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诱因

时间:2022-03-11 09:00:45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诱因

【摘要】目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为何是一个公共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公共政策有怎样的关系;其次对产生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提出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政府如何改善当前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状况。

【关键词】公共政策;女大学生;就业难;经济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是指女大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因性别差异而存在全方位的职业获取困难与障碍,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相对于男大学生弱势地位,以致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1笔者认为经济诱因是产生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对经济原因的分析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公共政策解析

(一)公共政策与两性平等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加重趋势。首先,从数量看,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遍低于男生。其次,从职业质量方面,高职岗位以男性居多,单位在要求中出现男性优先等字眼。最后,从收入看,女大学生群体的收入明显低于同水平的男大学生,这种差距也越来越大。公共政策指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陈庆云在公共政策分析书中指出,公共政策就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二)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演进与变革

公共政策在我国就业史上对女性就业问题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度集中的就业政策,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完全的保障,到20世纪80年代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开始试点,21世纪,大学生开始完全自主择业,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三)公共政策变迁的利益影响

每一次的政策变革都必然会带来相关各方利益的调整。最初,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单位选人并没有男女差别。在就业统包统分阶段,大学的招生实行计划管理“,统招”政策保证了大学生资源的稀缺性,男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人们有了竞争意识和利益思想,用人单位也开始思考成本和收益间的关系。企业招聘时考虑自身利益,女大学生身上自然附着的成本,导致单位聘用较少。

二、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诱因

(一)女大学生聘用成本高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女性已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带来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抬高了其聘用成本。首先,一般的女性员工都有产假,而且特别是女性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受法律保护,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大部分女性婚后的生活重心会转向家庭。过多的家务劳动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再次,1951年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行男女差别化退休年龄,在调整岗位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能工作时间更长的男性。

(二)市场的供求不平衡

目前就业市场情况下,用人单位主导市场交易掌握主动权,人为的抬高进入门槛。尤其是大学生普遍大众化,而市场需求较小,男性劳动力增加,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压力。另外,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体面轻松和稳定的工作,常出现多人争抢一个工作岗位的情况,就业难度加大。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女性会亲自照顾小孩,无法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女性在生育儿女、家庭日常事务等方面有颇多压力,单位更倾向于选择市场价值较高的男性。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是加剧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截止2012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8.7%,第三产业占GDP产值的45.6%,依旧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而且,第二产业虽然在比重上最大,但在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却在减弱。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真正的制造业是由7个环节组成的“链条”,这7个环节被称为6+1式,制造环节是1,其余环节是6,除了加工制造环节1外,其余的6个中高端环节都急需大学生,但恰恰这些环节是目前我国最缺乏的产业。”

三、基于经济考量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公共政策选择

市场的失衡需要政府来调控,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困境,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弥补用人单位的“性别亏损”

家庭的下一代也是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政府应进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既能保护女性就业,又能与市场相协调的生育保险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监督。此外,国家应大力拨发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失业保障和就业补贴奖励,建立专门的基金机构管理和使用,对录取女大学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用人单位雇用女大学生。根据现有研究,我们发现女性寿命长于男性,应当倡导弹性的男女退休年龄,对于体力劳动,应尊重女性的选择,可提前退休。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本,注重个人意愿,在公平基础上改革现行退休制度。

(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应实施强有力的干预,保障市场正常运行。首先开发新市场,拓展更多的就业机会,扭转供求关系。其次,政府应为学生提供完全有效的专业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人才。从而能保证市场供求的平衡,缓解就业压力。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要改善对女性的偏见,必须要对传统的两性分工在政策上提出彻底的挑战。在《劳动法》中为保护妇女的权益而规定了一定的产假,而对于需要照顾产妇的男性并没有相应的规定,看似是保护妇女的条例,但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拒绝女性就业的理由。家庭是由夫妻二人共同组成的,当女性更多地走向社会进入公共领域时,而男性也需要更多的走向私人领域,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政府还应大力倡导家政服务行业,选择保姆适当的照顾孩子和进行家务劳作,逐步转化为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的过程。

(四)创业优惠政策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更为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政府应给予更加丰厚的优惠政策,以多渠道支持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例如在资金方面免费为女大学生提供无偿贷款,减免税收等等,力争实现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顾璕佶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1).

[2]周敏.寻求两性平等视野下中国的公共政策选择-从社会初次分配到社会再分配[J].东北师大学报,2009,(6).

[3]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1).

[5]李倩.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9,(2).

[6]余意.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