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价值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2-04-14 09:56:4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价值及对策探析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为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企业将会需求大量的高质量人才,而高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地基之一,需要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其中引入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育人”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将工匠精神落到实践中。对此,主要分析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供给侧问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价值以及具体实践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职校园文化;工匠精神;融合对策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育人”是其基本职能和内在要求,而校园文化的构建是落实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形势下,在国家突出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下,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文化支撑,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的机遇,但从实际发展过程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试图运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有效梳理如何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进一步发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供给侧问题

(一)供给主体方面。学生、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各个主体创造着各自的校园文化,通过相互作用、融合逐步形成特定的校园文化。事实上,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属于多方主体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途径。基于供给侧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突显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主体缺乏多元性方面,主要是因为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占据主导地位,而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等主体,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难以满足各主体文化的需求。(二)供给内容方面。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师生文化需求,造成供给内容缺乏针对性。不仅缺乏文化特色,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没有贴合学校的自身定位,吸引力不强,而且文化活动也没有体现企业文化和本地文化的特色,进而导致学生工匠精神缺失,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三)供给形式方面。从当前高职校园文化供给形式来看,涉及思想品德教育类,如知识竞赛、主题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类,如歌舞比赛、名家讲座;社会、企业实践类,如技能大赛等活动。虽然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当今互联网变化如此之快的时代,这些传统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师生对创新性、时代性文化的需求。因此,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改变现有局势[1]。(四)供给结构方面。高职校园文化供给结构失衡的实际表现在于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没有找到平衡点。大部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当然,也不乏存在片面强调精神文化建设,而物质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此种结构方面的失衡,会严重制约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价值

国家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后,企业需要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明确产品高质量意识,这一趋势必然会需求大量的职业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而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还需要发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功能,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迎合时展,落实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更要延伸到课外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经过长期办学过程,可以反映出学校特色的精神财富,其中涉及价值取向、行为作风以及共同准则。而在高职院校文化中,足以体现出学校的思想价值,不仅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有精神文化。而工匠精神作为新时期职业人必备的素养,其精神品质体现着职业精神。故此,在高职院校中引入工匠精神,不仅符合时展,更是为校园增添文化气息,增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融入工匠精神后,借助校园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效,有利于落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这对日后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发展职业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社团,使工匠精神实质与行为的培养落到实际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其拓宽职业发展道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

三、供给侧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营造工匠精神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工匠精神,对此,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其一,在课堂上引入工匠精神,通过制作体现工匠精神的宣传片或者文化产品,促进教师提高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关注。而后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合理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报刊、校园网、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创设出崇尚工匠精神的环境,从而促进师生对工匠精神价值的追求,并逐步形成文化自觉性。其二,高职院校可以从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出发,开展企业座谈会、匠咖交流会、工匠精神沙龙等活动,结合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三,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工匠大师,结合学生以及学校情况定期举办讲座,渗透传统技艺,及时讲授现代技术,提升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弥补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缺失的情况。借助工匠精神浓厚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转变社会、家长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固有认识[3]。(二)开展具有匠人特色的校园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强化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发挥出相应的教育效果。首先,可以积极引进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优秀工匠等,营造出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培养意识,提升对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其次,要重点突出行为文化的建设,积极渗透工匠精神,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不同需求,开展符合工匠精神培育的优秀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使学生通过参与“最优秀匠人”评比活动,或者其他符合工匠精神的优秀文化活动,为学生构建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在激发学生活动参与兴趣的同时,有效渗透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再次,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校园技术节活动,比如计算机大赛、数控技术比拼等,通过不同专业的技术技能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比赛过程中,通过细化技能比赛规则、评分标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最后,要完善制度文化建设,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的管理制度,拉近学生与职业岗位的距离,更进一步感受工匠精神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三)推动工匠精神进课堂。教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需要发挥好课堂教育教学优势,积极渗透工匠精神。1.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最终的教育目标便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优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而基于当前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下,对人才综合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具有实践能力,具备诚实守信、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精神。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作为高职思想教育的主要课堂,有必要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政治课中,通过思政引导,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实际引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工匠精神”主题教育班会、职业生涯指导大会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2.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为进一步丰富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需要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师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多元化渗透工匠精神。首先,在教学模式上,要全面考虑的学生实际情况,可以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项目不断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比如,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设计相应的作品,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其认真、合作、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增强教学效果。其次,要变换教学场地,比如数控车床的学生,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参观学习,与岗位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近距离让学生感受职业工作要求及岗位准则。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举办讲座、访谈交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最后,要积极改变以往以学生试卷成绩进行考评的考评方法,综合多方面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定量、定性相互结合的方式,将创新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考核评价中。(四)提升教师的工匠精神意识。高职教育尤为注重技术,因此,通过具体实践是渗透工匠精神最为有效的途径。这对高职教师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教师掌握工匠精神内涵,并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工匠精神的楷模作用,进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此,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对教师的培养,帮助教师“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开展系统的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深入感知、领悟工匠精神,并将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会不断反思发现在学生职业教育中的不足,进而更好地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提升工匠精神渗透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已然成为一种教育要求与时代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工匠精神的培养方式,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提高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视,积极转变教育思维,不断创新融合形式,从而真正发挥工匠精神独有的魅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芳.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国土资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对策研究[J].学园,2018,67(24):109-110.

[2]杨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困境及对策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26(1):239-243.

[3]何华,任贵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途径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9,23(2):122-127.

作者:张文婷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