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5 15:54:38

中学教学课程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在传统的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很多学校缺乏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得体育教学发展迟缓,也发挥不出优势。而且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和规定,教师也不会提前备课,导致体育课堂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学生课堂状态自由散漫,既起不到让学生身体得到充分锻炼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造成阻碍。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以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指导,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彻底的改变。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经过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中的肥胖比例逐年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抵抗力的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率的上涨,使得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让中学体育教学问题也变得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中学体育课的时间,让学生在体育课期间得到身体的多元化锻炼,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对中学体育课程进行规范和管理,掌握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对体育锻炼的方式和强度进行有效把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锻炼的积极性,使中学体育教学发挥出真正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1.单一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感受不到中学体育教学的优势和意义,缺乏对体育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期间还沉浸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失去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这使得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不到身体上的锻炼,甚至对中学体育教学产生厌恶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兴趣,才能实现以兴趣为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因此,教师要借助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完成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2.缺少基本功训练。作为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基本功训练一直是中学体育教学经常忽视的关键内容,加之中学生本身的体育功底较为薄弱,导致中学体育教学的效率较低、质量较差。而且很多教师在基本功训练上存在着思想误区,他们认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属于浪费课堂时间,并且没有必要,所以在实际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缺少基本功方面的训练。3.培养目标缺少多样性。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大多重视对“体育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使中学体育教学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就要优化中学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提高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对学生全面培养的重要性,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起步晚、起点低,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丰富对学生培养的目标,还要做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促使体育教师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得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中,还可投身于社会体育建设事业上,参与一些与体育相关的社会工作。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宣传先进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对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提高我国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完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很多中学都没有配置现代化信息设施。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中学体育的投入,从而为我国的中学体育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方法。由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一直比较单一,从而导致很多中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当然,中学体育教学还应该考虑到中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而设置更加符合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地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探究,及时发现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使中学体育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华,陆仁东.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J].运动,2014(15).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质量

正文: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下面结合我校实际与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浅析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标准创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系统环境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若无软、硬件环境保障,谈何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校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近年来,我校已投入上百万元,保证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教室有128台工作站,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软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远志公司的LANSTAR。

2、多媒体教室:共有3间,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设备等。

3、师生音像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以及校园网络中心。

以上各环境已初步建成校园网。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宣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具有了这种新理念后,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打好教学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例,使他们尝到具有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它学科有巨大帮助的甜头。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有了领导的重视与学生的主动求学,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有了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条件了。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要搞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具有一组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堪、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师资相对的比其它学科薄弱。信息技术又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培养与培训,使之能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是有力的,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是大力支持的。我校现有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4人,其中一人99年度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二人是省级"计算机骨干教师"。4位教师都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这就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好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系统;领导与学生的观念更新了(领导重视了,学生肯学了);具有了一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课任教师了。三个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条件都具备了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我们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中学的课堂,时间还是很短的,是一门新学科、有新特色。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必须采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想、方法与手段。下面介绍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成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探索。

方法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互动性教学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使用交互式CAI学习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接触计算机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入门,或者在使用过程会因一点微小的失误而茫然失措,或者会为开关机先按哪个按钮而烦恼。教师的讲授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而采用一些CAI软件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开天辟地》、《万事无悠》等,另外教师自制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件。通过界面图形化,可视化,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吸收,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又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这样会使学生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并不断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②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教学时的课堂气氛,作业的完成情况,测验、考试情况分析等方面,还有学生的提问,发现、创新、实践方面也能够获取教学信息。利用所获信息教师可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的侧重点,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式。我们强调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生,可配合思想教育,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教学光盘,通过上机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等,要求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二: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艺术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必须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永恒追求的主题。

参考文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核心素养被置于了各学科课程改革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地位,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和自主锻炼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核心素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不同的学科中,核心素养既有共同的核心素养,又有着不同的核心素养。正如教育部《意见》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而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在体育教学中落实主体核心素养的展现和客体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运动技巧和体育意识、运动习惯和体育情感、健康行为与德育表现。又或者说,核心素养是学生体育品德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展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1.1核心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学阶段,学生由于课程设置紧凑和学习任务繁重往往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对学生身体素质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学生近视的群体的增多,据我国近日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我国中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七成,其中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因此,必要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在体育课堂上,学生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缓解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以此来保持健康的状态。1.2核心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如果不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则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比如进行一些体育比赛,对于不遵守规则和制度的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矩意识。而学生的体育互动的行为,提升了学生的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重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体育教学质量。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在中学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授课模式虽然与其它学科教学存在着差异,但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大多中学体育教师接受的培训和再教育以技能培训为主,导致教师在理论素养和教学认识上存在不足,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是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同时,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和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水平。所谓德高为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的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自我的知识体系框架,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是为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而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教师而言,在课程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体育技巧,对于学生来讲更有着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抓住关键的核心素养教育,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避免“放羊式”教学,让学生在体育中,有着“动”的力量和“静”的智慧,在增长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思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2.2优化体育教学设计,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室外活动的方式进行,由于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限制了教学的开展和内容的丰富。所以,体育教学要注重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破解传统教学中的屏障,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对中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体育教学项目,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进行教学情景设置,使学生积极主动到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如“在进行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学习中,以回顾有防守情况下原地或行进间投篮,引出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并明确学生交叉步持球突破后的上篮或投篮的动作组合。”[1]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同时要注重这种合作教学的时效性。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师生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2]在体育实践中,优化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育运动角色地位,学生之间要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如开展小型比赛、游戏互动等形式,这种集体实践的教育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体育品德,对于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也是有着较大的帮助。2.3优化体育课堂结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课堂结构是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体育课堂结构的展开应该是以体育教育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环境为基础的,当然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生理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而优化课堂结构离不开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所以要适当的增加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设备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在乡村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加大力度弥补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如,针对体育教学中有些比较复杂的或者连贯性较强的动作,可以录制成微视频,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及时吸收和消化的,在现有体育设施不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情况下,可以在课下借助微视频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同时也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随时进行线上的交流和互动。另外,在优化课堂结构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甄选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体育品德的教学内容,选择对象有着不同的类别,有着不同的项目选择,比如无器材体能锻炼、体能锻炼的计划制定、效果评价分析和简易器材体能锻炼等。在教学中要兼顾到技能和素养的同时培养,注重学生的德育引导教育。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任何一项的”。[3]唯有动中有思,思有所想,才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面的健康的发展。2.4创新课程评价机制,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评价的标准也是相对单一,对学生的关注则只是侧重于对学生体育运动的技能考核,却忽略了中学生课程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中学生来说是不利于其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培养。[4]在这个过程中,要丰富评价形式,丰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着差异的区分,比如在运动技能的评价中,对于初中生来讲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强调对技能学习兴趣的培养;3结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元素,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体育教学要创新教育理念,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优化课堂设计和改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科之间的共性因素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亚茹.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李京诚,孙伟.体育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3]高平叔,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4

1中学体育课程实施走班教学的目的

1.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课最主要就是以帮助学生达到体育锻炼为目的,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通过走班教学的形式,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学生可自行选择喜欢并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有利于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1.2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不同的是,通过走班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或是教师为学生量身打造,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综合性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并不单一只训练学生的长跑能力或是跳跃能力等,而是从学生的体质和兴趣出发,综合锻炼学生全身机能,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中抽出身来,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1.3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中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通常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平时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加上体育课的内容本身不具备吸引力,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期末成绩而简单进行锻炼,这样不仅难以锻炼身体,甚至会由于猛烈运动,导致身体吃不消,患上疾病。但是通过走班教学,学生在平时就可以与伙伴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更善于融入集体生活的同时,从而缓解繁重的课业压力。

2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2.1中学体育教学不受重视。从传统概念上来讲,大多数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应以理论讲述为主,忽视了体育活动和竞技项目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利用体育课的时间补习其他学科,剥夺了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因此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过于重视体育理论的讲述,课堂气氛沉重,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很多体育技能的训练超过了学生的身体负荷,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2.2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现如今,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再加上无法根据学生的身体需求设计合理的体育项目,导致许多教学内容相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少教师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将项目训练落实到实际考核中来,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教学,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及瑜伽等。但是在设计这些项目之前,教师没有提前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这样直接让学生进行大幅度练习,会损害学生的身体机能,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也难以达标。2.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健全。中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相关教学经验。但是中学教师往往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不仅所学专业与体育毫不相关,甚至并不具备专业的体育素质和教学经验,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身体严重吃不消,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的展开也不尽如人意。

3中学体育课程走班教学的策略

3.1体育走班的课前准备工作。3.1.1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随着体育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教材中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教师充分把握体育教材的内容,从理论基础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计划,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走班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走班教学并不意味着颠覆传统教学内容,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3.1.2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走班教学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及自身优势进行选课。因此,为了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完备的调查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素质,对学生的特长、爱好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为其量身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同时,为了防止在选课过程中出现跟风现象,需要教师采取匿名的形式,学生选择想要上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3.1.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体育走班教学只是一种形式,学生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课程,但是最终的教学效果依然要受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实际授课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体育走班体系。在初步建立体育走班形式之后,教师需要落实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体系能方面的建设,并针对不同的体育科目安排教学实践,实现体育教学目标。3.2体育走班教学的具体策略。3.2.1注重走班教学中的主体性。首先,选择项目过程中的主体性。体育走班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充分调查学生兴趣爱好之后,增加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共享性,为学生构建完善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其合作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教师要充当把关人的角色,从学生的选择中挑出精品。其次,注重班级授课的主体性。学生虽然选出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但是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教学,要认真做好统筹工作,采用分层教学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充分融入课堂。3.2.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过去以理论为主的体育课堂,氛围大多沉重,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心,也难以真正锻炼到身体。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需要增加体育课堂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加强锻炼。通过走班教学,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喜好之后,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例如,对篮球教学中投篮的教学,教师可以将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接力投篮比赛,投篮数量多的小组可以获得自由活动20min,这样学生们跃跃欲试,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真正得到了体育锻炼。3.2.3进行探究式教学。当代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完备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技能,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因此,在走班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其合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学生对于一些不懂的体育竞技规则,教师要耐心讲解并客观评价,多多鼓励学生,为其建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促进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成果。

4结语

在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实施走班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享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走班教学,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注重走班教学中的主体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进行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锻炼身体,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牟希刚.体育选课走班教学与兴趣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1):239.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5

一、德育存在真空地带

让学生着装得体是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着装得体既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良好风貌,是一项德育工作。然而,由于难以实施硬约束等因素的影响,“穿校服不系扣子”等现象成为了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真空地带。不独是着装失当,其他方面亦有管控真空或管控失灵的现象,比如在校园内吃零食、喧哗打闹、浪费饭菜等,尽管“禁止……”写入了守则,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禁止。要想改进这些方面的德育效果,必须发挥学校文化的功效。

二、学校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穿校服不系扣子的现象,既是一个德育问题,又是一个学校文化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德育与学校文化互为因果关系:既可以说是因为德育工作缺位,故而导致了学校文化的缺陷;也可以说是因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乏力,从而导致了德育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因而,我们需要先在理论上梳理清楚学校文化与中学德育的互动关系。

1.德育工作对学校文化的创建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学校园作为一座相对独立的“象牙塔”,虽然与外界存在一定的隔膜,但是从总体上说,还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中学生是非常活跃的文化消费者,容易在大众文化的自由、个性、时尚等极度煽情的口号中放逐感性欲望,在眼花瞭乱的文化碎片前迷失自我。社会上的新名词、新潮流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带进校园;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也都带来了不同的习惯和观念。这些充满社会性、时代性的新生事物的不断涌入,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碰撞,都是影响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震荡,给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建设带来压力。这就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认清自己肩上承担的历史重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文化的正确方向。以穿校服不系扣子为例。这种穿法是中学生受休闲时尚文化、嘻哈文化、街舞文化等潮流的影响,而对校服的穿法进行的所谓个性化设计。而这种个性化设计又由于学生的从众心理而迅速扩散开来,形成了一种校园穿着文化。然而,这种“文化”,并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正确的学校文化方向。因为,中学生的仪容仪表应该端庄、整洁、得体,这才有利于体现健康、有序的校园面貌,有利于整个校园内自律、知礼的文明风气的形成。要改变这种穿着文化,德育应发挥导向作用。

2.学校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灌输某种观点或信仰,而且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果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而只顾自己在讲台上“慷慨陈词”,这种“独白式”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效果的。学校文化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语境”,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首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设施和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机会,达到消除心理紧张,愉悦身心,集中精力,“以学为本”的调适目的;其次,学校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如润物细雨,滴水穿石,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品格成长史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再次,学校文化有绵绵长力,比及制度、命令等“硬力”凝聚人心的效果更牢固、持久。学校的“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够强化师生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高度的自觉和默契——维护什么和抵制什么。学校文化的建成可避免硬性规定、强制实施所需要付出的高昂的成本。“穿校服不系扣子”之类的问题,在许多学校已经俨然成风,而且正如上文所分析,这一问题很难靠制度力量管控。因此,我们应该从构建学校文化着手,为这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载体。

三、构建学校文化,推进德育工作

社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属于社会的亚文化,在内容结构上亦由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学校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得力帮手

1.学校物质文化的构建。学校物质文化属学校文化的器物层,是学校文化的外显的物质形态。它包括学校建筑特色、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文化体育设施、校徽、校歌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传统德育往往注重理性化、规范化、工具化的训导,将充满诗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活动淹没在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中,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而通过构建学校的物质文化,有利于发挥情境德育的功效,充分利用了情感的激活功能、弥散功能、驱动功能、调节功能和陶冶功能,抓住情感纽带,创设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充分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比如,在穿校服不系扣子的问题上,学校可以在学校的显著位置摆设一面大型的“正衣镜”,并且以此处景观的添设为契机,开设一堂全校性的班会课,以“衣着与成功”为主题,讲述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衣着形象的事例。比如,曾在大立镜旁糊了面“纸镜”,上书南开学校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度: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一生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这就将着装规范升华为为人处世的原则,教育学生要以为榜样,严以律己,提高修养。

2.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内独特的“风俗”、礼仪,比如:常规管理制度、各项评比奖励制度,作息时间安排、教师节敬师仪式、入团入党仪式等。这种制度文化以明确规定的形式,对学生起到约束和调适的作用,保证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特别是在大班教学的现状下,组织性、有序性显得更为重要。在穿校服不系扣子的问题上,在具体操作中学校虽然暂时难以将其纳入班级常规评比中,难以做到不扣即纠、即罚,但是仍要有制度规定。制度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提供管理依据和奖惩标准,它还是一种提醒,提醒学生要向什么样的行为标准看齐。尽管有了制度后,仍难以禁绝违规者,但制度所传递出的学校文化的指向信息会给那些违规者以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改正、反思。而制度的肯定,也让守规者获得鼓励,在着装方面会做得更好。在制度的实施中,固然,监管者不可能盯住每一个学生每一分钟的表现,但全校的老师还是应该都负起责任,齐抓共管。如果只有少数的管理者或者班主任在提醒,或者有的班级有抓,有的班级没有抓,那么学生很容易以此为借口抵制管理,人从本能上是趋于摆脱束缚的。齐抓共管,形成声势,让自由散漫者在外力推动下规范自己,进而逐渐形成习惯,最终认同这种文化。一项制度要想被全体师生遵从、维护,这项制度的文化涵义必须被他们理解、接受。纯高压的、没道理可讲的制度很难产生管理效果,对学校文化也没有太大贡献。制度一旦形成文化,它就不再因强迫性而讨人厌,学生反会因遵守这项制度而产生归属感、自豪感。

3.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它是学校文化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如果说物质文化可以用几张照片来展现,制度文化可以用几行文字来书写的话,那么精神文化则需要亲临体察。虽然各校都以校训、校风、学风等形式来刻画本校的精神文化,但实际上精神文化的真正威力如何,只有一线的师生能够“春江水暖鸭先知”。校服的穿着是否规范,体现了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系扣子很容易让人家感觉这个人“吊儿郎当”。当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上课时,他所面对的学生敞胸露怀、领歪襟斜,试问这位老师做何感想,还有没有情绪施展才华?所以,衣着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生的形象问题,更是一所学校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问题。笔者认为,在规范着装这一要求上学校至少可以挖掘以下四个方面的精神文化内涵:第一,尊师重教的精神文化;第二,强调整体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毕竟学校不是一般的公共空间——可以让人随意展现自己的个性。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它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的解放,但亦有一个机构的诉求,因此绝不能牺牲掉组织和纪律性;第三,培养对优秀文化的归属意识,增强学生身为该文化“产品”的自豪感;第四,提升自身修养,视之为高层次人的标志和个人成长的见证,获得心理满足感。

作者:张宇工作单位:福州市格致中学

第二篇

一、开发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改变德育教学方式落后的现状

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求学校开发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使联系生活的新理念及新模式被广泛应用,以期改变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方式落后的现状。

2.有利于弥补教学资源缺乏的不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发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弥补农村职业中学教学参考资料的不足,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德育课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增强职业中学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其成功就业和创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3.有利于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有效地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开发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建议

1.教案的编写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选择

第一,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角色扮演法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调适,选取的案例最好能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第二,教学工具的选择上,教师应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三,为了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改进教学,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后记的书写。

2.课件的制作应注重针对性、易操作性和生动性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适应课堂教学,应具有针对性、易操作性,要形象化。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例如:设计课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还是解决某一重点、难点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促进记忆,还是为了使学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是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启发想象力,还是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才能有的放矢,做出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3.练习题应注重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通过练习,学生应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的目的。练习题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因此,它必须与新教材同步,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4.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应注重准确性、及时性和开放性

单一或单个学校的资源很难发挥资源本身的优势,资源共建共享是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方便德育课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查寻、搜索和利用所开发的教学资源,学校应及时准确地将其在网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综上所述,农村职业中学德育课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各地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使德育课教与学校现状发生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广泛应用,师生成长效果明显,学校发展再上台阶。

作者:吴强工作单位:甘肃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

第三篇

一、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伪对话现象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课堂教学对话的背景下,对话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这给教学带来新的视角,但对话教学并不是从形式上撕掉"灌输式"教学的面纱就能产生。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些貌似对话的"伪对话"。

1.流于其表的问答

(1)教师独白)徒具问答其表课程教学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教师课前准备好一系列问题,课堂上要求学生一一作答,学生回答与自己期待的答案一致,则欣欣然面有喜色,一旦回答与自己期待的答案背离。就或直截了当地换人回答或通过诱导暗示性的言语,一步步把学生请入"瓮中"。(2)浅层问答不具对话实质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琐碎的问题,并不顾及这些问题有没有思考的价值,有没有提问的必要,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这样的对话缺少思维的交锋,没有精神的交流,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问与答、理解上的"浅表层"。问与答都很肤浅,问答双方没有在内心深处相遇,不能促进彼此的发展。

2.掩盖真实想法的沟通

(1)学生揣摩教师心理回答学生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迎合老师的想法。老师的知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且,学生在教师权威压力下,不敢、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另外,从知识层面上讲,老师的知识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从科层体制上看,老师与学生相比,老师属于有优势的一方,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会习惯性地揣摩教师的心理。(2)教师掩盖真实想法课堂上,教师为了鼓励学生,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甚至是无视自己的感受照抄照搬,教师将自己化身为一切正能量的代表。长期的公然的心照不宜的虚假将给学生以深刻的暗示,导致学生漠视真实自我,同时也遏制了教师的教学成长与教学灵性。

二、中学德育课程中存在伪对话现象的原因

德育课程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可以教,但是学生的接受度是多少,只能是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首先接受你,然后他们渐渐地才能接受你的观点和见解,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观点,指导自己今后的实际行动。但是在教学中出现的伪对话现象主要源于教书育人的观念、我们的认知方式及学生与老师内心的恐惧。

1.教书育人的价值理念的影响

从词义上讲,教书育人强调教书,教书在前,育人在后,先传授知识,后培育人才。"教书育人"代表了一种以传承知识、文化和技能为教育主导,过分注重知识及其相关体系在个体生存、成长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这是一种狭隘局限的教育和知识理念。现实教育活动中持有这一价值观者更多地表现为过分地强调整个知识体系中"是什么w(hat),,的浅层知识部分,而对"如何(how)和为什么w(h洲,深层和方法论知识则更多地予以忽视。从实践来看,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被看成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地位与身份、学生发展水平、生存境遇等等,都是由知识的学习情况决定的。至于求知的方法、人性、理想、智慧、创新、梦想和激情等甚至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则不关心。我们把教育活动简化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把要考试的书教好,学生只是把要考试的书读好。除此之外对学生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在教育范围之外。4]l

2.令教学与生活分离的认知方式

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真理是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把我们的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主观是可怕的,不仅污染事物,而且因为它在事物之间和我们之间创造了联系,这种联系会阻止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因此,这种联系具有污染性。客观主义阻止我们与事物建立联系。相反,教学是我们与未知的相遇,对未知的认识。认识是我们如何与未及的他者建立联系,与那些缺乏知识结构联系而逃避我们的现实建立联系。从深层次讲,认识是共同分享,相互联系的。但是,在客观主义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学与生活相分离。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就被教"应该"如何,然后去达成理想自我;这种教育潜移默化鼓励一种理性的总结,就是生活智慧的获得不通过体验,而是通过理性的总结,理性行在体验之先,理性告知应当如何,然后身体力行再去跟进实施。道理是书本上的内容,体验是自己的,是活生生的。课堂上的对话,不是源于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脱离。

3.学生内心的恐惧

与老师相比,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学生与教师内心的恐惧,在学校场域中,学生会受到暗示或者明示:学生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经验,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观点,不能担当重要任务。这些学生通过沉默、退缩、玩世不恭来自我保护。我们习惯于把这些行为理解为无知。此时,学生没有真实的表达自己,老师不能理解学生的需求,教学与生活相分离。

4.教师内心的恐惧

埃里克森认为,中年人会面临一个"停滞"还是"生成产出,,的选择3]l。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恐惧视而不见。每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如果老师觉得学生仍跟去年一般大,那么他的中年就提前到来了。老师把自己关在自己的资格、身份之内,他们来自学生中的评价存在恐惧。因受到惧怕的学生制约而仿徨的教师,惶恐地防范着他们的学生,这样就陷入了恐惧的恶性循环。当教师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当我们否认了自己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抵制在别人身上看见的任何东西,这些东西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到底怎么样。

三、解决中学德育课程中伪对话现象的策略

1.从"教书育人"走向"育人教书"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非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这一教育目的决定了"育人"中的诸多内容较之"教书"中的知识更重要。"育人教书"的理念虽然也重视知识,但更强调人的内在的、品质的、观念的、思维的、个性的、情感的、意志的、能力的、习惯的、方式方法的培养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重视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掌握、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和优秀心理品质在个体成长与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强调人的内在的、持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作用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品质与素质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博耶儿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2]l。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师生以知识为载体,以共同愿景为指导,相互协作,在沟通与互动中成长。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意义生成。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是探索者,也是合作者。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每个学生既生活在各自自主的世界里,同时又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生活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不断与其他共同体内成员互动而交换思想观念,使自己处于不断学习与发展的状态,而不是静态的接受外界影响,被动的吸取外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和习得社会公共空间文化,认同与内化社会规则价值,深刻理解和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3.把握教学实践中的悖论悖论是整体地把握对立面的一种方式。悖论原理不仅对自我的复杂性以及自我的潜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课堂动态过程中,在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悖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有以下六种教学的张力:课堂教学既是有界限的也是开放的。界限由我们经常关注的教材中的问题、文本、资料等来确立。这些资料必须是清晰的、激发兴趣的和有强烈吸引力的。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开放是向由探索精神引导的多种路径的开放。这种开放可能使我们课堂中此时此刻的教学目的与计划中的不同。我们需要把握这种张力。课堂教学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开放的空间给学生带来了探索的乐趣,但同时增加了对未知的恐惧。因此课堂教学还要是可信赖的。教堂教学既鼓励个人发表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教育存在于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困惑甚至是偏见的基础上。教师在倾听个人意见和团体意见中寻求教育的契机。课堂教学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小故事"是伴随学生成长的真实的故事,"大故事"在深度上揭示规律,给个人的真实故事限定理解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小故事"的含义。课堂教学支持独处且用集体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撑。独处是学生单独思考和吸收学习内容的基础,是学生保持自我完整的前提。通过对话,我们可以发现不足,拓展知识面。课堂教学中沉默与争论并存。沉默为我们反思我们说过的话和听到的消息提供了契机,是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沉默与争论共存。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教师初中政治建议

随着新的初中教育标准的颁布,笔者与众多教师一样,把焦点放在当前的课程标准研究之中,如何把简要的教学大纲实施到初中政治课程教学里面?这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与新内容的增加,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会学生如何以正确地、高效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切实做到“授人以渔”的教育目的。以下几点是根据当前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教学实施建议:

1端正教师作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的品行与政治素养是教育的前提,它直接影响到政治课程的质量。在初中的政治新课程里,着重要求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文修养。做为初中政治课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触觉与思想觉悟。律人必先律己,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要树立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2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平等,且有助于构建师生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把学生以往被动的位置转化成主动。以便提高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2.1政治课程教授要灵活多变

趣味性是当今政治教学所缺乏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可以追求多变,如果课程教授的时候方式多样化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果教师的教学一层不变就会使得学生无心上学,所以政治课程的教授一定要多变,这样才可以将沉闷的政治知识变得灵活起来,使学生容易消化。

2.2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①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叛逆、轻浮、好奇;在各个科目学习上面常出现偏科,因此课堂的表现很极端。这就要求到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了,加入任课教师善于营造课堂气氛,而学生学得轻松高兴,那么教学的质量自然提升了。

②中学的教育方案在不断的出新,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教师应该时常的升级自己的教学方式,务求在政治教学方面得到好的效果。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到学生层次不一的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③针对初中生好动、自制力弱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政治教学上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个宽限的思维空间,摆脱旧教学模式“单边”讲课的模式,开设多点相互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展现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3把握上课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相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必用课堂教学法,但是无论用什么教学方式,我们必须把握课堂的进度,政治课程是看重整体性的课程,教师在讲课中不能揪着一个难点讲太久。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计划好大致的课堂节奏。在政治教学中,既要保质也要保证其效率。

3能够切实解决政治课教学问题的几个方法。

3.1朗诵——有助于记忆

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语文大声朗读来增加记忆力的方法。在政治课程里面很多人文道理的内容,学生听课的时候会表现疲乏,如果他们大声的朗诵,一来可以集中精神,二来可以提高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力。通过学生有情感的朗诵,可以使很多抽象的俗语、俚语变得形象生动。因此,学生常朗诵思想政治课文是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共鸣,让政治真正到达寓教于乐的效果。

3.2比较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于思想政治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实行比较法。比如对于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来讲,它们都是合法公民享有的,学生在这上面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教师就可以把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分开罗列出来,再进行多个对比,委婉的告诉学生其实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比较之下,就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会使他们认识深刻。

3.3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看图说话在这几年里也慢慢的走进了初中政治课考试的大题里面,它的目的是为了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据调查,这一题得到高分的学生基本很少,由此可见学生在看图说话方面是非常弱的。在初中政治课新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图片。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注意这些图片、设定几个情境问题,就像语文一样层层深入,由此一来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提高学生看图题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家庭维护、社会和谐的时候,书本都会出一些图片增加课本内容的形象性。教师可以就这些图片开设一些情境问题:在这些图片里面你能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对吗?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状况正常吗?透过这些问题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人文情感得到升华。把自己的认识实际实行到生活中,也会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完善解决的方案,更好的增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7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感到学习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务员之家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理念

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1],这就需要教师思考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问题,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采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现状改进与水平提升,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不符合新课程要求。一直以来,体育科目在中学学科教学中都处于边缘化位置,不被重视,即使已经纳入中科必考科目,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忽略了学生身体的长期锻炼,以“突击”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虽然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教学情况依然不太令人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理念不符合新课程要求,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重竞技、轻普及,重育体、轻育心,没有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角度着手组织安排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活动浮于表面,达不到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二)教学模式落后,缺乏创新。中学体育教学主要采用“一刀切”模式,基本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流程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着一定的适应度,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特长等,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偏低[2]。而且,教学模式带有明显的传习式特征,学生不可避免地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了解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体育教学理念。第一,了解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学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中学体育课程的新标准,了解新课程要求与基本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理念更新,与新课程相适应。第二,更新体育教育理念。中学体育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不符合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体育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把快乐体育、益智性游戏等融入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二)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想适应新课程要求与其基本理念,体育教师必须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等,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体育教学现状得到有效改善,提升教学水平。第一,创新教学内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围绕学生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事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需求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以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为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对此,教师可以把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教学,如轮滑、韵律操等,既符合体育教学需要,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创新教学方法。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要以灵活、实用为主,体育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接受程度等适当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使体育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与其基本理念[3]。首先,教师在“一刀切”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调整,融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讲篮球运动的运球技巧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下,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辅导,形成一个互助、帮带、互动的团队练习氛围,既锻炼了运球技巧,也养成了一定的团队意识和自主锻炼意识。再如讲乒乓球一节时,教师可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让有乒乓球基础的学生教授没有乒乓球基础的学生,或者组织学生小组比赛,让学生在运动竞赛中激起学习兴趣,自主地练习乒乓球技巧。

三、结语

中学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基本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适当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不当的思想,坚守“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仔细分析当前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适应于新课程,使体育教学质量逐渐得到提升,从而优化中学体育教学水平,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屈增增.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2016(10):136.

[2]刘祖辉.针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7(11):128.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课程;中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作为一名专业从业者必须积极引导教育与社会相适应,采用最先进的方法应对新挑战。网络课程的出现导致教育意识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应用网络课程,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视频来把握教学知识点,为学生打造创新性教学环境增加信息教育课堂感染力,以此来增加学生注意力和时间的分配。

1网络课堂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各种教学形式由于反映教学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存在的作用也不同。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难以在课堂中获得自我效能感。长此以往学生陷入恶性循环,学习兴致缺失。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急需进行改革以应对面临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教育家重视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提出了网络教学概念,网络课程应运而生。网络教学理念的提出改变了教师的思想更改变了教学现实,在新的方法下学生积极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预期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社会背景下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变得不再简单,具有自身的思维和想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深深埋藏在内心,教师无法感知也不愿意对于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最终导致教师对教育学生的脱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精神。网络课程适应学生的需求,具备满足学生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改革步伐从未停止,教学模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教学都有着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明显特征。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教育趋于数字化、智能化,网络课程的提出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要高度警惕和抵制形式化教学,提倡教师加快进行学生学科意识培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教师无从下手,网络课程的提出为教师指明了方向。网络课程的提出对于教育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使得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成为可能。

2网络课程的概念和基本条件

教育者以网络为依托,向学生传送文化知识,师生之间以计算机电子设备为载体进行在线交流,完成特定内容学习。网络教学下学生能够接受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特定视频习题、图像和文本,网络课程更具交互性与开放性,学生能够自行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权。网络课程的提出标志着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课程一词最早被定义为学习的进程,后来经过一定演化,课程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术语而出现。现今对课程有了新的定义,具体指教育内容总和及进程安排。单纯进行设备购入并不意味着学校教学进入了现代化阶段。网络课程具有基本条件。网络课程强调内容的明确性,因此要保证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教材核心。网络课程设计工具系统,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在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另外网络课程必须具备设备交流功能。这是由于现有教学模式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掌握自主权,自主学习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设备交流功能为学生意见反馈,疑难解答提供了条件,能够更好解答学生问题,从而学生消除疑惑,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3网络课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没有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说教导致课堂气氛较为压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愿意响应教师以及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教师在观察和认识中获得了一定的启示,意识到了网络课程的进步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托点调整教学现状,使得师生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确保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下有意义的学习。在《认识计算机世界》一课中教师为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在计算机上体验上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查阅与收集信息。这样的教学方法恰当地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学生上网体验后与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积极的课堂氛围就此形成。通过研究发现学生不太理解通信主体、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将通信主体类比成个人,将通信设备类比成手机,将通信协议类比成人类语言,这样学生进行主观判断,了解实际概念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不再表现出消极行为,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2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利用网络课程掌握实践技巧。信息技术强调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若单纯依靠教师人力讲解难以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在中学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能力,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相应技巧。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教师应当强调实践,将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行为目的,对于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办公软件功能较多,若一一细致讲解会拖延教学进度,教师在《多媒体制作》一课时利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手机录制教学视频,讲解教学重点与难点。视频教学下学生实质上还是一种理论学习,难以提升实践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机会,在微课视频学习后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相应PPT,从而有效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在客户端上传作业发送到教师邮箱,教师点评学生作业,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结合点评进行作品调整与优化,从而确保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切实提高学生信息计算处理水平。3.3开阔学生眼界,鼓励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学生以往通过教师学习知识,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多从教师中获得,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不愿意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在原地踏步,无法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教师虽然是专业从教者但是却存在一定的教学不足,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学生运用计算技术深入学习某项信息处理技能时能够获得满足感。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几个经典学习网站,学生从感知具体事物做起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学生的眼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增加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网站上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显著提升,知识学的好学的快。3.4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中学阶段学生自控能力差,心智还未成熟。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学生心智不坚定,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学生沉迷网络,荒废青春,不利于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教师应当教会学生识别信息,向学生表明不良信息的危害。必要时教师可以引用具体事例警示学生。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作用观察全班学生,当发现学生具有不良意识和倾向时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结束语

网络课程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为学生应用各种信息处理软件和设备提供可能,学生在网站上学习与探究与教材有关的知识,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教材学会遇到诸多阻碍,其借助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情感改变,发生自上而下的变化,学生整体投入开展有意义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海辉,刘月仪.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172-172.

中学教学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加涅“教学九阶段”模型;中学历史教学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三线建设”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其中规定在师范类院校开设“东西洋各国史,兼讲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1]677。从此,中学历史教学法与师范类院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师范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中学历史教师为目标的《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其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讲授更是重中之重。然而,相较于科研层面的史学研究,当下学界对高校历史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罗伯特•加涅(R.Gagne,1916—2002)是美国当代著名教学设计专家,他倡导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思路,并据此提出了由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激发记忆、材料呈现、提供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评估绩效和迁移转化所组成的“教学九阶段”模型[2]286。本文系笔者基于该模型制定的《中学历史教学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课的教学设计,并依托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历史班进行了教学实践。权做引玉之砖。

一、以概念讲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

与全国绝大多数师范类高校一样,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所使用的,同样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的《中学历史教学法》[3]一书。本课所讲述的内容,位于该书第二章“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第二节“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及其实施”第47-49页。根据加涅的“教学九阶段模型”,本次课程全长50分钟,其中前5分钟用于对上次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基本特点的复习提问,并以进一步提问的方式顺势导入新课。此时,学生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加涅“教学九阶段”模型的前三个阶段,即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和激发记忆阶段。而后,在新课的前15分钟,也就是全课程的第6-20分钟,笔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分别讲授上面。首先讲授的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理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4]332。在义务教育和高级中学的历史课程讲授中,必须要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理论。之后笔者举出教学实例,正如所指出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5]。因此,在有关中国古代伟大建筑——万里长城、阿房宫、京杭大运河和北京故宫的讲授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强调,这些规模浩大、气势恢宏、世界闻名的古代奇迹工程,其丰功伟绩,并不属于秦始皇、杨广和朱棣,而是属于当时难以计数的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些伟大的历史遗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体力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广大劳动人民的骄傲。尽管统治阶级在组织劳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征发劳力的行为,却给当时的被统治阶级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其次,历史学科的核心观念是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要放在当时的时间与空间中进行考量。因而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设身处地、回归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来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陈寅恪所说的“同情之理解”。之后笔者举出教学实例,对抗日战争中花园口决堤问题的讲述,一方面当然要对国民政府制造的这起导致黄河中下游沿岸数十万百姓牺牲的惨案加以批判,但更应该强调的是,从当时的时空情境来看,如果没有日本侵略者从郑州和南京两个方向向武汉的步步紧逼和烧杀抢掠,国民政府不可能也没必要人为制造水灾残害百姓。因而,本段课程的授课重点,应当更多地放在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和残忍,强调中国人民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的牺牲精神方面。再次,历史学科的核心方法是史料实证。“公车上书”此前一直是一课讲授的重点。但近年来,茅海建对此提出质疑。他根据清宫所藏档案得出,“反对和约的上奏、代奏及电报,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运动。其中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并不是进京应试的举人,而是各级官员”[6]15。因此,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程中,一课就不宜再过度强调“公车上书”,而应当将讲授的重点放在全社会各阶层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反对和对慈禧太后卖国的愤恨上面。并且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结论的得出,其依据来自当时所留的历史档案资料,而非凭空猜测。当然,历史资料有真有伪,因此历史研究并非复述史料记录,而是在充分的史料支持基础之上进行的专业批判和提炼。复次,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是历史解释。简单地说,历史解释就是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依据史料对历史现象进行的合理分析和评价。史学研究不能仅仅只是材料的发掘与整理,更要在此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揭示本质。之后笔者举出教学实例,例如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一课,如果仅仅只给学生们呈现建安十三年发生的那次战争的过程和三分天下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深入理解为何实力悬殊的孙刘一方会战胜强大的曹操集团,以及汉末军阀割据最终走向三国鼎立这一历史格局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历史解释往往是激发学生兴趣、开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关键一步。如果教师只是灌输学生有关赤壁之战发生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历史意义和三足鼎立中各国方位、首都、建立者、建立时间等基本史实,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这不过是平添了一些需要背诵的枯燥知识,成为现代教育理念所反对的“机械式学习”。相反,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主流观念、人口分布、经济格局、地形地貌甚至季风气候等多重因素出发,探寻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那么在思考和讨论中,不仅有关赤壁之战和三足鼎立的史实可在探究式学习的潜移默化中为学生轻松掌握,甚至为了解释心中的疑惑,学生们所查阅的资料可能远远超出课程的一般要求。最后,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最终是为了能够在心底产生对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例如,在讲授“南京大屠杀”这段课程时,除了在语言上用简单的“烧、杀、淫、掠”这四个字冷冰冰的概括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当时的报刊、图片、影像和回忆录资料,有血、有肉、有细节地展现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忍,引导学生产生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之情。在讲授“台儿庄大捷”“中国军民全面反攻”等课程时,同样要综合运用这些方式,让学生有如亲眼所见、亲身参与抗战军民的浴血奋战,引导学生产生打败凶恶敌人的无比快意,进而在心中充满对前线将士的敬意。历史课程对“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多次强调,“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7]。“家国情怀”培养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让学生不再置身事外,而是真正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和责任。此外,家国情怀还包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其实例诸如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等相关课程;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树立方面——其实例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等方面的相关课程。至此,加涅“教学九阶段模型”中的第四也就是“呈现材料”阶段的讲授结束。在教学设计上,该部分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核心素养内涵的掌握,教学难点在于对抽象的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实例列举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抽象的概念被具体的实例所替代,学生的理解难度大幅降低。但在实例列举上也存在部分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所举实例过于发散,因此有学生反应思维跳跃性过强,无形中降低了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庆幸的是,这一缺陷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二、以“三线建设”为例进行的启发式教学活动

经过前面第四阶段的讲授,学生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但这些印象既浅且乱,因此急需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知识复现以使学生对所授知识加深印象并系统化,这便是加涅“教学九阶段”模型中的“提供指导”和“引出行为”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于是,在新课中的15分钟,也就是全课程的第21~35分钟,笔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际运用的提问与启发式教学上面。考虑到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西部地区,并且刚刚修完“贵州区域史”课程,因此笔者选择了“‘三线建设’的成就与评价”一课作为教学实例。首先,笔者设计提问:“自阶级社会以来,规模巨大的国家工程,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的阿房宫、长城等,或修建于首都供统治者享乐,或虽然修建于边陲但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统治者家天下的安稳。与历史上的那些享乐工程不同,为何‘三线建设’却成为一项切实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民众谋福祉的民生工程?”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运用于历史认识,是唯物史观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立场的掌握和了解。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唯物史观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并复习唯物史观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之后,笔者再度发问:“近年来,有人以改革开放后和平时期的观念出发,否定‘三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他们认为‘三线建设’是一种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如何评价这一观点?”此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同样不难回答: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不能脱离其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正处于美苏争霸正酣、第一次冷战高峰的时代。从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乎一触即发。因此只有回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才能准确把握“三线建设”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笔者顺势引导通过展示美苏争霸相关的图片、影视和文字,以便进一步加深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之后,笔者第三次发问:“了解‘三线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可以有哪些途径和依据?”学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不一而足,大致上有档案、回忆录、口述资料和报刊等数种。笔者将之前准备好的这些史料在课堂上展示,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掘其中最能还原历史真相的史料。最终,学生们选择了如下这段:“1964年6月,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东部沿海等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的一部分迁移到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三线以及一、三线中间的二线地区;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8]对于经过历史学专业训练的本科学生而言,史料实证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他们较为容易地选择了最“硬”的档案史料作为佐证,并且所提出的“途径和依据”皆为史料,而没有出现诸如教科书、小说等非史料答案。之后,笔者又一次提问:“我们之前学习过抗战时期的‘工业西迁’,21世纪以来国家又相继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等战略规划。如何站在时代的角度看待‘三线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同第三题一样,此题答案亦具有发散性。设置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历史解释的含义和外延。最后,笔者提问道:“大家来到六盘水,都能感受到乌蒙山的险峻。‘三线建设’的很多工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靠着建设者们的巨大付出和牺牲一步步向前推进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西部地区‘另眼相待’,对支援西部的热血青年冷嘲热讽。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这又是一道开放式的思考题,设置此题的目的同样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令学生们体会如何通过“三线建设”艰辛历程和“三线人”忘我精神的多媒体展示,感召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至此,以“‘三线建设’的成就和评价”这一课程为例,笔者以提问为形式的启发式教学阶段结束。这一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发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难点在于令学生体会核心素养在同一课程中的集中体现。从后续的实际效果看,这两方面的目标都得到基本完成。

三、针对高考真题进行的合作

探究式教学经过第五、六两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完成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的掌握。此时距离下课还剩15分钟。为了初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笔者利用课前精选的高考历史试题,开启了加涅“教学九阶段”模型中的“提供反馈”和“评估绩效”两阶段。于是,在课程的第36~48分钟,笔者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笔者先将全班学生(45人)分为三个探究小组,然后由他们在2018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分别任选一题。具体要求是探究小组要利用今日所学知识,分析该试题中体现出对哪些核心素养内涵的考察,并进而以此为切入点尝试对试题进行分析。小组一选择了全国Ⅲ卷第3题: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小组一经过讨论后派出的代表正确地分析出,此题体现出的核心素养内涵为家国情怀。通过此题,考查学生是否从古代名医在国家力量的帮助下取得历史成就,进而产生“个人的发展依托于祖国的强盛”这样一种国家认同感。小组二选择了全国II卷第7题: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答案:A)小组二的这道问题非常显然考察的史料实证,也就是根据题中所给资料寻找对应选项。小组二经过讨论后派出的代表也正确地分析出了这点。小组三选择了全国I卷第1题:《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对于此题,笔者要求从排除法的角度进行对应学科素养的分析。小组三经过讨论后,派出的代表能够正确地分析出选项D考察的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成就,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而非贵族阶级的“闭门造车”,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考察的是时空观念。在近代科学诞生的17世纪之前,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书籍,都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该选项亦可排除。但是关于选项A,小组成员并未取得一致意见。多数同学认为此选项考察的是史料实证,部分同学认为是历史解释,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时空观念。对此,笔者引导他们提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对于同样一个历史表述,是可以同时体现出多项核心素养内涵的。从学生综合的反馈情况来看,到了这一阶段,他们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掌握普遍较好。此时距离下课只剩下2分钟左右的时间。课程也随之进入到“迁移转化”阶段。具体做法就是笔者让学生简要回顾今日所学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布置作业:尝试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一节中学课程内容,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