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5 15:54:38

特殊教育课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1

一、高师院校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心理学类课程的必要性

1.心理学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内容。特殊教育是指通过使用特别设计的教材、教法、课程以及特别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使用幻灯片、音像设备辅助教学,对有需要的特殊人群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1]近年来,特殊教育对象逐步扩大,接受特殊教育的对象从传统的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逐步扩大到自闭症、脑瘫、情绪障碍、言语障碍、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多种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2]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儿童来说,生理缺陷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自卑、自闭、焦虑、敌对等。王美玲等研究发现,聋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前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3]与此同时,生理正常但由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心理问题的儿童也逐步增多。卫萍等研究发现,合肥市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55%,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抑郁倾向及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4]这要求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特殊教育对象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目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其教育对象正是这些心理上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这要求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学生在职前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其从事特殊教育奠定知识基础。2.心理学类课程是维护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特殊教育教师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的坚实保障和关键。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所教学科的本体性知识以及随机应变的实践性知识,还要具备较普通教师更专业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维护能力。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特殊儿童家长的各种压力,其工作负荷及心理压力超过普通教师。王玲凤研究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其中中等程度以上压力的特殊教育教师达到61.3%,重度以上压力的特殊教育教师达到5.6%。[5]而由此引发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乐观。徐美贞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25.6%的特殊教育教师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6];周玉衡、刘晓燕研究发现,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385名特殊教育教师中,发生心理问题的比率为50.13%,其中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8.7%。[7]因此,提升和维护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除了国家采取一定应对策略外,更需要特殊教育教师提升自身的心理维护能力,具备相应的心理维护知识。心理学类课程是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维护特殊教育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起点较低,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处于摸索阶段,问题丛生。比如:课程体系建设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心理学类课程比较薄弱。心理学类课程作为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课程,除了存在上述共识性问题以外,还有以下一些不足。1.心理学类课程体系不系统、不合理。从特殊教育对象来说,高师院校培养的专职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系统学习心理学课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当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往往只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课程,而对其他特殊教育专业生应具备的课程知识并未涉及。有学者研究了四所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发现这些高校心理学系列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为主[8];有些院校开设智障儿童心理与教育,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缺乏认知心理学基础。与此同时,心理学类课程的开设缺乏合理性。在某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普通心理学”“异常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同时在第三学期开设,而“教育心理学”在第二学期开设。“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心理学类课程入门级专业课程。因此,“普通心理学”开设在“教育心理学”之后,并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同时开设是不合乎学生专业知识发展规律的。2.忽视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当前高师院校大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增强其自我心理教育能力,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9]但对于高师院校特殊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增强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更要学会在未来作为特殊教育专职教师进行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目前高师院校设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为主要内容,未充分考虑特殊教育专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3.心理学类课程内容陈旧单一。当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类课程,知识陈旧、更新速度缓慢,没有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作出相应调整。虽然近年来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新理论不断涌现,尤其一线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教学经验逐渐丰富起来,但高校在课程内容选材上仍局限于10多年甚至20多年前的老教材,没有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对前沿性知识更是没有涉及,致使学生在毕业后不知如何应对新出现的问题。4.忽视心理学类课程实践内容。在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见习和实习都是在大四进行,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已开设的心理学类课程也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且仅限于书本知识,机械式记忆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造能力。加之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时间受限,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却缺乏灵活运用以及解决突发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1.优化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增设特殊教育专业生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培养方案,在原有心理学类课程基础上增设心理学类基础性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当然,在增设的同时要注意课程之间的纵横向联系。也可以在高年级加入选修心理学类课程内容,比如“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特殊教育专业生特有的心理健康维护知识;也可以针对特殊教育专业生职后特殊对象的特点,开设特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述特殊专业专职教师如何应对来自特殊教育对象、家长等的心理压力,提升自我心理维护能力。2.融入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性心理学板块知识,与时俱进,打破知识内容的陈旧单一局面。高师院校可以在当前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专题课程,融入前沿性心理学板块知识和研究热点。例如基于心理理论的儿童移情、幼态发展研究,学习障碍、认知、情绪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有选择地在特殊教育专业中设置相应专题,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特殊教育需求的满足提供知识基础。3.处理好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在具体的心理学类课程建设方面,更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地锻练实践技能。例如,“心理行为与矫正”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心理学课程,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些门类的心理学课程,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学生可以边理论边实践,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出现。各院校可以在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随时实践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2(1):9-13.

[3]王美玲,陈国宏.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102-104.

[4]卫萍,许成武,刘燕,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91-96.

[5]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8):57-60.

[6]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2):65-68.

[7]周玉衡,刘晓燕.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62-67.

[8]蔺红春,文胜利.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研究———基于四所高校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方案[J].现代教育论丛,2015(5):15-21.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2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

(1)政府重视,经费保障。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特殊教育,先后出台了《龙岩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龙岩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特别在经费方面给予倾斜保障。市政府每年从各级统筹的残疾人事业基金中划出不低于5%的经费用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并做到每年有所增长。从2010年起,全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全部都实现了全免费就学。

(2)完善体系,两头延伸。龙岩市以“对县督导”为抓手,推动“双高普九”和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实施,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同时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巩固工作得到了全面提高,入学率每年都达95%以上。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教育工作的同时,龙岩市高度重视抓好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工作。

(3)深化课改,提高质量。龙岩市每年都组织开展一届规模较大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放日活动。每届活动都突出一个主题,并做到“八个一”:一场专题经验汇报;一个反映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的光盘;一组示范课;一场师生素质展示;一个教学成果展示室;一个“校长论坛”;一套材料汇编;一本特殊教育论文集。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县两级教研员经常下校进行示范课指导、材料把关,市教育局责任科室人员多次下县开会研究,布置工作,加强指导,分管领导亲临大会并讲话。每届活动都能紧扣主题,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向与会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互动学习平台,并能很好地推进承办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社会反响大。此外,龙岩市还积极组织特殊教育学校参加并承办全省特殊教育片区教研活动;组织特殊教育学校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组织市特殊教育学校牵头开展全市智障片区教研活动等。

(4)加强培训,培养师资。一是充实教研工作力量。龙岩市于2006年成立了龙岩市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吸纳了20余名特殊教育骨干教师;2011年市教育局配备了一名特殊教育专职教研员,主要负责全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2013年又成立了市特殊教育学科教研中心组,8个学科组组长都由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亲自担任,每年牵头开展一次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市教育局为行政推动,市普教室为业务指导,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牵头负责、骨干教师积极配合的上下呼应、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龙岩市历来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工作,凡是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都积极争取参加。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省骨干教师6人、省优秀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名校长3人、市名师5人等。三是组织教师竞赛活动。龙岩市每年举办一届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内容有说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比赛等,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功和工作热情。四是开展教学论文评优活动。龙岩市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市特殊教育论文评优活动,聘请专家评委严格评选,力求论文的质量和实用性,并择优汇编成册在市特殊教育课改开放日活动期间交流。评优活动有力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进行教学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教学素养。

(5)大力推进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自2010年福建省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以来,龙岩市共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545万元,市级资金1970万元,县级资金579万元,社会捐资82万元,每所特校都实施了一幢及以上教学楼或综合楼建设;争取省级康复设施设备补助资金720万元,市级资金60万元,县级资金8万元,社会捐资41万元。通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极大改善了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了全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1)经费困难。由于特殊教育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专业性强,所需专用教室和康复器材设备比较多,而且价格昂贵。目前,各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基本配置完善了教育教学和康复所需的器材设备,但在后续的添置和维护方面存在一定的经费困难;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并且管理难度大,教学辅助和后勤保障的保育、医护、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基本上都需学校自聘,给学校增加了不小的经费压力。

(2)师资不足。①数量不足。省、市相关文件都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按不低于师生比1∶3的编制标准配齐配足专任教师”,龙岩市现有正式在编教师216人,缺编56人;②力量不强。全市大多数康复课程的教学、康复仪器设备的使用大部分都是由才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负责,烹饪、家政等部分技能学科的教学也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能力进行开展,教育教学的层次水平比较低;还有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教师培养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领衔、带动作用。③随班就读工作力度不够。由于师资、办学条件等因素,全市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大部分教师基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难以从时间、方法、内容和质量等方面满足学生学习的特殊需要。部分学校虽然接收了残疾学生,但主要仅从生活方面关心照顾他们,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上不管少问,随班就读往往容易变成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

三、发展对策与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多方支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心支持,多方位、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办学经费;建议市政府把不低于5%的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由财政部门每年直接划拨到教育专户,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积极建议各级政府列出特殊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办学影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招聘教师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政策倾斜,切实做到按“需”招聘;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活动,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针对性强的康复学科的培训,以强化专业学科的教学;学校要依托当地教研部门,通过教研活动、外出学习、课题研究、对流等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打造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教师沙龙等方式进一步架构完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教师培养体系;建议省级教研部门多组织全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评优、论文评选等活动,以激发教师活力,提高教师素质。

(3)加强指导,切实推动随班就读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学校为骨干,促进所有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尽快建立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并积极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跟踪,切实重视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发展,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转变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由“普及和应用”聚焦为“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特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特殊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特殊教育学生(简称特教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方面意义重大。实现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改革,深耕适合特教学生的“教智融合”课堂教学创新策略,让特教学生获得“适性”的教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探索的重要内容。

二、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工程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1]。《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建立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标准,遴选包括特殊教育示范课在内的1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依据特殊教育需求,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学科教学工具、应用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训练系统,建成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3]。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地方各校的积极探索下,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丰富。交互式一体机、电子白板、智慧康复训练设备等的应用已常态化,为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基础硬件保障。第二,信息化网络资源平台有序构建。如面向特教学生的“苏州工业园区易家新特教资源库”“特教微课资源”等相继建立,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为全国各地的特教学生提供了居家康复资源、线上答疑服务等。部分学校也建设了个别化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评估、监测、分析等。第三,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了教师操作信息化设施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2.存在的问题随着智慧教育环境的不断完善,新技术在给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带来红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一些共性问题。(1)重技术轻方法喧宾夺主信息技术因其特有的交互性、趣味性、直观性而为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同时,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迎学生所好”,过分重视信息化教学的“手段”本身,而忽略了特教学生对知识实践体验、探索感知的特点。例如,课堂上大量播放视频,表面上改变了“教师灌输”的方式,但实际上又导致了“多媒体灌输”,严重影响了特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此外,在学习劳动技能时,本可以通过实践体验,有些教师却大量使用电子白板进行配对认知、排序练习等,这实际上是“以技术为本”,而非“以生为本”。(2)信息技术应用浮于表面乏于创造性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主体,其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很多教师尚未掌握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精髓和优势,而仅把其当作课件演示、多媒体资源播放的“展台”,毫无创造性,更忽略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弥补特教学生思维缺陷、引导其积极思考的重要意义。因此,这不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3)缺少课内外联动课堂局限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但进行资源检索时可以发现,虽然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目前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微课教学视频、线上康复资源却少之又少,且专业性难以保证。这些都为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拓展带来了挑战,也使得特教学生的教育与康复训练过于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而难以向家庭教育延伸。

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创新策略

技术能带来益处,但取决于如何应用技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课堂的融合和创新改革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将教学策略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特教学生思维直观、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弱,在自然情境下开展学习,对其理解和运用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教学资源、空间的限制,创设情境的方式大多依赖图片、声音等单一维度的刺激,并不是所有教学活动都能在真实的情境下完成。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突破教学环境的限制,将情境的创设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提升,可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营造出更加逼真的情境。例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特教学生可以通过VR眼镜进入预先设置的虚拟情境中,与教学内容产生交流和互动,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不仅如此,虚拟现实技术还能拓展观察深度,例如观察一颗苹果,可以通过三维透视了解其内部结构,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目标,同时也提高特教学生认知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为潜能开发提供可能。除此之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营造火灾现场等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实体验的情境,借助人机互动改善特教学生的社交障碍等。这些与特教学生息息相关的情境,能够调动多感官经验,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2.设计交互游戏开展趣味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特殊教育中更是应用广泛。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游戏的范围也逐渐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拓展到人机互动,交互式游戏教学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也愈发凸显。目前,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很多App游戏设计成熟,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语文、数学、劳动教育、故事绘本等多个学习领域,且大多具有画面色彩丰富、内容趣味性浓、即时反馈性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调动特教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引导其在探索和试错中反复练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体感游戏也被逐渐运用到特殊教育教学中,例如在脑瘫儿童的肢体康复课上,运用Kinect设备,可以对人体骨骼进行影像识别和追踪,由于反馈直观,脑瘫儿童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动作,从而及时进行自我评估和矫正。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体感游戏的优势还体现在其情境的趣味性、学习的游戏化以及反馈的即时性,能让特教学生在交互式体验中较为轻松地完成较高难度的训练内容,让康复训练变得更加智能、有趣。3.推送精准内容建立个别化支持特教学生的障碍类型、学习方式、所需支持各不相同,这使得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很难同时兼顾不同特教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给教师课堂组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多样化的线上资源、各种便捷的教学App,为实现特教学生需求的精准化支持提供了可能性。在课堂教学的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特教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其兴趣和经验,依托精准化评估进行活动推送。在内容难度上,也可以根据特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进行增减。例如,自闭症儿童大多属于视觉学习者,在辅助支持过程中,可为其单独推送更多的视觉化图片、动画线索提示等。随着大数据逐渐应用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效果的分析,每一次个性化的学习记录,都能被大数据处理为学生认知库的一部分,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可追溯,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特教学生的学习成效、知识结构、学习偏好,从而创设出更加智慧化的课堂环境,寻找到适合特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4.开发线上课程创新教与学模式数字时代,网络空间的发展使教学环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拘泥于三尺讲台,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后疫情时代,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也快速由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延伸。从资源层面讲,丰富的特殊教育资源和康复训练资源是实现线上学习的基础。然而目前针对特教学生的相关教育和康复训练资源还很少,亟须进一步开发与建设。微课能辅助教师围绕单个知识点展开重点、难点教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实现查漏补缺,还便于复习,因此是一种新型的在线强化学习和拓展学习的有效方式。从“学生的学”的角度看,线上学习对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而特教学生大多表现为注意力匮乏、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策略指导和支持。教师不仅可以为特教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清单,还可以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导清单,通过对特教学生家庭学习环境、支持程度、学习需求等进行评估,来推荐不同类型、不同侧重点的学习活动,这不仅能体现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更能体现利用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创新,体现了特殊教育学校推进“以生为本、适性发展”的深度实践。随着探索的深入,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特殊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让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情境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学习活动更加有趣高效、辅助支持更加精准个性、教学模式更加智能新颖。在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化教学需要不断拓展新思路,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特教学生,促进特殊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4

1特殊教育课堂中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1.1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的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1994定义中提到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学习类型的资源和过程。目前,很多学者对于教育技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地十分透彻,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模式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在特殊教育中对此方面的研究,却十分稀少。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自卑、自闭等心理障碍。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相比个体间的差异性更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大多数的儿童的心理,特殊儿童的教育更适宜用个别化教学。特殊教育从个别化教学到家庭教育到现在的学校教育,特殊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

1.2特殊教育课堂中的现状

(1)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自建国以来,为了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但是,根据我国残疾人统计数据以及残疾学校的比例来看,远远达不到要求。特殊儿童的权益的保障仍然是法律中的薄弱环节。(2)教学设备教育资源滞后。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是有硬件资源作为基础。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硬件设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甚至还有其他的设备,例如摄影摄像机、摄影棚等等。对于条件不好的学校做不到一人一机,2人甚至是3人一台,学校效率可想而知。(3)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各个方面的压力,高校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各个行业。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是从别的学科经过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还有一部分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由于进修机会很少,所以对于新技术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制度存在不足。由于现实的要求,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很多高校毕业生对于选择成为一个特殊教育教师十分犹豫。

2教学设计在特殊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迪克—凯瑞模型是教学系统设计中的一个经典模型。同样的模型因为教学对象、教育者、教学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现在的特殊教育模式与普通教育相似,也是在一个学校班级的集体授课模式,所以此模型对于特殊儿童的信息化课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分析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三个原则:①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②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个资源可以解决,③符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特殊教育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分析,必须以现有学生的技能以及学生的缺陷设计教学目标。例如:相同的都是学习一篇课文,对于眼盲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动画。带有字幕的慢动作的影片和动画,教师讲解每一个情节、而对于耳朵残疾的学生来说,可以利用音频播放。播放教师提前录制的对话。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计的缓慢。对于学习者的分析,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其次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在动机;最后必须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喜好。教师对于特殊儿童的分析相对于普通儿童来说需要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更是需要深入教师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特殊儿童的学生的心理更敏感脆弱,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能更适宜用针对性教学,采取面对面直接服务的教学方式更佳。学习情景的分析,主要是对于外在物理环境。主要在于适用于教学的外在设备,眼盲的学生所需要的盲文键盘、耳聋的学生所需要的iBaldi此类软件等,许多学校都是不具备的。

2.2组织阶段

组织阶段包括书写行为目标、工具开发、教学策略开发、教学材料开发。在经过了分析阶段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教学目标的书写。可以罗列出学生一节课过后学会的动作,充分发展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运动技能。教学工具地利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有技能。例如,眼盲和耳聋的学生同样要学习一篇课文,眼盲的学生的教学设备更注重于音频设备的利用,教师的语言重复。依据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主要是对于个人教学。但是特殊儿童的课堂,由于个体分化较大,所以斯金纳的教学理论比较适合。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设置,程序教学理论是其理论依据。教学材料和资的选择,现在众多的实体教学资源和教学网站针对于特殊儿童的就十分稀少。国家在特殊儿童信息化方面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存在资源短缺设备落后,资源分配不均,资源缺乏规范等问题。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教材的开发,要符合特殊儿童年龄较小,认知结构不完善,心理和身体缺陷的特点。所以相对于普通儿童来说,特殊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加难以选择。

2.3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在教学设计的始终。在进行教学分析阶段就开始了形成性评价。教学材料的呈现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教学结果的五种分类;对于特殊学生是否适合;学习者能否得到提高,能提高什么程度;教学材料对于学生是否有动机激发作用;教学材料对学生而言是否清晰易懂;教学环境是否适合教学的实施。总结性评价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学期末的考试测验,但是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多的是其触觉,听觉,视觉等行为功能的提高。

3结语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5

关键词:特殊教育;儿童康复;艺术;课程群

1背景

1.1对相关政策的思考。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强调“将学科知识、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特殊教育实践能力”,以及“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的理念。自此,将各艺术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了政策层面的指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与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职院校应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符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特点的艺术类课程体系,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2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艺术素养课程群的建设,要在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解读以及儿童康复教育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方向)专业承担着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的重任,其中艺术素养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钢琴”“舞蹈”“声乐”“美术”这四门课组成,教学采用学科式,即单学科纵向呈现。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特殊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单一地教授歌唱、弹奏、绘画等技能,需要运用艺术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因此,为了真正体现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整体把握艺术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具备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的能力。1.3对原有艺术类课程的思考。当前的艺术类课程设置未能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主要沿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模式,缺乏综合课程与艺术治疗的相关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缺乏对综合运用音乐、舞蹈、钢琴等技能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与康复的能力的培养。同时,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材针对性不够,教学内容与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知识、技能以及康复相关知识和能力之间缺少关联。因此,在原有艺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艺术与艺术治疗课程,形成该专业艺术类课程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2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策略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具有逻辑关联的三门以上的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而成的整合型课程的有机集群。根据特殊教育专业的特点,建构以艺术技能训练、综合运用、艺术康复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儿童康复方向)专业艺术素养课程群。2.1结合专业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艺术类课程群的建设,首先要符合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其次要突出专业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切合社会对特殊儿童康复人才的需求,形成集艺术技能训练、综合运用、艺术康复为一体的专业艺术类课程群。在开设“钢琴”“舞蹈”“声乐”“美术”四门培养艺术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儿童舞蹈创编”“儿童歌曲弹唱”等综合运用课程,以及“表达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儿童唱游与律动活动设计”等艺术康复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素养课程群。2.2确定课程群培养目标,完善群内课程内容。特殊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与相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艺术教育专业)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在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培养目标上与相近专业大同小异,但艺术素养课程群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教学素养,又有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康复相关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园、康复机构的儿童艺术教育特点,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不能是单一的歌唱课、钢琴课、舞蹈课、美术课,而应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艺术教育活动,如律动加歌唱、音乐加绘画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艺术课程之间互不关联,课程建设缺乏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的局面,使其相互衔接、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整合性的教育资源群体。根据儿童艺术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适当引入目前流行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柯达依歌唱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组织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2.3完善艺术类课程教师队伍结构,引进艺术治疗教师。教师是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师应具备艺术技能和素养,同时要掌握特殊儿童艺术教育与康复知识。针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教师深入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熟悉特殊儿童艺术教育规律,掌握必要的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和康复实践经验;加强专业学习,鼓励教师系统地接受音乐治疗、美术治疗培训,掌握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干预手段;引进艺术治疗专业的教师,逐步形成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3建设艺术类课程群的意义

3.1重塑艺术类教师的特教理念。特殊教育专业艺术类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的艺术学科,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与技巧,但缺乏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的经验,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与理念缺乏了解,影响了艺术类课程为特殊儿童康复和治疗服务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内课程间的横向学习,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艺术类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的理念和知识,提高教育能力。3.2扬弃传统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传统的艺术类课程教学理念只关注对艺术技能的传授,艺术技能与康复专业目标之间缺乏关联。在艺术类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技能的教授过程和特殊学生的康复需求进行适当融合。如将钢琴弹奏技能、歌唱技能和音乐治疗内容结合起来,增设艺术律动、艺术治疗等课程内容。3.3打通艺术类课程间的壁垒。高职特殊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和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院校的艺术课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高职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的艺术类课程,必须用课程群的理念来建设。让学生获得艺术技能不是目标,通过综合的艺术表达手段进行儿童康复,才是专业的宗旨。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打通了艺术类课程间的壁垒,提升了学生运用综合艺术手段进行儿童康复的能力,摒弃了过去艺术课程单学科、纵向思维的教学模式。3.4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行为能力。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由于课程把艺术技能习得和儿童康复实践行为结合了起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专业教师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实训实践、案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更贴近社会需要,更适应岗位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艺术技能,还学会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康复和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素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艺术教育,2013(10)11:49-51.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6

关键词:特殊学校教师;课程意识;解析;重建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将“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试图通过推进课程建设来实现这一目标[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设置和实施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鉴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因大多数的课程编制计划在实践中难以实施而以失败告终的经验,研究者对课程研究的范式逐渐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其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理解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对课程价值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反映[2]。课程意识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特殊学校教师课程意识存在的问题解析

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体最值得探索等[3]。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行为,更是基于信念的行为。(一)特殊学校教师主体意识缺乏。所谓主体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参与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是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内容和方向,是课程的核心所在。1.对学生是课程主体的意识执行力不足。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强调学生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表面上看课程好像是由专家设计的,但从深层上来看课程实际上是由学生创造和决定的[4]。这在智障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培智学校教师意识到过去的课程及设置与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实际需要不吻合,对学生的帮助较小,必须重新构建培智学校课程体系[5]。大部分教师认为智障学生的课程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而不应该过于统一,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及具体的实际需要[6]。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意识很难真正得以实现。有研究者在对培智学校教师的教案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要”方面明显低于“符合教学目标”和“符合学科特点”这两个方面,说明培智学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化方面仍考虑不足[7]。再以体育教学为例,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还是集中在篮球、田径等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上,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残疾学生的身体康复和增强适应性用处不大[8]。这种对学生主体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师对新课程方案的理解出现困难。如有调查发现辽宁省大城市仅有10%的教师能够完全理解新课程方案的理念,小中城市也只有47%的教师能够完全理解[9]。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信念模糊从而导致职业理解错位、专业化意识淡薄[10]。甚至很多人将特殊教育看做是一项慈善事业,办学指导思想以“救济型、福利型”为主,导致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照料者而忽略了教育者的本质,自然也就意识不到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11]。2.对教师是课程主体的意识明显缺乏。教师是课程的主体,即教师应生成自身是课程实施主体的意愿和需要[12]。相对于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意识而言,教师对自身作为课程主体的意识明显不足,即教师更习惯于自己作为课程实施者的角色和地位,而缺乏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的角色意识。这突出表现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意识和研究意识较为滞后,进而导致其课程行为与课程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偏差和距离。第一,特殊学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欠缺。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原有的课程观念形成了一定冲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课改的意识是教师课程意识觉醒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虽然教师对于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参与主动性不高,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参与校本课程看作是执行行政命令,行为上表现得比较被动[13]。这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时间管理上的矛盾以及传统课程模式导致的教师课程参与意识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加上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使得个别教师对此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还有些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去建设课程,课程建设不是一线教师应该做的事[14]。所以,虽然目前在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但由于教师缺乏自主的课程权力和自身课程意识的薄弱[15],大多时候只是课程执行的工具而已。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由上而下的国家课程,使很多老师的课程意识还停留在执行层面。即认为好的课程实施,就是教师能够准确无误地领会课程专家(设计者)的意图,并忠实地履行既定的课程方案[16]。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对课改心存疑虑、认识不足,再加上原有的教育观念和习惯严重制约着他们课程参与意识的自觉彰显。这也就使得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更多体会到的只是工作负担的加重,却看不到专业发展的前景。第二,研究意识薄弱。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科研项目、课题接踵而来。虽然研究课题主题来源于教师自身的课程实践,学校也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由于长期以来特殊教育教师一直扮演着课程执行者的角色,缺乏研究的机会和权力。因此教师对于“研究者”这一角色在能力上显得不足,在心理上也不能完全认同。相关学者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对陕西[17]、安徽[18]、河南[19]、云南[20]的调查都发现特教教师科研意识淡薄。伴随科研意识不足而来的就是特殊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如陈芳、傅朝晖对湖南省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21]和侯春娜等人对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师资现状的研究[22]都发现,包括培智学校教师在内的特殊教育教师普遍存在科研能力较弱的现象。(二)特殊学校教师课程生成意识薄弱。1.课程生成的理解简单化。课程的生成意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预设的课程具有批判和创造意识[23]。“课程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特殊学校教师在实践中必须去思考的首要问题,也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由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育对象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从障碍程度逐渐从轻度向中重度转变,障碍类型也从过去的以单一类型为主向自闭症谱系障碍和多重障碍转变。因此,想找到一种像普校一样放之四海皆准的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适用的。虽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但目前特殊学校教师仍缺少对现有课程的批判和创造意识,例如,课程呈现的形式、顺序、内容等大多时候仅是对普通教育的简单模仿,再加入某些残疾教育的要素而已。这在特殊学校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思维,即认为聋校教学就是语文、数学等各科教学加上手语,盲校教学是在学科基础上加上盲文,培智教育则以降低教学难度为主[24]。即便是当前培智学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校本课程开发,很多时候也仅仅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修改或对其他培智学校的模仿,缺乏创新性。以课程内容为例,虽然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主张“生活为核心”,但是课程的设置并没有从根本上摒弃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即课程方案仍是按“语文”和“数学”学科进行分类和开设的)[25]。所以尽管文化课被冠以了“生活化”之名,但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暴露出拼盘式的特点,即统合不够、分科明显。而且,不论是从普校转入培智学校的管理者,还是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管理者,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基本还是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出发,这在大多数培智学校的课表中得以体现。再以课程模式为例,杨勤、陈志军对江西省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研究发现,特教体育教师没有根据特殊教育对象的特点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还是以普通班的传统体育课模式为主,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显得单调陈旧。[26]特殊学校教师对现有课程批判意识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师培养仍以分科为主,缺乏对学科间以及学科内知识的统合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当前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定与普通教育完全相同的无奈。2.课程生成的方式单一化。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静止、预设的课程显然是无法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的。一般而言,课程的生成方式包括随机生成和故意生成两种。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更习惯于故意生成的方式,即提前预设好问题和情境。虽然这种生成方式会提前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容易忽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新的需求,使教学陷入死板和机械的困境。如,培智学校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于问题的来源过于从教材出发,常常是与预设的教学难点直接挂钩,照顾不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低下这一现实,缺乏启发性[27]。再如,喀什地区聋校92.7%的教师授课方式以讲授法为主,诸如提问、角色扮演等方法的使用效率则非常低[28]。在聋校教师有时为了赶进度或应付考试而把学生的理解牵强地套入自己“编制”的答案或教参上,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制约了聋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9]。课程的生成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这在随机生成方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随机生成的方式,更强调教师作为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能够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育情境及时发现和生成那些对学生具有现实意义的新课程,这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但这种随机生成的方式,对教师的能力和经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难实现的部分。(三)特殊学校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片面。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是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30]。从普通教育来看,虽然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经10多年的发展虽有显著提升,但大多数教师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依然薄弱、能力依然较差,而且整体水平参差不齐[31]。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课程资源意识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1.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片面。教师把课程资源片面理解为教材,造成了课程实施的“三唯”现象,即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32]。以培智教育为例,尽管在培智教育中统一教材和课本是不现实的,但大多数培智教师还是希望能有这样的教材和课本,于是在课程改革中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了培智学校近年来的主要工作。但从实践来看,由于缺乏科学的课程标准和针对性的教学对象,各个学校编写的教材名为“校本”,实际上更多的却只是相互借鉴[33]。因此,教材成为了培智教学的鸡肋,没有教材教师不知道该教什么、怎么教,而培智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教材的相对固定性,又决定了相对静止、固定的教材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可见,培智教师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对他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影响了他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再以聋校为例,有调查发现学校现使用的教材、教参还是国家统一的聋校教材,地方性课程与校本课程发掘不够,教学资源贫乏;学校教学资源单一,有81.6%的教师参考资料仅限于1本教师用参考资料,还有86.8%的教师能够使用计算机,但仅限于简单的操作[34]。在“选择和组织特殊课程内容”上,70.0%的盲校教师将“教科书”作为首要依据,其次是“网上资源”(18.3%),很少依赖“教辅”,最少使用来自“学生提供的资料”以及“与同事交流获得的资料”[35]。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马涛对包头市4所特殊学校的体育教材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使用的还是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体育教师教学用书》,由于年代久远内容大多已经不适用[36]。除去特殊教育较为发达的几个城市外,这个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资源的现状——课程资源极度缺乏,特别是体育、美术这些长期以来的非主课科目。贾天龙对黑龙江省特殊学校教学主管人员调查后发现:多数特教学校缺乏或很少开发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补偿手段;对校外的家庭、社区、乡土资源也没能很好开发利用[37]。被运用得最多的课程资源是学校内部的“教师教学用书”和“挂图、教具模型、实物”等,学校普遍感觉“可利用的各种校外教学资源缺乏”[38]。崔玲玲对全国十余个市、县、乡镇聋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调查后发现: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课的比率较低,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率低[39]。一直以来课程权力的缺失,导致教师习惯于现成的资源,而较少会自己去开发、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资源[40]。

二、特殊学校教师课程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权力的缺失。课程意识的核心是课程观,而当前特殊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问题,其本质上是传统的管理主义课程观与生成课程观之间的博弈。在传统课程观下,教师是课程权力的依附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这在无形中割裂了教师与课程形成之间的关系,将教师排斥于课程形成过程之外[41];而生成的课程观则正是对传统课程观的颠覆,强调了教师在课程中的自主权和创造权,是对教师课程角色的重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将课程权力归还给特殊学校教师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课程权力包括课程的决策参与权、课程设计权、课程实施权、课程开发权、课程评价权、课程研究权等[42],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将直接决定课程的品质与运行机制[43]。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中央控制型课程政策为主,课程的决策权基本集中于国家教育部[44]。这种“中心——”模式导致教师课程权力的“虚置”,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教师只有获得了相应的专业自主权,才可能逐步完成作为课程主人的主体意识的回归[45]。具体来看,首先在管理理念上,由于特殊学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特殊教育背景,这导致他们在管理过程中难以摆脱普通教育的束缚,以普教的理念来管理特教,从而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诸多限制。其次,从管理体制来看,我国特殊教育从教师资格证的颁发到职称体系的评审等都是按照普通教育的流程来进行的。这种对特殊教育管理和评价的普通化,使教师很多时候很难按照特殊教育的需要来完成课程实践。所以如果不将课程权力归还给教师的话,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特殊学校教师课程意识薄弱的现状。(二)课程意识的理念未建立。尽管我国在特殊教育中不乏关于课程改革的各种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设置和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四个方面[46],而对于教师课程意识这个关乎课程改革成败,更关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与程度的关键因素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当前特殊教育中的各种改革来看,更加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如何提升如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以及专业道德等。但是就现状来看,我国很多特殊学校教师连课程的内涵是什么都不理解[47],就更谈不上具备课程意识了。课程理念的不清晰直接导致很多特殊学校教师把课程简单的理解为教学,人为的割裂了课程所应具备的完整要素。因此可以说他们大多数人具有的仅仅是教学意识,离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意识仍有差距。所以特殊学校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看似操作层面的,实际上都是因为课程意识缺乏所造成的。这也就不难解释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在实施几年后教师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如对新课程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课改的基本理念认识模糊、教学力不从心等[48]。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提出“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49]。而教师的发展不仅仅指的是技能性发展,更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发展。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例,特殊学校教师一方面苦于资源短缺影响教学,另一方面则忽略了自身作为一个庞大资源的存在。此时教师所缺乏的不止是技能,更重要的是意识。所以目前课程改革中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师践行课程的能力不强,领悟课程的精神不够,而是课程意识的觉醒有待加强[50]。尤其对于教学第一线的特殊学校教师而言,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51]。

三、特殊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重建路径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7

一、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在残疾大学生中运用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及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必修课,共16个学时。由于目前没有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选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由马建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在内容上,选取了“导论”、“自我意识”、“情绪”、人格”、“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8个章节。教学形式采取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用的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具体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团体心理活动、体验式活动、心理测试、个案分析等。具体见表1。(二)授课对象。课程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学生。笔者授课共11个班级,其中听障生班级8个,视障生班2个,肢残生班1个。班级人数14~22人,小班上课,根据教学活动场景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体验式课程。其中听障生班级采取手语双语教学。(三)课程考核。为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3个部分:课堂情况(20%);3次实践作业(30%);期末小论文(50%)。课堂情况包括考勤率(10%)和课堂分享发言(10%)。3次实践作业包括:完成“人际关系中我的样子”、“我的人际关系圈”、“我的爱情宣言”。期末小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写出对课程的心得体会,体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收获的心理体验,以及是否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课程有效性分析和评估

(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这是课程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中存在混淆一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情况,自己给自己贴标签,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识,卸下了心理包袱。(二)培养心理健康意识。残疾学生对生理健康特别关注,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通过课程,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及课程结束后,有8位同学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有一位肢残学生叙述说“生病导致身体残疾,家里父母压力大,自己乱发脾气。以前却从没想过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学生开始有意识保健心理健康。(三)运用心理调适技能。是否掌握并运用各项心理调节技能是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一位听障生描述“在高中我得过抑郁症,在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看书、多找人聊天,听听歌释放自己的压力。”一位视障生描述“我曾固执认为学习心理学没有用,经过8次课程,让我更进一步审视了解自己,很多时候会分析一下失落或烦躁时情绪变化过程和原因了。”(四)增强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我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有视障学生说“以前觉得对自己无所不知,通过课程中20个我的游戏,才发现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只有一点点。”有一位视障同学描述“通过询问身边人他们心目中我的样子,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各不相同,要不是做作业,我不会去问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点。”另一位视障生描述“通过课程知道了自己的气质是抑郁质,让我知道自己平时一些小纠结更多是因为这种气质造成,而不是心理问题,这让我不再为不时出现的小纠结太过担心。”

三、健听残疾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

(一)健听残疾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正向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氛围和班级同学之间尊重彼此,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彼此生命中苦难的深深理解,深刻的情感支持,生活学习中相互帮助。很多同学减少了曾经被欺凌、看不起的怨恨心理和自卑心理。有一位肢残学生描述“我从小受到冷嘲热讽,其他人都看不起我,在讽刺中我甚至萌发了自杀心理……直到来到这所学校,同学们没有笑话我,我感到了希望和快乐。”班级团体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学生自尊,减少对自身残疾的自卑感和羞耻感。2.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强烈。一位视障学生说到“对于身有残疾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心理、性格上的问题”。16课时的课程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方面,视障生有强烈的需求。一位青少年期因病致盲的学生描述“自我14岁那年,突发性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下降,从此性情大变,从此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常认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觉得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一位视障学生说到“人际关系是我的一块心病,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是性格的影响,还是后天学习影响的?很想去改变,但不知从何做起。”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3.增进了健听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化。一位视障学生描述“学着换位思考,理解事情的矛盾,不同人理解的不一样,我的心里不像以前那么抱怨和发怒,觉得不公平了,心态平静了。”健听残疾大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课程学习,增进了社会化,理解问题的角度更加立体多维。一位视障学生谈到对恋爱的体会“为什么有的恋爱会失败,有的能够走进婚姻殿堂,可能不仅仅和时间长短、彼此是否了解有关,还和两人相互经营、是否有技巧的表达有关。”(二)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双向作用。一方面,班级团体情感支持对听障生减少自卑和社会孤独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听障生因为语言沟通困难,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少而单纯,同样的活动,听障生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对课堂内容理解和体验非常浅显,和健听人交往困难,加之在聋人文化群体中彼此支持和信任,更加减少与健听人的交往。在课程互动中,有些听障生使用主流社会语言被动,对不会手语的健听人不愿意主动交流,不利于听障生融入健听人社会。2.课程中表现出生活技能能力不足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技能的定义是,个体采取适应的积极行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与挑战的能力。[1]听障生因为听不见,人格特征表现固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易受他人暗示。[2]有时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极简单化,与健听人社会交往中会出现生活技能不足的问题。3.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心理健康意识欠缺。前人研究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全人差,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3]在课堂互动中,老师询问听障生听懂了吗?他们会点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或理解偏差。

四、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本课程有效性分析呈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对视障生和肢残生等健听残疾大学生效果明显。而国内外研究发现,聋人经由同伴相处能够感受到被社会接纳和自在感[4]。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残疾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重大。(二)突显特殊教育理念,开发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课程开发,应该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残疾大学生的特殊心理需要。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方式都应该在理解聋人文化的基础上改进,增加生活技能的培养。健听残疾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创伤心理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运用艺术性表达,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自尊感,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自信。(三)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发展的取向。在课程实践中发现,残疾大学生自卑、低自尊、敏感多疑、孤独等心理问题与他们身有残疾的经历有关,在课程中的活动体验以及特殊学校关爱、尊重的氛围,都能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应以发展为取向,帮助残疾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江楚娟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Lifeskillseducationinschools[Z].Geneva:WHO,1997

[2]GreenbergMT,KuscheCA.PromotingSocialEmotionalDe-velopmentinDeafChildren[M].Washington: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93,24:10~11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8

【关键词】微课;特殊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应用研究

服装的设计和工艺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听障学生行为能力的关键技能。应支持专业教育,为残疾孩子发展创造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创新。微课利用新媒体技术作为载体,通过引入视频、音频和字幕,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源保证,并大力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特殊教育中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微课可以更加直观地教会学生如何在创新的教育空间中进行更好的设计,并获得基本的设计技能。在特殊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中进行微课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特教课堂引入微课的重要意义

微课是信息时代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微课教育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提高服装设计的教育效率。微课以一种短视频或图像的方式提供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把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分解重要的知识点,它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双重过程,可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1微课教育能够增强教育成效

在训练形式上,微课将常规课堂由不可逆的线性教与学模式转变为可重复的循环训练与学习模式。在我国实施微课教学的学校还相对较少,因此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除了学习信息培训材料的应用[1],教师提高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很重要。对学生来说,微课可以促进自主和个体学习技能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观看视频教程来填补空白知识。

1.2微课是实现无障碍教学的需要

微课在无障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无障碍教育提供了独特的便利和新的机会。一方面,视频教程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简明抽象的概念可视化[2]。另一方面,视频教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为它们可以带有字幕,帮助听障学生理解教师表达的意思。因此,在特殊教育课堂上应用微课教学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微课是实现“生本”教育的需要

经过认真地准备,学生具有上课自主权。使用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快速记住重要知识点,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活跃的课堂环境中享受理论教学的过程。实践课程中,教师倾向于根据扎实的理论课程内容,让学生着重于观看练习演示,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一些学习内容需要较长的过程,因此学生在练习时可能会忘记一些内容。微课学习资源可用于帮助学生在教室中自主学习并自主完成课后练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发现和填补知识空白,还可以加强和巩固知识基础。

2特殊教育中微课的应用分析

2.1对于微课的认识不足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特殊学校管理人员与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微课教育的重要性,由于一些职业学校缺乏信息设备和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师将教材作为全部的教育形式[3],为了使听障学生获得与普通学生相同的教育水平,学生需要以多种方式学习,信息条件的发展需要得到听障学生的认可。

2.2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内容极其丰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微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能够将自己的服装技术知识融入到微课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我国管理教育的责任分工暂不明确,创建系统化的管理机构重要性尚且不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机能没有得到满足,甚至有大多数的院校还未有信息管理设备或措施,学校管理制度的漏洞对微课教学的全面实施造成了阻碍。

2.3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资源不足

微课教学是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知识传播工具。特殊教育学校信息资源的缺乏对微课的实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很多特殊教育院校并没有设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与多媒体设备教育信息库,所以特殊教育院校的信息资源匮乏使全面实施微课教学的教育计划更加遥不可及,在线学习资源将成为听障学生的天书。特殊教育网络培训平台建设不足,有的学校有信息硬件,但没有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影响了教育共享。

3听障学生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的研究思路和教改措施

要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听障学生设定教育目标,以便他们可以展示自己在服装领域的技能,最重要的便是以听障学生学习特点为起点,深入服装设计相关课程的学习。

3.1增强微课教学的丰富性

在我国的特殊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把握时机需求,与学生充分交流必不可少。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同样渴望学习知识,渴望外面的世界,教师在将微课应用于教育时,可以通过信息教材的传递,利用理论主题的训练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2完善课程设置和优化课程结构

从目前的课程进度与分布来分析,大多数特殊教育设置专业基础课与实践环节较少,但是对于服装设计专业来说,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尤其重要。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核心是设计,这导致了听障学生就业的“重艺轻技”思想的产生,这也就是特殊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需要做出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增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听障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也必须对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做出改变,比如服装的结构设计过程必须与服装工艺技术的过程紧密衔接,使学生有能力掌握服装纸样设计的精髓,独立参与服装的设计、生产和运营。

3.3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微课教学资源的构建

3.3.1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教材库数据库的构建不仅是促进微课实施的重要前提,更是实施特殊教育全年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建立资源库要从课程与特殊教育领域的现实条件入手,学校必须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开发能够改进教育内容的网络教育资源。特殊教育为听障学生创建一个具有专业性的材料图书馆,丰富听障学生的世界,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有意义。3.3.2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充足的教师应利用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特殊教育服务平台,构建能够进行师生共享的教学平台。教师需要依照学生学习特点等具体分类别创建相应的教育平台。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创建一个教育平台作为语音控制系统,将教育平台转变为一个有利于听障学生学习的视觉系统。

3.4运用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能力的新型模式

情境教育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教学形式,这种教育方法代替了传统上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教学形式。不少研究结果证明,在特殊院校实施情境教育尤为合适。学生对自己的视野收到的内容更加印象深刻,所以观看多媒体设备上传的知识内容的短片等[4],可激发聋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学习服装设计的有关知识。此外,由于聋哑学生的抽象思维技能相对较差,微课教学从“立体知识”延伸“平面教学”的讲解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快捷地理解接受。例如在课程“服装结构设计”有关教学中,通过展台上的三维演示给出形象的感性认识,在布料包裹人体时实现不同的结构形态和可变性,过程中各种结构线条的特征由三维展开变为平面变换,便于学生理解。

3.5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育中,忽视实践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仍然很普遍。在听障学生服装教育实践中,更加需要解决艺术与技术脱节的问题。通过微课的引入和运用,学生能更有效地接受服装设计、材料选择、技术手段和特定产品等方面的知识。现实的教育问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既能减少服装企业对听障学生设计能力的偏见,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与社会适应性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自信心。换句话说,服装设计教育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巧妙结合。

4结语

微课教育是教育形式的重大改革,将微课融入特殊教育,特殊院校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切身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当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挖掘微课在特殊教育中的潜力,这就需要从事特殊教育的人员深刻理解到微课教育的重要性,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将微课融入特殊教育实践,以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姗姗,徐瑶.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与探究[J].职教论坛,2017(20):76-78.

[2]肖博文.微课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5):52-53.

[3]孙晖.微课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辽宁教育,2017(17):60-61.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9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途径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一、特教与职业融合的教学体系

融合发展观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密切结合,将职业教育的理念融入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同时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将特殊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从横向和纵向实现双向的交融,达到职特融通状态。1.职业高中的课程将特殊教育的理念与知识技能等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残疾学生身心特点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情况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开设了家政、美发、美甲、计算机、串珠、编织、手工制作等课程。2.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开发校本教材,使学有所依,教有所据。学校组织相关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和摸索,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串珠、丝带绣、美甲、家政等校本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依据,使学校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标准的教学体系。3.学校申报了省级重点规划课题《聋生职业及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研究》,我们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好职业教育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搞好职业教育课的课题研究,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途径。

二、特教与职教互动的基地建设

学校积极与残联和职业中专、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基地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技能的专项培训。1.学校与残联充分发挥自各的优势,形成合力,在学生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学校与松原市残疾人就业中心联合办学,成为松原市残疾人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就业职业实训基地。学生参加残联组织的美发美甲培训,经过专家的精心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了美发美甲基本技能,培训结束后,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践进行技术练习。2.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选择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组织学生和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起实训,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组织学生到校外美发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练习。学校与“我型我塑”美发店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定期到店里观摩学习,并进行洗发、护发、造型等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校外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学习了各种美发技巧,而且还掌握了个人礼仪,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具有了责任意识,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特教与企业联合的办学模式

学校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启动工作,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长期发展的技能,进行定单式培养,企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谋发展。1.学生开办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微店“原上花开”。每完成一件作品都及时地上传图片,每收到一笔订单都欢心雀跃,每一句温馨的评价都是对学生们最好的鼓励。通过这个小小的平台,学生在展示着自我,在努力地实现着自我的价值。2.学生制作的串珠、地毯绣挂毯、钻石画等手工作品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得到了到校视察的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学生们常把自己的小手工作品作为馈赠感恩的礼物回赠给社会各界的爱心团体和人士。3.学校目前有家政、美发、美甲、手工制作等职业实训教室,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市场调研,以学生的就业为指导方向,开办洗车厂、广告设计、烘焙屋、手工作坊等职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实践场所,使学生在学校真正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谋出路。4.学校与仁和饮食公司联合办学开启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开创职业教育的发展先河,为残疾人就业打开一道成功之门,真正做到为残疾人家庭分忧、为社会减轻负担。

四、结语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领域不断摸索前行,不断丰富符合特殊学生实际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只有将职业教育发展同特殊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出一批“自食其力,残而有为,适应发展,一专多能”的特殊人才,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社会要求、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和特殊学生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课范文篇10

一、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原因

曾经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课桌旁,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沉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效率低,而且长此以往会令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到学校,不愿意上课,甚至有的学生一看到老师上课就喊“肚子疼”等。智障儿童由于身心发展受限,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抽象思维欠缺,对所学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差。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授课,往往事倍功半。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他认为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游戏来进行教学,便成了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我开始尝试给学生上游戏教学课。

二、怎样组织与设计特殊教育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注意时机的选择。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这时可以把游戏教学法运用在课前;为了巩固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缓解之前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可以在课堂中间穿插游戏教学;为了泛化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游戏教学也可以放到课后进行。

2.教师在游戏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游戏教学也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教师不仅要懂教育学相关理论,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适时适当组织和设计游戏教学;教师备课要充分,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给学生预留出游戏的空间,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要确保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地做好游戏前材料和场地的准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游戏教学的组织与设计,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要通过讲述或演示,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教师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并及时调控;教师要在游戏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游戏情况,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3.注重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是游戏的目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内容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行设计与组织,游戏内容一定要与学生当前所具备的实际知识与能力水平相符合,要扬长避短,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方法和具体案例

(一)游戏教学的方法

1.游戏气氛要浓。为避免游戏教学出现枯燥的现象,可以伴有音乐,可以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或玩具,可以分组进行,激发学生游戏的热情。

2.游戏准备要充分。比如音乐、头饰等。

3.游戏规则要讲清。弄清规则是玩好游戏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

4.游戏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为使游戏教学长期有效,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是很必要的。同时,奖励机制要注重全面,要能挖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四、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特殊教育课堂上游戏教学的不断观察、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第一,游戏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易理解、容易进行的游戏项目。智障儿童意志力薄弱,不能持续做一件事情,所以游戏项目设计一定要贴合学生实际,贴合学生发展需要。另外,智障儿童行为动机偏低,容易产生自卑感,简单些的游戏项目更容易使学生建立自信。比如抛接球、传球、击鼓传花等,这些游戏简单易学,深受学生喜爱,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穿插在教学任务里。第二,游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之前带领学生做过一个“跳房子”的游戏,结果学生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由于学生不具备单脚跳的能力,所以游戏不欢而散,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第三,游戏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安排。由于智障儿童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时间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所以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其用法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宗旨。第四,游戏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要在生活中游戏,同时游戏也要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智障儿童缺乏辨认的能力,分不清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借由游戏教学正好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生活的技巧和解决生活中难题的方法。第五,游戏一定要具备某种教育目标,或促进学生生理发展,如手眼协调、身体平衡、语言发展等,或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等,最终通过游戏,为其走向社会,回归主流奠定基础。智障的孩子与人沟通有障碍,包括语言上的障碍及非语言上的障碍,游戏教学必须注意这一点。第六,游戏前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游戏的规则、任务的分配、具体玩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玩此项游戏。对智障儿童来说,有时说得越多越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不妨多做些示范,一定要教会。第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游戏的兴趣。智障儿童存在注意力分散现象,思维缺乏独立性,但是如果有老师和他们一起,效果会好很多。第八,游戏要在不同情境中多次泛化。学生掌握方法以后,要经常变换每个人的角色与任务分配,以便学生真正掌握游戏的玩法。智障儿童缺乏后设认知,抽象思维能力差,迁移能力差,所以一个游戏要反复多次。另外,智障儿童思维刻板,不会变通,所以要经常变换场景、角色来进行巩固。第九,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要单纯追求游戏的效果而忽略游戏的作用。游戏虽好,但是如果一味玩耍,就失去了其教育意义。比如,在复习新学的生字时,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的苹果树,把写有生字的小苹果粘到上面,然后告诉学生:谁能读对苹果上的字,苹果就送给他,苹果后面更有神秘礼物。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最后每名学生都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粘贴。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也较充分,放在复习单元里也是顺理成章的。第十,游戏教学要注意分组的技巧,要使学生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初学抛接球时,我让有拍球基础的学生带着拍球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都在抛接球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第十一,游戏教学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多样性、可应用性等原则。

五、游戏教学的具体案例

感统教学“抛接球”单元,学生熟练掌握抛接球技巧后,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给学生加上了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之前,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球,谁想和老师玩抛接球?”同学们都举手时,我说:“大家都想和老师玩抛接球,谁先玩?谁后玩?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个帮助大家做决定的小游戏。”首先,我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石头、剪子、布”;其次,我又给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学生两两一组,采用车轮战,最终谁赢谁先玩;再次,我找程度好的学生和我配合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生生间尝试表演,老师从旁指导。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我又教学生多人之间玩这个游戏的方法,最后再把游戏放到生活情境中反复应用。比如,大家都想听一首歌,意见不统一时;再如,班级就一架电子琴,都想弹,谁先弹……经过反复,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个游戏,并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很好,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生活的技巧。游戏教学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从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增加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游戏教学益处多多,我会将这种教学法一直坚持下去。

作者:李巍巍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