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4:06:59

县域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篇1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化高速发展社会,有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决策者们的热切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我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中游右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国家一类客货运输口岸和江海联运港口。全县行政区域面积6739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49.5公里,总人口8.1万。县辖3镇6乡,73个行政村,5个国营林场,境内还有一个中直企业乌拉嘎金矿,一个省属国营嘉荫农场。XX县是我省北部主要麦豆产区之一。全辖耕地总面积131.62万亩,林业施业区面积550万亩,有林地面积3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可养殖水面1.8万亩,总体地形地貌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由于开发较晚,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拥有以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和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神州嘉荫恐龙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众多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特别是恐龙山曾因出土过鸭嘴龙、霸王龙、翼龙等多种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也因此被称为“恐龙之乡”。20__年被批准为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__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命名。

近年来,XX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培育壮大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强化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三色经济”(以“双高”优质大豆种植、水稻种植为主的“金色经济”、以绒山羊产业为龙头的“银色经济”和以民有林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实施“三项工程”(工业富县工程、非国有经济强县工程和旅贸兴县工程),实现“三个突破”(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上形成新的突破、在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上形成新的突破、在财政增收上形成新的突破),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总体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__年,县属生产总值完成97397万元,同比增长15.6。农业总产值实现64776万元,同比增长11.2。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30万元,同比增长30.1,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财源建设先进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399万元,同比增长7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801元,同比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80元,同比增长9.5%。

二、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开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富民强县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团结求实,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必须从县情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必须紧紧抓住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专题推进,集中攻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营造环境,改进作风,强化服务;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赢得民心,汇聚合力。这既是工作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基本准则。

尽管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我县地处边陲,开发较晚,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均GDP还是财政总收入与全省先进县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总量小,竞争力较弱。二是稳定而强大的主体财源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财政收入的增加远滞后于其支出的不断扩张,使得县级财政只能疲于应付人头费用,用于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有限,财力紧张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三是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县域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而优质高效农业占据比重相对较小,尽管近几年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有所发展,但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的普及率不高,导致产出率低,给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影响。四是产业化进程较慢,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产业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五是工业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对产业发展的牵动力不强。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工作面貌迎接新的考验,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三、对策与建议

作为边陲小县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虽然缺少诸多竞争优势,但只要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

(一)立足县情实际,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要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型原则,科学选准发展定位,正确把握县情县力,充分发挥资源、地缘和生态等比较优势,围绕优势产业创特色,围绕特色创名牌,从而实现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 竞争优势的过渡转化。

一是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作为农业县,要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我县全辖耕地总面积131.62万亩,后备土地资源126万亩,要在土地上做文章,要效益,重点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北药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特色规模基地建设。

二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我县拥有33.6万亩草原,636万亩林地,年产大豆、玉米秸杆约30万吨,发展以绒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优势明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提质增效目标,在认真总结和吸取内蒙古养殖绒山羊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把舍饲、半舍饲、围栏圈养、划区轮牧和人工种草、青贮种植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避免林牧矛盾,做到既加快发展又有效保护环境,加快主辐换位进程。同时,从县情实际出发,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将民有林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强力推进,在组织领导、舆论宣传、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等方面全力倾斜,使民有林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是发挥口岸优势。抓住全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双方经贸、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扩大出口的有关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对俄开放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成份开展对俄经贸活动,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开拓俄方市场,开展木材采伐、农业劳务合作等贸易活动。将围绕俄方市场需求,以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建设蔬菜瓜果和肉类出口生产基地,与俄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扩大对俄出口。同时,努力提高嘉荫口岸联检部门的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营造宽松环境。

四是突出旅游特色。积极对外宣传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依托森林界江、岛屿湖泊、边境口岸、地质遗迹、革命老区、采金生产、鄂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推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特色旅游线路,开发森林生态游、界江风光游、科普教育游、假日休闲游、脉金观览游、异国风情游及漂流、狩猎、垂钓、游泳、滑雪等多种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中俄国际旅游,积极开辟稳定成熟的过境游线路,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综合接待能力,尽早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将嘉荫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与边境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来嘉荫进行科学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创业,通过人流带动商流、物流、信息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以游兴贸、以贸促游”。

五是强化财源建设。按照“围绕经济抓财政”的原则,大力培植财源,重点抓好以农副山特产品、林木和矿产品加工、绒山羊、北药、旅游业等项目为核心的财源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征缴方式,加大重点税源、税种、行业、业户的征收力度。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益。深化财税改革,建立税收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严格返还审批程序,杜绝预算外资金失控、流失现象,使预算内外资金形成合力,保证财政平稳运行。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激发经济活力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县域经济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增强自身活力的客观要求,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有限的资源要素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要牢固树立“工业富县”的观念,坚持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培养出一批农副、山特产品、林木产品、矿产品等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增强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要注重工业产业的结构优化,积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二是以民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企业产权改革,以民营化作为发展体制和经济体制创新的方向,依靠机制创新激发经济活力。从观念、资源、政策、环境、措施等多方面寻找差距,放手放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研究制定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明确思路和有效措施,真正给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经营、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培植一批加工型、外向型、科技型和规模型民营企业大户,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对上争取技术改造及贴息项目,从市场准入、项目提供、人才输送、维护权益、信息和金融服务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环境。

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增加非农人口比重。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重点工程,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镇的集聚作用,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向城镇聚集,重点突出与种养业、畜牧业等特色产业的配套作用,将小城镇办成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进而推进二次创业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改善发展环境,为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只有打破落后意识,对外开放,主动走出县外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子才能越走越宽。作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边境县份,惟有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投资者。为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引资与引智、引技并重的理念,把改善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统一计划,切实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班子结构,提高班子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强化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交流,切实提高县乡干部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重和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筑金巢,引金凤”。要进行市政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镇供热、给排水、供电、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对城镇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使嘉荫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把发展绒山羊养殖、北药开发、绿色食品等优势特色产业,以旅游、边贸和社区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继续实施“4050”再就业援助工程,重点安排特困人员上岗就业,使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低保对象的低保水平,进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完善工资统一发放制度,严格审核程序,确保不拖欠在岗职工工资,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四是提高全民素质。要注重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重点地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加强对机关干部和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为嘉荫经济建设创造出组织领导上的优势。加强青年技工的培训,迅速提高在岗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艺水平,以适应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和外向化的要求。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能够适应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农产品信息,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新世纪农村发展要求,懂科技会经营,能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嘉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县域经济论文篇2

关键词: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石油型县域是指主要依靠石油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15%以上的劳动人口以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1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依靠石油资源获得的行政区域。

我国典型的石油型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通常在一些大型石油型县域经济周边,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所辖的肇州县、山东的东营市所辖县市、陕西吴旗、志丹等县市、新疆的库车县等,数量为460多个,占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21%。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

从石油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加工的程度来划分,石油型县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准备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目前中国约2/3的石油型县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因此,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目前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客观要求。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协调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系统要素本身固有的“内禀自然增长”和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要素的反馈制约作用。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轨迹可用S型Logistic曲线来表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受到石油型县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禀增长率(科技进步率)和人口、资源、环境限制容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逐渐枯竭的石油资源、县域环境容量和科学技术水平。

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直接制约着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长期以来是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而这种典型的资源型工业结构过于单一、布局分散、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弱。石油资源的储量、品质和环境条件决定着县域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命周期。因此,石油产量的递减首先就影响到经济增长,自1997年以来,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形势日趋严峻。例如,胜利油田近10年来原油产量以每年60万吨的速度递减,大庆油田每年减产幅度为150万至200万吨,仅2003年石油产量的下降就导致工业增加值减少79.8亿元,县域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受到威胁。

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单一产业结构严重影响着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石油产业“一柱擎天”,长期忽视对关联产业和接续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多元化发展严重滞后,地方经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很小,城市化水平不高。例如盘锦市,其油气采掘业的GDP一直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对油气采掘业的高依赖程度造成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工业门类狭窄、加工深度低、产业链短,尽管油田以外的地方经济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全市经济增速也只能达到7%至8%左右,在全省14个市排名中已跌落至最后一位。

石油资源的粗放式经营造成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到2020年,我国GDP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届时石油供需缺口约2.5亿吨。同时,年均9%左右的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促使石油需求量年均递增约12%。而近10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7%,同期石油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8%。面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巨大需求,必须加强油气勘探开发与加工的力度与广度。在目前粗放式经营和低效增长方式下,对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加工,会更加恶化石油型县域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是草原植被大量破坏,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日益扩大,城市地下水下降和水体污染等。例如大庆,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油田植被,油田开采区草原荒漠化面积已达95%,地下水的漏斗区高达5500平方公里。

石油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制约县域和谐社会的建设

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区位偏离和分散布局直接导致了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分散管理,社会化管理程度低。随着石油减产和企业减员增效,居民收入下降、城镇失业率增加,每年有数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直接影响了这些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例如大庆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为5.6:1。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从Logistic曲线的微分方程可以看出,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容量。因此,本文提出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石油产业结构、做强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镇功能转型。其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大庆肇州县为例,第一阶段应健全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将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阶段应完成资源型县域向综合型县域、自我服务型县城向区域中心型城市、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全面建设小康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核心在于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改变县域对石油资源的过高依存度,实现单体石油资源优势向多元整体经济优势的转变。其思路是立足石化产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大高新技术对石化产业的改造,同时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产业。

加强石油资源勘探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可采储量三轮资源评价最终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北部石油资源储量为90.26亿吨,而目前只探明了57亿吨;预测天然气资源储量为1.17万亿立方米,而目前探明率不足5%。因此,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很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石油资源,能够为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赢取充裕时间和资金支持。

依靠科技创新延长和拓展石化产业链遵循相关性原则和高级化原则,通过对单一石油资源开发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路线、调整产品结构,延伸和拓展油气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石油资源加工的附加值,实现现有资源效益最大化,增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本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接续替代产业遵循潜力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石油产业为手段,培育农牧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接续产业新的增长点和产业整体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层次。

稳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油气及炼油化工业等提供保障从技术和装备上看,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服务长期形成的技术、装备等优势,为油田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依托自身优势,努力提高钻探技术服务水平,同时积极进入城市建设和民用建筑市场,开拓国内外供电、供热及电、热工程建设服务市场,能够形成若干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强化县城作为县域经济中心的服务功能石油型县域的城镇功能都是为石油开采企业服务的,对周边地区没有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通过加快发展交通、流通、通信、文化、体育、医疗、旅游、教育等新兴、高水平的第三产业,推进油区城市化和油区服务产业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逐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在于对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综合防治。其思路是首先将生产经营方式由原来的资源—产品—排弃物—污染物的线性经济,逐步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同时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和水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其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加强污染综合防治。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规模一流、生态一流、效益一流的石化工业基地。按照一体化理念,统筹区内的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和环境保护,实现上、中、下游企业间物质与能量逐级传递,资源循环使用,建立起完整的生态工业链。聚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骨干企业。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县域各类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全面贯彻推广HSE和ISO9002体系,加快形成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防治力度。通过改造、整合现有基础设施,努力在城区范围内构建完整的中水回用和废物再利用系统,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开展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重点防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增大城市绿化面积,努力建成部级生态县。

县域科技创新模式

县域经济论文篇3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研究区辖13个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1.1829×104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其中耕地面积3.788×104km2,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1%。研究区粮食作物品种繁多,仅稻谷品种就有9000多个。2013年,研究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万亿元,粮食总产量为3075.624×104t,粮食播种面积为4.908×104km2。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土地资源承载力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借鉴封志明等建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9],反映了区域人口与粮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定粮食消费水平下区域粮食生产力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来度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标准,国内外大部分专家把400kg/人作为我国营养安全标准,本研究也采用这一标准,即Gp=400kg/人。

2.2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为实际人口与基于人粮关系计算出的土地可承载人口数量的比值,可反映实际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LCCI值的大小,参考国内大部分学者的分类标准,以LCCI的值为1作为粮食盈余和粮食亏缺(人口超载)的分界线,可将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划分为两大类型区域。

2.3GDP密度GDP密度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产生这些GDP的土地面积之比。

2.4协调发展的几种类型为探讨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组合关系将这些地区分为4种类型,具体的类型名称及分类标准如表2。(1)高水平协调型(H-H型)。GDP密度高于全省平均值,且土地资源承载力大于1的地区。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速度快,土地资源产出率高,承载力大,人均农用地面积十分有限,粮食亏缺,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土地投入产出比高,主要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2)土地粗放利用型(H-L型)。GDP密度低于全省平均值,且土地资源承载力大于1的地区。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土地资源承载力大,虽然占用了大量农用地,在土地利用方面属于粗放式发展,但单位面积的土地资源产出率低,人口超载,发展效果不明显,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方式为不可持续。主要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的周边地区。(3)土地集约利用型(L-H型)。GDP密度高于全省平均值,且土地资源承载力小于1的地区。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速度快,土地资源产出率高但承载力偏低。土地利用方式表现为集约式利用,粮食有盈余,人地矛盾不突出,经济发展方式为可持续发展。主要集中分布在农用地资源相对丰富且距离发达地区较近的地区。(4)低水平协调型(L-L型)。GDP密度低于全省平均值,且土地资源承载力小于1的地区。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土地资源承载力小,单位面积的土地资源产出率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粮食有盈余,经济发展方式为低水平均衡发展,主要集中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原始数据均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1997-2013年),为便于统计分析,本研究将各市辖区合并为一个区域考虑,如长沙市包含所有下辖的6个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

3结果分析

3.1粮食总产量及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根据建立的LCC模型和LCCI模型,利用湖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1997—2012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及LCCI变化图(图1)。由图1可知:(1)全省粮食总产量呈总体增长趋势,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基本持平,介于0.9~1之间,表明全省粮食略有盈余,土地资源承载力介于临界阶段。且粮食总产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大小。(2)全省粮食生产与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1997-2000年,粮食产量平稳期。期内粮食生产较为稳定,均在平均值以上,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大;②2001-2003年,粮食产量减产期,期内粮食总量连续减产,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连续上升,其中2002年和2003年达到1.06和1.09,均超过临界值1,人粮关系趋于紧张,出现人口超载的现象;③2004-2012年,粮食产量波动增长期,期内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2009年及2010年略有下降,2011年和2012年又继续增加,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均小于1,且大部分低于平均值,人粮关系较为缓和,粮食略有盈余。基于前期人粮关系的分析,可以预期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湖南省的粮食生产总量的发展趋势为稳中有升,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不变,处于粮食临界盈余状态。

3.2各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根据前文建立的相关模型,用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2000、2004、2008、2012年4个不同时点湖南省各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并进行归类分析,其变化特征如下:(1)从数量上看(表3),粮食盈余的县域个数为2012年最多,共有70个,2008年最少,共有54个,人口超载的县域个数为2008年最多,共有46个,2012年最少,共有30个,4个时段中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的县域有28个,4个时段一直处于粮食盈余的县域有46个,其余26个县域有时人口超载、有时粮食盈余。为进一步从空间上找出全省各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布规律,将4个时段一直处于粮食盈余的县域划为粮食盈余区,4个时段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的县域划为人口超载区,4个时段有处于人口盈余、人口超载或粮食盈余划为动态平衡区,并制成一张土地资源承载力多年综合评价空间分布图(图2)。(2)从空间上来看,各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分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人口超载区:主要分布在设区市所在地和湘西地区。主要是因为设区市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业所占比重较小,粮食生产不足,人口严重超载,而湘西地区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山区,地势崎岖不平,土壤肥料严重不足,可供耕作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粮食生产受极大影响,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盈余区:主要分布在环洞庭湖地区、湘东地区及衡阳、永州等市的部分县市,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对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是湖南省主要粮食生产区,人地矛盾相对缓和,粮食有盈余。动态平衡区: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怀化和邵阳市的部分县市,这些地区地处丘陵地带,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粮食产量波动较大,粮食供应与人口承载处于动态平衡。

3.3基本特征从时间上来看(图3),高水平协调型的数量基本不变,在9~11个之间,土地粗放利用型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2000年和2004年均为30个,2008年为38个,2012年为21个,土地集约利用型的数量呈增加的趋势,2000,2004、2008年均为5个,2012年为8个,低水平协调型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2000年为54个,2004年为55个,2008年为49个,2012年为63个。概况起来,湖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变化特征为。(1)2000—2004年处于缓慢变化阶段。期间各种类型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原因是该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较缓慢,城市化水平不高,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程度较小。(2)2004—2008年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期间土地粗放利用型数量增加,低水平协调型数量减小,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大,各城市地域盲目扩张,大量耕地被无序开发,土地利用率下降,经济发展模式为粗放式发展。(3)2008—2012年处于集约式发展阶段。期间土地粗放利用型的数量减少,低水平协调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型的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现象得到遏制,单位面积的GDP产值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显著。从空间上来看(图3),具有以下特征:(1)高水平协调型(H-H型)主要分布在设区市所在地(除吉首、怀化和张家界),且多年分布状况不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土地资源利用率高,但由于城市人口多,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极大,粮食生产不足,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2)土地粗放利用型(H-L型)主要分布在湘西及湘中部分地区,湘南地区的分布先增加后减少,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较落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受影响。(3)土地集约利用型(L-H型)分布区域不大且多年分布状况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常德、益阳和永州部分县市。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资源承载力较低,人地矛盾不突出。(4)低水平协调型(L-L型)分布区域较广,主要分布在湘东地区和环洞庭湖地区,湘中地区的分布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粮食生产富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承载力较低。

3.4战略思考基于以上分析,就湖南省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1)高水平协调型(H-H型)区域适当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承载力,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数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用地的规模,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率。(2)土地粗放利用型(H-L型)区域应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土地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此同时,还应改善土壤质地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粮食品种,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率。(3)土地集约利用型(L-H型)区域应继续发挥粮食生产优势,第一产业比例应保持基本不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低端产业应及时转移或升级,以增加单位面积的GDP产出率,提高区域竞争力。(4)低水平协调型(L-L型)区域应在不破坏耕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潜在土地资源的作用,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例,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快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4结论

县域经济论文篇4

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经济强县和欠发达县分别实施不同的鼓励政策,赋予经济强县更大自,并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目前,山东省共有县级单位140个,除去市辖区,共有91个县(市),包括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5.5%,占全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的4.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12506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9.67%。2006年末全省县域总人口661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27%,占全国县域单位人口总数9.62亿的约6.89%。2006年末单位从业人员4864187人,占全省单位从业人员的52.47%;年末乡村从业人员30179498人,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的79.89%。

在平均规模上,山东县域经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山东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人口、GDP、地方财政收人、人均GDP四项指标,分别在全国排第5、第4、第5和第6位;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数量上,山东与浙江省以25个并列全国第一位。2006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共有204个。其中山东34个,占全国的16.7%,仅次于浙江的36个。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共有118个,山东18个,占全国的15.25%,列全国第三;其中已有1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不仅如此,据2007年山东省统计公报,省内30个欠发达县亦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总体来说,山东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总体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单项竞争力水平和单个县的竞争力不突出,与浙江、江苏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别明显。从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基本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可以看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均匀的自东向西递减的状况。2005年,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威海和最不发达的菏泽相比,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三项基本指标上,威海分别是菏泽的9.2倍、9.7倍和1.97倍。

(二)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成效和具体做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9309万人,农业人口6055万人,占总人口的65%,其中农村劳动力3854.2万人。多年来,山东省政府一直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统筹城乡发展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3%。到2007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90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9.5%。2006年农户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41.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非农产业劳动力中,到乡(镇)外打工的人数占34.2%,其中,省内占75.8%,省外占2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7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可以说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依托了山东省县域经济迅速崛起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是实施“双30”工程,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构筑主阵地。“双30”工程,即“突出抓好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欠发达县,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这是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30强”和“30弱”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分别累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6.7万人和93.5万人,比“双30”工程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5.2%和19.5%。

二是实施“两集中”工程,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重要载体。“两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这是山东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了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新突破,山东省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8.3%提高到2005年的45%,共转移了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

三是实施“龙头带动”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基础、和平台。“龙头带动”工程,即“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进程”。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最直接的渠道。目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8716个,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6822个,过亿元的有684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吸纳149万人就业,推动基地农户97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

四是针对各地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实际,大力实施“西输东接”工程。通过东部城市开展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调查,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实现东部用工企业与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点对点”的定向劳务输出,减少了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提高了劳务输出的成功率。仅2006年开展“为半岛制造业送技工”行动,山东西部地区就向东部企业输送劳动力达32万多人。

此外,为提高农民技能,山东西部地区还以百家特色劳务培训基地为中心,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突出特色培训,并发放培训补贴,开展了“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培训。2006年,山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7万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业务技能和就业质量。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现阶段农民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2006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左右,就业压力较大。就山东省来讲,按照2010年城市化水平50%计算,农村户籍人口将由2006年末的6054万下降到4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体为1500万人。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看,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向城市延伸和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的结合点,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可以说,县城及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多样灵活,适合民间资金少、资金分散的特点,容易创办。因此,政府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民开店建厂,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到乡镇工作。

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城乡服务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水、电、气的供应,需要通讯、燃料、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这些需求将促进更多的资本投资于服务业,从而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转人非农劳动。

从过去情况看,1984—2007年期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6.5%,年均增量为47万人。其中1990—2007年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3.4%,年均净增量为34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二)农村劳动力向县市及城镇转移付出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其就业成本也是较低的。第一,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户口在农村,一般外出务工都是短期劳动,务工人员对用工单位除工资要求以外,一般没有太多的如住房、交通等特殊福利要求,这就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力使用成本,这些企业更愿意雇佣农民工工作;第二,劳动力本地就业,无需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费用开支和办证手续,无需支付昂贵的中介费用,政府也无需为安置务工人员花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也减少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吸纳这部分劳动力所进行的包括城市设施等在内的各种支出;第三,农村富余人员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减少了来回路费,照顾了家庭,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县市及城镇转移,每年的春运民工流的巨大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缓解。

2007年山东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3.3%(35万人);转向地级市的占8%(85万人);转移到县城的占17.8%(187万人);转移建制镇的比重为26.7%(280万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体现。

(三)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更加适合转移到县域经济的产业中发展

县域经济的产业特点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为了错开与城市工业的竞争,也为了发挥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的产业选择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制造业、加工业,发展县乡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这些行业一般对劳务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对体力劳动能力要求相对要高,其提供的岗位正适合农村富余人员工作。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提供更多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可以吸纳没有更多非农技能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非常必要。

(一)进一步推进县域综合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新路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过于集中的权力下放,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凡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不需要国家和省里预算内投资的、不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其审批权都应该下放到县一级;凡是能一步到位将审批改为备案的,应该一律取消审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权、外贸进口权也应该下放至县一级;对于少数根据法律法规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应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审批。除了省市两级向县一级简政放权外,县一级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业的自主消化能力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据有关方面统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是农业大省和劳动力大省,有着极大的劳动力优势和地域、气候优势。所以,在农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优势,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特产、中药材生产等,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更多地解决就业;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果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要认真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农村内部的第三产业还很薄弱,而第三产业是最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不仅要抓农村传统三产的发展,如农村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还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就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二本

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在现阶段,大中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城市的积聚效应仍然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中一部分升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上来。

(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大都有显著的特色经济支撑。如:寿光、苍山的“菜园子”;招远的“黄金”;东阿的“阿胶”;栖霞、五莲的“果品”;沾化、无棣的“冬枣”;诸城的“贸工农”一体化等等。这些特色经济有的是传统品牌、资源优势,有的是产业创新、规模化优势,特色经济及其链条式产业链带动效应,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呈现五彩缤纷的发展格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劳动就业机会。

在确立县域经济特色时,应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本地特产、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县域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技水平等因素,做好特色经济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优势,以此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五)加强教育培训,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扫除文盲;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山东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尽快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最后,要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县域经济论文篇5

(一)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区域内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镇成为农民务工经商的新的就业平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还可以避免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过度集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压力。

(二)壮大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中的50%以上属于务工及非农性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将有利于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县域内比较完备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手段,有助于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有利于统揽市场,整合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调整经济结构首先,稳定第一产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优先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得到合理流转,从而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积极探索有效的组织模式,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领域,改变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通过给予财税、信贷、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重视农业科研,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编制相关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创新第二产业的布局。对技术进行改造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机制的转换和体制创新,立足本地特色,突出主导产业,做到抓大扶强。努力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遵循市场导向、适度跨越、重点突出、技术领先,比较优势等原则,改变县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的无序状态,提高区域内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实施以特色工业为主线的县域工业发展之路,实施以园区工业为主导的县域工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培植产业集群,构架县域工业网络。第三,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的现代化,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对县域经济的壮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进一步调整传统第三产业,通过完善相应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娱乐餐饮业发展,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提高服务的质量水平;发展商品贸易流通业,构建县市、乡镇和村三级购物中心和服务体系。在传统产业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技术咨询业、中介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等关联度大、效益好、收入高的新兴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向多方面、多层次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切入点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关系、利益关系明确等特点,在市场机制中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有力的吸引力。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民营企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日益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挖掘民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民间的资金,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促进民营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引导规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能降低交易的成本,带来更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企业之间开展有效的竞争,从而刺激企业的创新发展。采用多种措施(如典型示范、结对子等),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非农产业,壮大民营经济群体的规模,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富裕面。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特色优势,做优做强某一产品、某一环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加速县域城镇化进程,快速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21世纪前20年中国的城镇化应以县城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就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是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建立起现代经济结构。通过采取以承包地、自留地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彻底脱离土地。改变过去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状况。通过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市,使县域内有限的经济要素,向县城聚集。提高县域中小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改变非农产业效率低下,发展速度缓慢,大量县域工业开发区空臵和土地浪费的问题。城镇化还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合理发挥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在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优化产业结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县域政府如果过多的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市场,就会产生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从而导致区域间的竞争被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的竞争。政府应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依靠自身的优势,纠正市场失灵,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参与主体给予同等对待,整合资源,引导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公平、有序的场资源配臵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五)完善健全县域主体财政机制,增强县域主体财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县级行政主体的财政调控能力,完善发展县域经济所需的资金环境,缓解国家财政拨款不足,县域资金紧张的问题,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扩大资金投放的力度,降低贷款担保等限制条件,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县域金融机构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信用系统,提高贷款评估、咨询的效率,降低费用和时间成本;发展一些小额的贷款组织,如村镇银行、农村基金会等,改善县域内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形成较为稳定的、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体系。由于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缺乏先进的投资理念,也缺少多余资金用于投资,因此还应加大资金的引进。加大县域的开放程度,创造适宜的开放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改变农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被动局面。

(六)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枢纽和调控的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评价体制和机制,形成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转变用人机制,用人要做到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冲破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等的传统观念束缚,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支撑体系。使人才支撑体系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包容性等特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臵中的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高科技人才的总量,充分引进特色经济所需要的特色人才。

县域经济论文篇6

1.1区域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滇黔锁钥,黔西门户。关岭位于贵州西南部,东北、西北与镇宁、六枝特区毗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望。灞陵河大桥把黄果树景区和关岭自治县连为一体。(2)交通区位优越-四通八达,陆航快捷。航空、高速铁路,在建沪昆高铁、G60沪昆高速、国道、关兴公路、省道。随着沪昆高铁的通车,同时依托与周边区域交通的联系,以及关岭目前已具有的良好道路系统,为各地游客的进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1.2机遇优势。

(1)国家层面———观光旅游持续火热,休闲度假快速升温。世界度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国民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休闲度假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国民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旅游形态开始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阶段。(2)省域层面———3万亿投资,贵州旅游迈入“大干快进”全速时期。a.国发二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一项重点任务和支柱产业来发展,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b.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将贵州省定位为国家公园省,将在10年内通过投资数百个项目打造旅游强省,投资总额约3万亿元。

1.3区域层面———划时代机遇,“可遇也可求”。

(1)一条路打开关岭旅游新通道。沪昆高铁开通,将使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等旅游消费力强劲、出游率高的城市游客能快速、便捷地到达关岭旅游。(2)一座城(顶云新城)助推关岭成为黔西南旅游集散大本营。以高铁开通为契机,以顶云新城建设为助力,新城建设将助推、保障并快速实现关岭作为贵州西南旅游集散大本营的地位。

2灞陵河生态旅游圈目前现状

灞陵河生态旅游圈开发现状。根据景区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可以概括为四大资源聚集组团,分别是:(1)顶云新城组团:顶营司城垣、汽车营地。已开况:围绕顶营司城垣,建设了顶云广场,主要表现顶云经验,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汽车营地,目前在开发建设中,还未投入使用。(2)灞陵河大桥以北组团,老树岩瀑布、滴水滩瀑布群、鸡窝田布依族村寨、月亮湾田园风光。基本只能实现远观。鸡窝田布依族村寨和月亮湾田园风光保护较好,还没有开发的痕迹。(3)灞陵河仿古区组团,灞陵河大桥、三国古战场遗址风景区、红崖天书、灞陵河峡谷。灞陵河大桥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游客观光层,暂未开放,大桥举办了跳伞国际挑战赛。三国古战场、红崖天书、灞陵河峡谷开发较为初级。(4)木城河与打邦河组团,木城河布依寨、八德古榕树、凉水井情人树、那大关瀑布。民族文化表达较粗浅。八德乡有老榕树资源,但目前树下为居民市场,未见旅游痕迹。凉水井情人树和那大关瀑布开发较为初级。

3灞陵河生态旅游圈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3.1灞陵河生态旅游圈开发存在的问题。

(1)有资源、缺产品。灞陵河旅游景区从自然生态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缺乏对其整合和深入利用,因此导致景区尚无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2)有文化、缺美感。灞陵河旅游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三国文化世界闻名,但是厚重的文化没有得到美的表达,文化载体需要建设。(3)有景点、缺景观。灞陵河旅游景区现有的景点景区,基本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景观特色不突出,局部有亮点,但并未形成景观效果以及景观风格。(4)有卖点、缺龙头。灞陵河旅游景区有古老的三国文化遗址、有河道、大桥、峡谷等自然风光,也不缺乏旅游卖点,但并未形成代表景区向外发声和推广的一至二个龙头项目。

3.2灞陵河生态旅游景区未来发展方向。

(1)大景区联动,与黄果树联合互动。构筑“大关岭-大黄果树”景区空间结构。充分了解灞陵河景区与黄果树景区的资源基底差异,确立互补的开发方向,从而实现与黄果树景区的互动和客源共享。(2)三国文化品牌重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灞陵河旅游发展应以“三国”为旅游主打品牌,通过深入挖掘三国文化内涵,形成三国文化体系,并落实到旅游产品和设施上。(3)旅游资源休闲打造。灞陵河资源类型丰富,应整合资源,将休闲度假产品在此集中打造,从而形成盘江和黄果树两条观光旅游带中间最好的休闲度假过渡,进一步提高关岭旅游竞争力。(4)旅游新城完美配套。在新城中解决旅游集散、餐饮等服务功能,使其成为灞陵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的有力后盾。从而完善整个景区的功能配置和旅游要素发展需求。(5)合理规划空间布局。a.关岭新城旅游综合体: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旅游业发展为重点,高铁建设为驱动力,发展成云贵旅游集散中心,大黄果树旅游圈西部门户区。b.灞陵河-木城河风光带:依托灞陵河及峡谷风光,积极开发亲水娱乐,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灞陵河美丽风光带。c.木城河民俗体验板块:整合木城河两岸的优良资源深入挖掘布依民俗文化,集民俗体验、生态观光、遗址仿古于一体的布依风情体验景区,满足游客高层次的需求。d.灞陵河文化体验板块:借力灞陵河大桥“亚洲第一大公路桥”的名气,和关岭低空开发的便利条件,继续举办低空飞行赛事,开展大众低空狂欢节,聚集人气。e.鸡窝田生态度假板块:整合滴水滩瀑布、补母当河等资源,建设亲水田园式的生态休闲度假项目,打造关岭最具“世外”意境的田园生态度假区。(6)生态低碳战略。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最终把灞陵河生态文化景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旅游目的地。(7)精品带动战略。全力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提升旅游区文化内涵和品质,逐步形成特色体验式旅游线路及产品,打造一系列高档次、高水平的旅游景区。

4灞陵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效益

4.1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4.2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除了取得经济利益外,还保护了环境和当地的民族文化。

4.3发展生态旅游业

有利于促进生态旅游区社会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理水平。

4.4生态旅游的开发,增加了本县经济收入,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县域经济论文篇7

坚定信心,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思路对头,少走弯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城镇活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的发展思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思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换人不换目标,换人不换思路,长抓不懈,一抓到底。

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增强县域经济创造力。利用剑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风光、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优势,把劣势变优势、资源变资本、机遇变动力。在思想观念上树立吃苦耐劳、积极上进、抱团作战的精神,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大胆地去试、大胆地去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努力在全县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发展局面。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做好大丽高速公路建设通车这篇文章,只有打通通江达海的南北大通道,才能把拥有的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坚持把培育打造支撑产业作为发展剑川经济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做大做强矿冶、建筑建材、木器木雕、生物资源、旅游文化等产业,办好工业园区,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主要载体,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增强县域经济驱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加快推进县城建设,提升县城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村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抓好产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剑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县域经济论文篇8

1、相比较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受限,这导致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吸引力差。

2、高级技术人才匮乏。

县域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宜人、初级劳动力过剩,但是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引进人才之路举步维艰。

3、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重农轻工,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重传统产业发展,缺乏改革和创新性的新兴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尚未协调发展。

4、受政策、体制影响较大,缺乏创造力。

当前,县域人口几乎占全国人口的70%。由于综合考虑国家往往将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放在大中型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存在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政府政策导向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缺乏高级市场要素,上述原因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健康平衡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且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深刻清醒的认识当前环境、形势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理清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并确定相应的新对策是抓住县域经济发展机遇期的关键所在。

1、明确发展思路,革新发展理念

目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人才,更缺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应从多方面确立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县域经济发展观,与时俱进研究新思路,不要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就县域抓县域的单一孤立打法,而是应以工带农,统筹兼顾。

2、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引领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县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是用现代工业带动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全国强县的实际情况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3、加快城镇化进程,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依存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可以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使之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基础点。

4、创新县域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那么首先就应该创新县域经济制度,这是前提,没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那么我们说的发展县域经济都是空话。为有效创新县域经济制度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应该从明确当前县域经济制度改革、创新目标和方向来对农业生产承包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等进行完善,坚决剔除阻碍县域经济以及农工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合理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来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还要鼓励县域经济主体走集约经营道路,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益受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实现农工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推进县域企业民营化进程,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5、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还是注重依靠政府主导的大项目,总想依靠政府直接统管来建项目,恰好不重视市场的调节和决定性作用。县域经济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丰富优势,不光靠政府建大项目,还应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和政策性问题,吸引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来投资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县域经济项目建设步伐,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普遍重视政府投资的大项目建设,而恰恰忽视船小好调头的民营小项目小企业,这一适合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模式不容置疑、不能轻视。这可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三、结语

县域经济论文篇9

梯度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1]。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理论经常用来研究区域经济[2],而且梯度推进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应用,改革开放后集中力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本文采用梯度转移理论来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格局、并对其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进行合理的梯度划分,研究不同梯度的经济特征。然后依据梯度转移理论,结合皖江城市带作为“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分别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文献回顾和指标的选择

梯度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最初的梯度理论已扩展为多种区域开发理论,如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然而这些区域开发理论都可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找到相应的位置。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梯度经济理论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如赵全超[2]等研究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曾国平等[3]以重庆市为例对产业梯度转移做了实证研究,郭将[4]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正确。贾利军[5]对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作了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以我国发达的经济圈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而很少有研究县域经济的梯度结构。事实上县域之间地域上紧紧相连,更易于实现梯度的转移,而且在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应用梯度经济理论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文献中,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邹家明、刘彦[7]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与协调能力出发,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26个指标。黄源湘,魏峰[8]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出发,给出评价县域经济的27个指标。傅德印[6]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指标。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从经济实力、富裕程度和发展速度3个方面给出了8个指导性的指标。虽然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指标略有不同,但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列指标更具指导性,且一般的研究都包含它的指标。因此,本文以县域经济研究所给出的指标为指导,综合分析文献中的所有指标,从经济、资源和民生三方面,选择了18个有代表性的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GDP(亿元),X2: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工业总产值(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6:人口数(人),X7:财政收入(万元),X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9:人均GDP(元),X10:人均财政收入(元)X11:职工平均工资(元),X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14: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X15: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元),X16:文化体育支出(万元),X17:外贸进口额(万元),X18:外贸出口额(万元)。运用梯度系数划分梯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贾利军[5]依据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梯度划分,另外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常常用在梯度分析中,但只采用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用得较多是主成分分析法[7,8])的多指标合成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其经济含义的清晰度较差,且不能克服相关性,这不利于经济影响因素的解释性。为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法。本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采用SPSS分析处理。先通过带旋转的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的测量指标进行降维,然后基于主因子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域经济的梯度分布。

2分析与讨论

2.1主因子分析为了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球型检验,其结果显示KMO值为0.74,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958.443(p=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本文的数据分析。为了使提取的因子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含义,我们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法,并对数据进行了斜交旋转。我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共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8.158%,说明这4个因子已能充分的反应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状况。这4个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将上述4个因子顺次分别记为F1、F2、F3和F4,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F1包括人口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共8个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对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测量,因而是该因子称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因子F2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这些指标表达了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因而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因子F3包括指标X10———外贸进口额和X11———外贸出口额,这显然可归结为外贸能力因子。因子F4包括指标X17———文化体育支出和X18———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这两个指标影响居民的素质,因而称为居民的素质因子。为了更直观清晰了解不同县的经济状况,计算出每个因子得分,并以每个因子旋转后贡献率的100倍作为权值,求得综合得分T,即T=47.251*F1+27.907*F2+7.412*F3+5.589*F4。其结果如表3所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肥西、肥东和无为县,这三个县域地处省会周边,受省会经济的影响,因而经济整体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繁昌、芜湖县和宁国市,这三个县域毗邻长三角,某些方面已与长三角对接,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因而经济发展的质量较高。外贸能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宁国市、和县和天长市,这三个县域均处安徽东部,长江流经这些县域,境内的高速公路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陆交通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进出口的发展。居民素质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桐城市、怀宁县和繁昌县,这与历史传统分不开,这三个县域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因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其他县域。

2.2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为了更好的进行梯度划分,我们运用4个主因子得分对35个县域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进行聚类,因为学者已经发现它优于聚类分析中其它的启发程序[10]。它的优点是同类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小,而类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大,这就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同一类别内部的同质性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分类结果能客观地揭示样本之间的本质差别与联系,尤其是内在结构关系[9]。区间标度变量采用自定义距离法(取p=2,r=3)进行度量,得到聚类谱系图。从图1可见,皖江城市带的县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宁国市、当涂县、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肥东县、肥西县、天长市、无为县、和县、桐城市。第二类:长丰县、南陵县、怀宁县、铜陵县、绩溪县、全椒县、含山县、郎溪县、泾县。第三类:庐江县、枞阳县、太湖县、凤阳县、明光市、来安县、望江县、宿松县、定远县、东至县、青阳县、潜山县、岳西县、旌德县、石台县。

2.3梯度分析表4给出了三个县域经济梯度在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同时为了确定任意两类间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了U检验法进行验证,表4每栏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显著水平为5%下,该类与所在行的类别存在显著差异。表4揭示了第一类县域的经济发展明显优于第二、三类县域,第二类县域的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显著优于第三类县域。采用Kruskal-Wallis对三类县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这表明三类县域的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检验结果揭示了皖江城市带的三类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呈现出梯度性,依照以上类别可相应的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划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强隶属第一类的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因子、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得分显著地高于第二梯度,可见第一梯度的经济总体实力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运行的效率较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676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4843元,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皖江城市带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达,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隶属第二类的县域,从主因子上看,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高于第三梯度的县域,其他三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也高于第三类县域,可见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从经济指标上看,农民的人均收入为4998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2062元,低于第一梯度的县域平均水平,高于第三梯度县域的平均水平。同时人均消费额、科教文卫的投入也明显高于第三梯度,因而这些县域属于较发达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弱隶属第三类的县域,四个主因子得分全部低于前两个梯度,农民的人均收入为3853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962元,其人均消费、出口和投资额远远低于前两个梯度,可以看到这些县域大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投资、出口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有些县域是传统的贫困县,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本身就差,这对其经济的发展必然构成不利影响。可见,这些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有待进一步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梯度。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由实证结果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县域经济梯度差异明显,按梯度推进依次发展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位于第一梯度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处于领先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历来多于安徽其他县域。而长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外面资源支持的迫切需要,这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梯度的县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较另两个梯度的县域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17.8%、53.4%和28.7%,且大多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仍比长三角地区落后较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尽快实现同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进而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梯度阶层靠后的县域共同发展。

(二)第二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第二梯度县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23.2%、48.0%和28.8%,工业化程度低于第一梯度,历史已经证明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实力决定了经济实力,应加快工业化步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由第一梯度县域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4个县级市中有3个县级市处于第一梯度而且这三个市在所属的行政区域内综合得分均处第一位,可见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处于此梯度的县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会导致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论文篇10

关键词: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县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理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推进,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县域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县域企业融资的重要政策保证,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也为重庆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布局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研究其各自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下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关键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是一个高水平、高标准和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这些要求需要我们县域层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和都市化以更好的协调整个重庆市经济的繁荣高速发展和各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而这上面所提到的成功实现离不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区县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同时县域经济又具有十分典型的地方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更应当把发展本区县特色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回顾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之研究都相对较少。且在对这方面的所有研究领域中又大多是关于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关系研究,所以较之本文的一个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点就是本文既研究了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研究了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卓国庆(2008)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支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他强调按照公共财政的取向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未对公共金融的价值取向做阐述,而且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客观问题,其影响是共同的,在研究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时不具有差别研究的作用。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发展壮大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姬伐柯·2008),他主要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的县域经济、公共财政、货币政策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制度基础。刘家凯、杨若召(2008)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共同作用研究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怎样有效的促进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首次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作为一个共同作用作为研究。另外在他之后,其他省份也相继出现有关于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类文章。郭翔宇(2004),将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地基础,本文将继续研究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杨花英(2010)是以海南为例对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点与本文的研究十分相像。前者可以作为东部发达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极好的素材,后者可以作为西南地区等落后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典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研究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是结合西南地区的区域特点和重庆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的。

(二)研究假说

通过对重庆市“一圈两翼”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以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九个区县进行实证研究。将这九个区县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与财政金融政策相结合以及其他因素的总和对GDP的影响,并从这九个区县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中总结出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结出并发现规律。重庆作为西南片区的重点建设城市和直辖市之一,有着其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在重庆市的38个区县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共同作用对各区县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一些地区财政政策作用表现更明显,在另一些地区金融政策表现更明显,但总之财政金融的共同作用对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作用,且影响都是同向递增的。在探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九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状况,并以这九个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规律加以借鉴并运用于重庆市其他各区县,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找出一条促进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11)。并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选取了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潼南县、万州区、丰都县、开县、黔江和彭水九个区县,选取年限是2000~2011(因2012年各地区统计数据还未统计结束)12年各自的GDP、FIN、SAV、AGR和INV 5个经济指标,其中部分地区的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一共选取了540(>30)个数据,因此属于大样本数据,符合选取数据的科学性原则。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并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对象并总结规律。

(2)变量说明(单位均是亿元)。1)自变量:FIN、SAV、AGR、INV。2)因变量:GDP。

(3)变量的处理。由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地方政府报告的数据所保留位数不统一,我们在选取数据时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且在选取后的数据进行检查时,都会保证数据的R-squared尽量无限接近于1,几乎所有的检验数据结果都会在介于0.8~0.9之间,与此同时保证所选取数据的Prob(F-statistic)小于0.01.

四、实证研究

(一)经济模型的建立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在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时主要是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GDP的影响,同时横向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对比变量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对GDP增长的方向和程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常数量、财政、金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即:GDP=a+bFIN+cSAV+dAGR+eINV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ln Y=b ln FIN+c ln SAV +d ln AGR +e ln INV

(其中Y:国民生产总值GDP,FIN:财政收入,SAV:金融存款余额,AGR:农业,收入INV:固定资产投资,a:影响GDP的所有常量的和,b:财政收入系数,c:金融存款余额系数,d:农业收入系数,f:固定资产投资系数)

另外,财政有收支两个方面、金融也有收支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论文主要从财政的收和金融的收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小在本论文中换算成经济指标即财政收入的多少,金融政策的作用大小也是通过量化金融收入的形式来研究的。所以本文的财政金融政策的研究就转化到财政金融等量化上的研究中去。

(二)数据的检验

(解释:这些都是对这九个地区2000~2012年所取各数据的variable值的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其值都是有效且正确的。)

(三)结果分析

(1)图表分析

1)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

图1

(图1通过对这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荣昌县、潼南县、丰都县、开县、黔江区和彭水县从2000~2011年GDP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很缓慢。而渝中区、渝北区和万州区这三个地方GDP的上升比较明显,且渝中区由于地方原因在2005年突然GDOP上升。但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九个区县财政收入(FIN)纵向比较分析

图2

(图2通过对九个区县财政收入的纵向分析,可以看出从2000~2006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但从2007~2011,由于2006年的统筹城乡计划实施后这些地方财政收入得到显著上升,其中渝北区变现更加显著。这说明结合区县当地的实际情况,财政政策的有力实施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总量,且财政政策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同向正相关关系。)

3)九个区县金融存款余额(SAV)纵向比较分析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金融存款余额从2000~2007各区县都呈上升趋势,但到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转折有所下降,但2009年得到回升,且从2009~2011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且金融政策对渝中区和渝北区这两个地方影响更加明显。)

(2)线性分析(以万州区为例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收入对GDP的影响)

图4

(横轴表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存款余额和农业收入。纵轴表示GDP,在相同的时间年段内,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稳定的推动作用,两者结合共同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由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故,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不起决定性影响。)

(3)数据的代入

通过数据的代入,观察规律可以看出:

1)当经济指标因为突然原因而发生下降变化时,软件EQUATION计算得出其前的系数就为负数。2)当经济指标逐渐变少,且不断趋近于0时,其前的系数也将变为0。3)财政政策系数a介于大于0,且介于0~1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4)金融存款余额系数b大于0,且介于0~2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5)农业收入系数d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e其变化是相当不稳定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财政收入系数和金融存款余额系数都在相对确定和稳定的范围内,故其影响与经济增长的方向是一致的,且其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收入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农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公共财政和国家金融价值取向,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金融)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县级政府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2006年以前,由于金融机构树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和主动性的支持并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后,统筹城乡战略的提出,国家开始更加注重区域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金融机构开始发挥其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开始重视信贷制度的完善过程同时也间接地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撑和帮助。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借助财政政策支持来发展并壮大县域经济。此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决定着县级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保障能力,雄厚的财政实力又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财政与金融(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如下机制和模式: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与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从而刺激县域经济的增长和扩大。

(2)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来保持适度的经济的增长。

(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刺激需求与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在尽可能地避免通过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总之,运用稳健财政政策保证适度经济增长,运用稳健金融政策保证适度货币供应既利于遏制通货紧缩的趋势,又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死灰复燃,来保持并促进县域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就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克服财政政策自身的不利因素,又可以完善金融政策自身的限制因素。虽然不同的区县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和模式以及区域特征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机制和模式进行的。一方面,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起推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财政政策作用力度越大,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另一方面,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在一定范围内,金融政策实施越好,县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好。此外,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作用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平衡、快速地。

六、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1)研究结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统筹城乡的区域计划,有利于更好地缩短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且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不仅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当两者配合作用时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时起关键性作用的,且其影响是同向正比的关系。结合九个区县各自当地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力度上是不同的而且其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偏向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相对比较发达的渝北区与相对比较落后的潼南县,它们同是一小时经济圈的区域规划城市,但两者经济的发展对财政金融政策的依赖程度却大不同。在促进渝北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政策起着最关键性地作用,但财政政策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潼南县而言,则是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共同配合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不同的区县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经济的发展影响具体程度是不同的。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重庆市其他28个区县。

(2)研究展望。以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总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又滋生了更多的经济膨胀和持续混乱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或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金融政策可以帮助区县一定程度上扫清这些障碍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平衡和快速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者共同的作用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经济会更加高速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随着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而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了解并运用好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使用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只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不断实践和与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和思想相结合,县域经济才会更加的发展和发达。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辟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来,使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特色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杨花英.财政金融支持下的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海南省凤凰县为例.2010.

[2] 卓国庆.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2009.

[3] 陈中杰,王泸宁.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政策建议.2009.

[4] 石盛林.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2011.

[5] 袁建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2006.

[6] 游祖勇.中国县域经济与政府行为分析[M].2000.

[7] 张奋勤.县域经济发展与规划[M].2000.

[8] 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M].2001.

[9] 梁吉义.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2002.

[10] 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2002.

[11] 姚高宽.县域经济发展探索[M].

[12] 啸风.县域经济调查与研究[M].2002.

[13] 刘剑英.县域经济发展论[M].2003.

[14] 高以诺.中国县域经济2002[M].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