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6 16:32:26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1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理解为能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一套行为规则与程序。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博弈规则,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制度约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禁止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另一方面,界定可以被允许从事某些活动的条件。因此,制度是一种人类在其中发生相互交往的框架。制度作为人们相互交往的指南,通过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规则来减少不确定性,当经济主体做生意、借钱、驾车、人际交往时,就能够知道或者很容易学到应该如何去做。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制度能够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源于其目的是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罗纳德•科斯认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是建立使市场主体讲信用的收益大于失信的制度。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讲求信用。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有统计表明,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增长势头,相比较之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25%至0.5%。我国每年签订的约40亿份合同中,合同履约率只有50%。虽然企业失信行为的泛滥并不能完全归结于行为主体的道德败坏,但与现有制度建设的欠缺有着必然联系。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人们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大于其成本,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成本过低或为零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处处上演,必然损害企业的利益,造成市场失灵和秩序混乱,这是失信的主要原因。企业在不甘心受到相应损害的前提下,为了保持正常的交易,尽可能保护自身的利益,必须建立一套完善且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企业依据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信用销售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管理,成立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了解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信用状况,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为防范风险、扩大交易、提高利润、减少损失、增加赊销成功率等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规避和降低信用风险。因此,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是其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二、制度变迁理论与企业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的产生与变动来研究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并指出各经济主体经济绩效各异的根源。马克斯•韦伯指出:凡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有效的制度。企业制度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组织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经济活动效率的追求逐步形成,企业制度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提高经济效率,这集中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变革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新的企业制度既能节约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增加产出,不仅能为管理的创新提供制度条件和前提,也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综合效率。罗纳德•科斯指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达到最优效率,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制度安排对资源的配置和企业的受益都将产生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道格拉斯•诺斯从人类行为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结合考察制度产生和变迁的过程,制度是为了降低人们互动中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边际生产成本逐渐递减,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中机会主义的存在,边际交易成本就会逐渐增加,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制度的稳定性丝毫不否定它们处于变迁之中的事实。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渐进、非连续的过程,是由于社会中非正式约束嵌入的结果,不论是惯例、行为准则、行为规范,还是个人、公司之间的契约,制度总是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在经济活动中,组织及企业家从事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因而他们是制度变迁的主角,型塑了制度变迁的方向。虽然韦伯、科斯、诺斯等对制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生产力或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变迁,对社会或是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一个有目的的实体,是由其创立者设计出来、用来最大化其财富和收入,以及实现其他由社会制度结构所提供机会设定的目标。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逐渐改变制度结构,不同约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企业的财富最大化。最合理的制度安排就是使交易成本为零,如果原有的制度安排不能提高利润,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新的制度安排。信用制度变迁对利润增长的作用路径是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中,现有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市场经济交易机会与交易成本,从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收入及速度。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进出口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外界条件、因素变化进入经济系统时,则改变了现有的经济条件及收益结构,只有进行制度创新,创立新的合适的信用管理制度,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利润,实现经济的增长。因此,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必要基础。为了获得经济绩效,企业建立一套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是必然选择,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经济不完备情况下机会主义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这其中,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最优选择。

三、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各种创新能力中最基本、对其他创新能力起促进或制约性先导作用的创新能力,具有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企业的正式制度会影响企业的组织氛围,进而在资源决策时产生规范和理性,只有当资源与企业正式制度适配时,其创新能力才会提高。因此,企业制度创新能力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作为信用销售中考察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营运能力、内部管理能力的核心制度,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赊销、信用交易规模不断增大,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企业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和规则,有效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存货成本等相关管理成本,同时迎合了客户不同交易方式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销售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使本企业具有了其他同行业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在满足经销商或消费者短期融资需求的同时,能够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收益,实现了消费者价值和企业自身利益的统一。特别是在生产贸易链愈加紧密的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建立符合市场规范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才能推进跨区域的企业合作,在实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另一方面,科学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使上游供应商、制造商和下游渠道商之间形成稳固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交易对手的忠诚度和成功率,提升企业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习惯、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事准则)以及它们的实施机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仅包括企业制定的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规则等正式制度,也包括信用文化的培育、诚信教育等非正式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

1.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采集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为制定正确的信用政策、发放信用额度提供依据。

2.建立企业内部授信管理制度

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通过科学的信用审批方法和程序,审查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授信额度。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以及企业的信用政策,由专门的信用审查部门决定发放其信用额度。

3.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企业决定授信后,要对受信客户实施严密的风险跟踪管理,如发生销量大降、法律纠纷、财务收支危机等非正常情况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开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不良后果出现。为此,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档案及其动态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应收账款分类管理制度、赊销客户监控制度、账龄控制制度和欠款催收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尽可能做到既不失去已有客户,又能按期足额收回账款。

4.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

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发建设具有专业水平和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使用,让企业的各个部门或环节都成为信用风险的管理者和控制者。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具备客户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评价、客户授信决策、债权保障管理、应收账款分析、账款催收管理等基本功能,实现企业对信用销售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分析和预警等。为降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可将系统与销售、会计核算信息化等系统的信息数据库联接与共享。

5.建立信用风险转移制度

企业信用风险转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强化企业信用销售的债权保障,企业应尽可能采取信用风险转移办法将风险转嫁他人。信用风险的转移必须有机构愿意承接,但目前我国的信用保险和保理机构很少,业务受理范围也十分狭窄,基本局限在出口业务,因此在现实销售中,对于信用程度很高的客户,可以直接采用信用销售,信用程度达不到的客户,可以要求其提供抵押或担保,以增强债权保障,防止和减少风险的产生。

6.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2

(正文)我国信用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货款或贷款的拖欠,拖欠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众所周知,拖欠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信用风险问题,它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管理起决定作用。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信用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而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信用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将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将失去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最终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我国企业间帐款拖欠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企业信用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的源头,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必须首先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企业信用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援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所说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的目的是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在力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

2.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信用管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信用销售(赊销)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更多地采用信用结算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与现汇结算方式相比,信用结算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购买方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信用充当交易媒介先收货后付款,从而大大提高购买方的购买能力和销售商的营业额。在西方国家,所有商业贸易的90%都采用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采用现汇结算,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为商品交易中的绝对主流。而在我国,由于企业信用的缺失和不足,企业问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现汇交易达到80%,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地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很多国外厂商因为无法接受我国企业的现汇结算方式转而去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已处于和国外企业同台竞争的环境中,而据上述分析,同样规模的企业,西方企业的信用销售能力是我们的4倍。如此大的差距,我们根本无力与国外企业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大大提高赊销比例,才能在销售上与国外企业竞争。提高赊销比例的前提是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当前,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来看,我国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并没有随之进行根本的调整。具体反应在信用管理方面,我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1.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单纯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常常不乐观,甚至出现经营危机。具体在业务经营中,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例如“销售承包制”和“销售买断制”等,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终目标。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3.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例如,有的企业单纯用销售提成的方法激励业务人员拉到大量订单,而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人员去收账,结果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

4.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5.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屈、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企业在招聘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所以,从我国当前的信用管理现状来看,可以说还处于信用管理的基础建设时期,强化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必须从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

三、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思路

1.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无所不在,信用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知识。由于信用管理工作涉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因此单靠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往往不能起有效的作用,需要公司领导给予全面的协调和支持,如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信用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各部门根据其业务范围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并把其列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首先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其中,大型企业可设立专职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则考虑设置信用监理。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方法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对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在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和协调下,信用管理目标必须超越任何一个部门局部的管理目标,要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问题,从而有效地协调公司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但信用管理部门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其管理支出,这不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证实,而且也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所证实。

3.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客户资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制度,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既可由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委托专门的征信机构完成。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客户自身的信誉、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价。通过对客户所有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客户的偿债能力评估。它需要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技术和模型,并结合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完成。

4.建立内部授信制度。这项制度是指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执行一套科学的信用审批方法和程序,包括“信用申请审查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制度”和“交易审批制度”。内部授信制度的核心是对客户赊销条件的审查及信用额度控制。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信用时,应根据与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履行情况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政策,由专门的客户审查部门来决定其信用额度。如同意赊销,就意味着要承担客户的信用风险,为此对于新客户或其他信誉不高、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必须要求提供其相应的担保,如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订金等,对特定的担保物,必须要求向有关部门办理登记后,合同才能生效。

5.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如前所述,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在应收账款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系统性,只是注重事后的强行收账,缺少事前和事中控制。反映在时间和风险控制上,忽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和实际成本的核算。针对这一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缺损问题,即企业亟须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以及每一个关键的业务环节和部门进行综合性的风险控制,尤其应当重视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评估,即“事前控制”,对交易决策的审核,即“事中控制”,以及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管理,即“事后控制”。据统计,实施事前控制可以防止70%拖欠风险;实施事中控制可以避免35%的拖欠;实施事后控制可以挽回41%的拖欠损失;实施全面控制可以减少80%的呆、坏账。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财务问题,但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即从客户的开发、订单处理、合同审定到账款回收和债权管理。其次,在企业决定信用额度后,也要对客户实施严密的风险跟踪,如当客户发生销量大降、法律纠纷、财务收支危机等情况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调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不良后果出现。为此,应建立应收账款档案,建立“综合性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赊销客户监控制度”、“账龄控制制度”和“欠款催收制度”。应用这套管理制度尽可能达到既不失去客户,又能及时足额收回账款的目的。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中小微企业;风险管控;商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主要特征

供应链将初级生产、经济再生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紧密串联为一体,因其运行管理的复杂性,导致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表现出自身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性风险特征突出。系统性风险的典型特征是单个主体难以通过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或分散其风险,具有突发性明显、扩散性强和破坏性大等特点。对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而言,系统性风险特征尤为突出。在供应链初级生产环节,易于受自然灾害或经济环境影响,导致某一区域初级供应商集中大面积的损失,所形成的风险可能迅速通过供应链关系传导、扩散,形成整个供应链金融系统信用风险;而发生在再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日本高田公司安全气囊质量丑闻等,诱发了整个供应链危机,并扩散至整个产业,形成了影响空前的全局性危害,从供应链金融视角分析,反映供应链金融突出的系统性信用风险特征。二是风险传导性特征明显。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以供应链为依托的多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经济行为,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动态关联关系,任何一个参与主体发生信用风险,都会沿着供应链传导扩散。上游中小微企业出现信用风险,会通过价格、供应关系等逐级传导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发生的信用风险事件,将影响供应链上资金的正常流动,从而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形成影响;而如果核心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将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危机,造成供应链金融系统信用风险发生。此外,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中介性参与主体,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功能,信用风险也可能通过物流系统波及整个供应链金融。三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过高的直接原因,金融机构依托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掌握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服务,但现实中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掌握并不全面,多限于表面的交易信息,难于获取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内部管理、财务能力、真实竞争力以及历史信用记录等全面信用信息。或者即便能够获得相关信息,也无法甄别其真伪。这当然与中小微企业的基础素质有直接关系,但也与信息网络技术在本地区、产业、企业间发展不均衡密切相关,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管理中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比较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金融信用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协同。四是道德风险扩散性突出。道德风险一般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交易相关方为获取不当得利、避免责任而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导致的违约风险。一方面,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经营主体经营规范性、持续性较差,很容易在经营过程中做出主观逆向选择,引发道德风险并沿着供应链进一步放大,形成供应链金融系统性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中小微经营实体受内外部环境制约,抗风险能力偏弱,当遭受外在风险侵袭时,部分经营主体会发生被动道德风险,并引发其它经营者效仿,导致道德风险横向扩散,从而诱发供应链金融整体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框架与因素分析

根据系统发展观,风险的形成动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风险主体自身及其行为因素,能够自我控制;而外因是风险主体难以准确预知或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的,从参与主体的视角分析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体(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直接载体(融资资产)以及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供应链关系等共同构成了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内在动因;而其所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环境(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构成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形成的外在动因。基于此,结合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分析,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一)系统性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是一种由整体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不可分散风险,可能由单一风险事件诱发、因主体之间关联关系而引发破坏性扩散效应,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全局性的冲击。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外在系统性风险因素,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至关重要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经常对涉及第一产业的供应链上游企业造成不可抗力的危害,导致供应链供求关系的剧烈变化、成本大幅波动,甚至引发整个供应链无法预控的重大风险;国际政治环境恶化导致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宏观经济波动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可能导致某一产业链失去竞争优势,诱发供应链金融系统性信用风险。(二)电子商务环境因素。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但行业应用水平不够均衡,主要反映在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所处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包括信息共享程度、网络协同处理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信息共享程度反映了供应链金融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协同平台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共享,它影响到各方能否及时、客观、全面掌握相关信用状况,进而制定和采取相应信用风险应对措施;网络协同处理能力主要指供应链金融各主体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业务协同处理的能力,对提升信用风险管控效率、高效处理信用风险事件、缓释信用风险后果影响十分关键;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指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是否提供了适用于供应链管理需要的信息化手段,反映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是否具备现代化管理基础。(三)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因素。核心企业信用风险被认为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震中”,源自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极易通过供应链关系传导至上下游企业,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乃至产业链金融信用风险放大,甚至诱发危机产生。从相关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来看,将其作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关键内在要素,一般考察其所处行业地位、产品优势、基础素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信用级别因素。当然,以上因素并非孤立分散的反映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而是构成系统性的有机整体,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才能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信用风险。(四)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因素。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被认为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震源”,通常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的源头,通过供应链得以传导放大,形成整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关于供应链金融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一般是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融入融资企业供应链相关因素,可归纳为企业基础素质、融资企业地位、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成长)能力、信用状况等方面。同样,以上方面从不同维度反映了影响融资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割裂的关注某一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需要系统性进行综合评判。(五)供应链关系因素。供应链关系是供应链各方一定时期内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基础上形成实现共赢发展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处置后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供应链关系主要体现在反映供应链相对竞争地位的供应链竞争力、由供应链各方之间约束关系(如长期合作契约)决定的关系强度、综合反映供应链上合作各方深层次潜在关系的关系质量、合作时间以及合作频率等方面,以上因素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传导路径的角度,反映了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六)融资资产风险属性融资资产风险属性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规避、缓释乃至违约损失产生直接影响。考察融资资产风险属性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研究中,学界与业界基本上都考虑了此因素,但不同行业融资资产风险属性对其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与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融资资产质押风险判然不同。一般的,通过考察资产价格稳定性、融资资产保质性和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融资资产对债务的保障风险。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建议

(一)以系统思维管控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论认为事物发展演变的动力来自内部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渗透、转化和共同作用。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分析框架下,以系统思维管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明确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内在主体、载体以及将这些主体与载体联结起来的供应链关系、物流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外部环境的作用;二是综合考虑各要素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风险传导性以及管理协同性,从产业共生的视角,构建融资方、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企业及第三方服务商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治理机制;三是构建基于核心企业健康发展,供应链参与各方的共生共赢生态。(二)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预先制定应对方案。防范外在系统性风险因素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关键信用风险主体借助保险等风险转移工具,分散难以回避或缓释的外在风险,以免引发供应链金融系统性信用风险;二是建立产业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对由政治环境、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变化引致的信用风险进行预先分析、制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系统性风险分级评估与阻断机制,对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各类系统性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并针对系统性风险的扩散特性,采取及时有效的阻断措施。(三)围绕企业主体核心,管控好信用风险的“源”和“头”。一是从有效管控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入手,治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之“源”。融资企业信用风险管控到位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产生后果都会大大降低。二是围绕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管控好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头”。无论何种诱因,一旦引发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很可能将导致众多围绕核心企业开展的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发生兑付风险,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性爆发。具体来讲,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信用风险动态监控机制,不仅要针对核心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动态监控,更要借助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优势,辅以尽职调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四)多方协同合作,加强融资资产风险管理。一是与外部评估机构合作,建立内外部评估相互印证的动态资产评估机制,解决资产风险评估人力资源不足和结果不够客观公正的问题;二是均衡多元化供应链融资关系,优化融资资产结构,避免融资资产信用风险过度集中,不利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分散与缓释;三是加强与保理公司、资产质押监管方的密切合作,强化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尽可能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五)深入供应链关系管理,降低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与损失。供应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处置后果。管理实践表明,供应链上交易方的合作意愿承诺、业务人员及管理者私人关系等因素是影响供应链关系的更深层次因素。因此,加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不仅要掌握供应链关系形成时间长短、合作频率及契约情况等表层信息,更要深入了解和把握供应链关系质量信息,从而有效回避、缓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六)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解决信息不对称与业务协同难题。基于信息经济学分析,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降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管控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应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方面以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电子商务协同为基础,提升电子商务协同在整个供应链金融当中的应用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其网络业务协同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促进信用信息的全息对称化,实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智能管控。

参考文献:

1.全淅玉.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

2.宋华,陈思洁.供应链金融的演进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个理论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5)

3.卫郭敏.系统科学对内外因作用机制的诠释[J].系统科学学报,2019(1)

4.巴曙松,左伟,朱元倩.金融网络及传染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3(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商品市场;信用缺失;企业信用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的采邑经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而逐渐被破坏,代之以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各种产品和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流动领域大大扩大了。人员流动范围的扩大和流动更加频繁,使得原有的身份信用不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出现反映信用缺失问题的现象,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市场主体和公共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桎梏。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

一、我国商品市场中信用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商业信用领域,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大量存在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的贷款,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

中国企联于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通过问卷、企业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513家企业的诚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研究的情况,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政策建议。调查显示,企业受到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主要包括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信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我国企业市场交易手段落后,由于信用条件不完善,造成企业信用交易手段受到限制,财务成本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票据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是3300倍。此外,发达国家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高达5%以上。近年来,我国由于企业失信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呈现多发趋势,发生数量大幅增加,影响较大有:欧典地板虚假宣传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制假案、安徽华源制药厂产品质量案等。

2.经营中弄虚作假行为猖獗,主要表现在: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以及合同欺诈等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1998年全国有68.45%的消费者受到过商业欺诈行为的侵害。概括起来,我国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商业质量欺骗、价格欺骗、服务方面的欺骗、商场在促销活动中的欺骗、经营方式的欺骗及企业形象和商场实力的不真实宣传等方面。据统计,2003年前11个月,全系统共查处提供虚假文件骗取登记、虚假出资、虚报出资、抽逃出资的企业2.3万家,吊销违法企业营业执照15.3万家。查处无照经营业额211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47万户,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03万件,制假售假案件24.24万件、商业欺诈案件5159件。受理消费者申诉70.66万件,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5.45万件,广告违法案件6.88万件,商标侵权案件2.87万件,合同违法案件1.74万件,其中合同欺诈案件3173件。

二、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原因

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两个层面来展开分析。技术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以及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的契约化交易相适应的信用制度。

(一)技术层面的原因

1.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对商业信用的认识不完善,存在短期行为。很多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就盲目地赊销产品,加上信息获取困难等外在客观原因,对客户的信用情况缺乏足够了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商业信用风险比比皆是。当前,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授信管理制度,有的建立了授信管理制度但不完善,有的建立了完善的授信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以至有的企业第一批发出的商品货款还没有收回,就发出第二、第三批商品,而且涉及金额巨大。这种不重视控制信用风险的做法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这一观点的深入人心,企业信用管理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信用管理,但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信用管理仍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即使是在那些大型企业,专门设有信用管理机构、由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信用管理的情况也是凤毛麟角。信用管理意识淡薄的直接后果就是信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风险在企业中累积。

2.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授信企业普遍缺乏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一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盲目地采用赊销形式,售后又不重视应收账款的监督和管理,结果导致了较多的呆账。据相关调查分析,在大量的坏账中,属于外部环境、政策性原因和“三角债”之类问题的,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大约只有16%左右;而属于经营性、内部管理造成的,则占到80%以上。

对客户的信息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当前,国内企业缺乏客户资信资料管理技术,还不具备自主建设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能力,对往来的客户无法及时记录各种交易信息以及形成的内部评价,更没有条件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进行时时跟踪及风险预警。另外,企业信用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定,通过对客户所有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客户的偿债能力评估。这项工作需要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模型来完成,但目前我国的企业中能将信用风险模型引入企业信用管理的非常少见。3.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信用管理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管理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信用管理人员,尤其是信用管理部门经理的要求非常高。信用管理人员要掌握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才能胜任信用管理工作。但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信用管理就是收收账”的层面上,所以,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并未受到重视,只是交给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去操作,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

另外,造成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原因还有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事实上存在的市场分割。

(二)制度原因

商品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如果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中契约化交易相适应的信用制度,那么商品市场中容易出现信用缺失问题。我国的经济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采邑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

社会信用的维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在采邑经济条件下重要得多。因为在自给自足的采邑经济下,交易的重要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使社会信用体系遭到破坏,交易无法顺畅进行,经济也不会受到致命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生产已经达到了很深程度,以至于任何一个微观个体都无法在不与其他个体交易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其生产经营。而社会信用的维持显然是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无法想象在缺乏社会信用,交易没有任何保障的条件下还会有众多的交易者愿意进行交易。于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维持就成为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契约化交易相适应,信用的维持也主要体现在对契约的遵守和履行上。与采邑经济下的情况不同的是,信用的维持主要不是通过对违约者进行舆论的谴责以及由此造成的实际社会活动的全面隔离来实现,而是诉诸法律及相应的市场规范,而我国恰恰并没有建立起维持信用的制度体系以及相应的市场规范。

三、政策建议

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表现复杂,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单从某个方面着手很难解决问题,应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企业信用制度。企业的信用等级涉及:(1)静态指标,反映企业当前实力,如企业规模、企业资产质量、企业产品质量、企业财务状况;(2)动态指标,反映企业发展能力,如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能力、员工素质、所在行业前景等;(3)履行承诺的意愿;(4)社会对企业信用的认可程度,等等。相对于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具有非人格化、积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企业是具有独立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人实体,其信用虽然与员工行为有关,但作为一个整体,其信用主要通过企业整体形象为社会所感知,而不与具体的个人相联系,即具有非人格化的特点。企业信用被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社会成员与企业在一个长期、反复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对企业的共识,建立信任关系。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经营者与其也是一种雇佣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更换经营者来改变由于个人失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因而企业信用对个人的依赖较小,有较强的稳定性。

企业信用制度涉及:(1)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规章的建立和执行,包括信用信息采集、使用的法律规范和违规行为的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2)征信(信用调查)资料的开放和征信企业合法地市场化运作;(3)政府或民间机构对信用交易和征信企业的管理,等等。中国企业信用制度组成框架包括:征信条例、征信企业管理条例、企业征信管理办法、企业信用评估办法、企业信用数据管理条例、企业信用查询条例、信用中介机构条例、企业债务催收办法、信用结账条例、信用监管条例和信用争议解决条例。

参考文献:

[1]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建材资讯,2007.

[2]徐瑞娥.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观点综述[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2004-10-31.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G]//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程选民.产权、信用与现代市场经济[J].财经科学,2000,(2).

[6]张亦春,等.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征信体系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概念及意义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

1.信用风险。众所周知,“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体现的是一种“借”和“贷”的关系,来源于贸易双方交付的延迟性,即时间差。[1]而信用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即不遵守诺言的可能性,是买卖双方由于一方违约而可能带来的相关损失。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信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商业信用的缺失。很多情况下贸易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仅凭彼此的信誉与信任进行交付,诸如赊账、延期付款、预付定金等形式,时而会出现严重的失信问题。中小型外贸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得不承受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后果。2.外贸信用风险。外贸信用风险是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基于信用而提供商品或货币而债务人不能按期足额地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国际贸易具有特殊性,中小型外贸企业与外商发生贸易关系时,因国内外诸多条件的限制,比如信息不对称、资源利用的能力有限、新制度的安排等,使其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而这一过程中风险却是始终伴随的。外贸信用风险严重威胁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外贸信用风险管理,指外贸企业对因信用关系而产生的对外贸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整套业务方案、政策措施以及为此而建立的一整套组织制度。[2]主要是对客户基本信息的搜集、债权的保障、信用的评估、应收账款的回收、信用额度的授予等等。采用相应的手段来预测进而管理风险,是外贸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职能。4.政府信用风险管理。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一般包括政府如何建立信用风险的监控机制、如何提高政府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等。笔者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签约前。旨在通过对风险的类别进行辨识,并建立对外商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从而对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尽可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使交易过程向良性方向发展。第二阶段:签约中。政府通过建立债权保障机制,帮助外贸企业增强信用能力、控制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在交易中期转移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第三阶段:签约后。政府对由于意外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货币信用危机采取补救措施和保险手段,力促交易有序进行,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和利益不受损害。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外延

1.合同风险管理。合同,是交易主体之间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供货方不按照合同发货,甚至规格、数量、品质与合同及样品不符;不按规定的结算方式支付货款,甚至拖欠货款;产品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等现象。由于外贸合同中涉及的租船订舱、报关报检、货物采购、样品商定、支付方式、往来信函表述的准确性等事项十分繁琐,加上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使得外贸合同变得异常复杂。由于合同对于交易主体具有法定的强制约束力,因此就成为外贸企业应对国际市场信用风险的重要保护手段,是其规避国际市场各种不测的信用风险的有力工具。合同风险管理是外贸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政策风险管理。对外贸易政策是进出口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的总称。对外贸易在遵循基本经济社会道德和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符合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实施的贸易政策通常是动态的、易变的,而这些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对于另外一国来说就是政策风险,包括贸易壁垒、出口鼓励政策、出口管制政策、歧视性贸易政策等等。因此,中小型外贸企业有必要加强对贸易对象国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信息的搜集和研究,对其政策走向进行预判和评估,综合研判因政策因素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并制定稳健而周全的应对预案。3.政治风险管理。政治风险即宏观环境风险,指由于政变、暴动、骚乱等所引起的国际贸易风险。这种风险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抗力”,比如发生政权变更、时局不稳、战争冲突、宗教争端、罢工、政府与企业对抗等政治、军事、社会事件。稳定的政局和政治环境是贸易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外贸企业必须密切关注贸易对象国政局和时局的变化,尽可能规避因政治风波引发信用风险而对贸易活动产生不利影响。4.汇率风险管理。汇率变动风险,即由于货币实际升值或贬值幅度偏离了升值或贬值预期,某些资产或负债因汇率变动导致其货币价值发生较大变化。因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支付过程中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其应付汇率风险的能力较弱。汇率风险是因汇率变动引起的外汇收益或者成本的不确定性风险,不仅会对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因此,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成为外贸企业日常必修的功课。5.市场风险管理。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市场结构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风险是由于经济形势不景气、国际市场供给需求变动、市场的激烈竞争所引起的企业进出口贸易风险。由于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中的缺陷,当前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把握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的走势,将市场变化所引发的信用风险降至最低,是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6.不同收汇方式的风险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即以信用为基础的商品交易活动。这种基于信用的交易行为的最大优点是节约交易成本,然而其缺点也十分突出,即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且交易主体难以预判和自行控制风险。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交易款项结算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因此,中小型外贸企业应加强结算风险管理,根据不同的收汇方式的风险类型及其特点,结合市场形势及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从节约性、便利性、风险可控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何种收汇方式,而不能仅仅为了节省费用而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

(三)加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

有关数据显示,中小型外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0%左右,随着中小型外贸企业业务量的不断扩大,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和重要。[3]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出口业务上竞争力差,且技术和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其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着更多的威胁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是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应针对不同类型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不同信用风险,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加强对外商的信用信息搜集和反馈,进而对其信用状况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据此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这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增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现状据统计,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率高达6%,这一数据远高于西方国家的0.4%左右的水平;从期限结构上看,拖欠一年以上的逾期账款高达40%。实际业务中,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经常受到货款拖延、合同违约、逾期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账等问题的困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应收账款和呆帐坏账的问题,坏账率高于发达国家15%左右。而大部分中小型外贸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可见,加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成因分析1.内因。一是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作为弱势群体,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人数少、资信程度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它们经常忽视客户的资信调查;而在国际贸易中,为了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这个环节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事先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很多损失是可以提前预见并加以控制的。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贸易交易条件逐渐放宽,但由于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客户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很多不确定风险因素。二是出口产品的特点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主要以纺织、木材加工、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少,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获取利润,企业间常常进行恶性竞争,在出口贸易中往往选择比较宽松的付款方式,从而降低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收汇方式本身的风险。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结算方式,由于结算方式不同,面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2.外因。一是缺乏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中国仍然是“非征信体系国家”,具有权威性、为社会高度信赖和广泛认可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像标准普尔、穆迪和菲奇公司那样的专业性的信用评级机构,无法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信用环境支持。二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从政府层面看,我国缺少严格而规范的信用管理政策以及既能发挥市场机制又能体现政府职能的法律法规。中小型外贸企业所遭遇的信用风险是个中间地带,《保险法》中没有规定,《外贸法》中更没有具体规定如何为其提供信用保障。法律的缺位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消极因素,甚至是一种打击。三是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中小型外贸企业在风险管理体制上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清、观念陈旧等问题,成为困扰中小型外贸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1.事前预警。为了准确反映进出口商的风险现状,须做好事前预警工作。政府在选取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应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既要考虑政府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的预警指标应体现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对交易情况和贸易前景进行风险预估和评价,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交易方案和有利的支付方式。2.客户信用风险预警。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信用风险监控和综合处理的相关机构,建立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建立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选择的指标应尽可能客观反映客户风险的大小。如今商务部已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及相关技术,但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却存在欠缺,而且理论上尚未建立起对客户风险进行有效判断的模型,今后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3.外汇风险预警。在研究外汇风险预警机制时,首先要构建反映本币卖出压力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EMP,也称外汇风险预警指数;然后构建相应模型进行风险预警。通过外汇风险预警机制预测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企业对外贸易活动和收益的影响,制定预案,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加以应对。

(二)风险决策机制的构建

1.风险的辨识。风险的辨识,即通过对进出口信用风险的分辨、认识和甄别,找出有关风险的特征和因素,包括风险的类型和特点、范围和程度、发展和走向等等。出口信用风险种类繁多,为了消除风险,政府和企业就需要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对信用风险展开调查,争取将损失控制在可消减、可弥补的范围内。这是辨识风险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分析原因,辨识风险的存在性和破坏性,为其后的风险评价打下基础。2.风险的评价。通常,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信用调查时,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认为银行的资料和数据相对权威,可靠性较强。其实真正的主导者应该是政府,在风险评价体系上,应由政府组织和协调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外商的有关信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对风险进行定位,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3.风险的控制。一是内部机制的控制。政府和企业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要考察外商的资产负债情况、财务运行情况及企业盈亏状况;在签署合同以后,要重点考核客户是否有能力支付以及是否能够履约。采用国际贸易支付手段时,要检查单证是否相符、是否齐全,同时考察交易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及管理层的能力和信誉状况等相关信息。二是外部机制的控制。做好外部机制的控制,首先要加快推进信用风险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政府要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不道德的违约及失信行为进行制止、谴责,以至惩罚。其次是要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出口信用保险是指外贸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中向保险公司或政府有关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保障得到大部分货款的一种信用担保形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经济环境变化莫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政治风险、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和合同风险等,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预防收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当然国际保理业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支付选择。但目前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这项业务尚属新鲜事物,需要一个逐渐适应和广泛接受的过程。

(三)风险沟通机制的构建

良好的风险沟通机制有利于将风险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相关企业和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因此,必须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并及时公开信息。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的力量,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网络杂志和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准确地真实的信用信息。要加强政府与银行及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把外商最新的资料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急需了解交易对方情况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政府还应与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和资源,指导中小型外贸企业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四)风险责任机制的构建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用风险,需要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建立严格的风险责任机制,及时处理各种风险信息和风险事件,并对风险应对不利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和问责;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决策监督和反馈机制,通过决策、监督、反馈、建言的有机结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四、完善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征信体系

征信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节约和减少交易成本而建立的一种反映交易主体信用状况的社会保障机制,它可以改变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后果。近期,商务部实施了商务诚信建设重点推进计划。为了贯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选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5省市的87家企事业团体作为全国首批商务诚信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工程浩大,因此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为中小型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二)建立并完善出口信用中介机构

信用属于稀缺性资源,信用缺失将影响中小型外贸企业和外商之间的经济往来,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的信用中介机构,能够为信用体系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因而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服务的准确性、公平性、及时性等方面常受到公众的质疑;可以说它的运行还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对信用中介行业进行总体规划,增加中介机构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如若引进国外大型征信机构,则要控制好数量,并严格控制其市场准入。对于征信机构的服务人员也应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长期以来,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快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投融资平台。同时,要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合理引导资金的走向,尽量提高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贷权重。[4]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应创新思维,除了开发适合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金融产品外,还应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区域性债券市场,给予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金融机构以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其更好地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王晓丹 万兴亚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方士华.国际结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6-47.

[2]布赖恩•科伊尔.信用风险管理[M].周道许,关伟主,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67-69.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6

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其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也可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信用信息数据的积累。二者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信用评级、尽职调查、管理咨询以及信用方案设计等。

[关键词]金融租赁;信用评级;合作

1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状况及风险特点

融资租赁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目前,全球近15%的投资都通过融资租赁完成;在美国,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其租赁渗透率已超过30%,进入成熟期。而在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渗透率一直较低。2007年3月1日,银监会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一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银行自1997年被强行退出租赁市场后重新获得该牌照,工行、国开行、建行、交行、民生、招行等相继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8年11月,6家银行租赁公司的平均注册资本达到36亿元,租赁资产规模约为460亿元,只用了一年就大致占据了整个融资租赁市场业务的半壁江山。

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业务,是一种将金融、贸易、工业结合起来,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的交易,其法律实质是出租人按承租人对租赁物与供货人的选择取得租赁物再出租给承租人。

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自有资金,也需要资金提供方的融资支持。它既接受银行提供资金的服务,是银行信贷信用的受信人,又是向承租企业提供设备和服务的授信人。

金融租赁公司如何为承租企业设置融资租赁信用条件与融资租赁公司能否满足资金提供人的信贷信用条件,融资租赁公司的未来租金收益与融资租赁公司未来应付资金提供人本息是否相匹配,是保证融资租赁业务流程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其中,承租企业的信用风险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这是因为租赁业务收入是目前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承租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的收入与风险,同时也决定了其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

2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对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等的监管也日趋严格,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控制承租企业信用风险,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

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加强承租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独立、客观地揭示承租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提高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承租企业的信用风险,即违约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承租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竞争状况、产业政策,承租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和财务实力等,需要运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金融租赁公司借助外部评级机构历经多年所建立起来的信用评级体系和专业判断对承租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当前其对承租企业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的不足,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外部评级机构以独立第三方的地位开展承租企业信用评级,能够不受委托方和被评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影响,评级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有较大程度的保障。

2.2实行资产五级分类,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的需要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等现行监管政策规定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同时应实行风险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并提取规定的呆账准备金。外部评级机构对承租企业的评级结果可为金融租赁公司基于信用风险的资产分类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计量提供依据。

2.3有助于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监管的加强,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必须迅速提升信用风险定量识别和控制技术,建立和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流程。同时,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单纯的业务扩张逐步转变为风险计量、风险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从而实现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经营目标。借鉴外部评级机构信用风险分析技术和信用风险管理咨询经验,有助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信用评级机构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方式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特点和信用特征,信用评级机构可在以下方面与金融租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以帮助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提高承租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针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承租企业进行主体信用评级;为金融租赁公司提供针对承租客户的尽职调查服务;为金融租赁公司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为融资租赁业务设计相关信用方案。

3.1承租企业信用评级

承租企业的信用评级是对受评企业按时、足额偿付约定租金的能力及意愿的评价,其核心是充分揭示受评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源以偿还其到期租金,并以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的大小和损失的严重程度。主要分析要素包括经营环境、企业的基本经营及竞争地位、管理素质、财务状况、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及特发事件风险等。金融租赁公司应首先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开展业务。

3.2承租企业尽职调查服务

尽职调查是评级机构通过专门的征信方法、渠道和程序,对拟承租客户真实的资产和负债状况、股权结构和关联企业、经营历史及现状、主要管理人员、法律关系及其所面临的机会以及潜在的风险等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和核实。

尽职调查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史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现状、财务状况、特定债务、涉诉事件、经营者个人诚信情况以及相关行业的简要分析等。该报告可帮助金融租赁公司判断承租方的经营、管理实力并甄别经营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3.3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咨询

金融租赁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将始终面临着必须不断扩张信用以扩大市场份额和争取客户,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信用风险,提高赢利水平的两难困境,因此,建立企业内部信用制度,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信用评级机构可协助金融租赁公司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以帮助金融租赁公司解决好客户选择、融资方案制订并实施、加强应收融资租赁账款的管理等问题,从而实现增加收入和降低风险的预期目标。信用评级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管理诊断、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及人员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信用管理政策制定、业务流程重组、资金营运及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

3.4为融资租赁业务设计相关信用方案

融资租赁业务和风险控制的实践证明,承租企业的经营方式、机构实力、交易的机构组合、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与否以及二手设备市场的设立都将影响融资租赁公司对承租企业信用条件的设置。针对融资租赁业务承租企业的不同特点,在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关键要素方案时,应根据承租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的结果,进行具体优化设计。信用方案设计的重点在于对租赁债权的管理能力以及未来的租金收益、余值处置收益与金融租赁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以及资金成本、现金流压力等是否匹配。在针对大型服务运营商客户时(如电信、电力、供水、供气运营商),除考虑当前的信用等级外,信用评级机构还将对该类企业未来赢利能力和现金流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并根据设备余值风险的定价和处置能力综合设计融资租赁方案;而面对一般生产加工类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或大型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需求时,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市场份额、核心竞争优势、设备的通用性、历史信用记录以及第三方担保等保障措施均成为融资租赁方案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糊综合评价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现状与控制方法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起步于1992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初步发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的担保业面临着资金规模小、业务单一、业务程序不规范和风险防范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而风险管理是最为核心的问题。由于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水平认识不足,我国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实际运行中都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担保资金尚未有效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中介功能尚未真正体现,能够受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和服务的中小企业还极其有限。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定量分析技术,精确度量担保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进而寻求在风险有效控制前提下适度的担保规模,以实现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均衡。

信用担保风险管理包括信用担保风险评价与度量、决策、风险防范和控制,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是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决定担保机构能否生存及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评价,即担保项目评审,而不是担保机构面临的所有风险。

有关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外却处于成熟阶段,涌现了KMV、CreditMetrics、Credit等众多模型和方法,这些先进的评估理论和方法由于在国内缺乏相应的基础数据,难以进行广泛的运用。遗传规划、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并且解决了数据的非正态分布问题,但是这些方法在评估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使其不具有很高的可解释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其他一些数学方法,如Z值破产模型、Chesser企业信用预测模型,由于引入的指标少且大多为财务指标,评价结果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准确性高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对信用担保项目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本文针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特点,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评价的指标层次体系

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系统性与层次性、定性与定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借鉴一般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但与一般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相比应考虑其特殊性。(1)应重视未来。信用是未来的信用,因此,信用评价应分析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侧重于企业的未来。(2)应重视创新。中小企业优势之一是经营灵活,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低水平的竞争必然导致企业利润降低,因此,必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创新。(3)应更重视成长。成长体现了企业经济增长的潜力。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中,应重视对企业经济成长性的评价,重视对项目经济成长性的评价。(4)应更重视发展。发展意味着企业的广阔前景和可持续性。没有发展性的企业,就谈不上未来,更谈不上信用。

本文在选取一系列初始指标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保留了18个解释力较强的指标,其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和信誉状况五个方面,构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评价的指标层次体系(具体见下图)。这些指标,基本能满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控制的需要。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模糊综合控制方法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模糊综合控制模型的建立

1.建立指标集。指标集是以影响评判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设第一层次影响评价结果的指标由m个,得到指标集U={u1u2,……,um)},其中U1为第i层次(最高层次)的第i个指标集,它又由第二层次中的n个指标决定,U={u1u2,……,um)}。当存在更多层,可以依此类推。一般而言,层次划分越多,评价结果会越准确,但计算的工作量也会越大。

2.确定评价集。评价集是对评判对象可能做出各种评判集合的总体,假设有P个评价结果,则评价集可以表示为:V={u1u2,……,um)}其中,vi=(i=1,2,3,...,p)为总评判集的第i个可能的评判结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评价的评价集V={很高,较高,一般,较低}。

3.建立权重集。权重可视为各因素u(i=1,2,...,m)对“重要”的隶属度。根据每一层次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权数,第一层次因素的相应权重为A=(a1,a2,...,ai,...am),其中ai是第一层次的第i个因素ui的权数。同理,第二层次的权重可假设为A=(a1,a2,...,ai,...am),其中a1是第二层次中决定因素%的第j个因素的权数。若还存在更低层次因素,则还有相应的权数和权重集。

根据各评价因素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影响的重要程度,通过对调查和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AHP法得到权重系数矩阵。

第一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矩阵为:A=(0.350.250.200.100.10)

第二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矩阵分别为:A1=(0.200.300.200.150.15)

A2=(0.40O.20O.30O.10)

A2=(0.300.50O.20)

A4=(0.400.350.25)

A5=(0.400.300.3)

4.确定评判隶属矩阵。评判对象按因素集中第i类因素的第j个因素进行评判,对评价集中第k个元素vk的隶属程度为rijk(i=1,2,...,m;j=1,2,.,n;k=1,2,...,p),则第i类因素的评判隶属矩阵Ri为:5.模糊综合评判。(1)一级模糊综合评判。一级模糊综合评判集B1=AioRi,即:

(公式无法输入)

(2)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根据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以bik为元素组成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R:

(公式无法输入)二级模糊综合评判集Q:(公式无法输入)

qk是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时,评判对象对评价集中第k个元素的隶属度。

6.评判结果处理。评判结果处理方法有最大隶属度法、加权平均法和模糊分布等方法,本文采用最大隶属度法,即取最大的评判指标max(bj)相对应的评价集元素Vj为评判结果。

(二)信用担保风险模糊综合控制应用实例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项目进行风险评审。利用专业测试方法结合专家调查法,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表:

将上述数据带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可求得初级评判运算和二级评判运算的结果。企业竞争能力综合评价结果为:

同理,分别求得创新、财务、发展和信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B2、B3、B4、B5,

将上述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B1、B2、B3、B4和B5构成高一级模糊矩阵R,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该担保项目的风险较高,担保机构是否为其提供担保应持审慎态度。

四、结语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专营机构,其风险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评价模型,希望能为信用担保机构提供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中介、信用扩张,切实实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企业信用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祖玉,韩玉启.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及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3,(9).

[2]冯德意.模糊数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3]范伯乃.朱文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与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3,(6).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8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根宝.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9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商业信用领域,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大量存在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的贷款,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

中国企联于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通过问卷、企业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513家企业的诚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研究的情况,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政策建议。调查显示,企业受到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主要包括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信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我国企业市场交易手段落后,由于信用条件不完善,造成企业信用交易手段受到限制,财务成本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票据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是3300倍。此外,发达国家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高达5%以上。近年来,我国由于企业失信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呈现多发趋势,发生数量大幅增加,影响较大有:欧典地板虚假宣传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制假案、安徽华源制药厂产品质量案等。

2.经营中弄虚作假行为猖獗,主要表现在: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以及合同欺诈等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1998年全国有68.45%的消费者受到过商业欺诈行为的侵害。概括起来,我国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商业质量欺骗、价格欺骗、服务方面的欺骗、商场在促销活动中的欺骗、经营方式的欺骗及企业形象和商场实力的不真实宣传等方面。据统计,2003年前11个月,全系统共查处提供虚假文件骗取登记、虚假出资、虚报出资、抽逃出资的企业2.3万家,吊销违法企业营业执照15.3万家。查处无照经营业额211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47万户,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03万件,制假售假案件24.24万件、商业欺诈案件5159件。受理消费者申诉70.66万件,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5.45万件,广告违法案件6.88万件,商标侵权案件2.87万件,合同违法案件1.74万件,其中合同欺诈案件3173件。

二、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原因

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两个层面来展开分析。技术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以及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的契约化交易相适应的信用制度。

(一)技术层面的原因

1.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对商业信用的认识不完善,存在短期行为。很多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就盲目地赊销产品,加上信息获取困难等外在客观原因,对客户的信用情况缺乏足够了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商业信用风险比比皆是。当前,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授信管理制度,有的建立了授信管理制度但不完善,有的建立了完善的授信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以至有的企业第一批发出的商品货款还没有收回,就发出第二、第三批商品,而且涉及金额巨大。这种不重视控制信用风险的做法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这一观点的深入人心,企业信用管理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信用管理,但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信用管理仍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即使是在那些大型企业,专门设有信用管理机构、由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信用管理的情况也是凤毛麟角。信用管理意识淡薄的直接后果就是信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风险在企业中累积。

2.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授信企业普遍缺乏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一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盲目地采用赊销形式,售后又不重视应收账款的监督和管理,结果导致了较多的呆账。据相关调查分析,在大量的坏账中,属于外部环境、政策性原因和“三角债”之类问题的,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大约只有16%左右;而属于经营性、内部管理造成的,则占到80%以上。

对客户的信息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当前,国内企业缺乏客户资信资料管理技术,还不具备自主建设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能力,对往来的客户无法及时记录各种交易信息以及形成的内部评价,更没有条件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进行时时跟踪及风险预警。另外,企业信用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定,通过对客户所有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客户的偿债能力评估。这项工作需要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模型来完成,但目前我国的企业中能将信用风险模型引入企业信用管理的非常少见。3.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信用管理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管理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信用管理人员,尤其是信用管理部门经理的要求非常高。信用管理人员要掌握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才能胜任信用管理工作。但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信用管理就是收收账”的层面上,所以,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并未受到重视,只是交给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去操作,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

另外,造成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原因还有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事实上存在的市场分割。

(二)制度原因

商品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如果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中契约化交易相适应的信用制度,那么商品市场中容易出现信用缺失问题。我国的经济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采邑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

社会信用的维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在采邑经济条件下重要得多。因为在自给自足的采邑经济下,交易的重要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使社会信用体系遭到破坏,交易无法顺畅进行,经济也不会受到致命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生产已经达到了很深程度,以至于任何一个微观个体都无法在不与其他个体交易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其生产经营。而社会信用的维持显然是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无法想象在缺乏社会信用,交易没有任何保障的条件下还会有众多的交易者愿意进行交易。于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维持就成为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契约化交易相适应,信用的维持也主要体现在对契约的遵守和履行上。与采邑经济下的情况不同的是,信用的维持主要不是通过对违约者进行舆论的谴责以及由此造成的实际社会活动的全面隔离来实现,而是诉诸法律及相应的市场规范,而我国恰恰并没有建立起维持信用的制度体系以及相应的市场规范。

三、政策建议

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表现复杂,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单从某个方面着手很难解决问题,应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企业信用制度。企业的信用等级涉及:(1)静态指标,反映企业当前实力,如企业规模、企业资产质量、企业产品质量、企业财务状况;(2)动态指标,反映企业发展能力,如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能力、员工素质、所在行业前景等;(3)履行承诺的意愿;(4)社会对企业信用的认可程度,等等。相对于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具有非人格化、积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企业是具有独立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人实体,其信用虽然与员工行为有关,但作为一个整体,其信用主要通过企业整体形象为社会所感知,而不与具体的个人相联系,即具有非人格化的特点。企业信用被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社会成员与企业在一个长期、反复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对企业的共识,建立信任关系。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经营者与其也是一种雇佣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更换经营者来改变由于个人失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因而企业信用对个人的依赖较小,有较强的稳定性。

企业信用制度涉及:(1)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规章的建立和执行,包括信用信息采集、使用的法律规范和违规行为的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2)征信(信用调查)资料的开放和征信企业合法地市场化运作;(3)政府或民间机构对信用交易和征信企业的管理,等等。中国企业信用制度组成框架包括:征信条例、征信企业管理条例、企业征信管理办法、企业信用评估办法、企业信用数据管理条例、企业信用查询条例、信用中介机构条例、企业债务催收办法、信用结账条例、信用监管条例和信用争议解决条例。

参考文献:

[1]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建材资讯,2007.

[2]徐瑞娥.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观点综述[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2004-10-31.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G]//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程选民.产权、信用与现代市场经济[J].财经科学,2000,(2).

[6]张亦春,等.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篇10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根宝.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article/sort072/sort093/info-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