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策略

时间:2022-09-24 10:12:52

高职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策略

摘要:高职院校中的语文学科是专业教育中的重点科目,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语文学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工作,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探究当前高职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现状并提出具体解决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语文专业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高职语文教学在专业教育体系中作为基础性文化课程,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及综合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求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强化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为高职院校人文主义关怀教育发展提供助益。

一、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

高职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发挥文章中人物角色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深刻体会到语文的特殊性,并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养成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语文专业学科教育,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凸显出一定的进步性和先进性特征,对语文专业教育改革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就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教育,其教育弊端逐渐显现,阻碍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再提升。当前高职院校语文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师对语文教材编排目的理解不透彻;实施语文教育时出现人文关怀教育缺失;教育教学理念缺少创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语文教育队伍;语文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语文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1]。

三、促进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转变语文教育教学观念

就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而言,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对人文底蕴的丰富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重视高职语文教育在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的教育功能,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要求语文学科专业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丰富和拓展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内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强化语文教育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开展诗歌教学《长恨歌》教学时,以诗歌为基础,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的方式,对《长恨歌》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诗歌中的人文主义内涵,尊重并重视诗歌文化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不断提升诗歌教学的教育意义和内在价值,通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手法,将叙事诗中的故事情节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的引导,从情感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学生人文主义情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学生通过教师的详细解读,对诗歌中所述故事产生强烈情感,表明学生情感态度,重点凸显古代诗歌在现代人文主义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

教师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将语文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完善教育功能缺失,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教师要将教材作为基准,开展多样化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构造健康教学氛围,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育意义。首先,教师发挥文化内涵作用,主动探寻语文教材各模块意义,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精神,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教育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注重对包含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艺术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作品中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如《论语》和《孟子》两个章节,对古代先贤孔孟二人及其弟子的语录进行汇总,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在历史背景下,感悟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初步印象。接着教师通过对文中节选片段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性本善”和“性本恶”的基本概念,对儒家思想产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深化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进一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艺术性功能,通过对语文教材中优质文章的解读,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甚至语文专业的持续研究和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情趣,强化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效果。例如:教师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时,要将诗词创作背景和作者际遇为铺垫,引导学生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与苏轼强烈的政治愿望联系起来,重点凸显出作者的抗敌主张,利用作者一贯的豪放派写作风格,抒发其慷慨激愤之情,使得词作气象恢宏,颇具文学底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诗词中应用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诗词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强烈的艺术氛围中,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此情此感,体会艺术文化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文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人文核心素养[2]。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创新功能,通过对高职院校语文专业教育教材的深入分析,教材编撰人员根据不同模块产生的不同教育作用,将高职语文教材分为五大类,一是诗歌品鉴,二是词曲欣赏,三是散文归纳,四是小说分析,五是影视文学赏析。教材中内容整体结构框架清晰,涉猎范围较广,包括古典名著赏析、现代小说研究以及中外影视作品鉴赏,将不同内容进行形式上的杂糅,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有机结合,建设科学语文知识体系,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主动强化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大量的知识训练,强化学生对语文艺术作品再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知识迁移的意识,将艺术作品融入思想之中,丰富学生对人文主义的情感态度,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积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内涵,不断发挥语文的实际价值。根据语文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各项活动,能够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兴致,使其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大的帮助。例如,以高职语文中第四单元《魂断蓝桥》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该篇文章后,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片,让学生对整体内容进行欣赏,使其了解内容中表达的情感。并且,通过对影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在二战中,凄美的爱情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战争期间带给人们的悲剧。在影片观赏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观看的内容进行充分讨论,让学生可以谈论观看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其通过文章的分析以及影片的观看,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以此让学生感受和平年代下的美好,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的。

(四)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期间,为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及人文素养的全面教育,高职院校要联合相关教师,积极推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充分发挥语文专业的教育职能,提升语文专业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达成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高职院校语文专业教育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语文专业教材内容的创新,二是语文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结构,拓宽语文教育发展空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完善语文教材编制工作流程,根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情况,结合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对语文教育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将不同教育类型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模块处理,保证语文专业教育在人文素养提高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语文专业课程性质,将相关类型的学科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如在语文教育中融入古代文学、现代文学鉴赏、诗词歌曲赏析等课程,形成交叉式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3]。

(五)打造专业的语文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进行语文专业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考核评价,不断优化语文专业教师队伍人才发展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职业道德理念,有效提升院校语文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语文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期间,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对语文教育内容进行深刻分析,将文章中蕴含的人文思想精准地传递给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对人文教育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提高语文教育变革速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加强专业教育融合,注重语文专业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资源,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步调整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文化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情怀。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语文专业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语文在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创新教育中的重要功能,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语文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推进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改革,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谭燕.高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9):257-258.

[2]朱海燕.高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研究[J].课外语文,2019(6):177-178.

[3]王景.高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应用,2019,2(1):20-22.

作者:王小果 单位:阳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