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

时间:2022-09-22 05:31:19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文章在充分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中国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针对影响评价的因素提出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观点[1],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稳步提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各国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要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要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的需要。

1高职院校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1.1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使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做到有规可依,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通过该体系的指标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从每学期开学到学期结束,在学习进度、学生应知应会、技能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安排、学生技能综合评价等各方面均起到相当大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按照这一体系,通过流程化的操作,使学生的技能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也可以对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自我要求,实现自我奋进的目标,当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地按体系要求约束自己时,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1.2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评价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要求相应提高。高职院校应在与时俱进中以企业、社会的发展为指导,调整专业的设置与教学进程,不断丰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内涵,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更富生机和创新精神,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3]。1.3强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监督。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需要监督的,而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对人才培养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价,直观、形象地分析每一个环节的问题与优势,这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最根本的作用。从理论学习到技能实践,再到与企业接轨,整个教学、就业的全部环节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跟踪评价,及时发现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合理,人才培养质量普遍得到提高[4]。

2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

中国高职院校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相对较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不高,教学质量令人堪忧[5]。此外在全社会范围内没有形成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现状的这一客观现象,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没有被更多人关心,因此,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及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教学质量评价处于被动局面。2.1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够重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根本,教学成绩、技能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而作为衡量高职院校重要水平的这两方面来说,在实际教学中得到重视。但是,对于涉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高职院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施中既没有认真地完善相关的领导机制,加大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监督,也没有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可参考的依据和相关方法,保证评价体系的顺利实施,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实际教学之间存在差距,不利于强化师资力量及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无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2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完善。高职院校对评价体系的不重视还表现在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评价中对理论知识的评价过多,而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知识的教学没有过多地涉入,大部分高职院校评价体系只是作为教学成绩的监督,而对于相应的体系的领导、具体的测评方式和测评重点以及评价的完成等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和指导,没有根据时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际间产生距离[6]。如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当学生毕业走进企业时,不能马上适应岗位工作,所学知识与价值之间的转化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说明体系评价没有真正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促进作用。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知识传授,依据专业要求进行实践技能的教学,当评价体系不能与教学有机结合时,也就不能对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难题,这也有悖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2.3高职院校对评价的实施遇到干扰因素。学校制度的建立,学生的配合与否,教师是否倾尽全力等,都是评价体系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外部因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实施中遇到的干扰因素主要有:领导机制不完善,评价方式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考核机制不适应,学科教学特点不同等。当这些因素显现出积极影响时,评价体系就会顺利发挥作用,当这些因素显现出消极影响时,评价体系的作用就会弱化,甚至不起作用[6]。此外,学习环境也是评价体系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所高职院校,如果校园环境整洁,软、硬件配套设施完整,那么是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反之,一所高职院校如果校园环境管理差,学风不正,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即使教师再尽心尽力,也不可能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优化路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7],需要各方面为之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1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即用人单位、教育政府部门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等要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特别是用人单位,需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招聘比例,对于理论知识过硬、专业技能强的学生,用人单位可以在学历方面适当放宽要求,给高职院校学生更多的机会,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良好氛围,使教师在工作中能有荣誉感和归属感,带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健全,并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此外,媒体在日常宣传中也应当侧重于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宣传,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理念———摒弃唯学历论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能力的考核,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更多的企业接轨,拓宽校企联合办学途径,实现出校门即就业的目标[8]。3.2高职院校加大重视力度。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导高职院校力图提升自身教育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制定者和执行者。加大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视,才能更加完善地制定相关教学质量体系举措。院校从上到下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管理制度,将全部的科室、部门、教师全部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的标准化管理。还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奋进意识,并通过制度的完善,使学生的行为得到一定约束,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学中来,才能为实现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中效率会更高[9]。3.3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目前,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没有前途,对他们来说,985、211才是实现人生梦想的理想平台。家长的这一认知,会影响到学生,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在实际学习中丧失信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健全将家长也纳入其中,学生在校学习可以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指导,学生在家期间,家长也应当严格要求,并用自己的创新理念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定目标和理想,并协助他们实现。在家校的相互配合下,才能实现学生理论与技能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更有保障,才更有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3.4学生个人的主动参与。日常教学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对技能的实际应用,增强一份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踏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并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岗位或行业带头人。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与活动,使学生思想上重视自觉主动参与到评价体系的相关活动中来。学生不仅对考试成绩的关注,更多的应当是有一种对自身技能提升的渴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为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付出自己的努力。

4结论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监督高职院校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标准,高职院校应当通过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家长做好沟通,做好家校配合、校企联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变传统认知,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银盈.地方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20,(13):289-290.

[2]陈鹏,肖龙.普通高中与高职院校衔接的失范与路径———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视角[J].职教发展研究,2020,(1):34-42.

[3]陈晓.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1):101-105.

[4]叶娇娇.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1):231.

[5]单侠芹.基于智能制造背景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1):46-49.

[6]杨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有效课堂实施策略分析[J].轻工科技,2020,36(3):139-140.

[7]方向阳.孙学文.甘昭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一.[J].现代教育管理,2009,(2):77-80.

[8]彭康华.乔一方.高职院校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与研究.[J].才智,2013,(1):64.

[9]严明.高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困境与突破[J].智库时代,2020,(14):183-184.

作者:董飞燕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