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新闻传人媒文关怀理念研究

时间:2022-09-29 05:31:34

和谐社会下新闻传人媒文关怀理念研究

【摘要】新时代下社会追求公平、公正,传递正能量是新闻传媒工作的主要任务,只有不断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内容,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构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甚至背离“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和谐社会下新闻传媒中人文关怀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中人文关怀的现状,最后研究和谐社会下新闻传媒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和谐社会;新闻传媒;人文关怀

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环境下的新闻传媒既具有极强的实效性,也具有空前的便捷性,能够让广大民众随时随地了解社会发生的事情及其原由,也能发表评论,纠正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当然,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新闻传媒工作者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其有义务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宣传,构建和谐社会。从目前来看,尽管我国新闻传媒竭力追求“人文关怀”理念,但对“受众本位”产生了误解,错误地以为“平民化”就是“庸俗化”,进而影响传播内容的科学性。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和谐社会下新闻传媒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一、和谐社会下新闻传媒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一)维护公民权益。社会是一复杂的集合体,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充满了艰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往往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为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其在和谐社会下的“自由”主要体现在话语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方面,但是人们往往会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压,进而丧失个人的基本权益。在无处申诉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只有求助媒体曝光,而新闻传媒中的人文关怀举动能够有效表达公众的怨屈和意愿,以全社会的力量帮助人们解决个人问题,有助于维护公民权益。(二)遏制名利之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将“经济利益”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于是出现“追逐名利”而不顾道德的不良风气。在这种现象下,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与他人展开了恶意竞争,其结果损人不利己,但是有时会对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即追逐名利之风害人不浅。作为人文精神传播的新闻传媒行业承担着为社会树立标杆的使命,应当注重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新闻传媒行业的支持,人文关怀理念必将深入人心,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走向正道,有效遏制名利之风。(三)消解负面影响。互联网技术带动了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发稿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而有的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时常常犯错,其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目前,社会已经步入融媒体时代,五花八门的新闻信息齐涌网络,人们通过电脑客户端、智能手机、微信朋友圈等一览无余。优质新闻自然对民众的生活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不良信息、暴力新闻等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比如:意志不坚定的群体了解新闻事件真相之后,不相信社会,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拯救人们的灵魂,消解不良言论的负面社会影响。

二、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对弱势群体冷漠。不管是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祖国的强大,都需要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是社会前进的主要推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依靠土地,靠天吃饭,生活没有保障,可以说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必须体现人文关怀,该任务是新闻传媒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许多新闻传媒工作者很少关注弱势群体。比如:在节假日、邻近春节,一些媒体会报道领导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活动,但都在节目的末尾提及,缺乏正面报道。这些内容没有将基层民众作为重点,对弱势群体的了解不够深入,有违新闻事业的神圣性。(二)不注重隐私保护。对于新闻传媒工作而言,宣传的内容广泛,但都与人有关,只有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否则毫无价值可言。现阶段,网络四通八达,信息获取极其方便,一些新闻传媒人员为了利益而达到特定的目.8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业界探讨的,不惜采用下流手段,比如:偷拍、冒名采访等,对当事人进行恶意攻击,从而满足了大众的低俗趣味。针对公众人物的报道,有的新闻传媒人员过度曝光当事人的隐私信息,给公众人物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不便。泄露他人隐私不仅不道德,还严重违背了新闻传媒工作的报道原则,同时会引起被报道人的强烈不满,破坏和谐社会,影响新闻传媒的公信力。(三)娱乐化现象严重。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推进,民生问题倍受媒体关注,新闻传媒内容逐渐倾向于“平民化”。在平民化视角下,许多新闻题材比较琐碎,涉及的内容越来越杂乱不堪,就连经济新闻也朝着“娱乐化”方面迈进,并没有体现出新闻传媒中的人文关怀。不仅如此,在这样的新闻传媒报道中,许多编辑人员还会夸大其词,采用“煽动性”的标题,以便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尽管这种操作能够达到传播目的,但是内容肤浅,价值观偏颇,完全陷入了以“娱乐化”替代“人文关怀”的境地,而一味贪图娱乐的民族是不会推动社会进步的。

三、和谐社会下新闻传媒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策略

(一)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在奔向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能将部分富人的生活标准作为衡量标准,而要顾及社会的各个群体,尤其是我国农民群众较多,弱势群体更需要被关心。其实,构建和谐社会,更要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这也是新闻传媒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传媒从业者,必须热爱百姓,注重个人道德情感的渗透,既要表达自己对弱者的同情,也要展示自己对弱者的关心和爱护,争取以独特的报道风格引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例如: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新闻传媒人员需要多花些精力和时间报道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向社会陈述其困窘的生活状态,呼吁大众给予其生活援助。(二)建立行业规范制度纵观当前社会发展态势,信息化占据主流,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浏览天下事。在新闻传媒所报道的事件中,涉及各个阶层的人群,有值得公众学习的人物,也有需要公众批判的人物,但都是为了弥补不足、纠正过失,达到教育全民的文化宣传目标。不过,任何事情都会出现漏洞,像一些思想不端正的新闻传媒人员不顾他人隐私,故意揭发别人的私事,以博眼球。其实,这些现象不应该是一位合格的新闻传媒人员所为,况且在和谐社会义主社会构建下更应当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抹黑。为此,要想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国家必须建立行业规范制度,违者必遭处罚,同时还应当发挥公民的决策权,集思广益,征求各阶层人士的意见,为民众解决实事,全面提升公民的幸福感。(二)保证新闻真实可靠。和谐社会下的新闻传媒必须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关注大众的内心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真实地报道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传递信息的可靠性。一方面,新闻传媒工作者要有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以敏锐的眼光分析社会现象,准确把握现代老百姓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新闻传媒工作者要给自己进行明确定位,严格遵守行业的规定,坚决不接触虚假信息,竭尽全力为人们提供真实的新闻内容。除此以外,新闻工作者尽量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深入了解并反映群众的呼声,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结语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转型,为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尤其是信息化提高了新闻传媒行业的工作效率。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畅通,文化传播便捷,新闻传媒工作者在人文精神宣传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如今,我国新闻传媒行业与时俱进,传播理念持续更新,对于“人文关怀”的认识也在逐日提升,但是实际的新闻传播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毫无疑问,在高举“和谐社会”旗帜之下,新闻传媒工作人员必须正视社会,关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引导大众,使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己之力为民服务,让“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才能提高新闻的社会影响力,真正为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震.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的角色定位与任务[J].传媒论坛,2020,3(04):45-46.

[2]陈京晶.试论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冲突和统一[J].科技视界,2015(36):129+177.

[3]王越.简论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J].视听纵横,2015(06):69-70.

[4]郭广武.新闻传媒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6,2(10):7+13.

[5]车芸星.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体现[J].西部广播电视,2016(20):47+49.

[6]吴继全.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1.

[7]郑倩.浅析网络时代下新闻媒体应如何报道[J].传播力研究,2019,3(07):241.

[8]顾思蔚.浅谈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74-75.

作者:韩星宇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