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4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对策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科学有效地资源配制的经济。县域经济是省市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省市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处于“乡之首,城之尾”,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综合体。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点。具有向上联接大城市,向下辐射乡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 也是实现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纽带。县域经济是由地方工、商业和微小企业以及农、牧业经济组成的同类产品的联片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要改变这种漫步走的常态,必须以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经济结构为前提,从方式方法上整体转型,把握好“开放理念的真正形成,开放环境的有效运营,开放层次的不断提升”三个关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解决好农村分散产业小规模应对城市大市场集中的重点,处理好人口众多,工、农、牧产业起步水平低,发展缓慢的难点,才能逐步打造现代化的、高效的、富民的、生态的、新型的县域经济路径。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要做好这些,可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创新

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要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手段的双重力量,使县域农村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向县域经济中心—县城—未来的中小城市集中,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为实现此目的,需要进行地方政府职能的创新,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创新地方政府的行政理念。

一般来说,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导发展。树立政府管理理念,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职能的全面创新提供基础和先导,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新的思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本位”观念产生了政府全能,行政行为任意化和随意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深入并控制社会全部领域和各个层面等多方面的问题。

走县域新兴工业化道路

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上。只有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有效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要使贫困落后县的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 根本的措施就是积极推进新兴工业化。 只有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我国的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走出不均衡发展的无序状态。 依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不仅直接壮大我国 GDP 总量, 也是提高绝大多数人口收入,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刺激生产和生活消费, 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遵循市场导向原则、适度跨越原则、 突出重点原则、 技术领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 因此, 应实施以特色工业为主线的县域工业发展之路, 大力培植产业集群; 实施以园区工业为主导的县域工业发展新途径; 实施以单核复合型为主体架构的县域工业发展网络。

县域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家、省和中心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落实科教兴国,控制人口数,提高人口质量的儒要;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外向度,参与国际分工,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确保生态平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需要;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收人及其生活质量,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需要。总之,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符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是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藉要,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项科学战略决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符合公众利益、恩泽子孙后代的全民工程,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上,要深人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统筹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意识、环保意识。在招工问题上,给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宽畅的“渠道”,要教育引导企业优先招收城区失业工人、本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率,确保社会稳定。参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做法,环境日报和趋势报告;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监督,提高曝光率,公开处理严重污染大气、水环境的违法事件,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参

与环境保护,确保县域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安全。

县域经济由弱到强的发展模式路径

在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对全国的 2073 个县域经济划分为十个等级,实力最强的 A 级中,西部的县域只占 5%,在最弱的 J 级中,则占 86.8%。在行政区划上,西部的县有 905 个,占西部县级单位总数的 84. 2%,县域人口比例达81. 3% ( 新华网 2002-08-27) 。[2]因此,可以说明西部县域经济相当的薄弱; 同时也表明,在这个经济薄弱的县域中,利用现代化的、科技的思维,可以规划出强盛的图景。对一个国家,强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基础承载能力,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讲,是强大经济体系细胞,因此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基础在县,潜力在县,希望在县。

抓住农业科技转化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利用; 在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对农产品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单纯是需要简单的种养技术,而是需要种、养、加、销各行业的技术和信息。这就要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要跟上经济发展变化,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也要适合千家万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面也得逐步趋于多样化,得适合农民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需求。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要形成上联部、省、市,横联相关各部门,下联乡、村、大户和农业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供信息。

总之,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动态性。有时是多种模式、多种路径的复合体。在借鉴时,必须注意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分析其所需要的条件。不能简单地说一种模式、路经优于另一种,就可以拿来选用。在选择发展模式和路径时,可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县域经济特点出发,选择适合本县域的多种模式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钱正英 .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篇2

xxxx区辖区面积465平方公里,辖8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04个村(社区),人口56万。近年来,我区毫不动摇地坚持“工贸强区”发展思路,立足城市中心区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实施“三大策略”,推进“六个共识”,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年全区共实现生产总值28.38亿元,增长15.4%;完成财政收入30247万元,比上年净增4789万元,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实现1615万元;全年新开工项目231个,比上年多82个,其中工业项目157个,比上年多 73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亿元,比上年多8.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增长14.5%;外贸进出口总额5589万美元,增长30.6%,其中出口总额4669万美元,增长40.4%。各项经济指标创建区以来最高水平。 一、确立思路,找准经济发展定位 近年来,我区认真分析了xxxx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缘条件和人文环境,认识到xxxx区作为xxxx市的中心区,有“岭南都会”的美称,xxxx城是传统的商业重镇,历史沉淀下来的商品意识非常浓厚,自古以来xxxx人的商品意识强烈,而且有吃苦耐劳,反应敏锐,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意识到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xxxx要加快发展源泉在人民、发展靠人民。因此,我们把发挥xxxx人浓厚的商品意识和重商营商优势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把工业和商贸服务业摆到突出位置,确立了“工贸强区”发展思路。同时,xxxx区又是xxxx市的核心组成部份, xxxx区56万人口,有40万生活在城区,所以xxxx的优势在城市,潜力在城市,活也在城,兴也在城,xxxx区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线,构建“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实施三大策略,激活城市经济发展因素 第一,开发内源和借助外力策略。内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外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力量,一个地方经济的充分发展应该很好调动这两方面因素,不能只重内源忽略外力,也不能只依靠外力而偏废内源。xxxx区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发内源和借助外力同等并重,很好调动这两方面因素。在开发内源方面,着力挖掘本地人才、资金潜力,发挥优势,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一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商贸流通业和农业企业,迅速扩大经济总量;二是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务工经商赚了钱的能人,携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办企业;三是开发xxxx人文资源,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服务。特别是要发扬xxxx人重商营商的传统,开发xxxx商贸能量之源,重振“岭南都会”的雄风。在借助外力方面,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使国内外的经济资源为xxxx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一是通过灵活多种的招商方法,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xxxx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办厂、经商、创业。特别是要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为发达地区的民间富余资金开出一条“导流明渠”,引导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富余资金到xxxx投资;二是着力引进、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既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模式,又学习后发地区的赶超经验。特别是学习温州发展经验,借鉴“温州模式”以及学习我们周边的高州、信宜等后发地区赶超经验。 第二,大商贸策略。xxxx人的重商传统和创业精神,xxxx在历史上商品集散地的地位和现实基础,区位优势、地缘因素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都是我们加速商贸业发展的巨大能量,使xxxx实施大商贸策略成为可能和必然。一是科学定位,把xxxx区建设成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把xxxx商贸辐射面定位在广西、雷州半岛以及西南和海南岛辐射范围。商品定位在高、中、低档商品齐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俱备。服务定位在产品以外销为主,兼顾国内外市场。市场的销售方式以批发为主,兼顾代购代销和旅游休闲购物。经营主体以个体工商户和厂家直销为主。二是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营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效应。建设完善商贸基础设施和配套完善服务系统,改善营商环境,增强xxxx商贸竞争优势,树立商贸物流中心的城市品牌。三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发展新型商贸形态。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资金集聚效应,引导各方资本投资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商贸流通业。五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构筑商贸物流中心中的积极作用。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实现商贸流通业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理顺商贸流通管理体制,加强对全社会商贸流通的宏观管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上来。营造商贸人文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六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把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和开展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任务纳入到政府每年兴办的实事当中。 第三,项目拉动策略。加快发展,项目是关键,只有项目建起来,经济总量才能跃上去。我区深刻认识项目拉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实施项目拉动策略,实行经济发展项目化,项目落实目标化,目标落实责任化;坚持工业项目、农业项目一起上,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一起上。积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嫁接、技术改造,实现体制创新和恢复性生产;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兴办“玉贵走廊”工业集中区发展一批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来拉动农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特色商业街建设;用好用活政策,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小城镇建设、文化生态家园建设、旧村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落实六个共识,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第一,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新突破。建区初期,xxxx区工业总量小,仅为 ,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只有%左右,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工业化滞后一直是xxxx区经济发展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工业是xxxx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长远之计,治本之策,是振兴xxxx经济的关键。为

此,近年来xxxx区积极开展工业大会战,全力加快工业发展。一是扶持做大重点企业,引导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坚持服务玉柴、配套玉柴的方针,依托玉柴等大中型机械企业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大力扶持康澳、正菱、康裕等配件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以南江镇平志村机械配件加工企业群为代表的玉柴配套企业加强与玉柴合作,引导发展机械产业集群。目前我区已有42家机械配套企业,~年机械配套业产值超2亿元。依托全国最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xxxx中药材批发市场和驰名国内外的xxxx制药厂,做大以中药饮片、中药批发为主的健康产业,大力扶持汇兴、百莹 、长盛、日田等中药饮片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发展健康产业集群。目前我区中药饮片企业已有9家,并建立了玉药生产基地。扶持广西最大的皮革制造企业——富英制革有限公司以及纬兴针织等一批服装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引导发展服装皮革产业集群。~年富英制革有限公司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出口创汇1885万美元,利润1652万元,上交税金1078万元。服装产业年产值5亿元以上,创税1300万多元。千方百计推进水泥行业的改制和技术改造,大力扶持中顺水泥有限公司、xxxx水泥二厂等企业,引导发展陶瓷水泥产业集群。~年中顺水泥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上交税金1146万元。 二是构建工业集中区,发展园区经济。xxxx区着力构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工业集中区,把分散的中小企业吸纳到集中区来,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三是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盘活企业资产为目标,通过产权转让置换企业的国有性质,一次性补偿置换职工的全民身份,努力实现国有集体工业民营化。全区已有多家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家改制完毕。盘活闲置资产万元,闲置厂房亩。~年,我区工业总产值达亿元,占生产总值%,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30%以上。 第二,把商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突出任务,实现商贸服务业辐射能力新突破。xxxx区计划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按照小康目标的要求,其时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0%以上,即达到100亿元以上,那么商贸业经营额则要达400亿元以上。但是我区成立之初,市场档次低、规模小、设施落后、隐患多,出现无序经营的“马路市场”和辐射力下降等问题,不适应发展需要。为此,根据大商贸策略要求,近几年,我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模式和“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和管理,商贸服务业辐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加快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重点抓城东新区、江南新区、二环路内侧市场商贸区建设和城市综合整治,加快东门商业广场、斯壮商业广场、xxxx商业街、xxxx骑楼街、红楼商业广场、商业大厦、美家园商业广场等商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商业基础设施水平和规模。二是深化国有集体流通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外地资本参与重组、兼并、租赁国有集体流通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方法,引入了温馨堂、圣安商厦、大大音像图书城、肯德基快餐等专业、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提升了商业零售业的档次。三是改造提升现有市场。实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引导马路摊点进入市场经营,使xxxx城区逐步形成了工业品服装市场、中药材市场、粮油市场、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市场、建材市场、花卉市场、果蔬市场、禽鸟市场等专业市场,同时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对各大专业市场陆续进行改造提升,提高市场品位、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经过改造提升,工业品市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品服装专业市场,~年商品成交额超40亿元,创税2800万元。中药材市场,年成交额超10亿元,~年创税超1000万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市场经营户也达800多户,年商品成交额超8亿元,创税1500多万元。 改造提升后,我区的商品服务业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业品市场的商品销售范围辐射到华中地区一带,在中药材市场的带动下,汇兴、百莹、长盛等一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先后到我区落户,并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目前周边县(市)区1.1万户农户发展种植中药材4.2万亩。~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3.3%,增幅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第三,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立足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突破。制约我区农业经济的突出问题是:农业龙头企业少、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实现我区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一是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业企业。重点抓好香蒜、果蔬、肉类、中药等加工项目。目前,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已达27家。二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重点扩大无公害蔬菜、中草药等种植规模和水产畜牧养殖规模。已建立无公害蔬菜、亚热带名优水果、中草药、特种水产养殖、叁黄鸡等基地30多个。三是切实抓好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发展工商业,解决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3万人,其中劳务输出3000人,本地转移就业1万人。 ~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元,比建区初期的元,净增长元,增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建区初期的元增长元,增幅%,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 第四,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平台,实现城市化水平新突破。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载体,是第一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挡次,扩大城市容量,集聚城市辐射能力,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城市中心区,xxxx区牢固树立市区一体化意识,积极投身城市建设,依托城市发展,把城市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是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 通过抓好斯壮广场、东门广场、州珮小区、振业广场、东明小区及商业中心街、名山饮食文化街、美家园商住小区以及人民路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特色商业街、广场,促使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商贸业的发展

。二是加快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全力抓好以行政中心为主的城东新区、以商住开发为主的江南新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玉柴新区建设,进一步扩展城市规模,促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整治活动,塑造城市新形象。通过抓好21个开发小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抓好城区干道两侧建筑物“填平补齐”、“穿衣戴帽”,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和城区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作,使千年古州又焕发新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我区超市、专卖店等商业发展和房地产、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服务业发展。 第五,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xxxx主体经济来抓,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xxxx区认识到非公经济是xxxx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对财政增收意义重大,因此,xxxx区把非公经济作为xxxx的主体经济来抓,全力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步伐。一是认真学习借鉴温州、义乌等地超常规发展非公经济经验和毗邻的高州、信宜等后发地区赶超经验,结合xxxx民营中小企业多、民间资本多的实际,把发展民营经济的重点放在激活民间投资上,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方向,激发本地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务工经商能人,携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办企业。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落实领导和专职干部跟踪服务制,完善项目工作日誌制,坚持例会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完善招商引资上项目考核奖惩机制。抓好各类签约引资项目的落地工作,提高项目履约率,确保每签约一个落地一个。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吸引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富余资金到xxxx投资。 ~年,我区个体工商户数达19842户,同比增加1160户;注册资金39534万元,同比增长37.6%。私营企业1346家,同比增加289家;注册资金128264万元,同比增长50.9%;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7.45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引进外来投资项目个,投资额亿元,其中接纳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个,投资亿元。全区非公经济上交税金约2.5亿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80%以上, 第六,把“玉贵走廊”作为率先实现小康目标的示范工程,实现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新突破。xxxx区紧紧抓住自治区、xxxx市加快玉贵走廊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玉贵走廊建设作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工程,与县域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局部崛起。一是抓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等机遇,积极主动接纳外来投资,千方百计借助外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建设开放型的走廊。加快项目规划建设,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沿线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把名山、茂林两镇作为“玉贵走廊”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二是抓好文化生态建设。重点加强村级道路硬化,搞好水利工程的维护,加快改水改厕改灶、绿化美化、沼气池等方面建设,完善科教文卫体基础设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城乡整体文明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开展玉贵走廊建设以来,全区旧房改造面积达32万平方米,硬化村级道路26条34.03公里,硬化社区道路36条9.1公里;投资790多万元建设一批文化娱乐设施;投资1370多万元进行生态建设,建成沼气池2500多座,垃圾处理点27个,成立农民环卫队44支,改厕4860多户,改水达标5120多户,植树造林近27万株,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贸强区”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四大平台”,开发“两大内源”,加快“两个融入”,努力扩大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进一步加速发展。 一是依托“四大平台”。以玉贵走廊、工业大会战、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xxxx)为发展平台,努力把我区建成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中心区,把玉贵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的走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走廊、社会稳定及文明和谐的走廊。 二是继续开发“两大内源”。挖掘本地人力资源和民间资金的潜力,使其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继续调动xxxx人思维敏捷、重商营商的传统和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等因素,为加快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千方百计激活城乡居民110亿元的余额储蓄存款,转化为资本投入到工业、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和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迅速扩大经济总量。 三是加快“两个融入”。以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平台,实行大招商、招大商,积极接纳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和利用外资,努力发展“外源型”经济。

篇3

一、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回顾

综观邵阳县三十多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1、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县域经济中以农业占绝大比重,第二三产业仅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2、1985-1992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县域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期,此阶段改革的核心是进行农产品流动体制的改革,改革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县域经济发展开始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3、1992-1997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县域经济改革以市场为突破口,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该县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三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经济主体。

4、1998年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表明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成效,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关联日益增强,县域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县域经济已进入稳步增长的新时期。

二、邵阳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邵阳县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与湖南省发达地区相比,当前该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财政收支极度困难,人们生活质量不高。

1、经济结构单一。该县县域经济由自然经济和农耕经济脱胎而来,又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多数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以小生产方式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2、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开放程度低。在该县各地区中,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处于落后局面。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忽视新产品研发等问题较为突出,产品缺乏竞争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产权单一,集权控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

3、劳动力素质偏低。在该县许多企业中,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偏低,制约着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

4、发展环境制约。邵阳县无论是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环境、人文居住环境,还是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各方面,都不能与经济较发达的县城相提并论,这也使得资本、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发达地区外流,招商引资困难加大,许多大项目难以落户该县,导致该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三、推进邵阳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邵阳县经济发展的困难虽多,但其资源却十分丰富,发展潜力也很大。境内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农副产品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十分充足,具有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1、搞活民营经济。一是积极探索民间资金资本化、人力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发放力度,规范民间借贷融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人才、征地瓶颈问题,调动民间社会能人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二是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领域,就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充分展现。三是引导民营企业上档升级,按照规模化、品牌化思路,力促民营企业上规模,提档次,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规模,做优做强,提高知名度,提升竞争力。

2、扩大产业规模,树立企业品牌。世界工业发展历史证明: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发展产业集群,一要千方百计做大生产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扩大产业知名度;二要集中连片发展中小企业群,节约综合成本,提升产业效益;三要注重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四是注重树立区域性品牌,提升无形资产价值。

3、多渠道开发人才。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各地区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熟悉环境,经验丰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可以构建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平台,选拔具有较大潜力和较强可塑性的优秀员工通过岗位锻炼、专业培训、进修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成为企业的有用人才。

4、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第一、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提速机关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二、优化诚信环境,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机关,倡导全民诚信,营造重合同、讲信誉、鄙欺诈的良好社会环境,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第三、优化法制环境,政府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执法公正,让客商投资有充分的安全感。第四、大力优化人文环境,把城市环境扮美、扮绿、扮靓,创造宜居温馨小城市,让客商安家置业安心舒心,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2009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篇4

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着力转变发展思路。紧紧重点抓住工业突破。吉林省提出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核心是经济突破、重点是工业突破、关键是项目突破。各县(市)积极确立“兴工强县”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工业突破,加速了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二)必须着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为县域发展不断注入活力。2005年,吉林省做出扩权强县的决定,先后3次向县(市)下放了一系列管理权限,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从体制机制上给县域松绑、让利、减负,推动解决县域经济社会管理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县域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必须着力强化投资拉动,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全省各地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突出工业集中区建设,敢想敢干,弥补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欠账,加快了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着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放开、放活、放手的原则,采取税费减免、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注册登记和贷款担保等方面限制,实施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县域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鼓励和支持劳动者敢于创业、能够创业、成功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五)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县域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县域突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全面振兴

篇5

[关键词]比较角度;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广东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自古便是我国文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广东省也只是我国的一部分,与其他的省份共同经历了祖国近代史中的坎坷命运,虽然有领改革之先的荣光,但也有民族经济惨淡收场的经历。

本文着重探讨民国时期广东省的县域经济在民族经济蓬勃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以陈济棠先生主粤的这段时间为代表,来论述广东省的县域经济差异性自古有之,是一个政治历史以及水文地理等综合条件作用下的产物。

一、民国时期的广东县域经济

陈济棠,字伯南,光绪十六年生于广东防城,在1929到1936年间主政广东,而此时正是那次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危机的兴起以及深化时期,广东作为外贸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上手下军阀的庞大开支,经济上的困境可想而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陈济棠利用广东原有的民族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了工业、农业以及广东的金融业,改变了广东经济结构的同时也对地域经济的结构带来了极大影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经济成果

首谋工业之兴,体现了陈济棠对工业经济的重视,为此而制定的三年计划更是验证了其对工业的偏爱,截止到抗战开始之前,广东的民族经济囊括了制糖、缫丝以及食品等行业在内的众多产业,据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厂商包括番禺新造糖厂、揭阳糖厂、顺德糖厂以及东莞糖厂,这些厂商无疑不是在政策的支持帮扶下下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充分发挥组合良好的水热条件,发展了县域经济。另据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上记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糖产量最多的是汕头地区,其次是惠阳地区,两者合计超过全省土糖产量的80%,一定程度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1]。

(二)发展原因

1.先天优势

在当时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以降低原材料环节的采购成本来实现经济利润的,所以建厂的前提便是拥有廉价的原料,便利的运输,据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一)相关研究标明,当时闻名的几大糖厂建设都是因为当地的水热条件利于糖分的积累,甘蔗等产糖作物长势旺盛,便于就近取材,才发展了制糖业,并由此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如果当地不具备丰富的原料,就近选择原料产地也是一种较经济可行的办法,比如吴川梅的麻纺织厂,使用的就是产自南方的麻;另外如广东西村土敏土厂,其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一开始全部进口自德国,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难以保证质量,之后才转为开采附近采花县的石灰石,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带动了采花县的经济发展,一举双得[2]。

2.政策扶持

蚕丝一直是广东出口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加上诸如日本等对手的竞争,许多依靠蚕丝经济的县域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为此陈济棠专门为蚕丝业的复兴拟定了五年计划书,拨出专门经费,用来恢复广东的蚕丝生产能力。经过政策上的重视、经济上的支持以及技术上的提高顺德、南海以及中山地区的养蚕缫丝业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并为地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制糖业是广东农业经济的支柱,农业部门为了糖业的复兴,在沿海地区推广了甘蔗的种植,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建立良种甘蔗种植繁育基地,选育国内外良种进行培育,提高甘蔗的产糖量以及糖品的质量,截止到1936年,建立了广州、惠阳以及潮汕三个经营区,发展了包括东莞、番禹、海丰、陆丰等十多个县市在内的县域经济,同时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县域金融业的兴起与繁盛,大大改观了广东的经济面貌。

自身的条件加上政策的扶持往往是一个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两大根本性推手,比如顺德。顺德自古出产蚕茧,塘鱼,鱼米,花果,这些是拉动顺德经济的支柱,加上经济形势的影响,缫丝也更是发展迅速,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同时也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一时之间顺德有了“广东银行”的美誉。

但是这也只是顺德一地的发展状况,在当时没有蚕鱼优势或是对外出口便利条件的其他县域,正处在社会动荡变革的阴影下,苦苦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与顺德的差距逐渐拉大,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显而易见。

二、当前条件下广东的县域经济

无论是基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还是竞争力指数,广东的县域经济在全国的排名与经济大省的称号都不相适应,不仅表现在与同等经济实力的省份相比排名的靠后,还表现在入围的县域个数在逐年的减少,并且榜上有名的总是那几个县域,体现出了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弱小的同时,也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

三、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结合历史经验以及现实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弊端,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识到发展的紧迫性

县级建制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传达沟通的作用,自古便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关系重大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基于县域经济如此重要的关键地位,提高对县域经济的重视,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县域经济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它是以农业和农村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以实现发展工业化为方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广东省,84%左右的土地面积以及63%左右的人口分布在县域,对于广东省的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起着关键的影响左右,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3]。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便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经济基础薄弱,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大省的名号不相匹配,相较于其他的经济大省,县域经济的比重也是远远落后,在发达地区日趋发达的现实条件下,县域经济只有加快追赶速度,才能有效缓解对经济的拖后腿影响,改变自身的被动地位,放弃对机遇以及发展条件的死等态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自身的进取意识,充分意识到时代以及形势对自身的要求,增强发展的责任感,提高发展的紧迫性。

(二)改革管理体制

县域经济的特点便是有自己的县级政权以及自己的财政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由决策权,是一个可以大有所为的经济系统。

浙江通过对县域经济的扩权放权,给予那些有实力、有能力快人一步的强县以优先发展的权利,县级的财政直接对省级的财政负责,县级的人事任命直接由省级来完成,减少了行政审批的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使得全国百强县的排行榜中,浙江省屡屡完胜。

广东省也学习了浙江发展的经验,根据“能放都放”的原则,进一步放宽了县域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调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目前看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该放开的权利还没得到解放,反而那些应该收回的权限继续在放开,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顺,市级管理县级的体制存在的弊端有[4]:

(1)大部分地区发展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市级政府手中,县域政府对自己的经济发展没有话语权,影响了县域政府职能的发挥;

(2)一些经济实力弱小、对周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弱的地级市为了保住手中的控制权,而与管辖下的县域政府不停博弈,不仅仅浪费了时间,耽误了效率更影响了整个县域乃至地级市的经济发展;

(3)管理层过多,没有直接拍板决定的负责人,所有的政务都要层层报告、审批,才能最终定案,再经过层层传达,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耽误了时间的同时就可能延误了商机;

(4)市级对县级的“刮、卡、要”,很多时候应该市级财政负担的任务都因为权利级别的关系,被转嫁到了县域财政的身上,导致县域财政吃紧甚至巨额入不敷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因此,当前县域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应将重点放在减少对县域的管理环节层次,减少上级的限制,确保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能及时有效的落实,保证县域经济的独立自主性,才能真正的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5]。

在对县域进行放权扩权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县域的基础进行区别,对那些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县域,必要的财政帮扶以及一定的转移支付都是扶持发展的手段,这与激励弱县探索自我发展的机制并不相互矛盾,关键是要选对帮扶的办法与途径,培养出落后地区发展的基础,才是真正的扶贫。

(三)规划发展思路

政府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只能是方向的规划者、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发展的指引者,通过详尽的规划,确定县域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对资金以及经济主体进行引导,让县域经济在清晰的思路指导下逐步走上发展的正轨。

发展战略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县域政府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地域特色,结合自己的优势,找准发展的路子,所以决策的过程一定要科学化、民主化,听取多方的意见,对决策方案反复论证与修改,从根本上避免战略错误带来的后果。

正确清楚的战略也需要清晰明确的实践思路来进行实施,所以明确发展思路,并且坚持贯彻到底,不因官员的更换而废止,造成计划的中断,资源的浪费,才会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持续进步。

目前适合广东省的发展思路有:

(1)主攻民营经济,可以通过放宽民营经济的经营领域、投资范围以及消除一些歧视性、不公平的政策限制来调动民营经济的活力;

(2)发展园区经济,因地制宜、客观灵活的选择工业园的建设模式,只有依据市场形势建设的工业园才能更好的吸引外资,招商引资才会顺利进行;

(3)发掘特色产业,广东省地域广阔,经济基础以及先天条件多样,所以一定要灵活的进行产业调整,发挥地域的比较优势,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6]。

四、结语

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相比于其他的经济大省,却存在着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缺点,无论是因为县域面积与人口在广东省确实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还是因为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没能跟上改革的步伐、从中受益,发展县域经济都成了广东省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本文认为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对县域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便捷性、行政审批的快捷化,给予县域政府充分的自,才能保证改革的动力、发展的活力,才能贴切的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制糖工业发展简史.《广东省志―轻工业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版.258―312页.

[2]丘传英主编:《广州近代经济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301页.

[3]陈济棠:《救济广东农村计划》,《广东西北区绥靖月刊》.1934年第31期。

[4]张淑芬.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华章,2011(04)

[5]何问陶,王金全;比较视角下的广东县域经济[J].南方经济,2005(11)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调控、引导和管理,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十二·五”期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既是区域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一、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

县域经济是作为一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我国人均耕地量很少,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繁荣,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转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相当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到了城市,但是城市发展可吸纳的农民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就能够增强县域范围内消化吸收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实现农民就地转移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此举也将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为大中型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县域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来源的主要基地

县域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资源的基石。首先,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县域资源中,比如水土、森林、矿藏等,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国家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其次,食品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新兴产业等的生产原料对于县域资料的依赖性也很强。再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在劳动力方面为国家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说,县域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县域经济是促进国内消费的推进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提高明显,据统计,广大县域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得到提高,市场容量将会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定会更强。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

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作为我国对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实行的最主要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及其自主性都比较小,导致城镇化率较低,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小城镇吸引附人口的凝聚力不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县域发展基础薄弱,除了县城之外,多数乡镇的基础建设一直落后,缺乏支柱产业,功能不全,发展没有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在客观上还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存在很多薄弱的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传统产业相对比较多等现象。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在农业中,科技含量不高,传统农业比重仍较大;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在第二产业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其产品的附加值却表现得比较欠缺。其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县域工业在支持农业及其他的产业上还存在着不足,县域农副产品大多数都是以出卖原始的或者是初级的产品,对于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还处在起步阶段。再次,在县域层面上各个县域的产业结构差别不大。“千县一品”,各城都热衷于“热门产业”,而忽视了当地地域、资源特色,追求“大一统”模式,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问题,遗留至今,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三)体制性政策影响明显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减少,但从绝对量上看,仍有6.7亿农民。据统计,新世纪前10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从数量上看每年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事实上,财政支出总的比重却很长时间都处在10%以下,因此,不能满足7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另外,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的重点区域来看,大项目、大产业、大建设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县域经济受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严重缺乏国家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导致中国广大城市与乡村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正确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谋划出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开放活县战略措施,不断地发展外向经济

推动县域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实施开放活县发展战略。首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优化县域的发展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投资决策已经由以往的注重投资政策转向了现在的注重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成为吸引企业资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发展自身环境,才能赢得县域发展的主动权。其次,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优势,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产业资本的流动规律,扩大开放领域,选准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境外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篇7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商洛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下发后,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一化促两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现代中药、矿产建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和劳务输出五大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4.04亿元,gdp总量比的100.16亿元增加73.88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2.6%,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44.58亿元,比24.61亿元增加19.97亿元,年均增长6.7%;二产增加值完成67.88亿元,比32.6亿元增加35.28亿元,年均增长15.1%;三产增加值完成61.58亿元,比21.31亿元增加40.27亿元,年均增长13.9%。财政总收入14.25亿元,比5.15亿元增长176.7%,年均增长4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2亿元,比2.46亿元增长177.2%,年均增长4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比7038元增长51.9%,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2401元,比1513元增长58.7%,年均增长16.6%。以来,柞水、商南、镇安、商州、洛南5个县区先后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全市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24户,比101户增加23户。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9.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工业税收3.2亿元,相比分别年均增长34.8%、21.5%、22.0%。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策划并实施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启动建设了刘湾产业项目区、柞水盘龙医药园区、洛南黄龙钼业小区、柞水小岭工业区、山阳中村钒业小区、镇安云东钒业小区等16个县域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2376户,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2.8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8.8%。

(三)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5万亩、核桃板栗建园达到404万亩、优质茶园达到15.4万亩、畜禽养殖示范小区达到48个、大场大户6317户,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8万亩,认定“三品”基地113个、产品59个。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68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12家、市级24家,打造出了“金丝源”等40多个特色品牌,创建省级名牌产品3个。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设立各类劳务中介机构176个,在新疆、山西、河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劳务基地23个,全市劳务输出49.7万人,收入达到22亿元。

(四)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活跃。近年来多方筹措资金6亿多元,重点抓了柞水溶洞、商南金丝峡、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洛南老君山、丹江漂流以及柞水凤凰古镇、山阳漫川古镇、牧护关度假区、仙娥湖休闲园等一批生态和人文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初步形成了丹江文化旅游长廊和山镇柞原生态两条精品旅游线路50多处旅游景点,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53.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比分别增加379万人次和9.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3.8%和93.0%。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市场消费日趋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3亿元,比36.6亿元增加24.23亿元,年均增长18.5%。

(五)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4.65亿元,比37.2亿元增加127.45亿元,年均增长64.2%;争取中省项目支持资金11.43亿元,比3.7亿元增加7.73亿元,年均增长45.6%;招商引进项目130个,总投资208.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66亿元,是5.85亿元的6.6倍,年均增长87.6%。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继西合铁路、西康铁路建成通车之后,西柞、蓝商、商界、柞小四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坚实。

二、存在差距及原因

虽然近年来商洛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省内其它地市相比,无论从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发展水平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很

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第2页

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全市6县的平均gdp为18.71亿元,与全省83个县42.25亿元的平均水平、全省“十强县”126.26亿元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全市gdp排名第一的洛南县为30.34亿元,与全省第一位的神木县290.58亿元相差8.6倍;全市人均gdp为7291元,比全省人均gdp18246元低10955元,人均最高的柞水县为11897元,与全省人均最高的志丹县107674元相差几乎8倍。二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全省83个县、24个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商州区位居24个区的第22名,六县中没有一个进入上游前28名,居中游29-56位的有柞水、镇安、洛南,居下游57-83位的有商南、山阳、丹凤,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整体靠后。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2858元低1170元,收入最高的商州区为11007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县16075元低50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3136元低735元,收入最高的丹凤县为2617元,比全省最高的神木县6028元低3411元。四是财政收入水平低。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7.8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4个百分点。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带动力较弱,相对具有一定优势的中药材、畜牧、核桃、茶叶等产业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不稳固;六是县域工业化水平低。县域重工业比重较大,工业结构不优、产品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全市工业化水平为19.1%,比全省48.1%的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七是县域城镇化水平较低。全市城镇化率为31.5%,比全省42.1%的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县域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转移农业人口的作用不明显。八是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企业多数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7.13%,比全省47.2%的平均水平低0.07个百分点。

 

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制约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七县区均属国定贫困县,由于历史原因,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较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突出,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二是发展资金不足。七县区均属于资源型财政,支柱财源不强、新兴财源不多,县域财政收入总量小且很不稳定,加之历史负债较高,用于建设和发展的财政资金有限,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县域经济缺乏发展的内生力。三是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受政策、环境、待遇等条件的限制,近些年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域企业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人才断茬、青黄不接,直接影响了县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四是科技带动力弱。县域科研机构体制机制不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低,科技对主导产业的支撑力不足。五是对外开放不够。县区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较低、活力不强。六是行政效能不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比较薄弱,少数领导和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增强“四种意识”,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一是增强敢想敢闯的意识。敢想敢闯敢干是一种魄力、一种胆识,也是领导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必备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习惯等待,等领导,等支持,等政策,等资金,不敢求新变异、不敢打破陈规、不敢抢在人先的错误做法。要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倡导敢想敢闯敢干的风气,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措施,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二是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机遇是战略资源。当前,商洛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良好机遇:中央把保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商洛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突破发展,等等。要牢固树立并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意识,善于洞察时展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潜心研究各种挑战和困难中蕴含的机遇,在抢抓各种机遇中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增强发挥优势的意识。加快突破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商洛的生物、矿产、旅游和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尤其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到“十一五”末商洛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密集区,这些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要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资源与潜力、优势与劣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换,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最终把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是增强循环发展的意识。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商洛既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区,长期以来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我们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环境保护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

(二)做好“四篇文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诸多矛盾的根本之举,也是经济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基本规律。推进商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一是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大投入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和矿产建材等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二是要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主攻点,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使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增长极。三是要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坚持在政策、资金、人才上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协作配套型、循环经济型、节能减排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专精特新”型企业发展,着力培育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带动力的骨干企业,提高市内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四是要着力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坚持建管并举,一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清洁技术,实行循环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监管和环境执法力度,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商洛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3.6%以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走以工促农的发展路子。一是要继续按照“稳粮、扩经、兴药、优果、强牧”的思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选准特色、发展特色、提升特色,重点抓好丹北生猪、河谷川道蛋鸡、山镇柞板栗、洛南商州核桃、高山洋芋和低山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带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二是要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扩大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

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县域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带动战略,遵循城镇发展规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商洛中心城市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心城市要按照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和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盘活城镇资产,加快丹江景观带、南秦河景观带建设,尤其要抓好仙娥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以丹江两岸大道为发展主轴的现代城市景观群,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融山、水、城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连接西北与华中地区干道上的重要城市。要改革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下大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抓好一批边贸重镇、产业大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的示范化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汇聚,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增强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

四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要坚持经济民营为主、企业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事业民办为主,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一要鼓励引导全民创业。积极引导群众打破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激活各类创业资源,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二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三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与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培植一批、壮大一批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向科技化、外向化、规模化发展。

(三)打造“四大基地”,壮大县域经济产业基础

一是打造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去年以来,我们成功策划并启动建设的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包括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涉及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钼材料、钒材料与新能源镁材料、钢材料、煤电等10个循环产业链45个项目,并与园区外47个项目之间构成循环发展、链条延伸、产业互动、关联配套的格局,到2020年共需投资1208.13亿元,全部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28.97亿元。目前,比亚迪、延长、陕西投资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已入驻园区发展。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这个机遇,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强化矿产资源整合,推进环保型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矿产业由采掘向深加工转变,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现代材料工业基地。

二是打造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坚持立足于秦岭,依托于秦岭,按照“政府指导、财政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为主”的思路,积极引进战略伙伴,合作开发旅游景点,突出抓好十大精品景区和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快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木王和牛背梁4a级景区、天竺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进度,着力建设金丝峡——天竺山——木王——牛背梁生态旅游圈,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主动融入全国旅游大循环,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全国的生态旅游名城。要抢抓高速公路开通后人流、物流、信息流剧增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家政、物业等新兴服务业在县域城镇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三是打造优质绿色产业基地。积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真做好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建设、产品包装、市场销售等工作,提高商洛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面向西安、辐射全国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围绕发展丹参、黄芩、桔梗、连翘、五味子“五大商药”,扎实抓好商洛道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坚持“招引”与“整合”相结合,扶持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推动核桃、茶叶等优势产业整合,打造一批商洛绿色特色产业品牌,力争到20xx年商洛绿色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20xx年达到100亿元。

四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基地。坚持按照“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来抓,积极整合劳动、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搞好“订单”培训和“定向”转移,做到“先培训、后输出、持证上岗”,形成商洛劳务的品牌和特色。加快驻外劳务输出办事机构建设,切实做好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全市劳务输出数量和收益稳步提高。

(四)抓住“四个重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源动力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项目带动、投资拉动。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搞好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全市安排的100个重点项目,要强化协调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形成现实生产力。要按照全市启动40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每个县区都要谋划一批上规模、带动性强的项目,充实和完善县域项目库,尤其要重点抓好西合、西康铁路复线和西商二线、榆商、商柞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比亚迪太阳能电池、延长氟化工、中金黄金开发、商洛发电厂、柞水大西沟菱铁矿开发、西部鑫兴钼业深加工、五洲公司钒业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全市重大项目有序衔接、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对外竞争与合作,推进全方位开放,借助外力促发展。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抢占“地利”先机,吸纳和承接更多的转移资本、产业和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进京跑省”,极力争取国家投资和省上支持。要继续抓好投资环境建设,重点要在“政策比别人活、措施比别人新、办法比别人多、服务比别人好”等软环境上下功夫,努力营造促进发展的大气候、大环境,形成自己的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县域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研究制定科技带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工作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普及,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把新型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努力增强科技成果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中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效果。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加强与省内外大型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他们来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或科研基地,引导市内企业搞好自主研发,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动重点领域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抓好农村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搞好农村服务体系和种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改革,通过兼并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市内企业与省内外大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搞好财政改革,整合财政事业性投入,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无论是哪项改革,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五)强化“四项措施”,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要解决好四个问题:首先是金融支持问题。健全金融体系,增加信贷额度,引导民间资本向创业和发展领域流动,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其次是财政投入问题。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风险投资为主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第三是人才保障问题。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不拘形式地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尤其是紧缺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定期定向对行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第四是土地供应问题。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盘活存量土地,对长期闲置土地要通过收购、租赁、参股等形式重新启用,以缓解建设用地与土地紧张的矛盾,确保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的正当用地需求。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契机,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理顺职责关系,强化权责一致,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篇8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五大问题

(一)整体发展思路和路径有待厘清,发展模式有待转型

国内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苏南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苏南模式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珠三角则是主要依靠承接国外和香港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三种模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本质上看,前两种模式走的是自主发展之路,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后一种模式则是依附性发展,容易遭受外部经济冲击,需要加快转型。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目前以承接东部或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要发展思路,走的是珠三角早期的依附性发展路径,虽然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很多县主要承接的是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化工、机械等用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一些产能过剩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而且所承接产业的规模和体量很有限,无法形成自身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导向,工业化缺乏推手,需要加快转型。

(二)支撑性平台建设滞后,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平台载体建设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各地都比较注重平台建设。但淮安等一些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在各种平台载体中并未明确哪些是要着力打造的支撑性平台,哪些属保障性平台。事实上,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园区和专业市场体系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性平台,其他平台都属保障性平台,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两大平台建设。

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供给基地,还是产业集群、经济聚集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及营销网络是原材料和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之间的桥梁。但从目前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情况看,各区县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园区只是工业园区,功能单一,没有原材料、半成品、专业设备和成品专业市场做支撑,无法形成高度产业集群和发达的块状经济。

(三)区县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区域间相互恶性竞争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非常明显,有的以纺织业为特色,有的以珍珠业、袜业为特色,有的以小商品产业著称。这种特色化发展避免了各地恶性竞争,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园区只能依据资源和招商引资情况确定化工、机械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同质化,产业链短而不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招商变抢商,手段大多是提供竞相降低的廉价土地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带动成效不明显。

(四)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和政策措施,但缺少相应平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是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一大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也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各种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缺少平台。更具体地说,园区是中大型企业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才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平台。只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民营经济才能大发展。

(五)地市和区县的职能、体制机制亟需厘清和明确

从实际情况看,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地市与区县之间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矛盾已成为县域开发区建设瓶颈,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管辖权限的制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可用财力紧张,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加之土地指标较少,项目等地、等配套现象突出。地市级政府继续简政放权,保障区县园区用地需求是县域园区建设的保障。

二、应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承接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转移,确定民营化发展思路和方向,实现以商带工

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苏南发展模式的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承接其产业转移,还要承接其发展模式的转移,要实施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建立起从原料到产品生产、销售的较为配套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走“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之路,实现以商带工,带动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培养区县特色产业集群,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以工促工

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每个县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从研发、 生产到物流、营销一个配套的产业体系, 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布局, 避免各区县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共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 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 共建园区,借力发展。引导区县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引资规模,更要注重引资背后的品牌、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市场空间、环境保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形成等。

(三)培育人才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保障

浙江发展迅速就得益于庞大的营销人员及其营销网络,苏南地区则得益于庞大的技工人才队伍。要摆脱依附性发展,只有着力培养四支队伍,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的营销人员队伍、一支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政府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庞大的掌握各种技能并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级技工队伍。围绕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形成相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队伍。

(四)着力功能配套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物流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专业市场发展不起来,或者发达不起来。因此,要着力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大胆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五)加强各级财政支持,继续简政放权,促进区县园区建设大发展

一是加大国家、省、 地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 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县域基础设施、 园区开发和专业市场等建设。

二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很多发达地区都减少了行政审批项目。比如凡是省授予市里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授予县(市、区)。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继续削减30%以上。

三是进一步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建议淮安等地原由市级备案的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全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备案。市属企业需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可自行选择由市级或所在县(市、区)核准或备案。除国家、 省另有规定外,省以上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上报,同时抄报市级备案。同时,建议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国省道施工许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下放到项目所在县(市、区)审批。原属市政府审批权限的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 由县(市)政府审批。

四是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建议淮安等地,凡县(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符合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的,在取得法定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文件前,可凭政府有关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筹建登记。

五是保障用地需求。 建议淮安等地,已列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重点建设项目,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同意,可以使用增划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按占用一般耕地报批。市政府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转用指标和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政府,各地在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时,应优先考虑试点镇、中心镇用地需要。

参考资料:

[1]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长三角”;县域经济;河北省;启示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4-0081-0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的上海市、江苏、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县进入了前100名,占据了全国百强县一半的数量。学习“长三角”的发展经验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长三角”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

(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实现了增强省级财力与壮大市县财政的目标,使县域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大大增加,逐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权限下放,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同时,江、浙两省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在浙江全省的县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 170多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浙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除民营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发达的专业化市场。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县域无论从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江、浙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截至2006年上半年,浙江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这些产业集群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资料表明:诸暨大唐的袜业是中国“袜业之乡”,现有上万家企业,分布在11个相邻乡镇,120个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这一产业集群,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达80个亿,占全国产量的50%。此外,还有闻名全国的嵊州领带群、永嘉桥头镇纽扣产业群、海宁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压电器群等。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从1978~1997年的20年中,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5个小渔村,建设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地处“长三角”的江苏省在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同时,其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1%上升到2005年的50%,其苏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到65%以上。

(六)实施外向发展战略,通过利用外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些年来“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坚持“两头在外”,即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昆山通过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几大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比达45%。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昆山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在全国2 000多个县(市)中名列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与江阴市并列第一,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范例。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与江苏、浙江的差距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总人口6 808万,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0%,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70%。县域财政收人占全省总数40.9%。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同地处“长三角”的江苏、浙江两省相比,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差距(见表1)。

表1中显示2004年河北省县域人口规模偏小,平均为40.7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河北省县域生产总值(GDP)为35.80亿元,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河北省的3.44倍、2.62倍;河北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为8 390元,江苏、浙江为14 538元、16 227元,分别是河北省的1.73倍和1.93倍;河北省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0.82亿元,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河北省的8.69倍和5.4倍,由此看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相对较慢。另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河北省进入百强县的数量最多时只有8席,而江苏和浙江省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河北省,在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中,河北省只占5席,分别排在第33位、46位、48位、74位、91位,而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10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10名。

2005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等级是Ⅲ级,而江苏和浙江都是Ⅰ级,河北省县域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是第15位,而江苏省排位是第4位,浙江省排位是第5位(见表3)。由上可知,河北省县域经济无论是平均规模,还是进入全国百强的县的数量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都与江苏、浙江省的差距很大,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如不采取积极、正确的促进措施,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河北省要在借鉴先进省份经验的基础上,找准方向,需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和措施,以此来指导和推进全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三、“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河北省的启示

通过学习“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河北省应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省“强县扩权”的经验,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决策权、事务统筹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县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建议省委、省政府对涉及计划、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须经市审批、报省备案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外,由项目县自行审批、管理或直接报省审批,以此解决责权利脱节问题,提高政府的审批效率。各县(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县域经济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

(二)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凡是经济实力强的县(市)其产业特色都很鲜明。目前河北省已初步形成了资源型、传统型、加工型、贸易型等多种类型的特色产业,如迁安和遵化的采矿与钢铁、隆尧的方便面、安平的丝网、河间的线缆、抚宁的玉米加工、安国的药材、清河的羊绒、辛集的皮革等等,但仍有许多县域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因此强调发展特色产业尤为重要。目前河北省应着力发展以下特色产业:(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优质粮食、蔬菜等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培育畜牧、蔬菜、果品三大特色主导产业;(2)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依托当地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努力形成专业特色突出的区域性加工中心,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立足河北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配套经济

配套经济是指县域要甘当大中城市的产业“配角”,承接其转移产业和零配件加工业,紧紧围绕大企业发展配套产品、下游产品和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通过发展配套产业融入大中城市的产业延伸链中。各县(市)政府要研究制定与京津地区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京津和省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分工协作体系,更多地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企业外迁;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平台,促进合作,寻找发展机会,可组织以中小企业对接配套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招商活动,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一个主攻方向。如河北省县域经济强县三河市,始终在与北京形成产业对接上下功夫,努力成为北京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北京的科研院所多,高科技人才聚集,三河积极续接高科技产业链条,形成科研在北京、中试和生产在三河的配套协作关系,借力打造“京东硅谷”,其传统产业,如建筑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也是在这种对接中不断发展壮大。

(四)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江、浙县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离不开600多个产业集群区的发展。河北省应将培植优势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突破口,要按照集聚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具体应有以下政策组合:(1)建设和完善产业集聚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把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等,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好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本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聚集的特色主导产业,(3)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4)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核心主导作用;(5)建立中介服务组织,保证产业集群健康成长;(6)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集聚产业。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河北省与“长三角”的江、浙两省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差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为此,河北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除涉及国家安全、民计民生等必须由国家垄断的行业外,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鼓励民营经济大胆进入。重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融资难、在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参考文献]

[1]曹宝明,顾松年.“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路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2).

[2]代海涛,杨波.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吉林省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5,(12).

[3]丁薇.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5,(18).

[4]李宏民.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11).

篇10

【关键词】 西部;县域经济;现状;发展思路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077个,其中市辖区200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超过70%,县域经济总量在西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过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统筹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一、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有所增强,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总量上有了较大提高。以陕西为例,2008年,全省83个县(市)共完成GDP3506.68亿元。GDP总量较2004年增加1.9倍;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比2004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经济指标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7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7%,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更高,而陕西省仅为49.2%,虽然2008年达到51.2%,但总体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2、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少且实力相差大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就连当年排列陕西省十强县首位的神木县在全国百强县中仅处于92位,与全国百强县最高的江苏省江阴市相比, 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江阴的16.6%,12.1%和47%。可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3、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县域工业作用加强

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跳出在农业经济内部反复徘徊的圈子,工业化有了明显增强。以陕西为例,2008年,全省各县(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较2004年增加3.5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在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0∶58.8∶24.2调整为16.7∶61.0∶22.3,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提高2.2个百分点,三产下降1.9个百分点。

4、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且差距还在拉大

西部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大多处于产业链比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一直以来受农产品价格偏低的影响,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例如,2008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省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西部多数县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农业内部,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城镇化水平提高等涉及城乡互动层面的调整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破题。一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2、县级财政拮据,发展后劲不足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普遍基础薄弱,呈现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少数县自身财力只能保吃饭,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保吃饭都有困难。另一方面,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设在县上的银行基本上是只吸储,不放贷,资金流向城市的问题日益加剧。此外,大部分县域工商企业效益不好,相当多的企业名存实亡,传统财源陆续丧失,后续财源又跟不上,自身无力投资搞建设,基础设施欠帐过多。

3、人才瓶颈的制约较大

环境上的差异、交通上的不便、待遇偏低,导致西部县域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和集聚能力较弱。人才和技术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弱小,品牌意识不强,直接影响着西部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

4、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县一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有的垂直管理部门对县域经济发展想的少,配合支持不够。一些县(市)党政领导调动频繁。乡镇领导三年一换届,任期偏短,影响工作的连续性。

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众所周知,发展工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水、电、工业燃料和原材料等资源,还需要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方便的交通条件。一般而言,西部地区大多数县并没有特别的地理、交通、资源、能源优势。也就是说,大多数县域的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招商引资”,不能迷信于“工业兴县”。如果引入破坏生态环境新企业,那还将是一种“饮鸩止渴”式的危害子孙行为。因此,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激发第三产业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自然风光的俊美,又有人文风景的绚烂。为此,在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自然风貌;尽量选择、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以突出自己的独特地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争取旅游项目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突出民族风情和地方传统格调;积极探索旅游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进行开发与创新,开发出更多特色的、新颖的旅游产品给市场消费者,以挖掘当地第三产业的潜能,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

3、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名优特产品,特色产品较传统产品的开发,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显得愈加重要。具体做法:(1)对县域内传统特色产品品种进行清查登记,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再改造、再开发,研发新产品。(2)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对传统产品进行逆开发,确保传统特色产品的原料高质高产稳产。(3)制定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强制依照标准生产,坚决取缔黑加工点和质量不达标加工企业,下大力气树立当地产品的优质形象。(4)统一市场管理,遏制价格大战和恶性竞争,并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和成品销售价,确保本地传统特色产品行业健康发展。(5)对各地名优特产品进行形象创新,加强品牌建设。(6)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对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项目应加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对涉及到野生动植物利用的项目,应经研究后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体现产品环保的形象。

4、大力培养和吸收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办几座工厂,建几幢高楼这样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吸纳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不拘一格,招聘人才。县域经济要发展,技术是关键,而技术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才问题。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招揽人才,比如:为那些拥有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拨专款解决;做好后勤工作,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对确实为当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予以重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