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网络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6 16:32:26

中学网络教育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现状与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问题与不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在现阶段的小学网络教育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要想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就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有效的解决对策与手段。

一、小学网络教育现状与问题

我国小学网络教育的基础设置相对完善,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校园网建设逐年增长,但是在实践中,小学校园中的计算机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中设备并不完善,无法保障网络教育的稳定开展。网络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在整体上来说,在现有的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无法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现阶段,我国通过教师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进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胶实际上的标准化研究,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此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在实践中要想真正的提升网络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必须要培养专业的人才。网络教育与普通的教育存在的主要差异就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技术上来说,中小学网络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集合化,但是在整体上来说,我国小学中教育资源不足,没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平台,缺乏优质教学资源,直接的影响了小学网络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发展对策

1.重视网络安全教育,转变指导思想。在网络背景中,要想提升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质量,就要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必须要的监控手段进行教育监督,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在法律规定的约束与支持之下,加强对学生的规范与指导,保障小学网络教育的稳定发展。同时,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指导思想,重视网络教育研究。在实践中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念,重视教育评价标准,在小学网络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可以通检索以及加工等方式将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利用。教师要将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基于教育理论作为主要的指导,加强研究,创新网络教育模式,通过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提升小学网络教育效果与质量。

2.融入网络资源,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网络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其音频资源、图片资源等内容,能够有效的转变传统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现状。想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网络资源的实际效用,教师可以灵活、科学的将网络资源的手段,融入到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网络资源的魅力,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之火。例如,教师可以加强对开放类型、检索型、工具类型、智能化的软件研究,为网络教育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在学习《火烧云》这一篇文章时,教师便可以通过检索的手段,在网络中搜索关于“火烧云”的图片、视频内容,并且在班级上进行播放。让学生们生动形象的感受到“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3.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增强语文教学效率。增强语文学习效率是网络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积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各个环节,融入网络教学的内容,切实的让学生们深入的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当前很多家庭都能够流畅的运用网络手段,为了增强学生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实际效率,教师可以积极的运用网络手段,构建出网络平台。通过“语文家庭辅导公众号”、“语文知识讨论组”的形式,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家庭辅导。

三、小学网络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小学校园网络系统会不断的完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校园网络也会不断的我那时。在技术的角度分析来说,网络技术、宽带技术的逐渐完善推动了小学网络教育的持续发展。而通过软件、硬件的完善,教师的计算机素养在不断的提升,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系统也更为丰富,而随着云课堂等模式的逐渐成熟,通过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可以实现在线的教学、直播录播、教学互动以及远程点拨,实现教学管理等不同的功能,可以实现快速构建网络教育平,实现网络教学。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网络教育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深受人们的喜爱,网络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突破;地域、时空等因素的限制,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小学网络教育会呈现智能化、科学化以及数值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覆盖范围会不断的扩展,师资力量、教学平台、软件也会不断的成熟,可以实现个别化、写作化的学习模式。

四、结束语

我国的网络教育初具规模,呈现上升的态势,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可以实现自主性、积极性以及个别化的学习,在网络教育中通过图形、图形以及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在整体上来说网络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相信在经济的提升以及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小学网络教育会不断的成熟,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我国小学网络教育会呈现数字化、产规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2

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中的关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指导下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合作融合双方力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学院层面的系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模块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裁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洛类自成体系J虫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技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肩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技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启选班长,定期轮换赴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l胜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三、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3

一、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正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实践教学并极大地促进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中小学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要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的核心工作。2009年3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09年工作要点》,要求“把加强中小学信息化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完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园网应用中有“路”有“车”却无“货”的现象也日渐凸现出来,基础教育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校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甚至家长的综合性资源库,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质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应用程度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从总体上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匮乏、质量不高、有效共享和应用程度偏低等依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1.网络教育资源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在积极广泛地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却并不乐观,其原因主要有:(1)基于校园网的资源库及应用平台很大一部分是购买软件开发商的成品,资源库的内容和功能与实际教学需求有一定差距,校内资源库的开发、建设情况也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2)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多年来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备课,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还是习惯于花上一两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去翻阅图书资料或是求助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指导,而不是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库寻求问题的答案。(3)由于缺乏引导、使用方面的培训、激励机制,教师在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教师不能合理、充分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严重影响了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科学运用。2.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分散。目前,虽然网上存在着海量的教育信息,但是这些资源比较分散,一些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能为教育教学过程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优质教育资源则尤为不足。3.动态网络教育资源匮乏。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但目前中小学校的网络教育资源仍面临着“有锅无米”的难题。一些学校的网络课件只是对教材文字内容的简单堆积,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单一,动态交互式资源甚少,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总之,没有优质的网上教学资源,网络就形同虚设,失去了建设网络资源的真正目的。4.教学资源建设各自为政,不能协同检索。在进行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管理平台的兼容性不强和资源应用平台的实用性不高等问题,导致资源库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不但对用户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

三、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

中小学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力图避免当前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已存在的各种问题,遵循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范,体现知识管理的思想,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真正价值在于结合实际构建一个标准化、真正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资源库,实现这种价值,要切实做到:1.提升主体意识,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和使用的主体,教师的理念、能力对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新教师观念,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人力技术保证。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就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2.教育资源建设要有规范性:教育部现代远程办公室已颁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要建设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只有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在统一的标准指导下进行规范建设,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实现资源的智能检索。教育资源平台必须具备科学而高效的导航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各种媒体资源,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4.建立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机制,既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表彰,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而且可以使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建设高质量、符合教师和学生需要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已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问题的制高点和重心,研究、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库而且还可以为教师学习、交流和反思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建设一个科学、规范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

作者:郭明霞工作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篇

1陕北地区中小学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1)调查对象的选择。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陕北地区的安塞县建华初级中学,志丹县高级中学,安塞县真武洞中学,子长小学,延长中学等15所中小学师生,并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850份,获取有效问卷585份,利用网络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7份,合计683份有效调查问卷。(2)调查内容。首先,调查了陕北地区基础教育的综合资源网站,依据《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把教学软件中的课件、视频、音频、图像及动画作为多媒体资源。这些仅仅是网络多媒体资源中的的一小部分,但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散布状况中可体现出陕北区域基础教育网络多媒体资源的现状。对这些校园资源网站,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多媒体资源的散布状况、关联文本的出现方法及在网页中的存在方式。其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陕北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等15个学科,主要围绕这些学科的资源网站建设情况设计了调查内容,其中包括网络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库等内容。(3)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陕北区域基础教育各学科各类型的多媒体资源的散布状况各自呈现出不同特点。语文学科的课件数量最多,音频和图像的数量相当,动画和视频资源数量相对较少;数学、化学的教学课件、动画和图像的数量相当,而英语因有较多的音频资源,所以课件和图像资源相对较少;物理教学有较多的视频和动画;史、地、生具有较多的图像资源;而音、体、美、政、科等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数量相当。(4)现状分析。由于陕北地区网络资源建设相对滞后,调查主要以县城为重点,这些学校的资源具有代表性。在调查中,大部分学校有大量的课件、动画、图片、视频、音频资源;但有些学校所包含的多媒体资源的类型不全面且类型单一,一般课件、图片的数量所占比重最大。结果显示,中国传统类别的网络多媒体资源分布比辅助性类别要丰盛得多。不同学科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

2陕北地区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陕北地区中小学网络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当前陕北区域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较低。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或者简略的凭借网上教育资源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严重缺乏主动发掘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利用教学资源时,大多数教师是进行备课或做简单的ppt演示,很少会重新组织教学资源,构建基于生活情境、教学任务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2)网络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建设是网络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质量是由教学资源的质量来决定的。当前,陕北区域中小学教学的网络资源建设局限于校园或资源库,资源开发因受到限制形成了小而全的局面,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且阻碍了网络资源的优质发展。(3)缺乏优秀的资源应用平台。陕北区域中小学缺少优异的资源应用平台是影响教学资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的课件开发能力较低,大多数是直接运用资源库中的课件或作简略的修正。另一方面,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很难进行课程整合的深层次研究,缺乏优秀的资源应用平台也是影响网络资源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3]。(4)网络资源分类不明确,资源可利用率低。陕北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中的网络资源建设,不能只注重量,局限于资源的数量和多媒体教学方法;还要强调“质”,依据课程教学设计对各种多媒体资源进行筛选和加工处理。尽可能多的积累可以真正体现课程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资源,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达到最优化。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库匮乏,特别是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库就更少。纵上所述,目前网络资源的“多”,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丰富,低水平的重复、杂乱无章的多与学生可利用率的偏低形成强烈的对比。那么如何针对目前的现状网络资源的建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多多益善”呢[4]?

2.2促进陕北地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研讨剖析,要推进网络教学的资源建设,有以下几个方法:(1)营造氛围,提高认识。学校应该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做好技术开发和支持,鼓励学校教师参与其中。成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应是70%的教学资源建设,30%的硬件建设,由此看出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园网建设中的比重[5]。所以,各学校领导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资源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2)善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合理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使用班级课堂、专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课程资源库等。建立良好的校内校外课程资源转换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等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载体形式多样化,重视应用信息化的数字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多媒体软件、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库、网站、电子邮件等。选用的课程资源体现时代气息、促进学科融合、结合生活经验。关注学科知识的新进展以及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提供的课程资源满足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包括学科内容的课程教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3)设立项目,争取经费支持。学校领导、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应该对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表示大力支持,实行激励机制,对已设立的项目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做出相应贡献,把教学资源库建设作为重点项目。(4)加强协调和交流,形成共建模式。各级各类学校应提高协调和交流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以立项的方式安排、开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做到“优势互补”。要落实共建模式,形成共建共享的意识是关键。(5)开展全面、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要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对网络教学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要对教学、媒体和技术有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设计和多媒体的制作。只有建设合理、适用、科学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针对性,才能更好的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6)加强对资源建设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学校的要不断引进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并且教育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要与各学科教师密切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各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工作。对资源建设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应该做到:一是资源、信息的及时供给。二是提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条件,保证教学环节的进行。三是要培养学生熟悉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结束语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多媒体;中学德育;网络

1引言

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教育改革产生重要作用。由于中学德育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是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其结果会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渐产生厌恶的情绪,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

2多媒体网络教育的特点

时效性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与互动,不管是信息分享还是消息传播,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可以随时方便快捷地获取德育方面的资料信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与网络多媒体相比。这对于学生来说,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都带来极大的便利。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传递教育信息主要是通过教材,整理知识后面对面传授给学生,或者通过传统媒体如书籍杂志、电视广播等传递教育信息。教师现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自己的信息资源传递到网络媒体上,学生只要可以上网,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接收这些信息。所以,网络媒体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灵活性传统的中学德育表现为方法、方式单一,单向灌输,更重视群体等特点,如理论教育、宣传教育等都是在课堂完成,也就是说借助课本等直接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中学网络德育教育要具有灵活性特点。这种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实施方法不拘于固定的某种形式,突破原有的课堂人数限制,使学生自主性及创造力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发,实践途径得到扩展和丰富,没有繁琐程序的限制,能够为中学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创新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中学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够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的改革创新。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是面对面的课堂教育,教育内容也比较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加之受到时间、空间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使得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而中学网络德育教育的实施具有传统所不具备的创新性,通过网络媒体教育,不仅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而且增强了教学方式的趣味性。通过网络媒体教育,不仅能够迎合中学生的心理现状,而且对提高中学生学习、接受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3网络媒体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人才缺乏中学网络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在掌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要深入学习网络技术和知识,不能浅尝辄止。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网络中来,学会运用QQ、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缺乏的恰恰是这类复合型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优势资源未能整合中学网络德育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形成合力,但目前三者的整合力度不强,其有效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相对薄弱。就中学而言,网络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工部来负责,这就造成其他部门教师认为这项工作与其毫无关系而漠不关心,网络德育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就家庭而言,有些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很少与子女沟通交流,不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不太清楚子女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把对子女的思想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中学开展德育教育,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多媒体设备投入不够要加强网络教育就必须重视中学网络硬件设备的配置。但是网络硬件设施设备建设没有引起中学的足够重视,不能够满足中学网络德育教育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加之网站建设滞后,网络技术水平较低,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4增强中学网络多媒体德育教育效果的对策

加强教师的教育及培训提高中学教师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是完成德育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政策水平是个人思想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网络媒体缺乏了解的教师常常容易被飞速发展的网络迷惑双眼,教师必须能够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及常人所不能,在繁杂中保持头脑的清醒、洞察力的敏锐以及政治的高度敏感性,进而引导中学生正确地学习网络,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加强中学教师的个人素质教育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再一个是应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这要求对网络文化的内容、种类、功能、特点等有所了解,并通过相应培训掌握计算机使用技巧,学会一些基础软件的使用,提高个人对信息的开发、获取、分析、处理等的能力。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就中学而言,首先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有责任;其次,学校应积极调动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中学在完善校内整合的同时,需要做好与家庭、社会的沟通联系,建立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机制。实现中学与社会资源的共同协作,再利用网络功能,极力增强中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广多媒体教学网络时代,中学教学应该主动借助网络媒体进行教学。同时,在校园网络中应构建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并且利用当下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能够增强理论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此外,德育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授课内容,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体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事性特点。

5结语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网络为中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宽广的途径。要不断改进德育教育观念和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机制,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并且以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不断进行理论与方法创新,不断把网络信息技术与中学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婧 单位: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土门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养梅,孙崇文.当代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J].理论月刊,2011(3).

[2]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1).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5

1.1教育资源重复建设

网络中有很多类似的初中历史教育资源,而平台的承载量是有限的,重复的资源过多就会导致其他资源过少,况且同类教育资源中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不好的资源也被掺杂在其中,使得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水平大为降低。

1.2教育资源形式散乱

网络教育资源不同于网络资源,它主要在教育网络平台上呈现,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教学提供辅助。但现在网络平台上的历史教育资源形式散乱,剪辑粗糙,造成好多资源不适合在教育教学中参考应用。

1.3教育资源难以整合

数量庞大的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给网络教育资源管理者带来了很多挑战。由于现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只是将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上传,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查询和下载体系,因此,资源管理者无法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巨大的网络教育资源较好的整合。

2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

2.1搭建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包括公开课视频下载、课件下载、习题下载、在线考试、在线辅导、技术网络问题维修这几个基础模块。很多中学网络共享平台上资源量少,需要借鉴一些大学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此需要为师生搭建一个完善的初中历史网络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这样不仅让师生可以自主化教学与交流,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查阅有关初中历史的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练习和测试。

2.2开发有特色的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

每个地区的初中历史教育内容不同,每个学校需要的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在开发初中历史教育资源时,开发人员要多借鉴其他学校好的教育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总结各校资源的共通性,关键是把握本校的特殊性,开发出适合于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教育资源。

2.3建设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团队

开发初中历史教育资源并维护各个网络教育平台是一项困难繁杂的工作,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搜索的快捷性,都会影响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为此,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团队,是满足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3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利用

3.1科学的利用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势就是丰富了课堂,为课堂注入了生机活力,但如果不加以可学的利用,课堂效果会适得其反。为此,要选择好而精的资源,在最恰当的时机利用,资源的利用要有计划,从时间到内容都要推敲。

3.2合理的使用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网络教育资源的多样化,给师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在使用网络资源时要遵循:一是数量合理,二是内容合情。使用过程中不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避免过度使用和不使用的两个极端,过度使用会使学习进度过慢,学习主题偏离,不使用又会导致学习枯燥乏味,知识理解出现障碍,知识记忆存在困难。其次使用时要注重内容是否合乎情理,教学中教师应对繁杂的网络资源进行筛选,选择切合主题,内容健康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资源的使用和教育价值。

3.3资源的利用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内涵界定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所学习的有关学校概况、专业认知、校纪校规、学习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及安全知识教育、军事训练及理论课教育等各方面,让大一新生更快了解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安排在每年的9-10月,通常是各大高校秋季开学的日期。高校入学教育,通常采取线下说讲的方式进行,即进行班会讲解,讲解者通常为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或专业教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入学教育,它最大的区别就是采取网上教学的模式,通过网络视频或线上测试等方式,以最吸引大一新生、最方便大一新生的原则,通过远程在线教育的方式,来完成对大学新生入学的教育,并通过网上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情况和结果。在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主要以易班、超星学习通、qq群等线上方式进行。在全国1200余所普通高校中,有600余所高校将像武汉商学院一样逐步地转化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随之而来的新生入学教育也应该像转型一样采取新的模式,即采用网络课程教学的模式,这既是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一种改革创新,也是符合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的趋势和要求。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是当代信息化的产物,它要求高校的入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在高校的主力军是95后和00后的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绝大多数都是00后,他们的主要生活区域和关注焦点都在网络上,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第一、对于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课课程建设方面有帮助,可以积累经验和不足,为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地开展网络视频课程积攒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为开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课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构建好武汉商学院及相同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方面的理论结构和框架建设,为后来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来源;第三、可以培养青年教师,激发青年教师善于利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研究的的热情及优势,培养一批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团队,使教学队伍充满活力;第四、可以增强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趣味性,由传统理论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寓教于乐、视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第五、丰富教学的环节,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自愿选择理论课程和视频课程,以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开拓教师的教学方式。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现状

2019年,武汉商学院开始在全校尝试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用来代替传统的线下新生入学教育。这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主要在易班优课平台上进行,由武汉商学院学工部牵头,各学院积极配合共同拍摄,一共录制了11个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新生全部听完这些课程可以在第二课堂成绩单里获得0.5个素质学分。这11个新生教育课程分别包括《武汉商学院宣传片》《认识武汉,走进我的大学--武汉商学院》《入学适应性教育--武汉商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武汉商学院》《倾听与表达--武汉商学院》《大学生入党申请流程--武汉商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培训(一)--武汉商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培训(二)--武汉商学院》《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易班软件操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武汉商学院的教师、辅导员以及易班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共同拍摄剪辑出来的。截止2019年11月1日,武汉商学院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群的活跃度已达27655人次阅览,可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方面,武汉商学院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现状,武汉商学院的教师和辅导员联合开展了一次针对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从2019年1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终止,一共采集了236个学生的调查样本(其中男生107人、女生129人),涵盖了4个学院、10个专业共计20个班的学生。本次问卷调查,包含了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经济学院的学生,可以说涵盖了文理科以及艺术、出国留学学生,覆盖面比较广,专业门类比较多,调查结果具有可借鉴性。通过对236个学生的新生入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武汉商学院的教师和辅导员得出以下课程建设现状的报告:(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的基本概况。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共有236个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占45.34%,女生占54.66%,说明武汉商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男女比例方面,女生多于男生;接受本次调查问卷的大一学生占87.29%,其他年级学生占12.71%,说明武汉商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年级比例方面,2019级新生占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教育平台的态度方面,54.2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37.71%的学生持支持态度,8.05%的学生持反对态度,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新生对于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是不讨厌、不反感的。总之,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群体中是可以推行的,有大量00后的粉丝群体。(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的反馈效果。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66.1%的学生表示使用过网络教育平台,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具有网络教育课程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在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学习时间方面,38.98%的学生学习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37.29%的学生学习时长控制在1-2小时以内,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每次入学教育时间时长大概在1小时左右,时长越久学生就会越有倦怠感,学习效果可能就会越差;在多长时间适应了大学生活方面,51.69%的学生表示用了1个月就适应了大学生活环境,24.15%的学生表示用了2个月适应了大学生活,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强,入学教育应该放在新生入学的前两个月内完成;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帮助方面,8.9%的学生认为帮助非常大,14.83%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36.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对自己是有帮助的。总之,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行,对绝大部分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环境,是十分有帮助的。(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学生的兴趣模块。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65.68%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认知方面,让自己受益良多,59.32%的学生认为在环境适应方面,让自己受益良多,55.51%的学生认为在行为规范方面,让自己受益良多,说明专业认知、环境适应、行为规范是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中学生最受益的三个方面;在新生入学教育还应该增加的内容方面,67.37%的学生认为还应该增加学习学业指导的内容,65.25%的学生认为还应该增加学生考研的情况,48.31%的学生认为还应当增加评奖评优政策解读,说明考研、学业和评奖评优是大学新生最关心的三大问题;在新生比较喜欢的入学教育形式里,68.68%的学生喜欢视频教育,58.05%的学生喜欢动画教育,37.29%喜欢图片教育,说明00后的教育方式越来越趋近于网络兴趣教育,这就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班会方式;在受调查的学生里,有89.41%的学生表示用过易班App,83.05%的学生用过学习强国,57.2%的学生用过中国大学Mooc,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使用网络教育平台是感兴趣的。总之,00后对于使用新的网络教育平台是十分感兴趣的,他们更多喜欢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倾向于考研、学业和评优评奖方面,他们认为专业认知、环境适应、行为规范是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对他们帮助最大的方面。(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优缺点。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77.54%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入学教育不再受时间、空间、受教育者年龄和教育环境的限制,77.54%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入学教育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随时调整进度,56.36%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入学教育可以接受优秀教师资源,说明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有很明显的优点,很吸引大一新生。相对于传统入学教育,网络平台入学教育也有自己的缺点,主要表现在73.31%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监督性差,59.32%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55.93%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教师与学生无法及时沟通反馈,44.49%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教育对媒介的要求比较大,说明网络平台入学教育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进行完善;同时,目前网络入学教育资源网站存在一些不足,66.1%的学生认为部分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更新的太慢或资源杂乱,61.44%的学生认为与授课老师互动性不强,41.1%的学生认为网络教育平台缺乏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总之,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相较于传统入学教育有不少优点值得学习,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67.8%的学生认为应该把传统入学教育和网络教育课程两者相结合。(五)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未来愿景。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调查方面,52.1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新手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是认可的;在是否有必要利用入学前的暑假(自收到录取通知书始至开学前),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入学教育方面,59.7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过早进行新生入学教育,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放在大一新生开学之后再进行;在希望网络入学教育每节课程时长方面,44.92%的学生认为每节课程的学习时长应该为10-30分钟,说明大一新生要求课程的学习时长不宜过长,要更加精简更多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使用网络入学教育平台的目的方面,65.68%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62.29%是为了自行学习感兴趣的课程,58.05%的学生是浏览老师推荐的课程学习资源(非强制性),说明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既要有学分要求,也要更多给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70.76%的学生表示网络入学教育平台进行学习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60.59%的学生表示在学习完新生入学教育后,日后还会偶尔继续使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总之,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继续完善,并努力推广下去,绝大部分的大一新生会继续使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且要求学校开发更多10-30分钟内的小视频用于学生学习,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存在缺陷的原因

(一)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起步晚、经验不足。武汉商学院虽然成立于1963年,但真正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是2013年的事情,并且以往都是着眼于线下的新生入学教育,真正建设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还是从2019年才开始,因此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都存在本科教育办学晚、网络课程建设缺乏经验的情况。目前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主要依赖于武汉商学院易班发展中心,而这个新兴的学校机构也仅仅成立两年左右的时间,不仅起步晚,而且经验十分不足,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网络建设水平。(二)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单纯依靠视频资源,脱离教师线下管理。武汉商学院在2019年新生入学时,开发拍摄了近11个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浏览量达到了27655人次,可以说网络课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它所反应的“网络平台教育监督性差”“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无法及时沟通反馈”“与授课老师互动性不强”等问题,也是新生入学网络教育课程所不能忽视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时候,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网络课程建设的视频技术问题,而忽视了把网络课程建设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抛开了教师教学管理的全程性和过程性,导致了新生入学网络教育的脱节,使得学生只能自己自学网络教育课程的视频资源,而没有相应的教师在线上或线下进行讲解说明,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部分懒惰学生不学习网络视频,也没有人监督管理的局面,进而导致部分学生从一入学就养成了不好好学习的习惯,产生了懒惰的思想和习惯。(三)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仅仅依靠学工队伍、资源匮乏。武汉商学院2019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主要教师队伍资源依赖于学工队伍,包括武汉商学院学工部的教师、团委的教师、学工部易班发展中心的教师、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各学院的辅导员,这导致了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力量也不够雄厚,拍摄出来的视频也可能比较单一、简单,出现“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更新的太慢或资源杂乱”“网络教育平台缺乏学生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等问题。目前为止,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吸纳专任教师和校外企业资源的情况较少,学校自主拍摄的网络教育视频质量较粗糙,而主动学习其他名校或有网络教育课程经验的高校情况较少。(四)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偏重学校通识教育,缺少专业教育。武汉商学院2019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涉及的课程主要是学校的通识教育,包括学校概况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学籍学分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教育等,这些主要侧重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而缺少专业学习的介绍。主要缺少学生比较关心的专业未来发展、考研情况、学习方法和评优评先的政策等。像武汉商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网络课程方面,缺少专业教育的因素,导致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只了解了学习的概况和通识知识,对于本专业的概况和未来学习等方面,未能做好一个整体规划,专业教育几乎缺失。

四、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

(一)立足自身网络教育课程情况,广泛向更多有经验的高校学习。武汉商学院由于自身应用型本科高校起步晚、新生入学网络课程建设缺乏经验,因此应该广泛地向更多有经验的高校进行学习和取经。比如,每年派学校的易班发展中心的教师或辅导员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高校进行参观和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接受这些有经验高校的培训,把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办学经验学到手。在广泛学习的同时,武汉商学院还要结合自身实际,立足自身网络教育课程的情况,吸收各高校有益于自己的经验,抛弃或搁置不符合自身发展的做法,让学到的办学经验,尽快融入到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去,早日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课程体系,形成武汉商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网课课程方面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特色。(二)网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做到教师全程管理和跟踪。武汉商学院在2019年成功开启了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但是也不能偏废传统的线下入学教育,应该把二者相结合,让教师全程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和线下管理中去,真正做到学生既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更便捷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又可以有教师在线下及时回答同学们的个性化问题,全程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把入学教育的知识点掌握地更加牢固,同时也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出现“网络平台教育监督性差”“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无法及时沟通反馈”与“授课老师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这是网课课程和线下教育一次很完美的结合。(三)扩大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拍摄团队范围,吸纳更多人员。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2019年的拍摄过程中,主要招募的是学工队伍的辅导员和工作人员参与拍摄和录制,在今后应当扩大这个拍摄团队的范围,把更多的教师、企业人员和优秀学生都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拍摄中来,让团队的范围更加广泛,思路更加开阔,氛围更加活跃,内容更加充实。让大一新生一入学就能很好地、全面地学习到不同的新生入学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长学姐和企业大咖讲解的不同内容,内容也更加全面、充实、精彩,同时还可以丰富新生在网络课程资源方面的内容,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和课程可以呈现在大一新生的眼前,激发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四)增加专业学习介绍的内容,让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武汉商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在2020年及以后应该联合教务处,增加专业学习介绍的内容,特别是把专业概括、专业认知、考研情况、学习方法和评优评先政策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就积极宣传,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各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应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专业教育视频的拍摄和录制中去,让专业教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大一新生的学风和思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应该加强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沟通,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时作为入学教育网络课程的重点,不能有任何偏废。

参考文献:

[1]娄可可.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00后学生的入学教育[J].智库时代.2019.12.13.

[2]赵志清,汪毅敏,王萍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国内外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J].大学教育..2019.4.1.

[3]晁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与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8.15.

[4]王冠,于蕾.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途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2.25.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整合素质教育

一、引言

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教育理念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红极一时的焦点。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观是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观,目前已深入民心。而网络教育则是近几年,由于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中小学网校的加入,网络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教育理念和教育的技术手段始终是推进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那么,网络教育如何重视素质教育的指导,体现素质教育的呢?两者是怎样相互促进,相互进行整合的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素质教育和网络教育

1.素质教育——一种现代教育观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自那以后,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至此,素质教育观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已深入民心。按照南国农教授的认识,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教,最要紧的是记住3个数字:3、2、1。3是3个字:三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2是2个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是一句话,培养创造型人才。总之,素质教育就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2.网络教育——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变革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在数字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交互等技术的支撑下,在教学新理念的渗透中,可以构建出理想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和人文氛围。网络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推动了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开放性、交互性、非线性成为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也使其成为了能够实现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等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三、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观的整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现代教育观,是如何为网络教育术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促进了网络教育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呢?网络教育又是如何重视素质教育观的指导,围绕素质教育来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教育教学的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创新人才培养——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目标上的整合

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教育借助自身优势,恰恰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网络教育才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其一,多样化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材料,使其想象力有了源头,而多种类的网络环境又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空间,使其想象力有了腾飞的舞台。其二,开放的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开放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新意识带来了自由的呼吸,从而活跃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三,交互式的网络教育,无论是群体化的协作还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都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情感。还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对信息的加工过程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技能。时下搞的热火朝天的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紧紧抓住了网络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网络教育正在素质教育的创新目标上前进。

2.“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育服务上的整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理应成各类教育中的中心内容,网络教育也不例外。并且由于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复杂的精神交往简化为“机”和“机”的无情冷交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文关怀被淡忘。因此它更加强调及时、完善、全方位的服务,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1)民主平等的学习空间

·民主平等的学习心理

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采用匿名的交流方式,每一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因此,畏惧羞涩将不复存在,学习失败也不会变成难堪的事。近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负担和挫败感,放松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释放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在获取知识途径上一点也不落后于教师,甚至强于教师。自然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就会确立。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真诚相待,教师依靠人格力量,以“人”育“人”,以“德”育“德”,朋友式的帮助、引导学生,在与学生的合作中,提升自己和学生的生命价值。

2)资源服务

网络教育本身既是一种个性化教育过程,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过程,提供多样性、针对性、友好性的网络资源是其优质服务的开端。

·多样性

网络教育是全民教育,教育内容要适应各类人才的多样化学习需要,必须要求教育内容的广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娱乐信息、实用技术等各方面都应该成为网络信息的一部分。

·针对性

网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职业培训等诸方面。因此,教学资源不仅是要有多样性,还要有针对性。例如:对于农民来讲,他们需要喜闻乐见、简明易懂的急需知识、技术和市场信息、文明生活方式的传播,而对于在职人员或是转岗下岗人员来讲,则是希望接受到继续教育,接受到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因此只有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个性化的教育功能。

·友好性

网络教育是通过多媒体、网页等形式把信息传达给学习者的,因此,网络教材的友好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同时还需要人性化的交互界面,以便于学员获得有效指导和帮助,便于学员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支持服务

网络教育重视技术媒体所提供的资源服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人在资源环境中的重要地位。毕竟网络教育是新型事物,对于习惯于面授教学的学员来讲,运用网络情况还不容乐观,因此,提供及时、周到、完善、全方位的服务就会“雪中送炭”,从而引导帮助学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例如:中小学网络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实时或非实时一对一信息传播环境(E-mail.talk),开展课外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指导,解答疑问。网络高等教育中,教师可以进行定期集中面授,充分运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术,优良的人格魅力,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学习交往,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失。此外,网络教育应该重视学习社区的建设和服务。一个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可以是以某学科为中心的,也可以是以活动或兴趣为中心的。他们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一方面,满足了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注意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3.个别化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中的整合

素质教育观强调个性发展,主张张扬个性,潜能开发,因此注重对学习者进行自主个别化的教育。网络教育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网络中的模块化,单元化,积件等技术等实现了课程教材个别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多媒体课件以支架、教练、随机进入等各种模式来辅助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动态网页、超文本等技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广泛选取信息,决定学习路径,选择认知环境。另外,学生利用智能评价系统还可以进行自检自测,进行有效的自我发展评价,从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自我驱动,自我主导,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之,网络的技术环境,允许学习者自定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和进度,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4.开放性和专业化——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因此,知识型人才观将让位于素质型人才观。学习者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有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网络教育通过数字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素质教育创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

1)开放性——信息技术与多学科整合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信息素质等。因此,这就需要丰富多彩的内容,相应宽广的教学空间和多样化的教学渠道。网络教育超越了传统单一平面化的教育内容,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和课外,学校和社会,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形成了多元立体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如此,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员的生活。人们的饮食结构,社区的功能定位,社区的污染治理等成为学员津津乐道的课题。他们利用Internet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利用E-mail,聊天室等与师生讨论交流;用Powerpoint呈现自己的成果。还有各种虚拟实验室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在网络这个信息海洋中,真正实现了国际与国内的统一,生活与学习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专业化——信息技术与单学科整合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注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各领域专业的拔尖人才。因此网络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其提供各种所需的专业内容,提供学科的各种科普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就如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互联网主持研究的行星课外活动组,其活动内容就包括一些科普讲座和有关星球轨道、天文现象等问题,免费向中学生开放。目前,我国各类专业网站、主题网站也在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等等都在这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5.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网络教育在教学对象上的整合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通过素质教育,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使自己的个性及潜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网络教育就是全民教育,是教育平等目标实现的工具。尽管目前网络教育虽然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但却能因地、因人而异,使人能够享有近乎平等的教育机会。例如;西部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用的网络技术和资源来发展教育。甘南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合作的一个藏族中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通过卫星天线接受北大附小网站的优秀教育资源,传输到装有接受卡的计算机硬盘内,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实时、非实时的教育,实现了优秀资源的共享。总之,网络教育真正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受教育对象扩展到全社会,为一切有志求学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的突出特点、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而着重点在于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此影响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加以深入具体地分析,最后阐释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互补相长的辨证关系。

关键词:网络教育传统教育影响互补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问题: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问题略作探讨。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点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全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每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与。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三)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完全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与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网络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传统教育益于发展学生的协作。网络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单独学习,单独解决问题,有很强的独立性: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是求助于教师,更多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但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转变。当一个人过度相信自己,就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能与他人合作。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各项任务绝非个人就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彼此互相联系,经常交流,经常从事同一活动,接触的时间很多,彼此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经常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强。这将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9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新问题摘要:即信息时代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关系,而着重点在于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此影响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加以深入具体地分析,最后阐释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互补相长的辨证关系。

摘要:网络教育传统教育影响互补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新问题摘要: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新问题略作探索。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征摘要: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和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全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天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喜好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熟悉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探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功能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熟悉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和。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布置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

(三)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完全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定、分析和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索、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假如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网络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传统教育益于发展学生的协作。网络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单独学习,单独解决新问题,有很强的独立性摘要:学生碰到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时,不是求助于教师,更多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式。但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转变。当一个人过度相信自己,就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能和他人合作。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各项任务绝非个人就能完成,人和人之间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彼此互相联系,经常交流,经常从事同一活动,接触的时间很多,彼此之间也更轻易沟通,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经常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体验,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强。这将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网络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网络环境任务策略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业已拉开帷幕。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WWW(全球信息网)、E-mail(电子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时候,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二)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及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局域网络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软件。网络信息,是指网络上储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信息内容本身、记录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组织的结构和信息传播的手段等要素。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在数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的特点;在分布上是分散、开放但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其形式特点则凸显出交互性,基于电子平台、数字编码基础上的多媒体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在本质上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网络信息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这就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当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对传统的CAI课件欲做不能、欲罢不舍的尴尬局面中,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一位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对此予以强烈的关注和积极的投入。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它在网络计算机上的存储位置,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即未做过信息的学习网站,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资源的信息工作。P2P导航资源,是页面到页面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以标题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点击标题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S2S导航资源,则是站点到站点的组织方式,如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等。本地资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结构良好,如CSC电子备课系统、K12教学资源等也属于此类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近两年来,中文网络教育资源与日俱增,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过去语文教师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先行者费时费力封闭式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的状况,将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下列的教学网站(页)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作文快车(/~zuowenpal)

作文教学网()网上免费作文集,每周作文教学,语文教参,作文论坛,学生bbs。

作文岛(/~zowendao)

中学语文网(/helixing)有不少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小学flash课件下载,超大规模教学论文库,教案库、教师交友,php维护,强劲数据库支持。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山语文()

中基网语文教育

正宗语文网(/~zowendao)

语文之友

语文在线课堂()

语文网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相结合,有各类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网络教育频道()

语文大观园(/~wcunzhi)大语文网站,有逻辑、修辞、诗词、对联、开心果园等版块。

语文E网()

一苇渡航()

新华拼音输入法()新华拼音输入法,汉语拼音文字,中文速记,汉字编码,中国语文现代化,中国语言文字,汉语普通话。

网上语文课堂华南师大中文系网上教学课题组主办。

网上语文课堂()提供语文教学辅导及高考信息。

天方网()初中语文学习辅导与练习,并提供解答。

人教社中学语文

全语文五程式学习钥匙方略()课题组的一些资料和活动的最新信息,语文学习的讨论和研究,文学社、课件、教案等。

黄金书屋-成语故事(/book/41/104005.html)

汉拼文与文字码(/%7Ehpwen)

高中语文辅导站()

高考语文复习教与学()

高考网址(/gaokao/url.htm)会集全国各地高考网址,其中有大量的语文教学资源。

成语查询系统(/file/utility/otheru/2000083104.shtml)

K12-语文教学天地(/teacher/sub_edu/chinese)

4U电脑书库()中华文化通志,汉语大词典,中华古汉语字典的Internet版。

(三)

近年来,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及其培养在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对中小学信息素养的要求,简而言之有以下八条:1、具有信息修养的学生能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2、能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3、能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5、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6、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7、能认识信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8、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信息论看理解能力,它应当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表达能力,则应当包括运用文本和超文本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的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在语文的理解和表达体系中,阅读与写作是最重要的板块。如前所述,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问题的探究性阅读。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浏览性阅读(博览)和探究性阅读(精读)未能受到重视。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使学习者以现代化的开放性的阅读心态,适应网络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资源特征和呈现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浏览性阅读要求是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准确筛选所需信息。探究性阅读则要求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阅读过程中的浏览与探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方法上,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进而开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上,湖北省李克刚老师设计过如下的学习流程: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传记文学"为方向进行阅读,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把该文改写成《刘和珍君传》。2、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读书卡片,初步筛选、收集信息。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有的学生就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3、归纳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发展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在占有大量信息并进行初步归类加工后,引导学生继续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对重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事理。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组织学生在聊天室里写作,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衍生创造出新的信息。

网络环境下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阅读,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下的网络空间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正层出不穷,E-mail(电子邮件)、ICQ+Netmeeting(网络寻呼+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栏)等也都可以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将直接激发创作欲,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桑新民博士指出:"中国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完成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网络技术当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毫无疑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桑新民:《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人民教育》2001年(8);《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福建教育》2001年(3)

3、李克刚:《网络环境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探讨》,

4、俞高敏:《信息技术与语文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