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2:48:14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1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县域”这个概念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里的经济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因此国民经济需要加快转变发展的方式、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自然也要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减小对外依存程度,通过发掘内部力量,从而实现自身县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2.1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

内源型发展理论,也有学者称之为内生性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最开始是用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内源型发展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①VanderPloegandLong认为,内源性发展是一种动员过程,它要求本地社会将各种利益集团集合起来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规划和资源配置的机制,从而达到发展本地技能和资格方面能力的目的。②Garofoli认为,内源性发展包括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几种能力:如何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如何转变经济社会系统的能力、如何促进社会成员学习的能力,形成符合自身社会规则形式的能力。③日本学者宫本宪一和鹤见和子对内源性发展理论也有阐述:前者归纳了内源性发展模式的要点,包括居民的学习、综合目标、产业开发和居民参与制度这几点;后者提出“内发的发展论”,指出“不同地区的人们和集团适应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自觉地寻求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创造出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及养成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者和文件对内源型(或内生性)发展的含义解释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面,内源型发展是一种主要由地区内部来推动和利用地区自身优势和资源,尊重自身的价值和理念,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照搬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

2.2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原因

20世纪70~80年代后,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发展社会学的主流理论陷入困境,寻求内源型发展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亨利•明茨伯格在《发展的反思》中提出:“无论对于国家还是领导者,是不是已经到了内源性发展的时候了?”他认为,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是内源型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上,发达国家却避免让发展中国家实行内源型发展,而是借口自由贸易、全球化等原因把发展中国家引入歧途。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现实发展实践的反思,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和生活迅速得到改善,人口以及资本不断向这些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处于不发达地区的乡镇发展停滞,经济落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文化丧失,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地更为明显。农村的衰弱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引起社会贫富差距之间矛盾的根源,因此,在这以后,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贫富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理论界也试图寻找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难题,内源型发展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提出的。

3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在我国的实践及其存在问题

3.1以资源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资源型县域是我国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一个典型,长期以来,资源型县域经济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上,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县域经济都能走这条道路,天然赋予的资源优势是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先决条件。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在一个城市产业结构中居于支柱性地位,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依靠资源走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道路有其天然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县域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天然赋予的资源和国家或地方优惠的政策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很多有利因素逐渐消失,甚至转化为不利因素。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储量的日渐减少以及开发成本的不断上升,没有续接产业或者替代产业出现,导致企业倒闭、工人下岗,资源型产业也由兴盛逐渐转变成衰败,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

3.2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县域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特点是国有资产投入少、少有国家大项目的支撑、市场主体不足,所以在我国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民营经济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富民的源泉,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能够看到很多发展民营经济的掠影。在学者们总结的众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比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义乌模式”等等模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苏南模式”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使县域经济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的。而“温州模式”则是通过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它代表了中国农民在经济社会条件落后、交通和公共设施不发达又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情况下,通过自发地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例证,体现了一条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经济逐步壮大的发展路径。“义乌模式”和“温州模式”类似,主要是通过兴办专业市场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一般这样的县域在当地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并且能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从而持续发展,形成原发性的专业市场,以上这些都是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典型的例子。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内源型发展模式的缺陷:政府扶持不到位,缺乏外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创新的推动,导致民营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缺乏活力,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影响了县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4县域经济内源型发展的一般路径

刘福刚在《县域经济要走内生性发展道路》的演讲中提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道路就是立足县情,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从上述论断中可以农民、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总结出县域经济实现内源型发展的一般路径:

4.1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创新农业发展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在县域经济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和守旧,很难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缺少创新精神。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在农民身上下工夫,转变他们的观念,在农村开展科技兴农的宣传,培养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的成功,这会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在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鼓励农民创业的同时,也需要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立足县域基本情况,遵循农业科技规律,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是提高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建设,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软件的同时,硬件也要跟上,需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效率。此外,解决好农村土地经营问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需求压力越来越大,土地作为县域经济的宝贵资源,需要合理规划使用,既要保证耕地面积不被侵占,又要充分发挥土地经营在县域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

4.2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发展特色经济

明茨伯格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例举了内生发展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家族企业,这种企业发展方式被现代的理论家认为是传统的,但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大规模的家族企业,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们国家的江浙一带很多民营企业实际上都是家族制的企业。第二种是分流,即从一家企业分流出很多创造其他企业的企业家,他们成为彼此互助创办企业。还有一种方式是合作社,人们以社团的形式结合起来,把经济力量集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在现代的企业发展理论中,企业集群成为发展企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集群,又称产业区,是一些相关联系的企业在特定的地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既有本地自然资源因素又有社会历史根源,又受到本地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成为新产业区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地域内的中小企业网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网络内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发展了高效的竞争合作关系,可以形成既灵活又专业的生产协作组织,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工业园区是企业集群发展的载体,目前国内在很多县级城市都设立了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可以发挥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势,节省运费和能源,同时利于企业减少中间费用,推动企业在管理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县域工业想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需要依托工业园区,促进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发挥好企业在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特色经济是从本地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在某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比重,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建立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过分依赖资源禀赋,要将其理解为动态的过程,同时,也要努力发展特色工商业。实践证明,特色经济发展好的县域,其中小工商业的发展也比较好,从我国发达县域的发展经验看,县域中小工商企业集群发展与县域特色经济的壮大有很大的关联性,在企业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和适度竞争可以保持企业活力,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市场中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2

1.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1.1强国富民的基石。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县域国土面积896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6.45亿万元,占全国GDP的55.15%。同时,县域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才能稳定。

1.2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1.3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集中了货币总量的60%,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1.4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贸、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十一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剂。

2.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选择

2.1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会经过从不平衡增长到趋于相对稳定,到发展差异缩小,最后趋于平衡增长的总体发展过程。因此,在发展观念上,必须承认经济发展本身的差异性和现实性,集中发展优势,在集中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协调,最终达到经济总体的快速发展。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整体推进,做到“突出一个整体,抓好两种经济,搞好三个结合”。

突出一个整体,就是要树立全县(乡)一盘棋,县乡经济一体抓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突出整体规划,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整体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各乡镇围绕这个整体规划,去找准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优势,即整合全县现有的自然、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充分发挥县区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打破乡镇界限,形成合力,携手发展,形成一个一、二、三产业齐上,大中小项目并举,县乡村联动的局面。

抓好两种经济,即抓好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个县区要占领竞争制高点,从产业经济上看,就是要抓好特色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所有制经济上看,就是要主攻民营经济,增长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发展两种经济,关键要做到三个结合。首先要搞好内外结合,即抓好县域内的资源、资本与外部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和理念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激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盘活本地存量资产和资源,使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劳务输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次是搞好城乡结合,就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某一方面看,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培育产业,只有大量产业聚集,城镇才能保证旺盛的活力。城镇化战略必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培育有机结合,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前期工作来抓。第三是搞好工农结合,即要把工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一要坚持工业化的道路不动摇。不工不富,不商不富,发展农村工业就要围绕“农”字作文章,着力建设食品工业基地。二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要借鉴工业企业经营、销售、管理和打造品牌等方面的做法,使农村企业确定自己要经营的优势产品,把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农户、基地以及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视同工业的生产车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2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和多样化经济,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县域是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历史人文和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都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必然呈现多样化。每一个成功的县都有各自显著特点,有的一县一品,有的一县多品,或特色农业、特色工业;或特色出口贸易、特色矿产资源产业;亦或是特色旅游业等。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应该结合县域实际,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少我多,人多我特上下功夫,建立起具有产业优势的特色经济,要从根本上打破县就是农、农就是粮的老模式。

2.3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市场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它没有国界,更没有县界。县域经济是现代经济,不是“诸候经济”,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跳出县域范围发展经济,确立竞争优势,而不能划地为牢,在小圈圈里搞“鸟笼经济”。凡是经济发达的县,都有一条普遍的经验,那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应当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

2.4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突出强调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增进的同时,不能脱离或损害维持一切生命系统的自然生态与自然资源的基础,必须形成一种能够使自然资源和生命维持系统都安然无恙的经济与社会制度,从而使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境况能够得到不断地、普遍地改善。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人口从解放初期的四亿五千万,到七十年代的八亿,再到二十世纪的十三亿,增长速度惊人,而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是粮食进口的大国,每年进口量达二千多万吨。二是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建立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三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遏制生态恶化。四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二十年前,早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初,国家高层领导就提出,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从而使环境保护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今我们的GDP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而环境污染却如烂泥里拖稻草越拖越重,空气、水源、土地的污染与日俱增。

2.5县域经济必须强调高质量,坚持技术进步为指导的原则。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或是传统的优质产业,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都是不行的。靠科技进步形成的特色经济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科技含量低是阻碍县域经济与农村专业市场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之一。市场经济的角逐,实质上是技术的角逐,人才的角逐,智力的角逐。继续重复几千几年的耕种品种和作业方式,永远不会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主动。只有“科技兴脑”,然后才能“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用一流的土地,一流的种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走出一条以特色资源为基地,以城市资源为依托,以设施基地为平台,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3.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选择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扣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为中心,提高经济综合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高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服务、乡镇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3.2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

3.3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发展实践也告诉我们,发展特色经济才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经济”,“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新亮点。

3.4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和集镇。从我国发展经济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地区,近十几年来形成一个密集型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和创造条件。

3.5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投资,要靠科学的选项来推动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创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崛起将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二)提高名牌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先导。政府要意识在先,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指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品及服务项目的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创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利用技术协作网络,增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所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名牌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试制一代、构思一代,适应市场潮流,引领市场潮流。(三)扩大名牌经营规模。名牌具有强大扩张的内在动力,名牌发展与规模经营紧紧相依,相辅相成。地方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联合、兼并、控股、收购等形式,聚集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力量,以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名牌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配套生产,形成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经营格局和名牌产品产业链,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4

苏北县域经济在积极探索发展的同时,其内外部的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未来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苏北县域经济是更开放的经济体。随着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形成,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再重复“诸侯经济”的老路,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县域经济要素秉赋的开放型特色经济,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注重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利用,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龙头企业仍是苏北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市场的基本单元,起着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市场活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在苏北地区往往是几家龙头企业支撑着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通过调动当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增加企业所在地的社会财富。当地政府在关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布局的考虑中,往往是考虑龙头企业对原材料的吸收消化能力,产成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地方特色产业链发展政策。

第三、发展苏北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苏北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要组成的经济体,苏北县域是农村的集中区域,县域内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能否建成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总理在经济日报成立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批示中,就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推动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5

近年来,我省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体制上充分“松绑”,县域经济发展的战车隆隆前进。自20*年起,县域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出现“V”型大反转,步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到去年,县域生产总值4391.1亿元,增长14.8%。

但不可否认,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生产要素制约明显。如何破瓶颈、越藩篱,实现县域经济更大发展,已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关键。

加快工业化进程

县域经济,一度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短腿”。20*年,县域经济的主要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痛定思痛,在当年的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我省明确提出,走工业强县之路。

事实证明,工业强,则县强;县域强,则省强。

以肥西为例。该县近年来主动融入江汽、格力等大企业分工协作体系,重点抓好汽车、机械、家电等支柱产业的配套加工业。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使该县成为合肥首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百亿的县。在去年中国中部百强县排行榜上,肥西县在我省入围的11个县(市)中位居第一。

事实上,无论以宁国市为代表的内生工业经济主导型,以肥西县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带动型,以凤台县为代表的资源性经济加工型,及以芜湖县为代表的产业招商带动型,我省的县域龙头,没有一个不是工业化水平较高、拥有一批优势企业的工业强县。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县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1家,占全省的85.6%,工业增加值增长27.8%,比全省高6.1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9誜38.6誜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提高2.7个百分点。有关专家强调:“我省县域经济开始步入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重要转型期。”

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这是县域突破的关节点之一。

目前全省61个县中,只有21个是工业主导型县。加快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就是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县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承接城市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做文章。

无为,就是我省十强县中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探路者。20*年,全县1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入驻无为经济开发区、无城、高沟三大工业园区的企业占85%;特种电缆产业成为全省县域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已拥有企业180家,其中11家进入“中国电线电缆百强”。

提高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江浙也好、省内也好,发展水平高的县,高就高在市场化水平上,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强,走上了依靠市场和民间力量发展经济的轨道,实现了政府营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省长王三运曾在有关会议上强调。

省长之言喻意明显:提高市场化程度,通过市场化途径,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是县域经济必须突破的又一个关节点。

县级财政可用财力不足,工业投入资金不够;金融部门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县域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毋庸置疑,许多县发展过程中都遭遇了资金瓶颈。据了解,去年我省县域新增贷款187.8亿元,仅占全省新增贷款的20.4%,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比重。

如何突破诸如此类生产要素的制约?省统计局副局长张培胜说:“必须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发展难题。”

牢居十强县榜单之首的宁国市,就写活了“市场”文章,缓解了“融资难”困境,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宁国中鼎和江南化工通过上市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达到7.7亿元;飞达集团实施“股权融资”,引进资金2.8亿元。去年11月,全省首家民营小额贷款公司——宁国江南汇丰小额信贷有限公司挂牌运营以来,已经为50家中小企业投放贷款3000万元……

“一定要坚持市场取向,重视利用民间力量发展经济,推进全民创业,搞活中小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获取和配置资源,以增量资源来盘活资源,以内部资源嫁接外部资源,不断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这是我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症良药。

营造更宽松环境

4月28日,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宣布20*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动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成为全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力量。

“这几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很快,势头很好,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地重视县域经济、支持县域经济,出台了许多好的政策措施。”省发改委综合处副处长曹越方说。

20*年7月1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具体政策有27项,涉及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建设用地管理、支持开发区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强组织领导等。

所有的政策,都在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完善项目前期工作为突破口,省发改委加大了对县域项目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支持县域开发区建设,实现了县县都有开发区的目标。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理顺了省对县财政分配关系,简化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财政运行效率。“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对县的财政体制是最清晰、最规范的,也是直接、最有利的。”省财政厅有关人士介绍。

与此同时,我省还实施了系列财政扶持政策。2003年以来,省财政安排县域工业园区贴息和奖励资金3.9亿元,直接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近100亿元;筹集安排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资金30亿元。

为县域经济发展挤出空间,省国土资源厅近两年共上报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56.5万亩,特别是去年积极争取国家直管计划指标11.3万亩。

在体制上为县域松绑,是我省营造县域发展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去年,我省选择12个县开展经济社会管理扩权试点。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12个县生产总值增长15.6%,比全省县域高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28.9%,比全省县域高1.1个百分点。原先经济较为落后的砀山县、岳西县财政收入分别增长48.4%和42.6%,分别提高23.9和24.5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6

一、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xx下辖一区一县,县域单位只有xx一县。xx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煤炭、花岗石储量较为丰富。

20*年末,xx县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万人,占总人口的76.6%,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占23.4%。耕地总面积76.2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9亩。

2、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至20*年,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9.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8.45%;第二产业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8.39%;第三产业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10.3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6.27万亩,其中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8.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8.01万吨,比20*年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8.65%;完成地方性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5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3元,增长8.22%。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xx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析,xx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县域单位综合经济实力较弱

据统计,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gdp平均38.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1.32亿元。20*年,我市县域经济完成生产总值20.93亿元,在全省69个县域单位中排第五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74亿元,也居全省第5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相差17.5亿元和0.58亿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4%和56.1%。

2、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与市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20*年,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5%,低于全国水平41.3个百分点;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27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7.4%,仅为市辖区的8%。而且随着这几年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与市区相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20*年,我市经济增长18.16%,市辖区增长20.17%,而县域经济增速只有9.02%,分别比全市、市辖区低9.14和11.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09%,分别比市本级、市辖区低37.75和41.8个百分点。

3、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20*年,xx城镇化率达到5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8和25.6个百分点,但xx县城镇化率仅为28.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市15.1、2.3和27.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近年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支付能力弱化等因素,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所放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

4、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中表现在传统农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难;工业经济比重偏小,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支柱产业不够明显,产业聚集程度不高,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较慢,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壮大难。

5、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工业比重过低,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力改善社会公共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卫生等社会服务上明显不足,使得财政杠杆作用难以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及原因

以上诸多问题,折射出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矛盾。

1、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为主。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性障碍,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3、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县域经济“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摆脱边缘化危机,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突出优势和地方特色,大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

要按照全市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协作生产经营,加强“龙头”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要以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县域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通过高投入和高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县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

2、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要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把做大工业总量与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相结合,把主攻工业的重点放在培植矿业、电力、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上,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促产业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要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聚集,把工业园区办成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使之成为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创新管理体制,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构建中小企业群,加快县域工业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需求

县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而农民又在县域内占绝大多数,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央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继续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继续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提升农民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7

一、坚持观念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五种意识:一是发展意识。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力引导,鼓励企业经营管理者树立“办大企业、树高品牌、抓大市场、创新技术”的新理念,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我县工业的整体水平。二是机遇意识。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和新挑战,审时度势,抓住新机遇,开拓新思路,推动新发展,增创新优势。三是大局意识。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部门与地方的关系,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全县利益,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四是服务意识。切实转变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上来,为民营经济大开绿灯,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五是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都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扶持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己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发挥资源优势,致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因地制宜,培育新的产业优势和物色产品。我县有山地面积298万亩,竹木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30万千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xx特色的“山水”经济。一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要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入发展“三高”农业的做法,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抓政策激励、抓发展规划,抓龙头带动和抓技术扶持上来,发展壮大“东茶西果南瓷北烟中菜”区划经济。要突出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小水电。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水电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放脚,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能人和企业老板投资兴办小水电,增强我县经济收入来源。

三、盘活企业资产,加快国有企业转制步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发展由于受到体制、管理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造成许多国有企业资产闲置、资源浪费。为此,要进一步拓宽国企改革思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出台有关优惠政策,认真制定改革和发展规划,通过采取产权转让、兼并重组、嫁接改造等形式拓宽加快国有企业退出通道,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促使企业重焕生机、重现活力。具体地说,要重点建立“三条退出通道”:一是“以股份促退出”。对生产正常,债务较轻,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如水轮机厂、汽修厂等可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形式退出。二是“以出售促退出”。对生产正常、效益和发展前景较好,负担任务重的企业,如特陶厂、大通电子厂、电机厂、水泥厂等可实行公开拍卖,出售国有产权或控股权。三是“以破产促退出”。对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要大胆实行破产重组,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当前,要重点抓好对陶瓷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企业县陶瓷原料厂、陶研所的改革脱困工作。通过拍卖、兼并、破产、租赁等方式,进行产权改革,整合资源,激活企业,为我县的陶瓷业发展提供原料生产和科技支持。此外,要切实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对资产价值较低、负债较重,退出困难的企业,建议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安置职工,确保顺利完成国企退出任务。

四、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要重点抓好“四大工程”建设:一是交通公路工程建设。重点要抓好瓷区公路和三大出口公路建设,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要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创造条件建立铁路运输基地。同时,要大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实现xx境内通高速公路。二是市政工程建设。加快县城和次中心城市、中心镇发展步伐,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投资置业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三是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着力抓好县城防洪堤建设和水库、堤围的除险加固以及供电线路改造工作。四是信息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通信设施和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我县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要以资源为导向,以工业园区载体,充分利用各种贸洽会、恳亲会、侨贤回乡探亲的有利时机,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向他们宣传县委、县政府发展经济的新思路,大力推介优质高效的引资服务台,吸引更多的侨胞、商客前来投资置业。当前,要重点抓好高陂陶瓷工业园区、三河综合工业园区和茶阳商贸工业园区的建设,为招商引资筑好良好的发展平台。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效果。要适时调整思路和对策,重在加快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步伐。在引进项目上,坚持以大项目为重点,大、中、小项目一齐抓,扩大引资范围,拓宽引资领域,在抓好传统项目引进的同时,抓紧大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力度;在引进资金上,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既要重视引进县外的资金,又要盘活利用好县内的资金如金融资金等,把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县域经济发展中去。三是充分利用xx对口帮扶的契机,主动出击寻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借助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等优势,促进我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

六、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镇级经济和次中心城市发展。

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县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事业费支出,稳定提高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大力扶持弱质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大金融对乡镇经济的支持力度。要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着力改善金融服务。要不断创新信贷方式,努力拓宽乡镇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支持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小城镇等工程建设,完善乡村功能,促其快速发展。四是加强部门服务。同时,要积极协助和支持乡镇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全力支持乡镇经济发展。五是加快中心镇和次中心城市的发展步伐。把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业,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县城和次中心城市、中心镇对区域经济优化整合和集聚辐射功能,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构建更高更大的平台。

七、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

一是巩固发展第一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调特、调优、调高,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扩种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做强特色农业。二是壮大提升第二产业。要坚持思路、结构、科技、体制、管理、环境六大创新,实行政策扶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扶优扶强扶大工业经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运用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商贸、交通、市政服务等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信息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八、落实激励机制,调动镇级的积极性。

我县镇级财政运行质量较差,财政收入少,财力薄弱,困难重重。因此,要制订激励机制,理顺分配关系,充分调动镇级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财政实力。我想可采取两条激励措施:一是对超额完成县下达税收任务的,可将中央、省返还地方的税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镇政府;二是对新办企业创新税收的,在一定时期内可将中央、省返还地方的税收部分全部返还给镇政府。通过发展壮大镇级经济实力,加快镇级经济实力,加快镇级经济的发展步伐。此外,要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不断增加各镇财政的收入来源。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8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事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

近年来,*县委、政府深入调研,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生态浙江”和“把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作要求,紧跟温州“一港三城”建设步伐,正确把握欠发达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确立了全面建设生态小康县的发展目标,致力打造欠发达山区的“亲善政府、温暖社会、美丽家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的县域经济与其他发展县域经济比较,无论是从经济水平还是发展效益来看,仍相差甚远,县域经济整体水平落后,财力严重不足;城镇化水不低,农民增收缓慢;主导产业不清,县域特色经济不明显;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资源优势难以发挥等问题仍较突出。概括起来,*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三喜”和“四忧”的总体特征。

一喜是优势产业得到培育。改革开放以来,*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立足自身优势,一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以效益为目标,加快安全、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的生产,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区、区域化的生产格局,出现了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基地,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二是发展资源型工业。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着重抓好水电、矿产、竹制品和绿色食品加工等资源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重点是开发水电业、矿产品、竹制品加工业、绿色食品等。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主要是加大旅游开发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观光、度假、休闲等旅游项目,挖掘、保护和开发古民居、古建筑等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努力促进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不断繁荣,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二喜是劳务输出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自*年以来,对渴望走出去但缺一技之长的农民,按照“一支队伍、二本证书、三个中心、四项任务”的要求,深化农民知识培训,加强劳务输出管理。改变了以往“苦力多、挣钱少,出力多、技能少”、“外出无路、打工无门”的状况,促进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劳动型向技能劳动型转变,劳务输出由自发盲目型向组织有序型转变。通过努力,形成了一支人数多达10万、足迹遍及全国劳务输出大军,涉及建材、建筑、服装和服务业等行业,每年赚回资金6亿多元,提高当地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活力的一个亮点。

三喜是招商引资初现成效。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山坡地多的优势,克服土地瓶颈制约,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与资源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年起至*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企业34家,涉及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等各行业,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内资1.73亿元,新引进企业已投产生产的有8家,其他引进的项目将陆续兴建投产。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和我县区位条件的逐步改善,特别是距离温州较近彭月产业转移基地的建立,将提升我县开放型经济规模和水平,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忧是经济实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年全县GDP为19.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人均GDP仅5553元,人均财政收入363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在全省、全市都处于最低水平,是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运转举步维艰。

二忧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是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现有36个乡镇中,虽有建制镇11个,但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小且渠道不畅,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弱,城镇化进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据统计,*年未,*在建城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为6.7万人,当年全县常住人口为26.9万人,城镇化率仅为24.9%。

三忧是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具有丰富的资源,虽然已不是“远在深山未人知”,但受交通、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发展速度不快,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彻底的开发利用,资源开发成本高,科技附加值低,难以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集聚力的县域经济体系,无法融入温州的经济发展圈。

四忧是农民增收缓慢、贫困面仍然较广。农村改革20多年来,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纵深影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增收的差距越来越大,且受自然灾害、粮价下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增收十分缓慢,还有一部分农民生活困苦,贫困面仍然较广。至*年底,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6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89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3694元,与温州市平均水平相差3879元,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还有35411人。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干部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在差距面前挺不直腰杆,缺乏发愤图强、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一些群众思维方式落后,缺乏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怕担风险,安于现状,这些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地处山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

三是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了竹木、茶叶等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但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工业企业少而不大,土特品种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是政策优势不突出,发展合力不强。*作为浙江的一个欠发达县,享有各级规定的扶持经济欠达地区的政策,但与周边的县市相比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如景宁县是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苍南、福鼎、福安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福鼎市是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对台贸易区,福安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放促开发脱贫致富综合改革试验区”,均拥有特殊的优惠政策,政策优势明显。另外,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不运用改革方式和市场经济手段抓经济工作,该取消的程序不取消,不该管的事情还在管,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营运。重点工程建设经常有个别人为一些无理要求聚众滋事,阻拦建设,使项目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发展合力不强。

五是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加快发展和维稳的压力大。*集山区、库区、边远区、灾害多发区于一体的县,历年来积累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尤其是矽肺病、库区移民、地震灾害、国有企业职工安置等问题,都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今后如何正确立足县情,面对区位劣势的客观事实,扬长避短,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道路,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实际,聚优化劣,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思路决定出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优化地方发展战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突出发展战略的地方性,即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聚合整体优势,化解局部劣势,选择适宜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路子。*地处闽浙交界,属浙南闽北结合部的一个山区县,区位优势不明显。矿产、水能、旅游、农业等资源丰富多样,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合理开发利用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但结构不合理,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交通、能源、通信条件大为改善,但“瓶颈”制约仍很突出;经济发展速度纵比还算可以,但横比滞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我们吃透县情,搞清优势,在新形势下求发展,谋划新思路,采用新办法,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其实质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只有坚持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找准发展定位,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自己可为,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骨干项目,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形成规模优势。首先要突出生态特色化,借助新型农业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在“新、奇、特”上做文章,突出地方农副产品优势,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系统工程和发展生态旅游工程;其次是要突出品牌市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市场需求与营销链条的建设,及时搜集和反馈信息,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方式扩大市场规模,高度重视品牌的培养,对已形成品牌,如“三杯香”要注意保护,以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总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把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竹制品和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上,营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但要想其成为*山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就必须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继续给予扶持和帮助,才能做大做强,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突出重点,依托资源开发,壮大经济实力。制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不是为了例行政务式的应付,而是为了调整目标,明确主攻方向,主动出击,更好地指导一个地方加快发展。这就要求地方的发展战略必须注重实践性,既要有站得高、看得远,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性,又要有务实进取,有激人奋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同时又要有便于操作的可行性战略措施和办法。突出地方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是优化地方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略措施上必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实施整体推进,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实施重点突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形成拳头,解决一段时期内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着眼于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善于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带活全盘。

发展县域经济,不能拘泥于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因地制宜,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也就是说县域内或乡镇区域内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资源优势明显,就把什么产业作为重点,决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认识本县的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优势,并把其放在大市场、大环境中去审视、去分析,从而确定开发的重点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符合本县实际的发展路子,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中最有特色和潜力的大致有三类。一是以氡泉、乌岩岭、廊桥、古民居等为代表的宝贵的、独特的旅游资源。二是以青山绿水、山水相依、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和称为天然大氧吧的环境资源。三是以名、特、优为基本特征的丰富多彩的以茶叶、高山蔬菜,竹制品等为代表的农特副产品的资源。三大资源互为呼应,相互补充,显现了我县自然资源无与伦比的比较优势。

面对资源优势,确立科学的开发策略,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对开发条件相近的竹木制品、茶叶、高山蔬菜等产品,要从提高品质和促销上下功夫,着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场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减少农民发展种植、养植和加工业的市场风险,实行有序竞争;对生态旅游要依托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突出特点,大力重点开发,做到立足长远、规划有序、定位准确、灵活筹资、综合开发,致力打造*旅游精品,把旅游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对水力等再生资源,要实行规模开发。在对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今后几年,*县发展的重点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几个特色行业的规模企业,增强规模效应和竞争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才能增加县级财政收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9

自身对比,我们的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全省比,特别是与先进县市相比,我市县域经济还存在着综合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而且呈现出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是形势所逼,形势所迫。如果不加快发展,我们就会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一定要从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咬紧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实施“县域推进”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努力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面。

纵观我市县域经济现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放思想,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先进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其精髓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用新观念、新办法、新举措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在发展县域经济上,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先进地区解放思想的胆识和勇气,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一是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发新的思路、产生新的动力。可以讲,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解放上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胆识不够。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解放思想,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各级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排除了一些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但有些传统观念的残余仍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县域经济上,我们有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至今还是激进不足、保守有余。或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办事情;或不敢闯、不敢试、不敢冒风险,不善于在新事物、新领域中探索规律,满足于没有创新的平稳,缺少“敢为天下先、舍我其谁”的气魄;或习惯于自己同自己比,满足于“年年有进步”,没有把本地发展放到全省、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中去比较,看不到天外有天、县外有县。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我们的某些部门总跳不出老框框,只看红头文件,只看上级指示,不看具体情况。解放思想的口号喊了不少,但到了实际工作中思想还是没有解放,强调条条框框,强调困难条件,强调客观原因,一遇到具体问题就死抱住小团体利益不放,置大局于不顾,互相争论,互相推诿扯皮,没有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发展的大局放在心上。我们的县域经济要有大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上有新作为、有一个大的突破。

二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识,正确处理好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不是不发展,不等于不要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很难调整,增长方式很难转变,统筹协调发展也难于实现,更谈不上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市县域经济总量还比较小,一二三产业都处在发展阶段,更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当然,也必须明确这种速度不能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激化社会矛盾为代价。我们在调整结构、增加投入等各项工作中都要充分体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

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运作。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强,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够深,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不善于用市场的手段、开放的手段来搞经济建设,这也是当前制约我们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快发展,必须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市场经济知识和规律,不断提高运用市场的办法和手段发展经济的本领,多从市场中、从对外开放上想办法、寻出路、求发展。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各级政府部门要变管理为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中央、省的一些政策,要认真研究,辩证理解,不能死搬硬套,一切都要以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大局为重。只要有利于发展,在党纪国法范围内,就应放开手脚去试、去闯、去干。

二、搞好中长期规划,科学谋划发展

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只有打破传统思维观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高起点、超前谋划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超常发展,在新的竞争中实现后来者居上。规划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蓝图,是指导经济发展和进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县市要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根据县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环境特点,从与区域周边大环境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近期发展的突破口以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其次要根据县内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国内外同类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性产业和产品作为县内发展的主导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从县情出,立足于发展、着眼于跨越,立足于实际、着眼于突破,立足于完善、着眼于提升,科学谋划思路,精心描绘蓝图。当前,各县市应针对“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功能区划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优势等条件,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和选择发展模式,对经济进行合理布局,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进行合理调整,对发展重点进行科学定位。规划要着重突出主导产业、特色优势、规模效益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科学规划的水平。思路一旦确定,就要上下统一,坚定不移地按照这张蓝图抓好实施,抓好落实,一届接着一届干,尽最大努力争取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发挥比较优势,培植壮大特色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展特色经济。实际上,每个县市区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和区域特色,这种差异中都蕴含着潜在的发展优势。善于发现潜在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优势特色产业,是相对落后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必然要求。温州等地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从差异中把握优势,大力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的产业体系,欠发达地区也能走上快速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各县市依托本地传统和资源优势,培植了一批特色产业,像禹城的功能糖、陵县的大豆、玉米深加工、乐陵的刹车片、体育器材、武城的汽车配件、庆云的畜禽加工、夏津的面粉加工、宁津的餐桌餐椅等等,形成了一批有鲜明地方特色、发展前景好的产品或产业集群。下一步各县市区应围绕这些已有的优势产业、知名品牌,整合力量,把特色搞浓,把优势造强。要让特色与县市齐名,要一提到某个特色经济项目就想到该县的名称,甚至成为该县的代名词。当前要突出抓好这些特色产业的前后置关联,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培植新项目,既使是小产品,只要有突出特色、发展前景,也要加快培植,加速扩张,形成规模,构筑起大产业、大市场。要引导、鼓励优势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投入,使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形成“链条”、“板块”,成为县域经济的隆起带。

四、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工作思路,引领经济快速发展

无工不富,没有工业的发展,就谈不上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工业经济的带动,县域经济就难以迅速壮大。我市县域经济与先进地区最大的差距就是工业上的差距。而工业上的差距主要是缺少“大而强”的企业和“大而好”的项目。因此,加快发展的关键就是培植、引进大项目,发展大工业,提高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要在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基础上,把壮大优势产业、膨胀骨干企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对现有经济支柱产业和企业给予专项支持,促其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当前工业问题的核心是项目问题。有了好的项目,企业的规模和生产经营就会不断扩大,竞争实力就会不断增强,企业和当地经济就会持续不断地加快发展。因此,要把抓好项目工作作为当前发展县域工业的重要任务。每个县市区、每个重点企业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拿出3-5年的项目发展规划,并切实抓好落实。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项目就是抓调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通过科学论证开发项目,通过跑部进省争取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千方百计保证每年都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家队伍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企业家,打造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大力推动我市县域工业化进程,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参与和推动。目前我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2700多家,其中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经营者的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甚至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很多企业仍属于家长式、家族式或经验式的管理。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或规模不大时,问题暴露的还不是很多,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我市企业只所以“群山少峰”,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教育,培养一批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企业经营者队伍,这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首先,要通过教育,使企业家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登高望远,放长“眼量”,切实增强求突破、求发展的主动意识。要把企业当做事业来干,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要强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善待职工、回报社会、体现价值。其次要以培训教育为抓手,着重提高企业家的素质能力。充分利用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方法,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激发欲望,增强企业经营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引导和激励企业家强化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增添知识“储量”,提高管理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三,要加强企业家后备队伍培养,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形成“梯队”结构。第四,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关心支持企业家的成长,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在社会上给予表彰鼓励,在政治上给予一定的待遇。

五、挖掘创新优势,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

优势就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其实,我们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是很多的,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等等。关键看我们如何认知、利用这些优势,找到最佳切入点。近几年,齐河县充分发挥“靠近济南”的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接受资本项目梯度转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南融北接”战略,为县域经济创造了一次借势发展的机会,各县市应充分把握机遇,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积极接受其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积极参入其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提升县域内相关产业的专业化生产能力。

现实既有的有利条件是优势,现实没有的,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也是优势。南方一些地区过去发展县域经济的条件并不是很好,甚至严重缺乏自然资源这一关键优势,但他们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从而获得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发展的优势。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无中生有、小题大作”的思维模式,或及时抓住为数不多的少数优势,尽可能将其发挥到极至;或创造新的优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庆云县利用地处两省交界和有经商传统的条件,从创建商贸集散地入手,推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加快发展的新优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就是创造优势求发展的很好例证。各县市在这方面一定要下大气力,下狠功夫,做强局部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增强相对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千方百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篇10

背景一:“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全面启动

不久前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9+2”“泛珠三角”经济圈正式启动,并打造“1358”经济圈,即构建1小时(大珠三角)、3小时(广东)、5小时(大华南)、8小时(泛珠三角)人流、物流、休闲旅游圈。这是一个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强,GDP的1/3的超级经济体。对于与广东联系相当紧密,但又一直徘徊在广东珠三角经济圈外的湖南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正如周伯华省长在会上表示的:“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既是湖南的责任,也是湖南加快发展的捷径。”目前,充分发挥湖南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内环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后院”的作用,把外源性经济作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全面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背景二:蓝山经济发展的“三大反常”现象

近两年来,地处“楚尾粤头”的湖南省蓝山县,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迅速崛起了一座毛织城,并相继出现了“三大反常”现象,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一是“小水电”强县没电用。蓝山“小水电”在全省小有名气,是湖南唯一一个不归电力局管的县。上个世纪末,全县小水电装机3.5万千瓦,大量余电外卖郴州。近三年来水电装机增加2倍,总装机达10.8万千瓦,已竣工上网运行的有7.5万千瓦。但随着工商业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剧增,三年人均用电增加200度,达到人均用电500度,工业用电量翻了一番。目前,电力负荷缺口在2万千瓦左右。二是新建房主没房住。蓝山以毛织业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3年时间发展到300多家,县城人口3年增加2万人,县城房屋出租率提高了三成以上,近乎饱和,不少建了新房的人将房屋整体出租给别人办厂开店,自己却去租房子住。三是企业找不到“打工仔”。就业问题曾经是一个非常压头的问题。近年来,全县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用工缺口在1万人以上,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50家,可容纳5万人就业,目前用工3万多人,政府不得不派出几支队伍到外省外地招工、求助。三大“反常”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蓝山人气趋旺,发展加速的现状。有人把它称之为“蓝山现象”,或曰“蓝山效应”。

背景三:蓝山发展曾经历曲折

蓝山经济曾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肩扛全省发展乡镇企业的大旗,1993年全省首届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以蓝山为开幕现场,当时与邵东并驾齐驱,名噪一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观念、环境等一时没有跟上来,到了2000年,步入低谷。石材生产由高峰期298条生产线,只剩下12条生产线,民营经济全面萎缩,缴税绝对额减少892万元,县级财政收入3年只增加501万元,干部、职工四、五个月领不到工资,怨声载道。《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曝光、警示。

把压力当作动力,把教训变为智慧,这是蓝山人迈向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一届蓝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民营立县、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铁肩硬手抓环境,集中精力抓发展,突出解决了六大问题,即:抓战略研究,解决了思路不清的问题;抓集中整治,解决了环境不优的问题;抓结构调整(产业培植),解决了效益不高的问题;抓招商引资,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抓项目建设,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抓机制创新,解决了存量不活的问题。短短二、三时间,蓝山经济再度崛起,民营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八成。特别是蓝山毛织加工业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起步,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仅二年多时间,就发展到300余家,拥有织机2万多台(套),用工近3万人,年工缴费收入3亿元,成为湖南承接广东沿海外向型毛织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最大基地。一年中,县城陡然增加了一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人气大旺,百业大兴,可租用房屋门面全部告罄,超市、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两家投资分别在540万美元、350万美元,计划用工分别为6000人、4000人的大型外资企业和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港资电子公司相继落户蓝山,一座毛织城迅速崛起,令人瞩目。

蓝山的再度崛起,呈现出的三种反常现象,从不同侧面诠释了蓝山县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内涵,三者之间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三种反常”现象,不仅是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的,而且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在一个县,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加快,伴之而来出现的矛盾,也是很正常的,这是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使县域经济永葆活力。

蓝山迅速崛起的启示

(一)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有准确的产业定位

湖南的县域经济如何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对此,应深入分析湘粤两省产业结构差异,准确把握大珠三角产业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承接对方相对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环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且在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上下工夫,从而融入大珠三角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去。

审视蓝山再度崛起的奥秘,最主要是得益于对自身县情的清醒认识,对产业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对战略机遇的及时把握,赢得了发展的先机。为了加快蓝山发展,2001年初,该县组织开展了全县性的大调研、大讨论,客观分析县情,审视发展大势,认为蓝山经济发展具有三大优势并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蓝山毗邻广东,永连公路开通后,去广州可朝发夕归,发展“归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二是蓝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早,走民营化道路的观念强,九五期间,推行国企改革,国有工业企业基本退出市场,具有体制优势;三是蓝山人经济意识强,民间资本比较雄厚,35万人就有8万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广东打工的有6万人,尤以从事毛织加工为主,且不少已成为活跃在广东毛织加工业的精英,当上了老板或技术骨干,具有人文优势;同时,粤港澳“珠三角”产业正在优化、升级,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处于承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前沿阵地的蓝山,正面临着良好历史机遇。为此,该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以发展毛织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把蓝山建设成为内地承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区。可以说,蓝山早就以自己的果敢行动,把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设想变成了初步现实,为我省实现与“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的全面对接,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区域观

行政区划是一种客观存在,经济区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要求。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格局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县级行政区域空间。过去依照行政级别来确认和培育区域经济中心的办法,实践证明,已越来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县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跳出行政区的束缚,按照区域经济的分工,从经济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融入到“泛珠三角”经济圈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经济区域中去。

(三)发展县域经济产业定位要突出区域特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一样处于战略性大调整阶段。因此,产业优化调整是全国面临的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区域经济,一个地市、甚至一个省的产业结构都不可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求平衡,更何况县域经济这一层次。针对县域经济缺乏龙头、产业层次低的现实,县域经济发展在多方竞争的情况下,只能实施非均衡的竞争战略。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发展,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实行重点扶持,重点突破,经营强项,发挥优势。蓝山的毛织加工、小水电等支柱产业形成过程,正是实施非均衡的竞争战略,重点突破的结果。

(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民营化的道路

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决策科学,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增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戏”,为实现与泛珠三角产业对接提供体制保障。就拿蓝山来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亿元,人平超过3000元。对这笔可观的社会财富,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把民间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放“虎”出笼,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推动由商贸流通、社会服务向产业投资领域的转换,实现民营经济质的飞跃。该县2003年新建的49个电站的1.7亿元投资,全部由民间业主投资,政府没有出一分钱,成为蓝山经济的一大特色。

(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我国的产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学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政府是服务的主体,政府对于企业,不是指手划脚、横加干预的“婆婆”,而是把共同利益建立在发展地方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基础上的战略伙伴关系。尽管集群的发生往往是自发的,但作为资源配置组织者的政府却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尤其是在集群的发展阶段,政府的引导作用更为显见。其主要作用就是创造产业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资本和要素是流动的。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营造商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产业环境。象丽宏、承阳这样的大型毛织企业之所以能落户蓝山,而没有被据说“政策条件”比蓝山还优惠的地方拉去,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了蓝山已有数百家中小毛织企业所形成的良好产业环境,将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时,大型企业的引进,又可为中小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县原有毛织加工企业只能完成织、缝两道工序,现丽宏、承阳公司可把毛织加工挑、洗、染、绣、出口一条龙工序全部完成,直接与外商签订加工销售合同,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扩大信贷资金的投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诚信是经济合作的基础。而目前,地方特别是县级金融资源流失十分严重。以蓝山为例,2003年全县贷款余额仅增长3.2%,远低于全省17.8%和全国21.4%的增长水平。2000年蓝山存贷差3.8亿元,2003年达到6.4亿元,增长了67%,扣除各种准备金和历年亏损,可供信贷的资金超过4亿元。当前,特别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地方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切实抓好信用体系、信用环境建的建设,努力创建金融安全区,尽快将金融优势转为经济优势,防止金融资源流失,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七)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优化经济环境

环境优劣关系到县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生死存亡。对外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不行就进不来,发展环境不好就留不住。为了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抢占发展先机,我们必须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兑现政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