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5 15:54:38

金融监管学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1

摘要: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金融深化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以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基于金融创新的现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金融创新监管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征、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1金融创新监管的现实理由

现实中,由金融创新风险所造成的金融系统不稳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金融机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金融创新是使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各种新型的金融交易已经不在旧监管的框架之内。随着金融创新与证券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有别于传统资产负债的表外业务,有的甚至超过表外业务的一到二倍,成为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重要内容。

(2)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与基本经济因素无关的不正常波动,往往是因为有投机力量的操纵,并有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从众心理从旁助阵。当代大量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创造出了大批撼动市场的先进手段。由于大量衍生交易成本低,保值者和套利者在衍生市场用同样的资本可做数倍于现货市场的交易。而且利用衍生证券的杠杆特性,进攻更具数倍威力。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能量,不断进攻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

(3)对发生金融系统危机可能性的影响。当代金融创新一方面直接加强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间接推动了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为主要表现的金融国际化趋势,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极易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削弱了金融体系抵御局部风险的能力,使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

2金融创新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由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成本又十分巨大,因而,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政府介入进行监管,以降低有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将得到同样的结果。在经济学界,几乎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存在外部性、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等领域内,仅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无法保证其资源的配置符合帕累托效率的。

(1)外部性与金融创新监管。

外部性是指在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时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所得之间存在的偏差,也就是一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它反映了个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对其他微观主体非价格方面的影响,即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价格机制发生作用。这种影响对他人来说,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正的效应通常我们称之为正外部性,又叫外部经济,负的效应我们称之为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尽管从理论上如“科斯定理”所说私人会有走到一起协商消除外部效应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搭便车”问题难以避免,各方协商的成本太高,因此,人们偏好以加强管制的办法来消除外部性。金融创新领域的外部性,实质与金融创新的双面性有关。金融创新主体推出一次金融创新措施后,可以增加创新受众的福利,同时会给经济、金融运行乃至金融制度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客户需要。②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金融创新产品为各种金融机构增加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③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市场,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交易的参与者不断增加,交易量也不断扩大。这样金融市场就日趋成熟,市场的有效性不断增加,从而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这就是金融创新外部经济的表现。至于金融创新外部不经济的表现也是多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产品创新的外部不经济。由于金融创新产品的高度虚拟性和高杠杆性,使得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规模急剧扩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利润的驱动下会积极的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倘若某家银行因从事金融创新产品交易发生倒闭,由于公众的心理预期,因而可能在同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其它金融机构倒闭。在经济政策方面则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发挥。②金融创新市场的负外部性。衍生金融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和传染性。由于一些衍生工具的交易本身涉及到多个国家,本质上具有传染性,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了远比衍生工具出现之前复杂的多的债券债务关系,一旦某一市场出现波动,便会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甚至使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当局猝不及防。③金融创新加大了支付系统的脆弱性。由于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的债券债务链条,再加上达到天文数字的金融规模,使得支付清算体系的脆弱性更加严重,一旦支付系统发生故障,那么给金融交易带来的混乱不可想象,从而由此而产生的负外部性将会十分严重。

(2)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

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人并不了解全部的与交易有关的信息,这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也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策略行为或机会主义。特别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知情较多的当事人一方还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以衍生工具为主的金融创新工具市场也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衍生工具的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之间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信息,信息在不同的交易者直接的分布是非对称的,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机会主义倾向,即具有信息优势的当事人为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交易条件,可能故意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制造一些扭曲的、虚拟的信息,机会主义将会导致契约风险或契约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而,在做出决策时,必须依靠预测和判断,这也意味着金融市场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包括金融创新产品市场也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风险。

(3)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已经相当高,然而并非不存在不完全竞争。某些交易所的会员与交易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利用掌握的内部信息为己牟利。个别大户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可能认为的操纵市场,使得衍生工具的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衍生市场的价格风险。另外,在市场经济中还存在一个垄断与竞争的悖论问题,即竞争是市场发生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然而,在自然的竞争状态下,市场竞争往往最后导致行业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垄断的一方则会在衍生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占据优势,破坏这个市场本身所需要的产品成本——价格结构,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导致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总而言之,由于金融创新领域市场失灵的种种因素,决定了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实施监管的必要性,从而确保整个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宇.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2

摘要: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金融深化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以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基于金融创新的现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金融创新监管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征、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1金融创新监管的现实理由

现实中,由金融创新风险所造成的金融系统不稳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金融机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金融创新是使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各种新型的金融交易已经不在旧监管的框架之内。随着金融创新与证券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有别于传统资产负债的表外业务,有的甚至超过表外业务的一到二倍,成为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重要内容。

(2)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与基本经济因素无关的不正常波动,往往是因为有投机力量的操纵,并有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从众心理从旁助阵。当代大量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创造出了大批撼动市场的先进手段。由于大量衍生交易成本低,保值者和套利者在衍生市场用同样的资本可做数倍于现货市场的交易。而且利用衍生证券的杠杆特性,进攻更具数倍威力。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能量,不断进攻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

(3)对发生金融系统危机可能性的影响。当代金融创新一方面直接加强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间接推动了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为主要表现的金融国际化趋势,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极易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削弱了金融体系抵御局部风险的能力,使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

2金融创新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由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成本又十分巨大,因而,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政府介入进行监管,以降低有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将得到同样的结果。在经济学界,几乎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存在外部性、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等领域内,仅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无法保证其资源的配置符合帕累托效率的。

(1)外部性与金融创新监管。

外部性是指在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时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所得之间存在的偏差,也就是一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它反映了个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对其他微观主体非价格方面的影响,即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价格机制发生作用。这种影响对他人来说,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正的效应通常我们称之为正外部性,又叫外部经济,负的效应我们称之为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尽管从理论上如“科斯定理”所说私人会有走到一起协商消除外部效应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搭便车”问题难以避免,各方协商的成本太高,因此,人们偏好以加强管制的办法来消除外部性。(编辑:)金融创新领域的外部性,实质与金融创新的双面性有关。金融创新主体推出一次金融创新措施后,可以增加创新受众的福利,同时会给经济、金融运行乃至金融制度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客户需要。②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金融创新产品为各种金融机构增加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③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市场,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交易的参与者不断增加,交易量也不断扩大。这样金融市场就日趋成熟,市场的有效性不断增加,从而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这就是金融创新外部经济的表现。至于金融创新外部不经济的表现也是多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产品创新的外部不经济。由于金融创新产品的高度虚拟性和高杠杆性,使得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规模急剧扩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利润的驱动下会积极的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倘若某家银行因从事金融创新产品交易发生倒闭,由于公众的心理预期,因而可能在同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其它金融机构倒闭。在经济政策方面则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发挥。②金融创新市场的负外部性。衍生金融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和传染性。由于一些衍生工具的交易本身涉及到多个国家,本质上具有传染性,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了远比衍生工具出现之前复杂的多的债券债务关系,一旦某一市场出现波动,便会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甚至使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当局猝不及防。③金融创新加大了支付系统的脆弱性。由于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的债券债务链条,再加上达到天文数字的金融规模,使得支付清算体系的脆弱性更加严重,一旦支付系统发生故障,那么给金融交易带来的混乱不可想象,从而由此而产生的负外部性将会十分严重。

(2)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

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人并不了解全部的与交易有关的信息,这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也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策略行为或机会主义。特别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知情较多的当事人一方还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以衍生工具为主的金融创新工具市场也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衍生工具的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之间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信息,信息在不同的交易者直接的分布是非对称的,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机会主义倾向,即具有信息优势的当事人为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交易条件,可能故意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制造一些扭曲的、虚拟的信息,机会主义将会导致契约风险或契约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而,在做出决策时,必须依靠预测和判断,这也意味着金融市场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包括金融创新产品市场也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风险。

(3)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已经相当高,然而并非不存在不完全竞争。某些交易所的会员与交易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利用掌握的内部信息为己牟利。个别大户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可能认为的操纵市场,使得衍生工具的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衍生市场的价格风险。另外,在市场经济中还存在一个垄断与竞争的悖论问题,即竞争是市场发生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然而,在自然的竞争状态下,市场竞争往往最后导致行业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垄断的一方则会在衍生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占据优势,破坏这个市场本身所需要的产品成本——价格结构,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导致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总而言之,由于金融创新领域市场失灵的种种因素,决定了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实施监管的必要性,从而确保整个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宇.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3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一国对其金融市场实施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以及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责划分和协调配合依据金融法律法规作出结构性体制安排。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依据本国国情、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所建立的金融监管体制各有所异。从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专门的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混业监管时期。1980年左右我国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之初,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多种金融业务,这时期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实质是混业经营。与此相匹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采用了混业监管模式。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条例》,首次确认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除承担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外,在法律上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业的所有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二)分业监管时期。九十年代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在建立后高速发展,但监管体制相对脱节,甚至造成局部金融混乱的局面,金融监管开始受到重视。199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转换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并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管理。”随后,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业的法定监管地位。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成立、1998年《证券法》制定,将对证券业的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2年《保险法》修订,从法律上明确了保监会对全国保险业进行统一管理的职责;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同年12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制定,授予银监会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监管权,自此确立了沿用至今的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系。(三)分业监管兼。顾协调监管时期2003年至今,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范围日趋扩大和日趋成熟,为顺应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是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开始从严格的分业监管开始向混业监管转变,并在此过程中有了制度创新——2013年8月“一行三会”会同中国外汇管理局建立了“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以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监管。2017年3月,“一行三会”会同多部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被视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迈出的一大步”。此前,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类业务因为监管主体和法律规章不一致,存在着极大的套利空间。此次通过联席会议,“一行三会”及外汇局在资管的统一监管上协调一致,再加之各部门接下来将会制定的细则,能有效防止各金融机构利用监管标准不一进行监管套利并防止市场不公平竞争。

二、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憾

自2003年银监会成立起算,我国分业监管体制至今只实行了十四年。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但监管制度本身存有滞后性,导致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与金融业现状存在脱节。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缺憾造成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难以协调,并且对监管主体权责划分的不明确也造成对多种金融业务(尤其是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督管理活动中并存着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一)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监管效力有限。1.监管协调难度大在现有体制下,金融监管体制之基础仍为分业监管,因此部门利益仍是协调监管的最大障碍。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各监管部门在联席会议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目标,导致部门权责不清、监管效率低下。再者,联席会议只是金融监管相关部门的协调议事机制,并未形成统筹监管的权威性,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其监管地位。此次联席会议统一资产管理类业务监管标准,但该标准最终需在不改变现有监管体制、不违背现有金融法律法规、兼顾各机构职能差异下作出规定,其操作难度不言而喻。2.信息共享不充分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都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会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提出“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的协调”是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之一,但这些规定仍属于引导性的要求,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之间仍未建立起系统、高效、权威的信息共享机制。(二)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有缺憾,存在法律真空。1.立法层次低,可操作性不强由于法律制定本身的滞后性与金融业发展的快速性同时存在,致使对于当前的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和业务的监管大多是由监管部门根据自身职责颁布规章或办法,这些法律规范立法层次较低、缺乏权威性,不能及时彻底理清监管规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的问题。再者,现有法律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处罚后果及量化标准,因此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也不强。2.相关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仍有许多金融监管相关制度尚未完善,主要有:一是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证券法》第三章“持续披露信息”一节,连同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对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做出总体上的规定。但这些规定相对简要,很多仍缺乏向公众披露的细则,并且披露标准相较于国际标准略宽松。二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主要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颁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作为基本框架,但事实上这些规定仍较概括,适用性不强。例如《商业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利益”,但未有利益冲突调整、处理机制。三是缺乏金融控股公司的专门立法。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我国在此方面存在法律空白。2003年《三大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确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但其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权责划分做出具体规定,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难以有效,造成多处监管重叠或监管漏洞。3.地方金融监管有形无实随着地方经济和地方金融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地方(尤其是县级以下)的金融业出现监管空白,地方政府实际上承担了这部分监管职能。但从法律层面上看,地方政府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监管权利和风险处置责任不对等,其实行金融监管的职能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科学规范的监管原则和标准。权责分离使得地方政府难以有效应对地方金融系统性风险,也难以保证事后处置效率。

三、我国金融业混业监管的法律对策

当前各界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具体如何改革,除应适应我国混业经营的经营体制相适应外,还应考虑到我国的政治体制、监管水平以及监管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1.提升部门监管协调性和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尚“年轻”,监管水平较低,金融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因此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步到位不现实,短期内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提升部门监管协调性和有效性。有学者建议,当前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的授权,由国务院牵头将“联席会议”上升为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并在立法上确立其法律地位。此外,由金融监管委员会牵头建立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以促进监管部门之间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进而消除监管真空、监管冲突,防止监管套利。2.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虽然短期内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适宜温和地转向协调监管,但当我国金融业全面形成混业经营,并且监管主体积累到足够的经验、监管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我国仍应选择混业监管模式,建立起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更能在金融业混业经营下顺应金融业的发展需求,实现监管信息共享,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二)修订和补充金融监管法律。1.推进现有金融法律法规的修订。当前应及时理清现行金融法律体系,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现行金融法律法规中与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近期趋势不符部分的修订。例如,在正在审议的《证券法》修订稿中扩大“证券”的定义和范围,不仅包括原来的证券和股票,也应延伸到多种经济权益凭证(包括集合理财产品等),以适应混合经营的新形势。2.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针对当前金融监管制度的不足也应补充立法以填补法律空白。一是规范信息披露机制。有学者建议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则,尤其需要明确风险计算的标准以及信息披露人的责任。二是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首先,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可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法定监管目标;其次,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自律机制,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从源头上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补充金融控股公司立法。除整合现有金融法律法规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外,许多学者认为在条件成熟时我国应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以防范和化解作为混业经营主要表现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三)加强金融监管监督。从立法层面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对监管行为的监督。当前金融反腐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折射出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人员行为规范上存在诸多弊病。为防止监管人员行为扭曲,应根据权责相一致的原则,在立法上确定监管人员的责任及违法后果;同时应加大监管透明度,引导社会各界对监管行为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罗培新.美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与政策困局之反思——兼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中国法学.2009.

[2]原巍.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4

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

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自1983年,工商银行脱离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银行集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职能于一身的旧金融管理体制的结束,我国初步形成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在1984到1993年间,我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监管的现象十分明显;在20世纪的90年代,我国金融行业衍生的产品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保险业迅速发展,直到2003年银行监理会的成立,是我国金融行业最终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因此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

(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证券、银行、保险相互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削弱了分业监管的力度,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证券、银行、保险都是金融市场的共同体,在资金的清算通融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造成了三个行业业务之间的交叉。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分工不明,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2.金融创新造成了监管缺位、重叠现象的产生。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加深,涌现出了很多创新金融业务,这些金融业务多是处于金融领域的边缘,成为了交叉性质的业务,这就可能会导致重复监管以及监管缺位现象的出现。

3.缺乏必要的风险监管措施。新形势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规范的金融监管机构来进行监管,预防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例如有:网上银行交易、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新型的业务。这些业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更加猛烈地冲击着金融市场。因此,金融监管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预测能力,保障金融业的顺利运行。

二、金融监理模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金融业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政治社会制度和金融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论是选择哪种金融监理模式,都要保证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具体来说,我们要依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在金融监理模式的选择中,我们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所谓前瞻性要求我们既要立足现在又要放眼未来,要科学预见金融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由于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监管的变革,这都会使金融体系的风险增加。因此,这要求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目光和预测风险的能力。

(二)适度竞争原则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属性,但是过度的竞争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金融体系的危机。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被监管机构的外部强制管理,保证金融体系内适度的竞争。

(三)低成本和高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合理科学的金融监管模式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效率。在我们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方面还要考虑到经济方面。

(四)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独立性指的是各个监管单位要明确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不受政治干预;协调性指的是监管模式的监管部门及其内部各个机构要明确自己的权责,以免出现管理上的疏漏。遵循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保证金融监管机构的顺利运行。

三、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们实行的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模式各有利弊。其实,金融监管模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判断金融监管模式的好坏,主要要看它是否适合国情,是否能保证金融行业的顺利运行,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于新的环境。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要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是每一个金融界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体制

由于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在运行时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方面,要加强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舍的独立性,对违规的机构要及时地发现、惩治;另一方面,在目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定期的会晤制度,以便就重大问题及时地进行协调和磋商;最后,对于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和业务有交叉领域的金融机构,我们可以实行联合监管的策略,加强监管单位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二)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的关于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不太全面和完善,这就造成了金融监管机构在很多方面存在有灰色地带。一些不良的企业机构就借此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这给我国的金融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从法律的高度保障金融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以往的金融改革中,我们往往注重行政手段而忽视了法律手段,即使在运用法律手段的时候,经常用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很少运用司法系统独立运行的法律。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完善我国的关于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运用修改、废除、制定和补充等手段对现行与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在新形势下的选择研究朱舜沈奇胡振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券业、银行业以及保险业相互间的业务划分变得必要的清理和重建,让金融监管各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金融监管的各个方面纳入法律规范。

(三)金融监管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随着2001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WTO),我国金融开始对外开放,逐渐地融入世界金融的洪潮中。一些外国银行和外资银行涌入国内,由于这些跨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都有复杂的机构以及分布广泛的机构网络,这为我国的金融监管单位的监管工作增添了负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顺应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跨国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四)我们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监管的模式

目前,金融界的混业经营模式反映了金融经营的本质,这也是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适应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我们要建立与之适应的金融监管模式,即:统一监管。而统一监管的金融模式也将成为世界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从我国金融监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应为金融统一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资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指导,促进我国金融监管行业朝着规范、科学、合理方面不断发展进步,最终建立起一个统一监管的模式。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系统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来看,目前还不能说形成了稳定的金融监管系统,该系统还处于一个混沌状态,我们把这看作是一个过渡阶段。混沌状态初始阶段的组织结构是混乱无序的,但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又不是完全混乱的,所以可以判断我国金融监管正处于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过渡阶段。系统的子系统间各种耦合的可能性比较高,而且这些局部耦合所形成的涨落不断冲击着系统,由于系统的无序和混乱,使得涨落相对变大。比如1992年证监会的成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以及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是证券监管子系统、保险监管子系统和银行监管子系统的重要事件和时点。这些事件必然带来调整成本和变迁成本的增加,监管子系统如果因为受到冲击而远离原先的平衡状态,意味着金融监管系统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又比如,2004年6月28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签署了《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建立起由这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从此,我国初步形成了金融监管协同机制,这是我国金融监管一个重要的事件。遗憾的是,该机制没有对我国金融监管当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其后的几年也没有发挥大的作用。而且,我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这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协同学应用于金融监管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协同学研究对象一定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且该系统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是开放的复杂系统,并且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状态;其次,当某一参量增长到达一定阀值时,原定态失稳,出现临界状态,进而出现新的定态;最后,新的定态相对于旧的定态更为有序,是无序到有序的突变,新的有序结构靠能量流和物质流来维持。如上所述,协同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该对象是非平衡开放系统中的自组织及形成的有序结构。金融监管理论属于社会学领域的范畴,该学科是否适用于自然科学中的新兴学科协同学,是否具有将协同学引入金融协同监管研究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前提,也是引入协同学研究金融监管之前必须论证的。以下分析将表明,协同学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金融监管的研究中,金融监管理论的许多内容也可以用协同学的语言加以解释。第一,金融监管系统是复杂系统。金融监管具有复杂系统所应有的特征。复杂系统具有突现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不可预测等特征,是基于子系统局部信息而联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的主体系统。金融监管虽然是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但从实践来看,金融监管跟许多自图1我国“一行三会”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然和社会问题一样,纷繁复杂,牵涉面广,金融监管涉及政府宏观监管、行业监管自律、社会监督和机构内部监管等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下又包括多个层次,金融监管体系非常庞大。协同学在经济社会问题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运用协同学来探讨金融监管协同机制,也是一个新的视角。第二,金融监管系统是开放系统。协同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开放系统。金融监管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首先,金融监管系统与外界紧密关联,金融监管系统自建立以来,就与外界时刻保持着信息、技术、经验的交换,特别是信息的交换。比如,在实施金融监管过程中,监管机构会时刻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搜集外部经济环境的各种信息,通过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其次,金融监管系统具有关联性、一般性、整体性、层次性等开放系统所应具备的特征。最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发生经济波动或金融危机时,金融监管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冲击,甚至有可能被一种新的或完全不同的状态所替代。金融监管实践充分说明了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调整的系统。可见,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是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远离平衡态的一个开放系统。第三,金融监管是有序的自组织行为。金融监管是一种集体行为,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协同工作的结果。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组织包括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这四个机构下设各个部门分管各自金融监管工作。各级监管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而协同学研究的是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自组织的系统行为。基于此,金融监管理论可以用协同学来方法来研究。综上所述,金融监管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将协同学运用于金融监管的研究是可行的。

金融监管系统协同机制的构建

本文认为,金融协同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监管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对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进行监督与管理。用协同学的语言来表述,金融协同监管系统可定义为q=(q1,q2,……,qn),其中,qi代表衡量金融监管系统状态的变量,金融监管系统内各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在金融协同监管的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我国金融监管系统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构成,该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关联,金融监管系统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四大子系统的关系,并依据四个子系统的变化方向和程度调整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从而保证金融监管效应输出的最大化(如图1所示)。金融监管系统协同机制是在不断适应和优化过程中动态运行的,系统既有自我修复功能,又能通过与外部流通达到内外协同,系统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能实现良性耦合。图2显示了我国金融监管系统协同机制的形成:金融监管子系统在感知外部环境的刺激a后,经过初步的信息筛选和分析后进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各金融监管子系统之间构成了相互耦合的关系b。但这种耦合方式并非由子系统所决定,而是各自将信息传递至金融监管系统,通过系统处理信息后做出反应。金融监管系统结合内外部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过综合考虑与平衡后,一方面将修正后的信息d传递至各监管子系统,另一方面输出金融监管效应e。各金融监管子系统依据金融监管传递的指令调整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b',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动态优化,保证了金融监管系统能够适时调整监管手段。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主要问题;革新途径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秩序的稳定、和谐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发展较为薄弱,在银行领域、保险领域、证券投资领域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薄弱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金融危机,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

一、金融监管概述

(一)内涵。金融监管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或者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通过应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活动开展约束管理,从而促进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金融监管逐渐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中央银行不再是整个金融监管的关键,而是从多个非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来对金融发展进行监管。(二)分类。第一,一元监管体制和多元监管体制并存。结合现有金融监管主体数量对金融监管进行划分,金融监管体制可以分为一元监管体制和多元监管体制。一元监管体制主要是指由某一国家规定的法定机构来监管整个金融活动的发展,并根据金融活动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多元金融监管体制主要是指安排两个或者更多的机构来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管。第二,金融机构的监督体制和功能监督体制。金融机构的监管还可以分为机构类型的监管和功能类型的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存在证券、保险和金融机构发展并存的局面。

二、当前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较差。从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分行业的金融监管虽然能够为金融监管部门集中金融监管提供重要支持,但是在实际运行发展中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处于一种分类割据发展局面,使得一些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没有监管的问题。在自上而下的金融监管领导发展模式下,金融监管工作发展缺乏独立性,金融发展中的各项工作也过度受政府部门的干扰和影响,使得金融监管部门发展处于一种两难的局面。(二)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存在不协调的因素。现阶段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得到《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的发展支持,国务院负责主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发展的银行管理规章,这三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协调的整体,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文件的落实没有起到补充基本法律漏洞的作用,在银行金融监管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缺乏统一文件的支持。另外,银行监管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法律规定存在重叠的现象,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三、监管法制的构建、监督手段等方面存在疏漏

我国现有银行监管法纳入了市场准入监管、稽核检查监察监管、调查统一、市场准入和退出等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存款保险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处于一种空白状态,银行业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良资产的问题,存款人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一)金融监管内部控制功能缺乏。受金融体制自身特点和影响,我国银行内部监管控制效率不高,银行内部的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第一,内部控制手段和内部控制措施缺乏。第二,对金融业务的发展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金融风险评定机构。第三,金融内部制约机制运行不完善。第四,金融机构设置存在重叠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遵循规章制度的现象。(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发展局限。受计划经济的发展影响,使得我国金融体制监管局限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理等方式,由此引发了以下几个发展问题:第一,监管机构内部的监管部门权责难以有效协调。第二,分行业监管体制目标具有多样性的发展特点,使得不同监管目标和及那关机构产生了发展矛盾冲突。第三,金融监管机构中的银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在发展中各自分工明确,存在权责不明确的问题,管理出现了真空现象。(三)金融监管人员素质较低。金融监管从业人员要具备从事审计工作和商业银行工作的经验,且在上岗之前需要经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人员在共工作中缺乏系统化的监督知识,对于复杂的违法乱纪金融业务行为的处理一般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没有体现金融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

四、金融监管体制完善策略

(一)提升金融监管发展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金融活动体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专业性特点,为此,要求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独立型监管主体。在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提升下还需要设立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为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化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从法律、监管机构完善等方面确保金融监管机构发展独立性,减少外界因素对金融监管机构稳定发展的影响。(二)增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在金融管理体制发展中需要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明确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发展权责。为了杜绝出现金融监管机构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快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协调机制的作用下促进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合作,在金融信息资源的有效互动下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和谐、稳定发展。(三)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世贸组织的参与下,金融监管发展要立足金融业发展情况,实现金融业的面向世界发展。为了促进金融监管的有效开展需要及时修改和更正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金融监督管理法律。第一,强化金融业市场准入范围和业务发展范围的法规建设。针对当前金融行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非法设立金融机构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活动,如非法集资、非法地下钱庄等,需要相关人员加快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金融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在法律法规的明确规范下对金融企业发展做出明确规范。第二,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和市场退出法律法规。在金融监管领域政府行为不能完全替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约束。金融监管过程中不能确保不出现金融机构破产的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加强对严重资不抵债现象的监管。一方面,在金融监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存款保险制度,在立法的推行下积极推行金融监管,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建立金融机构破产。(四)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第一,在强化一级法人制度的基础上打造决策组织机构,规范相应的金融决策程序。为了推进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提升企业决策科学性、民主性,需要在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程序和必要的咨询机构,提升整个金融系统的控制能力。第二,加强对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资产负载比例管理主要是应用科学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来调节各项资产和负债情况,优化金融机构,确保金融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协调性。第三,强化金融监管内部控制机制。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协调各部门的金融监管工作。(五)提升金融监管人员个人素质。第一,提升金融监管人员对职业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下,金融监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金融监管工作成效需要金融监管人员具备更专业的素质,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监管手段。第二,打造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结合国际市场通用规范和人才市场发展规律需要在金融市场监管发展中打造一套科学、合理人才机制,通过完善的用工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来为企业市场化发展留住更多高素质人才。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管理发展,需要相关人员结合金融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完善金融监管管理体制,结合国情,在积极学习先进金融监管管理体制的同时吸收借鉴,进而设计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符合经济利益关系的金融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贺爽.完善我国P2P金融监管体制的思考[J].纳税,2018(07).

[2]郜佳伟.赵颖春.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6(35).

[3]吴恺智.浅谈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5).

[4]王艺淏.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及完善[J].西部皮革,2016,38(04).

[5]孔帅.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与监管对策研究——基于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借鉴[J].未来与发展,2015,39(07).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7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提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各国金融监管不断变革,由此金融监管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呈现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金融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对称:一类是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存款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另一类是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存在贷款人方面的逆向选择和借款人方面道德风险的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存在。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

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①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主要的金融监管理论:(1)从金融合同的角度研究金融监管。经济合同理论,最初是用于工业和公共事业监管领域。金融交易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监管者和社会之间显性和隐性合同的复杂结构。监管可以被视为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隐性合同关系,合同决定了签订该合同的各方应该遵守的行为,以及对违约方可能采取的措施。设计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反之,则可能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风险。所以监管合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反应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形式的外部监管都存在根本性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既然被视为一种隐含合同,那么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就是它会使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是经过权威部门授权并得到监督的,那么它们理所当然是安全的。而且,监管者在阻止监管失灵方面的历史记录越好,投资者这样的印象就越深。然而,投资者必须认识到监管的局限性,监管无法消除所有的风险。而且金融市场和金融合同本来就包含着风险,投资者本身也存在发生决策错误的可能。(2)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大多数国家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但对施加于被监管对象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却没有数据可利用。所以精确计算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分哪些成本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所必需的,哪些是由于监管制度所强加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但它的意义却是现实的:监管任何时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判断,所以,偶尔的监管失灵是否可以视为监管体系(假使已经设计有效)的必要成本,增强监管的强度是否可以消除所有出现的监管失灵,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3)金融监管的激励问题。投资者认为监管者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端正良好的品行,而金融机构认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一些监管者所要求的具体规定。双方认识的差距还可能对监管一方和被监管一方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西方学者现在认为监管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所以有没有合意的激励就会影响执法的效果。拉丰和梯若尔及其后来者所发展的激励规制理论和新管制经济学为研究激励性金融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②

二、国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

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③

2.监管主体从分散走向集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分别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④

3.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权对银行的附属公司或银行的母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整个金融形势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二是统一监督标准和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督,才能使母行(或母公司)及其国内外分支附属机构在有效的监控下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⑤

4.金融监管手段计算机化。在监管方法上,各国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并且促进金融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⑥

5.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逐步统一资本充足性的国际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也普遍强调区别对待,强调监管灵活性和依赖经验对监督的重要性。⑦

6.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陛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⑧

7.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在美国,先后开放银行从事公债回购以及以子公司方式经营证券承销业务。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提出将所有金融机构的管制(包括银行的监管)归到证券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⑨

8.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⑩

9.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

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⑾

10.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金融监管的实践表明,外部金融监管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监管的程度无论如何细致而周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而功半,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的银行家协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尽管金融业公会组织在各国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比较重视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⑿

11.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制定的《资本充足协议》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使用公共信息确定其风险加权资本,根据评级公司的评级确定信贷风险权重,新框架的适用对象仍是那些在国际业务领域活跃的大型国际性银行。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关于新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建议,将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所针对的范围更大,涉及所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该规定试图将真实风险与资本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⒀

1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监管模式及具体制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日趋接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二是美国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即英国不断走向法治化,注重法律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⒁

13.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国际化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公务员之家

14.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经营,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⒂

三、结论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释:

①③④吴源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6,(9):32—35.

②张慧莲.论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最新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4,(6):18—21.

⑤⑥⑦⑨⒀高峰.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4):24—26.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也在不断的健全和发展,无可厚非,其运行效果明显,监管方式不断趋于专业化,监管效率不断提高,监管框架也不断趋于统一化,使得我国货币制度和货币策略不断趋于完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在世界金融市场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析现阶段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多种经营的冲击

所谓的多种经营,就是指混业经营,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主体开展业务金融业务种类比较多,涉及到证券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以及保险业务等。这种混业经营的方式在世界金融市场的促进下,呈现出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局面。如光大集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分行监管体制,它是奠定在不同行业基础上的,以健全分行监管体系的方式去实现对于混业经营的管理,显然金融制度比较滞后,必然导致出现监管效率低下,失去实际作用的结果;假设以多种监管部门联合监管的方式去实现管理和控制,将使得监管出现重复和错位的问题,监管效率同样处于低下水平,还使得监管的成本大大增加。

(二)外资金融的挑战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融合到世界金融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无疑使得很多的国际跨国金融机构进入到我国金融市场,一方面不断丰富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另外一方面使得我国金融产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其金融经验多,产品和服务意识强,对于风险的把握能力优越于我国金融机构,其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风险控制方法上都远远超过我国企业。反过来看看我国的金融主体,其经验不足,风险控制意识不强,经营能力不足,难以创新金融行业监管体制的局面。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内的诸多问题

详细来讲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一,宏观监管框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其主要反映在金融监管执行者自我定位不明确,使得其监管效率处于低下水平,常常出现的监管目标和监管方式的不吻合问题。尤其是我国现行的分行监管模式使得金融监管在法律上受到局限,三会分管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业务交叉情况普遍存在,监管责任严重缺失,导致监管效率大打折扣;其二,监管方式单一化,监管内容局限性很大。一般来讲,我国会以行政手段的方式去实现对于金融市场的管理和控制,很少使用到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使得监管的权威性大大缺失,出现随意性强的特点。再者从金融监管的内容上来讲,我国监管都是以市场准入和市场经营为主要内容,严重缺乏企业经营状况和退出市场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最后,从监管的范围来看,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商业银行,缺乏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其三,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缺乏法律上的支持。也就是说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于;缺乏产业基金,私募资金的法律法规,现行法规细节内容不多,多为笼统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时代感,难以有效的处理经济转型期间的新问题。很明显上述缺陷和不足的存在是有深刻的原因的,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还处于低下水平,在监督和管理能力上还欠缺很多,难以实现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相互依存,这样的关系使得金融市场面对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使得金融监督工作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实际情况。

二、如何在经济转型期间实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健全

在经济转型期间,如何有效的实现金融市场的运行,实现对于金融风险的规避,是现阶段金融监管工作的重点所在。对此,我们应该一方面不断探析自身金融监管体制健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不断实现监管体制的调整和改善。另外一方面,积极借鉴国外在经济转型期间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和教训,不断夯实自身金融将官理论体系基础,如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和欧盟的《巴塞尔协议III》。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金融监管体制的构建工作:

(一)详细确定改革目标,明确落实改革责任

在经济转型期间,强化金融监管工作,实现宏观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改革上。对此,我们需要明确自身改革目标,以实现金融市场公平,公正,有序发展,最大限度的规避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详细来讲,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不断开展自我金融监管工作的剖析,以科学的指标去考核,找到最切合实际的改革切入点,以不断健全改革目标的内容,实现改革体系的全面建设;其二,以岗位责任制实现改革责任的界定,理清不同部门主体在金融监管过程中的职权,保证其各司其职,做好金融监管工作,以落实改革责任,达到改革效果;其三,树立正确的监管观念,以鲜明的时代特点,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去实现金融体制的创新,保证找到最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新模式。

(二)健全监管体系,形成危机预警体制

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金融监管框架体系结构,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在此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金融监管主体地位上,实现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监督和控制。对此,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资本监管,实行动态资本拨配制度。一般情况下,在资本资源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下,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往往需要大量积累自身的资本,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金融市场的经济效益;在经济不断衰退的时期,需要不断减少资本数量,以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说,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情况,去界定自身监管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从而保证其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性。其二,不断建立高、中、低三层预警体系架构,实现对于金融风险的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建议以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分类的方式去对于各种风险进行界定和诠释,并针对不同分类采取对应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保证以有效的科学技术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监管体制,探索改革路径

结合目前金融监管的分业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显然现阶段实行的分行业管理的金融监管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使得监管工作处于真空和重复的状态下,难以发挥出监管的实际功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经济转型期间高度重视,不断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监管体制的不断创新,实现改革路径的探索。我们可以做好以下的工作:其一,建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以渐进的方式去实现对于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方式的调整和改善。这是因为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以统一的金融市场监管模式去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是一件不切合实际情况的任务。其二,不断扩展金融监管协调的内容,健全金融监管方式,实现以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保证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其三,统筹兼顾,合理的协调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各自的职能,使得其各司其职,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职权上的冲突和重复。

(四)注重监管国际化,形成风险控制合作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是全球性的问题,其运行机制的形成不是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主导作用,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实现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借助国际上的资源,开展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实现金融防范体系的构建。详细来讲,要求必须建立全球范围内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运行机制,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预防出现全球性的金融风险。做好这个方面,需要我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跨境监管,有效地对跨国集团的经营进行监管和风险跟踪。加强国际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能够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地位。

三、结束语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9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一)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宏观趋势。1、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加强西方金融监管实践证明,不管外部监管力量怎样强大,监管如何谨慎,没有内部控制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这些都不一定有效。事实上,从巴林银行的破产就可以看出,若是银行制订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且严格实施,纵然是有别的原因引起的金融动荡,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的金融机构行业自律机制,也一直受到西方各国的关注。如美国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2、金融监管的市场导向和信息披露不断加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微观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整,主要是市场替代性规制。这为金融业的市场机制高效运行提供保障。信息披露是市场约束的基础,市场参与者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掌握关于金融机构准确、及时、有内涵的信息,而它们的决策本身又对金融机构的行为构成市场约束。因此,信息披露、透明度是西方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高度重视的。如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制定对所有金融机构采取同样的会计和披露标准,以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的约束作用。3、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各国之间的金融风险转移和扩散的趋势日益增多,金融监管全球化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近年来,环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如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成立了“金融稳定论坛”在东亚,中、日、韩与东盟每年也开始召开央行行长、财长会议以讨论地区金融问题。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加强了各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的表现。(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微观趋势。1、金融监管方式的新变化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从原来的只重视的外部监管转为内外部监管相结合,尤其重视调整和运用金融机构本身的正面作用。从传统监管者的角度看,只要制定好市场游戏规则,确保参与者遵守执行,就可以实现监管目标。可是随着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其缺点也不断暴露,因此,实施全方位的风险监管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管理自控机制,二是要求对信用风险,甚至是对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监管。2、金融监管手段及内容的新变化在监管手段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利用计算机和计量模型对监控系统进行收集、处理、评价和预测,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所采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应变能力,也使监管手段更加现代化。在扩大了监管的范围的同时又提高了监管效率。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的金融监管内容也呈现出标准化、统一化的特征,如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己经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文件规定和建议要求,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的监管标准和指导原则。3、金融监管范围及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在监管规模上,各国监管当局都更加看重监管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将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经营领域。而在国际范围内,则对跨国金融机构实施并表监管。另外,由于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实行分业监管的国家正在逐步缩小,各国在金融监管体制向一部分是混合监管,甚至完全分业监管模式转型。例如,银行从传统的贷款业务到证券投资,证券、保险等金融公司也开始向特定客户提供贷款。

二、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全面审慎的金融体制。建立和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是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改革的共识,这在美国和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已建立“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并积极进行金融监管的协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顺应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适应我国混业经营的趋势,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职能,识别、应对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更多对宏观层面的金融机构监管进行规制,但并没有成立专门负责消费者保护事务的机构,也缺乏处理消费者投诉和解决纠纷的机制。因此,我国有必要将金融消费者保护列入监管目标,建议在由金融监管部门联合消费者保护协会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赋予其监管金融机构行为、调查、处罚违规的权力,并执行与消费者保护相关的监管规则;同时,要建议专门接受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投诉建议的机制,逐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三)强化系统性风险的控制。现在不断发展壮大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使得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更加突出和敏感,任何金融领域的风险都有可能蔓延和扩散到整个金融行业,从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中国应当更加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央行的维护金融稳定的权力。其次应当立法赋予央行更多有效的手段和措施管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金融领域与金融稳定有关的事务。再次对于现有的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应当得到加强。(四)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中国的监管框架和市场监管之间的不匹配,加大了监管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导致监管范围的重叠和空白。分业监管更注重个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缺乏对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监管体系,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缺乏一个涵盖整个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这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框架才能更好地协调各金融部门之间的行动。

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是建设现代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的关键。在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立足科学发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改革创新,发展成为资本充足、内部控制严密、操作安全、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是我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简单、规范、透明、综合的管理体系,是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我国银行业引入现代管理技术的重点。(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监管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趋势的监管迟早会对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产生冲击和监管,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最后发展方向。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必然要求我国金融监管逐步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受到了挑战,出现了重复规制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微调。当前,可以根据我国现行的监管体系,建立国家金融监管局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监管。(三)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建设。尽管我国金融法制的外部环境在逐步改善,但从已暴露的金融风险来看,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已经直接威胁到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入世后,我国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最惠国待遇,享受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在制定法律法规、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国的一般性义务和具体承诺中的国际义务。因此,要结合我国的情况,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特别是金融监管法制的经验丰富的国家,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相关立法,并使我国金融监管和法律大胆接受国际法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金融执法机制和惩戒机制。有关部门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没有严格执行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必须给以相应惩罚,保证一切金融活动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四)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科学协调机制。首先我国银行业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如设立对最高权利机关负责的内审机构;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其次建立金融行业自律机制。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而金融监管相对不足,迫切需要建立监管部门发挥行业自律机制作用拾遗补缺。金融监管部门应建议、鼓励、引导和舆论宣传,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金融同业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国金融工会连接机制和对产业的保护,金融行业协会行业协调、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功能。

参考文献:

[1]严思屏.西方金融监管改革的理念评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3-55,60.

[2]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37-246.

[3]禹钟华,祁洞之.对全球金融监管的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3):41-48.

金融监管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协调;监管法制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复杂变革

学术界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改革,四大国有银行独立,国家成立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管,并开始转变中国银行的职能,同时我国分业监管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金融监管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1995年,我国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各个金融机构的权利和相关责任,我国从此进入了金融监管改革的全新阶段。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相继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自此我国金融业基本上形成了“一行三会”的监督管理格局。21世纪以来,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不断加强协调合作,确定了主监管制度,不断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制度,进一步维护了我国金融业的安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及金融监管法律和协调机制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二、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不足

(1)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经过我国监管体制的长期改革,我国己经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法律,但从我国现行的法律结构角度分析,法律规章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在法律的具体实施中又多依照规章制度执行。由于低等级规则,将导致监管缺乏权威,并且重复立法和法律冲突的执法和法律问题一直存在。我国金融业形成了“一行三会”的监督管理格局,但中央银行仍保留少有的监管权,同时,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也规定了银行金融机构发生信用危机危害到他人了利益时,我国监管机构就会根据法律进行接管,由此造成法律规定方面的重复。

(2)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够规范。现阶段“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下,各个金融监管机构所负责的部门不同,由于各部门职权划分或者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可能会导致监管不到位,比如重复监管、忽略监管或者同一个部门也可能需要两个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导致金融监管机构间的争议无法顺利解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业务的实效性。

(3)金融机构自律性不足以及缺乏社会监督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式,但金融监管中如果没有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那么再强大的外部监管力量也很难发挥它应有的成效。金融监管无法调动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约束力,就会导致我国金融市场中金融业内部自律性差以及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的情况。我国社会监督机制也存在不完善,有时会出现缺乏服务意识,并且我国社会公众对金融的相关知识以及法律等方面缺乏了解,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

(1)落实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全面建设。要顺应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这一趋势,制定与现行法律相配套的并且更加具有专业性以及协调性的法律法规,构建金融机构经营与监管的法律框架。从立法角度上来赋予证监会和保监会一定的权力进行监管,使二者能够真正做到依法监管,从而沉重打击滥用权利的行为。再者系统清理与当前的金融形势发展不协调的金融法规,我国现行立法将严格执行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分离,但在实践中,业务整合和交叉现象已经存在,必须清除这些不适应当今金融业务发展趋势的法律规范体系,如果两者内容不一致,应当取消按照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原则,如果两项法规对同一事项作了规定,保留其中之一即可,做到真正适应当前的金融法规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2)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我国首先应制定出明确的金融监管目标,各个监管机构才能做出相应的监管措施,否则,很难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同时要协调好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要加强中央银行的核心作用,还要高度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其次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的领导,金融监管机构要共同监督和协调工作,努力协调好“一行三会”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非专业监管机构共同担负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社会监督机制。金融监管中如果没有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那么再强大的外部监管力量也很难发挥它应有的成效。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必要途径,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要对工作业绩突出等行为予以奖励,对工作效率低下等行为也要予以一定的处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减少不规范行为。

(4)全面落实金融监管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监管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金融教学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与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发展现状相联系,课程内容的构建要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力求做到金融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弥补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金融人才的学科科目与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表现出的滞后性,提高金融监管人员金融监管理论以及法律法规素养。

作者:宋朋 谭新伟 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储一秀.金融全球化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J].财经界,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