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7:21: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学历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学历史

中学历史教材

一、内容方面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编写的教材是供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阅读的。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无数的事件和人物中最应当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历史教材应当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智慧启发,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

从根本意义上说,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标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坚信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生观。20世纪物质文明有很大发展,但未免“物欲横流”,不少青年缺乏理想,这是一种世界现象,千万不可漠然视之。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坚信人类不管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谈到人类历史的内容,要求把历史看做“人的启示”,而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应当“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1](p.650)西方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与我们的世界观不同,但也对人类历史的未来充满信心。已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写道:“就我说来,我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刘易士·纳米尔爵士警告我,叫我远远避开计划和理想,奥克肖特教授告诉我,我们不是朝一个特色的目标进发,最重要的就是小心别让人把船弄得摇晃不定,波珀教授想依靠小小的点滴管理,在路上保留下那个原有的亲爱的T字形拐角,特罗弗·罗珀教授对准大嚷大叫的激进派人士的鼻子打了一拳,而莫里森教授则呼吁以理智的保守精神写出历史,在这时候,我将展望这个在动乱中的世界,在阵阵剧痛中的世界,而且将借用一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大家用得有些陈旧了的词句回答说:‘可是地球还是运行呀厂!’”[2](p.171)

以上谈的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的。下面接着要谈的是: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如何组织教材的内容呢?我想提出三条标准:

第一条是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

我们今天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应当立足于21世纪的现状,看一看挑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益于广大的中学生。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这部著名中国历史高中教科书的“自序”中说:“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的史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于是他提出“笔削”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现状渊源的标准(StandardofGeneticRelationwithPresentSituations)。他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则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近略远为旨。”[3](自序)张荫麟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可资参考。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学史分析论文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就事论事,首先,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具体操作,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内涵,是理解和掌握史实,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中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解释。

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随课堂教学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行划定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的地区。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已经画龙点睛了。当然,有些历史概念不是一、二句活可以说清,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概念。

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如“199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这样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论文

中国史学界为现代化理论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已故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荣渠。从80年代中期起,他即全身心地投入现代化问题研究。90年代,出版了《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等重要著作。在西方,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从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且大多数是微观的政策性研究,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至于从宏观史学角度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则几乎没有人尝试。而罗先生研究的特点,正是从宏观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进行整体研究。经过艰辛的创造性的研究,罗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为现代化作出了更为科学的界定,勾勒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不仅大大拓宽了现代化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把现代化作为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史学研究突破了僵化教条的束缚,大大扩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2]。早在1988年初,罗先生就发表文章指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我国学术界的当务之急[3]。这一呼吁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我国学术界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笔者认为现代化研究最突出的贡献是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构建。范式亦称范型,是学术研究中的解释模式,它是理论、范畴和方法的集合体。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革命就是从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转换。罗荣渠指出:“长期以来,革命史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中心和主题。所有一切其他研究,如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革命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即唯一的解释模式。”“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4]”现代化范式对我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已产生巨大影响。以著名的北京大学为例,该校组建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开设了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方面的课程,招收了以现代化进程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出版了现代化方面的教材以及“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其他一些大学,尤其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预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发展,现代化范式对我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影响还会更深刻、更广泛。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仍然是一种“革命史范式”。多数历史教师对现代化研究的进展知之不多。史学观念陈旧,不仅与史学研究的新进展之间有很长的距离,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包括专业历史教育和公共历史教育)严重脱节,甚至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某些体现了现代化观点的题目(如关于美国西进运动、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内外政策评价等)也难以适应。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学历史教学都应该关注现代化研究,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范式改进教与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范式,能在以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现代化范式可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

“革命史范式”是从革命亦即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正如罗荣渠所说:“按革命史的传统范式,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被概括为‘两个过程’论。……在这个革命史框架下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反帝反封建,论及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突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这一萌芽的成长。……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以革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5]”也就是说,现代化范式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中国近现代史。这就提供了不同于革命史范式的新视角,以此视角,我们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两个时期:(l)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6]。与之相应,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伴行。(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历史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包含着多种关系,仅仅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往往难窥全貌和实质。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在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了一批又一批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但如果按现代化范式的框架来审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近代以来,通商口岸还是中国的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心,因而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或者说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心”[7]。通过多角度的审视,我们对通商口岸的认识就更全面和更深刻了。对于具体的历史现象尚且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若要探索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全面地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更需如此了。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材革新

中学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近年来,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中学历史教师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跟上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适应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编撰普通历史著作或学术论文,它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及教科书的体裁形式、内容取舍、行文格式、插图选用、习题设计等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定作了严格的规范,使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既体例严肃,又结构严谨,在叙述历史过程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编写者对历史的认识,包含着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特别是编写原则明确要求历史教科书应内容线索清楚、问题头绪集中、教学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思想教育充分、能力培养全面。但因受课时及字数限制,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又显得过于简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只用十几句甚至于几句话就概括了,中学生读后很难体会出它的整体轮廓,也很难回味出当时的历史氛围,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历史场景的潜象,难以使中学生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产生共鸣而引起兴趣。即使是有头有尾地叙述某一历史过程,也因渗透着多重教育目标而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加上不少内容偏深偏难,脱离了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需求,如要年仅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废井田、开阡陌”等概念就十分困难,它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如“奴隶社会”、“奴隶制度”、“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理论性极强的抽象概念中学生更难理解。教科书知识概念的成人化根本无法引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可读性,使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历史课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撰写一般历史论著的最大差异是必须时刻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缺乏认识复杂历史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而不是对历史过程有较强分辨认识能力的成年人。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特点,把历史研究成果中最能反映历史过程又较为浅显的材料挑选出来,并考虑它的知识性、教育性,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各项要求作进一步加工,使之变成简明扼要且生动形象的叙述性文字,把复杂深奥的历史过程编排成通俗易懂的普及性历史知识。即利用历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来编排出最基本的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教科书不同于研究历史问题。后者是把不可认知的历史材料经研究加工成可认知的历史材料,它的工作主体是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材料来揭示历史的原来面貌,恢复历史的真象;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则是把经历史学家加工过的已可认知的历史材料重新搭配组合成更宜被人们接受、简明通俗的历史知识。在一般情况下,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需重新研究考证历史过程,只是把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通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述出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各种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实质上都是在利用和推广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明显的普及科学历史知识和推广历史研究新成果的双重作用。

过去编写历史教科书由于受到传授史学研究重心观念和旧历史教科书撰写习惯的影响,在内容上都是以王朝政权的更迭为基线,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政治斗争,轻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教科书始终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徘徊,多以政治史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且编写时过分强调历史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把知识的完整性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使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脱离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因而加大了历史教育的难度。多次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摆脱不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始终没有大的突破,而只是在具体编写原则与内容结构体例、文字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修改或调整。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论文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抱怨:历史课都讲的是一些过去的人与事,枯燥无味,且无“实用”,在考试中,特别是中考中所占份量不重,因此,在学生课业负担如此之重的今天,历史课应尽可能地少开,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主课”的学习上,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的中学教学的功利性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功利”的目标驱动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升学,对历史的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累赘”,从而也就不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至学生完全失去兴趣。

其实,中学历史不只表现为中考,高考的需要,其终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质”,是一种人格教育,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是“以分促学”,偏面追求分数的高低,要“以德育人”、“以史育人”,从而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汲取历史的精华,在“历史”的宽阔海洋里徜徉,不断开拓视野,磨砺意志,培养情操,从而健全人格。

2打亲情牌,尊重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事实上,那种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式的居高临下的师道之尊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需求,这种老式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能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和抵触的心理,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可能心悦诚服地听取老师的“布道”,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讨厌上这门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与学生建立互助、互信、互谅;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要经常与学生们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不断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要带着一颗“童心”,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了解学生,真心诚意地去帮助学生去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一些难题,尽量不用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语气与学生谈话,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课设计变革方向

加拿大教育学家迈克?富兰指出:教育变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意义的问题是理解教育变革的核心”。意义必须在变革“是什么”及变革是“如何发生的”这两方面都发生时才得以完成,因此,理解变革的意义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牢记与具体教育变革相联系的价值和目标及结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把教育变革的动力学理解成一种社会政治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产生相互影响的所有个人的、课堂的、学校的、地方的、地区的和国家的各种因素”[1](p.9)。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一环,也需要弄清楚上述两个问题,中学历史课程变革的意义才凸显出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首先要明确的是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比彻姆曾反复强调“课程设计的问题,首先是要考虑价值”,因为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决定哪一种价值目标和文化内容是社会政治活动范围内所能接受的标准”[2](p.84),是历史课程的核心问题。其次,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核心工作是研制课程内容本体,它是决定课程设计成败的关键问题。第三,科学合理有序地对设计过程进行规划和组织是提高课程文本质量的重要保障。新中国六十年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变革的历程对上述问题从正面或反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不断更新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指的是课程设计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指导思想,任何课程设计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没有合乎时展的课程设计理念,就设计不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转变历史课程设计落后的观念,是当前开展历史课程设计工作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的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思潮推排激荡,纷至沓来,多元化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经过六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已经突破了“学科中心”课程设计理念的束缚,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取得了初步成果。这种着眼于人的发展的课程设计观念,使学校的历史课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取代“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无疑是进步的,但还不够全面。当前,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除“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念外,还有“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等,这些课程理念在平衡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化传递与个体发展,个性教育与全民教育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表现出的共同取向是关注生命、贴近生活、走向生成。因此,21世纪的历史课程设计者不能自我封闭,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去接受更多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并对多元课程设计理念进行整合,拓宽思路,不断设计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中学历史课程。

2.准确界定中学历史课程性质

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过去没有回答清楚或回答的不够准确而现在必须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就没有坚实的立足点;这个问题不明确,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就没有清晰的价值取向;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学历史课程就不能真正发挥培养21世纪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自强之精神、合作之意识、宽容之胸襟,彻底超越伦理性、功利性的公民的作用。对历史课程的性质的认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人们对其理解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抓住历史课程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受传统思想和传统史学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长期被视为伦理道德教育的工具,“我国第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以《诗》《书》教弟子,《书》就是历史文书的汇集。《书》以疏通知远为教,也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历史教育。孔子作《春秋》,明嫌疑,辨是非,是从他的政治立场出发所进行的斗争,同时也是以史书的形式进行的历史教育”[4](p.1288)。新中国建立以后,历史课程设计者把课程性质界定为“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这是那个时代崇尚科学理性,把历史学看成是科学,把教育理解为“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工具”的产物。进入21世纪,科学理性、社会中心的价值论正逐步消解,人文精神、独立人格的价值观越来越受重视,“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把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5](p.69)。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的价值完全体现在人文性方面,养成健全的人格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1世纪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目标对历史课程性质有突破性的进步。遗憾的是,“课程标准”并没有把中学历史课程性质明确地界定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这一层面,且表述只停留在“对教学对象和任务认识”的表象阐释,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没有很好地结合,很难体现“现代历史教育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6]。

应该如何更准确地界定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呢?有学者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定性时注意了三个问题,即“基础性”“历史性”和“课程性”[7],这为我们思考历史课程的性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从逻辑的角度而言,明确历史课程的性质,必须首先搞清楚历史课程上位概念“教育”“历史”“课程”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历史课程不同于其他人文课程的特质并加以概括。因此,对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对教育的本质探求中界定历史课程的性质。第二,从对历史的本质探求中界定历史课程的性质。第三,从对课程的本质探求中界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探寻历史课程的本质必须从学术或学理的角度予以分析,但对历史课程性质的表述应该是灵活的,譬如,我们可以通过给历史课程下定义的方式来间接表达历史课程的性质,因为下定义就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规定。我们甚至还可以不动用“性质”,而借助具体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来“诠释”历史课程所具有的性质。在这一方面,英美等国通过历史课程意义阐释历史课程的性质的方法值得借鉴。但不管采用何种表述方式,历史课程性质的表述都应当是明确具体的,只有如此,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评价的设计才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949年以后,我国中学历史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模式:借鉴改造前苏联的教学大纲研制模式和新课程标准设计模式。教学大纲研制模式实际上就是国家政策文本的研制模式,由国家行政部门指定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设计。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论文

提要: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是教育界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创新思维精神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资借鉴参考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精神。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精神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末,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

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则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历史

查看全文

中学历史课堂管理论文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的,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最佳效果,除了其他因素外,课堂管理工作的情况如何,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许多教师深知这一点。因而他们非常注重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从而为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遗憾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包括大专院校历史系科的实习生,在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散乱现象。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许多教师也很想改变这种局面,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主要有何表现?造成这种散乱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散乱现象,从而使那些教师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本文拟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有所补益。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现象:

一、预备铃响了,按时进教室的学生为数不多,即使大部分学生进了教室,整个教室仍是乱哄哄地吵闹,没有在预备铃至上课铃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作好上历史课的有关准备,如准备好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具,静心等待上课。

二、上课铃响了,许多学生仍没作好上课的有关准备,有的学生甚至还在教室外面玩或者刚走进教室,教师却匆忙地宣布上课;上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极不严谨,如起立时,学生先后不一,弯腰驼背,有的甚至干脆不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时,学生声音不整齐、不洪亮,有的还怪声怪调;坐下时先后不一,桌凳弄得哗哗响。

三、授课中,学生或看窗外,或看其它的书籍,或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或打瞌睡,整个课堂象个茶馆或小圩镇。有时,学生的吵闹声甚至盖过教师的讲课声。

查看全文

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

摘要: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制定符合历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用这个评价标准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历史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一、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对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明确的表述。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不同,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不同,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对其功能、学科体系构建、内容选择、课程设置上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高、初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上都强调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1、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索,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不利于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