精算实务、金融工程、养老金、保险会

计等专题则往往以关于精算技术综合性应用而作为选修课。[6]

2.3 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精算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李新,李红波(2012)在对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5所较早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全国一本院校进行精算课程体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高校中将精算课程开设于保险专业,而凭借着长期的办学经验和学科研究积累,这些学校精算学的核心基础课程都较为完整,且根据自身专业传承和培养方向的不同而各有侧重。[6]

地方高校以各省市属本科院校为主,或称为二本、三本院校,保险精算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或经管类专业尤其是其中的金融学保险学专业中都有开设。而相比于一本院校,当前经管类本科专业开设保险精算教学和课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3.1 学生数学基础较欠缺,大多偏文科思维

精算学运用数理知识较多,因此某些高校将精算学课程开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不言而喻。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数理基础较数学、统计学专业及其他理工类专业本科生较薄弱,甚至有些学生在本科入学前接受的是文科方向的高中教育,这使得学习保险精算学的学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学生个体对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差异大,在现有的精算教材和教学资料偏重数理推导的特点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易理解、难以接受,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二是经济学管理学甚至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类发散思维较重而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较轻,这要求精算数学中需要重视证明和推理过程,从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2.3.2 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经验局限和师资力量较薄弱

我国精算教育起步晚,精算师和高级精算教育人才严重短缺,这加剧了精算授课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大都分布在二线或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现代保险业和金融业相对欠发达,用精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量偏低。因此,除了保险公司举办的保险经纪人培训班可以训练学生的保险产品营销能力并获得初级从业资格证外,学生几乎得不到去实际部门进行保险精算实践的机会,学校内部也缺乏必要的相应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7]

2.3.3 寿险精算学科的综合性体现不够

寿险精算学是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各学科有机交叉且体现出理论技术的创新和实践应用。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若单纯基于现有教材,片面侧重于数学,或单一侧重于金融产品介绍,知识讲解停留在抽象、孤立、简单的基本概念认知,则无法使学生对精算学在金融保险领域有较全面认识,更无法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尤其是风险管理和决策有更深入的理解。

2.3.4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亟待提高

王达布希拉图(2011)调查指出在二本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保险精算课程,普遍存在保险知识过多,精算知识偏少,甚至抛弃精算数学的现象,其做法虽然与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和重宏观管理、文字训练,轻金融微观数理化趋势的专业现实相对吻合,但其已失去了寿险精算数学课程的主要特色,不利于培养具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复合型新型金融学人才。三本院校的保险精算课更是普遍存在重保险常识、弃精算数学知识的现象。其虽与三本学生基础和培养目标相吻合,但与保险精算课程宗旨相矛盾。[8]

教材类型偏少和教材内容庞杂也是当前保险精算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有的保险专业和经管类专业使用的各类寿险精算教材,包括雷宇的《寿险精算学》(保),李秀芳、傅安平、李静的《寿险精算》(经),王晓军的《寿险精算学》(经)等十几个版本教材,虽具有知识丰富、内容先进、数学推导适当、保险知识与精算知识占比合理等优点,但由于其内容多、篇幅长,在较少的课时内无法系统讲授其全部内容。某些教材,如杨静平的《寿险精算基础》,虽突出了精算概念的准确刻画和精算数学的严密推演,并适当配合保险实务知识,但涉及概率统计知识较深,个别知识对于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尚有一定的难度,[8]也不适应经管类本科学生。

本文认为,寿险精算课程内容乃至教材应在经管类专业和数学统计专业学生之间适当区分,关键在于精算数学的知识深浅度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坚持保险精算课总目标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3 适应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教学策略的建议

3.1 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应取舍得当

参加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精算教育的目标之一,崔立芝(2014)在分析了2000年左右国际精算考试教育制度的变革,指出以下几点显著的变化: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与金融投资、财务管理的结合。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基础与高级阶段选题的衔接部分与协调数学、经济、金融、统计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关系。二是“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实务能力、综合人才、大金融背景、风险管理理念等。三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专注于基本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是采用了案例教学,同时还借鉴MBA的培养模式。另外,资格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科的融通和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核。[9]这种转变对于地方高校经管专业或地方财经类院校发展精算的专业教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当然,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保险精算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资格考试不能完全达到教育的初衷。一般说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它是一种渐进的、长期起作用的教育过程。地方高校精算教学可以结合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开设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精算教育在传授精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的实际国情。[10]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教学原则方面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精算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注重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11]二是课程内容有所取舍,重点知识精讲多练,夯实基础,讲练结合并巧妙互动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应用能力;三是应注重实务交流与理论互补,重视寿险精算的综合运用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和尝试。

对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在于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掌握利息的基本概念,年金的计算,生命表的基础知识,趸纯缴保费计算,生存年金精算现值计算,保费和营业费用内容,责任准备金的计算等内容,结合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理论运用能力。

3.2 教学方法与目标内容相适应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12]而保险精算课程无论从主干理论,还是从教育培养目标来说,都应归于认知类。

教学策略理论中,与认知类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等,而不同学科特点及不同教学目标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下图即为常见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与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

从表中分析可以看出,在面向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的寿险精算教学,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练习。同时,谈话法和讨论法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吸收,适当的提问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尤其是锤炼数学的思维能力;适当的案例讨论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对前沿知识和实务案例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建议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讲授内容更直观

多媒体现已在本科教学中广泛使用,而以精算数学作为主干内容的寿险精算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以使教授内容更直观,增加教学的多元性。如,利用多媒体图像、动画展示现金流走向;又如上课不单一运用板书推导趸缴纯保费公式,同时可以上机和学生一起编程实现。[13]

3.2.2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保险精算学不单是数学理论和保险学原理的形而上的结合,其根源来自于经济实践,其性质是理论方法在金融保险领域的运用。因此,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点讲解,没有联系实际问题来解析书本并不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应结合保险实务操作、甚至到相应部门去进行学习调查研究才能更好传承精算学知识。例如,结合当今市面上的寿险条款的生存领取责任讲解生存年金纯保费;结合当今住房抵押贷款养老的理算原理和生命表原理讲解养老金的基本精算原理;结合寿险公司核保理赔实务讲解生死风险和利率风险下保险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可见摆脱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准备和理论与实务知识的深入把握。

3.2.3 问答互动启发教学,鼓励学生上机编程实现案例

实行启发式教学才可更好培养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设置问题,以问答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或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寿险精算教学中能起到良好效果。如讲解生命表章节,开篇导入可以从之前学习的确定年金知识点开始设置一连串问题,比如“某人将当前的一笔财产变为未来每年领取方式养老,如若不考虑生死问题, 我们可以如何确定其每年领取额?”“是否我们所理算的金额和这样的支付方式,这个人可以一直享受下去?”“如若人生迟早有个领取结束期限,你认为是多久?”“如若这个期限不能确定且遵循人类生理规律,那么我们如何度量?”进而引出生命函数和生存函数的概念及假设。

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可借助学生常用的软件,如Excel的计算功能可以实现基本的复利、年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理算。如讲述确定年金这一章节,可以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实际案例,运用年金知识运算等额本息还款的月还款金额、月还本金、月还利息。[14]同时运用Excel的编程演示并指导学生模仿操作,最后鼓励学生自主编程实现其它的案例,提高学生思考及动手能力。

3.3 “教”“学”适当结合的取向

寿险精算学因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注定课程实施中的以“教”为主,讲授、练习也随着课程选取的知识框架而展开。尽管如此,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却不容忽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严重缺少自己的思考,对学习缺乏深入钻研,无法自主运用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创新。侧重选取重要知识点和重要原理,采用讨论方式激发学生运用原理自主思考。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些任务,比如某个险种的意义,换算过程等等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课后,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钻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资料来深入学习探讨问题,扩展了课外知识。[14]同时,课程讲授中,教师适时抛出案例进行讨论,如结合当前热销的理财产品运用利息理论知识定价的问题,结合保险产品或核保实务探讨寿命分布的特征,教师也可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当中某些金融保险领域的案例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学习保险法心得篇10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法;保险专业:教学实践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07011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保险教育起步较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设立高等院校的保险专业,开始系统的高级保险人才的培养。脱胎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保险专业教学对保险人才培养普遍采用“塑造式”模式,即所有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进行“批量生产”,在教学上也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方法。这极大地束缚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保险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在保险业国际化、金融业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制远远不能适应我国保险业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要。保险专业的教学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保险教育界、学术界与实业界共同关心的一大热点,构建更为合理的保险专业教育方法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保险业的发展,已成为保险教育界与实业界的共识。

一、研究性教学法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指支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研究性教学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概念,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进行解读。在宏观层次上,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学中坚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师生共同探索和共同发展的教学观念。中观层次上,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即以研究探索教学模式为主,根据教师、学生的特点、学科特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教学条件的特点来结合自学模式、合作模式和传授模式的高度优化组合的教学模式。微观层次上,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方法,既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结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反思探索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

研究性教学法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实践;它是超越课堂、个人、教师、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研究性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二、保险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法的意义

(一)培养高素质保险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是各行各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备条件之一。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保险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加需要创新,以此达到将保险业做大做强的目标。为了加大创新力度,则需要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即培养创新主体――高素质保险人才。

研究性教学在强调教学内容的过程性、发展性、前瞻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知识,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研究性教学特点,学会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形成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会得到不断增强。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个体与客观世界互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互动、人际协作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些素质都是当代保险人才所需要的。

(二)提升保险专业培养质量。保险是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着满足国内经济需求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保险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大环境和高起点,提高保险专业培养质量,为业界输送更多适应新世纪开拓与务实并重的人才。

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个体的整体素质。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参与和协作学习,让学习者个体通过合作、协商与对话及多思维互动来增进个体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促使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学习个体与群体整体的、全面的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保险专业培养质量有个质的飞跃。

(三)促进保险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社会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需要的特点,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主要教学目的不仅要传授现有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实施的基础。没有教师的研究实践,对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成为空谈。研究性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用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把知识变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自身成为研究型人才,学会研究性学习方法,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教育思想、理念及时更新和改革,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保险专业师资水平。

三、保险专业研究性教学法实施方法

对保险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专业内各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保险专业的研究性教学应分为课堂教学、实践性活动、课外研究三个环节。课堂教学环节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完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将教学目的从对固有知识和现有结论的把握,转向对未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掌握;实践性活动环节主要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完成;课外研究环节实施课题研究和创新计划,从追求探究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转向关注探究对学习者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并将体制外的课外学生科研活动中的合理部分移植到体制内的课堂中。在此基础上,构筑和完善研究性教学学业评价体系,强化专业教学的研究性特点,以构建师生交互主体、多维互动、同步提升的研究性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课堂教学。课堂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提供了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学习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过程。研究性的课堂教学,强调基于学科原理形成过程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所以保险专业教学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保险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 在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上,应把握基础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原则,学科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精简与知识背景广博相结合的原则。保险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现行教材的版本很多,由于各学者研究的视角或

重点的不同,因此反映在具体的教科书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体系,各有特色,也有其局限性。为了使课程内容既具有基础性,又有前瞻性,应对多种版本的教材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和提炼,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中,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反映各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一部分内容则是一些研讨性、不确定性课题和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具体反映在不同课程中,这几者的比例不完全相同。重心放在研讨性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上。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科研带动教学,用科研成果指导教学过程和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分析和探索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 在研讨课题的设计上,应注重迁移性、生长性和应用性。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过程经常会以课题、案例或来源于理论界或实践中的问题为教学的重心。在这些课题或问题的选择中我们应注重其迁移性、生长性和应用性。在每个主题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重点抓住学科的核心和基础知识点,在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炼,选择那些最具有迁移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进行阐述。任课教师树立“授课而非授书(教材)”的新观念,教师从课程的整体性、扩张性、动态性安排课程内容、讲授课程,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摆脱书本的束缚,将课程学习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培养素质和能力。同时,任课教师反复给学生传达这样一种理念:记清知识点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关键要学会运用相关知识查阅、积累、梳理资料,在查阅、积累、梳理资料中消化、理解知识,并与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运用各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保险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课件发给学生,使他们不用花太多的时间记笔记,只是在必要的知识点上作注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听课上,跟着教师的引导思考问题。讲授内容少而精,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进行自学研究,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而对事实性知识点,则少讲或不讲;讲授内容宽而新,以学科的发展为大背景,增加有效教学信息量,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注重研究性、互动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会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行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启发式教学。综合运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灵活多样而且具有创新性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单向传授式的方法向师生互动式的研究主导性教学方法转变。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探究知识的主体;不仅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观点,同时也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如在《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每一种险种,教师都应配合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既增加了其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也培养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保险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新险种开发环节,教师在完成对险种要素的理论分析之后,可要求学生结合身边问题,设计开发出大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校方责任险等险种及保单,从需求调查、条款推敲到保单制作等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针对美国AIG被接管事件,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这就使学生不仅能够发现平时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更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研究性实践教学。实验、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以及学生研究性课题活动与实践的结合,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可按照“授课-模拟-调查”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组织教学实践环节。结合本专业课程设计现场教学,通过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让学生取得第一手实际资料,完成从理论到实践、调查到总结、提高到完整的过程。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验证在课堂中论证的结论的正确性,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研究工作中锻炼独立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训练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多学科交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