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下非遗传统舞蹈的发展

时间:2023-03-24 08:35:32

新媒体技术下非遗传统舞蹈的发展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主要起源于安徽省的两淮地区,是我国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艺术之一,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传统民俗舞蹈的传承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守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我们依托新媒体技术为安徽花鼓灯赋予能量,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

【关键词】非遗;新媒体技术;传承;花鼓灯

花鼓灯艺术主要由当地人民群众集体创作而成,流传并分布于安徽淮河流域,并形成了三大不同风格的流派。安徽花鼓灯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方民间艺术,一直充满活力和激情,并以欢快的锣鼓、舞动的姿态、舒缓的小调表达着男女之间的情愫,抒发着丰收后的喜悦之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传承与发展安徽花鼓灯的意义

中国舞蹈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在安徽两淮流域的花鼓灯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鼓灯的发源地淮河流域处于华中的河南与华东的江苏与安徽地区,此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粮食、能源矿产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战略中心,在我国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安徽花鼓灯具有发展历史悠久、舞蹈独具特色、锣鼓欢畅热烈等鲜明特征。

二、安徽花鼓灯的起源

(一)古老原始社会说。根据传说,原始社会时期,两淮流域有一座山,山的洞穴里有一条像蛇的怪物——蛟。在惊蛰之时,蛟经常下山吃山下的村民。但是,蛟害怕锣鼓声与嬉笑声,所以,每年的三月暮春时节,山民们便集合起来敲锣打鼓,蛟听到后便乘着黑风仓皇而逃。为了缅怀这个特殊的日子,每一年的暮春时节,村民都会举办“惊蛟会”,敲锣打鼓,欢欣鼓舞。

(二)夏朝春秋战国说。相传,禹与淮河岸边的涂山氏国的女娇结为夫妻,新婚后不久,大禹便投身于治水事业,一去十三年,女娇思念丈夫心切,便与儿子年复一年在山坡上等待,最后,他们化为岩石。当地人感念他们劳苦功高,在山上盖了一座“禹王庙”。山民们为了表示缅怀,于每年的三月暮春在禹王庙前嬉笑欢闹,锣鼓喧天,花鼓灯由此出现。

(三)鼎盛时期唐朝说。根据花鼓灯老艺人口述,花鼓灯是唐王为了让患病的皇太后痊愈创作的舞蹈。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攻打高丽胜利后归来却发现皇太后患病,为此,他下令在京城大闹花灯,告慰上苍,祈求平安。唐代前期的经济政治相对比较稳定,人们逐渐开始享受音乐舞蹈等艺术,花鼓灯逐渐流传开来。

(四)文盛武衰宋朝说。根据《凤台县志》记载,在宋朝时期,花鼓灯就已经盛行于安徽的凤台、怀远地区。北宋时,通俗歌舞、民间文化广泛流行,佳节时“花光满路,箫鼓喧空”。歌舞百戏、武术杂技样样齐全,其中,“合生”和“队舞”对新媒体技术下的安徽花鼓灯的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

(五)万人空巷明朝说。洪武建朝后的几百年,街市规模庞大,经济繁荣。朱元璋下令在其故乡安徽凤阳县大兴土木,为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花鼓灯等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和流传。据说,花鼓灯的伞就是从朱元璋当年顶的荷叶演变而来的。

(六)日薄西山清朝说。根据清同治年间《浏阳县志》记载,村民在万里晴空时会在村口耍杂技、敲鼓,到了晚上,再一起进行花鼓灯舞蹈演出。清代道光年间的舞灯就类似于花鼓灯舞蹈中的大花场。其舞蹈语言绚丽多彩,并出现了典型的程式性特征,出现了很多深受群众欢迎的著名舞者和玩灯戏班,花鼓灯艺术也开始向外传播。关于花鼓灯的起源,说法有很多,在唐代之前,记录以神话传说为主,唐以后,开始有了一些资料佐证,但确切的文献资料还是很少,虽然证据不够充分,但事实证明,花鼓灯确实代代相传于两淮流域,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并形成了凤台、怀远、颍上三大流派,并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遗名录。为了守住安徽花鼓灯,我们开始依托新媒体技术为传统舞蹈“赋能”,让新媒体技术为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安徽花鼓灯传承现状

(一)社会行政体制空心化

学习或研究任何一项艺术都需要经费的支撑。从传承人方面来讲,花鼓灯老艺人在生活中长期从事安徽花鼓灯的研究,而艺术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投身于花鼓灯事业的老艺人也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帮助,如果他们在生活上得不到经济支持,便很难开展艺术方面的研究。当前,少有人学习及重视非遗传承,许多老艺人出于生活保障的考虑,放弃传承这门技艺而选择自谋职位填饱肚子,使花鼓灯的传承面临中断危险。

(二)专业创新机制程式化

安徽花鼓灯是综合舞蹈、音乐、美术等元素的多元化汉族民间艺术,有三百多个舞蹈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然而,在专业机制方面,安徽花鼓灯的传承存在许多问题,其一,专家工作机制略显滞后,导致创新能力不强,不能跟随时代的变化进行多元化发展,单纯追求“风格至上”,却遗忘了“表意优先”,使舞蹈的技术性、风格性、动作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造成舞蹈在形式上的“雷同”。其二,面对观众的审美疲劳,从业者并没有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花鼓灯形式,只是对原有动作进行“有限阐释”。四、用新媒体技术为非遗舞蹈花鼓灯“赋能”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搭台,艺术创新”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选择,安徽花鼓灯也不例外。在互联网上,资源合理共生、跨界信息相互交融,互联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交流和精细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传承安徽花鼓灯时,人们一般运用口传身教法、纸质记录法等形式,但传统传承方式比如纸质资料记录、面对面交流都有时间限制,一段时间过后,纸质资料可能会泛黄或丢失,面对面的交流也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难以实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崛起,传承安徽花鼓灯可以不再像往常一样运用单一的记录方式,新媒体技术可以结合基础传承方式进行“数字化保护”,让安徽花鼓灯更加浅显易懂,更直观地出现在普通人的视野中。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全新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更多青少年喜爱非遗文化。

五、新媒体技术下的保护传承与策略

(一)树立关注非遗舞蹈文化的意识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信息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强化传承安徽花鼓灯的民间力量,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安徽花鼓灯相关知识的普及。例如,广东醒狮课堂不仅在线下开设专门培养青少年的课堂,进行“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还利用微信公众号、BiliBili网站等平台进行宣传,不仅让广东人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还让全世界的人们共同见证广东醒狮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二)完善用新媒体技术传承非遗的措施

安徽花鼓灯的整体节奏欢快热烈,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锣鼓节奏,在三道弯的优美的动作中又有粗犷豪放的舞蹈语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安徽花鼓灯要在传统舞蹈语言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的元素,根据当代人的思想特点、审美倾向和爱好,创作出人们感兴趣的非遗舞蹈。从政府方面来讲,应当采用“数字化保护”和“抢救性工程”等方法,加强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投入,完善非遗文化保护措施,尊重老艺人等文化主体的意愿,加大非遗传承人培养力度,与新媒体技术携手促进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

(三)通过新媒体技术加大非遗宣传力度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渠道日益增多,我们应当充分掌握新媒体技术,促进安徽花鼓灯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安徽花鼓灯分为凤台、颍上、怀远三大流派,我们可以利用三大流派的特点建立起特征鲜明的安徽花鼓灯宣传基地,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地域性文化特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要扩大青少年以外的群体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比如,调查研究表明,30岁以上的群体的日常娱乐以看数字电视为主,所以,我们可以从电视台入手宣传花鼓灯,例如,中央三台播放的《国家宝藏》或中央十台科教频道播放的《鹿城非遗》,就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非遗文化,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案例为我所用。

六、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非遗舞蹈的传播的范例

(一)芒果TV《舞蹈风暴》节目

湖南卫视通过芒果TV平台推出了一款顶级青年舞者同台竞技秀节目。在《舞蹈风暴》第一期中,舞者张翰表演的《蝶恋花又开》是以安徽花鼓灯为主题元素的舞蹈,讲述了一位安徽花鼓灯民间反串老艺人从一开始的风华绝代、众星捧月,到时展后人们不再关注花鼓灯,他不得不男扮女装卖艺求生,最后逐渐走向落寞的悲惨一生。舞者运用不一样的妆容、不一样的舞姿,一反常态的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形象,以闭月羞花、眉清目秀的女装形象出现在舞台上。通过舞蹈展示了安徽花鼓灯这一珍贵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者越来越少,这项艺术越来越不被理解,舞者通过这支舞蹈向那些用毕生精力探索和传承民间艺术的艺术家致敬,得到了评委的赞赏。并且,在舞蹈结束后,节目向大家介绍了安徽花鼓灯的由来、步伐、舞姿特点等,不仅让圈内人士,也让平民老百姓了解并感受到安徽花鼓灯的无穷魅力。这一节目运用新媒体将非遗用全新的方式与现代人连接。

(二)“舞动江淮·共庆小康”安徽省新创舞蹈

直播活动来自安徽省各大高校、各大剧院的21个优秀节目依次上演。线上、线下共有248万观众观看演出,极大促进了安徽省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群舞《俺爹爹的兰花情》《风起淮河》,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参评作品《远去的兰花爷爷》都是典型的以安徽花鼓灯舞蹈元素为主的剧目。这些作品在表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让所有人了解了安徽花鼓灯在独舞、双人舞、群舞等不同舞蹈形式中的独特魅力。

(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舞”抖音平台

2020年9月19日,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系列活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舞”在抖音APP上向全国观众展示中国民族民间舞。主播老师和表演者通过对话的方式向观众展示花鼓灯的锣鼓点等内容,通过镜头让更多观众认识和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感受汉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

(四)首届中国舞蹈发展论坛“后疫情与5G时代的民族舞蹈”

2020年11月27日—29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等共同发起了“中国舞蹈发展论坛”,主题为“后疫情与5G时代的民族舞蹈”,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关注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互通交融。论坛开场时,每一位代表带着他们所处的区域的板块填满中国地图,开场秀可谓新颖多样。此次论坛主要是共同讨论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在传播舞蹈艺术上的优势和具体方法,并对舞蹈产业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

七、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安徽花鼓灯的传承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如今已有很多人依靠新媒体技术为安徽花鼓灯“赋能”,我们应该乘胜追击,依托新媒体技术让安徽花鼓灯与时俱进地发展,把安徽花鼓灯传承下去,把博大精深的中国舞蹈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昕,贺优.传统民俗符号在网络新媒体境遇下的传承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5):158-160.

[2]李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花鼓灯舞蹈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3):30-33.

[3]宋延雷.基于“互联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0):75-76.

[4]任杰.新媒体背景下安徽花鼓灯的传承路径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8):169-170.

[5]任杰.新媒体背景下安徽花鼓灯的传承路径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8):169-170.

[6]高爽.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传承策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3):42-44+41.

[7]孙大军,杨传中,李世军.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传承考察[J].皖西学院学报,2014,30(06):129-132.

作者:刘哲轩 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