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7:23:14

媒体会

媒体会范文篇1

1实习不完全等于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一定是实习的一部分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2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3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媒体会范文篇2

[摘要]:本论文对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上,给予了详细的阐述。

[引言]: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已进入了学校,相应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实用和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文]:

对于一堂新授课来说,初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包括我自己当初),总是把每堂新授课都设计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去追求一种外表的华丽以及绞尽脑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课件做成“震憾人心”的效果,投影仪和实物展台也想尽办法要用上去,觉得这样才象多媒体教学,并且把一些本来用真实实验很好说明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实验也做成了动画,取而代之了真实的物理实验,甚至把习题课的每一道题目和解答都做成了幻灯片等等。其实,这是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成了一种多媒体教学满堂灌的“新模式”,即“电灌”。

其实,如果这样做,教师也是非常辛苦的,我通过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根本不欢迎这种教学,甚至有些学生对这种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恐惧感。因为这样做,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再加上有些课件中不恰当的或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不必要的声音和gif动画等),这样势必造成视觉和听觉的污染,干扰学生的思维,破坏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以至于有些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越来越不欢迎。

目前,中学物理实际教学课堂中还是普遍存在对多媒体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关系处理得不当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将我几年来从事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整合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一.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的整合

在多媒体设备未进入课堂之前,我们很多教师都深刻的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因此对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简谐运动图象的教学,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的教学,一些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或太慢问题的教学,一些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的教学,电场和磁场里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等等。现在,我们有了多媒体设备,这给我们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如何来处理?

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这步做得不够,即使有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高超的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上出一堂优秀的、高质量的课来。

其次,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自己对如何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的现象。此时恰到好处的借助多媒体,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如简谐运动图象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把简谐运动的图象和轨迹混淆,并且不易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反映的物理量。课本上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来讲解的,但发现用这种方法,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因为弹簧振子振动的太快了,不方便研究,这种频闪照片留下的只是一些瞬间静态位置。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用Flash软件把水平弹簧和竖直弹簧振子的振动做成了频闪照相定格模拟的动画,即在动画中做了一个弹簧振子振动的动画和在振子旁边设置了一个位移—时间坐标系,动画演示时,振子每隔1/8个周期就频闪一次,然后振子停下,接着把所得的照片匀速地移动放进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直到完成一个周期,此时再把坐标系中不同时刻的振子照片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振子振动的(正弦或余弦曲线的)图象。用这个动画来模拟演示,可形象揭示过程的中间状态,以利逐步进行研究。这样,简谐运动的图象教学就变得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又如电磁振荡现象,它是根本看不见的物理过程。此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这个动画是电磁振荡和单摆类比的模拟,在电磁振荡的过程中,单摆也在同时摆动,我把电容器极板所带电量类比成单摆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振荡电流类比成摆球的速度,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类比成摆球摆动的加速度,电场能类比成重力势能,磁场能类比成摆球的动能,在这个动画中,还同步作出了电磁振荡的i—t、q—t的图象和单摆振动的s—t图象。这样,学生对电磁振荡现象就理解的非常好,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如何用类比法学习物理新知识。

二、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时空的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那么,如何用多媒体来整合常规的实验教学呢?我觉得对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实验教学中哪些实验是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或模拟?

以下这些情形觉得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会较好:

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的模拟,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机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

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原子核的衰变、裂变和聚变的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

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规律,可把它做成定格频闪模拟动画以利于逐步研究,还有简谐运动、分子热运动和波动问题的模拟等等。

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天体运动等。

⑤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可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

⑥实物展示不方便的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2、如何处理多媒体模拟实验与实物演示实验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可把图象、动画和声音,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主动鲜明。那么,是不是实物实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

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必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重。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要必要的话,然后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说明:

媒体会范文篇3

[摘要]:本论文对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上,给予了详细的阐述。

[引言]: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已进入了学校,相应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实用和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文]:

对于一堂新授课来说,初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包括我自己当初),总是把每堂新授课都设计成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去追求一种外表的华丽以及绞尽脑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课件做成“震憾人心”的效果,投影仪和实物展台也想尽办法要用上去,觉得这样才象多媒体教学,并且把一些本来用真实实验很好说明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实验也做成了动画,取而代之了真实的物理实验,甚至把习题课的每一道题目和解答都做成了幻灯片等等。其实,这是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成了一种多媒体教学满堂灌的“新模式”,即“电灌”。

其实,如果这样做,教师也是非常辛苦的,我通过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根本不欢迎这种教学,甚至有些学生对这种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恐惧感。因为这样做,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再加上有些课件中不恰当的或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不必要的声音和gif动画等),这样势必造成视觉和听觉的污染,干扰学生的思维,破坏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以至于有些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越来越不欢迎。

目前,中学物理实际教学课堂中还是普遍存在对多媒体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关系处理得不当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将我几年来从事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整合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浅谈如下:

一.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的整合

在多媒体设备未进入课堂之前,我们很多教师都深刻的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因此对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简谐运动图象的教学,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的教学,一些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或太慢问题的教学,一些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的教学,电场和磁场里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等等。现在,我们有了多媒体设备,这给我们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如何来处理?

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这步做得不够,即使有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高超的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上出一堂优秀的、高质量的课来。

其次,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自己对如何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的现象。此时恰到好处的借助多媒体,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如简谐运动图象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把简谐运动的图象和轨迹混淆,并且不易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反映的物理量。课本上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来讲解的,但发现用这种方法,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是一般,因为弹簧振子振动的太快了,不方便研究,这种频闪照片留下的只是一些瞬间静态位置。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用Flash软件把水平弹簧和竖直弹簧振子的振动做成了频闪照相定格模拟的动画,即在动画中做了一个弹簧振子振动的动画和在振子旁边设置了一个位移—时间坐标系,动画演示时,振子每隔1/8个周期就频闪一次,然后振子停下,接着把所得的照片匀速地移动放进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直到完成一个周期,此时再把坐标系中不同时刻的振子照片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振子振动的(正弦或余弦曲线的)图象。用这个动画来模拟演示,可形象揭示过程的中间状态,以利逐步进行研究。这样,简谐运动的图象教学就变得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又如电磁振荡现象,它是根本看不见的物理过程。此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这个动画是电磁振荡和单摆类比的模拟,在电磁振荡的过程中,单摆也在同时摆动,我把电容器极板所带电量类比成单摆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振荡电流类比成摆球的速度,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类比成摆球摆动的加速度,电场能类比成重力势能,磁场能类比成摆球的动能,在这个动画中,还同步作出了电磁振荡的i—t、q—t的图象和单摆振动的s—t图象。这样,学生对电磁振荡现象就理解的非常好,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如何用类比法学习物理新知识。

二、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时空的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那么,如何用多媒体来整合常规的实验教学呢?我觉得对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实验教学中哪些实验是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或模拟?

以下这些情形觉得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会较好:

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的模拟,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机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

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原子核的衰变、裂变和聚变的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

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规律,可把它做成定格频闪模拟动画以利于逐步研究,还有简谐运动、分子热运动和波动问题的模拟等等。

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天体运动等。

⑤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可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

⑥实物展示不方便的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2、如何处理多媒体模拟实验与实物演示实验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可把图象、动画和声音,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主动鲜明。那么,是不是实物实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

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必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重。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要必要的话,然后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说明:

媒体会范文篇4

一、中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对青年教师来说势在必行。

学校为青年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学校积极营造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氛围,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且进行专门的课件制作辅导;二是学校准备给每个办公室都配备计算机,这为青年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新生力量,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从这一点讲,青年教师也应该成为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先行者。

二、我是如何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的

1、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对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几乎是一窍不通。可是当我看到有的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时,我就觉得课件制作作为一门技术对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必须掌握这门技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我就开始下功夫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课件制作。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制图软件photoshop,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还有各种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max、flash等,现在又在老师的专门指导下学习了“课件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相通之处,学好了其中的某一个,其他的自己动手、多进行尝试也会慢慢掌握。

2、善于研究,多问问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和使用各种软件制作课件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我就自己先琢磨,每个软件的功能都很多,我们学会的可能只是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有好多功能需要靠自己尝试、研究和琢磨。当然也有好多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我就虚心请教别的老师。我相信,只要我们乐于尝试,善于思考问题、询问问题,难题是没有解决不了的。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有的学生还要问,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学生们说不定觉得挺难,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多提问问题。课件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初学者觉得不好解决的问题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简单的,所以在学习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多问问题是必要的。

3、亲自动手,乐于尝试

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把这一观点应用到课件制作上就是要亲自动手制作课件。也许我们在某一方面的创意是非常好的,可不亲自动手,这方面的创意就实现不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由简单到复杂,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动手制作几个完整的课件,只有这样,自己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第三,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媒体

现在开发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每一种软件都有它的优势,当然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应该通盘考虑所要讲授的课程的特点,需要处理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软件的优点来选择使用什么平台。“课件平台”还有flash等都是功能强大的软件,它们的动画效果、交互性、对图片和声音的处理,都是powerpoint和“蒙泰瑶光”包括authorware所不能达到的。但powerpoint等也是很好的课件制作工具,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2、简洁实用是课件制作的重要原则

不少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将自己的课件做得特别“好看”,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小动画和艳丽的图片以及很刺激的声音,我认为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冲淡主题,这些与课堂无直接关系的东西会过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用来辅助我们的教学的。一个好的课件关

键在于它的实用性,应该说只要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的课件就是好课件。

另外,我认为不要试图每堂课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处理,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利补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课堂,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3、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参与性

媒体会范文篇5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电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MCAI)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示了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诱人前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技术改革的重要内容,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其主要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种刺激,从而更有效的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科学利用MCAI,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黑板、粉笔、教科书等媒体进行教学,但这种媒体在承载信息的种类、能力和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交互性,这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1信息丰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能将文本、图形、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多种媒体融为一体,使传递的信息更丰富形象,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可以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内容。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大大地提高知识信息传递中的效率,使得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并能留下深的印象,从而提高吸收的比率。

12创造动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的动态表现功能,可以将数学中一些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的而又是教学中比较重点的知识通过图、文、声、像等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生动、直观的情境,将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各种手段进行处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较为深刻的感知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13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生、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地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14交互性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现代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一方面,由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在教学中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MCAI课件中也可以设计交互性的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MCAI课件和互联网进行自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2合理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

21正确处理好MCAI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环境和手段,大大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是,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对教学艺术、教学心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并非简单运用MCAI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课堂教学应着重讲述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围绕这一中心,依靠扎实的教学功底,再加上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方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MCAI技术相对与传统教学而言,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MCAI技术虽然在形式上取代了模型、板书,但是,教学原则不变,我们要在MCAI的制作和运用过程中,遵循传统教学所遵循的基本教学规律、教育力量、教学原则。

22积极开发符合本课程教学规律的MCAI课件

目前市场上出售一些现成的课件,有时很难找出适合自己教学的、与教材配套的课件,用起来往往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这就迫使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动手制作课件。在课件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教育性课件的制作要选题适当、教学目的明确,必须以教材为本,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要点表达明确。

技术性要求课件的构思新颖、巧妙,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做到设计合理、生动形象、画面清晰、文字醒目。这就要求教师对多媒体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Director)比较熟悉。

艺术性多媒体课件教学还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教师在设计课件中要充分考虑到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节奏合理、声音悦耳、色彩适宜、动画逼真、图形文字布局合理。

操作性课件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利用它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并能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因此应该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并具有操作简便、使用灵活、交互流畅、通俗易懂等特点。

23合理运用MCAI

教师使用M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其优势,用生动、灵活、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用语言不易表达的知识和理论,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让它垄断一切,任何问题都需要应用MCAI。本来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轻松讲解清楚的内容,如果牵强的加上动画、声频、视频做成多媒体,那不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选择使用,不能舍本逐末、流于形式。

24根据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更新课件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自己编写的,通过自己的具体运用,就会明确有哪些内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恰当的、多余的,有哪些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足的。课后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从自身易于学习的角度谈谈对课件的意见。随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及时对课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使课件水平不断提高。一般说来,可从教学内容的完善度、教学进度、显示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画面的清新度、授课内容与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同步性等方面入手,使得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注意点

31充分备课,经心策划好每一节课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更加充分,不仅要从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等方面认真准备,而且要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需要较多的图、表或者动画来说明问题时,就需要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如果仅仅是一些概念性、推理性的内容,通过教师精辟、生动的讲解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加强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容易掌握和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但是,不能因为掌握了多媒体技术而退化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必须经过刻苦的基本功训练,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媒体会范文篇6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数学教与学的方法。近年来,我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收获,也有失败。也发现数学MCAI也确实存在着使用不当、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方探讨,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对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展示事实、创设情境、呈现过程,及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象,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调动学生学生的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描绘静态或动态的图形与图像,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难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为学生形象、直观、简洁地接受,为学生呈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抽象→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绪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逼真的数学问题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活动性。以录象、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虚拟、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建议

1、盲目追求媒体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的合适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2、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层次性

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过分追求“短、平、快”,忽视展现思考过程

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因为,这样做虽然节省了课堂画图的时间,但是学生看不到图形、图像的成图过程。不了解思考的过程,学生就不能独立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4、过分追求教学材料的直观形象,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思维活动积极化,形成感性形象,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高度,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如果过分依赖直观形象材料,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势必会延缓这个过渡,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媒体会范文篇7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构想

1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以9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6期教例评析jiaolipingxi(((“(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开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2)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相信学生能把书读好,一次没有读出来没关系,让他们继续读,直到能读出来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就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结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活动。

(3)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时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四人小组无疑是较好的一种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实处。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他们的学习任务制定为:成立一个四人导游小组,用自己的方式为“客人”介绍日月潭。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指导背诵的过程。最后让他们上台介绍时效果相当不错。

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2我一直都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你们想同我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吗?(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身边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同学们,刚才听了导游小组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

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2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4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

媒体会范文篇8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健康

C:颈——银项圈活泼

D:怕见人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公务员之家: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媒体会范文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健康

C:颈——银项圈活泼

D:怕见人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媒体会范文篇10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公园的美丽景色。形象细致地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大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字里行里充溢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爱美情趣。课文的重点段是第三自然段,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自制课件,创设与课文相吻合的意境,使学生入境动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利用媒体,创设意境: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乐于接受。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媒体由远及近,徐徐向学生推出趵突泉公园美丽的景色,清晰展示池中鱼儿在绿色的水藻间快活地游玩,三个大泉向上冒出晶莹的水花,形如玉花,势如热浪。白色的水雾飘荡在绿色的水面上。美妙的画面,轻柔、典雅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优美意境中,学生深深陶醉,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利用媒体,体会意境: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辨析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如:学生观赏池水的画面后,媒体在画面上叠上句子:池水很清。再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书本上描写池水的句子。这些新信息,如给学生“注射”兴奋剂,他们便从课文到画面,对照思考。通过看、读、想、说,学生体会到作者用具体的景物把池水的清澈写清楚。接着,让学生在第二自然段中寻找描写泉水清的句子。学生很快地说出,由于池水的清浅,能清晰地看到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这时,媒体再次展示池水清澈见底的画面,在美的意境中,让学生直接从媒体里获得与课文内容的一致性,加深印象。作者描绘趵突泉那活泼的动态景观时,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联想、感受结合在一起写的,看到水昼夜不停地从大泉眼里往上涌,觉得“像煮沸了似的”,联想到他们“好象永远不知疲倦”,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我让学生抓住“冒”字细细体会品析,作者是怎样围绕“冒”字运用恰当的比喻与拟人的方法把大泉写具体形象的。形象的动态画面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提供了依据,而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反过来又丰富了画面的再认识。图文互补,相得益彰,学生对趵突泉美的感受又深化了一步。三、运用媒体,激发想象:伟大科学家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者描写冬天的趵突泉是那迷人,那么幽美。媒体设计制作了一层白雾从水面上冉冉升起,在绿色的水藻上飘荡,学生边读文,边赏景,展开想象翅膀,产生种种遐想。他们感到:冬天的趵突泉水面上,笼罩着一层白雾,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的,恍如进入了仙境似的,是那样的美。学生把感受到的美用语言的美来表述,用描述画意来取代词句的理解,使课文的意境经过想象变得更丰满、更优美。使学生的说、读、想的能力得到有机的训练,感知、想象、思维、创造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