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12:47:57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1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等消极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2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

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腾讯-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从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1]。女大学生受自身因素限制再加上社会歧视的存在,遭受了更大的冲击。

一、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腾讯-麦可思在2009年11月26日至2010年2月25日期间针对2010届女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月底,男性本科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2245元、2063元,较女性本科毕业生和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高出361元和332元,并且男女生的平均签约工资水平的最大差距是563元。同等学历和专业的应届女大学生就业率最多比男性低出24个百分点,然而根据以往麦可思对往届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差距到毕业半年后基本相同,但这并不说明男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这仅仅表明女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降低姿态,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从而其就业质量较差[2]。

2009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对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91.9%的被访女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90.2%的被访企业声称在招聘过程中基本不存在性别歧视,然而在招收女生时却又存在诸多困难;超过四成的企业在招聘女大学生的过程中,会考虑其在出差、加班方面的劣势。此外,由于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将面临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用人单位将要为此付出直接或间接的成本[3]。

因此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工资上都处于劣势地位,性别歧视尤其是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已经日益严重。这一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歧视状况呢?

二、女大学生就业劣势的理论解释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指人的天赋才能和后天投资的有机组合。20世纪60年代,西奥多·舒尔茨首次明确阐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并冲破重重藩篱使之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1961)认为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将影响他们对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女性由于家庭和生育原因,导致无法在劳动力市场连续就业和自身的人力资本的连续投资,而男性则可以在劳动力市场连续就业,因而其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具有连续性。男女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差异。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也会对这种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因而他们更乐意雇佣男性劳动者[4]。

2、个人偏见歧视理论

歧视的个人偏见模型由贝克尔于1971年在《歧视性经济》中提出,该模型是建立在雇主、雇员或顾客等歧视者的偏好性假设的基础上,他指出如果某人具有歧视性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代替另一群体并为此多支付某种费用或者放弃一部分收入[5]。

雇主歧视指由雇主自身的偏好所带来的歧视。倘若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群体存在偏见,那么该群体的实际劳动生产率被打折扣的幅度也就越大。在男女大学生拥有相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具有偏好歧视的雇主,宁愿放弃一部分利润,花费较高的工资雇佣男大学生,也不愿意雇佣女大学生;雇员歧视理论认为歧视与种族、性别、职位的竞争、工作过程中的摩擦等有关。表现为男性雇员不愿意与女性雇员共事,更不愿意接受女上司的领导。因此,雇主不得不适应这些雇员的歧视性偏好的选择,减少对女性(女大学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降低她们的工资。消费者歧视理论是指一些消费者喜欢特定的人群给他们提供服务。例如,对于医师或飞机驾驶员,消费者通常偏好于男性来服务。雇主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减少对她们的雇佣,或者降低其工资,因此受歧视的女性(女大学生)想要获得一个职位就要接受更低的工资。

3、统计性歧视理论

统计性歧视理论是指由于信息不完全或获得信息的成本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将群体总体特征看作是群体中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以此作为雇佣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个体因所属群体的特征差异而在就业及工资水平上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即使不存在个人偏见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统计性歧视的出现[6]。因此雇主拒绝雇佣女性(女大学生)或给予女大学生较低工资是因为女性(女大学生)求职者这一群体的总体生产率较低,然而一些女大学生可能比一些男大学生拥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雇主对其生产率信息的不完全导致了对该群体产生统计性歧视。

4、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德瑞格和皮埃尔(1971)等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主要市场相对来说收入高、就业稳定、工作条件优越及培训和升迁机会多。次要劳动力市场相对来说收入偏低、就业不稳定、工作条件较差及缺乏培训和升迁的机会[7]。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率很低。从历史上看,男性由于其工作稳定性大多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女性由于生育家庭等原因缺乏工作稳定性故大都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因此这也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女性的歧视。

5、社会学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是伴随着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女权主义理论的结晶。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是后天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下形成的;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的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和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以及社会期待模式化。

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不仅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性别分工模式,还导致了女性的自我歧视。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女大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下,也会主动认同“男强女弱”的观念,降低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需求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在选择工作时尽量避免竞争激烈的工作,愿意接受简单单一、报酬低的工作。因此,我们需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提倡性别和谐,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步改善女性受歧视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的法律和监督保障体制

我国虽然在法律中明文规定男女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缺乏可操作性。政府部门首先应该颁布专门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将有关内容予以更详细的界定。例如,将禁止用人单位与女性雇员签订若干年内不允许生育等不平等条件以及禁止因为性别差异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等给予明文规定;其次,建立监督保障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惩罚政策,对存在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加大惩罚和赔偿的力度,使用人单位意识到其歧视行为得不偿失,即歧视女性的的成本远大于雇佣女性的成本,从而降低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2、将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

由于女大学生毕业后,年龄刚好处于结婚和生育的时期,这一因素不可避免的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该成本故采取少雇佣甚至拒绝雇佣女大学生的行为,因此政府应当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险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即全社会所有企业无论雇佣女性员工与否都需共同承担该项费用,这样企业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成本相同,因此可以缓解就业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

3、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发挥个人专长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还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例如,多参加一些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工作能力。同时,女大学生要认识到自我优势,发挥个人专长。女大学生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性格温柔,善解人意,感性思维更强一些,与人沟通较为容易,并且,女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从而在就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腾讯-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麦可思研究.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J].麦可思研究,2010,(33):2-7.

[3]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妇运,2011,(2):42-44.

[4]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51(3):1-17.

[5]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J].财经科学,2004,(4):34-36.

[6]Phelps,E.S.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J].American Economic Reveiw.1972,LXII,September,PP.659-61.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3

>>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究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分析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基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基于博弈论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基于女大学生自身方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样难?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周飞.女大学生就业急需政策引导[N].中国教育报,2012-12-03.

③闵维方,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8.

④黄敬宝.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2-53.

参考文献:

[1]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2-12-28),.

[2]周飞.女大学生就业急需政策引导[N].中国教育报,2012-12-03.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4

近几年来,重庆妇女事业伴随着重庆全面快速发展而同步发展,重庆妇女理论研究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密切关注全市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中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整合妇女研究的各方资源与力量,开展了多层次、跨学科的妇女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妇女理论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主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推动我市妇女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应有贡献

(一)围绕妇女发展开展研究,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性

妇女理论研究是妇女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妇女工作的发展推动妇女理论的进步。按照妇女理论研究为妇女工作实践服务的原则,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促进男女平等、构建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点,紧紧抓住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其中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全国、市领导的批示,较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依据

农村妇女现状调查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2006年4-6月,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对农村妇女生产技能状况、现实生活情况、婚姻家庭关系、参与村委会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建立了重庆市农村妇女现状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调研报告《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得到全国妇联和市领导的肯定,并被重庆市政府研究室编印的《决策参考》采用,课题的3个子报告分别在国家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引起了积极反响。

农民工婚姻状况调查为新时期和谐农家建设提供依据。2006年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农民工为主体进行深入调查,完成了《关于重庆市以及农民工离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的报告》。《报告》得到全国妇联黄晴宜书记、市长王鸿举和时任市委副书记邢元敏的肯定和批示,部分内容以《内参》形式上报国务院,为重庆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调查成为保护妇女权益、完善农村综合治理制度的先驱。在几年的农村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受犯的问题日益显现,及时联合重庆市女检察官协会开展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的专题调研,经过为时近1年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了我市农村女性遭受犯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势,2008年形成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女性遭受犯情况的调查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肯定和重要批示,市政府相关部门就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女干部参政情况调查为培养使用女干部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抓住重庆市各级党政部门干部大换届之机,2006年我们开展了全市处级女领导干部实际配备情况的调查研究,其调研数据为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庆市女干部人才库作出了积极贡献,翔实的《重庆市妇女参政情况分析及建议》调查报告,为大换届中使用配备女干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现实依据,得到了市委及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为建立重庆市女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多次组织专家、实践工作者开展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专项调研,积极研究了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教育监护、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2005年,《农村留守孩子情感缺实心理矫正的长效机制》及《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建立“留守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两篇论文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2007年,《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长状况的调研报告》和《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重要批示,其中《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市委的全文转发。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为研究制定女大学生就业制度提供参考。针对女大学就业难的现实,积极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女童就学与女大学生就业论坛”,收到来自各理事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及调研报告30多篇,其中20多篇高质量的文章从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市场需求、就业保障、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并为重庆市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几年来,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结合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确定年度研究主题,于每年年初下发涉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发展的六个优先领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课题指南,积极引导广大会员、单位会员和各级妇联开展妇女理论研究和调研,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妇女、妇女事业及妇女工作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共收到来自会员、理事、会员单位和基层妇联组织的相关论文和调研报告200余篇,推荐到市级以上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

(二)整合理论研究资源与力量,实现理论研究的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妇女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我市妇女理论研究依托研究会这一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拓展妇女理论研究的领域,开展多层次、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较好地形成了妇女研究的合力,提升了全市妇女研究的水平和理论研究会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社科单位开展妇女理论研究。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设在各大专院校的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为重心,联合社会研究力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的阶段性和战略性的理论研究,包括性别平等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妇女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留守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家、市级学术刊物上发展了相关的理论文章,在部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发言受到好评。

二是广泛发动研究会理事、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具体参与重点课题及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来自我市40个区县(自治县)的85个部门单位中富有妇女工作实践知识和经验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研究力量,开展妇女现实问题研究。2007年联合重庆市女检察官协会从库区和谐家庭建设、农村留守妇女受害问题、妇女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形成多篇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调研报告,有3篇文章编入《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暨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得到全国妇女理论研究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重庆市各派妇委会针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活动,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其中民革重庆市委妇工委撰写的调研报告还代表重庆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三是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在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将妇女理论研究融入妇女工作实践。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妇女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各地妇女工作特点,统筹指导全市妇联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先后在黔江等5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美德调研活动、在江津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专项调查、在渝中区和沙坪坝区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在渝西片区开展了农村剩余女劳动力有序转移途径与对策研究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及方法调研、在主城区开展了城市社区家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和妇女就业与创业问题调研、在重庆市政府幼儿园和重庆市景德幼儿园等6个单位开展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调研和分析,以及进行了“妇联组织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作用”、“妇联组织如何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妇女参政议政状况”等问题的调研,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增强了我市妇女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四是开展各级学术研究活动,提升研究水平。2006年与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平等和谐发展”系列论坛活动,其中“发挥农村妇女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女童及女大学生就业”、“女性生殖健康促进计划与新农村建设”论坛,共收到论文近100篇,其中12篇论文被推荐并入选全国妇联妇研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性别平等”研讨会年会论文汇编,另有多篇论文在《重庆发展》等市级以上公开发表刊物上刊登。成功承办全国妇联在渝召开的全国省市妇联主席关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妇女组织作用”的片区研讨会,得到全国妇联的肯定。协助全国妇联妇研所在渝召开“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构建中国妇女教育体系研讨会”,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推荐的27篇论文全部获奖。通过广泛组织和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我市妇女研究工作,推进妇女理论研究创新。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学会工作的基础。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长期以来狠抓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职能作用,增强了研究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会员队伍稳步发展,组织网络逐步健全。目前,全市各区县都设立了妇女理论研究机构,大部分在渝高校、党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社科院和部分党政部门也加入到妇女理论研究行列中来,一大批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专业人才被吸收为会员,逐步形成了由妇女理论研究会牵头,以妇女工作者、高等院校、社科系统、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为研究骨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的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新格局。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按照《章程》开展工作,探索建立管理制度,积极为会员提供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及时为会员提供学术信息,组织会员申报全国、市级学术研究课题项目,为会员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对策研究》课题被重庆市科委列为2006年社会科学软课题,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根据这一课题写出了1个主报告和3个子报告,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二是建立片区理论研讨会制度。到目前为止设立了主城区和渝西片区两个理论研讨片区,每年召开一次片区研讨会,为基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学习机会,受到了基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三是完善评选表彰制度。从2005年起,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的考评机制和奖励办法,把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纳入重庆市妇联对各区县(自治县)妇联的综合目标考核中创新工作加分范围,并定期在全市范围开展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评选表彰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热情。

几年来,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推进我市妇女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会员的辛勤努力、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代表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向各位会员和参与、支持妇女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工作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重庆认真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314”总体部署,推进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妇女事业创新发展,妇女理论研究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做出的“314”总体部署,深入研究我市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主动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和全市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实践,努力开创我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一)贯彻落实*精神,促进妇女理论创新

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精神武装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头脑,用*精神指导全市妇女理论研究工作,是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以及广大会员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党的*报告强调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妇女理论研究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妇女理论研究工作的认识,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指导妇女理论研究,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研究妇女问题,把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我市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作为妇女理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抓住妇女在参与、生存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国情、市情和妇女的需要出发,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探索规律,积极推进妇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更好地为妇女发展,为建设新重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突出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重庆新一轮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我市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展妇女理论研究。

要加强妇女基本理论的研究。妇女基本理论研究是对妇女现实问题、妇女发展实践进行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理论概括、理论升华,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各位会员、团体会员和各地妇联组织要重视妇女基本理论研究,从我市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进行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参与发展,先进性别文化的内涵以及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为妇女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要加强妇女问题对策研究。我们要抓住现实生活中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侵害妇女权益、影响男女平等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在重庆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314”总体部署的历史进程中,促进妇女和妇女事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市进城务工妇女、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维护问题、和谐社会创建与婚姻家庭和谐问题、城市妇女就业与创业问题、妇女的政治参与问题等现实性问题的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妇女相关问题提供依据,促进妇女现实问题解决,使妇女研究在推动妇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加强妇女工作的研究。当前,实现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重庆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跟上加快发展步伐,在参与加快发展中实现妇女工作的新跨越,是妇女工作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要结合重庆和重庆妇女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将妇女理论研究纳入妇女工作实践,增强妇女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实践性。各位会员、团体会员和特别是各地妇联组织要围绕“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开展调研,适时我们将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题,邀请专家学者、妇联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围绕这个课题开展研讨,收集汇总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妇联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要进一步发展妇女理论研究队伍。目前,我市参与妇女研究的范围已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和妇联系统扩展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热情关心和积极参与研究。但妇女理论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人口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动员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广泛地吸纳党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拓展党政部门的同志参加妇女理论研究,以便推动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有效地促进妇女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在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及时研究妇女群众的重大难点问题。要不断调整充实联络员队伍,在市妇联机关业务部室、市直妇工委、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职能部门、女职工集中的行业等设联络员代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要通过学术活动吸引人才,通过加强培训培养人才,通过评奖评优激励人才,把热心妇女理论研究的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起来,不断壮大妇女理论研究队伍。为更好地整合研究力量,各区县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健全妇女理论研究队伍,并充分发挥好作用。我们还要积极发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社科部门建立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以推动妇女理论发展。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5

从宏观角度反思十年来国内女性文学研究实践可以看到,在我们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除了某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仅从研究者主体的角度来说,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的发展。新世纪的女性文学研究者应当努力培养宽广的胸怀、恢弘的气度;积极探索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以热爱学术、求新务实的精神和踏实的心态进行创造。如此,方能更好地推进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胸襟/视角/心态/女性文学研究

夏康达(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女性的文学创作虽然古已有之,但女性文学作为一种创作思潮与女性文学研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则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年代的产物,尤以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怀柔召开为契机,在这十年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去年十月,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学者聚会河南郑州,举行了一次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女性文学研讨会,乔以钢教授在会上的发言引起与会同人及女性文学界的极大关注。拜读了乔以钢的讲话稿,我感到这是一位女性文学研究家站在女性视角却又不囿于女性视角的既高屋建瓴又切合实际的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之研究。性别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消除性别歧视,追求两性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必有之义,也应是一切性别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者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就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一间自己的屋子》)乔以钢的文章正因为在性别研究中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宽广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才能在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这些客观公允、求新务实且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见解。

正文:

岁月荏苒,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迄今已经整整十年。当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国别、民族、肤色和信仰各异的朋友们相聚怀柔的动人情景,今天依然如在目前。同样是1995年,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女性文学委员会”宣告成立。

十年过去,对于现在风华正茂的年轻学人来说,1995这个年份也许已经显得有些遥远。然而,当我们回眸过去的时候不可忘记,1995所标示的,其实还只是女性文学事业前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段落,而非起点。事实上,当年“女性文学”及其相关话题之所以有可能在社会上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为相当一部分大众所关注,首先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女性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源自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对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与批评整体格局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源自当时学界的男女同人共同做出的可贵努力。

之所以在纪念过去十年的时候特别提到更前面的一段时光,是因为对所有曾经为女性文学事业筚路蓝缕的学界前辈和他们的历史性贡献深怀感念,对而今年事渐高,但仍以强烈的使命感为这一事业倾心尽力的各位师长充满敬意。没有人能够否认,今天的我们脚下所立足的,是前人付出无数心血甚至以生命和苦难为代价辛勤开拓的土地。它也许迄今仍不够肥沃,但毕竟为后来者的耕耘奠定了基础。面对未来,我们如何才能在扬弃中做出新的探索,在继承中尝试新的变革,争取创造出比前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呢?显然,这不仅需要美好的愿望,还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奋斗。

这里拟从宏观角度反思十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实践,就如何推动女性文学事业的发展谈一点想法。

一、努力培养宽广的胸怀、恢弘的气度

女性文学的发展需要建设者的合力。作为这一事业的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体能否具有宽广的胸怀,具有为建设女性文学、促进社会性别观念的更新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直接关系到整体力量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以往多年的实践中,正是由于一批热心女性文学事业的学人克服重重困难,做出了富于成效的努力,才从无到有地构建起这一领域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成立女性文学委员会或女性文学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举办女性文学评奖活动,创办专题刊物和网站为女性文学提供园地,编辑出版系列性的女性文学研究著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女性文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等。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需要克服极大的困难,包括必须争取相当数量的财力支持。其间有关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体验的大辛苦、大忧烦,非亲历者难于充分体会。今天,女性文学能够产生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术界能够初步形成女性文学研究的氛围,离不开这些学人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在当今社会物欲膨胀、追名逐利成风的背景下,他们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尤为令人感佩。

另一方面,在我们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除了某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仅从研究者主体的角度来说,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的发展。例如,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过于偏爱和执著于自己所认可的学术观点,而对不同的见解缺乏平和的态度与包容的胸怀,不能以充分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以个人意气代替了正常的学术争鸣;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比较轻率地对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研究者产生轻视或偏见;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过于自负,不能以历史的观点正确认识学术前辈为女性文学事业做出的可贵贡献;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被性别激情所左右而不无褊狭,似乎这个研究领域非女性莫属,而对男性学人怀有非理性的排斥或对立情绪,如此等等。毋庸讳言,这些现象所透露出的,是我们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这些缺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团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学科建设的力量,而且无形中有可能限制甚至误导我们的思维,妨碍我们更为全面、透彻地认识事物,更为充分、深入地讨论问题。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主张消磨尖锐犀利的女性主义锋芒,也不意味着主张在学术问题上一味求同放弃立场,而是希望强调相互间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真诚包容,即“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平等的交流,善意的碰撞,相互间的修正、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术事业健康发展。

有人说当今女性主义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大好。这种判断固然未必妥当,但其间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女性主义及其相关研究的隔膜和误解,有些时候甚至可能将其“妖魔化”了。比较常见的是,将女性主义乃至女性问题的研究简单理解为女人为争权与男性作对,甚至是要变男尊女卑为女尊男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首先是由于男性中心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但若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反思,恐怕与我们在有关女性话题的议论中时或流露出来的褊狭、刻薄以及二元对立思维有关——这是就进行学理性探讨的态度而言,它与从事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尖锐、犀利、勇猛并不是一回事。毋庸置疑,迄今为止,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非常需要富于力度的冲击。在已经发出的声音中,尖锐的声音不是太多而是还嫌太少。然而,就学理的探讨而言,由于女性研究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非专业人士只要凭借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就可能发现,西方特定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以及我们由它出发所作出的判断,显然不完全适合本土的实际。而以偏概全、两性对立的简单化、绝对化思维,更是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也越发可能促发相关信息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这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研究在学术领域赢得应有的位置显然是不利的。直接介入社会的层面和学理性探讨的层面是不同领域的工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精神可以相通,方式却又各异。现阶段我们需要在注入女性主体精神的前提下努力适应学术领域的运行规则,力求进入到学术运行体制内部去逐渐影响它、改造它。真诚坦率地交流,有理有据地批判,满怀热情地建设。

无数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宽广的胸怀;而一项事业要有大的格局、大的建树,也离不开众多参与者的境界高标。博大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并不是男儿的专利,也从来不是只属于男性的品格。在人类共同的事业里,没有谁一定高明,没有谁理当居高临下。无论男女,无论长幼,无论身份、学历,大家都是为了人类的性别和谐,为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事业。那么,我们难道不该努力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起来,使我们所从事的学术事业更为“大气”一些吗?我想,果若如此,与事业一道成长,将成为事业对我们个体人生最好的回报。

二、积极探索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

当前,女性文学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天文学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较之十年、二十年前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女性文学研究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也已开始迈入学科化建设的阶段。

我们知道,一个学科的学术积累应当是多层次、多层面而又自成体系的。也就是说,要能够逐步形成体现本学科基本特色的知识谱系、学术平台。在学科内部,对各研究课题的探讨既是微观、具体、深入,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方法进行的,合起来又能够构成一个富于本学科特征的宏观系统。其研究成果既有基础性的,也有专题性的;既有思想文化角度的探询,也有艺术审美范畴的思考;既有严格意义上属于本学科范围的命题,也有具边缘色彩和跨学科性质的探析,等等。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众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也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研究模式。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便成为我们应有的选择。

近十年来,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思路和方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在此过程中,本身即带有综合性特点的女性主义的理论批评方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从女性视角出发,剖视长期以来男性中心文化对妇女的奴役,揭露传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鼓励强化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写作,体现了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批判精神。然而,正如同任何其他途径的研究一样,女性主义视角在拥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并非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于任何女作家的任何创作,也并非所有具有女性主义倾向之作的全部内涵都适合于从这一视角出发来加以评说。

创作主体的质素构成以及文学产品的精神蕴涵极为丰富复杂,这就决定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可简单、划一。在具体研究中,从对象的实际以及具体的研究目标出发,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考察角度和方法。事实上,每一种视角都有其独到处,也都有其遮蔽点。这之中在具体课题的研究上,视角和方法的选择理当尽可能优化。如果我们主要着眼于特定的文化目标,现阶段借鉴女性主义视角和批评方法确实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选择。但即令如此,依然不宜片面推重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模式,将其作为衡量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学术创新性的唯一尺度,而轻易否定运用其他方式进行的研究在丰富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开阔的眼界,复合的视角,立体的审视,多样的方法,才能使女性文学研究不断丰富,焕发出更加旺盛的学术活力。

这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众所周知,在当今的学术界,传统学科领域相互间的壁垒已被逐步打破,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单一视角的片面性,随之而来的是多学科的知识重组受到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妇女问题作为内蕴丰富的研究对象,单一的视角也注定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若能突破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界限,合理借鉴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就可能启发创造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助于保证研究的深度和质量水准,而且对促进现实社会发展中对妇女问题的深层认识大有裨益。

其实稍加了解便可发现,仅就国内学界的状况而言,近些年来,女性研究在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均已获得相当可喜的成绩。即使仅就文学学科来说,也并非只是在文艺学和现当代文学专业领域结出了女性文学研究的硕果。事实上,无论是在古代文学还是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中,对女性文学创作活动的关注和研究都已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然而,受目前高校学科划分偏细的影响,我们许多时候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未能有意识地进一步打开眼界,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因而往往忽略了其他领域的建树。交流不足,借鉴不力,就不可能充分吸纳多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此外,所谓复合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或许体现在,当我们致力于将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性别理论、女性写作理论的有效整合时,同样有必要付出极大努力,去发现、梳理和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文化遗产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从而避免仅以西方理论为参照,而忽略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文学创作的实际。应该说,关于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的本土化问题,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人所自觉关注,但迄今为止真正下大力气对本土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深入研究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一些学者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努力,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贺桂梅的论文《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1],没有简单地在“中国”/“西方”的二元对立框架中讨论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影响问题,而是将问题放在更为开放的历史/现实视野中,在整体把握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基本面貌的同时,具体考察了新启蒙主义、女权/女性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三种资源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实践中产生影响的不同状况,并对其间的得失进行分析。其中关于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忽略女性解放与20世纪中国的左翼历史实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对阶级/性别维度的关注,从而造成“资源使用上的偏向性”的见解,尤为值得注意。又如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 一书,系统梳理新时期以前的“性别批评”视野,在“中国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及其展”的标题下,专章讨论了明清时期一些男性思想家、文学家(如李贽、袁枚、蒲松龄、李汝珍、俞正燮等)的“女权”意识,以及戊戌变法至五四阶段女权思想的发展,凸显了明清以降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负载的意义。这些研究在充分重视西方性别理论影响的同时,注意回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定土壤和情境中,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形成过程中的传统因子进行具体探讨,显然要比基本局限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框架内阐释中国女性文学的做法更具建设性意义。

三、以热爱学术、求新务实的精神进行创造

对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学术积累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仅依凭少数几个人的努力。而要实现高水平的学术积累,就需要学科建设者具有良好的心态。

联系当下现实,所谓良好的心态,特别重要的是指肯于静下心来做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乎学风的大问题。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学界氛围受到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在时时感受来自个体生存和发展重重压力的同时,还可能面临各种诱惑。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维护学术的神圣?还要不要追求研究的质量?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作出抉择。

对于从事研究来说,学风包含多方面内容,而最重要的一点应当是对学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文学研究者未必都适于钻研高深的学问,但却无不理当成为民族优秀文化自觉的传承者。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起人生的使命感和事业的神圣感,不能以著书撰文作为单纯的搏取名利之具,而当将之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珍爱生命的严肃精神对待学术。当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许多研究者都面临着非常实际的问题,这就是在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中,对单位或个人业务水准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是成果发表的数量。而能否达到这类尺度,往往直接关系到从业者的各种实际利益。于是,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渴望扩大个人学术影响的考虑,可能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冲击我们对研究质量的关注。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也便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良好的心态在学风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平和严谨,求新务实。学科建设归根结底靠的是实力,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积累才是体现实力的核心。学术积累固然需要一定的成果数量来保证,但更重要的是讲求质量和品位。特别在现阶段,质量问题尤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靠高质量成果赢得学术影响、学术地位,才能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牢靠的根基。正因为如此,能否有效地增强女性文学研究的质量意识,争取多出创新性、标志性成果,是能否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关键所在。

创作需要激情,研究则更多的需要理性和逻辑。在学术研究中,不可企望有所谓“捷径”,不可存任何投机获利心理,只能是老老实实沉潜下去,扎扎实实地探索钻研。尽管我们可以对理性和逻辑的尺度所隐含的男性中心思维提出异议,作出批判,但在现今可以预见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要进行女性事业的长征和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简单地抛开它,废弃它。我们不妨借助逻辑的力量平和而严谨地说理,借助逻辑的力量揭示文学中客观存在的男性中心传统和现实。在逻辑的框架内穿透男性中心思维的虚伪,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性别秩序的荒谬,在学理的辨析中体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也许,这才是一种既不失思想文化的超前性又比较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学术选择。

与心态的浮躁、焦虑直接相关,近年来在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研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每年出版发表的数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中,质量较高、创新性较突出的优秀成果相对较少,而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时时可见。目前,在高校博士生培养中,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选题为数还很少,但就在这数量十分有限的已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就有漫不经心、率意拼贴、贪求“捷径”之作。这样的论文读来无法不令人失望乃至痛心,因为它所反映出的首先并不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对待事业的态度问题。又如,一些论文著述在遵循学术规范方面有明显欠缺,时或出现不能充分尊重他人劳动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我们知道,学术泡沫是学术发展的大敌,粗制滥造绝对不利于学科的成长,投机取巧到头来不仅有害于学术,而且难免自毁声誉。正因为如此,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活动运作方式,建立起研究者广泛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学术规则,在学科初建之时即大力提倡注重学术道德的良好风气,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世风相当浮躁。学界面临来自评估、排名等各方面竞争的重重压力,不得不多出、快出成果,加之这又常与个人实利挂钩,于是急功近利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现实处境中找到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既不辱学人自应肩负的社会使命,又有利于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可谓面临严峻考验。

综上,对新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特别重要的是,研究者应当具有宽广的胸怀,复合的视角和踏实的心态。在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肯定成绩,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时也还要勇于自省。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握前行的方向,推进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性别差异

问题提出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77)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择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实施和坚持与择业相关行为的能力的信念。国外关于择业效能的研究多围绕性别差异展开,为了给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必须探求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上的独特表现。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以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不含业余及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学生,于2005年5月至7月发放问卷850份,回收80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71份(其中男生387人,女生384人),有效率为90.7%。

研究工具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Betz和Taylor(1983)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的基础上,结合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的访谈,修改了部分问题,确定高职学生择业自我效能的结构(包括职业素质评估、职业信息获取、择业目标定位以及择业问题应对四个因素),编制高职学生择业自我效能调查表。正式使用之前,在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中进行了试测。根据试测结果结合访谈表明,问卷测试结果基本上能反映高职学生的择业效能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对问卷各题采用五点记分,对选项“完全没有信心、只有一点信心、有一些信心、比较有信心、很有信心”分别赋值1~5分。对问卷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1.0进行处理和分析。

研究结果

高职学生总体的择业效能感水平较高( =3.639),且标准差不大(s=0.514),分布接近正态。这说明就总体而言,当代高职学生对择业效能所涉及问题的表述均较有信心(见表1、图1)。

男、女学生均值分别是 男=3.709, 女=3.568,男生择业自我效能高于女生,进一步做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Z=3.845***>3.29),发现差异极其显著(P<0.001)(见表2)。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高职生择业自我效能各构成因素的均值进行分析发现,在择业自我效能各因素上,男生均高于女生(见表2、图2),经差异显著性检验,他们之间都存在差异。在职业素质评估(Z=3.370***)、职业信息获取(Z=4.721***)方面,差异极其显著(P<0.001);在择业目标定位方面(Z=1.957)差异不显著(P>0.05);在择业问题应对方面(Z=3.262**)差异非常显著(P<0.01)。

讨论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以及各构成因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国内一些学者对择业效能不同性别样本的研究是相一致的。这就是说,男生较女生收集有关就业单位和相关职业的信息更坚决,评价自己的职业能力更自信,在遇到与就业有关的问题时,男生更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特点。差异的形成具有深层次的外部原因及学生自身原因。

(一)外部因素

传统性别差异思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传统社会重男轻女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男性在成功方面更容易受到积极影响和强化,而女性的自信在社会中易受到伤害和削弱。这无疑会阻碍女生效能水平的提高。

就业需求岗位矛盾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国有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大量人员的下岗、转岗。统计显示,按性别比例,在下岗、转岗人员中,女性高达59%,而男性只占41%,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专业选择有关职业自我效能的研究证实,性别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男女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与男生相比,女生在数学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她们的专业选择。由于现在的许多专业对数学能力都有要求,如科学、工程或经济等,所以数学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成了女学生选择这类专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爱波的实验证明,当妇女们关心的角色或职业在传统上是属于男性时,她们的害怕就多一些,若她们关心的职业在传统上属于妇女时,这种害怕就会减少。因此,女生多选择师范、外语、财经等人文科学领域或专业,而近年来由于财经、外语、师范专业比较热门,很多男生也选择了相关或相近专业,各类学校相应地开办了此类专业,导致毕业生相对过剩,加大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无疑会影响女生的择业效能感。

狭隘的用工成本核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单位也很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核算。作为用工选择的取舍标准,他们会注意到女生将来会有孕、育、负担家务等“麻烦事”,录用女大学生必然会增加成本费用,因此多会选择男生。这种成本观念在各类用工单位普遍存在。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要么以各种理由变相拒绝招用女性,要么以建立在性别差异上的苛刻条件面对女性,或者只使用女性的“黄金年龄”段。一些单位宁要成绩较差的男生也不要成绩好的女生,即使女生有机会参与选择,但在同一档次的学校、学历、专业面前,女生受到的条件限制肯定要比男生高得多。有调查显示,在同样的用工选择中,男女的性别差异表现明显。男生的平均就业率是75%,而女生的平均就业率只有30%左右。这一方面将加大性别差异在传统观念中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影响人才的平衡发展,同时也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

女性的生理弱势男女在解剖和生理方面不同的结构和机能,导致两性之间在生理上的不同,其中有些不同确实影响工作的选择。如女性在体能上明显不如男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将分散部分精力、某些物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等,这些差异毋庸置疑地决定着女性对于某些行业的不适应。但这些个体性的不同,往往被用人单位直观地整体化强调,从而直接造成女生择业信心下降。

传统的思维方式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女生大都喜欢选择比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相对于男生,她们更喜欢选择待遇高、环境好的单位,而对于一些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大都不愿接受,甚至不敢问津,缺乏竞争意识。这一方面造成相关单位竞聘人员过多,竞争激烈,同时,更给外界造成了女生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怕苦怕累,享乐思想严重的印象,从而导致了女生难以就业的局面。另外,女生在就业后大多放弃在校园中的长远抱负,把精力的重心转向家庭,缺乏事业的潜力拓展空间。调查表明,有10.2%的女性认为相夫教子能提高生活质量,有46.4%的女性选择当全职太太,这势必影响用工单位对女大学生的选择,从而也影响到女生的择业自我效能。

能力指标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实际上,从小到大,女生无论在学业成绩还是专业发展上,都与男生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胜一筹。女生因记忆力强,并且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理论学习成绩一般都优于男生;但女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锻炼,这使她们与男生比较起来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大多不及男生。然而高职教育尤其看重后者,社会一直需求并且将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女生在实践中显现出来的重理论而轻实践创新能力的特征,因不符合市场需要,必然使她们在应聘时缺乏优势和实力,在竞争中将自然地败下阵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不良个性心理的影响就总体而言,男大学生的个性一般表现为勇敢、刚毅、独立、自尊、自信等,他们在生活中一般多表现出主动的姿态,愿意独立思索、独立行动,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而女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较差。此外,封建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自信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一些封建枷锁束缚了女性的思维,造成女性某些消极的心理定势,如自卑、依赖、软弱等。因此,男生在总体上比女生信心水平高。当前女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女大学生中有52%需要依靠别人,有48%惧怕失败,有43%在没人提示的条件下感到自己既无才能又缺乏吸引力,有43%不喜欢竞争环境,有48%经常压抑自己,有29%以为别人的要求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这些个性心理已十分明显地影响了部分女生的心理健康,也将直接影响她们的择业效能水平。

建议

为有效地提高高职女生的择业自我效能,立足于班杜拉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信息来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对女生实施成功素质训练,使其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成功素质训练应以全面锻炼和培养女生的素质为目的,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如朗读、讨论、辩论、目标训练、网上交流等),以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训练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训练、意志力训练、破除心理障碍训练以及领导素质训练和行销能力训练等。以强烈的参与性和心理激励帮助女生树立和强化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在现有教育体系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女生进行成功素质训练,将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她们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可以促进她们择业效能的提高。

提供女性成功的社会榜样,通过替代强化,提高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女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受到的多是人们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影响,而通过讲解女性成功的历程,可以使女生认识到女性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反省自己的能力,改善自我效能感。同时,榜样可以为人们提供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巧,当女生看到与自己类似的人在某些被认为是男性从事的工作中取得成功时,就会大大提高自己从事类似职业的信心。

借助社会说服,帮助女生对失败和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应鼓励女生不要以“我是女生,女生成绩本来就不好”等理由将暂时的失败归于自己的能力差,并放弃努力,而是要帮助她们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自己绝不比男生差,依靠能力和努力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关注女生的情绪反应,使其保持良好心态要帮助女生克服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使其对自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在遇到问题时不要一味地烦躁、沮丧。要肯定女生在数学等方面的兴趣和成绩,通过强化机制、成功的经验和不断克服困难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女生增强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对专业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吴丹伟.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

[2]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W.H.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1997:442.

[3]刘晓燕.当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美中教育评论,2004,(12):28.

[4]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38-43.

[5]张杉杉.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776-778.

[6]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7]戴明清,王克黎.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89-91.

[8]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大硕士论文,2002:13.

[9]刘毅.职业辅导中男女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J].教育评论,2001,(2):1.

[10]时蓉华.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2.

[11]徐蓓.“全职太太”,女性的无奈[N].解放日报,2005-03-08.

[12]李学蓉.女大学生个性心理不健康[OL].中国学生健康网,http?押//省略/news.

作者简介:

张钰(1968―),女,广东梅县人,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7

前工业社会阶段由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体制,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又被指责缺少智慧、感情用事和软弱无能。由此形成了消极、被动、柔弱、自卑的传统性别观念,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留守家庭,生儿育女和相夫教子的传统型性别角色模式;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改变为生产社会化和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为女性的社会就业创造了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电气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也减弱了女性的就业劣势。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女性的社会参预度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的性别观念渐渐转向积极、主动、进取和自信,她们由坚守传统的角色模式转变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自立型性别角色模式。据国家统计局和妇联联合组织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抽样调查,现代女性对性别观念和角色模式的认知表现出四大趋势:一是“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女性的能力得到普遍认可。82.4%的女性表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80.0%的女性“不甘心自己一事无成”,占66.7%的女性反对“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的说法。二是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分工,只有18.5%的女性同意“女性应尽量避免在社会地位上超过她的丈夫”的说法。三是挑战男性传统家庭角色,87.9%的女性赞同“男人应该承担一半家务”的提法。四是女性的自立意识较强。88%的女性认为,即使家庭富裕,自己仍然会工作或劳动。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技术革命更多地打破了许多职业上的生理局限,男女两性在职业上更加接近,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角色互换。但由于传统性别观念和旧的性别角色分工根深蒂固的影响,后工业社会前后女性性别角色模式呈现出传统型、自立型、兼性型等多元化的态势。

2现代科学理论:女性重塑性别角色模式的思想武器

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呼应,现代心理学对于大脑功能的研究和社会科学中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也动摇着“男强女弱”角色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科学领域,弗洛伊德认为男性优于女性是因为两性生理特征不同,而美国女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提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极少与性的差异本身有关”,而“是他们各自生养其间的文化所赋予的。”她对三个原始部落的男女性别角色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部落文化中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不同于我们社会的性别角色模式。第一个部落中的男女均表现为所谓的“女性”气质和行为特征,第二个部落中的男女均表现为所谓的“男性”气质和行为特征,第三个部落则表现为“阴盛阳衰”,两性角色模式是典型的“男主内女主外”。这一发现表明,各个社会都有性别分工,并不仅仅源于女性的生理功能。性别气质和角色行为模式是人为的文化差异造成的。米德的人类学研究向人们揭示出在两性性别角色的塑造上,社会文化因素比生理因素具有更大程度上的决定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进一步说明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社会心理机制,他们认为,父母及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和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所在。他们用“制约作用”来解释“男孩和女孩都根据自己的性别,恰如其分地行动。”女性并非天生的柔顺、依赖和顺从,而是自童年时代起就受到社会期望和刻板印象的“制约作用”,通过直接接受奖惩、模仿和观察他人的方式完成性别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这一理论给女性带来的启示是,如果在儿童阶段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将会大大有利于女性形成更积极的性别观念,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转国教育心理学家利塔·霍林沃斯通过对大量关于速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的测量研究证实,男女两性并无智力差异,而女性大脑有比男性更大、更丰富的神经纤维。研究结果对当时颇具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所持有的男子智力优越论提出了挑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和男性的“阶梯状思维”相比,女性的大脑进行的是“网状思维”,更善于关联性思考,而且擅长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以上的科学研究结果在女性的社会实践中已得到验证。现代管理学的领导理论也充分肯定女性的领导能力,员工对女性领导的满意程度与之对男性领导的评价相比没有差别。女性领导在做决策之前更能给员工发表意见的机会,表现得比男性领导更佳,而且女性一般有更强的交际、合作和动员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理论尤其是性别角色的社会形成理论为女性摆脱传统的弱者性别角色,重塑适应现代社会的女性角色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一方面,它从理论上说明了女性的弱者性别角色的行为和认知模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从而激励女性摆脱被动和自卑心理,打破“男强女弱”的传统思维定式,证明女性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它又为女性社会化提供较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女性得到比过去更多的社会认同,有利于在更多的领域中实现男女平等。

3科技社会化:女性重塑性别角色模式的物质条件

科技进步对于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化革命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了女性工作的生理障碍。尤其是食品生产机械化和智能型家电带来了“家务革命”,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外出工作,由此改变了女性的生活方式。二战后,女性就业的大潮势不可挡,其社会地位逐渐提高。2000年我国女性从业人员已达3.3亿,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46.7%。与此同时,生殖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女性不必多生育就可以保证人类自身的繁衍。而且,现代避孕方法和人工流产的合法化,也使女性可以很好地调控生育的时间和数量,有利于她们将有限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

20世纪的办公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弱化对劳动力的生理和体力要求,而智力因素则日益受到重视。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因之得到普遍提高,其能力和素质使她们逐渐进入曾经是男性垄断的职业领域。女性所扮演的新角色如警察、飞行员、宇航员等无不是在挑战传统的刻板印象和职业中的性别分化。在世界范围女性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外政坛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女性总统、总理、首相、部长;企业界中出现许多的女性总裁、CEO。在美国,1994年女性自主创业达到770万;在中国,2000年女企业家约占企业家总数的20%。全球科技界有12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1994年中国女科技人才988万人,占总数的36%多,妇女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中国妇女劳动力对中国GDP的贡献已超过40%。难怪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发出“女人正在改变世界”的预言。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8

关键词: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偏见;成功恐惧;平等

引言:

从早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女性心理发展落后于男性,到后来霍尔奈对弗洛伊德的修正,从心理学和意识形态领域深刻揭示和阐释女性心理的根源,包括之后米勒、乔多罗和吉利根等人的研究都对女性心理研究的突破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的学者对女性心理发展的过程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清晰的系统化理论。

一、国外的几种研究理论

(一)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女孩在生命最初的五年会产生所谓的“俄狄普斯情结”,由于没有恐惧因而也就不可能建立强大的超我,不能彻底解决俄狄普斯情结,因此心理发展落后于男性。他还提出“解剖即命运”理论,认为女性身上有更明显的性抑制倾向,命中注定要为某些挑选出来的男人生育后代,并由此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伦理的义务照顾婴儿。

(二)20世纪的研究理论

霍尔奈在研究中提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和自己的看法,强调应从女性的角度理解她们的生理构造和成长方式。霍尔奈反对“解剖即命运”学说,认为女性相对于男性之所以长期处于劣势,是由于她们生活在一个男性文明的世界里所感受到的不利地位造成的,强调文化决定作用。霍尔奈率先扭转了对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方向,深刻揭示了弗洛伊德等人从“男性视角”解释女性心理的意识形态根源,认为只有当女性从男性统治所定义的女性观中解放出来后,人们才可能真正地区分男女心理差异。

米勒是既霍尔奈之后又一位对女性心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精神分析专家。 她注重女性与社会的互动,着手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社会存在的权利和地位的两种形式上的不平等,而女性正是处于这两种不平等关系中,不被鼓励重视自己的需要,她们被教导只关心男性的发展和需要。因此,米勒设计了乌托邦式的妇女解放道路,即要求拜托主要由女性负责养育婴幼儿的状况,让男性从养育子女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但这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忽视了社会传统根深蒂固的力量,无法实现。

乔多罗认为应该重塑女性的性别认同,也认为正是女性一直做母亲,对幼小孩子尽更大的责任才产生了性别压迫和不平等。但是这种忽视男性统治的复杂性和深度,单纯要求男性来抚养婴幼儿的想法过于天真。

吉利根发展了对女性心理的研究,说明传统研究对女性心理的偏见,并提出了一条新的女性道德、心理发展路线――关怀路线,阐述了一种责任、关系、联系以及情境的关怀伦理学。

这几种理论都推动了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进程,对女性心理的发展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都不可避免地有各自的局限性。

二、女性“成功恐惧”心理的原因

从麦克里兰的《成功动机》一书和霍纳对女性成功心理的研究来看,女性在成功方面常常产生焦虑和担忧,她们在选择成功的事业时,总会考虑到是否这会对自己的家庭和婚姻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大多数文明国家,妇女总是被赋予贤妻良母的称号,因此,女性在选择事业能力和女性形象上进入了两难境地。从传统意义上讲,妇女越独立,能力越强,事业越成功,就越容易陷入失败的妻子和母亲的伦理中,所以,她们常常会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才能。这就是逃避成功的心理。因此在成就动机中,女性承受着比男性更多的压力和心理冲突,如果得不到解决则会产生心理问题。

为什么女性在事业方面常常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呢?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一旦步入婚姻殿堂,多数会以男性作为依靠和事业的寄托,根深蒂固的社会传统和意识形态决定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规则。这个社会只允许夫妻双方中男性比女性强,双方就都可以心安理得;而一旦女性比男性在事业上要更加成功的话,男性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因而产生自卑等心理。这从根本上就是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作怪。虽然近年来女性思想解放潮流涌起,很多女性开始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事业,但最后成功的时候还是会被质疑。比如说局长好像天生就应该是男人,如果一个女人担任这个职位,就会被流言说是有什么关系或是潜规则什么的才升到这个职位。这简直就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在当今21世纪中,男女平等虽已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进展,貌似早已形成了平等观念和意识,实质上离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这就需要女性去不断地去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和社会政治和法律的逐渐完善来获得。

三、对女性心理研究的缺失

由于时展之迅速,社会分工之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更新速度快,女性心理也发展的空前迅速,较之几年前有很大变化。

目前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女性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各方面都已不输于男性,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女性统治时代趋势。而前期的那些研究理论未能看到未来变化的趋势,还局限于一个比较传统的观念时代。比如说,中国的上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女性强于男性的女权社会,很多家庭里都是男性作为家务和抚养子女的承担者,有“上海小男人”之称,但男性比不太会因为这种地位上的变化而产生心理问题。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是始料未及的,研究领域应该更加与时俱进。

另外,女性现在的“成功恐惧”心理也已日渐式微,呈现出衰退现象。很多女性都可以在出色完成工作和成就事业的同时兼顾好家庭和婚姻,既做到贤妻良母,也能成为女强人。现代社会出现了大龄剩女现象其实也是和观念上的男女不平等造成的。“剩女”通常指的是那些事业成功、太过出色而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伴侣的女性,因为大家从骨子里还是那种“男性要优于女性”的思想,所以出色的女性往往要找的那个更为出色的男性就要难的多了。

女性心理研究应该更侧重于现实实际生活,分支更明晰化,才会像一个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巍著:《20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转向》,《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二期

【2】刘霓著:《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成果与特点》,《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3】强海燕著:《关于女性“成功恐惧”心理倾向的研究》,《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3期

【4】叶文振、刘建华、杜鹃、夏怡然著:《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03年第5期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9

关键词:女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方式

时代的变迁使女性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折射出了众多社会元素,也对妇女地位和社会发展的走向提供了重要的观察视角。许多现象表明,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因女性自身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思想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把握女生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

高校一般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只要充分把握女大学生特点,用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就能引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

1 利用全新的党建工作模式教育人。高校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在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的新时期,高校可以尝试将“活动党支部”建在楼栋,实行全新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党支部延伸到楼栋,占领学生公寓这块思想教育的阵地。高校可以在每一栋女生公寓内设立活动支部,每个活动支部由一位宿舍管理老师主持工作,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实践中,要求女大学生党员“树旗帜,亮身份,创优秀”,每个院、系的学生党建工作力争做到基础工作规范化、教育管理特色化、保先工作长期化。这样,各支部能够灵活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密切女大学生党员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使每一名女大学生党员都会觉得“有工作可干,有劲可使”。女大学生党员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就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非党员女大学生能从身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受到感染和启迪,逐步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对党的信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修养,有力地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各党支部、各系部要组织广大党员和所有政工干部深入到女大学生班级和宿舍,摸清她们深层次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由此,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也能相应地加大,党员的质量和先进性也有了可靠保证。高校可以开展“把文化请进寝室”、“党员示范寝室”、“学生公寓自治”等系列活动。使女大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力地推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 打造“常有新,敢为先”的文化品牌塑造人。高校可以紧紧抓住女大学生思维活跃、各有所长的特点,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女大学生,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活动,比如将女大学生寝室建设成为她们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要尽量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相随,为女大学生挑战自我搭建舞台,让女大学生的个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张扬。让女大学生的想法在社团工作中得以实施,培养她们勇敢、自信、不断创新的能力。

3 借助现代网络传媒强大的正面渗透力感染人。加强网络建设,净化网络世界,是网络时代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高校可以开辟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栏,让它成为学校进行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教育内容,要使这种专栏集教育、咨询、服务为一体,成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探讨、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交流、学校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的重要窗口,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思想阵地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强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

二、瞄准工作对象,强化队伍建设。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要根据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大力加强辅导员、党团骨干、思政课教师和宿管员“四支队伍”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选聘、任用、考核、奖励制度,有力地促进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落实。

1 不断完善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制度。高校应根据女大学生总人数,按要求配备一定比例的专职辅导员,配备一定比例的宿管员;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处具体负责、各院系组织实施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应规定学生工作队伍的聘任程序,即个人申请、咨格审查、心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笔试、面试和公示,从制度上确保思想政治骨干队伍聘任的公平、公正和能力素质。还可以根据学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和学历背景确定其具体的工作岗位,对整个学生工作队伍进行合理调配,形成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优势。对学生工作队伍的考核可以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所在院系和女大学生共同组织实施,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的结果列入学生工作队伍工作档案,作为工资升级、晋升职称和职务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者可以予以解聘。同时,对每个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规定他们的岗位职责,并进行定期检查,出现问题实行责任追究。

2 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应充分发挥好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为辅导员搭建平台。在管理上,应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坚持“用发展来召唤人,用情感来凝聚人,用榜样来激励人,用成就来鼓舞人”,始终突出“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挖掘辅导员的潜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上,可以设立专项经费促进辅导员参与科研,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还可以设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经费,对辅导员加强科研培训,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教育科研活动。

3 积极打造学习型和科研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的德行操守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可以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国际国内时事形势、心理知识、法制安全知识、管理能力、就业指导等专题培训,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理论指导,为他们提供思想交流平台,促使他们注意在工作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立足解决问题。增强女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和心理上的矛盾和困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强调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更应强调关心人,始终坚持人文关怀与人性关怀相结合,确保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 建立健全助学机制,帮助女大学生安心学业。高校可以利用奖助学中心,制定资助女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办法,实施以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和特困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奖、贷、助、补、缓”五位一体的助学工程。通过这些渠道,可以使女大学生获得国家和学校的奖励和资助。另外,高校还应进一步完善女大学生勤工助学制度,把这些机会优先提供给家庭经济贫困的女大学生。还可以免费为贫困女大学生提供教材,对一时筹不齐学费的女大学生可以采取分阶段上缴学费或缓缴学费的办法。使这些女大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心而安心学业。

2 强化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女大学生健全人格。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大会将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新时期女大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保证、事业成功的前提。那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进一步强化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女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一是尽量优化外部环境。既要优化有形的硬环境,又要优化无形的软环境。要使外部压力适度化、人际关系和谐化、教育管理人性化,最大限度地增加现实生活中的良性刺激,避免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妒嫉、多疑、报复的心理。二是努力优化心理素质。高校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和广度,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教育,也不能用心理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好心理教育课。三是积极开展心理服务。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按国家要求的比例配备专职专业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把一般心理教育与特殊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并将其渗透到校园文化和校内生活中去,使女大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认知结构,培养宽容、独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篇10

关键词:文科;女大学生;就业观;课程建设

女大学生是现代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就业群体,在社会就业体系中具有特殊性。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观也十分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其所学专业和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对女大学生职业观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要在充分掌握目前文科女大学生就业观的基础上,了解其对于高校相关课程建设的态度与接受情况作为样本,从而评估开设相关课程的意义和必要性。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调查对象涉及到了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等几个专业的同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229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无废卷,有效回收率近91%。

2 问卷调查表数据分析

2.1 文科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男女平等就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及社会上某些招聘单位用人观念的偏差,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受价值观的影响程度很深,具体情况综下所述。

2.1.1 文科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根据文科女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和校园环境,结合其自身特点,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了解其价值观对择业观的影响情况。调查中,约40%的同学没有认真分析过自身的价值观取向,这势必会对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择业观产生一定的阻碍,75%的同学认为自身价值的实现跟自身的努力工作有关系,认为自身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以后的努力工作。仍有80%以上的同学表示职业价值是对社会的奉献和自身价值观的实现。

2.1.2 文科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基本择业观问题的选择中,74%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这其中也有时代和环境的影响。56%的女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这跟女生的性格和所学专业有一定的关系。有92%的同学认为工作对女生十分重要。也有10%的同学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

结论:文科女大学生大部分都有一个正确的取向,权衡工作与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少部分同学对就业缺乏热情,或者以不合理的标准来衡量就业。

2.2 文学与传媒学院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图1 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图2 主要就业渠道

图3 求职障碍

图4 求职优势

由图1我们得出文学与传媒学院女大学生就业时约45%的同学认为兴趣是选择工作的首要条件,少数同学也认为是工作环境,约20%的同学觉得工资待遇是重要标准。而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科女大学生多通过学习实践来获得工作,但是也有3%的同学把家庭背景作为求职砝码。图3主要反映了文科女大学生在就业途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是自身实力和社会经验不足。图4反映了文科女大学生就业时的优势,主要优势是专业优势,其次是性格方面的优势。

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文科女大学生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高校相关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2.3 大学生对于高校相关课程建设的接受情况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从问卷中我们也初步了解了大学生对于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接受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于高校相关课程的接受状况

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超过半数的同学(约67%)认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有意义,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希望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辅导中心。

2.4 高校相关课程的发展前景

大学生正值青春韶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选择合适的职业,对以后的人生具有引导作用。调查中56%的同学认为相关课程的开设的发展前景较好,也有21%的同学认为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关于课程选择的过程中,54%的同学支持书法课程,8%的同学选择逻辑学,也有9%的同学希望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要求我们也要不断的更新教育和教学。高等教育的普及,精英教育逐渐在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双向择业,给当代女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开设的相关选修课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此类课程对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政府对女性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挑战带来的女性就业优势日益明显,而当代女大学生自身宿舍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在不断增加自身的砝码。为了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更好的指导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建议如下:

3.1 了解文科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通过对文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尚有少数同学还处在迷茫状态。宿州学院对于大学生就业观的引导和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需要以学生为本,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建立相关辅导机制,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环境。

3.2 扬长避短,全力发展高校相关课程建设

大学生是一个思想上极具有波动性的群体,高校要关注文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加强女性生存教育。针对女大学生落后保守的就业观念,以及消极的就业心理,学校有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使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择业和就业[2]。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的细致缜密等性格特质是其在就业方面的优势,但不够理性,心理素质相对较弱、抗压能力差是其在就业方面的劣势,通过就业相关课程的开设,扬长避短,使文科女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加顺畅。

3.3 实践为主,高度重视高校相关课程的发展机遇

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研究,同时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引导,进一步深入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岗位特点、能力结构特点和性别心理特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女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与活力的一个群体,培养她们正确的就业观,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性人才资源的利用,对社会发展有深远意义。我们仍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观取向,全力发展高校相关课程建设,高度重视高校相关课程的发展机遇,紧随时代潮流,发展高校相关课程的建设,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时代个性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 黄岭峻,汪琴.武汉市文科女大学生就业与心理状况相关度实证分析[J].长江论坛,2005(4)

2 钱.文科女大学生就业的SWOT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