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时间:2022-06-04 08:47:49

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特色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的途径之一,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因其办学目标和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突出其特色。文章倡导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积极探索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突出“职业”特色,对接企业文化,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索了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进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家精神成为经济飞跃的引导力量。曾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种契约精神和奉献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家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主要体现为诚信、责任(回馈社会的意愿)、创新(抓住机遇,提升竞争力)、敬业(热爱事业)、学习(善于思考和学习)。高职院校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基地,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推动“双高”建设、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发展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需要,逐渐创造和积累起来并被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物质形态、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从内容层面来讲,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功能层面来讲,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创新功能;从本质上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征;从作用上来讲,校园文化有助于塑造学校品牌,提高竞争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职院校过度模仿和复制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其次,高职院校作为职业化人才培养基地,没有很好地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从而导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再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没有形成三种文化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特点,融入企业家精神,突出“职业”特色,才能形成自身所特有的校园文化。

二、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一)以物质文化为抓手 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育人环境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最终将服务于企业。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应突出职业特色,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融合,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渗透、认同企业文化。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认同企业文化。首先,校园环境的布置要与职业紧密相关。校园建筑、场馆设计、绿化环境、实训基地等物质构成了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在体现。高职院校可以在走廊的墙壁上悬挂著名企业家画像、名人格言警句,可以在宣传栏里张贴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讲座信息、行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紧密相关的信息;还可以在实训基地或者产学研中心张贴相关企业规章制度,设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标语牌。如此一来,高职院校就可以通过随处可见的标识语来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培养企业家精神。其次,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学校的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学生与就业岗位接触的窗口,它不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企业家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比如,针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创建“菜鸟驿站”等快递实训基地;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创建“咖啡馆”“酒吧”“茶馆”等实训基地。这些“校办企业”的建立,不仅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的服务意识,也可以将企业文化更高效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二)以精神文化为引领

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将学生爱国爱校、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等优秀的内在潜质激发出来。精神文化建设要深入研究学校的自身特色,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首先,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学校的特色元素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校训、校歌和校徽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等一系列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实现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次,邀请优秀企业家到学校进行讲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邀请行业内的成功企业家给学生进行讲座,形成当代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培训班,促进大学生与优秀企业家的交流。如此,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行业内顶尖的专业知识,更能够被企业家内在的精神所影响,榜样的力量会使学生更加发奋图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最后,借助学生社团塑造特色校园文化。学生社团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和动手能力,加强优秀企业文化的渗透。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具有行业特色的社团组织,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明确其职业选择的目标。比如,通过“雕刻协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能学习雕刻技能,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以制度文化为保障

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学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定与调整来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首先,加强校企合作。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校企合作来融入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弥补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订单培养、项目合作、顶岗实习等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互动,形成校企文化融合的新局面。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校企文化实现了有效地融合。其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超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到企业去挂职、顶岗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优秀的人才到校任教,打造“企业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加强校企的互动交流。再次,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深入研究特色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构建一套既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又能突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课程体系。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各个专业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途径。总之,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文化的竞争力上。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并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校企文化“无缝”对接,学生在校园里就能够形成符合企业需求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从而在未来有效促进就业。因此,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能够实现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并与在同类职业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韩婷婷.大学生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5):116-117.

[2]黎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构建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3]马艳.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船舶职业教育,2016,9(5):78-80.

作者:蒲春芳 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