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2 10:01:12

泌尿系统护理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1

【关键词】人性化沟通;泌尿外科;护患纠纷;护理质量;护患沟通;和谐

在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主要是医护人员同患者、患者家属相互之间,对疾病治疗以及临床护理等问题进行沟通的全阶段。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的目标就是更加熟悉和知晓患者实际的临床症状、知晓患者的心理情况等,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更专业的临床护理服务。沟通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冲突在所难免,患者和家属由于过度担忧病情,病情一时严重将会导致患者和家属情绪过激,引发护患矛盾,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从中斡旋,让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患者和家属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泌尿外科患者病情通常较为复杂,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概率较高,加上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较为繁重,发生护患纠纷概率较高。本文择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78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择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78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人文组与普通组,每组各39例。人文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8:21,年龄上限值为76岁,年龄下限值为2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9±3.4)岁;普通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20,年龄上限值为75岁,年龄下限值为2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3±3.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同意将个人诊疗资料用作公开课题研究,科室以下发审核批复准予开展研究。1.2方法。普通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手术之前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手段,同时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不断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同时治疗已经存在的基础性疾病。术后患者没有清醒的时候保持患者呼吸顺畅,监测患者的生命特点,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的话,必须及时的要向医生进行汇报。尤其对于泌尿患者,必须要仔细观察患者引流情况,如果影响患者生理机能,需要进行及时上报。人文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沟通模式,考虑到多数患者由于泌尿系统疾病久治难愈,长期受到疾病折磨,存在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在沟通时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鼓励患者打开心门,使用积极情绪干预法,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诉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让患者保持较高的身心舒适水平[2]。考虑到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需要专门为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讲解,让患者明确了解手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疏导术前应激情绪,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可采取健康宣教的方式,让患者加深对泌尿系统有关疾病的了解,健康宣教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专业词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疾病知识普及[3]。为避免患者和家属对于手术治疗的期望值过高,护理人员需要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如实说明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的理想效果以及最差结果,让患者和家属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术后治疗效果差引发护患纠纷,护理人员与患者讲述手术成功率时,需要保持耐心,促使患者做好心理建设[4]。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发觉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时需要主动询问患者感觉,日常护理中也可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另外尊重患者也是人性化沟通的重点和关键: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尊重以及体贴患者,对于一些具有隐私的患者必须要充分的保密,对经济困难的患者更加进行合理的照顾以及关心。在同患者进行沟通过程中必须要态度诚恳,同时护理中要注意过程护理,述说时也要多倾听,让患者有“被关心”的感觉。1.3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主要是指纠纷发生事件的起数,起数越多,说明纠纷越多,所谓的护理纠纷率为,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纠纷事件,除以整体的护理事件;(2)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对于科室提供的护理服务认可度越高。分值越低的话,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低。具体来看,0~30分为不满意,31~60分为基本满意,61~80分为非常满意,81~100分为特别满意。1.4统计学方法。课题研究数据一次性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护患纠纷率)一概应用(n,%)表示,接受χ2检验,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检测后的P<0.05时,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患纠纷率比较。人文组护患纠纷例数为0,护患纠纷率为0;普通组发生护患纠纷事件5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2.82%;可知人文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682,P<0.05)。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人文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1.3)分,普通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4±1.8)分。人文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2,P=0.04)。

3讨论

泌尿系统对于人体新陈代谢尤为重要,机体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废物需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由于环境污染程度加剧加上饮食习惯变更,导致泌尿系统发病率上升,以肾结石疾病为例,该病极易复发,患者发病时有剧烈的疼痛感,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创,无法维系正常的生活品质[5-7]。伴随着人们平均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标准不断更新,人们的期望阈值不断扩大,希望就医后能够享有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囿于有限的医疗资源,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和家属期望阈值相差较大时,患者和家属在情绪冲动之下极易作出不理智行为,发生护患冲突进而引发纠纷,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将会严重影响科室声誉,对于医院正面社会形象建设极为不利[8-12]。本次研究中通过借助人性化的护患沟通技巧,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充分保障患者治疗期间的医疗质量[2]。应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时,护理人员要眼到、耳到、心到,全方位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从本文的实验结果来看,人文组护患纠纷例数为0,护患纠纷率为0;普通组中共发生护患纠纷事件5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2.82%;可知人文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普通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682,P<0.05)。另外人文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1.3)分,普通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4±1.8)分。人文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高于普通组,双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4,t=4.682)。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患者自身的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护患纠纷逐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方式。同时通过人性化沟通,有助于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人性化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综上所述,泌尿系统主要是把患者的循环代谢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的有害物质输送出体外的关键组织,其大部分都是由尿道和膀胱进行构成。近些年来,因为环境要素和膳食结构的演变,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数量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其不单单对人们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标准。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也就是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将积极主动服务意识作为基础,通过和蔼的态度,细致的动作等,强化同患者相互之间的沟通以及联系,为患者提供更加舒服的护理服务,符合患者的相关需求,最终构建良好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良好关系[13]。手术治疗对于泌尿外科疾病患者而言,显得非常重要,不过一些患者由于自身匮乏对于手术的了解,因此在实施手术诊治之前,非常容易发生紧张以及不安的情绪,害怕手术出现误操作风险,最终潜意识里对治疗医师发生敌对情绪,无法积极主动的配合诊治。所以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举办不同类型的泌尿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知识的讲座活动,充分的向患者介绍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的手术操作技术的安全性等情况,以其更好的缓解患者紧张躁动的情绪,更加积极的配合医师的诊治。不过一些患者对手术治疗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希望诊治一步到位,不过从患者的自身的病情入手,很多患者的病情非常繁杂,非常容易频发发作,假如诊治很难满足患者的目标,患者的心情可能会不舒坦,非常容易将病情再次发作认为是医护人员的过错。因此在实践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不断研究不同类型患者的病情,对于一些病情独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该加强同患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向患者交代可能取得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理性的对待治疗效果,避免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67.

[2]李燃.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81-282.

[3]罗蓉,彭艳.浅析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26):223.

[4]雷敏.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0):1335-1337.

[5]梁玉洁.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3):553-554.

[6]张雅慧.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5(23):61-62.

[7]黄关福.泌尿外科护理中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探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6):133-134.

[8]李春凤.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134-136.

[9]孙慧.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120-121.

[10]陈丛丛.探讨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7):177.

[11]任尚立.把握关键时段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6(8):274-275.

[12]谢玲玲,范秀华.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9):168-169.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脊髓损伤1概述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神经支配中断,生理机能丧失,容易发生尿潴留、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以致产生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恢复膀胱的生理机能,对于减少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治疗的目标是:管理好泌尿系统,预防尿路感染,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规律,减少导尿次数或不需导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康复护理脊髓损伤后膀胱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目的是使膀胱恢复贮存及排尿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尿流动力学性能,即较好的顺应性、较少的残余尿量和较好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作用,以保证不对肾功能产生威胁[2]。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的康复过程可分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三个阶段[3]。2.1留置导尿脊髓休克期(约伤3~4周),无论任何部位脊髓损伤,排尿反射受到抑制,膀胱均表现为无张力状态,必须予留导尿才能彻底排出尿液。这样既可防止膀胱过度膨胀损伤膀胱壁内的神经节而延迟恢复,也利于观察尿量变化。2~3周后,开始夹持导尿管,第3~4小时开放一次,以使膀胱得到充盈和排空训练。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要注意保护膀胱括约肌,导尿管的号型不应超过14号,防止因导尿管过粗造成括约肌松弛而引起漏尿。导尿时,要使用无菌硅油润滑尿管,避免尿道黏膜受损。保护引流管始终低于病人耻骨的水平,否则易引起尿液返流而造成感染。将床头抬高20~30cm,可防止尿液逆流。定时翻身,防止尿液沉淀形成结石。翻身和转移前,应正确处理引流袋,避免尿液返流至膀胱。勿使导尿管扭结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倾倒引流袋,注意观察尿量及尿液的颜色、性状,注意尿液有无浑浊沉淀。尿道口每日清洗消毒2次,可用0.1%氯已定冲洗尿道口。引流袋每周更换1~2次,尿管每周更换1次,换管前应尽量排空尿液,以便拔管后尿道休息4~6h再行插管。对于是否需要常规的膀胱冲洗目前仍有争议,笔者认为留置尿管期间首先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2000~3000mL,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如果发现引流袋内尿液出现混浊、沉渣或结晶,此时应进行膀胱冲洗,可用0.2%呋喃西林硼酸或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每日两次。2.2间歇导尿神经性膀胱经过一个阶段导尿管引流后,膀胱肌力逐渐恢复,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如有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则提示膀胱可能有排尿的功能出现。此时,可采用间歇性导尿。间歇性导尿的作用在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患者饮水量一般控制在每小时100~125mL,起先可每4~6h导尿1次,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确保膀胱内尿液彻底排空后方可拔除导尿管,每次导尿时膀胱内尿量不能超过500mL。以后可根据膀胱功能的恢复程度,逐渐延长导尿间歇时间。间歇导尿期间,每两周查尿常规及细菌计数,如果发现尿内脓细胞或白细胞计数大于10个/HPF,细胞计数超过10/mL时,应使用抗菌药。2.3建立反射性膀胱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CI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程中,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占有重要地位[4]。2.3.1膀胱功能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Menon等[5]认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者才能进行膀胱训练:a)患者膀胱容量和顺应性能持续4h不导尿;b)尿液镜检WBC≤10个/HPF;c)无发热;d)无持续菌尿出现。Perkash[6]认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结石病及肾衰竭是膀胱再训练的禁忌证。因此,在膀胱训练前应对患者进行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测定,尿液镜检,评估患者膀胱排空能力及尿路感染情况。2.3.2膀胱训练应根据脊髓损伤特点采用科学的膀胱训练方法。根据脊髓损伤节段不同,Bors将神经源性膀胱分为两种类型:a)骶髓以上损伤时,骶髓的排尿中枢失去高级中枢控制,最终形成反射性膀胱,排尿过程不受意识控制,且有一定残余尿,称为上运动神经元性膀胱。此型由于脊髓损伤位置较高,而低级排尿中枢保存完好,可于帮助患者进行膀胱训练过程中耐心地在下腹部或下肢寻找扳机点,如轻轻敲打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捏掐腹股沟等,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利用皮肤膀胱反射作用,使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b)骶髓或骶神经根受损伤时,由于排尿中枢或其传出支受损而失去排尿反射,产生尿潴留,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膀胱。此型由于脊髓损伤位置较低,腹肌的神经支配尚完整(胸神经支配),可鼓励患者训练腹肌力量,通过Valsalva法增加腹压以排出尿液。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放松腹部,屏气呼吸,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骨盆底部,促使尿液排泄。膀胱的功能训练方法较多,每位患者可采用两种以上方法综合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膀胱训练前要接受尿流动力学检查,以确认膀胱类型和安全的训练方法,避免因训练方法不当引起尿液返流造成肾积水。另外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因膀胱压力过高而引起的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临床表现,如突发性血压升高、皮肤潮红、出汗、头痛等,以上情况如果出现应当迅速排空膀胱以缓解症状。3健康宣教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病人要建立反射性或自律性膀胱,护理时间长,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提高患者对泌尿系统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b)不同时期膀胱管理的方法;c)尿路感染的早期识别和预防;d)自我导尿技术与时机;e)帮助患者树立泌尿系统终身管理的意识[7]。鼓励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达到最佳的排尿状态。同时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膀胱功能障碍是可以控制的,也可让疗效显著的患者谈成功的体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出院时,要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每日会阴消毒两次,便后及时清洗;除正常饮食外,每日摄水量保持约2000mL;根据医嘱使用辅助药物预防并发症;自我导尿注意保持清洁,有条件者最好用一次性导尿管;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有感染及时治疗。4讨论脊髓损伤后膀胱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在脊髓休克期间开始即必须对膀胱施行正确的初始处理、进行恰当的膀胱康复和终生的神经学关注,这仍然是确保四肢瘫和截瘫患者享有几乎正常的生活寿命和较高生活质量的关键[8]。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正确的泌尿系统康复护理和膀胱训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通过全面康复,使患者残留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利用,使患者得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参考文献】[1]汤颖珍,赖华.脊髓损伤病人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3,(107):1123511236.[2]刘智.神经源性膀胱的评价和对策[J].现代康复,2000,4(6):803804.[3]孙玉华,王洪涛.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70571.[4]郑艳红,鲁秀平.6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康复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5,18(4):395396.[5]MenonEB,TanES.Bladdertraininginpatientswithspinakcordinjury[J].Urology,1992,40(5):425429.[6]PerkashI.Longtermurologicmanagementofthepatientswithspinalcordinjuyr[J].ClinNorthAm,1993,20(3):423424.[7]吴志文,刘雪梅.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导尿[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9193.[8]廖利民,李建军.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与未来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7):601.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29岁~65岁,平均年龄(45.39±10.46)岁;单侧45例,双侧2例;肾结石31例,输尿管结石16例。观察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30岁~68岁,平均年龄(44.48±10.86)岁;单侧44例,双侧3例;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17例。纳入标准:①入院后完善CT、B超等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②短时间内未接受腹部手术治疗者;③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④无其他手术禁忌证;⑤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能够与人正常沟通交流;⑥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手术方法2组手术治疗方案相同,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硬膜外麻醉,或接受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建立并扩张操作通道,抵达结石位置后,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后复查,如有必要,二次碎石治疗。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术前护理:患者可因担忧病情、对治疗及护理措施不了解,或因陌生环境导致其存在较大顾虑,或出现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基础资料的同时,监控其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泌尿系统结石、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等相关医学知识,打消其顾虑,促使其树立治疗信心,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安全感、信任感,促使其以最佳身体条件及健康心态面对手术治疗;部分患者不符合手术指征,需剔除;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家属参观手术室,并开展体位训练,告知其在围术期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并满足其合理要求[3,4]。此外,护士还应在术前指导患者做好肠道准备、手术时间避开女性经期,检查肺功能,确定手术切口处不存在任何化脓性病灶,嘱咐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做好肠道准备,确保8个小时禁食时间;做好器械及其他特殊物品准备,如穿刺针、引导丝等;同时在术前调整手术室灯光及温湿度,再次核对患者信息。②术中护理:术中加强护护、医护之间的配合度,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正确连接各种仪器,限制手术室参观人数及次数;在麻醉前核查患者配血型、姓名及床号等资料,药物用量等,并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麻醉方式,观察其皮肤完整性。护理人员应实时监控手术进程,待时机合适,更换器械;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确定术中所用各项器械的型号,准备适当热水用于清洗镜头。增加巡回护士巡视次数,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开通静脉通路,并协助进行麻醉诱导,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注意保证患者关节处于功能位,维持气腹适当压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与手术医师充分沟通交流,并与其默契配合,进行响应处理[5,6]。③术后护理:清点并核查手术器械及设备;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需要导尿者放置导尿管,并做好导管护理,避免导管受压、被折、堵塞,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感染、渗血、疼痛等,做好麻醉复苏工作;术后早期做好患者肢体的被动及主动活动,每日定期给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发生,注意保暖,加高床栏,预防坠床及非计划拔管。术后早期去除静脉镇痛泵;术后1d,胃肠道适当减压,给予流食,逐渐向半流食过渡,直至给予普食。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5.29±21.42)min,短于对照组的(143.86±25.3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99,P=0.000);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2.85±10.9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3.57±12.46)mL(t=4.434,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9%,低于对照组的21.28%(P<0.05)。见表1。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结石治疗手术。因其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时间短、视野清晰等优点,现已有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目前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多以肾中后盏作为穿刺靶点,多嘱咐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深吸气后通过较小幅度的呼吸促使肾脏向下移动,便于穿刺,而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有助于降低穿刺失败风险。在术中尽可能碎石、取石,若结石过于细碎,或无法取出,则二次碎石,不必勉强,避免造成其他损伤[7]。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多需综合性有效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围术期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如术前做好手术准备,健康宣讲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加强沟通及默契交流,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再次核对手术器械及设备,做好患者麻醉复苏护理服务,以及腹部减压、避免跌床等意外情况、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尤其是很多患者初次接受手术治疗,因对病情、手术效果及手术室陌生环境的担心,而存在恐惧、不安及紧张等负面情绪,并由心理-生理因素,导致出现诸多并发症,因此需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给予其安抚及支持性语言及行为,消除其顾虑、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对病情、手术治疗情况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提高诊疗依从度、强化手术效果,促使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提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

参考文献

[1]杨翠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作用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29):242-243.

[2]杨惠敏.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255-256.

[3]肖永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202.

[4]张幼丽,李俏敏,余小丽.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27-28.

[5]欧榕清,雷春芳,黄淑勤.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4):81-82.

[6]张梅.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1):118-119.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4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感染;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健康的保护与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妇产科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其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患者,从而导致感染问题的发生率不断提升。为了实现对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实现对患者感染的有效控制,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随机抽取了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3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在19-54岁,平均(34.2±1.4)岁;实验组中3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在20-54岁,平均(34.5±1.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1.2方法。两组妇产科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了相关的检查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对护理中感染问题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下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1.2.1预防手术感染。妇产科中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对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提升手术安全性,需要护理人员做好预防手术感染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按照要求对手术器具进行消毒处理;(2)术中护理人员要对各项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做好切口保暖措施,避免对切口产生不必要的干扰;(3)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做好切口的缝合工作,避免出现死腔现象,做好术后抗感染工作;1.2.2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研究发现,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由留置尿管不当、输尿管增粗与屈曲、分娩时胎头挤压膀胱所致。此时,护理人员要做好会阴清洁工作,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用开水烫洗内裤,以达到对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控制。1.2.3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一般是由手术麻醉处理不当引起。此时,如果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现象,则需要护理人员确保病房的干净、通风,控制探望人数,有效调节室内温湿度,定期对病房消毒。对于无法排痰患者,可以通过轻拍背部、雾化治疗等方式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1.3临床评定标准。(1)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2)借助调查问卷来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90分)、比较满意(80-89分)、满意(70-7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选择了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选择了百分数(%)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选择了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选择了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可以反映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调查与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2.2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比。问卷调查与统计后,实验组中大部分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其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中部分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其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妇产科属于临床上比较特殊的一个科室,其也是感染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个科室,常见的有手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这些感染不仅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可能诱发生命安全。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做好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使各类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及康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与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荣花.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4):57-58.

[2]刘燕.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1(50):151-152.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5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个性化护理;妊娠结局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糖耐量异常的一种现象,可引起多种母婴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症、泌尿系统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威胁母婴生命。因此,临床除给予积极预防、治疗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确保母婴安全。本研究将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并探讨其对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围生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2896±135)岁;孕周25~36周,平均(3017±204)周。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2901±132)岁;孕周25~35周,平均(3014±206)周。本研究经夏邑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单胎妊娠;2次或以上测定的空腹血糖值≥58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个超出正常值。排除标准:伴精神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并发恶性肿瘤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检测、健康宣传教育、环境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宣传教育:向患者讲解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告知其在妊娠期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使接近分娩的患者了解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以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②心理干预: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积极应对治疗;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个人习惯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加强对血糖水平的监测,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④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适当散步并做上肢体操等运动,运动强度以胎心正常、不感觉劳累为标准;⑤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保持每周至少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观察指标

①患者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泌尿系统感染、羊水过多;②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肺炎。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妊娠结局

观察组患者早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症、胎膜早破、泌尿系统感染、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可对妊娠结局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母婴健康,已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目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为最主要的血糖控制方法,但由于患者处于妊娠期,无法实施这些方法。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研究表明,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改善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早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泌尿系统感染、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所采用护理方案中,健康宣传教育能使患者对疾病及自身病况有更清醒的认识,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推进治疗、护理工作的进展;心理干预对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帮助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确保患者每日对所需营养的摄入量,稳定病情;运动指导在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加快病情恢复的同时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时的风险;电话随访可了解患者在院外的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及时调整计划,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良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够减少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飞娥,郑德娟,罗丽芬,等.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787-788.

[2]申娟茹,李俊玲.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2):145-146.

[3]胡新荣,王坤,曹锦彦,等.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7):1102-1104.

[4]陆灵燕.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知信行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3-55.

[5]何燕,聂禄娟,张艳.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08-110.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6

【关键词】妇产科,医院;感染;护理;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

妇产科是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靠前的科室之一,妇产科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及预后,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加大了卫生资源耗费,甚至引起医疗纠纷等[1]。降低妇产科感染率日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问题也备受相关护士关注,应提高护理质量,分析患者的感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2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住院护理中的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感染率、感染部位及感染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妇科收治患者1874例,年龄15~71岁,平均(37.00±5.68)岁;产科收治患者926例,年龄18~34岁,平均(24.00±4.73)岁。根据医院内感染登记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排除泌尿、呼吸系统疾病。1.2方法。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及根据患者各种化验结果、医生和护士的记录,回顾性分析住院护理中的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感染率、感染部位、年龄、住院时间等。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感染情况。280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65例(2.32%),其中妇科收治患者42例(64.6%),产科收治患者23例(35.4%)。≤40岁7例,>40~50岁12例,>50~60岁22例,>60岁24例。2800例患者平均年龄(47.4±14.5)岁,其中未发生感染患者平均年龄(38.7±9.7)岁,发生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9.8±13.9)岁。妇科、产科收治的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7±5.6)、(7.4±2.6)d]均明显长于未感染者[分别为(7.8±3.5)、(5.3±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与未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感染部位由高至低依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创口,感染率分别为60.00%、30.77%、13.85%。见表2。2.2单因素分析。手术史、化疗史、留置导尿管对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对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3多因素分析。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对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3.1妇产科医院内感染因素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与年龄呈正比。同时,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还与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规范或所用的医疗器械等相关[2]。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术前洗手消毒不达标、手术过程中所用器械消毒不彻底、手术医生专业技术不娴熟使手术时间延长,导致手术切口暴露时间延长,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时间,均有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的感染[3⁃4]。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患者感染率最高的部位为呼吸系统,其发生率占总体感染率的60.00%。主要原因是妇产科患者分娩或手术后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造成了感染[5]。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1)妇产科为非封闭式管理科室,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患者住院期间往往关闭门窗,避免被风吹到,且患者的亲朋好友等探视频繁,往往容易造成相互感染。(2)患者手术往往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插管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呼吸系统感染[6]。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部位居第2位是泌尿系统,占30.77%,与目前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主要原因是患者术前往往需留置导尿导,而导尿管消毒不彻底、插导尿管时损伤尿道黏膜或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等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部位居第3位的是手术切口感染,占13.85%。主要原因是由于妇产科手术大多数属可能污染手术,手术切口位于下腹部,汗毛较多,术前备皮不规范、术后不注意局部卫生、长时间不洗澡等容易诱发感染[8]。3.2妇产科医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3.2.1加强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宣传教育。以定期知识讲座的形式加强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控制感染的意识,同时,对妇产科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的普及宣传教育[9]。3.2.2加强防范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防范措施:(1)对妇产科手术医护人员手术前消毒工作加强严格规范管理,对手术流程中每一步骤进行严格的消毒;(2)术中应尽可能地减少血肿发生及出血,仔细缝合消除无效腔;(3)加强病房的卫生管理,定时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器具消毒,同时,限定探视人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探视,减少相互接触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4)加强导尿术的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插导尿管前检查导尿管包装的完整性、会阴部消毒情况等,叮嘱患者的家属不能过度抬高尿袋,避免尿液反流,引起尿路感染,术后定期进行尿道口及会阴部消毒,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10];(5)根据患者情况,规范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率;(6)术后保证患者营养,注重卫生,每天清洗会阴部,保持外阴卫生;(7)对待老年患者,护理要耐心、细致,加强沟通,及时发现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从而降低感染率[11]。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7

[关键词]颅脑损伤;肺炎;泌尿系统感染

Preventionandnursing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

[Abstract]Thecomm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are: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decubitus''''''''phlebitis''''''''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Taking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forthecomplicationsmayhelpthepatientsrecoverearly.

[Keywords]craniocerebralinjury;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二位。而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我科数年来收治的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发现其并发症以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为多见,下面简要叙述预防和护理。

1肺炎

肺炎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不仅致脑缺氧和脑水肿加重,也是伤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护理中主要加强口、鼻腔的护理,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异物、呕吐物和分泌物。将病人置于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呼吸道积存的液体及异物自动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能排出者,宜尽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以消毒无菌的吸痰管吸出套管内的痰液,也可将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以每小时2ml持续泵入气道,以稀释痰液便于吸出。定时翻身拍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可有效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1]。一旦发生肺炎,其治疗上重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向家属宣教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E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泌尿系统感染

颅脑损伤的病人因颅脑损伤及昏迷的影响,常有尿潴留、尿失禁,细菌从尿道外口侵入尿路,则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其预防措施重在做好护理工作,主要是保持会阴部清洁,对必须使用保留导尿的病人,要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导尿管无菌,若不慎污染,必须及时更换,切忌将拔除的导尿管重新插入。对于留置尿管的病人应该每周换导尿管1次,每天换尿袋1次,每天必须进行会阴护理两次,在尿道口周围不能有分泌物和血迹。注意多饮水,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温开水,保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并且尿的pH值在6.5~7.0[2]。发现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带有血性尿液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冲洗,若导尿管未见梗阻,则不需要冲洗。必须要冲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最好不用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的抗生素。引流管和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位置以下,保持单向重力引流,防止尿液逆流,留置导尿的病人一定要认真观察和护理,防止尿路感染,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应及早拔除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口服呋喃坦啶、甲硝唑等。重者可联合用药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以使感染迅速得到控制。

3褥疮

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颅脑损伤的病人常因昏迷和瘫痪有较长的卧床时间,使骨突出部位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受压的局部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水肿、变性及坏死,从而形成褥疮。其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床铺平软及干燥,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骨突出部位及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或用气圈或用海绵垫保护。一旦发生褥疮,不能卧于患处,局部应架空,使受压局部能悬空。患者可给予翻身,每小时1次,使用气垫、气圈、海绵垫避免疮面继续受压[2]。还可使用接尿内裤、长枕、糜子小枕、糜子垫等护理用具以防创面继续恶化。物理治疗方法:红外线照射至创面干燥,适用于Ⅰ、Ⅱ期褥疮。Ⅲ期褥疮的治疗,目前用高压氧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新方法,即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向袋内送入纯氧,几分钟内可见坏死组织液化,活组织变红,达到去腐生肌、清创的目的,可使溃疡面迅速愈合。此外,根据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新理论。目前发明了一系列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的不同敷料,不同程度上有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4静脉炎

输液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输液无菌操作不严,液体浓度过高,长期使用同一静脉的主要分支,使用瘫痪肢体输液,静脉内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等都可引起静脉炎发生,在护理中要严格无菌操作,输入高浓度液体应选择较大静脉,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用药时应先减慢滴速,待血管适应后再加快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注射肢体周围静脉时,应注意保暖和放置舒适。病人长期静脉输液,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易致静脉炎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和20%的甘露醇等。这类情况的处理:(1)需采取几条血管轮流使用,使每条血管都有“休息”的机会;(2)可选用大血管、小剂量、间隔缓慢滴液的办法;(3)可对近心端的穿刺血管采取边输液边热敷的办法,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此外,静脉注射前,护士应询问病人注射部位有何不适,血管有无压痛、条索状的表现等。只有护士做到“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处置,再加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其次,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

输液中选择静脉原则是:先选远心端,后选近心端,先细后粗,先手后足,保留粗大血管以备抢救时急用[2]。需长期静脉用药病人的注射部位,要做到心中有数,除特殊需要和抢救外,针头选择6~7号为宜。在输液中一旦发生静脉炎,首先停止在病变的肢体输液,局部热敷,病变周围封闭及使用抗菌药物。并将输液肢体抬高,注意交替使用静脉,不在瘫痪肢体输液。

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颅脑损伤病人,因昏迷或肢体瘫痪卧床,致肢体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和凝固性增高。常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腓肠静脉及左髂静脉为多见。足部、踝周、下肢的肿胀,皮肤黄白或发绀,皮肤温度增高等是诊断本症的重要体征。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早期被动活动及按摩肢体,注意水电解质的补充,防止脱水过度及适当抬高下肢,如发生本症应及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凝药物治疗[1],并局部热敷,以防肢体静脉的坏死。病情许可在床上被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同时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另外,瘫痪者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应用的各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滞留,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更容易损伤静脉内膜[3]。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多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并减少留置时间。在饮食上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或加重心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肺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5L/min)、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病人,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是艰巨复杂的,正确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既有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又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431-433.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8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行颅脑手术治疗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为(52.48±6.33)岁,其中脑血管疾病42例,脑积水30例,垂体肿瘤1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为(52.53±6.35)岁,其中脑血管疾病40例,脑积水31例,垂体肿瘤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外科强化护理管理干预,包括:①组成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及有责任护士在内的强化护理管理小组,加强外科术后感染预防推广监控工作。②建立健全术后感染预防机制及工作标准,每周组织护理人员总结工作中出现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增强护理人员感染预防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行为标准;③完善包含无菌器械管理、抗生素管理及病房环境管理等管理制度;由专门护理人员对无菌物品存放进行规范管理,按照消毒时间依次排放方便拿取;增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对医用物品严格依据规范程序进行消毒灭菌,同时分类收集医疗垃圾,以阻断微生物污染传播途径;保证病房相对湿度维持于55%~60%,充分通风透气,每天清扫地面及床铺2次。

1.3观察指标:①记录患者术后颅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发生例数,计算感染发生率;②统计患者中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时间>4h,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颅内置管及糖尿病例数,计算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分析分别采用Epidata3.08和SPSS18.0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判定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颅内、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合并不同感染危险因素条件下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合并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时间>4h,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颅内置管及糖尿病等感染危险因素条件下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4例,男188例,女96例,年龄14~67岁,平均35.2±4.8岁。均因临床怀疑肾与输尿管疾患,如尿路结石、血尿等,而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方法:患者平卧于西门子DR机检查床面上,待技术人员将腹部压迫部位与压力调整好后,选择适宜的静脉,局部进行皮肤消毒、穿刺。常选用肘正中静脉,特殊情况下可选取足部静脉。静脉穿刺成功后,依患者体重5分钟内缓慢注入对比剂(350mgI/ml碘海醇)20~40ml,其中有24例采用了低张性DR静脉肾盂造影,在造影前先肌注654-210mg,15分钟后再注射对比剂,腹部不加压、取头低脚高位。对比剂注射完毕后5、10、20分钟分别摄取双肾区DR片,然后松开腹压摄取全腹DR片。对未加腹压者直接摄取全腹DR片。对由于各种原因显影欠佳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拍片时间。整个检查过程护理人员严格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2.结果

284例DR静脉肾盂造影全部造影成功,显影质量优良265例,优良率93.31%。检查结果诊断为泌尿系结石101例,肾、输尿管畸形等先天性疾病11例,需要进一步检查43例,未见明显异常129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通过本组284例DR静脉肾盂造影护理实践体会到,要使DR静脉肾盂造影取得好的效果,应注意下述一些护理要点。检查前护理:①饮食指导:事先告知并及时督促患者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前1天晚餐进食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且易消化的食物,检查当天晨起禁食、禁水。②肠道准备:检查前1晚口服轻泻药,促进排便,清洁肠道,首选用植物性泄剂,尽量不用化学性泄剂,采用番泻叶10g泡饮。检查前3天停止口服X线显影药物以免干扰影像诊断。③心理准备:由于大多数患者是首次进行此项检查,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技术不甚了解,缺乏认识,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紧张、恐惧、焦虑等。

泌尿系统护理范文篇10

[摘要]通过对数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总结有以下并发症较多见: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针对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关键词]颅脑损伤;肺炎;泌尿系统感染Preventionandnursing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Abstract]Thecomm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are: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decubitus''''''''phlebitis''''''''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Taking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forthecomplicationsmayhelpthepatientsrecoverearly.[Keywords]craniocerebralinjury;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二位。而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我科数年来收治的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发现其并发症以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为多见,下面简要叙述预防和护理。1肺炎肺炎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不仅致脑缺氧和脑水肿加重,也是伤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护理中主要加强口、鼻腔的护理,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异物、呕吐物和分泌物。将病人置于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呼吸道积存的液体及异物自动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能排出者,宜尽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以消毒无菌的吸痰管吸出套管内的痰液,也可将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以每小时2ml持续泵入气道,以稀释痰液便于吸出。定时翻身拍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可有效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1]。一旦发生肺炎,其治疗上重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向家属宣教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E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泌尿系统感染颅脑损伤的病人因颅脑损伤及昏迷的影响,常有尿潴留、尿失禁,细菌从尿道外口侵入尿路,则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其预防措施重在做好护理工作,主要是保持会阴部清洁,对必须使用保留导尿的病人,要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导尿管无菌,若不慎污染,必须及时更换,切忌将拔除的导尿管重新插入。对于留置尿管的病人应该每周换导尿管1次,每天换尿袋1次,每天必须进行会阴护理两次,在尿道口周围不能有分泌物和血迹。注意多饮水,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温开水,保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并且尿的pH值在6.5~7.0[2]。发现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带有血性尿液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冲洗,若导尿管未见梗阻,则不需要冲洗。必须要冲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最好不用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的抗生素。引流管和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位置以下,保持单向重力引流,防止尿液逆流,留置导尿的病人一定要认真观察和护理,防止尿路感染,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应及早拔除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口服呋喃坦啶、甲硝唑等。重者可联合用药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以使感染迅速得到控制。3褥疮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颅脑损伤的病人常因昏迷和瘫痪有较长的卧床时间,使骨突出部位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受压的局部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水肿、变性及坏死,从而形成褥疮。其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床铺平软及干燥,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骨突出部位及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或用气圈或用海绵垫保护。一旦发生褥疮,不能卧于患处,局部应架空,使受压局部能悬空。患者可给予翻身,每小时1次,使用气垫、气圈、海绵垫避免疮面继续受压[2]。还可使用接尿内裤、长枕、糜子小枕、糜子垫等护理用具以防创面继续恶化。物理治疗方法:红外线照射至创面干燥,适用于Ⅰ、Ⅱ期褥疮。Ⅲ期褥疮的治疗,目前用高压氧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新方法,即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向袋内送入纯氧,几分钟内可见坏死组织液化,活组织变红,达到去腐生肌、清创的目的,可使溃疡面迅速愈合。此外,根据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新理论。目前发明了一系列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的不同敷料,不同程度上有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4静脉炎输液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输液无菌操作不严,液体浓度过高,长期使用同一静脉的主要分支,使用瘫痪肢体输液,静脉内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等都可引起静脉炎发生,在护理中要严格无菌操作,输入高浓度液体应选择较大静脉,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用药时应先减慢滴速,待血管适应后再加快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注射肢体周围静脉时,应注意保暖和放置舒适。病人长期静脉输液,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易致静脉炎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和20%的甘露醇等。这类情况的处理:(1)需采取几条血管轮流使用,使每条血管都有“休息”的机会;(2)可选用大血管、小剂量、间隔缓慢滴液的办法;(3)可对近心端的穿刺血管采取边输液边热敷的办法,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此外,静脉注射前,护士应询问病人注射部位有何不适,血管有无压痛、条索状的表现等。只有护士做到“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处置,再加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其次,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输液中选择静脉原则是:先选远心端,后选近心端,先细后粗,先手后足,保留粗大血管以备抢救时急用[2]。需长期静脉用药病人的注射部位,要做到心中有数,除特殊需要和抢救外,针头选择6~7号为宜。在输液中一旦发生静脉炎,首先停止在病变的肢体输液,局部热敷,病变周围封闭及使用抗菌药物。并将输液肢体抬高,注意交替使用静脉,不在瘫痪肢体输液。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颅脑损伤病人,因昏迷或肢体瘫痪卧床,致肢体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和凝固性增高。常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腓肠静脉及左髂静脉为多见。足部、踝周、下肢的肿胀,皮肤黄白或发绀,皮肤温度增高等是诊断本症的重要体征。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早期被动活动及按摩肢体,注意水电解质的补充,防止脱水过度及适当抬高下肢,如发生本症应及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凝药物治疗[1],并局部热敷,以防肢体静脉的坏死。病情许可在床上被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同时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另外,瘫痪者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应用的各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滞留,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更容易损伤静脉内膜[3]。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多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并减少留置时间。在饮食上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或加重心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肺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1][2]吸入(5L/min)、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病人,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是艰巨复杂的,正确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既有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又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431-433.2吕学正.外科护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2(1):127-133.3张代铭.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1):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