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十篇

时间:2023-06-21 09:43:50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1

1 内部审计相关概述

所谓内部审计,指的就是建立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专门对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查的一种财务评价体系。内部审计既可以应用于本单位的内部检查,监督,评价;也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做出公允性的评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信息和外部信息是对称的,单位内审计信息是由本单位独立部门与财务机构进行收支,与经济活动的事前的时候,进行评审。简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一项监督本单位的经济监督工作。

2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

2.1缺少相关体系法规作为理论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上,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在引用旧时代的内审制度最为标准,很明显,这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我国尚未出台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这导致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缺少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现行的《审计法》中仅对我国的政府,国企,军队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吗这也是审计监督体系的不平衡所在。

(2)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中,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目前国外对内部审计的作用作出了“评价,监督,增值,服务”四项功能概括。国外的内部审计已经从监督向服务转型。就这方面来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和国际趋势没有接轨。

(3)缺少相关法律支持,也是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之一。虽说我国刚刚修订完《审计法》,对审计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却缺乏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

2.2相关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与权威性

《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审计单位要按照法律来施行对本单位的独立审计监督权,其他个人或团体没有权利去干涉该单位的独立审计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单位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到目前为止,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没有审计部门的存在。这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通常都是由单位内的财务人员兼职,也有的是单位领导进行监管。

(2)内审人员过于主观。在我国范围内,往往是行政单位内审计人员提出先关建议,领导决定是否采用。这种决定方式将审计人员放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破坏了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进而多整个审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内审工作范围不明晰。就当前情况来看,在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工作人员对内审范围职责不明朗的情况。造成内审工作相关独立性手形象的原因还有就是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法规做支持以及缺少专门人才。

2.3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

对原有的内审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内审工作的相关效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领导并没有对内审工作进行必要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智能了解的不透彻。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事业单位中的内审工作就是简单的对单位内参悟工作进行审查与监督,对于上级的检查也应付了事,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从“监督型”转变为“服务型”

内审的智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发挥。

(2)相关领带对内审工作的操作过程没有进行深入性探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内审一职闲置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们没有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深入性探究。甚至有些领导错误的认为在本单位开展内审工作会影响自身经济效益。进而缩减了对该项工作的执行力。

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严格上来讲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单位,另一种是事业单位。这两种单位均是我国特有的组织。行政单位是公务员编制,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行政单位员工的工资是由国财财政部统一筹划。事业单位没有国家管理相关职能,是有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全款,差额补款,自给自足三种。内审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保护国家财政法规,调整单位财务管理

要想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将公用自己的使用效益最优化,就必须对原有内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加以完善。同时这也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原有的内审进行全面强化,不仅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详细收支弄清来源和方向,还能够及时的发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违纪现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国有财产的完整性。另外,在单位内使用内审,可以令单位内的财务报表更具有公允价值,使行政事业的效益增加。

(2)发挥财政资金消息,保证宏观调控可行

由于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渠道来源较为特别, 致使单位内部的财政资金的相关效益没有在最大程度上加以发挥。通过内审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资金实现有效管理。将被审计方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从根本上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进行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将在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有效解决,帮助先关部门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在根本上加以提高,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弘扬正气,将原有反贪防腐体系加以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由监督型政府正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将官僚主义,享乐之风,严厉打击。通过财政,审计等有效手段,将这些歪风邪气扼杀在摇篮中。国家通过外部法律手段,对这些不良之风进行根本性的遏制,和外部手段相比,内部审计从根本上就将国民经济加以保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建设情况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对原有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这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虽说在现如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内部审计一定能在事业单位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2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将单位的内部审计定义为管理与效益的结合, 这句话明确的指出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并不只是局限于单位内部的经济效益,单位的管理职能同样重要,甚至有时候其重要性还要超越经济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的效益和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加强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审计职能,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账目清晰,避免出现坏账和账外账,维护了国家的财产安全,减少了国有资产外流的现象。

其二,加强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利用财政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单位内部财政管理的监督,有利于促进资金用在合理的地方,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另外,对单位内部进行工作监督,督促员工认真工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和最优社会、经济效益。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现状和突出问题

(一)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时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投资效益、经济责任等,由于审计工作的涉及面广,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自然也就相应的比较高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像这种全能型人才比较缺乏,大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法律意识不强、政治道德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均衡、员工老龄化加剧等,甚至还出现专业的审计人员外出兼职的现象,造成两方面工作不能兼顾,给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审计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工作质量,达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标准。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低下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成为各单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在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大多都是采用问询的手段,或者采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了解现阶段单位内部的相关活动和财务状况,这样的工作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无法深入,不能准确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具体工作情况和财务状况,对现实认识不清。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在普遍常用的审计模式有两种,即管理导向模式和风险导向模式。

(一)管理导向模式

管理导向模式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机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和经济效益进行监督评估活动,然后根据得出的审计结论对审计工作做出具体的调整和改进。虽然管理导向模式能够从总体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加强自身建设,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因为太注重自身管理而忽略外部因素,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且在工作和活动中进行整体改进的话会使得工作过程愈加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管理导向是单位内部整体工作上的管理和调整,用大方面的调整策略全面覆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改进,容易造成改进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符,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风险导向模式

风险导向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外两方面情况的具体了解,然后检测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活动将要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最小风险的工作计划,做到尽最大可能减免损失。风险导向模式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既能够在前期做好规划,又能够在工作中掌握具体情况降低风险程度,与其他的审计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三)审计职能的转变

鉴于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如审计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下、审计工作的方法落后等,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和职能已经到了不能不改进的地步,当前最关键的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转变审计职能,将审计职能逐步的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首先要结合管理工作的过程,对单位已形成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核实,并对各项制度和决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其中利弊,提出科学、合理、可实行的意见;然后加大方针政策的推广力度,确保各部门顺利采用,督促行政事业和经济活动高效高质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可在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后,根据市场上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方面意外因素,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规范单位内部的一切管理工作和经济活动。

2.提高风险意识

任何经济组织在进行内部工作或开展外部业务时,一帆风顺的时候很少,总是担着一定的风险,时刻在心理上保持警惕心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帮助组织节省额外时间、减免损失。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要时刻谨记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和自身的修正纠错能力,在单位内部加强风险性管理,用强烈的风险意识去规范工作行为和活动过程,降低决策的失误率和单位内部的财产损失。

3.内部审计职能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内部审计职能想要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需要从人员素质、规划分工、风险分析和应对对策等数方面入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风险意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从员工培训开始就进行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整体荣誉感,在工作中根据战略目标用内部控制机制对员工进行过程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其次,合理规划目标,正确分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或活动开展前,依据总目标和对本单位的实情了解进行前期规划,制定短期内的工作目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最好将细节具体化,合理分工,将职责落实到人。再次,识别风险度。面对未知的风险,审计人员可通过查询、资料搜集等多种方法降低风险,然后将剩余未知部分进行测验,得出实质性的应对方法,减少风险因素,提高成功率。最后,根据审计工作得出的最终结论,分析具体问题的成因,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重要缺陷和主要劣势,研究应对策略,从大方向进行设计和管理,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各部门的机构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但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健全,弱化了审计部门的职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一条适合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发展的道路。

一、行政事业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不能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是审计机构不健全的重要原因。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需要独立的部门运行。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审计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来负责,没有独立出审计机构,忽视了审计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一些企业都没有专业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都是由财务人员进行,出具的审计报告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不能为企业决策起到借鉴意义。

2.审计工作定位不明确

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对审计工作定位存在不明确的问题,由于单位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单位内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能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尽管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制定了审计目标,但在实际执行时效果却与计划相去甚远。另外不少事业单位权、责没有分开,大大降低了审计的准确性和操作性。甚至一些单位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进行虚假的审计工作,审计缺乏真实性,不能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

3.审计制度不完善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但对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提及较少,不能形成完善的审计制度。一些单位在制定审计制度时完全依据单位领导的需求而制定,审计工作强制性的特点被削弱。审计制度的制定应当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而不能根据需要而制定,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审计效果。

4.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单位内审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现代科学计算机技术,审计人员要想胜任审计工作就要不断完善自身,加强多种能力。然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的现状与理想中的相差甚远,远不能达到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单位内的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人员进行兼职,尽管这些人员有着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但对审计工作还比较陌生,不能完全适应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单位内的审计人员年龄都偏高,不能及时对知识进行更新,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上述问题都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的进步。

二、完善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策略

1.提高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我国监督主体主要由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三部分构成,而内部审计与其他两种审计相比具有更强的主动性,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发挥审计的作用就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不仅审计人员要重视,单位领导也要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审计的重要性,加强审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多个部门的审计意识。只有人们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展开审计工作,增强审计效果。

2.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所以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首先单位内部要根据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讲解审计的新方法,还要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次还要重视对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培养,让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互相帮助,提高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

审计人员具备基本的审计业务能力后单位要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能够独立、高效的开展。要注意审计机构必须保持独立,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最准确科学的审计意见。同时审计人员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审计工作并不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而是完全独立的整体,不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审计工作混为一谈。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相对独立的机构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同时也能对财务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制度上、结构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

4.明确工作思路

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明确工作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仅发挥着审计监督的作用,同时还要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所以要保证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同时财务收支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决策者的需要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工作。

5.改进审计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决策的需求,所以要根据时展状况及时更新审计方法。行政事业单位中不乏一些思想老化的审计人员,要对这部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让他们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思想新潮的专业内部审计队伍,能及时完成单位内部的审计任务,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工作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满足不断发展着的社会需求。

三、结束语

内部审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关乎单位的形象,同时对工作效率也有重要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及时改进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克服内部审计存在的障碍,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机构,更新审计方法,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9):36-37.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4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审计

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的全面排查,通过审计监督等方式,及时找出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夯实发展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实施现状以及措施探究,意义深远。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实施的意义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内部控制主要是在健全完善基础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目标,对生产运营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控制监督的一种活动,以期最大限度降低组织运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审计工作是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对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流程及制度实施情况等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审核的过程,以此切实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两者之间具有很多的相通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一方面两者都是从内部管控的视角来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从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监管和把控,审计则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财务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何进行防范等进行监督管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以及持续发展而言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面临严峻的市场改革形势,只有结合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综合审计,才能更好地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大限度减少等行为的发生,以此降低经济损失,提高资源最大化利用成效。另外通过实施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可以切实从提升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视角对接,对组织生产运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财务预算和风险管控,以此切实保证资金的安全,保障国家财政资源实现保值增值。此外,通过实施财务控制和审计工作,可以聚焦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改革目标,对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实施全面控制监督,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支撑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从而实现效能最大化。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索,也形成了一些科学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认知不全面,相关的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来实施,没有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从加强全面内部管控的视角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管理制度体系,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也往往是按照上级的政策规定实施,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结合自身的具体业务工作,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的项目也不够完善,审计内容,相关标准等也没有结合实际不断进行修订,从而不利于指导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2.2工作人员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全面参与,同时还需要其他部门的人员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但是目前在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人员将主要的焦点聚集在财务管理人员身上,认为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开展是财务部门的事,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也没有从加强组织管理的视角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该项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素养偏低,对现代政策法规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深度不够,未能全面把握市场形势的变化,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建立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没有在相关的技术、理念、方法等方面加强创新探索,从而导致出现很多的漏洞。

2.3内部财务控制和审计工作没有实现全面的融合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和审计工作,往往是将两项工作进行分离,没有全面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从加强两者互相融合的视角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内部控制监督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冲突,不利于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也不利于全面强化风险防范与控制。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控平台,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源管理以及审计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智能化技术平台等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资源共享,没有对组织运营管理全过程实时动态的监控,精细化管控力度不足,从而不利于保证控制成效。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相关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实施成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探索。

3.1转变传统认知,完善管控体系

要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实施要点不断探索其他组织在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以及良好的做法。领导层应当对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进行全面认知和重新理顺,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等发挥全员的力量,借助专家的作用等进行全面排查,以此为基础加强体系建设,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制度体系,明确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相同之处,从加强两者有效整合的视角,形成强大的制度体系;同时要区分重点,对内部财务控制和审计工作的具体监督管理内容、事项指标以及流程和标准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以此为基础形成完善的管控机制,切实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方面要充分结合国家政策形势变动等情况,对相关的标准以及流程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更好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3.2提高队伍素养

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开展对相关的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尤其是对国家相关的政策,在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的关联性以及具体的技术方法理念等方面开展全面的、系统的培训,提高其从业素养和职业技术水平;另外,结合实际,完善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加强部门的沟通,不断探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内部审计监督等方面之间有效融合的路径和方法,更好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全面规范开展。

3.3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和审计工作的开展,从加强两者有效融合的视角,不断强化技术创新,要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机制和全面质量管控体系,对照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目标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完善相关的配套指标,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纠偏;同时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平台。充分借助大数据等技术以及相关的智能化软件对财务管理各方面的数据变动等情况,密切关注,并做好相关的数据汇总和规律总结,以此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实际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及时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切断传播风险蔓延的路径,不断提高合规性。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应当从业财融合的视角,对财务管理和其他环节的工作进行紧密的衔接,充分利用大数据,发挥全面的合力,加强各岗位之间的互相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相关工作的整合,精简工作流程,注重和外部环境的关联,并密切关注外部信息的变动情况,综合运用相关的技术加强系统化设计,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岗位的人员和外部相关的组织等加强协同管理和对接,全面渗透精细化管理理念,并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加强业务协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并借助专家力量加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综合实施,提出更多的有效对策和管控意见,切实推动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以此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综合管理成效。

4结语

总之,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工作既需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还应当充分结合国家政策以及行业规范要求,从加强特色化、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视角,不断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注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技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加强智能化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动态管控,以此及时防范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或不足,不断夯实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基础,切实巩固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海凡.基于财务风险管理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8(28):240-241.

[2]杨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分析[J].纳税,2018,12(33):14,16.

[3]单继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体系的评价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8(30):224-225.

[4]李小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8(29):229-230.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问题 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起着一个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其依据系统、规范、科学的方法,对行政单位进行资金使用和内部控制等活动的审计监督,使单位的工作活动能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单位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国家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行为有着许多的职责需求,要使这些需求达到国家职能部门的满足,就要能够有效地进行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以此避免违法、违纪问题在工作上的发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建立能够在实现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的同时,也实现了政府形象的塑造和建立,并对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的法规制度没有得到完善的建立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在我国的颁布,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加强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湖南省也在2011年10月对湖南省内部审计管理办法》进行了实施。然而,从内容上来看,其并不具有高等的法律级次,在当前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其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也没有对具体操作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依据法律体系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当前行政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并未建立起一个充分的法律依据来,这也就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只能根据自己往常的习惯和经验,以自己的主观性意识进行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

内部审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还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一些行政单位认为自身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涉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的工作内容,只是简单地记录单位内部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并对国家审计、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进行监督和制约;再由于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独立性较差,审计的效果和质量也得不到良好的实现。因此,行政单位认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没有一定的必要性。此外,从内审自查的结果来看,一些行政单位在资产的披露、处置、计量、确认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漏洞。

(三)审计工作内容比较的单一

行政事业单在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对各项职能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增加,但从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来看,大部分的工作内容还只是限于对财务收支的审查和记录,并只进行审计的事后监督,这明显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很难对财政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就要对审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扩充。其次,现代科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财务收支中的一些差错也会随之得到减少。但如果内部审计将重点依然放在财务的收支上,则只会失去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四)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

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工作与会计监督、财务监督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审计工作若不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无法实现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理论上讲,领导机构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越高层次的领导机构,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越强。就目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而言,内审机构均被设置在财务部门,而这种“财审合一”的体式,也造成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严重削弱,使审计工作无法真正的得到落实。

(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下

就当前的行政单位而言,内部审计专业人员的素质都比较的低。作为内部审计师,其应该具有法律、企业管理、会计、统计、审计、工程、财务、计算机、线性规划、概率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使自身的执业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但现有的一些审计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财务人员转行而来的,对财务监督以外的内容并未有过多的关注。其中,有一些工作人员对审计业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掌握,使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和实施。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不断深化对审计的认识

内部审计是一种单位内部的监督活动,它的开展需要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单位领导首要的职责,在这种认识的支撑下引导和支持内审人员开展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内审员的积极性,并利用内审参谋与助手作用的发挥,促使内部审计成为各种行政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监督活动的正常开展。内审员还要不断创造良好的成绩,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撰写高质量水平的审计报告,在报告中,要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促进领导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单位一把手要注重内审工作的开展情况,将内审员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用到实际中,以提高行政的办事效率以及促进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二)丰富内部审计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跟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多变化,内部的审计工作也应该随之逐渐往多元化发展。审计工作不能再固守着单一化的工作模式,必须要进行相应地拓展,增加关于决策、绩效,还有关于经济合同方面的审计工作,严格把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审计关,使其成为领导决策的精确依据。每一项由行政事业单位主导并展开的工作,往往都与国计民生相关,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等于间接作用于社会。可见,其已经不仅仅是管理上的要求,而是背负着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期望。

(三)增加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首先,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上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的最低要求就是保证内部审计直接对主管领导负责,不隶属于单位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没有利益关系,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从制度上对内部审计的地位进行描述,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与法律责任,通过制度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在内部管理制度上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之后,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单位自身发展的内部审计流程与具体操作方法。就执行情况要实行决定执行追究制,行政事业单位要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力,对执行不力,或者不按期执行的责任进行追究。最终实现被部门逐渐接受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单位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它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本单位的经营状况,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要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能够同单位内部的违纪违法及腐败行为作斗争。因此单位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经常进行有关业务培训,使整个内审队伍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从而提高内审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必须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认清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还要认真落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目标,随时更新审计工作的方式,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持续、高效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内部审计管理办法》[S].2011

[2]曹梅.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53-01

一、引言

2010年,我国GDP总量接近40万亿人民币,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富裕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也因此而大幅提高,经济领域的犯罪率也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缺乏主动性

受行政事业单位性质的影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环节还比较薄弱,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审计的积极主动性不高,跟不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发挥审计监督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有很大的误解,认为内部审计是在给自己或部门挑毛病、找麻烦,从思想上排斥内部审计工作。这就会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产生对立的局面,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的员工产生对内部审计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现象,认为反正是给公家做事,没有必要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很多审计的漏洞,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2.内部审计机构体系不健全

内部审计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经济检查的职能部门,其任务主要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并对其检查结果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之前,省直主管部门大多数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自从行政事业单位近些年改革以后,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全部被裁掉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往往归属在财务部门旗下,导致不能够发挥其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督检查的职能。

3.内部审计缺乏规范性标准

受行政体制的影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大部分只是按照单位领导的指派和交代进行,没有相应的规范体系,使得多数的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临时性和短期性工作。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标准,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过多地依据个人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

4.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跟不上经济的发展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的宗旨是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财经知识、审计理论、法律、税收、金融、统计等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语言知识,并且要具有较强的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但是,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年龄较大且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这些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及经验或纪检监察工作阅历,但还是缺乏其他知识能力。

三、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控制的策略

1.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兴趣,尽责尽力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增强其对经济活动的敏感性,全面关注内部经济活动,时刻准备展开审计工作,确保单位经济利益不受损失。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运用激励和约束两种不同的力量,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成本的降低。同时还要对没有尽职尽力、不重视本职工作的相关人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对于工作中在出于私人恩怨,伪造事件达到打击报复目的,并给相关人员和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追究审计人员的相关责任;对于隐瞒会计资料,拒绝内部审计单位要求,阻碍审计监察的,要追究其相应责任。

2.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强化独立性

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必须科学合理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互独立,特别是要求与会计、财务、纪检等部门要明确区分开来;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不得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审计机构和财务部门不得由相同的上级机构的领导管理。鉴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考虑实施内部审计委派制,由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进行委派,并且派驻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由派驻机构进行解决,以保证审计的公平公正,不受相关利益的困扰,从而大大增加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并增强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3.相互借鉴,完善相关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应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和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内部审计的经验,制定适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风险导向和操作程序,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审计中的风险,统一评价标准,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同时,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管理情况,开发建立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要求的评估方法体系,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时,要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以及所面临的风险。

4.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打造高水平内部审计队伍

首先,现存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发挥刻苦学习的精神,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其次,内部审计不仅需要专业化的审计人才,还需要与自身经济业务活动有关的其他人才,行政事业单位应聘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部门,以适应内部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第三,知识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流行趋势,正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设计技术以及审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内部审计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积极开发信息化审计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积极的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润.风险导向审计在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应用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9(1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7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征及必要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征

1.内部审计的服务具有内向性内部审计是以增强本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监督经济活动,加强单位内部控制为目的,完善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价值,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目标的实现。2.内部审计的独立具有局限性独立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前提条件,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的行使监督和评价职能,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和干扰。事实上,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对象的选择等方面都受到管理单位的限制,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有局限性质的独立,这点与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3.内部审计的审计需求具有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缺乏明晰的受托主体,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的动机和机制不具有主动性。内部审计需求更多意义上是上级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强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以及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结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对企业的管理过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报告和评价,提出审计建议,建立跟踪检查机制,监督组织的活动,督促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组织内部各部门协调运作内部审计涉及组织内不同的层次和领域,通过内部审计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揭示管理漏洞和内部控制弱点,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跟踪整改,把组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针对性地进出需要改进科学决策,并使之得到有效的执行。3.能够帮助组织机构实现目标内部审计是保证组织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及时对组织目标进行补充修订,不断完善,使得组织目标得以实现,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尚未得到全面开展和有序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以来,有些部门至今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开展工作,或者虽然开展了工作,但工作没有取得成效,没有实现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初衷。

(二)相关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健全

有些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却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内部审计的范围、运行程序、检查标准、审计质量、责任落实等方面缺乏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使内部审计人员具体工作时无从下手,在履职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操作标准和制度保障。

(三)内部审计质量偏低,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充分

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尚未建立相关衡量标准,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实际整改,屡查屡犯。受传统意识影响,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审计结果运用存在误区,认为内审就是查问题,出具审计报告就完成任务,审计结果落实不落实不重要,重审计决议轻审计建议;重披露问题整改轻同类问题排查;重视发现查处问题,轻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重审计监督轻后续督查改进。

(四)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审计方法单一、落后,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从事内审的专职人员少,大多是由财务人员兼任,相关专业知识匮乏,不能胜任内部审计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并没有重视内审这项工作。有些单位的领导者对于内审存在误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内审的监督与评价,是在削弱他们的职权,甚至损害自身的利益,在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时,主观能动性不强,消极抵抗或者只做表面文章,阻碍了内审工作的健康开展和有序运行。

(二)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现有《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内部审计人员在经常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法规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也导致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只能凭借职业判断来认定,增加了认定结果的随意性。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审计工作,有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合并办公,其工作计划的制订、质量控制、问题处理等方面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内部审计人员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也受所在单位的控制,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干扰,这也影响了审计质量整体水平。

(四)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审计、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背景,各行业各系统又缺乏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项系统培训,导致相关人员缺乏学习机会和渠道,业务水平上升的空间受到限制,职业视野受到限制。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敏感性和判断性,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有的怕得罪人不敢揭示问题,有的不认真工作敷衍了事,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合规性和效果性。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单位各个部门特别是行政主要负责人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转变观念,正确的认识内部审计工作,了解内部审计工作不是和他们对着干,挑毛病,而是对工作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对存在问题及时的发现,防微杜渐,为今后工作健康的开展出谋划策。其次,通过网络平台、微视频、多媒体和政府发文等多种形势,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的协调处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审计的基础,纳入了审计监督体系。首先,使内部审计规范化和制度化,就要将内部审计的职责、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加以明确的规定,使内部审计有章可循,以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其次加强完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保障审计成果运用落到实处。要制定审计成果运用系列制度,建立成果运用工作机制,确定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制定责任追究程。三是要建立审计成果汇报和公告制度、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制度;健全后续跟踪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要充分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内审独立性是保障其独立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和保证。首先内审机构要直接隶属于行政负责人或者审计委员会,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保障内审机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次,内审人员要在相对立的环境里开展工作,以减少外部环境对内审工作影响。三是内审人员也要尽可能的专职,如果不能专职,也要避免与其所兼职的工作内容存在利益交叉,从而保证内审人员形式上的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利于内审机构职能的充分发挥。

(四)提升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必须重视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高,注重审计方法与技术水平的研究,提高审计能力。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审计事业的不懈追求与热爱,是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产生根源,才能自觉地遵守审计工作纪律。要排除一切干扰,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依法独立地开展审计工作。三是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能主观臆断,简单从事。既要充分利用审计线索,又不放掉任何蛛丝马迹,对发现的一切线索都要做到查深查透。四要为审计从业人员提供充分的职业培训,为他们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五、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8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71-02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管理和服务。因此,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更要加强单位的内部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加强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对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行政事业单位在公众中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存在误解,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模糊认识,通常观念严重,不理解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只落实在嘴边和文字上,疏于管理和防范,导致各种舞弊和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人员没有注意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只是单位中的一个部门,财务方面的事情主要由领导安排,自己只是简单的做好预算、按规定领取资金、使用资金,没有严格的按照财经制度履行自身职责,资金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对现有制度执行不严格,缺乏有效管理

我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都对内部控制作了具体规定,并且突出建立风险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每项业务的控制条款中都增加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要求。但是,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还普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记账凭证填制方面。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混编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并且不注明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稽核、制证、记账、出纳等项目一人担,存在出纳兼保管等现象。

2.票据管理方面。票据管理比较混乱。因为票据主要来自财政部门的票据,也有单位自购或自印的票据,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票据主要是用于非税收入的收取,也有用于往来方面的收款收据,所以,在票据管理中存在普通性的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票据认购、票据领用、票据核销上存在监督的漏洞,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国家资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3.会计核算方面。在所调查的单位中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甚至失真现象。如有些单位正常经费与专项拨款不分开进行明细核算,使得单位正常经费和专项拨款来源不清晰,去向不明白,给自己和他人用账带来不便;再如,有些行政单位虚列专款严重,造成单位年终结余账户的虚增或虚减。

4.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 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固定资产明细账种类或品名不全、不细、不实,有的只登记金额,不登记数量,有的根本就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的资产盘点工作没有按规定执行,时常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混乱状态。

5.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该设内审机构的不设,该配备专职或兼职内审人员的不配置。即使有了机构、人员也没有按时进行审计,形同虚设。

(三)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体系还不完备

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的法律监督机制还存在盲区,各职能部门之间监督还不够协调。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制度,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单位的外部监督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实施, 而行业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 对所属单位采取保护主义, 不能进行有效监督。财政、审计部门往往把重点放在预算内的资金使用上, 不可能对所有单位进行经常性监督。财政、审计监督把监督重点放在对资金使用的事后监督上,对事前、事中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在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提高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视程度。多学习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要多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单位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根据我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收支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度、专项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制度、资产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抓好落实发挥其作用。

(二)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人员素质

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具有相对稳定性,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足,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显得尤为突出。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会计定期培训制度,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会计专业在职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准入制度,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上岗,否则不得上岗,并作为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硬性指标,加以严格控制。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1.要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反对铺张浪费、损公肥私、虚报冒领等违法乱纪现象。要“从我做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人生价值观上提倡奉献精神,反对拜金主义。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9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内部审计 发挥作用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普遍问题分析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部审部门的定位不准确、职能划分不清晰,因此其作用发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事业单位基层内部的审计部门机构设置不完善,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几乎都设立了审计机构,职能是为本单位提供服务。然而,从实践来看并不理想,虽然部分单位设立了单独的内审部门,但是这种独立也只是形式层面的,没有实质意义,而且财政上受到限制,根本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更不用说权威性和威慑力。在内部审计实践中,通常会受到本单位利益诉求的局限,迫于内部压力,通常很难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公正性的评价。

(二)内部审计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低

在具体工作中,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的要求非常的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然而,在实际内审过程中,有些工作人员根本不了解会计方面的法律知识,或者一知半解,难成大事。事业单位存在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只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内审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功能。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的素质、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内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结构组成不合理,多为财会专业出身,只是进行短期的学习就拿到审计资格上岗,未经专门的培训。由于内审知识比较贫乏,加之工作经验少、实践能力差,因此审计工作难见成效,从财务基础、管理的视角进行审计,而非从专业审计角度出发进行审计,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效率,甚至形成了严重的审计风险。

(三)内审业务范围相对较小

调查发现,国内部分事业单位审计过程中,依然只是单一的资金收支情况审计,重视资金收支情况审计,忽略对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的相关审计。部分内审单位仅仅是单一的进行资金收支方面的审计,固定资产以及投资方面的风险与审计工作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即便有所涉及,也难见其效。很多事业单位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意见和方案,与增加组织价值的目标差距较大,难以满足高级管理层的需要。

二、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作用,其根本出发点还是从自身出发,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队伍以及内部审计制度;提升自身的工作价值、规范审计行为,不断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经济趋势的发展。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好充分的条件,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横好地发挥作用。

(一)严格审计程序,内部审计规范化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内部审计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促发展、促效益、促管理、强内控上,另一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要求,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克服审计盲目性。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三个结合”,关注财经制度执行、内控制度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宏观结合,综合分析,找出倾向性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三是,对内部审计问题坚持治标、治本,既要处理审计问题,又要究其原因,规范被审单位经济行为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推动被审单位各项工作水平提高。

(二)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强化审计独立性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之前的事后审计监督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行政事业要在内部审计的工作中还原其应有的独立性,主管部门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否则必然会

严重阻碍下属事业单位正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要侧重突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要与其他部门实现“相对独立”,必须要与相关的纪检、财务以及监察部门分设,消除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在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地行使内部审计职能,直接受行政事业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与领导,只有如此才可以理顺体制上的关系。

(三)准确定位审计职能,发挥审计的服务职能

在平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抱着在正确中找错误的工作态度,缺少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进入审计工作,导致了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立的关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审计过程中,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以及被审计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调动被审计部门人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将审计工作定位在服务只能上,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基层内部审计质量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审计质量监督检查,强化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标准要求,促进基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建立相对完善的基层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一是要加强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审计部门应结合基层内部审计的实际审计工作,加强结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管理,制定基层内部审计工作量化考察监督制度和基层内部审计优秀审计工作先进者评选办法,指导基层内部审计机构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基层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基层内部审计质量。二是要对基层内审项目从审计方案、审计复核、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基层内部审计过程和审计程序,避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规范性,防范内部审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不断强提高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内部审计事业稳步发展,促使基层内部审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平稳发展,必须致力于在新经济常态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战略目标和实际经营活动有机融合,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生动力和抗冲击力,内部审计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5(02):56-57.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义篇10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 问题 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或收支自身平衡,不以盈利为目的,业务核算相对简单,缺乏内部压力。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财务收支失控,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面对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存在误解,不理解新形势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疏于防范和管理,只落实在嘴边和文字上,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导致各种舞弊和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

2、会计工作人员职责不到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是半收半支性质,因此其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相对来说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所以这些机构很容易产生的一个弊端就是会计工作人浮于事,管理当局任用的财会人员普遍素质不会太高。单从会计凭证来看,实务中忽视签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或是根本没有依照业务流程规则行事;在装订和整理会计凭证的过程中将各种业务混杂在一起,造成月末、年末账证核对繁重的工作量;在期末提供会计资料方面只重视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报告,而忽视对财务情况的完整分析和对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成文的制度规定;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财务制度,但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实施力度不够。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两套会计核算制度同时运行,会计信息失真,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③相关人员业务处理程序不规范、权责不明确,致使职务重叠或者越权行事,有些人员的权限过于集中,使得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缺乏相互之间的牵制。④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业务事项的保管人员、经办人员、审批人员之间没有实行岗位分离,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

4、监督力度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部门主要有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内部审计负责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纪检部门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对党的政策等的遵循及实施情况。然而,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纪检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部门,处于单位的领导之下,缺乏独立性,也缺乏制度保障他们的权利,这些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民间审计机构(针对事业单位)和政府审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监督部门,但这种监督由于民间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而政府审计主要以抽查的形式,因此,它们监督作用变得比较弱。

二、强化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

1、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在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多学习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要提高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得强令、指使、授意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要多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在实现单位经济目标、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根据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会计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收支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抓好落实发挥其作用。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同时要注意内部会计控制的动态性。伴随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其内部会计控制也是动态发展的。会计内部控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会计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态势,开展内部会计控制长远适应性研究,着眼于未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和控制理论创新,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同内,对内部控制做出动态调整,完善机制,推进控制创新,使内部控制与改革发展相适应。

3、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单位负责人不仅是战略计划的制定者,更是战术步骤的监督检查者。他们有义务和责任理顺会计工作关系,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了解会计工作情况进程,以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工作职责说明上应当对以上内容进行明文规定,赋予相关责任人必要的权利对会计工作予以监督和控制,使他们充分发挥组织给予的权利空间协调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分别形成合力,创造一个和谐、合理的利益、力量分配格局。

4、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要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要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程度及其设计的效果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会计核算合规,财务制度健全。加强跟踪落实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同时必须定期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力执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