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党报舆论的探索

时间:2022-03-14 03:31:50

新媒体下党报舆论的探索

党报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许多老百姓还是很关心党的消息的,只是许多党报的报道内容脱离百姓的实际。有人曾用三个“很”字概括党报的主要内容特点:“领导很忙,国内很好,国外很乱”。缺少亲和力,对读者真正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关注不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广大读者无法通过阅读党报来解心中之渴,拉大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同度自然大大降低。(二)报道方式陈旧单一一些党报报道方式陈旧单一,仍然沿用传统的机关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空话、套话太多,整版都是指令性、工作性的报道。党报上许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也没有用老百姓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报道,其结果就是老百姓对政策的误解。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报道,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和报社老总按惯性运作,一味按红灯,禁止传播。(三)党报到达读者手中的时间相对滞后当前,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传播手段变得日益丰富,互联网、3G手机、移动电视等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许多新媒体具有信息便捷、自由、低成本和全时性等优势,一则微博、一段视频、一条短信,都有可能成为引起舆论风暴的蝴蝶翅膀。党报作为传统媒体,在报道的时效上相比网络媒体要迟,而且由于发行等环节的人为因素,许多党报在发行的当天都到不了读者的手中,党报作为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缺乏先天性的竞争优势。

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的必要性和对策

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负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积极舆论引导功能,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群众都认为,党报引导能力一是事关社会稳定、发展,二是事关执政者的能力、形象。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人们有着千差万别的看法,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清醒与困惑等等相互交织,社会舆论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要真实地反映舆情,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民心才不会乱,社会才会安稳,此为一。第二,社会在前进,生活开始变得五彩缤纷,党报引导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接受。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归纳接受调查的百姓意见,择其要者,有三点:(一)改变“唯上”思维定势,力求领导、群众双满意“唯上”表示只对上负责,怕得罪上级领导。党报要提升舆论引导力,必须改变“唯上”的思维定势。要创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了解民意,解决民忧,倾听不同声音,包容不同思想,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栏目定位在“中观选题”,坚持“两个立场”的统一,帮党分忧,为民解忧;坚持“两个视角”的统一,干部视角和平民视角;坚持“两个特性”的统一,言之成理,述之有情,这一理念值得借鉴。要知道政府的工作和百姓的需求实际上是一致的,要让党报成为政府与群众的“润滑剂”,推动社会和谐的“减压阀”,力求领导、群众双满意。(二)摒弃僵化枯燥的语言方式,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说理说事党报应该是真诚倾听群众意见,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问题的一个阵地。要改变传统的“我报道你阅读”的方式,转变原来的空洞、枯燥、程式化、训导式的语言方式,使新闻报道变得让公众有亲切感、信任感,具有可读性、感染力。马克思就曾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指出:“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可见,党报要充分运用在信息资源上具有的政治性优势、权威性优势、资料积累性优势,深入开展新闻策划,在选题上要紧扣时代主题,在报道时要将事件引发的种种话题及时反馈,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揭示事件实质。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挖掘新闻事实,凸显新闻价值,力求写新写活。要在“准、深、新”上下功夫,捍卫新闻的真实性,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吸引读者眼球,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产生强烈的“舆论场”效应。(三)主动发展、融合新媒体,掌握网络舆论场主导权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淡化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让每个人都成了一个“自媒体”。网络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草根性、自发性、明确的指向性,但随意性也强,容易造成叙事的线性逻辑的断裂,导致人们断章取义,不利于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全面了解,同时也由于缺乏专业的分析能力,会使不明真相的网民随意表达观点,盲目进行道德宣判和声讨。党报应该积极建设、充分借助互联网,搭建平面媒体和互联网的新平台,在网络舆论场同样掌握主导权。党报掌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导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内容上介入网络热点。过去,认为网上的舆论热点就由网上回应,主流媒体不介入,以免炒大,“网来网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传统媒体不主动介入网上舆论热点,那么,传统媒体就把自己边缘化了,势必会在新的舆论格局中降低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党报必须主动融合新媒体,及时介入网络舆论热点,介入时要做到扩大介入面、加快介入速度、提高介入水平。二是求证真伪。对网络议题进行理性“把关”,当好“过滤器”。《人民日报》近年来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求证》栏目,定位为“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三是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弘扬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凡人善事”,例如:一些产生广泛影响的草根英雄,“最美妈妈”、“信义兄弟”、“最美司机”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谣言,要及时辟谣,澄清事实,安定民心,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

本文作者:沈娟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