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5:2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电脑和网络改变了这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冲击,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从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一时期正是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网络往往是把“双刃剑”,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中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中职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无形之中会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中职学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互联网在中职院校中的盛行和传播,使很多学生往往难以自控,很多缺乏自律的中职学生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网络,沉溺于网络之中,致使其在现实中容易丧失自我。

二“、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管理学生

1.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实施制度管理的同时,切实开展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通过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根据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来进行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要将自己最慈爱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汲取动力和勇气,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勇敢、自强不息,强化自己的责任感,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

2.形成职业导师制度。职业导师制度在中职学校的开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毕业后要直接进入企业,在这个年龄阶段又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职业导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剖析自我来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建立一种努力发展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这个方向明确了,学生在学习或者工作的过程中才会更有目的性,这个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指导他们在今后的路上更好地前行,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中职学生也希望在学校或是今后的企业中发挥其聪明才干,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职业技能,得到学校或是企业的认可。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应该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更好的展示,帮助学生树立其自信心。同时,要积极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提供一切条件,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多种形式,使其能切实地行使应有的管理权利。每一个人都希望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得到学校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多看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积极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提供一切方便,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多种形式,使其能切实地行使应有的管理权利。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动员学生人人参与管理的方式,将学生的个人利益和学校的集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公开的竞争氛围,让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尝试、发挥、冒尖的机会,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特点和他们的专业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不断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篇2

关键词:学校德育;实践;实效性;理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87-04

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个老问题,老题需要新解。实效性问题关乎德育的生命线。围绕这个老问题的研究从未终止过却也未曾根解,当低效德育投射出认识不清、思路混乱、本质模糊、目的不明时,需要德育工作者从理路问题上反思德育,理路及其问题视阈是试解德育工作低效的新的逻辑阈限,理应引起学界的聚焦与驻足且献出智慧。构建路向清晰、路径通畅的高校德育生态应成为学界努力的方向,根解德育低效,走出世人的话诟,彰显高校德育应有的样子,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觉。

一、高校德育的理路及其问题的提出

(一)德育理路的释解

理路概念由德育的实效性倒逼而提出,如何定义关键看能否辨清“理路”与“实效性”的关系。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德育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选取科学方法和恰当的手段,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最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当高校德育工作符合德育理路要求时,其实效性就会很高,而当德育理路要求未能得到较好体现时,结果会是相反,因此,德育“理路”与“实效性”具有一致性。

基于这种认识,德育理路可以简要归纳为:高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学理和逻辑思路,以保证德育的实效性。其实质是德育理论及实践层面的逻辑关系,表现为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时对理论规律的认识、把控水准及效果。

(二)理路问题的提出

高校德育理路及其问题指向高校德育现实。当前,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重任,发挥着主渠道作用。随着社会进入深层转型期,这种作用在被弱化,高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可回避,需要直视。

1.多元价值撞击传统德育从未停止。伴随社会转型深入,社会关系高度复杂化,人的社会本质属性受认识多样化、价值多元化冲击。德育目标定位的偏狭与错位,德育内容的空泛,德育的体验迥异于实际,生活德育平台尚不完善等等,表明传统德育理论遭遇挑战的现状并未改变。

2.高校德育及理论出现争议。“德育”概念的内涵、外延因国度、时代不同而有别,加上德育者认识的参差,从而引发德育基本概念的争议。大小德育有之,广狭德育兼之,“包管一切”“大杂烩”德育观嘈杂不绝,这些争议使认识混乱、理论互排,实践效果低微,消解道德理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脱离。高校德育的工作环境一味紧跟社会政治需要而设定,是天然的“高大上”,这种自上而下人为环境的唯一性背离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多元需要,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成长环境。道德教育没能走进人的生活世界,更没有触及受教育者的心灵。

4.道德教育与“成人”教育缺乏统一性。道德教育是“成人”教育的根本,“成人”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载体,二者统一于人的成长过程。道德教育内涵丰富,涵盖社会、人及自然界的范畴,“成人”教育应是其外延一部分,二者本无矛盾。学校德育急功近利,仿效其它几育,偏重德育的知识性、目标性要求,轻视德育主体的认知过程,割裂与“成人”教育的关联性。

凡此种种,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理论与模式,扭转德育低效,亟待从高校德育的理路问题研究入手。

二、高校德育理路问题的研究指向

高校德育具有特殊的规律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对其本质、特点和功能的认识与实践,还要厘清高校德育的理论遵循、高校德育的目的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等等。

(一)厘清高校德育的理论

1.“德目主义”观

“德目主义”将一切德育完全目标化,通过确定易于描述、实现和衡量德育具体目标来实现德育全程。一般学校希望通过一系列教育或实践活动的布置、完成来达到德育的考量标准,在传统德育工作模式上较为普遍。学校在制定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案时要密切关注社会,紧密联系大学生个体实际,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避免出现“学生不买账、教师不高兴、学校不满意”。

2.“德生主义”观

“德生主义”理论是高校德育理论的一个大类,包罗众多德育观点,诸如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认知发展、生活德育、分析德育等,前两种观点都否认道德的先验、固定或超验性,后几种认识各有不同侧重。

实用主义道德观从道德的“有用”出发,提出“道德即教育”的观点,强调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在适应变化着的“有用”规则中形成道德的认知。认知发展德育更强调环境育人的功能,重视环境资源利用以延伸德育空间。存在主义观者允许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具有强烈的人学意识与价值关怀,倡导教育方法多样化,重视学生个体和创造力培养。德育工作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聚焦生活德育的专家较多,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提出交互主体论,还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都非常重视生活世界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力。而分析道德教育似乎不关注上述诸方面,重视范畴(基本概念、原理)的分析,强调形式而非内容,更近乎德育理路的思考,对德育理论与实践过程有严密的逻辑规定。

3.两种德育观的瑕疵

“德生主义”与“德目主义”德育观都有缺陷,前者完全抛离德育目标,放弃善恶美丑标准理性思考,过重依赖和夸大“生活世界”的功能。后者则将一切德育完全目标化,即以智育模式解决德育问题,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重课堂教学轻生活体验、重形式轻实效,学生获得的主要是道德的知识,而不是美德。

(二)厘清高校德育的目的

目的与目标分属不同概念,将二者混同也不在少数。其实,德育目的属于上位概念,是国家、社会层面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规格、质量、标准的总规定。德育目标属于下位概念,是不同学校教育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或某一具体活动。德育目的外延大于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内涵要具体于德育目的,以德育目的为统领,通过德育目标来实现德育过程。

(三)厘清高校德育本质和特点

建构符合国情的高校德育理论,需要从认识该领域的方向、途径、原则与方法入手,最大限度地弄清高校德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明确高校德育真正旨归。

1.高校德育本质

道德的本质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建构道德主体“有精神的德性”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1]。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高校德育的最基础、最核心的成分,是学校德育最根本的任务。大学生是高校中接受道德教育的对象,其道德主体地位通过个体行为表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事业,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个体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职责,但学校德育的发挥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

2.高校德育特点

高校德育的特点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相比较而得到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性。

(1)目标旨趣的差别[2]。与智育相比,德育主要以形成和发展学生优良的品德结构为旨趣,侧重于帮助学生解决“真、善、美”问题,培养大学生的价值性判断和实践能力。而智育则主要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与技能,侧重于解决是与非、对与错、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等问题。虽然德育也要以一定的认知为基础,有培养学生认知的任务,但这不是德育的核心任务。

(2)遵循规律的异同。德育遵循的是大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规律,德育过程复杂艰巨,德育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不像知识、技能、技巧和动作要领训练那样具有简洁性,德育过程又因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一和具体事件的发生不同而使德育过程呈现多端性,这种多端性也决定着德育的复杂性特点,预示着德育的困难。智育依据大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规律,“体美劳”依据个体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实现过程相对简单容易。

(3)实效性的差异。智育重在解决事实判断,见效快,“体美劳”三育侧重动作、技能、技巧训练,见效也快,而只有道德教育重价值判断,见效较慢且贯穿个体完整生涯。

(四)厘清高校德育功能与任务

高校的德育功能是指德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应起到的作用及影响,它有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功能。

1.个体功能

(1)德。这是高校德育的本体功能和根本任务,主要培育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五要素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德性的人。

(2)主智功能。大学生正确追求真善美,它离不开自己的智能发展支持,而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又受到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支配与规定,所以,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智育发展也发挥着促进作用。

(3)享用功能。高校德育都重视德育的工具价值,相对忽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即实现人格完善的同时,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2.社会功能

高校德育的社会功能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文明等方面。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劳动者主体的经济行为,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培养劳动者的正确的生活与消费观。其次,它担负着调节经济基础与巩固上层建筑的功能。再次,与德育一道担当文化传承与创新重任。最后,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三、高校德育理路观照下的实践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元主体德育

1.“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根源。高校德育工作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多元德育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高校中,德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人格和能力是德育关键性中介因素,忽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无法顺利开展学校德育。大学生是道德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制约着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法使其成为自主、自由道德主体。所以,高校德育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大学生身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协调好、处理好高校德育中的两大主体间关系,关乎能否构建民主、平等、共生的德育师生关系。[3]

(二)“三位一体”的高校德育实践

道德实践需要回归生活并高于生活,它促使德育实践最终回归大学生自身,探究现代高校大学生成长的新德育观,必须瞄准“三贴近”要求,从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生活上建构“三位一体”德育实践模式。

1.思想教育:实施生涯规划与“双创”工程

人的价值与个体的生涯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做好生涯规划拓宽人生广度、深度,发挥德育的享用功能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层面的思考与要求。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培植他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围绕就业创业创新导向,将德育思想渗入完整学业,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与行业规范。

(1)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援助体系。尽早建立施助体系并适时适法提供援助,既是必须也有可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立足大学生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工程,其基本任务是厘清生涯规划的本质要求,让教育回归原点,通过筹建生涯规划社团、生涯发展共同体等援助项目,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援助体系,扫清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各种障碍。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基础、适应为标准、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规划综合能力,形成稳固的职业价值观。[4]

(2)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竞赛视野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在实践中落实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教师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教师、大学生主体地位突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享受德育全程,密切发展了共同体的师生关系。借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比赛正能量,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由“虚”向“实”的跨越,形成多元主体德育,找到并夯实了德育工作的落点,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2.文化教育:强化环境文化资源的道德影响力

环境是一种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加环境情感投入,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人与环境共生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增强环境文化育人功效,提升大学生道德精神。[5]优美的环境文化需要师生共同坚守,共同传承,选择校园文化精髓届届相传,使校园文化之脉永续不断。更加重视地区文化资源的道德教育影响力,精选朱子家训、弟子规、端午情、清明寄语等传统文化,亲临好人园、名人馆、文博馆等教育基地,接受优秀人文的洗涤,寻找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根本,获得归属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育人化人功能,也使得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基因根植于青年一代血液之中。

3.生活实践:大学生公寓社区化“三自”管理

德育实践必须立足高职生人生轨迹特点,沿着大学生生活成长路径,创新实践的载体,带动相关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实践方式的创新,从而实现德育实践的全面创新。大学生公寓社区空间宽松、休闲,为德育实践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以班级集体宿舍为基本单元开展优秀社区评建,构建大学生“自主生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成长平台,这种直接地气、灵活而富含生活的德育方式,将大学生融入其中,突出大学生生活德育的主体地位。公寓社区德育是德育实践的环境和榜样的手段,是一种有效的创新。

四、结语

当然,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有很多,德育理路的研究仅是一瞥,但它关乎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和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得到社会认同,值得德育工作者们付出最大的艰辛。此外,我们还要把目光移向与德育实效性相关联的其他方面,在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上改革道德教育,协调完善与它育的联动机制、运行机制,密切结合专业实践过程,构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德育良性发展模态,努力化解德育工作低效困局,让高校德育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戚万学.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4]张见.竞赛视野下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3(6).

[5]鲁芳.培育道德精神[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篇3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的指导思想

本实验力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原则,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这一德育体系,应当是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应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应当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一)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种情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先进的思想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整个文化的前进方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根据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内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道德传统,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先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特点和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德性论、德育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本体论基础

1.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整体性、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德性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德性的整体性与生活的整体性的全面关联,还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德性的理性维度与情感维度的辩证统一。德性的形式结构是个体德性借以存在的形式。一般将德性的形式结构的诸多要素分解为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德性的内容结构指在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德性的内容结构就其纵向来看是由思想道德信念、原则和规范构成的;就其横向来看则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心理品质等构成的。德性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一定的内容总是寓于一定的形式之中,而一定的形式总是具体表现为具有某种内容的形式。

德性的主体性,从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人,客体是实践对象。作为道德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是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己任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然而,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

德性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德哲学对此有十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总的说来,知行统一的主张是一个基本的取向。

2.德性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次表现为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一是体现在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在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全过程。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三是表现为德育管理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督导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性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所以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德育途径、方法的正确运用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德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德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上。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德行上,只有学生践行、践言了,德育目标才算最终实现了。其次,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再次,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系统科学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更多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内容,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的原理,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教育评价六个子体系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整体构建。

(一)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德”的方面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和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要力求达到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成长自身需要的统一。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2.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

2.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要求

(1)德育内容;循序渐进;(2)德目规范,形成序列;(3)要素完整,层次清楚;(4)注意衔接,螺旋上升。

(三)德育途径体系的构建

1.德育途径的涵义

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

2.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要求

(1)德育途径,对应内容;(2)一项内容,多条途径;(3)有主有辅,协调配合;(4)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四)德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1.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德育工作者总结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概括起来分为四类18法:(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2.构建德育方法体系的要求

(1)根据内容,对应途径;(2)多种方法,优选组合;(3)辩证思维,法无定法;(4)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1. 德育管理的涵义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的要求

(1)理顺健全领导体制;(2)稳定提高教师队伍;(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

(六)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德育评价的涵义

德育评价是根据国家对于学校德育的政策、法规、文件、德育大纲等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三部分内容。

2.构建德育评价体系的要求

(1)三级评价,体系健全;(2)指标体系,科学简明;(3)认真研究评价原则;(4)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具体标准)、权重、评价方法等项内容。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结论

(一)广义理解德育概念,提出了德育内容的“五要素说”

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二)系统研究德育体系,提出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

根据系统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主张德育文化融合,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整合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德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主张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构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环节,提出建立“德育活动课”的观点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道德践行不是完整的德育。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篇4

论文关键词:德育 思想意识 管理新体系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强化了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收到了不凡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摁意识,实现德育工作的制度化

江泽民主席曾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牢固确立了“大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疏通、拓宽和治理学校德育渠道,增加流量”、加大“力度,坚持“德育必做。德育实做,细化德育管理,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吴江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工作制度和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使德育工作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在大力推进以德治校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在校内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完善的德育管理网络.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贵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是我校德育管理网络的第一级,全面领导学校的各项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学校中长期德育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探讨德育理念、研究工作思路并作出各项决策;网络的第二级是由德育处、团委等各处室组成,具体负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拟订和实施,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第三级即各年级组,在学校总的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德育实施方案,指导年级组各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进行年级常规管理;第四级是班主任、任课老师这一级,这是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最终落到实处的关键一级。班主任负责制定本班级的德育工作计划,负责本班级学生常规管理和德育量化积分考核,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开展好各项活动.同时,每位任课老师都有相应的德育岗位,具体落实到班级,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样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为主体组成了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形成了德育工作的主线,全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分级管理,层次清楚,职责分明,措施到位的管理网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形成一套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几项规定》、《班主任月常规考核制度》等规章,对班主任进行月常规考核,并与奖金挂钩,奖勤罚懒,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责,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岗位意识,并通过定期检查,评选出月常规考核积分前三名的班级,作为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的依据,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化和制度化。

在学校推个德育工作体系中,我们还把创建文明班级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建设来抓。除了平时的月常规检查评分考核制度外,学校还制定了《文明班级评比条例》、《文明班级验收方法》等规章,以争创文明班级,维护班级荣誉为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班级管理制度及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班级的目标管理和各方面活动(如主题班会等)提出了量化的标准,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德育的各项活动和措施落实到位,德育的各项常规工作更加规范。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吴江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都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有着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不可避免受到社会各种文化、思想的交叉影响,这对传统的德育模式、实施途径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在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学校首先确立了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观念。我们曾给班主任提出:学生要有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思想上的自我把关能力和学习上的自学能力。如今,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结合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出发开展各项德育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宗旨。与此同时,我们按照《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在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和遵纪守法教育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统筹安排各个年级阶段性的德育工作重点,实现德育目标的系列化。在初一阶段注重养成教育,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震泽一中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为基本内容;初二年级则侧重为法制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初三则以理想、前途教育和国情教育为重点.在高中阶段,高一以明确学习动机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教育为主;高二、高三侧重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人生价值观的教育。系列化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学生身心认知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且紧紧结合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规范实践过程中,更加重视其主体能力的培养强调班主任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的能力。我们把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规建设、常规管理等德育基础内容,落实在创建校文明班级的活动中。在创建文明班级活动中,要求班主任发动学生每月查漏补阙、对照目标找差距。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平时我们还建立了校园值日制和学生会劳动部定期卫生检查制此项活动,不仅维持了校园秩序,洁净了校园卫生,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主题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主题班会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基此我们对每个年级主题班会的内容、活动安排有统一的要求,强调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月主题班会活动评比和现场观摩活动,并将活动的结果列入文明班级目标管理之中。其中初二(5)、高三(1)的主题班会活动课进行了全校性的现场观摩,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我校的团委、少先队活动在引导学生思想上积极进取、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校内外的德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学雷锋基地、红领巾基地等也开拓了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培养的新领域。

三、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就必须坚持德育科研为先行,强化德育工作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如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努力使德育与心理学相结合,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特殊素质和品格,创造和竞争意识,开拓和应变能力,奋斗和实干精神,百折不挠、勇于攀登高峰的进取心等。目前我校即将完成结题的市级德育课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与协调》,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班主任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的辩证关系,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互补中协调,在协调中互补,让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采取正确而得当的教育方法。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类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坚持班主任参加德育科研活动,是加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旅.我们一方面通过老班主任对新班主任“传、帮、带”的结对子活动·逐步实现班主任队伍的年青化,另一方面,通过班主任例会,在加强对班主任业务素质的培训和师德培养的同时,还加强了班主任工作的科研活动。我们提倡班主任工作总结论文化,班主任要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探索理论的实践价值,要探讨德育教育的形式及切入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班级管理中创建自己的特色。去年下半学期,我们共安排五期《班主任之友》培训材料,收到不少班主任的德育论文、教育心得、经验、个案等(详见《班主任论文集》),我们还组织了班主任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有十多篇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刊登在校刊上,有的还参加了市优秀德育论文评比活动。在实践中我们感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现代化工程不断加快,在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的同时,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二面性,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家庭中“小太阳”般特殊地位的负面影响,日趋增多的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等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探讨、解决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德育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开展,而其有效解决途径和方法也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积极开展班主任为骨干队伍的德育科研活动,不仅对于提高班主任队伍自身索质,而且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大的作用。

四、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实现德育工作的社会化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期初,我们继续发挥好学校、社会、家庭主体教育功能,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了相关年级的家长座谈会。在家长学校的办学活动中,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计划,有专职和兼职的教师。除每学期规定的集中学习外,还开设了专题讲座,让家长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通过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特征和特点介绍等方面辅导,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我们还通过组织一些家长的成功经验介绍,协助家长研究在子女遇挫时实施心理疏导的技巧,增强子女个性培养的意识。不少家长的成功经验介绍已在家教刊物上发表,这样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既能使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管理思想,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每学期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组织学生去街道、居委会打扫卫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去学霄锋基地参加义务劳动;去齐心村了解村经济发展情况等。这些社会公益活动既锻炼、培养了学生自身素质,又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

每年寒、暑假,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等活动,要求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自己组织,自找主题。不少学生走上街头,走进民企去收集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希望了解社会,希望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观点的积极性,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下,我校有一支德育校外辅导员队伍。其中有武警官兵,通过每年的军训给学生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和国防意识教育;有公安、司法部门的干部,他们在学校法制教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关工组中的退休老教师,他们的一次次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胸怀,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坚定了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校外辅导员的参与。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新格局。

篇5

十六大精神是高校德育创新的根本依据 刘大军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 张耀灿

实践"三个代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邱伟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迎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新的春天 郑惠坚

怎样实现德育理论的观念创新 陈秉公

坚持与时俱进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研究 张耀灿,徐志远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刘新庚,李四益,文银花

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沉思 杨明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 窦兰峰

浅析"七一"讲话对建党学说的四大发展 段圣炼

邓小平的道德教育思想 王荣德

增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效果应坚持"三个结合" 周邵生

正确引导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周光发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的构建 黄建美

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董元篪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政工作的新思考 李广才

贯彻"以德治国"必先"以德治教" 李建英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张富良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倪赛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实现四个转变 李雪萍

正确处理《邓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王文昌

主体参与式德育课教学模式的依据和要求 黄莺,王勤

浅论邓小平理论课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马世杰,朱松山

把学校建成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陆勤毅

论高棱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使命 鲍江权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结构 马毅松,王雄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 王敏

用"以德治国"思想指导高校德育 杨柳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 刘定云

大学生边缘人格的文化诠释 张洪根

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初探 李海星

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张春红

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李俊

研究生德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西广明

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陈增堂,张娣

增强邓小平理论进头脑的实效性 赵洪恩

如何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性 李庚全,马爱民

历史教育与新时期高校德育 舒醒

重视高校德育在新疆大开发中的作用 刘春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 苏斌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主体、过程与理想状态 郭柏春

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郑捧柱

浅谈高校思政工作者必备的观念素质 李伟明

论进一步搞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徐世强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冲突的现状与思考 张春和,程宏娟,周光发,万志强

理想教育要解决好的两个认识问题 赵民胜

大学生择业心理与职业价值观教育 黄爱玲

军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及教育对策 王玲玲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人生设计 高金华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三大规律" 科学认识的理论结晶 刘卓红,林俊风

思想建设理论与高校思政工作 杨燕华

论思政工作在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和作为 马丽

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黄晓辉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意识 童颖颖

弘扬人文精神的典范——十六大报告的人文解读 陈金龙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楼成礼,林伟连,赵文波,张子法

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柴永红,孙长林

略论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师德建设 陈永红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探索 宋吉鑫

学生成长过程中消极心理的分析 唐国忠,王富玉

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邱连刚

论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的转换与重构 李瑞清,娜芹,李建斌,李雁舒

强化《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蔡丹阳

试论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魏新玲,陈德潮

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陈清平

"人的物化"问题与德育的理论反思 魏传光,葛畅

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王学风

德育实效的提高在于德育的创新 杨向荣,王菁华

试论思政教育人才资源及其开发 卢景昆

"纪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 乔树桐

新形势下大学精神的困境 汪永平,秦燕

谈加强高校科学人才观教育 郝丽红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刘瑞平,蒋传东,叶绍灿

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彭萍,许放

高校"两课"的学科属性与梯队建设 辛文斌

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维钫

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转变" 张小燕,张鸿

浅谈教学活动中的"两主体"关系 袁雪松

有一种力量叫人格--浅谈教师人格在德育中的作用 徐文勇

顾公德讲私德建筑人格长城--陶行知德育思想再探 邓恩远,王玉兰

深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纵深地带 李玉华,马晓彬

实践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 刘起军,陈天翼

试析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 王英姿,马凤强

第9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综述 向波涛

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研究放在学科建设首位 梅荣政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李爱华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快学科建设步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讨会综述 马丽

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德育创新 沈昕,凌宏彬

大学生的异化与现代高校德育 昝玉林

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对策浅析 张振宇

培育校园诚信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

坚持"五字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 李改仙

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探讨 李莹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育英才--从给清华大学国防定向生回信谈起 范宝龙

论实践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的运用 唐若玲

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的研究 林雪原

军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章爱先

中国革命史是"思想概论"课的切入点 段圣炼

高等学校应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王秉琦,WANG Bing-qi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调控 胡树祥,吴满意,HU Shu-xiang,WU Man-yi

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 冯刚,FENG Gang

儒家文化中的耻感品性及其当代启示 高春花,GAO Chun-hua

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 闫拓时,YAN Tuo-shi

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朱军,ZHU Jun

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非专业化"障碍及其跨越 陈宁,CHEN Ning

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赵瑞君,ZHAO Rui-jun

建立"四高四重"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喻跃龙

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探寻人生意义——一则具体案例的启示 董晓蕾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时代价值 周桂英,唐青女

创新工作理念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王健

高校党建信息系统的建设 王文兵,龙海波,WANG Wen-bin,LONG Hai-bo

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张羽鹂,倪晗

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杨湘洪

积极:心理和谐的灵魂 王希永,WANG Xi-yong

"四个认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戚甫娟,QI Fu-juan

军校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素质调查研究 刘茂艳,蒋如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联系实际 肖贵清,刘爱武,XIAO Gui-qing,LIU Ai-wu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师德建设 任喜莹,傅强,REN Xi-ying,FU Qiang

以科学发展观主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郑永廷,朱孔军

网络的挑战与思政工作的创新 徐增勇

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郭芳

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探讨 白玉冬

师德是教师之魂 李玉华,张晓林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师德建设--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何柏芝,隋延力,周永源

不要让道德教育远离生活世界 胡斌武,陈晓丽

思政教育在控制校园流言中的作用初探 詹文都

论思政教育工作与辅导员的人际效应 张向战

班级、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探索 赵祖地,廖曰文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孙丽丽,胡树祥

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塑造 王志峰

思想政治课呼唤"情感教育" 王敏敏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探讨--《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教学设计 余琼

邓小平理论中的创新文化机制 潘学萍

篇6

1 端正思想,将学校德育教育摆在首要地位

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1.1 领导重视,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学校德育工作放到学校的首要位置,体现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也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2 全员参与德育教育,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从学校教育来说,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大德育观念的引导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推行德育“教师首任制”,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通过教师首任制的推行,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思想,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1.3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全程育人,提高德育工作效率。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推动德育教育。首先: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通过学科知识的教育,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其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出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转变自己的行为。最后,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德育信息。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通过有意识的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优美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壁墙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要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高,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合理的德育教育,也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实效。

2 德育工作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

2.1 重视德育理论课的直接灌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抓住德育理论课这个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不放,充分发挥它的重要功能。学校应配备水平高、经验足的专业教师担任德育理论课程的授课或辅导任务。在系统讲授德育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对美丑的辨别能力,而不至目迷五色、良莠不分,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俘虏。

2.2 将德育工作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其他专业教师不应把德育工作看成单纯是政工干部、班主任的事,只顾“教书”而置“育人”于一旁,应把学生的德育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份内事,积极利用面授课、辅导课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一些思想上的教育,将专业知识和讲授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 德育工作要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管理育人”

3.1 责任落实。为使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应配备一套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又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明确其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同时联合学生会、青年团,多头齐抓共管,还应积极发动学生力量,使其实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

3.2 制度落实。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针对学生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从组织上、纪律上、制度上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将从严治校具体化、规范化,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3.3 奖惩落实。这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去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对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决不姑息迁就。

篇7

关键词:中职院校 德育工作 新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刺激,加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也对中职院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源质量和数量的下降、教学难度的加大、“成绩决定论”等传统观念影响,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对学生专业技术,重视生源质量和数量,增强师资力量,也要加大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力度。

一、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困境

当前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如下困境:内容形式陈旧,缺乏特色与创新性;社会、学校、家庭重视度不够;机制系统不够完善,学校存在为将其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中;教学质量不高,教学风气不够良好。

(一)内容形式陈旧,缺乏特色与创新性

当前许多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都出现了内容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与当下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理解、思想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现状都存在错位现象。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制度等外部原因要求中职院校的德育需要适应时展,指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当下的德育课程多为空泛的政治理论宣讲,形式多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老生常谈、单纯灌输、一味空谈大道理,缺乏将理论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的创新意识,存在刻意回避社会负面消息的不足,这些会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逆反心理,使得德育工作不过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并未获得所期望的成效。

(二)社会、主管部门、家庭重视度不够

不少当地政府本身就将教育工作重心放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中职院校缺乏必要的关注度,更不要说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家长往往用成绩的标准衡量学校和学生的好坏,因此许多家庭对中职院校多抱有不积极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孩子读中职院校后的前途也就了了,期望度不高;社会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招聘多看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招聘人员的心理素质、未来前景、发展潜力都不抱有太大热情。

(三)机制系统不够完善,学校未将其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中

不少职校的德育机制系统不够完善,学校未将其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中。不少职校为了获得高指标的就业率,在学生学习期间,不惜以压缩包括德育课在内的多项文化课来进行长期的技术培训和专业实习。在降低教学成本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技术上的锻炼,提高学生被单位、企业录取的概率,虽然这有利于形成及时的就业率指标,但是缺乏充分合理的德育课在内的文化课教育,不利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发展。

(四)教学质量不高,教学风气不够良好

“为人师表”是我们对“传到授业解惑”的师者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做到表里合一、言行一致、言传身教。然而恰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伦理价值观培养的德育课,部分老师的表示却令人失望。一方面,由于德育教学的边缘化,教师工资普遍较低,导致不少老师对待学生和课程缺乏必要的热情,在教学工作中马虎大意,对德育政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与全球化冲击下的负面因素的影响,让收入较低的在校老师按捺不足,都希望在这个浪潮中可以赚一笔,干起了多种类型的副业,但对于自己的“正业”―教师,却是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二、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困境解决途径

通过参照国外对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依据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解决途径。

(一)对德育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其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度

国外不少学校都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来强化对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少国家是采用“强有力的国家和地方德育课程领导管理体制,由国家直接管理和督促。” 虽然不同国家的具体操作存在差异,但无一例外都是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点建设部分。在对德育工作加强管理的同时,对德育课程设置进行人性化的考虑。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依据本国国情与学生自身发展的两方面结合出发,通过将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与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得课程内容不再死板枯燥,而是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创新德育教学的表现形式,将理论研究同德育实践联系起来

国外不少的德育课不仅仅是通过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还通过运用网络媒体、新媒体、多媒体等手段来丰富德育教学的表现形式,使得学生上课更加有趣。在传统德育知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对德育工作进行研究,让德育理论建设指导德育工作改革的实践。因此,我国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巩固当前的传统教育方式,还要创新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来丰富其表现形式。并提高对德育教授理论的建设,综合借鉴多种学科知识和理论来扩充自身条件,从而形成一套合理的德育理论体系,并通过德育实验的方式来付诸于实践。

(三)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德育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

依据德育工作需要实现的目标,对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思想观念、技术水平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正如德育工作需要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德育工作者的培训也需要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进行融合。在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在对德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培训的同时,结合中职院校的特殊性,通过参观工厂等方式来获得技术方面的体验。而且还需要加强对德育工作者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让德育工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通过实行目标责任考核的方式,达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将德育工作者的考核、业绩、评议等多项指标列入考核机制中,通过多方面来评测德育工作者的综合教学水平。与此伴行的奖惩机制,有功就奖,有错就罚,能够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积极性,端正教学的态度.

结论

总之,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改革是必要且紧迫的,通过采取行之可效的方式来改变现在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中职学生的身心良好发展,树立合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端正个人态度,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未来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更有利于国家贯彻科教兴国与人才发展战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也渐渐引入到教育行业。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学校和家长越来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这使得德育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当今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接触网络,利用网络看视频、听音乐、搜集学习资料等。这些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不可否认,网络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例如,教师可以搜集视频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网络技术与小学生建立友谊等。但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缺乏对网络资源的辨别能力。劣质的网络资源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造成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偏颇。

2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1德育观念落后

网络的发展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有些班主任缺乏对网络的全面认知只注重网络的负面影响,甚至指导学生远离网络。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运用传统的说教方式,一味地命令学生接受并服从自己传输的道德价值观,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造成学生缺乏自我认识,意识不到自身思想道德出现的问题,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2.2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网络道德对网络交往中人们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网络上复杂多样的思想意识,网络道德标准无法统一。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但是不良信息、病毒传播、黑客入侵行为等依然在网络上活跃。小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网络道德知之甚少,容易出现在网络上发表极端言论,欺骗他人等行为,严重扭曲了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不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2.3德育内容不全面

网络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多样。而小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网络恰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并且网络言论相对自由,小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观点,宽松的言论环境正好满足了小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网络的这些特点使得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不只局限在现实生活中,而且涉及网络道德教育。另外,现实中的德育存在这脱离实际的现象。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不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一味地进行道德言论的说教。抽象的理论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无法正确解决现实生活中网络道德的问题。脱离实践的德育内容,常常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抗心理。

2.4德育方式单一

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大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常常采用给学生讲大道理,灌输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消化高深的理论知识,造成道德只存在于高尚的理论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的观察,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导致学生缺乏思考和分析能力,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效果不理想。

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3.1更新德育观念

小学班主任应改变传统德育观念,正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灌输理论的模式,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在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应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创建讨论组,对小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讨论,交流观点。从而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加以针对性的教育。另外,教师不能一味否定网络,应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3.2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的约束,因此,要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小学生在日常的网络交流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够明辨是非,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强网络技术建设,消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3.3完善德育内容

首先,要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是小学生进行交流,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小学生学会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正确使用网络;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班主任可以及时针对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加以分析,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渗透道德教育,传授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4探索科学德育方式

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信息,这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小学班主任应积极探索科学德育方式,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班主任要积极学习网络知识,掌握基本网络技能,在德育工作中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其次,学习可以设立专门德育网站,利用网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了解并加以引导。开设德育论坛、德育贴吧普及道德知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3.5提高家长重视程度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进行配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家长忙于工作,缺乏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支持,而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使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变得极为便利。学校可以在学习网站上开设家长专栏,向家长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另外,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汇报学生的情感价值变化,商量教育对策。家长通过网络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4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而在网络遍布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受到网络的巨大影响。网络不仅使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而且还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荣,范建中.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2]魏金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1(15)

篇9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意义,阐述了德育学分制设计的基本内容,建立了大学生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为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一)德育学分制是体现以德育为核心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显然,德育学分制是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发展,落实以德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学分制是学生个体德育评估的现实要求

目前,大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智育较为重视,体育也成为学分制的一部分,而作为“首位”的德育却一直是软而虚,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颈”。高校学生的德育实践环节尚未形成体系,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评估方式量化评分,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个体德育评估呼唤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三)德育学分制是提高学生自觉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使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状况很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的毕业推荐、学生奖惩挂钩,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德育学分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变管理为引导,促进了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

二、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应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理论学习、思想状况、行为表现、技能水平等。为此,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大部分: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相对应的学分分别称之为德育理论学分和德育实践学分。

(一)德育理论学分

德育理论学分是纳入理论教学的德育内容考核学分。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安排一定的德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修有关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从德育理论学分考核的适应范围来看,德育理论学分应包括“两课”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毕业教育等内容。

(二)德育实践学分

德育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堂学习以外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的学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在设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将德育理论素养归类于德育理论学分的考核范围,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六项指标作为构建德育学分评价体系的内容,从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六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每个指标的考核均由基本要求和加分项目构成,部分指标设有扣分项目。基本要求是德育培养目标对大学生的一般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德育水平及表现,基本要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分值,作为学生自我综合评定和集体评定的参考标准。加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素质拓展项目中的个性发展水平。扣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不足,内容涉及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品德修养、诚信与责任意识等。

三、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一)德育学分评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健全组织机构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首先要从学校体制上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形成由学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参与,分层次管理的体制,推动德育学分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思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组成,负责起草、审定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开展德育学分的评定、审核及管理工作;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组成的德育学分制管理中心,负责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专业导师、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本学院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工作。

2.坚持集体评议

随着学分制特征凸现,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弱化。但相对集中的教学管理与稳定的专业环境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公正、公平的民主评议。因此,应以专业为基础进行集体教育和评议。对于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按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议,减少因专业人数多,学生相互之间不了解而导致评议不公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集体评议的效率。

3.实施个人申报

对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的重要经历和优秀成绩,实行个人自主认证、申报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符合学分奖励条件的,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对于在校期间因各种原因受到了学籍、团籍(党籍)处分的,个人也应当如实申报,经专业和二级学院两级审核后确认,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扣除相应的分值。

(二)德育学分评定的程序

第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德育学分制及其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德育学分制。

第二,学生根据德育学分制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学期德育总结,对照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自己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三,各二级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指导各专业开展集体评议。通过组织召开各专业学生会议,审查学生自评结果,确定学生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四,辅导员(导师)鉴定,再次对集体评议结果进行审核。

第五,学院汇总、审核,最终确定学生的德育学分。学生对德育学分评定有异议,可向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申诉。

第六,学校教务部门建立德育学分管理系统,对德育学分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2]原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S].1995.

[3]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研究者 实践型德育教师 高校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28-02

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在高等教育体系师资力量中的分量颇重。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使得当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实践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与时俱进的德育教师,是解决德育实践问题的关键。教学和研究是高校德育教师的两项重要任务。作为研究者,高校德育教师如何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是所有德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具有号召力的口号和教育观念,虽然大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领域,但在方法上却得到了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的支持,并因互联网推动而发展迅速。高校德育教师的研究者形象不仅是普通高校教师,更多的是意味着对德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意味着对德育教学的创新。

一 理论背景

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Stenhouse)在英国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时,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立了一块铭牌,上书“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很长时间,而教师“教”的自由却越来越少。人们逐渐认识到,若想使学生思想得到解放和自由的发展,首先是作为教师的自由发展。而教师发展通向自由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学校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因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此后陆续有其他学者关注此类问题,教师成为研究者,被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对于高校德育教师而言,成为研究者,并不一定具有很高程度的创新性。笔者在文中所要讨论的,是作为研究者的形象与作为德育教师的形象的交互情形,即如何通过塑造、利用研究者形象进行德育实践活动。

二 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研究者形象的重要性

在教育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师并不关注教育本身的研究,近代以来开始盛行,原因就在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使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从事不同的活动,导致技术理性的教育理论与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的分离合法化。教学内容固定、方法简单,使教师不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研究。而在现代,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必然趋势,尤其在高校。德育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局限于教材,况且德育和专业知识学习,属于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不能用同样的模式进行。无论从德育教学实践出发还是从德育教师本身出发,德育教学的理性化迫在眉睫。德育教学理性化的前提是德育教师成为德育的研究者。成为研究者的德育教师,不仅有助于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地位,提升德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之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更有利于促进德育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从学生角度而言,德育教师从普通的说教形象,转换为具有客观、理性特征的研究者形象,德育实践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 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条件和环境

1.作为研究者的条件

当前,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主体并非指专业从事德育课堂教学的人群,而是工作在学生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此类人群经常被称为学生工作人员,即高校辅导员队伍。此类人群的主要工作特征简要概括如下:工作时间为24小时制,无论何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在第一时间处理好问题;工作内容全方位,除了正常的专业课堂教学外,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归入了学生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形式不固定,没有模式化的工作程序,却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这里称呼该类人群为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

第一,作为研究者的基础条件。基于以上特点,成为一名德育研究者的优缺点已经明晰。优势方面来看,该类人群每天的工作与其说是学生管理工作,不如说是德育实践。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德育隐于行动之中,德育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基础已经存在,那便是日常行为。此时,具备了作为一名德育研究者角色的基础条件,但该基础条件也受到了工作特征缺点的限制。如该类人群没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这也是很多人批判该类人群无法成为专业德育教师的原因。日常工作与研究工作,总是相冲突的。研究过程本身就是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而这种研究式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促进该类人群对这种实践型的德育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提炼一套能够程序化、模式化的工作方法。

第二,作为研究者的能力条件。高校德育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作为研究者的另一个基本条件。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研究者角色的成功与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的最佳途径是在实践中学习研究。亲自进行研究和实践即是最有效的在职培训方式,并非一定要等到系统学习、研究能力提高之后才进行研究,而是先有研究之后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正如在水里学游泳,只有在研究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研究技能。作为实践型德育教师,对于德育的研究最具有发言权,也最具有先天条件。

第三,作为研究者的自我激励条件。评价不仅是激励教师参与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是一种导向。一般来讲对教师研究成效的评价方式有五种:一是评奖,二是,三是专家认定,四是自我鉴赏,五是实践效果的检测。现实中对教师研究成果的评价多采取前三种方式,而且由于实施的不规范,将部分研究导向了“高、虚、假”。有些文章退而求其次,避开了矛盾,说教师要认清研究的目的,既然研究促进了教学,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就达到了目的,没有提出具体的适合当前教师研究的评价方式。而作为实践型德育教师,实践效果的检测则成了其作为研究者的一种重要的自我激励条件,其研究目的更是为了促进德育工作实践。

2.作为研究者的外部环境

外部条件的提供仅靠教师队伍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整个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能证明“教师作为研究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理念,它是处于行动研究或者说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大背景之下的,不能单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所有的实践型德育教师、专业型课堂教师等都应当成为研究者与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人员,共同来改善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实践型德育活动要求有一个相对具有科学精神与自由风气的研究氛围。每一名亲自接触到德育实践的教师都有发言的权利,都有进行研究的资格,同时也是研究型德育教师队伍的一分子。 四 合理定位:如何成为研究者及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

1.实践型德育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原因

相对于专业研究者,教师作为研究者有如下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科学研究活动三分法:基础研究(纯研究)旨在发展理论体系,没有或少有应用;一般应用研究考虑应用中的一般性问题,并不在意问题的具体解决;发展研究渗透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直接解决具体问题。

有学者举过例子:屋顶的灯升得越高,所照到的区域越广,而它的灯光也就越微弱。理论概括的范围越广,抽象程度越高,理论就越具有普遍意义。这是理论工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基础研究和一般应用研究都是远离世俗的,这就使它们与教育实践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需要有自己的理论,这个理论不能是普遍的、外来的,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生动的。所以实践型德育研究者,重点是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和研究,德育隐于日常行动之中,这是一般的专业理论研究者所不能触及的地方,必须依靠实践型德育教师的努力。

2.从传统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一般而言,教师的成长=学习+实践+合作+反思。实践型德育教师亦如此。

学习:基本途径是对话,包括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这里的文本既可以是教育理论,也可以是艺术文本式的教育叙事。实践型德育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实践:思行结合。正如行动研究者对行动的强调一样,教师的实际行动是关键的。教师作为研究者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在实践中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再行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才能称得上是研究。

合作:教师成为研究者就需要相互介入,研究者介入行动,行动者介入研究。然而,理论研究者离开舒适幽雅的研究环境,介入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德育实践展开实地研究,实际的结果常常出人意料。理论研究者的善意指导容易对实践型德育教师构成某种知识霸权或话语霸权之类的压抑,这种善意的介入就导致了教师的失望和排斥。

反思: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型教师都应以持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作为科学研究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教师打破沉默,从传统和权威中解放出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验证个人知识,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理论。

五 结束语

高校实践型德育教师的研究者角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里所倡导的是一种实践型德育工作的理念,同时也是实践型德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一个方向。笔者所讲的研究,并不必然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待日常工作的新视角。此外,也不能把行动研究当作日常的工作,而是一种生活,即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反思性的专业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行动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然途径[J].河南教育,2004(9)

[2]张民选.对“行动研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1)

[3]高慎英.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31~34

[4]高慎英、刘良华.论“教师成为研究者”——斯登豪斯及其“人文课程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