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生道德的实践

时间:2022-12-31 10:46:43

当代医学生道德的实践

本文作者:吕广石工作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医学职业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职业,医疗卫生人才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重要专业人才。医学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根据医学职业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对确定人生目标,促进人生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3]。职业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不同,有调查显示,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喜欢所学专业,但有40%以上的学生是被动选择自己所学专业,不愿在服务第一线工作,就业期望值较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要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要面向基层,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到服务一线建功立业,为解除患者的疾苦而辛勤工作。爱岗敬业教育所谓爱岗敬业,就是热爱和崇敬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岗位,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它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精神。医学院校有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就要培养现在学生对以后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情感,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患者,要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创造出一流的成绩。诚实守信教育诚信作为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个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医学院校要大力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凝聚力量,完善教育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学生成长特点,建立诚信教育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2.4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遵守职业的纪律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调查显示,只有35%的学生认为劳动态度、劳动纪律是重要的,有43%的学生认为技能和知识是最重要的。遵守职业纪律是社会化程度高低的表现,医学院校的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不强,遵守医德规范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

学校着力打造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职场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职业道德培养途径。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活动参与等方法,从提高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开始,进而陶冶其职业道德情操,锻炼职业道德意志,形成职业道德信念,最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第一阶段为职业道德基础教育阶段,即一年级以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认识、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主,第二阶段为普及提高阶段,即二年级以锻炼医学生职业道德意志、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主,第三阶段为强化完成阶段,即三年级以树立职业道德信念、培养职业荣誉和责任感为主。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教育,培养成为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加强“第一课堂”建设,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实验、实训、考核等教学环节全面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列入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中,在教学中突出课程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形成以专业课,实习、实训为主,各类课程全方面渗透的教学模式。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与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宽教育内容,凸显教学的实践性。进行医学人文课程改革整合医学生人文教育内容,构建由文化篇、美学篇、文学篇、音乐篇、礼仪篇、沟通篇、社会篇和生命篇组成的医学人文课程,探索适合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创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课程,将“重德、博爱、恪职、求精”等医院文化理念引入学校,依据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5个环节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的要求,形成以专业思想、服务意识、诚信品质、技能操作、行为规范等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学校制定《医学生职业道德活动课程认证指导手册》、《职业道德活动课程教学大纲》、《医学生职业道德活动课程教材》,形成5个篇章26项重点活动,涉及学校、各系、班级不同层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构建校、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节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和职业心理素质测评,指导学生具备稳定的情绪、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坚定的意志,适应医疗卫生岗位的道德要求。专业技能社团活动成立美容、心理、中医、影像、康复、护理等13个专业社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评选各类专业技能标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让学生深入社区、医院等广泛开展医疗实践及服务,使学生体验患者的疾苦,学会尊重与沟通,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生职业礼仪培训成立学校礼仪队,围绕医学生语言、礼仪、行为等内容进行培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训班级礼仪骨干,指导班级开展医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举行医学生礼仪大赛,评选礼仪标兵,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4]。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主题教育、入学教育、毕业典礼、护士节、白求恩杯、医德模范事迹报告会、诚信教育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不断将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加强“职场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营造职业化校园根据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环境、实训环境、学习环境等方面突出职业性,制作象征医学职业精神理念的百年标志物、校训、理念石,出版校史专著,建立校史馆。开展医院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医德模范报告会、医学生宣誓、授帽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3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国志愿者注册,学校与社区共建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订社区服务协议书,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实现课程化管理,发挥各专业特长,开展卫生宣教服务活动和“卫生下乡”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职业道德培养遴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师、护师、药师、技师等专业技术能手担任示范带教;聘请行业中医德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担任兼职辅导员,定期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学习和实践进行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实习生和优秀毕业生。

关于高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制度育人作用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全方位的教育、规范的管理、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取决于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学校加强职业道德制度建设,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5]。建立医学生职业道德考评制度学校制定《医学生职业道德考评制度》,广泛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入学宣誓、早期接触患者、见习、实习、实践活动等,将慎独、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完善校院结合的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监控。各专业吸收优秀毕业生、医学专家、带教老师、医德模范和校内专业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组成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指导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负责落实职业道德教育各项活动方案,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建立用人单位、教学医院、毕业生和社会各界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反馈机制,以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学生信息反馈到学校,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实证保障。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一、二年级学生由辅导员每学期进行考核,各系对学生实施综合测评,三年级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实施《职业道德表现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并将这一时期职业道德表现的成绩列入德育测评总分,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学校每年对辅导员、医院带教老师进行考核,对各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健全在校生、辅导员、各系、医院“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和学校各项评优结合,为学生职业道德的不断提高提供有效保障。总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