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4 17:50:08

生态化农业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1

关键词: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发展极不均衡,占到总人口70%的农民仍然无法彻底摆脱贫困。目前,从地形来区分,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从区域来看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贫困区,包括云、贵、川及陕、甘、宁、新这些省区在西部12省区中又是自然条件最脆弱、贫困程度最大的省区。而这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基础的夯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囿于生态环境的急剧下滑、人口基数庞大等因素的制约,使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面临诸多现实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变我国贫困地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方是我国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不二之选。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的概念萌芽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最早由土壤学家Ai-brechew1(197O)所提出。他认为:西方发展石油农业进程中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直接诱因;我国学者叶谦吉(1988)[1]认为,生态农业的基础是借鉴传统农业的成熟经验,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所促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孙敬水(2002)[2]与叶谦吉观点基本一致,同时强调指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的培育与利用和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体、可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目前,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形成了南方“猪--沼--果”、北方“四位一体”的农业生态发展格局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所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其实质就是按照工业发展的思路来发展农业,是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建设遵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的有机结合。其基本内涵:是秉持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遵照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法则并运用农业产业化技术手段,立足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对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进行集约式开发,促使农村经济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式发展轨道。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政府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其宗旨就是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前提,充分利用区域生态优势,在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调整的同时促成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体系。在国家各项配套政策的扶持下,特别是在各地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生态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些贫困地区也正是依托区域优势资源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依然存在着基础薄弱、意识落后、技术力量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的诸多问题,对我国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阻碍,而破解这些问题“瓶颈”并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迈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也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

目前,对贫困地区开展的生态扶贫与开发工作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而生态扶贫的基础就在于对区域生态优势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为例,必须首先对该区域生态资源优势与劣势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和了解并进行合理配置,这是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步骤。(一)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1.丰富的储备资源。由于地理位和纬度空间的原因,我国贫困地区资源储备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为例,未利用的土地在全国未利用土地面积总比重中占到86.7%,草场的载畜量较低且低产田在可利用耕地中所占比重较大[3]。但匮乏的水资源也成为该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瓶颈”。而通过先进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尽快转变以往大水漫灌的用水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中西部地区节水潜力;此外,中、西部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与复杂的地理环境相辅相成,这也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生态资源保障。2.农业生态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工厂化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与农业生产内在的自然规律相悖,且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在所难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在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以及水库、湖泊的富营养化降低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鉴于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低水平的农业产业发展现实,致使一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被限制,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对贫困地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了制约,但同时这些资源潜力也为我国贫困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就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方向而言,立足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并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食品并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才会充满源动力,才能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态环境。3.建设生态农业化经验丰富。截至目前,我国对包括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试点推进工作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在思想上完成了由科研示范向企业化发展的实践性转变,在规模上由以往孤立的户、村逐步向着乡、县连片化的转变;在发展范围上正逐步由点向面的突破[4]。可以说,我国在建设和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化农业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而且已经具备了基于高科技生物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的整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技术,这些都将成为我国发展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保障。4.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优势。特色农业是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心,按照“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发展原则,结合当地气候资源并立足区域丰富的生态物种,着眼果类、烟叶、棉花、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稳步构建以生态绿色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化布局。包括内蒙古的乳品产业、新疆的番茄加工都属于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目前,这些带有鲜明区域特点生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起到很好的区域示范作用。5.国家生态扶贫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针对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与推进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的各项配套政策为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基础;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步伐的加快,广阔的国际市场为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打开了空间,立足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在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的同时增加特色产品附加值。这些有利条件,都为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区域生态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因此,各地政府立足各地的生态资源,拓展多层次的市场需求空间,稳步推进贫困地区的生态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二)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1.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高原、少雨以及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以西北地区为例,由于蒸发量大且降水稀少的原因,高原、荒漠及牧草生态系统相当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恶化状态;加之贫困地区空间维度分布的差异性、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贫乏等因素都制约了当地生态产业化的发展。绿洲农业难以在整个西北地区形成区域性优势,同时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沙漠化蚕食的现实问题。因此,从总体上看,缺水性的弱质农业是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在内的所有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区域性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因为长期的土地沙化及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遭受沉重打击。2.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内陆的封闭、地理环境的偏僻,加之脆弱的生态和人口素质结构的低下,导致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据统计,2015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7056亿元,其中,东部综合产值为4820.73亿元,占到全国45.03%的比重,中部综合产值为3680.58亿元,占比为34.38%,西部为2204.28亿元,仅占到全国的20.59%,同时,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我国贫困地区越发凸显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水平低等现实问题均对区域生态农业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力。3.劳动力素质偏低,发展意识薄弱。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可靠性保证一是限制农业人口总量,二是逐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结构。若不能尽快优化并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结构,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然而,目前存在的我国贫困地区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差的现实,成为阻碍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拦路虎”,而这个问题并非一蹴而就方能解决的。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形成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实施过程中遭遇了更多的困难,只能在技术含量少、竞争力低下的下游产业中挣扎,使得我国贫困地区非农产业结构性出现失衡,对于推动贫困地区整体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4.科技水平落后,扶持龙头企业困难。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引擎”就是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要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高效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高度统一的综合效应,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广泛应用是基础保障。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对于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农业成果的及时转化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但是,基于贫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育成熟程度不足等现实问题,使得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科技资源稀缺、相关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尚待健全,因此,扶持并壮大具有优势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缺乏必要的成长土壤。5.资金投入不足,缺乏资本吸引力。目前,经过部级各地政府的多年努力我国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形成了一些局部产业优势,但从整体效益规模上看依然不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贫困地区不具备自我积累能力、加上薄弱的经济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广大贫困地区封闭的经济区位和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农业产业环境对外部资本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信贷渠道不畅通、财政投入资金杯水车薪。资金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强劲的“助力剂”的作用,可以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由于资金供给的匮乏和捉襟见肘而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三、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产业化发展的选择路径

由于历史、自然、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一直都是走过度掠夺农业资源的路子,过度的依赖和开发不仅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同时也使贫困地区也陷入了恶性经济循环的“怪圈”。因此,我国贫困地区应充分着眼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一)创新发展观念,建构生态发展观。缺乏创新观念和意识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最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在推进贫困地区生态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一步就是更新发展观念、培育创新意识。对于偏远的贫困地区而言,受农耕文化的浸淫与影响,粮食和土地成为农民的“命根子”。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成为推动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障碍[5]。因此,唤醒贫困地区创新意识并建构与时俱进的生态发展观就成为应成为最新的工作突破口。(二)推进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农业设施建设是当前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工作。因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必须建构在完善的农业基础建设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对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加强生态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将产业结构完善与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地结合,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夯实基础。(三)明确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发展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应具体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对整个区域发展进行产业的优化布局并明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改变以往面面俱到、小而全的生产方式,而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将那些技术含量高、能够发挥资源优势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对象,秉持生态和绿色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且具有区域特的绿色生态主导产业。(四)培育绿色企业,创龙头企业品牌。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就是培育并壮大绿色龙头企业。相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在优质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上、政策扶持、市场服务和企业培育方面存在差距。因此,中、西部贫困地区应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企业的滋养与发育发展提供适宜的生长“土壤”,根据不同产业开发的规模和技术含量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着力开发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当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五)制定政策优惠,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生态扶贫”、还是政府层面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贫困地区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一是各级政府应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同时对各部门掌握的财政支农资金予以整合、集中使用,全面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二是应加强商业银行及对口金融信贷服务,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满足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生态农业产业化绿色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

参考文献

[1]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出版社.1988.

[2]孙敬水.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2.(87):32-33.

[3]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刊用规划[R].北京:国土资源部.2006.

[4]李金才等.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6).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农业生态化方面的困境尤为突出,如何协调农业生态化与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却还未引起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有必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困境与出路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各地方政府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一、我国农业生态化建设历程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农业生态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制定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从整体层面看,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其一,研究、探索与实践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生态化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我国,受到了国家领导、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后,国家生态环保协会也针对农业生态化发展召开了专门会议,会议不但确立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新方向,而且部署了相关研究和实验项目。至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农业生态化试点已遍布全国,农业生态化工程的类型也呈多元化发展,部分乡村走在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前列,受到了联合国农业环保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其二,增加试点、拓宽试点范围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1993年,我国农业生态化试点数量就已突破两千。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还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和保障体系。不仅如此,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农业、环保等部门共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农业生态化发展示范区,并对下一阶段的农业生态化发展方向、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同时提出了全面推广农业生态化的指导思想。其三,不断进步、长远发展阶段。2004年,我国政府在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农业与环保并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2010年至今,国家农业部门始终致力于农业生态化示范区的建立和发展,意在带动更多农业落后地区实现共同发展。从整体层面看,围绕农业和环保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化示范区已初具规模,与之息息相关的农业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也已初见成效。首先,我国已极建立起了以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为单位的四位一体农业环保体系,并为农业环境监测、农业污染治理和监督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次,在农耕地金属污染与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已经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农田普查工作,同时治理和改善了大量的污染区域,建立起了农业清洁生产的示范工程;最后,我国政府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污染源进行全面监控,并建立起了多个农业污染防治示范区,同时评选出了多个农业生态化政府化示范区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困境

(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第一,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生态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未能明确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范畴,没有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关法律细则,也没有借助农业补偿制度为生态化发展提供全面支持。第二,部分执法部门对农业生态化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不足,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足,同时对各执法主体关系协调不利,缺乏农业相关部门协同制度,导致农业生态化发展迟缓。第三,部分地方政府缺乏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化法律监督管理体系,未能实现监督管理部门的全区域覆盖,现存的监管管理部门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农业生产一线的深入调查与监督,未能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二)政府治理力度不足。第一,部分地方政府缺乏科学完善的土地制度,未能借助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手段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工作;未能将农业用地责任落实到个人,对滥用土地行为的惩治力度不足;未能在审批用地时全面考虑环境影响,也没有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土地征用的生态影响问题进行全面评估。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未能有效引导相关责任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也未能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经费、政策以及人员支持。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生态观和环境观,导致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是影响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妥善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未能通过就业指导引导农民树立起科学、全面且深入的生态保护观念,也未能鼓励农民利用家乡优质资源自主创业,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三)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第一,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现代农业制度不够完善,未能对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生态化发展进行有效鼓励,未能建立起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生态化的经济转移机制,难以借助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推动力度不足,未能以农业生态化环境和农民实际利益为共同出发点,从而难以借助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环保部门忽视了绿色农业科技的发展,未能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生态保护项目,同时对绿色农业科技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难以借助生态农业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化的整体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出路

(一)健全法律规制体系。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生态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应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的立法工作,明确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范畴,制定科学、明确的农业生态化建设方法、规范相关奖罚措施,保障法律条例能够全面覆盖农业生态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国家及相关农业、环保部门在制定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法律时,应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努力制定出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不仅如此,在立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还应始终秉承生态保护原则,努力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共同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引导相关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一方面,地方执法部门应严格规范相关人员的执法行为,引导他们明确自身权力、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执法水平。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应鼓励各地方积极建立执法监督部门,全面监督每名执法者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不履行职责、滥用权力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努力协调好各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各执法主体之间产生摩擦时,地方农业及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法律解决问题,同时全面了解各主体的诉求,努力实现它们的协调与统一。在遇到超出农业生态化部门权限以外的问题时,地方政府一定要积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从生态农业整体布局的层面考虑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科学且全面的解决。第三,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化法律监督体系,实现对农业生态化法律执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地方政府应组织建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农业生态化法律的监督工作,不仅要保障每个市、县、镇都要有专门的监督部门,还要为这一部门配备足够的人手,从而全面保证监督工作的质量;其二,地方政府应引导农业生态化监督部门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全面了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各类问题,全面调查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补贴的落实情况,同时还要将农业生态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借助多元化的考评手段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其三,国家应建立专门的农业生态化建设法律监管部门,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督体系,同时还要在各区域建立监督网点,使农民参与到相关监管工作中,赋予他们足够的监督权和建议权。(二)强化政府治理力度。第一,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科学完善的土地制度,提升土地审批程序的严格程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通过制定法规、制度等形式实现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工作。对此,区域土地主管部门一是要努力实现农业用地的规范化,严格控制城镇化发展可征用土地的范围和数量,尽量避免城镇建设滥用土地的情况出现;二是要把农业用地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个人,并与他们签订农业用地保护责任书,同时制定严格的惩罚手段,对滥用土地、保护土地不当的责任人予以严惩,从而全面保障农业用地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努力提升城镇化用地审批的严格程度,首先,在审批城镇用地时,地方政府应全面考虑用地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环境治理、保护益处大的用地,地方政府可赋予其优先审批权;其次,地方政府应选聘相关专业人士对土地征用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土地征用初期就对相关用地单位提出要求,努力将城镇、工业用地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第二,地方政府应完善新型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城镇的建立和发展。生态城镇是指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态化发展有机结合,在城镇建设中始终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要求,尽量减少新型城镇化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压力,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应引导相负责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并做出合理的建设规划,在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其生态功能,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其次,在新型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资金、政策和其他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聘请相关专家,让他们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完善生态城镇建设的基础工作。例如,东营市董集镇从2013年起,大力推进总投资7.9亿元的杨庙社区建设工程,2016年年底前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南展区11个村1535户4792人的搬迁改造任务,实现传统落后农村向生态城镇的转变。第三,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力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宣传能够引导农民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生态观和环境观,提升他们对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视程度,从而实现对大众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其一,地方农业和环保部门应深入农民群众,全面开展土地使用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丰富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环保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全民环保的社会氛围;其二,各区域应从生态环保专业人士中选出农业生态化发展监督员,定期到中小学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讲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其三,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在农业生态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向农民解读改善农业生态化环境、高产、高收的成功案例,使农民切实体会到农业生态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全面调动起农民深入参与农业生态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地方政府应做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农业用地被征用,农村剩余到动力数量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妥善安置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地方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应从就业指导入手,引导农民树立起科学、全面且深入的生态保护观念,鼓励他们在务工过程中,对相关工作的生态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利用家乡优质生态资源自主创业,帮助他们建立符合地方生态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模式,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收益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地方农业生态化建设的推动。(三)全面发展生态农业。第一,地方政府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现代农业制度。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此,各地方政府应在稳定农业用地关系的基础上改革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应从宏观层面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的管理工作,鼓励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带动农业生态化建设,建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生态化的经济转移机制,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提高地方的农业收益。第二,地方政府应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以保护农业生态化环境、提高农业收益为出发点,结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农业废物排放的减少和农业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这种经济模式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还能全面控制农业污染,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具体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种:其一,农业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会在比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实施,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土地资源、生态条件、气候条件等产业链节点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循环模式,努力借助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例如,徐州市官山镇徐州市近年来积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招引规模化生态循环产业项目融入兴业富民实践中,走上了龙头企业引领、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资源开发并驾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自身的“官山模式。其二,能源利用模式。这种模式涉及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地方政府可通过建立乡、村及个人沼气池的方式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农业垃圾排放的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循环利用的目的。第三,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环保部门应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及农业、环保部门应树立正确的农业科技价值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生态化建设,坚决制止牺牲生态环境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全力扶持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强绿色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对此,地方政府一是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同时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努力在全国各地建立起符合地方特色的农业科学技术精英团队;二是要鼓励农民与相关专家共同开展农业技术科研项目,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推动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同时,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借助生态农业推动我国农业生态化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成.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J].求实,2016(8):57-61.

[2]骆世明.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1-7.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3

1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渊源与内涵

1.1“生态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奥伯特(WilliamAlbrecht)于1971年提出的,并在欧美地区有一定的实践。在此后短短40年时间里,这一概念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国内外的农业生态学家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尝试,为生态农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并在环境方面、伦理道德方面及美学上能接受的小型农业[1]。生态农业在国外实践的过程中,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针对常规农业高投入、高消耗的弊端,尽可能减少外来工业产品作为物质能量的投入,充分挖掘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身循环和发展的潜力,通过资源及环境的有序利用和保护,实现农业持久发展。国外发展生态农业呼声虽然很高,但由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发展势头并不强,仍处于探索阶段[2]。

1.2“循环经济”带给农业的启示

循环经济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的,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针对对人类社会传统的线性经济的弊端,鲍尔丁形象地将生态经济比喻为用“太空人”式经济取代“牧童式”经济,这种经济体系能够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堆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其本质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3]。对于传统农业中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而言,用循环经济来指导农业生产无疑是一剂良方。具体做法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高产出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4]。

1.3我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生态农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有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用地养地相结合等一系列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这些都是早期生态农业的实践。“生态农业”这一名词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初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随后,全国各地展开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总结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如江南地区“桑基鱼塘系统”模式、北方山丘区以林果业为主农牧(渔)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北方农区在庭院内将种植、养殖业与制取沼气相结合的“庭院生态系统”模式等[2]。我国的生态农业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并吸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强调农、林、牧、副、渔大系统的结构优化,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未来农业的发展之路。

1.4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内涵及一般模型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是对传统线性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其核心环节是把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从而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理想的目标是污染零排放,形成农业生产的闭路式物质循环系统。它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因地制宜构建新型的农业生态系统,使这种人工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体系,使无机环境—绿色植物—动物—土壤—无机环境的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得以实现。

2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给河南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1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历程回顾

从2010年4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科学界定中原的内涵之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经过河南省内外专家论证,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9月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2.2关于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的解读

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一同被人们认可的,无疑是这样一个核心词———“农业”。河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被誉为中国的“大粮仓”,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任务。推进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对河南省的根本战略定位,也是河南省不容回避的责任。从概念首次提出,到成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实质操作,中原经济区的定位都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任务: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关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农业被放在首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建设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5]。

2.3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河南农业发展的最优化出路

综观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不管是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还是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都是以牺牲粮食和耕地为代价发展起来的,这对于有着上亿人口,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河南省显然是不可行的,河南的发展不能违背国家对河南粮食增产的基本要求。然而,面对人口数量庞大,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稀缺的事实,河南要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下大文章,建立多环节新型产业链,依靠农业带动工业、服务业,最终推动河南的城市化进程,达到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共赢的目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河南农业发展的科学之路,在推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巩固提升农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河南省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河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呈西山东川特征,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由中山、低山、丘陵过度到平原,基本地形分为豫东平原、南阳盆地、豫北山地和豫南山地。在规划农业生产模式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结合传统经验,因地制宜,构建值得推广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

3.1平原粮食主产区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河南的大半地区是平原和盆地,其中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94个平原、半平原县农业生产大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和加工业为辅[6]。河南省平原区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水、热、土组合条件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平原粮食主产区物质循环利用模式是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在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如废弃物的排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和循环利用,以期最大效率利用土地资源和能量,并有效地防止了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7]。常见的类型有作物复合型、农—林—果复合型、多元种植产业链延伸型、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庭院种养加结合型、粮—畜—沼—肥型等模式。以郑州毛庄蔬菜基地、黄河滩地奶牛—肉牛养殖基地为例,具体做法是以蔬菜栽培为基础,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规模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建立奶畜、肉禽、禽蛋、水产养殖等生产基地,利用农业高新技术生产高产质优无污染农产品,逐渐形成绿色食品开发产业化规模,经济效益显著[6]。

3.2水域生态系统农林牧副渔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以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生态环境的地区提出的。这一模式的早起成功经验是南方的“桑基鱼塘”,以其巧妙的设计原理,统筹合理利用资源,迅速得到人们认可并得以推广和发展。河南省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信阳地区稻田养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稻田养鱼既增加了养鱼的面积,又能以鱼除虫除草,鱼粪肥田水稻增产。近年来,信阳地区的一些农户又开展了稻—萍—鱼—豆复合型的试验:水田中种稻、放萍又养鱼、田埂上种豆。这样萍可作为鱼饵料或肥料,豆花、豆叶落入田中,既可肥田又是鱼的饵料,形成了鱼吃草、鱼肥稻、稻护鱼、萍助稻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8]。按照这个理论,可以再增加养殖鸭、鹅、农家旅游等环节,依托有限资源获得更大的收益。河南省沿黄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草基鱼塘是对这一模式的又一成功实践。如商水县汤庄乡的猪、鱼、禽水陆养殖模式,开封北郊乡郭楼村的稻、草、猪、鸭、鱼等加工、销售的种养加模式等都是水域生态系统农林牧副渔一体化模式的典型代表[8]。

3.3果园山林立体种养殖模式

该模式以果树及林木种植为核心,同时,选择合适的季节和作物进行间种套种,林间放养禽畜,在低洼地区挖塘养渔,放养鸭鹅,收获初级农产品的同时,延长生产加工产业链,还可以加入生态旅游、农家采摘、农家乐等休闲娱乐项目,最终实现果树、禽畜、加工农产品,如果酒、果醋、肉、奶、蛋、皮毛等,农家乐、生态旅游等多项收益,同时,作为天然有机肥的动物粪便,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及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良性循环的立体农业模式的设想。这种模式在河南省三门峡果业经济主产区较为普遍。三门峡自2002年提出发展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计划以来,经过10年的推广与实践,三大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可归纳为果品—加工—果渣—饲料—养殖———粪肥入园模式(简称“果—加—养”模式)、果枝—食用菌—废料入园模式(简称“枝—菌—园”模式)、果园—种草—养殖—沼气—粪肥入园模式(简称“果—草—畜—沼”模式)[9]。郑州市郊生态园区建设也是该模式的代表。以郑州市侯寨乡为例,利用7万亩涵养林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项目,如孔雀养殖、特种蘑菇种植、林下养殖场等,既能充分利用、开发既有资源,提升了附加值,又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0]。侯寨乡的樱桃沟,利用特色农产品打造樱桃沟樱桃品牌,积极开拓市场、在寻求樱桃深加工以延长樱桃产业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从科研机构请来相关领域专家,研制樱桃酒、樱桃醋、樱桃干等,同时,利用低洼地区挖塘养鱼,利用其品牌知名度和紧邻郑州市区的优势,吸引市民双休日、节假日来采摘垂钓、带动了农家乐旅游、餐饮服务业等一系列附加收益[10]。

3.4矿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大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和豫南的丘陵、山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原油田、永城煤田,义马、新密等地的煤矿、灵宝金矿、栾川、汝阳、信仰等地的钼矿、郑州至三门峡以西的铝土矿等。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产业的矿区,其特殊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地面塌陷,煤矸石和粉煤等工业固体废物侵占耕地、矿井水污染、水资源大量消耗,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围绕矿区特点规划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的目标。永城发展的“黑白绿”三色循环经济是矿区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典范[11]。“黑色经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群众,黑白经济兴永城。”是对当地经济的形象评价,“黑色经济”指煤炭产业,“白色经济”指粉生产和深加工,“绿色经济”指芒砀山生态旅游。永城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塌陷区的治理,在未塌陷区种植牧草和建设林地。如速生杨,带动畜牧业和造纸业的发展,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积水塌陷区,通过挖深垫浅,形成鱼塘和耕地,发展立体养殖,力求达到最佳综合效益;建设塌陷区湿地地质公园,发展旅游经济;加长产业链条,发展新型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构造“小麦—面粉—食品”、“种植—养殖—畜产品深加工”、林果、绿色蔬菜等多种产业链共存的生态经济;推行秸秆粉碎、过腹还田、生态沼气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1]。

4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决策建议

4.1思想层面

深入调研河南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困扰河南粮食增产的瓶颈,构建符合河南实际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大宣传,加深农业规划部门的决策者和农业生产者对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理解,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进而树立符合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消费观念。

4.2规划层面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运用生态工程技术,科学合理规划农业发展产业链,结合地区特点,由政府层面开展对当地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专题研究,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实施,提升农业生产领域循环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3制度层面

完善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设立奖罚制度,发挥利益驱动机制,鼓励农民创新农业生产。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提升农业循环开发的综合效益。完善农业生产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规范标准,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

4.4技术层面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理论体系,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依据“整体、协调、自生以及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技术原理,构建高效、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使一线农业生产者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4.5宣传层面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民宣传先进生产理念和生产方式,利用条幅、标语、展板、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典型案例和具体做法,引导农民创造性地改进农业生产。

4.6推广层面

重视对成功案例和典型示范项目的经验总结与推广。针对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提炼,完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利用科技下乡、广播电视节目、组织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学习先进经验的有效途径,缩短先进经验的推广周期,以点带面,推广典型,推动河南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光磊王智红工作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特点

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先行地区的太湖流域,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明显改善的同时,把生态、特优、外向作为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强调农业的生态功能,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努力协调保护和发展、产品产量和内在质量、经济效益和内部结构等之间的关系,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不仅降低农产品品质,也成为主要的污染源。环太湖区域随着化肥和农药减施工程的开展,已收到一定的成效。农用化肥施用(折纯)总量和单位量同步减少。从总量看,2011年太湖流域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25.65万吨,比2007年减少了2.994万吨,年均递减率为4.58%。从单位量看,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20.30公斤/亩,比2007年少施用5.76公斤/亩。单位面积施肥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南京地区,5年间减少了11.53公斤/亩。田间农药施用总量和单位量持续减少。从总量看,2011年太湖流域农药施用总量为1.44万吨,比2007年减少0.48万吨,年均递减率为5.61%。从单位量看,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为0.96公斤/亩,比2007年少施用0.34公斤/亩。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减少较快的是镇江和无锡,5年来分别减少了0.51公斤/亩和0.47公斤/亩。

2.禁止秸秆焚烧,促进农业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农村环境污染源之一,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率是综合利用秸秆的重要途径之一。环太湖地区农村秸秆粉碎还田机增长较快。2011年太湖流域地区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12905台,是2007年的3.64倍。由于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粮食作物产生,这里按粮食种植面积计,2011年农作物每万亩粮田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6.86台,比2007年每万亩增加6.20台。其中,镇江地区增加量最大,5年来每万亩增加了13.90台。

3.综合整治畜禽养殖场所,有效改善太湖水体环境

一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所进行摸底调查,排出限期达标的重点整治单位。二是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根据各个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方法,实行关、停、整顿搬迁;采用了干湿分离、建造化粪池、沼液过滤还田等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杜绝了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污染水体。三是加大投入治理资金的力度,如苏州市近3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对全市排出的多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治理。

4.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框架

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几种循环模式:主要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种养复合生态循环模式、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取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实施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如: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淳化生态牧场开展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粪水三级沉淀、曝气发酵和生物净化后用于饲料地、绿化地,形成“三圈一带”自流灌溉的循环型生态体系。干粪经过堆积发酵,还可用作肥料还田还茶,加工后的有机肥每吨售价20元,每年给牧场带来近6万元的收入,整个牧场达到绿色环保目标。

5.加强品牌建设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环太湖区域农产品“三品”基地和认证工作稳步开展。2011年太湖流域农业“三品”基地面积为851.90万亩,农产品“三品”认证个数为3639个。与2009年相比,三品认证个数增加了1145个。

二、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

太湖流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受市场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围绕太湖水环境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更加严峻。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面临以下难题:

1.水环境治理与农业循环利用目标难同步

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以来,防治水污染和修复湖区自然生态系统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的紧迫性。为实现太湖水环境的尽快好转,强制性的禁渔、禁养(畜禽养殖)、禁种(水稻种植)等行政禁令,在快速改善湖水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农业有机循环链条的断裂,造成了农业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降低,原有的种养立体循环模式被破坏,产业内部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耦合性失去可能。例如,畜禽粪便本是农作物有机肥料的天然来源之一,对养殖业的普遍关停造成了生态农业投入成本的快速增长,人为地中断了种养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太湖流域的一些强制性治理措施带来了农业经营者短期经济效益的损失,导致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一方面,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为降低成本,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更倾向于使用可快速带来显著效益的化肥、农药。另一方面,重产品产量、轻产品质量,更关注提高农作物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不愿意花费力气开发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资源,通过较长期的改变土壤质量和产品品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改善。

2.发展需求与供给能力存在差异

生态农业建设不同于传统农业,其设施性、标准化等高要求,需要获得充足资金、先进技术、稳定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协同保障。就当前而言,这些要素供给还远远不到位。从资金投入来看,生态农业资金缺口大。根据镇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41.7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资金总额达9.6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2300元。其中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补贴、秸秆还田等耕地质量建设的投资总额有1.8亿元,平均每亩需要投入434元。从技术保障来看,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现代技术支撑与应用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滞后的现状存在矛盾。由于科研、教学、推广与生产需求相脱节,生态农业的诸多技术尚未成熟,急需典型性强、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挖掘和提高,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技术、小麦水稻收获后的集中晾晒技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从土地稳定性来看,农业的弱势地位导致农业用地因规划频繁变更,容易被工商业或公共基础设施侵占。农业生产周期性较长,对土地的依赖性强。规模经营农户往往还没等到土地变成“熟地”就被收回了,配套建设的排涝、大棚等基础设施也常因此遭到损坏,既不利于土壤持续改良,又动摇了农民对农业投资的信心。

3.经营主体素质与生态农业要求不匹配

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达到从事生态农业所需的理念、知识、技术等水平。他们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各种风险打击。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户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掠夺式生产屡禁不止,看不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开发的广阔市场前景。以特种农产品为例,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一哄而上,缺少长远规划,在对市场竞争估计不足的前提下,产品营销渠道不畅,价格变化频繁,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品牌效应及品质差异无从体现,经营收益大打折扣,经营信心因此动摇。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劳动力的难题普遍出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青壮年后备力量。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这样有正规编制的部门,也难以招收到对口农业大专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往往是“40、50”后技术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纷纷转岗。在果蔬等农业产业园,采摘、施肥、打药等生产过程仍需要大量劳动力,经常会陷入“招工难”的局面。

4.扶持政策初衷与实施成效相背离

首先,省级层面主要出台导向性方针,多数措施以地方制定实施细则为主。因地区差异大,又以地方自行配套资金为主。有利的是更加符合地区实际,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推广的快;不利的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又必须实施生态种植业的地区推进力度显得不足。加强统一标准的制定、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十分迫切。第二,已有政策或因时间演进效力降低,或因对实际状况了解不足而执行力减弱。例如,一些污染治理工程或生产经营工程往往由非农业部门下达,因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把握,造成投资大而收效微的后果。如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项目投资可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万顷良田工程需要大块成片土地的整合,涉及宅基地、渔塘、工厂等搬迁整理,但复垦整理质量粗糙,很难作为农业使用。第三,还有些农户急需获得的政策尚未出台。例如,推动生态种植业后期营销过程的配套政策比较缺乏,有些优质农产品因营销不到位而出现滞销、亏本的现象,影响农户或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如,大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农产品收获量大且收获期短,如果遭遇突变恶劣天气,无法及时收割存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缺乏大型烘干设备和正规晾晒场所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推进措施加快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步伐,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1.建立生态农业长效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省市县(市)三级财政对苏南太湖流域生态农业的投入。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农业的比重,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其次是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信贷投放。再次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生态农业地区、生态农业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

2.制定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生态农业补贴政策

首先,增加生态型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要逐步减少直至停止对苏南太湖流域地区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的政策性补贴,取消对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农资补贴,增加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货币成本。同时,对生产销售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机械除草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强化政策性补贴力度,并对农业经营者少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多用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和机械(或人工)除草的环保生产实行补贴,进行奖励。促使农业经营者进行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使苏南太湖流域地区过去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起来,增加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另外,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用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其次,增加生态型农业产业的生产补贴。一是加大以水稻为主的粮油生产的补贴力度。在工业化、城市化超前发展的苏南太湖流域地区,由于水稻生产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其生态和社会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生产粮食的经济功能。因此,要统筹城乡规划和空间布局,建立永久性的水稻生产区域。依托商品粮基地强化基本粮田保护,建立稳定的生产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预期;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无公害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对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和保有程度好的区域实行奖励,相反的给予惩罚。对于从事生态粮油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业经营者给予更多的补贴和奖励。二是加大荒山丘陵地区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的补贴力度。对于进行丘陵山区农业开发的企业和农民,地方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人力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大“四沿”(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公益林种植区域和沿江、沿湖湿地保护区的补贴力度。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案中,设立为禁种(禁止种植水稻、果蔬等)的区域,目前以每亩每年400~600元标准补贴农民,明显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建立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生态公益林种植区域的公平合理的补贴制度,其补贴金额建议以上一年水稻产量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四是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农业发展和旅游服务业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重点是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增加生态型循环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补贴与奖励。一是重视传统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借鉴与利用。苏南太湖流域地区有许多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如通过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农作物的根茎叶、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沤制肥田,将河、沟、渠中淤泥清理还田等,增加土壤有机质。要支持奖励农业企业和农业经营者加工利用上述废弃污染物用作有机肥还田“变废为宝”。要研究开发农作物废弃物收集、加工、运输、还田的一整套方法。二是推广应用现代生态循环种植模式。苏南太湖流域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初步建立了五种循环模式,即种养生态化模式、工业农业循环化模式、生活垃圾农业循环模式、蚯蚓生物处理循环模式和种养加沼气复合型循环模式。要强化资金技术的支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示范,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最后,增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补贴与奖励。对于农业废弃物应提高综合利用程度,通过机械方式或生物方式转化为有机质,一方面减少农业废弃物对水体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增加有机质的生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如推进稻麦秸秆还田、以及蔬菜藤茬沤制还田,建设秸杆气化站或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进一步加速相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速度与处理能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特别是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开展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加快引进和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及配套的草捆装运机等,为秸秆后续利用(如:秸秆气化炉、造纸、发电、编织、制绳、菌菇养殖、饲料生产等)提供服务。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机制及措施。

3.减施化肥农药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大力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推广有机肥和农药的替代品使用,应是今后生态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减少化肥面源污染。对使用商品有机肥的经营主体,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节对商品有机肥生产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和有机肥“零排放”农户的三方补贴。强化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机结合,与培植基地种植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加强农药污染源头控制,采用多项成熟的减少农药用量物化技术,辐射到村。严格控制高毒、高残化学农药用量,在流域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农药替代了高毒、高残农药。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方便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农业生产中对其过分依赖,结果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建议取消目前的农药补贴,转向补贴推广绿色植保工程:如频振杀虫灯灭虫技术、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加大病虫统防统治力度。对连片50亩以上规模基地当年新添置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穴盘育苗、养鱼网箱等先进生产设施。

4.培育生态农业经营主体

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三大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主体的壮大来提升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主体的力量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身份来源主要涉及五大类,即“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种养能人”、“农村干部带头人”。但他们几类的个体特征、创业背景以及优势劣势却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为上述五类群体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创业条件,并且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首先,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重点扶持“年富力强”的经营主体。“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是“年富力强”的农村创业者群体的代表,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从长远看,应扶持这两类“年富力强”的经营者。尤其重点鼓励种养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农业,要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对承包土地经营的,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等优先提供担保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等。其次,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要大力扶持“强效辐射”的经营主体。由于在生产资本、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家”是最有经济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的经营主体。通常情况下,他们投资或开发的项目规模比较大、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因而对周边农户或相关产业农户的带动效应比较大。因此,从现实经济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大力扶持这类经营主体从事生态农业生产,为他们提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从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再次,从社会效益角度看,要积极扶持“土生土长”的经营主体。农村种养能人和农村干部带头人一般是来自于传统农户,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的转型与发展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而且对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出现,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又可以维系一大批农业经营者的热情。因此,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当特别关注这类“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鼓励他们按产业布局,建立农业产业实用人才实训示范基地;鼓励他们组建能够吸纳分散小农的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合作社,并为他们提供包括信贷、技术、保险、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5.构筑生态农产品质量监督及流通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既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属性,也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手段。各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农产品质量管理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监管、监测、追溯、宣传、培训及相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建立现代型、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平台,提升生态农产品流通水平。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和“农贸对接”等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城乡超市和企事业单位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采购生态农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

作者:张玉庆徐曙东高珊曹明霞工作单位:江苏省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第三篇

1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农业用水制约性显现

新疆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97%,从新疆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来看,2005-2010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0.74%,第一、二产业平均增速分别为9.08%和12.62%,第二产业比重迅速增加,占新疆地区总产值的比例从42.4%上升到47.7%。与此同时,新疆的第二产业用水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5年的2.07%到2010年的2.66%,且第一产业用水比例略有减少,第二产业与生活用水则略有增加,这与新疆“三化”发展速度一致(表1),随着新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用水将会进一步下降。

2节水生态农业发展成就

新疆兵团自2001开始节水技术推广到目前为止,兵团节水灌溉面积已达73万hm2,新疆地方节水灌溉面积达100万hm2。建设无渗漏现代高效节水灌溉网络,田间以有压盐作用,而且最节水的膜下滴灌为主,逐步实现微灌化,输配水渠道管道化,河川径流水库化。加上膜下滴灌对耕作层的压盐作用,就会根治干旱地区农田的痼疾—盐化危害;节约的水扩大灌溉面积种树种草,建设绿洲高标准的防护林和田间林网,根治沙化;保持农田面积以维持生计,扩灌种草推行1∶1大比例的草田轮作,加快提高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治农田肥力退化,根治了土地沙化、荒漠化、盐渍化,为建设绿洲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了前提[2]。

2.1节水生态农业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由于绿洲农田几乎全部处于干旱地带,农田作物需要全生育期长年灌溉,农业总用水量达460亿m3,灌溉水占可利用水资源的比例达97%以上,新疆目前传统灌溉网灌溉水资源用量13500m3/hm2左右[2]。现新普遍采用膜滴灌模式,水资源用量只有4500m3/hm2左右。一般节水率都达到50%-60%左右。水的利用系数提高到0.52,提高了近50%。采用无渗漏灌溉网络后,全新疆0.03亿hm2灌溉面积节约总水量达到325亿m3。若推广应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用水量可减少50%,把这部分节约的水用来在低产田地块上种植饲草或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既可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形成种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从“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平衡。这样,一能增加农场职工收入。二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农业内部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走出一条快捷、有效、可行的新路。

2.2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常规灌溉的棉花平均产籽棉3450kg/hm2,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棉花平均产籽棉4200kg/hm2-5250kg/hm2,平均增收约3450元/hm2。棉花是新疆兵团的主要种植作物,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肥料、农药、灌溉用水及人工。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在施肥方面:通过人为合理科学的调控肥料,在灌水过程中把肥料放入其中,在灌水过程中同时达到施肥的效用,与传统的施肥相比,可以节省肥料20%-25%左右。在农药喷撒方面: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水的输送方式是采用管道进行运输,可以有效避免了病虫害通过水进行传播,除此以外,地膜附近较干燥,缺少病虫害生长的湿润环境,可以节省一些用于除草、杀虫等农药的使用,据统计,可以间接节省农药10%-20%[3]。在人工方面:采用膜下滴灌后,田间工作人员主要检测田间水量,定期进行灌溉,与常规灌溉工作相比,他们主要观测水量仪表,控制操作阀门,并且一些肥料、农药都可以通过膜下滴灌进行完成。田间工作有很大的减少,人工管理棉花面积也从过去的2-3hm2提高到7-8hm2。

2.3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新疆农业结构较为单一,结构性高耗水情况普遍存在。解决居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长期以来,灌溉农业基本上是以粮食及棉花为主的种植业。以2002年为例,农业种植比例中,粮食种植面积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3.43%,小麦、水稻的种植面又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9.59%,棉花种植比例40%。由于作物生育期的年耗水量,小麦在450mm-500mm,玉米的耗水量在600mm-700mm,水稻耗水量1000mm-1200mm,棉花耗水量900mm-1000mm[4],从农田水分利用效益分析,新疆农业处于一个结构性高耗水的状况,部分灌溉作物的生产成本与产出基本相抵,农业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加快发展以“节水增效、保护生态”为核心的节水生态农业,大力提高有限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新疆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农作物产量形成和产品品质的提高。新疆是我国棉花、糖料、水果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新疆地区还有约有0.08亿hm2未开发的在水源、耕作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可作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田。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合理配置和开发土、肥、水、光、温等资源,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建立起农牧结合、粮经结合、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节水生态农业结构,提高农田产出水平,减少旱灾威胁,走“节水致富”的良性发展道路,对促进新疆农业的多样化生产,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膜下滴灌有效解决土壤盐碱问题,改善植棉区土壤环境,促进棉田的可持续利用。棉花的膜下滴灌容易使棉株的根系周围形成一个较低的盐区,能极大提高棉花幼苗的成活率。膜下滴灌由于是采用的深层渗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板结并且提高棉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由于减少了灌溉用水,增加了向河道下游的下泄水量,一些已经萎缩甚至干涸的湖泊重新恢复活力。同时,利用节余下来的水种植芨芨草、红柳等植物作为防风林,使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不同区划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按照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等将其分为生态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区、农牧业主产区、城郊经济发达区、绿洲边缘节水区和的近沙区等五个区划。每一个区划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3.1生态资源较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区———生态资源开发模式

该区域主要包括新疆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和和田地区,生态条件较好,属于偏远地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其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该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区域的经济主要是效益较低的传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要收益,并且农村区域内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极为缓慢,农牧民收入很难保证[5]。基于上述理由,该区域的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重心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通过开发当地生态资源来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重新对该区域的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位,通过对当地资源环境的开发转化为节水生态农业的增长优势,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高效率发展,也其可采用生态标志型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模式。该模式的做法:一是确定地域内的生态资源类的主导产品。主导产品要根据当地的经济、资源和区位等条件初步进行选择,然后要结合市场的导向,政府的扶持政策等方面,最终确定自己的主导产品。二是对生态标志性产品进行认证,保护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相关的认证部门对生态产品进行认证,既保护了产品不被模仿,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三是构建专业化的生态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对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规模效应,还能带动当地就业,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生态产品,进而生产出富营养、多功能、多系列的安全食品,实现生态标志型产品的规模效益。如和田的红枣、青河的沙棘产品等已享誉全国。

3.2农牧业主产区———“农—林—牧—加”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地区、博尔塔拉州地区,农牧业较发达,形成了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优势产品的基地,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40%左右,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0%左右,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一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副产品产品效益比较低,产品是深加工附加值不高,农牧民在增收方面不太容易,并且随着当地经济和人口压力的增长,对当地的土地资源有很大的压力。该区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是在继续发展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对这些产业进行生态化升级改造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该分区采取的为“农—林—牧—加”复合生态运行模式:(1)以生态化的方式改造现有的比较发达的种植业。一是改善现有农田生态环境。利用滴灌节水技术对农田进行林网化改造,对区域内农田统一规划,铺设节水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二是调整现有的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由传统的粮食类生产或者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生产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为区域内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原料。三是实行林果、粮经立体生态套种的复合模式。依据作物不同的生长特征,在林果类前期的生长阶段进行套种粮食、经济作物等瓜果类。如在棉花地套种茴香,在果树中套种打瓜等,通过这些复合形式的套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获得更高的单位收益。(2)以生态化的方式改造现有较发达的畜牧业。一是实施林果—畜禽复合生态种养工程,在林地或果园内放养各种畜禽动物。放养畜禽应以野生取食为主,人工饲养为辅,以便达到生产出更为优质、安全的多种畜禽产品的目的。二是建立大型生态养殖场或养殖基地。其中,养殖应以畜禽动物养殖为主,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以此达到生产优质畜产品。同时,还应围绕基地来对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供给,积极引导产业集聚,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还要通过对企业和农户全过程的生态化生产和销售,达到发展龙头企业和绿色品牌,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6]。

3.3城郊经济发达区———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昌吉州、乌鲁木齐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城市化程度较高,农村人口较少,第二三产业较发达,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0%左右,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这一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的功能和结构比较传统,农业投入大、劳动力成本高、产品无法满足都市的需要。该区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为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充分利用城郊地域优势,结合高科技种植技术,多依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形式,集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根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都市需要,围绕着生态功能来对农业生产的目标和功能定位进行调整。使服务于基本生活保障的低级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于都市生活需求较高级别的农产品和服务的现代的、开放的农业生产。(2)用绿色健康的理念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无害化和全过程的清洁生产。(3)根据都市目前的休闲的需求,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面建设生态村,使这些区域不仅成为生态产业发达的区域,提升居住和消费水平,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的区域,以便吸引城市人到这里居住、生活和休闲。

3.4绿洲边缘的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系统脆弱,承载力有限,且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主要以农业为主。该区由于环境因素,处于绿洲边缘,生态比较脆弱,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面临经济贫困的问题。因此,该区域在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通过引进生态恢复技术,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生态产业。主要是以自然保育、恢复为主,辅之以人工过程修复受损的生态功能。(1)通过建设灌排系统,引进优质牧草品种和科学确定载畜量等措施,以减少对天然草场的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对一些沙地或天然草场进行改良,为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饲料,并在绿洲边缘的草场建立防护林,防治由于风沙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侵害,造成草场的退化。(2)继续实施和加大退耕还林或退牧还草工程,在不适合耕种的耕地上种草或树,以便达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采用草地围栏工程。用围栏把一些生态退化的草地固定起来,防止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地的破坏,达到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目的。二是采用轮放的方法放牧,避免由于过度放牧造成草场的超载,最终保障了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3)以人工方式建设家庭生态牧场。这种模式是在绿洲边缘把散养放牧方式固定下来,建立家园,不在采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目前,在新疆牧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牧业为主,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和人工种草的方式固定下来,适度发展基本的农业生产。这种模式通过人工的方式提高牧业的产量和利用率,保障了生态的可持续性。

3.5近沙区———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

该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地处库姆塔格沙漠的近沙区,是绿洲和沙漠的过渡带,水资源较丰富,荒漠化、盐碱化较重,选择耐盐碱的植物建立乔灌草复合带,不仅利用了绿洲生产废水(农田排出的微咸水),有效防止了绿洲次生盐渍化侵蚀,还形成了巨大的绿洲生态屏障,改变了传统绿洲防护(农田防风林)格局,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这一地区生态农业现代化路径为发展沙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沙区生态产业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立足当地的水土光热资源,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生态—产业—技术”模式。(1)建立荒漠生态保护区,发展荒漠生态旅游业;该模式的做法指一些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达到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的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模式。如新疆兵团150团的驼铃梦坡荒漠生态旅游。(2)配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大造防风固沙林带,封滩育林育草,加大“绿色生态屏障”规模。(3)大力实施“白色革命”,推广温室技术,发展地膜粮食、棉花和温室大棚蔬菜瓜果等现代设施农业。(4)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沙产业。自从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为我国防沙治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沙漠也是一种资源,它的光、热等资源为一些如肉苁蓉、甘草、锁阳等中药材原料提供生长的空间。如新疆兵团149团建立人工种植滴灌梭梭肉苁蓉667hm2示范基地,接种肉苁蓉200hm2,目前已经有所成效,单产鲜肉苁蓉150kg/hm2—3000kg/hm2,产值在30000元/hm2—45000元/hm2,并且是一次播种多次寄生,一次寄生多次采割,经济效益可持续5—8年。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同时农户又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极大促进的近沙区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措施

4.1节水生态农业与环境“一体化”政策节水生态农业与环境政策的“一体化原则”是指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将环境保护政策纳入其中,环境与农业发展综合决策。一体化的环境政策要求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农业经济政策的早期就对环境问题加以考虑。由于一体化是一个双方过程,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时也应全面考虑它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要求政策制定者按其政策对其他所有部门目标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2政府应加强对节水生态农业的政策扶持,构建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在新疆绿洲发展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加大对节水生态农业各方面的建设,如购买节水灌溉的设备和引进节水先进技术,这些都会加大新疆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在农户身上。为了弥补农户在发展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损失,政府应该对节水生态农业提供扶持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7]。为此,要首先健全节水生态农业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然后成立一个节水生态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的运营机制此外,遵循分类补偿原则,逐步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措施。

4.3水利政策法规建设制度是节水的重要保证。节水也成为新疆农田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新疆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有关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管理、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颁布实施了《关于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自治区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塔里木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自治区河道管理条例》、《自治区水文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暂行办法》、《自治区凿井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湖泊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土保持防治费和水土流失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全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利工程价格核算办法》等细则办法,初步形成了水利法规政策体系。为开展大规模节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农业机械化;作用

我国农业发展极易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多地少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人们为实现对农产品数量的追求而忽视环境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在过量使用化肥以及农药的情况下导致土壤办结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出现,严重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退化,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现象也在此种情况下出现,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改善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吸收就是指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生物、环境之间能量转化生物间相关规律都可在这一过程中被利用,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实际规划以及组织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实现对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的严格遵守,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效无废料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该系统具备综合负责、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为能量转化最高、物质产出率最大、资源保持最好、经济效益最佳。这是促使农业实现优质高效生产的主要目标。在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可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高效统一的目标。

2农业机械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机械生产工具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存在于人类建设生态农业的诸多因素中,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源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机械生产工具可对其进行直观体现。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与农村工业化进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同时可对农村小康社会是否能够顺利建成进行直接的作用与影响。机械化进步可以说是现代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前提。2.1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作为核心与基础对其进行支撑,这也是是实现先进农艺技术推广与应用目标的基础与前提。例如人力以及畜力没有办法充分完成土壤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免耕播种等一系列工作,为促使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必须借助农业机械。2.2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综合利用是现代化农业建设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与前提,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以及基本条件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生态农业建设角度来说,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的装备对其顺利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促使生态农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如通过机械化手段施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化肥的使用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机械化手段防虫治害,能将农药充分雾化,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2.3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措施。对生态资源以及环境进行保护是实现与建设生态农业首先需要满足要求,同时也是其必须满足的要求。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工具对其进行支撑,从现代农村基础设施角度来说农业机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这可充分说明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我们可将农业机械化视作为一个子系统,主要是在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中逐步对活劳动进行逐步替代。在提供先进的工程设备与技术方面我们必须得到农业机械化的支撑,这也可从根本上实现对生态农业措施实施与建设的保障,进而促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注意生态经济也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为明显的发展。2.4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对生态农业今后的进步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节能高效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可在合理开发绿色能源的基础上促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生态农业建设自身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是促使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得以降低的重要手段,并可帮助农村实现逐步向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农业机械化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能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业机械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技术不能替代的。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机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深入研究农机与生态农业之间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探索和进取,掌握生态学的原理,以农业生态理论为指南,大力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把过去受到了破坏的生态农业恢复过来,并逐步建设成一个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生态农业生产系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桂珍,魏亚光.浅谈农业机械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J].山东农机化,2012(3):13.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5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至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后工业化农业阶段十分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之同步提高的唯一方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善生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如通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育种,培育农业生物的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另一类是调整生物的外部关系,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新的生产项目,建立新的食物链。这就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的应用。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尝试过取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多种替代农业形式,如带有反朴归真色彩的自然农业,带有哲学色彩的生物动力学农业,注重土壤基础作用的有机农业,开展新物种引进的再生农业等。生态农业也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但是偏重于小型个体农业,且投入主要靠内部独立循环。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科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倡导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的生态农业概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概念不限定农业规模,而且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并不全盘反对。

我国当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农业企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等,都是围绕农业的经济目标提出来的。生态农业也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也可以同时实现这些提法,而且由于注意运用事半功倍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持续推动,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外部投入低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民有很多自然生态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累积,如地力常新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等。这些经验就象传统的地方品种资源一样宝贵。生态农业十分注重对优良农业传统的继承与吸收。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倒退。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也十分重视对高新科技的吸纳,如节水农业技术、控释肥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农业的生态合理化方向要求逐步用低物耗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替代高物耗低科技含量的技术。

4.生态农业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辨证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一个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指导农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上有意义的一个完整单元通常是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和一个村等经济单元或行政单元。在生态上有意义的则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景观区和一个小流域等。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兼顾考虑经济和生态的、农业实践中较稳定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系统或单元,可称一个农业模式。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可称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育种方向方面,培育抗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在植保技术方面,更多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水患;在环境建设方面,减少工业和城镇排放物对农业的污染等等。然而,发现、评估、设计、推广和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才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紧缺,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都很密切,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要解决诸如农林牧副渔的资源分配、耕地无休闲的轮间套作与培肥、秸杆和动物粪便在肥料、燃料、饲料利用间的冲突等问题的过程中,巧妙的协调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具有较稳定结构与功能的、采用适用配套技术体系的和适合各地特点的农业模式。农业模式按其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可分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要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南方红黄壤区,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黄淮海盐碱区,有建立引黄与井灌结合、林果粮立体配套和种养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内蒙草原退化区,有控制放牧强度和加大水肥投入的草库伦模式。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要解决光、温、水、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是对高水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西北的集水农业模式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华北的庭院农业模式利用了通常被忽略的庭院资源。近年在北方推广的大棚、猪、沼、菜“四位一体”模式和南方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是指生产不含污染物的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在国外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国内也有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尽管标准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中以绿色食品发展较早、较快。绿色食品生产不仅涉及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技术改进,也涉及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广东徐闻的海鸥农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他们能多年不施农药、少用化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一头牛、两头猪、三亩茶、六亩蔗”加防护林网的系统模式。

5.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民通过世代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通过对农民实践的各种农业模式的广泛调查与考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与例证。然而,也有不少失败的、短视的模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筛选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并且对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环境评价很不一样。基于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环境评价有一套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然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通用评价标准的努力都失败了。这是由农业生产目标的多样性和生产结构的可塑性决定的。因此,评价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建立是否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否决标准和衡量生态农业模式水平的相对标准。所谓否决标准是通过对农业模式的评价,只要不满足社会基本供求平衡、经济最低收支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不恶化的最低要求,即表明模式不可持续,可被否决。所谓相对标准是农业模式的好坏只能与条件相同的相邻模式或系统自身以前的模式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大量农业模式的评价、筛选,可以寻找到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雏型。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随气候温湿梯度、流域地形梯度、城乡经济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揭示这些模式的组建规律和收集整理模式的组建参数是生态农业建设从经验阶段走向理性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生态农业设计的基础。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经验阶段,实践走在理论的前头。过去,我国也尝试过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但模式过于复杂的倾向较为普遍,另外模式过渡问题也常被忽略。有些为农户设计的模式加了很长的食物链与加工链,种养项目多达二十种以上,生态上象是合理,但实际上却行不通,经济上也不合算。农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生态农业模式通常要三到五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中,系统要建立新的土壤肥力平衡、害虫天敌平衡和经济收支平衡等,有时还可能由于旧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确立,出现短期的不利效果,如产量低、害虫多和收入少等现象。认识转换期规律,有利于全面评价模式,并有利于制定适当措施,克服转换期的困难。

6.加速中国农业发展中生态合理化的实现过程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农业总体上刚越过求温饱的阶段,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比较自觉、比较热切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要加速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合理化,避免重大生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有远见卓识、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强化自上而下的配套立法与行政措施。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合理收费收税和建立奖惩制度等。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特别是象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这类生态灾害的报道,大大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在普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让更多人能自觉应用有关协调、平衡、循环、再生原理主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定配套地方法规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但最迫切的是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茶生态;农业政策;经济思考;方向研究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发展中,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技术体系尚不完善以及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导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农业发展推进的步伐缓慢。因此,需要重点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茶生态理念的相关内涵,探索生态农业领域改进措施研究,以便提升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和效率。

1内涵界定:茶生态、生态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政策的内涵

1.1茶生态内涵。茶是我国文化的核心,从茶的种植、生产到加工,均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茶所倡导的生态理念,不仅丰富了茶叶产业内涵,更成为茶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当前理解和认识茶文化时,应该以茶为基础理念,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内涵。茶生态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茶的生长、种植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无论是我国传统的茶叶种植,还是在向世界各地推广茶叶种植,正是普遍遵循了茶叶的成长规律,才奠定了茶的“世界饮料”地位。另一方面,茶及茶文化倡导生态理念。茶所倡导的生态理念,主要是茶在采摘加工过程中,均倡导以生态环境、生态规律为基础。而茶文化所诠释的生态理念更多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平衡生态观。1.2生态农业经济内涵。生态农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下产生的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循环的农业生产和发展理念。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倡导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效益。生态农业经济包含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具体的农业形态,同时农业生态经济具有高效性,通过发挥智能、科学的农业技术和现代设备,从而实现生态农业领域物质、能量的循环、多层次以及深层次的加工利用,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1]。1.3生态农业政策内涵。生态农业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政策产物。为了也有效推动和鼓励生态农业发展,政府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即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政策。我国的农业生态政策包括生态补偿、绿色补贴、减税、免税以及项目基金扶持等内容,政策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项目以及条件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以提升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效率。从经济视角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发展,本质上是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合理引导和调整,从而有效维护农业领域发展秩序,实现生态理念与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

2现状剖析: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经济是农业领域持续发展、产业化、生态化的重要目标,在智慧技术、产业经济不断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持续优化,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目标。由于目前对生态农业发展存在认知误区,生态农业政策与实际应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为:2.1生态农业的政策及实施机制不够完善。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只有政府进行政策的引导与经济的支持,才能够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率。虽然我国当前的制定的生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部分生态农业项目没有纳入到生态政策的范畴内,会导致部分农业项目的农民在相关的生态农业上,缺乏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同时在现行的农业生态政策的实施中关于项目审查与政策执行监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地区在生态农业的政策落实上存在效率低下等情况。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新方向,也是践行生态经济理念的重要尝试[2]。基于此,相关机构应结合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出台各类发展政策,充分引导生态农业发展落地。2.2农民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知模糊。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众多,但是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文化素质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导致大部分农民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过于片面化、表面化,同时对生态农业政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未能较好的利用生态农业政策。在生态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中,总是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从而造成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从政策出台背后的经济学视角看,只有将政策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才能实现政策的最大利用效能。2.3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当前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技术支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态农业涉及的项目比较广泛,具体的农业项目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导致生态农业项目的发展在技术上存在空白;第二,生态农业技术的人才不够,生态农业的的从业者绝大多数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在实施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但是在农村基层可用的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第三,技术推广程度不高,虽然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迅速,但是能够高效推广到农村,同时在生态农业中进行实施的项目,相对来说比例是比较低的。因此,在我国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技术体系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完善,才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3]。2.4生态农业未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在生产经营中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效益。同样,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从业者主要是农民个体为主的经营单位,同时也会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率低下,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难以提升等问题。并且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它需要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经营,并且在不同的农业项目中需要多种生态农业项目进行互相配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的效益增长。因此,当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小以及单兵作战的生产模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的重要因素。

3应对策略:茶生态理念下我国生态农业政策的发展建议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具体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茶生态理念的全面性、规律性为当前制定、出台和应用生态农业政策提供科学建议。因此,要以茶生态理念为指引,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诠释和推广生态农业政策,助力全社会形成生态、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3.1在具体农业实践中完善生态农业政策。茶生态倡导遵循基本规律,因此,要从生态规律视角探究生态农业政策的优化方案。生态政策具体实施的过程,本质上是最能体现农业生态政策实施成效,检验该政策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前生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完善政策落实之后的反馈机制,及时地解到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对各类问题进行持续、有效汇总,进一步将政策内容以及实施的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保证生态农业政策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政策监督体制完善工作,构建“制定-实施-监督-反馈-完善”的有效循环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切实保证生态农业政策实施的效率[4]。3.2提升农民生态农业意识。茶生态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是茶农、大众推动的必然产物。因此,要以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培养为核心,积极诠释和推广生态农业理念,为当前推进农业生态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关键依托。应加强农民的生态发展意识教育,提升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价值的全面认知,能够保证农民能够从思想意识上,对生态农业发展形成全面认知,并且能够深刻认知到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在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中,要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和传播方式,帮助农民对生态农业政策形成深入、全方位的了解。比如,可以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民进行农业政策知识学习,并且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新闻媒体的推广,帮助农民提升生态农业的认知。3.3以多元更新持续引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茶生态的发展与形成,并非简单的茶叶种植、加工活动,而是基于生态理念、技术要求和发展认知的综合产物。因此,想要真正用好生态农业政策,就需要科学技术、大型设备以及场地空间等,通过产业化经营降低固定成本或者边际成本,实现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从而提升生态农业的总体效益。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上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对经营规模进行一定的指导,同时,基层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引导,鼓励农民以村、以乡等集体形式进行生态农业的经营,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农业生态政策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茶生态视角看,其中所诠释的自然规律、生态文化对当前生态农业政策应用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借鉴和吸收茶生态理念内涵,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政策的制定、出台和推广,并从政策、教育推广等多个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以便提升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舒萍.实践型生态文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基于山东生态茶园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7(4).

[2]王亚运;蔡银莺;朱兰兰.农业补贴政策的区域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武汉、荆门、黄冈等典型主体功能区为实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栾江;田晓晖;仇焕广;戴恬茗.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8(8).

[4]马红坤;毛世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绿色生态转型:政策演变、改革趋向及启[J].农业经济问题,2019(9).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业发展;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相关人员应提高对目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关注度,在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方式的优化升级,设计高端农产品类型,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促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与提升。

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相关人员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在生态农业发展中,通过对相关生产物质和生产原料的控制,使得生态农业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方式不够合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相关领域人员根据目前技术应用情况,设计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进步的策略与方法,为生态农业中服务功能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1]。生态农业发展建设中,同样需要对其产业化运作方式进行研究,考虑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方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应重视农业生态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技术应用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生态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2.1农产品高端品牌化。农产品高端品牌化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对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实践中,发展品牌生态农业,可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农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价值进行发掘,实现地域文化与农产品品牌的有机融合,为生态农业发展贡献主要力量。走高端品牌化路线能够对农产品的优化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实践表明,在农产品设计中,对品牌价值进行发掘,坚持走品牌化路线,可显著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例如,在某市的生态农业建设中,对稻米品种进行品牌设计,形成了“稻花香”特色品牌,不仅完善了生态农业产业链条,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品牌价值,为当地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高端品牌构建中,应重视发挥管理人员的指导能力,明确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生态农业发展更加具有实践价值。2.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采取与市场经济发展更加匹配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需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结构转型中的应用价值,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在某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少玉米作物产量,并且对相关产业如饲养行业进行协调整合,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需要坚持粮食安全战略,增加对重点行业的生产投入,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完整。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应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影响耕地的土壤质量,使相关土壤受到污染,最终威胁粮食生产安全。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应关注生态环保农业技术应用,对相关农产品施加有机肥料,减少生态环境污染。2.3规模化与产业化进程。农业生产过程中,将促使农业经济发展规模化与产业化,利用集群效益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经济成本,并且对生态农业方式进行调整,促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有效。实践生产中,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需要与生态农业生产具体要求相一致,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可以促使生态农业建设活动更加经济环保,体现生态农业发展趋势。规模化与产业化是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对相关技术和方案进行全面部署,促使生态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2]。未来生态农业朝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生态农业进行设计与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生态型农业种植或养殖项目[3]。实践表明,在农业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农产品的发展潜力进行技术评估,重视相关农产品设计中存在的技术不足与问题,并且采取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为农业经济产业化与规模化提供保障。产业化农业发展中,需要对相关农产品的采购、运输、加工、包装和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技术规范,并且对引发农业种植成本增加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提升农产品开发利用价值[4]。实践工作中,需要对生态农业发展技术进行论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明确未来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3结论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开发产品价值,走高端品牌化路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注重农业经济规模化与产业化,可显著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促使农业生产更加具有活力与创造力。同时,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认识到目前生态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建海.经济转型期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白银市为例[J].山西农经,2019(1):96-97.

[2]何左香.探讨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8(13):15.

[3]王崇红,陈冬生,王燕.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19,44(5):82-87.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8

一、生态农业的含义与特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它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生态农业要求人们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尊重生态和生态经济规律,保护生态,培植资源,防治污染,提供清洁食物和优美环境,把农业发展建立在健全的生态基础之上。生态农业的生态经济实质,就是在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依靠科技进步,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吸取一切能够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以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农业的首要的、本质的特征。生态农业的其他特点,如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生态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和补充这个本质特征的。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优化模式和最佳形态,标志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这就是以“生态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时期。

二、建设生态农业应处理的关系

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关系。在三个效益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核心,社会效益是着眼点,三者相辅相成,合为一体。当然,在处理具体事物中,往往会遇到三者产生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区别轻重缓急来处理。

2.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具备强烈的整体意识。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各个子系统都要服从总系统。必要时肯定牺牲局部利益,维护整体利益。在生态建设中,往往又会出现,甲方建设,乙方受益,丙方破坏,丁方遭殃的情况。因此,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趋利避害,培养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团结协作、合力共建的新机制。

3.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然生态,破坏容易恢复难。许多生态建设工程周期长,耗资大,见效却很慢。如果说单考虑眼前利益,不想长远利益,就下不了决心,搞不成或搞不好生态建设;同样只讲长远利益,对现实的近期利益全然不顾,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使生态农业建设失去了群众基础。

4.尊重农民意愿与适时引导群众的关系。建设生态农业,科技水平要求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民受文化水平、接受能力、传统观点、经营意识诸方面因素的限制,可能一时不愿意或不敢接受。这时如果急于求成强行推广,就会适得其反,挫伤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当然,那种甘当群众尾巴,不善于因势利导,甚至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自由泛滥,放弃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作法更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充分依靠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搞好服务,选准模式,循序渐进,就能够逐步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参与,形成气候。

三、当前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产业化组织竞争力弱,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龙头企业不大不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而要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2.科技体系不健全。农村科技服务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制约着推广的效果和速度。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队伍不稳、机制不活、条件不佳、待遇不高,服务功能弱,推广效果不理想,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存在经营不够规范,组织规模小,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与动力,覆盖面窄,带动力弱等问题。

3.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日益破坏着农村的生态平衡,水污染严重;农田土壤退化,大气污染和酸雨加剧,农田对化肥需求量增大;一些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等各个层面的直接、复合、交叉、循环的主体污染,已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障碍。

4.保障措施不完善。目前我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多以行政性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包括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以及农产品价格机制等保障机制,以致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缺乏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因而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

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强化生态意识。首先,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用生态农业思想推动三农工作;其次,要进行广泛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农民基本生态伦理认知,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保护的氛围。目前,农业建设项目多,农业综合开发,商品基地建房,区域流域综合治理,庭院经济,发展乡镇企业等,都需要用生态农业的观点作指导,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现实与长远两个时段,搞好整体协调和综合配套,以克服盲目性片面性,使这些项目优化布局,科学运行,发挥整体效益,为农业发展增强实力和培植后劲。第三,要通过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思想大解放,从小农业和“就生产论生产”的圈子中解脱出来,由单纯的抓环节转向抓好全程组织与服务,由以产值、产量为主转向产量质量效益和资源生态保护并重,由单一的经济效益目标追求转变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上来,走高产优质之路,实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

2.制定合理规划。生态农业起步于规划,因此,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分步实施。要优化农业布局,规划既要从当前实际出发,更要考虑长远的发展,要有超前意识,规划内容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规划,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利用建设,沟、渠、路、林四网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经营体制和种养加、产供销体制建设等。抓好这些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框架就可勾画出来。二是“软件”规划,主要是产业结构规划,这涉及科学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农科教结合,科技兴农,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等,是“软件”中的主要内容。“软件”部分随条件的变动相对多些,要不断完善提高。长远规划制定之后,应制定阶段性规划。在“硬件”和“软件”规划确定之后,要进行二级规划,如种植业的规划、养殖业的规划、加工业的规划,废弃物资源规划、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具有权威性,保持长期稳定,有连续性,不能随意变更。只要坚持实施规划,扎扎实实地按规划要求办,坚持多年,生态农业必大见成效。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发展资金,延伸产业链,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精细加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三是要建设一批“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带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四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求发展。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强化技术培训,支持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五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利用现代化的加工、监测手段,使各类农产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为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两者相互协同发展,必将促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要合理保护和利用耕地。坚决刹住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严禁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对人为造成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案件,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5.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要因地制宜重点推广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技术。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扶持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发展,鼓励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承担部分公益性推广任务,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二是加大对乡镇或区域性优秀农技推广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快速改良中低产田的配套技术;三是培植高产、优质、抗病良种,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实现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品和林桑果的良种化、纯种化和杂交化;四是推广科学的耕作制度,教育农民改用深耕的办法,使土壤活性得到改善。改变单一使用化肥的不良习惯,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避免土壤板结或者盐渍化;五是以主要农作物合理密植和水肥调控为中心的高产栽培技术;六是以普及系列化配合饲料和疾病预防为中心的畜、禽、水产品高产管理技术;七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机械化集约管理技术;八是优质系列饲料生产技术和利用本地资源生产优质动物蛋白饲料技术;九是以纺织、食品为主的优质高效深度加工新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技术;十是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研究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明确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寓生态文明建设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要通过农业生态工程和工业合理布局,加强宏观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恢复与生态培育工作,实现最大面积的绿色覆盖,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力图把环境污染解决在工业发展之前。要构建人地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继续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确立农田排放废水的观念,完善水利工程,严格灌排分开,实行无公害生产,走有机农业之路。在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科学施肥,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绿肥、沼肥。全面推行病虫综防,合理使用农药,实行配方施肥,科学使用化肥,无害化处理农业废弃物、人畜粪便,实施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工程。减轻农田污染,逐步建成无公害农业,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结构合理、标准较高的防护林体系,提高林木覆盖率,防止河道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改善农业小气候,增强抗灾能力,保护有益生物资源,控制虫鼠为害,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非有机废物,可通过工业生态工程,改进工艺,循环回收利用,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法回收利用的有毒物质,利用环境技术工程处理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达到提高生产率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7.完善保障措施。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前提是自力更生,依靠现有人力、财力、物力,在合理配置上下功夫,齐头并进。但是,生态农业建设属于开发性活动,需要一定的启动性投入“催化剂”。特别是较大的区域流域的生态整治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加工工程,资源的循环再生配套工程、高技术的生物生态适应性改选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等,都需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政府要从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多管齐下,要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可同种类农业建设项目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各自管理。还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克服短期行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购置秸秆还田机械、测土配方施肥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同时,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以确保严肃性和延续性。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相关法规和规章落在实处,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杨中柱工作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农业局

第二篇

1生态农业是山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1.1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农业经济作为支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地球最大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所以,生态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其双重基础地位决定了生态农业的极端重要性。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排温室气体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多元目标,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休闲农业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和提高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1.2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1.2.1国外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生态农业最初是从欧洲等西方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早在1924年英国、日本等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首先得到了发展。到了1960年左右,许多欧洲的其他农场也转为生态耕作。到了70年代,生态农业的种植理念才被引入东南亚各地区。直至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才有了较大发展。而对西方大多数国家来说,对于本国自身的领土面貌来说,不适合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大多实施了平原式的生态农业。在亚洲各地则相反,由于亚洲有着众多的山脉、丘陵,更适宜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实践证明:在山区和半山区国家,大力发展山区生态农业,不仅保护了山区自然环境,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优良耕作技术相结合,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1.2.2中国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大国,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0%,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集中了全国53%的耕地、98%的森林和绝大部分矿产资源,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全国2463个县级行政区中,1542个处在山区,306个处在半山区,部级贫困县中山区占据了80%。由此可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山区,难点亦在山区,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山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丰富,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最好的资源是山水资源,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广大山区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路径。山区生态农业在中国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1990年以来,国家相继开展了生态农业县试点建设和生态富家园计划,广大山区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生态农业,探索出了山区“立体农业”“、反季节种植”“、山地特色养殖”等多种成功模式,走出了一条山区生态农业绿色发展道路。表现出如下鲜明特点:第一,综合性。山区生态农业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林业、畜牧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系统。它要求人们遵循综合协调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和土壤条件。第二,多样性。我国山地面积广阔,沟壑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区生态农业是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多样性农业生产系统,具有典型的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特征。第三,稳定性。山区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构成了稳定的生态农业系统,并且对外部负面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相对于高度开放的平原农业生态系统而言,山区生态农业系统更趋平衡和稳定。第四,高效性。山区生态农业强调充分利用山地自然资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耕作方式,在无需增加农业外部投入品的情况下,实现山地农业资源的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充分体现了山区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

2丽水市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地势多为低山丘陵,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大山区、小流域、大农村、小城镇”的欠发达山区。根据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丽水市全面纳入浙西南内陆绿色生态发展区,发展目标是立足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打造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作为浙江省山区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丽水市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深厚。市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森林面积占浙江全省23.5%,植物资源多达3800多种,占浙江省66%左右,素有“浙江绿谷”“、华东动植物摇篮”“、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由于丽水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地块间能量收取差异较大,导致地表温度湿度等影响生态农业生产发展要素空间的复杂分布,具备发展山区生态农业的光、热、水、气资源,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3]。

2.1丽水山区太阳辐射的精细分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了季节的演变,整个丽水山区的太阳总辐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而总辐射的分布变化与直接辐射的分布变化基本一致。但就全年平均而言,地形地貌的分布对太阳对地表的总体辐射仍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2.2丽水山区热量资源的精细分布根据丽水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研究2010年数据整理。

2.3丽水山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春季和夏季均属于雨水较多的季节,春、夏季节分布与全年降水的空间分布趋势大抵相一致。秋季降水分布比较均匀,空间差异较小,受地形的影响相对较少。冬季降水量明显减少,地形作用影响较大。

2.4丽水市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的潜力

2.4.1山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农产品发展潜力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国际市场上有机食品价格节节攀高,利润往往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这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丽水山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低,工业污染少,加之气候适宜、雨量丰沛,日照充足,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山地生态农业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条件。2.4.2山区农业特色鲜明,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丽水山区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丽水的山地生态农业富有特色。从目前市场角度出发,消费者对茶叶、菌类、菇类、水果、竹炭制品的需求量比重加大。丽水作为全国著名的“香菇之乡”“、食用菌之乡”“、木耳之乡”,山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当地政府扶持的重点产业,同时,丽水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茶叶、果树的生长,完全有条件采用多品种种植手段实施多元开发,扩大丽水市山区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比重。就浙江省范围而言,在东部平原地区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丽水市山区农业特色产品发展空间十分巨大。2.4.3山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后发优势明显当前,丽水山区生态农业与平原地区农业相比较,主要表现在特色资源利用程度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规模偏小,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与技术支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后发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山区生态农业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为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认真分析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之上,按照集约集聚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特色生态农业,必将助推丽水山区农业经济实现绿色崛起。

3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3.1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丽水市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原则,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的收入逐步提升。一是不断壮大原有优势的产业。201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居全省第三。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855元,同比增长13.4%[5]。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不断发展“,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的农业快速发展,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经营收入不断增加。二是休闲观光农业飞速发展,成为山区农业经济又一个增长点。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有机融合而出现的经济发展新业态,近几年来在丽水市山区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6]。目前全市共有省、市两级特色村29个,特色点1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86个,有农家乐经营户590户,从业人员3309人,取得了开办一家致富多户的效果[7]。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育,产业化水平明显上升。这些年来,丽水相继建立了如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庆元的食用菌市场等一些专业市场,其规模和交易额均位居全国同类市场前茅,为特色农业更好地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丽水市山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的质量抽查合格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并形成一大批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如“庆元香菇”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标记保护[8]。山区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市场份额,扩大了国外市场份额。

3.2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

从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和制约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和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等几个方面。3.2.1山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丽水山区农业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偏远山区县市受交通条件限制和地方财力制约,无法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缺乏灌溉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靠天吃饭的农业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3.2.2山地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延续,山区农业结构不合理,不重视农业科学规划布局,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收购、加工的能力,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之农副产品在市场中流通不畅,新型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健全,产供销信息不对称。3.2.3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目前丽水山区普遍存在农业劳动者观念陈旧,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较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弱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据丽水市第二次农业调查,截至2011年末,全市农业从业人员中,51岁以上占53.0%,小学文化以下占71%。可见,全市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农业劳动力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对于采收季节性较强的产业如水果、茶叶等,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对采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已经制约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直接影响了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3.2.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丽水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普遍偏低:一是农副产品精加工能力弱,多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农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二是土地经营规模小。丽水市总体上人均耕地少,而且土山区的地平整度差,经营分散,这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作业和土地流转,使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难以组织,也导致了众多小规模农户难以与龙头企业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少,流通中介组织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3.2.5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更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丽水市农业科技实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低下,现代农业新型实用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欠发达山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进农业基础设施

由于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生态农业的初始投入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当务之急是大力改进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加固山体,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工程,减少滑坡体含水量,通过护林造林、修建水库和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来防治水土流失,合理运用有机肥等绿色肥料,严格使用化肥、农药等外部投入品,通过沃土免耕和轮番耕种,保持和提高山地土壤肥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2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推广先进技术手段,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及时构建新型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切实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基层农民技术队伍,因地制宜安排农业品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推广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增加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积极转变农业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实行农、林、牧同步发展,改变单一种粮局面,通过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环的山区农业生态,提高山区生态农业组织化程度[4]。

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素质

提升劳动技能是实现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应立足于现有留守劳动力资源,加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实用性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其次,鼓励高校学生和科技人才回山区创办家庭农场,优先给予创业贷款支持,调动其回乡务农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改造农民,积蓄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再次,探索将闲置劳力集中进行低山丘陵综合开发,促进农地规模化流转,通过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断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4.4实施农业机械工程,提高机械运作效率

近年来,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设备迅速增加,但相应的设施严重滞后“,有机无处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问题突出。提高机械运作效率必须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布局中安排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作业的通行状况。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场棚建设、维修站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扶持,改善农机特别是高性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条件。推进农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建设,打造高效农机维修站点和区域骨干维修站点。

4.5创新农业管理制度,提升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9

1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临安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以“五小”庭园经济为特征的生态农业起步阶段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农民以自家庭园为中心,以自留山为主攻点,在房前屋后山坡地上开发小竹园、小果园、小林场、小牧场、小桑园等,发展“五小”庭园经济,找到了一条恢复农村生产力、开发农业生态资源的正确道路。

1.2以“新老三线”作战方略为抓手的强势推进阶段1985年,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促青山、下稳良田,主攻低丘缓坡”的“三线”开发战略,发动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发展森林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丘陵缓坡,使田、地、山明确分工,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了一大批农产品相对集中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基地,为以后临安市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总结“老三线”战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前促生产,后活流通,主攻加工”的“新三线”开发方略,标志着临安市农业从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发展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开发,从纵向平面的农业资源开发发展到纵横交错的农村经济全面立体开发,从广度开发发展到深度开发、系列开发,以主攻农特产品加工来实现农业的循环增值,增加农民收益。

1.3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举措的巩固提高阶段从1996年开始,临安农业进入产业化经营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进程,使临安生态农业发展进入到综合开发、综合经营获取综合效益的新阶段。2003年临安市实施山核桃等八个“亿元工程”,连续三年引导、培育、扶持八大农业主导产业,激发了乡镇、村和社会各界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积极性。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2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506元。可以说,绿色生态已经成为临安的“天然银行”,绿色农产品是农民的“摇钱树”,临安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经成为全市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宝库”。

2临安生态农业的现状和基本评价

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麓,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有青山湖部级森林公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4.9%。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部级殊荣,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距上海、杭州、南京等大都市最近的生态市。满山的绿色,独特的气候,便捷的交通,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农业八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竹笋、茶叶、蔬菜、瓜果、蚕桑、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等八大重点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4年,八大重点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2万hm2,实现农业产值18.03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83%左右,已成为临安市农业的主导产业。

2.2农业产业布局已呈明显的“一线四区三带”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一线即在02省道(杭徽公路)沿线形成初具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加工及商贸流通业。四区即以02省道(杭徽公路)沿线“百公里绿色经济长廊”工程项目建设点为中轴线,按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产业布局,形成四个生态农业产业区。三带即根据临安农业资源的特点,在海拔200m以下地区,以设施栽培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产业,形成城郊型农业产业带;在海拔200~500m地区,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继续发展竹笋、山核桃等多年生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多年型农业产业带;在海拔500m以上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高山花卉等特色产业,形成高山型农业产业带。

2.3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全市已有农业产业化组织87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47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个,专业市场2个,从业人数8385人,固定资产总值8.3亿元,带动农户数4.8万户;农业种养大户1468个,其中种植业大户525个,养殖业943个;农产品购销专业户461个,年农产品经销额7200万元。已有40多只农产品进入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商场、超市;东林牌山核桃、小王子食品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郭氏牌笋干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

2.4农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已制订、实施农业标准15个,其中杭州市级5个,临安市级10个。3只农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10只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只农产品通过浙江绿色农产品认证。1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规模达7533.3hm2。

2.5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市政府成立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设立了检测点,形成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为中心、有关乡镇(街道)为重点、各主要农产品生产村(基地、大户)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覆盖全市蔬菜、茶叶、瓜果、菜竹笋、粮油、畜禽等主要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效保障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2.6农业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养殖基地和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和农业投入品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组织开展对全市农资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涉农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整顿农资市场秩序。

3临安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通过二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重视下,临安的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着的一些制约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

3.1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发展生态农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对生态农业的认识问题。尽管临安市生态农业起步较早,近年来政府扶持力度也较大,但一些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由于认识不到位,他们更注重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没有看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长远利益,不愿对生态农业进行投入,不愿接受生态农业技术,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

3.2农业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临安市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近年来,临安市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单位面积使用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了土壤污染并影响农产品质量。畜牧西进在促进临安市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2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局部高密度养殖使生态承载负荷过大,对一些畜牧业发展较快的乡镇(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二是加重了畜禽废弃物处理的难度,带来了较大的生态压力。

3.3生态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虽然目前临安市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但由于总体财力有限,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仍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近几年临安市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了一些主导优势产业,但农业产业化水平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四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另外,土地资源稀缺、生态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完全体现等问题都较大程度地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4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二十年发展的经验,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加快临安生态农业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广泛地进行宣传,以提高各级领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生态农业的认识。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其次要提高农民的认识。农民是农业的主体,任何农业措施和技术都必须农民来实现,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真正使生态农业得到推广和普及。第三要提高全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发展生态农业是政府的事、农民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生态农业的受益者,都应该认识到山区农民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有义务通过各种办法帮助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

4.2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和扶持各级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充分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引导、扶持、保护、协调作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的方方面面,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市里已经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组织。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既要制定保护环境、防止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更要制定促进土地流转、利于机制创新的开放性引导政策和鼓励生态性项目开发的激励型扶持政策。三是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投入。要把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增加对山区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山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生态农产品的补贴,加大对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

4.3以生态农业技术普及为重点,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增加生态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加强农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灵活的技术信息双向传输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开发、引进、示范、推广、培训和服务职能,加快推广生态农产品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畜禽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病虫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和贡献率;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协会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利用其组织的灵活、联系的广泛性和示范带动性为农民提供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物资保障。

5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体会

5.1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有效的产业组织化运作,以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实行资金、技术、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而标准化生态的综合应用,也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

5.2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客观要求生态农业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投入较大,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要求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求人们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所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客观要求。

5.3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体发展生态农业,政府只能起到一个扶持、引导的作用,广大农业龙头其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要充分调动这些企业和大户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化农业范文篇10

(一)美、英生态农业的立法与实施简况

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法》,不久,为了完善这部法律,将《有机食品生产法》改名为《有机食品证书管理法》。增加了利用法律保护生态农业的内容。此外,联邦政府还修改《农业法案》,增加了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具体细节。21世纪初,联邦政府农业部门制定了有机农业管理条例,对有机农产品与农作物的名称与作用作了详细规定。2002年,联邦政府又制定了《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主要规定了农业部门对农民种植农机产品与农作物予以现金补贴或科学技术援助。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该法案一方面有利于联邦政府对农业食品安全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有机农业生产者和农作物消费者的权益。①英国在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生态农业的立法工作,例如,议会制订了《国家公园与乡村土地使用法案》、《清洁空气法案》、《野生动植物与乡村法案》。此后2007年l1月15日英国议会正式公布《气候变化法案》。该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法案。依据本法案的要求,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图在20世纪九十年代的基础上下降26%至32%,到未来二十年则削减到60%。如果《气候变化法案》得到真正实施,将给英国的二氧化碳减排以法律限制。工厂与各部门违法排放二氧化碳,就可以将之告上法庭②。由于英国生态农业的立法工作的有力实施,农业生态有了较为良好的改善。例如,在英格兰大部分农业耕种土地,剧毒化肥使用量已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英国每公顷的氮肥量由原来的150千克下降到了目前的100千克以下。同时,大气硫沉降的显著下降、土壤酸化的好转,对促进淡水生态系统的水质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①

(二)德国、荷兰、瑞典生态农业的立法与实施简况

德国联邦政府对本国生态农业制定有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例如,《自然资源保护法》、《种子法》、《农作物肥料使用法》、《植物保护法》和《农业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还在制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管理规定。二十一世纪初,又制定了有机农业法案,对生态农业制定了严格的标准。②荷兰政府制定了环境意识栽培法,加强对农作物保护。为了防止农作物对剧毒杀虫剂的依赖,减少农民使用杀虫剂,降低实用农作物残留毒杀虫剂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由于法律法规的积极作用,农民使用剧毒杀虫剂的用量已明显下降。近十几年来,荷兰的农村有机农业成果显著,剧毒杀虫剂和无机化肥在农村的施用量在大量减少。目前,荷兰温室蔬菜农作物,例如,番茄和甜椒等食用农业产品百分之九十者采用科学防治害虫栽培的,百分之七十的温室蔬菜是按照国家农业法律进行栽培和生产的。③瑞典政府制定了不少生态农业法律,例如,有机农业法,积极倡导发展科学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以下简称KRAV),农民或者农业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的工作者与企业可自愿加入KRAV协会,农民要使自己的农业产品获得KRAV标志,就必须严格按照KRAV标准进行农业生产。KRAV协会参加者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会制定KRAV标准,并负责对农业产品标准和例外事例作出解释。董事会下面还设立了管理委员会,负责协会的运行负责。此外,KRAV协会在全国各地聘任生态农业监督员,负责监督和调查农民与农业产品生产者是否按生态农业标准从事生产。监督员必需具备农艺师以上资格有关部门的专门培训。这样,由董事会,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员组成了生态农业监督体系。④

(三)韩国、日本生态农业的立法与实施简况

韩国政府颁布《亲环境农业培育法》,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亲环境农业培育法》明确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与作用,指明了生态农业发展方向。20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政府农林部有专门负责人,领导全国的生态农业发展企划团。此外,农林部内还设立亲环境农业政策科,设立生态农业组织,并逐步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亲环境农业培育法》将韩国的亲环境农产品划分为有机农产品、无农药农产品、低毒农药农产品几种类型,并给予农民与农业企业生产产品证书。韩国有关部门负责生态农业产品证书的申请、审批、审批机关的制定以及违法生态农业生产行为的处罚等,保障《亲环境农业培育法》实施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与《亲环境农业培育法》相配套,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1-2005)》。《五年计划》以生态农业与自然环境协调、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方向,提出了生态农业具体目标:首先,通过确立各地与农业生产相适宜的农业区域条件、农民生产规模、各地农作物特点的生态农业体系,以便增加农民个人或者家庭收入,达到国家与农民两方面的双赢;其次,建立广泛的生态农产、生态畜产、生态林产体系,遵守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农业条件,增进农业发展的多元性与农业无害生产。⑤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食品、农业、农村政策的方向》,其中对发展生态环境农业,有比较系统的规定。“方向”的主要内容强调农业除了向国民提供农产品外,还应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关系,为保护日本国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日本议会及有关部门将生态农业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此后,日本议会相继出台了几部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法律,例如,“可持续农业法”、“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等法律。在财政经济方面,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采取国家财政扶持政策。国家鼓励农村与农民从事生态农业投资,日本各级政府在全国各地以发展“生态农业农户”为模式,从经济投资与税收等方面对生态农业农户给予支持。对年收入五十万日元以上,拥有0.3km平方米以上耕地的农户,经本人申请,并符合生态农业农户实施方案,报本地农业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再报国家有关部门审定,将合乎资格的申请者确定为生态农业农户,对这些农户银行可提供长达12年与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如果生态农业农户需要购置农业必备的农具机械,日本各级政府或当地农业协会可提供百分之五十的资金支持,在农业税收上可根据情况逐年减免。①

二、外国先进的生态农业对加快我国农村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启示

(一)不断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法规政策

东西方发达国家在重视生态农业的同时,均采取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与优惠政策保护等有力措施为生态农业的优先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借鉴东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人大制定生态农业相关法规,由各省、各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治理,倡导人民大众对生态资源环境的举报与监督。各省和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生态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实施办法。因此,人大与国家农业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统一的“生态农业法”、“生态农业促进法”等规范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与此法相配套,也要制定“生态标识法”、“植物品种保护法”、“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法”、“农业资源保护法”、“防止土地污染法”、“生态农业保护规定”、“空气环境保护规定”、“水资源管理规定”、“化肥使用管理措施”等法律及法规。同时,应依据各省及各地不同情况,参照东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标准,制订各地生态农业标准化的细致规定,加快制定各省农产品生态标准系统、监测检验和认证体系,使我国生态农产品与世界环境组织的要求达到良好衔接,加速推动国家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以便进一步提高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步伐。②在农业生态产品的鉴定方面,我国人大或者人大委员会应该制定《生态产品认证法》,采用法律条文的方式,规定各类农业产品的认定准则与程序。同时,我国的农业生态产品认定标准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方便我国农业产品的出口。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人大制定生态农业法律法规的水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基础上,制定“生态知识产权法”,运用法律手段对生态农业的知识产权授予保护。“生态知识产权法”应该参考国际法律,尽量做到法律条文现实、详细。最后,在执法力度上,借鉴国际法的经验,加强对违犯者的打击力度。例如,欧盟《生态条例》中对违背生态条例的犯罪嫌疑人,视情况可以处一年有期徒刑或三万欧元的罚款。农业法律执法部门应该加强法律监督检查措施,对生态农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有力的监控,发现违反“生态知识产权法”的侵权行为,务必使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情节极为严重,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极大破坏者,要按照刑法的条文,追究其刑事责任。③

(二)学习国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推行科学、环保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和推广,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从农业、牲畜牧、渔业及林业多方面思考,生态模式的设计既应该结合本地农业情况,又要考虑农村附近大中城市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切不可盲目生产。同时要依据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种农作物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科学关系和农业生产的产品联系关系来科学计划、实施农业生产模式,以便让当地农民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目前在我国各地农村主要有以下几种科学模式:第一,学习荷兰、美国农民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以食物链为纽带发展林业、水果业、农业、养殖业互相结合的模式。农民在自己果园内种植肥料和饲料植物,这样绿肥和饲料的增多可以推动养畜禽业发展,畜禽粪便可以辅助水果业发展。同时,农民在稻田里可以科学养虾、养蟹等各种畜禽;水生畜禽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排泄物可以合理为水稻施肥,促进水稻良好生长。农民可以将水稻业与养殖业互为利益,构建农业良性循环。第二,以沼气作为中介,构成利用农业带动牲畜牧业、用动牲畜牧业促沼气与水果业发展的生态模式。例如,20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农民杨国锋开创的“果树、畜禽、沼气与鱼塘”四位一体的农业科学生产模式,体现种植、养殖、排气多项密切结合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系统。第三,学习西方农业先进经验,减少有毒化肥的使用。例如,荷兰一些地方大棚温室种植西红柿已完全以“虫吃虫”的方式部分代替杀毒农药,专门提供“虫吃虫”服务的公司也由此出现;德国农业专家在研究以虫治虫方面已经获得了良好效果。以以色列为例,在农业农药污染、农业废物、农产品残毒处理和科学耕作方面实施了科学化管理,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以色列对百分之九十五的农作物实施化学控制,农民的灌溉地采取限制使用农药的措施;严禁人们在农村水源附近空撒任何生物和化学物质,严禁以任何理由在农村水源中洗刷与盛放有毒农药的器械。我国各省农民要学习国外经验,科学利用有机、生物农业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方面尽量使用生物化肥和有机肥,各种农业科技人员要研发生物农药,指导农民种植绿肥,逐步减少使用有毒化肥、有害化学农药。①人类在发展科学农业的同时,要维持大自然生物的复杂性、多样性。生物于农作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地球赋予农民宝贵的物质财富。自然生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对保持农业优质土壤、储存水源、调节农业气候和维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具有巨大作用。通过科学农业项目开发及优秀品种的引入,农业科技人员应该指导农民从事优良品种多样性栽培,科学轮作。尽量做到控制农作物病害发生,减少使用有毒农药。世界各国先进农业的实验表明,复杂性、多样性生物种植可以对病害的控制降低百分之四十,对虫害减少可以下降百分之四十到二十之间。

(三)实施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加速构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