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及学生同频互动建设物流管理探讨

时间:2022-06-04 08:45:24

行业及学生同频互动建设物流管理探讨

摘要:本文研究了物流管理课程建设问题,认为物流管理课程应该与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相符合。文中对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认为建设《物流管理》课程,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提高与物流行业匹配度、把握当代大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些做法能够使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得以切实提升。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行业匹配度,当代大学生,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效果

物流业正在发生着变化,时代的发展使许多物流企业,甚至大型物流企业深陷在竞争漩涡中。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人才是关键一环。《物流管理》课程是直接为物流行业提供人才培养的课程,让课程与时代同步,为企业和行业培养合格乃至优秀人才,需要《物流管理》课程教师认真面对和思考。

1物流管理课程与行业匹配问题及同频互动解决方案

1.1物流行业动态特性加剧

进入新世纪,流通变得至关重要,电商产业井喷式发展及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等使得物流一时成为社会热点,并担负了相当多的战略使命。同时,物流的新业态随着行业的演变而进化,公路有快递、城配、公路港等;铁路有高铁行包、驼背运输、中欧班列等;数字物流有无人机、各种驿站、网络货运等,物流业在过去几年迅猛发展,已经散射出众多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类的物流变为综合性非常强的叠加复合学科。

1.2课程与行业匹配度不高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却远未跟上行业发展,变成了一个处在“十字路口”的课程,学生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不多,若从事科研理论研究又过于浅显或空泛。一方面,物流企业与行业的用人需求量仍然很大,迫切需要高端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脱节,缺少动态数据化课程内容。现实中表现之一是物流行业高薪集中在园区管理、设备运营、物流金融等领域,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很少涉及。

1.3课程与行业同频互动解决方案

当前物流数字化、智慧化趋势明显。数字化物流以移动科技、大数据和传感器、云服务架构为基础,在市场推广、业务追踪、仓储处理及企业服务链条的支持与衔接上将发挥重要作用。智慧物流使更多的基础操作被AGV、视觉引导系统所取代。这些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引入最新的物流行业案例。课程中可以引用最新的物流行业案例,如2017年京东物流子集团的成立意味着什么?2020年病毒疫情对物流的挑战有哪些?通过物流时政新闻,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物流行业发展,并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邀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通过知名物流企业的专家进入课堂,拉近学生与物流企业的距离,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将所学理论更好地与企业实践结合。(3)理论课程加入实验环节。物流管理课程需要面向行业实践,通过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与步骤,经过分组讨论及撰写实验报告等,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2物流管理课程与教学对象匹配问题及解决方案

2.1教学对象新特点

《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对象当代大学生表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点:信息获取渠道多层次化、知识面更宽广、兴趣广泛、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更强烈。

2.2课程与教学对象匹配度不高

当代大学生,与几十年前的学生在进入课堂时的知识储备完全不同,他们取得信息的渠道无限扩展,使得传统的课堂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他们对教学的需求。《物流管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讲授为主要模式,动态性和针对性较弱,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学习欲望。

2.3课程与教学对象同频互动解决方案

《物流管理》课程应从学生知识获取、考核形式、行业适应等方面解决与教学对象的同频互动问题:(1)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教师从生产知识的角度,变讲授为链接,准确地筛选和传递物流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得出结论。课程教学应激发学生做出更多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行为。教师需要筛选甄别学生特征,为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新技术条件下,教师更要因材施教,使“千生一面”的教学变为千生千面。(2)课程考核方式要充分考虑物流行业场景性比较强,适当增加实验环节成绩的比重,改变目前单一的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受到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物流行业有些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或展示的内容无法进行现场考核,但是可以依托物流场景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整理数据形成实验报告和展示汇报。通过调整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逐步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3)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要考虑行业新人的特点,面向行业发展,针对学生作为职场小白的起点问题、疑难问题、易错问题,兼顾专业性与通识性,使得教学重点更有针对性。

3《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精准度提升方案

3.1交叉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特点。如物流与金融学科的融合产生出货物租赁融资等领域;物流与工程学的融合产生出AGV、自动化仓储分拣等领域。物流岗位的这些变化,使得今天在物流业务中遇到的一件事可能就是一个综合的挑战,并且这些挑战跟以往不同,是只用单一门类的知识很难应对的。在物流理论教学方面的EOQ模型、牛鞭效应理论、路径规划问题等,既需要原理更需要所分析的数据,在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科的叠加与融合。

3.2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代物流围绕业务单元组织,不再单单按照领域划分,只有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物流领域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复合型人才,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来说需要做到: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1)重构课程体系。本科的物流管理课程应该合理设置操作类课程内容,同低学历就业者拉开距离,加大工具类课程,使新时代的学生在工具掌握方面更胜一筹。目前物流管理课程的仓储管理等一系列的场景领域,要使学生熟悉这些实操经验。重构课程体系,在校期间的实习是重要方面。在保证实习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基础上,通过实习使学生适应现场场景。(2)实践体系构建。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师资团队。物流行业实践性强,师资团队也需要一线磨炼。高校应主动联系物流企业介入物流教学。物流企业基于管培生体系建设,也有与高校合作的驱动力,为产教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院校应适当承接企业课题,既培养师资又能深入理解企业操作层人员需求,增强教学内容与物流企业一线链接的紧密度。还可搜寻行业导师的人选,使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细分领域的产业专家,成为引导学生迈入物流世界的师傅。

3.3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进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成为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方案。《物流管理》课程通过树立以学习成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交互式环节,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时代红利,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1)明确资源建设与课堂组织,这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在资源建设方面,理论课程多年教学积累可提供一套完整教学材料及教学资源。在课堂组织方面,明确线上针对共性知识、线下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本思路,把教学变成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形成课外与课内互补、课后是课堂的提高的局面。(2)明确线上与线下分工。《物流管理》课程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为引领,以“雨课堂”等新的教学工具为教学平台,结合多种互联网形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理论知识与适当实验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线上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可进行师生互动,可要求学生在线上完成自主学习、完成作业、章节小结、成果展示等,同时线下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依然保持一定比例,用以解决线上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3)明确课前课中课后的侧重点。在课前,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推送与课内理论知识相关的预习资料。在课中,以引导式讲解重点难点加实物图片展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鼓励学生提问、互学,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后,布置作业和推送复习资料,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全面地掌握学情。

4结语

物流是动态更新步伐较快的朝阳行业,相应地,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数字工具、设备运维、规划运筹等与行业同步发展的。当前,物流管理课程面临着重新找寻定位的问题,本科阶段的教学更要突出物流行业特点,促进物流管理课程与行业、与学生的同频互动。《物流管理》课程未来应着重改革创新授课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服务行业、学生和社会。

参考文献:

[1]祁娟.聚焦寄递安全,快递行业迎来更严规范[J].运输经理世界,2020(01):10-13.

[2]周经,黄凯.研究生课程互动式教学方法探析——以《国际投资学》课程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3):66-70.

[3]赵旺来,赵亚楠.“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价值及建构路径[J].教学研究,2019,42(01):1-5+17.

[4]赵云霞,白佳海,周燕.《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112-113.

作者:刘瑛莹 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