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学风和文风建设特征

时间:2022-10-28 02:29:31

学术期刊学风和文风建设特征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学术期刊《哲学会刊》,为科学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科学的平台。随着科学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功能也在不断衍生和发展,全世界出现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学术期刊,但传播研究者的科学新发现一直是学术期刊最根本的职能。学术期刊的质量也就体现在正确认识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与学术传播基本职能,瞄准学科研究前沿,把握好热点与难点问题,刊发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文章。学术期刊要做健康良好的学风与文风的守护者。学术期刊也能够在良好学风的养成方面担负起责任,成为良好学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积极践行者。[1]

1.学风与文风

学风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简单的字面理解就是学校、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风尚[2],但这里要讨论的是学术期刊,笔者所指学风不是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而是专指学术风气或者学术研究风气,“所谓学风,是借重了‘风’这个字所具有的方向、趋势、时尚的含义,用来表明学术研究在态度和方法上的某种风尚,通常被具体化在治学态度、研究风格、学术纪律三个方面”[3]。而文风是指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在本文的语境中就是指学术研究者学术写作和表达的风气风格。从两者概念来看,前者指向的是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后者指向的则是学术研究的成果表达,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前者。良好的学风体现在做人和做事,端正地做人做事为文肯定也是周正而端方,此所谓“文如其人”。《礼记•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古话能够很好地注解良好的学风,以此来指导学术研究,其最后的研究成果(文章)才能担得起“文章千古事”之美名。

2.学风问题分析

目前,学界对学风问题的表述蜩螗羹沸,但多数都非常随意,有的学风和文风混杂在一起,无法对其做出比较清晰的区分,笔者尝试利用上述框架对其做一粗略归纳。在治学态度上:端正的学风是对学问存有敬畏之心,耐得住寂寞,板凳甘坐十年冷,不跟风、不炒作;不良的学风表现为浮躁、急功近利,或粗制滥造追求短平快,或长篇累牍、洋洋洒洒,最后都是泥沙俱下,陷后来研究者如泥牛入海,根本不能在学术共同体中起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作用。这样的学术研究目的是为了制造论文,完全“跑偏”了。北京师范大学林杰教授说过:“研究,就是能够得到不通过研究就得不到的东西。”这话点到了学术研究的核心。在研究风格上:端正的学风是实事求是,研究真问题;不良的学风是好高骛远,问题意识阙如,假大空横行。吴敬琏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中国的各种问题,每一次都从零点开始却每次都走不远?当同样的事情以稍有不同的面貌出现时会觉得是一个新问题,这是因为对本质没有认识,所以新现象出现的时候,原来的那些得到的认识不但没有深化,反而被遗忘。或者是当出现新形势的时候原来已有的认识变模糊了,又重新来。每次都从零点开始,每次都走不远。”中国目前是论文数量大国,但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论文,许多研究炒冷饭,不做文献梳理,不尊重前人成果,凭空就觉得自己发现了新问题,研究没有承继性,没有知识产权意识,归根到底就是基本问题搞不清,最后反复回到原点,陷整个研究于汗牛充栋的文山苦海中,乃至皓首穷经,自娱自乐。还有的研究迎合一时之风,无视根本问题或者本质问题,研究不过是应一时之景,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丝毫无益。在学术纪律上:端正的学风是遵守普遍的学术规范,遵从内心的学术良知和学术道德;不良的学风就是违背学术诚信,导致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行为,如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学术贿赂等。学术规范的约束是明的,对所有从事学术研究者有硬性的要求;学术道德的约束是隐的,更多是研究者内心的自我接纳。学术研究的是高深学问,更应该强调和倡导研究者内心的学术良知,慎独慎行,才能更好地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3.文风问题面面观

在长期的学术论文审读中,我们发现一些比较常见的文风问题,大致有以下表现:一是文章框架结构逻辑不清晰,没有整体设计理念。许多文章的结构设计随意或者根本没有设计的成分,导致文章组成部分之间可以互相调换,这反映的就是逻辑上的不严谨。文章结构清晰实际上可以展示作者逻辑推理的脉络以及清晰的思维和思路。正文中各部分标题设置有序,标题层次越明细,观点表达也越清晰,更便于编者和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全文脉络和观点。然而有些文章缺乏整体上的结构设计,章节之间没有逻辑勾连,或者出现八股文式工作报告模式,譬如很多列举式研究,无逻辑结构地罗列,循着问题、意义、特征、成因、对策等各列举一些,就是其典型的表征。二是表达混乱。有的作者语言表达频频出错,颠三倒四,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言不及义。有人指出,中文表述中经常犯的逻辑错误有概念不清、不证而论、乱用类比推理、以“经典”作为论据、以偏概全等等。这直接指向了学术写作中最大的毛病。逻辑错误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作者语言驾驭能力不足,缺乏逻辑训练,同时对问题理性审视不够。赵汀阳就说过:“逻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态度,准确地说就是理性态度。”而且他还强调需要意识到两点:自己喜欢的观念未必是正确的;正确的观念需要论证或者证据。[4]维特根斯坦也曾经这样表达过:“凡你能说的,你说清楚;凡你不能说清楚的,留给沉默。”这句话可以作为学术写作中的金玉良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乱,则思维乱,思维混乱是学术写作的大忌。三是概念不清。学术论文中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或者就根本没有对核心概念做出定义,这样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研究的学理性缺失。有的作者经常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给人感觉只是工作经验的总结或者像个工作报告,而不像是一篇学术论文。这就涉及一个根本问题,即研究对选题中的核心概念有没有做学术史梳理,甚至对核心概念没有做清晰界定,如果认真做了梳理和界定,相信学术味不仅有而且会较深厚。“概念是判断、推理与论证的基础”;“没有明确(内涵外延)的概念,就不会有恰当的判断,就不会有合乎逻辑的推理与论证”。文章主题不作概念定义,不做概念的特征分析,要想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证具有必然性,是困难的。四是主题观点不鲜明,模棱两可,左右互搏。评价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会有诸如观点鲜明、论证充实有力这样的断语。这充分说明了好的文章(研究)必然是针对问题在剖析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判断和观点,并且能充分通过说理和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有的文章对于问题或理论没有清晰认识,自己的观点也含糊其辞,看似想周旋于各种观点中左右平衡游刃有余,其实含糊暧昧会大大降低文章的说服力,根本无法体现研究的真实水平。五是文风浮夸,故作高深,故作姿态,简单问题复杂化。有些理论分析篇幅长,用了许多新名词、新概念,语言欧化,看起来高深莫测,新鲜漂亮,实际上自己对所分析的对象并没有确切的了解,以致不切实际、大而无当。有些文章文字晦涩,通过各式的修饰语把本来简单明了即可表达思想的句子层层包装成玄奥难懂的结构,故弄玄虚,简单问题复杂化,显示的其实是文章作者装神弄鬼、不懂装懂的浮夸文风。真正好的文章都是尽可能深入浅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文字,把事情说清楚,漂亮话套话满篇丝毫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质朴平淡乃为文之实。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诚哉斯言!六是炒冷饭,拾人牙慧。曾经有这样一句熟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如何解读,看是站在什么角度上。从社会科学研究角度看,侧面反映目前汗牛充栋的中文文献(主要指期刊文献)中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研究。早先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缺乏学术规范意识,有些问题的研究在一窝蜂的状况下互相参照但缺乏如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产权意识,这样往往很多研究论文看着似曾相识,研究雷同的多,然而由于缺乏标注,后来的研究者很难从这些研究中找出某一研究的学术脉络。因此,这些早期的缺乏学术规范意识的研究可以归为一种无意识的炒冷饭。而现如今,随着科学研究国际化交流的增多,学术规范意识在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中已经深入人心,但由于种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学术研究仍然不能避免大量的炒冷饭现象,许多论文在表述中玩转换语言的游戏以顺利通过“软件”的把关,导致研究中大量的重复性劳动,这就是名副其实炒冷饭了。这种炒冷饭带来的却是大量的垃圾论文,使得后来的研究者深陷海量文献的泥坑中,对于学术研究和科学的进展带来重重的障碍。七是忽略前人研究,文献综述上不下功夫。知识的累积性特点表明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处于一定的序列之中,同时文化是讲究传承的,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的关系网络。学术研究的任何进展都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拓宽与发展。很显然,严谨的学术写作必须重视文献的综述(学术史的交待),同时恰当地撰写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指明了作者引用他人观点的出处,反映了作者对前人科研成果的尊重,体现的是作者端正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除此之外,参考文献还可以反映作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便于读者对研究选题的追踪溯源,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在科学研究中,参考文献的著录展示的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画面,所有研究者都可以作为‘前人’,也可以成为‘后人’。”[5]譬如这样一个题目:《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作者在文献梳理中仅仅关注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相关文献,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相关文献却毫无触及,很显然这样的研究缺乏宽广的视野,很难把握以及处理好该研究选题;再譬如,比较教育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介绍国外某一研究选题时,重视一手文献,对早已有的二次中文文献却视而不见,很显然这样的研究也容易炒冷饭,做无谓的重复劳动。八是立足点不实,随意拔高自己的研究或过于理想化,对于某些宏大的问题指手画脚。学术研究的开端在于辨识问题,而首要的是问题是否为真,如果是假问题、伪问题,就如同人为设置一个假想敌,然后大加责伐,此为立足点不实之一。学术研究历来强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前者要求研究尽可能视野开阔,遍览山川,才更可能独树一帜,研究阅历越广,沉淀才能更深;后者要求研究从某一个侧面或角度切入,犹如庖丁解牛或抽丝剥茧,从细微之处入手则越有利于问题解决。如果反过来“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则往往大而无当,于事无补,大问题无法驾驭,小问题又解决不了,此为立足点不实之二。譬如对于年轻的研究者,在无法驾驭比较宏大的问题时,切忌对于“大学是什么、应该怎样的”这样的问题指手画脚。还有的研究一次针对的问题太多,试图毕其功于一役,但问题多了,眼花缭乱,最后往往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此为立足点不实之三。当然文风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掉书袋,旁征博引名人语句或观点,唯独缺乏自己的思想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论述。钱穆在《谈诗》里说:“学问如大海,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所要喝的,只是一杯水,但最好能在上流清的地方去挑。若在下流浊的地方喝一杯浊水,会坏肚子的。”同时也提到:当知做学问最高境界,也只像听人唱戏,能欣赏即够,不想自己亦登台出风头。[6]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钱穆先生的话甚是相符,编辑首先是学术的鉴赏者。当然,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做好学术期刊,也应当提升在学科领域的专业水准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术研究者,但更多的是能够识别和鉴赏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学会欣赏也是快哉之事。

文风反映一个人的学术研究态度(学风),反映一个人的为人为文。辞藻堆砌往往是掩盖思想的平庸,所谓文如其人,夸夸其谈、虚有其表则是做人的最大失败,假大空的文风反映的是为人为文的极端不真诚,这是学术研究的大忌。而且语言是思想表达的工具,思想的复杂性不是思想本身的问题,而在于语言表达的清晰和简练。你能说的,一定要说清楚(微言大义除外),不能说得糊里糊涂、云里雾里,不能说得玄玄奥奥、生涩隐晦,不能说清楚的,就请闭嘴留给沉默,不能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因此,学术期刊和编辑一定要做好良好学风与文风的守护者,守护好了,能够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推动学科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这样,学术期刊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学术期刊才会拥有永久存续的生命力。

作者:肖地生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