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时间:2022-08-01 04:39:24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一、高职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表征

(一)合理的课程结构

从不同层次分析,课程结构:一是指不同层次、类型课程间的比例及纵横关系;二是每门课程内容结构。宏观层面,主要从课程形态结构、课程门类、课时比例来阐述宏观层面课程结构的合理性问题。1.课程形态结构。课程形态结构是指不同层次、类型课程间的纵横关系,包括课程的排列顺序、课程的类别。课程按照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进行合理组织,遵循再现、重组、迁移和应用这一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规律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建立在“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这两种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结构模式已不适用于职业教育。具体说来,模具专业的课程不再是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技术实践的顺序展开,而是尽可能地与工作结构结合起来,采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结构为优化的选择。如果以专业课程、综合专业课程、学科课程为例,这几种类型课程排序如下:(1)在专业课程中,“应当先开设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见习、学徒实习、独立实践等几门课程,这几门课程应当从见习到独立实践逐步展开;”(2)“学科课程应当安排在最后开设,其功能在于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促进对技术实践过程的理解。”[1]2.课程门类的工作相关性。采用任务模式划分课程门类,将核心课程围绕工作过程知识设置课程门类,即开发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如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领域的不同进行模块化,依据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以产品、项目、案例、任务为主题确定教学课题。现以岗位“塑料模具设计”为简例,见表1。依据学习情境的难度及内容安排学时,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学生进行理解和具体操作,以“学习情境”为主,加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如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及模具工艺方面的知识,以此掌握模具设计这一模块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可以进行不同数量学习领域模块和不同学习领域模块的学习,以能满足工作岗位需求为目的,实现学习、工作就业有效对接。3.课程门类的缩减。课程门类设置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学习精力和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注重专精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某一两个工作岗位来开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使其掌握的知识、能力能够满足某岗位工作任务需求(如图1所示)。图1模具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机制学生甲所学的课程是面向模具设计、模具钳工、模具管理、产品成型四个工作岗位的,学生乙是面向模具设计、产品成型两个工作岗位的,学生丙是面向模具钳工和模具管理两个工作岗位的,学生甲的就业选择面要比学生乙和学生丙大,但是由于学生乙和学生丙所学的专业口径要比学生甲小,因而他们在相应职业能力的精深程度上要高于学生甲。在就业市场,虽然学生甲就业选择面大,但他在每个可能就业的工作岗位都会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学生乙和学生丙,从而使得其机会实际为零。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不同学生的能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某一两个工作岗位来开设相关课程。4.课程门类的整合性。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岗位职业能力整合课程,把相似、相关的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例如把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整合为“机械技术”一门课程;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模具钳工、模具特种加工、CAD/CAM技术应用、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等课程整合为“模具加工技术”一门课程等等。5.课程学时分配。不同类型课程的所占课时比重均衡,进行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例如,保证一定的选修课时数与合理的实践课时比例,遵循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多样化成才,让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微观层面,每门课程内容结构遵循工作逻辑为中心,按照职业活动逻辑顺序,即以系统化工作过程为构架来组织课程结构。如以特种加工中火花机床加工模具工件为例,由收集信息、工艺分析→制定加工工艺→准备起动机床→放置好模具上模,装夹电极→输入相关数据到启动机床→测评模具工件→结束(或再加工)。

(二)合理的课程内容

1.按照职业逻辑组织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的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组织课程,摆脱学科体系知识本身的逻辑组织,按照围绕工作过程组织知识的过程观来构建课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以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开发为例,先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接着对其进行“通用化”处理使之成为具有普适性(即经教学整合形成)的“学习领域”,再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每个学习情境包含多个不同工作任务,通过多个不同工作任务的训练,把该学习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进去[2]。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学习情境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发展模具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如图2所示)。图2课程开发思路2.课程内容多元化。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按照培养人才的规格,处理好模具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之间的关系,硬技能与软技能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趋于多元化,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或技能训练方面,注重职业素养(自我控制与管理、人际交流、团队协作和沟通、团队组织管理、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环保等社会责任心、安全与自我保护、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知识素养、职业素养,有利于模具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企业精益生产方式对员工提出的素质要求[3]。3.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课程是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内容不可能来自课程本身,而只能来自外部世界”[4]。课程设置也必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相符合[5]。通过对模具企业调研,多方参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克服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缺乏实用性的问题,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及课程内容反映当前模具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认为“社会化是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生命”。并深刻阐明了“离开社会无教育”,办“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道理[6]。职业教育离不开社会界,只有在与社会企业很好沟通的基础上,才能有可持续性的蓬勃发展。

二、高职模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模式的不合理。高职院校模具专业采用知识本位的“三段式”课程结构者居多,有些采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在实践领域的有效存在少之又少。“三段式”课程结构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是对三段式课程结构的优化,但其课程结构的实质是一致的。这两种课程结构存在着两种分离,一是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分离,学习内容没有与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二是技术课与文化课分离,文化与专业课自成体系[7]。这两种分离使得各类课程搭配不合理、不能相互支撑,同时也意味着理论与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使理论知识未能在实践中及时得到融会贯通,也未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最终不能学以致用。2.课程门类偏多。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理论课程(大学英语、政治、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模具钳工、CAD/CAM技术应用等)、实践课程(模具钳工实训、模具测绘与拆装实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专业工种实训与考级、毕业设计等)。对于高职教育该专业学生来说,在2~3年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门的课程学习,会造成学生学制时间压迫感明显,课程压力大,不利于学生掌握精湛的技能,形成良好的素养。

(二)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模具专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失衡;二是课程内容不是按照工作任务逻辑组织而是按照学科知识逻辑组织,多是原理性和基础性的理论知识。”“由于传统职业教育观念没有充分实现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理论深厚的思想基础,仍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领域。”[8]课程安排以学科为导向,课程内容缺乏实际工作案例支撑,实践课时不足,实训流于形式,重视学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动手实践的培养。而模具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综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过分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而评价职业教育的好坏,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是评价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职业动手能力不足难以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就会导致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冷遇。

(三)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内容重点集中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或者技能训练上,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单纯理论知识课程或者技能训练课程过多、课时过长,违背了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关键能力的发展。在精益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劳动方式为动手、动脑结合,劳动组织形式以工作团队或小组为主要的形式,这样技术工人既要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又要具有创造性解决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9],因此,目前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单一的现状是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2.缺乏企业参与。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院校不在少数,每年也为社会培养大批模具技术人才,但在质量上却没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单方面的行为,没有充分与企业沟通、合作,没有按企业的意愿培养学生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开设相应的课程,没有充分调研企业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同步,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尤其在这个产品开发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的时代,由于未能及时吸取该行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使得模具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没有反应当前模具行业新发展知识,内容脱离了现今迅速发展的客观实际,例如,采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模具设计、加工制造已经成为现代模具生产的主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设计与制造,培养实践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

三、合理设置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路径

(一)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两大特点,要求职业院校学生要以就业为直接目的,职业教育办学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10],课程设置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要与模具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与职业岗位(群)挂钩,即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要求模具专业教师在对模具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就业的职业(群)或岗位(群),再通过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对模具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出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配置为学习领域课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与模具行业企业进行沟通,了解所需人才类型及人才知识结构、能力需求、职业素养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市场需求落实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中[11]。

(二)基于学情分析

模具专业课程设置仅从模具行业、企业需求,个体就业角度考虑,会导致个体陷入某种狭隘的发展轨道,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8],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中心,符合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开设合理的课程门类,对工作过程知识进行教学处理,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能力条件下能够掌握,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开发学习领域、项目、任务引领等课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学习[12],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三)有效的课程支持系统

对于高职院校,合理的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有相对应课程支持系统作保证。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条件及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目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化要求超越了教师的平均水平,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多是根据学科课程设计的,难以满足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需要[13]。学校要加大投入和改造,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符合课程需要的实训基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实现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使教师有机会到企业参观实践,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产、学、研相结合,着重培养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模具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形成一大批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结构特征的专业教学团队。在实训室建设方面,配备与课程相应的工具、机械设备,建立模拟仿真模拟企业模具车间,引进现代化的实训教学软件,把实训室建设成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意识与职业品质的功能。

作者:王艳红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