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1:59:05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范文篇1

时间:2004年2月16日上午

主持人:毛

出席人:黄立鹏、王梅珍、陈星达、陈运能、张福良、黄炜

列席人:林建萍、徐进、李克让、梁慧、朱国定、吕秀君、郑禄红、李滨、张剑锋、董珍时、夏朝丰、陆丽君、刘雪燕、任振成、冯盈之、范建波

一、毛同志传达了全国第二次产学研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全省教育工作要点。要求要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会议决定,王梅珍同志协助毛同志主持学院行政日常工作。各单位、部门要及时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分管领导要在职权范围内大胆工作,及时拍板。如有重要问题需要学院解决,则提交办公会议研究。

三、毛同志再次重申了会议制度改革和加强管理问题。毛院长强调,院长办公会议是决策会议,研究、解决学院办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形成例会制度,如无特殊情况,每周一上午召开,以确保及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具体程序是,每周四前,在取得分管领导同意后,将需要解决的议题提交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的问题,即为学院决策,各单位、部门要认真执行,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

毛院长就有关部门反映的教学管理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再次重申,一定要理顺工作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机关与分院之间、分院与分院之间一定要做好沟通、衔接工作,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机关职能部门要注意通过努力工作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基层分院要提高工作效率,对没有按时间控制点完成任务的要提出批评。要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查漏补缺,努力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公务员之家

三、会议决定,要进一步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责成学生处结合教室管理等工作,落实好学生的勤工俭学任务。将教工餐厅移到二楼,一楼餐厅全部供学生使用,以解决学生就餐拥挤问题。针对校外施工单位晚上违规施工,影响学生休息问题,会议责成计划财务处立即与高教园区管委会反映,尽快妥善解决。

四、会议决定,要规范学生的技能鉴定工作。重申,学生毕业之前须取得中级以上技能证书,才能发给毕业证书。由产业园设计中心(考工站)具体组织学生的报名、培训和考核工作。

学术交流范文篇2

锐意进取,开创医疗技术工作新局面

--在2005年全县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和县中医院的大力协助和积极筹备下,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工作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扶助,使我县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依法、持续、稳步发展的轨道,全县的中医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会议旨在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线,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还需各尽其责,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中医院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特别是骨伤、针灸专科两方面,措施有力,成绩斐然。此外在人才培养、信息网络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县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会议收到论文116篇,不少文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在开展新技术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适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今后的学术探讨和工作实践中,积极开创我县中医药科研、学术、临床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这次会议之后,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工作指标。

第一、加强中医药学会组织机构建设。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要以县中医院为主体和依托,按照改革、创新、服务、管理、经营的办会理念,注重把那些在学术上有造诣,热爱学会工作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和选拔到学会的领导岗位上来,以保证学术优势和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在加强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学会常务理事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要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工作者和中西结合工作者全部吸收到这一块阵地中来,共同为繁荣全县中医药学术科研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只有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疑难病症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中医药发展才具有强大内在动力。例如,在今年防治“非典”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温病学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我们始终把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县中医院要充分发挥其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按照全国、全省中医药工作计划和防病治病的重点,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着力落实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目标任务。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今年六月二日,以民政发(2003)80号文件转了我局制定的《民勤县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行动方案》,该方案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依据,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是整个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今天在座的有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和中医药骨干,希望大家回去后,以这次培训班、学术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三大活动为动力,对照各自的工作目标责任和单位实际,认真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要尽快建成合格达标,今年十一月份,我局将邀请县人大的领导和人民代表视察创建工作,哪个单位的工作滞后,由哪个单位的负责人和中医药骨干共同负责。

第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由此将走上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条例》,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条例》,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依法管理和发展全县中医药事业。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我县中医药改革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心目标,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使中医药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同志们,这次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研究探讨,互相学习,广泛交流,取长补短,更新了学术观念,获得了新的知识,学到了新的思路,了解了新的动态,掌握了新的技术,大家受益非浅,会议圆满成功。本次会议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会议。会后,我希望大家更加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发展我县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术交流范文篇3

两岸中国近代史学者第一次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是在1982年。那年4月,美、日学者为促进两岸学人聚会,借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第34届年会在芝加哥召开之际举办特别会议,研讨辛亥革命。胡绳率章开沅、李宗一等大陆学者,秦孝仪率张忠栋、张玉法、林明德、李云汉等台湾学者与会。两岸学者就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争鸣,引起海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传为佳话。199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建所40周年为名,在北京召开“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实强、张朋园、林满红等三人应邀出席。这是台湾的近代史学者第一次出陆召开的学术会议。1992年5月,张海鹏、尚明轩、韦杰廷应邀出席了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的“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学者第一次赴台参加学术会议。1992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在北京举办孙中山研讨会,这是两岸学术单位第一次合作召开这样的学术会议。同样的合作,还在1994年1月在杭州办过一次。在这期间,以及此后,两岸学者互访以及相互在大陆、台湾和海外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就数不胜数了。两岸的两个同名的近代史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更为频繁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海峡两岸历史学家对中国近代史的内涵不能说完全一致,但大体上是差不太多的,可以说,海峡两岸历史学者所面对的大体上是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对于一个共同的历史进程,两岸学者对其中某些具体历史事实的研究,在资料大体上齐备的情况下,可能不乏共识,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描绘;在比较宏观的研究上,或者虽然不太宏观,但存在价值判断或是非评论的时候,则往往出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认识,难以取得共识或互补。这种情况,也是很明显的,不容回避。

对中国近代史的内涵,虽然两岸认识大体上差不多,实际上也存在差异。当我们笼统地说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模糊一点说,两岸学者的看法可能是差不多的。如果具体到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排除两岸学者内部各自的分歧不说,两岸间的认识可能就不一致了。海峡西岸的学者认为,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中的近代史阶段,一九四九年后是现代史阶段;较早的看法稍有不同,认为起为中国的现代史阶段。海峡东岸的学者则认为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历史年代的划分,是历史学者必须注意的,究应如何划分,就有各自的理由和标准。比如,敝研究所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着手编纂《中华民国史》,引起台湾学者的震动,于是继起效尤,所编之书名《中华民国建国史》。名称的不同,缘自各自的理念和标准不同。所谓理念和标准不同,是指各自政治理念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学术标准的相左。更深一层说,就涉及意识形态,涉及历史观了。

说到史观,大陆多数史家都主张在历史研究中要应用唯物史观。说起唯物史观,这是最为台湾学者所诟病的,他们认为唯物史观是教条。世界上任何一个史家,要想研究和说明历史上的某个重大问题,总会秉持某种史观,这是不待证明的。我们所以主张唯物史观,不是因为它是教条,是八股,而是因为它能告诉我们一种方法,一条路径,使我们能更有效地处理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使我们能更好地洞察历史发展的方向。当然,应该指出,学习和应用唯物史观也有一个态度问题。在某种政治气氛下,有的历史学者在历史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存在着教条和八股现象,他们不是从方法论的高度去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而是拿着马列的某些个别词句,到处贴标签。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这种情况在学习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本是应该力求避免的。不幸在“”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种情况,在“”结束以后,随着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转变,历史学界也在努力纠正它。

唯物史观是人们对历史认识的一种最一般的观念,它并不是那么神秘而不可理喻。通俗地说,唯物史观认为,有史以来的人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形态的;历史现象虽然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却不是虚无缥缈的,人们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里重复制造历史过程,但在掌握了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以后,是可以对过往的历史过程加以描述、加以认识,并获得对往史的较为近真的影像的;历史现象虽乱如丝麻,确是可以理出头绪的,并且显示了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们从茹毛饮血到今天享受现代化的信息公路,很自然地说明了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五种社会发展形态,则是对这一过程的最一般的描绘;人类的经济生活是社会生存的基本方式,社会依生产力的发展、前进而发展、前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决定着人们依赖其中的社会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文化从属的基本面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社会运行的主要内容,物质生产的状况决定了精神生产的状况,劳动者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终极力量;人们(包括劳动群众和社会精英)创造了一定的历史环境,一定的历史环境反过来又决定了生活其中的人们的面貌。我想,这就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基本东西。它所概括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虽未穷尽真理,却指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方向及其未来。同时也应该说,它只是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方向和未来走向,丝毫没有给出各地区各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方向。各地区各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还要靠那里的历史学家去研究去总结。

唯物史观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用这种方法、这种工具,或用别种方法、工具,去观察中国近代史,虽然面对着同一个研究对象,研究结论可能不完全一样。这是海峡两岸历史学者对中国近代史认识差异的重要原因。

联系到中国近代史,大陆学者一般认为,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此后,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强权先后参与或者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在列强的武力压迫之下“门户开放”,主权沦丧,外国人在中国自由出入,可以任便在中国经商、办厂、办学和传教,路矿利权严重外溢,中国的内河和领海失去屏障,从北京到秦皇岛的出海口等十二处地方由外国驻兵,大片土地被割让,十多个城市设有外国的租界,还有旅大、威海、胶州湾、香港新界、广州湾以及澳门等外国的租借地,全国几乎都被外国划分为势力范围。如此主权国家,其何以堪?有识之士,能无抚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忧国忧民者常常为此发出呼吁。三元里抗英、广州反入城斗争、太平天国的反对外国侵略、各地绵延不断的反洋教以至北方爆发著名的义和团爱国运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由抗议巴黎和会处理山东问题不公引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上海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以及大革命时期响彻全国的“打倒列强”的呼声,在在说明反帝斗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国民政府主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也赢得了全国各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谴责帝国主义侵华,正面评价中国人民、政府的反帝斗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研究这个课题,很可能是两岸学者较少有原则分歧的地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帝国主义侵华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中国学界曾爆发热烈的争鸣。经过思想理论界的反复讨论,学界相当多人士赞成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共中央于1929年2月在自己的一份文件中采纳了这个概念。三十年代末中共中央、在分析中国国情时,就是依据这个概念来立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体认,是确立中国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前途的基本出发点。对这一点,台湾的学者指斥其非,是不遗余力的。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展开讨论。仅指出,采纳这个概念,对认识近代中国历史是至为重要的。我们往往强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是以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这个认识为依据的。

如果说对帝国主义侵华这一史实两岸学者尚无大的原则分歧,那么,对于近代中国的反帝,可能认识就不尽一致了。仅举一例。张玉法教授在一篇书评中说;“不可否认的,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非常严重。到八国联军之后始趋缓和,缓和的原因,一般的解释归于门户开放政策,该书则归于义和团的阻赫。义和团式的排外,实是无可鼓励的。”八国联军之役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否缓和了,尚待讨论。此处仅就义和团立言。1900年弥漫于华北、京津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彼岸学人往往因袭旧时学人的看法,指义和团为“拳匪”,为笼统排外,轻易加以否定。义和团起自乡间,本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一种比较散漫的组织形态,因外国势力深入穷乡僻壤,更因民教纠纷,衙府庇护教民,损及农民利益,于是揭竿而起,号称“扶清灭洋”,后得官府支持,进入京津。他们以血肉之躯,敢于面对八国联军的武装剿灭,虽然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民族精神是值得称颂的。他们的“排外”,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的初级形态,其缺点当然是明显的,但他们在帝国主义面前发挥了中国人民的民气,使得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也不能不慨叹欧洲人无此脑力和物力统治中国,“瓜分中国实为下策”。义和团失败以后,国内多有骂义和团为“团匪”、“拳匪”者,但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了义和团的功绩。1901年在日本横滨出版的中国留学生刊物《开智录》发表文章,称颂“义和团此举,实为中国民气之代表”。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说“三民主义”,也称颂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与此相反,此岸学者认为历届政府颟酣、腐败,对于造成中国的落后是有责任的,尤其对于统治者对外敌的侵略不能组织有力地抵抗,面对强敌,俯首乞和,造成近代中国屈辱悲惨的历史,是应该受到谴责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1856年的英法联军之役、1864年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地区、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之役及俄军占领东北地区、1904年的日俄战争和英国侵藏战争、1914年日本出兵山东、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等等,此荦荦大者,都是政府不能组织有力抵抗造成割地赔款、主权沦丧的著名例子。中法战争不败而败、胜而求和;甲午战争实行“避战保船”,等于解除北洋舰队的武装,不仅拱手出让制海权,而且拱手出卖了北洋舰队,这两次战争的失败,李鸿章都不能辞其咎。至于九一八事变,明示不抵抗,更遭到国人批评。有人以外敌强大、中国落后为词,提出抵抗不是上策,求和才是出路的主张,是站不住的。须知,近代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就是资本主义列强先进,中国落候,列强与中国的关系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对列强侵略不抵抗,一味求和,出路只能是从半殖民地滑向殖民地,沦为附属国。中国恰恰是因为抵抗了,才免于成为殖民地国家的。正确的做法,是一面研究自己落后的原因及落后之所在,努力学习、借鉴西方的长处,以自强立国,同时发扬民气,对外敌侵略组织有力地抵抗。可惜,近代中国政府对此缺乏因应之道,使偌大中国总是落到一个落后挨打的地步,令后人读史至此,不胜扼腕。

为什么总是批评政府?不是说政府一点好事都没有做,而是说每当面临国家、民族巨大变局时,政府不是站在国家、民族以及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作出因应,而是从政府或政府负责人的利益与好恶出发。这里或许要说到上面提到的反帝反封建中的反封建了。所谓封建,不是指我国古代周天子分封建国的“封建”,而是五种社会形态说中封建社会的“封建”。此一封建,不过是在翻译时借用了古时的现有词汇“封建”罢了。所谓封建社会,我理解指的是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小家庭式农耕文化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外国侵入,中国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并无实质上的改变。这种制度处事每以皇帝一家一姓的利益为转移,而不顾及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例如,太平天国起义,适逢英法联军之役,清政府宁愿割地赔款,不愿对农民起义让步,结果,“借师助剿”,湘淮军和常胜军合作,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甲午之役,适逢慈禧太后花甲之寿,竟公然不顾外敌侵入这等大事,不集中国力对付战争,反而把建设北洋舰队的经费挪用来修建颐和园,以供花甲庆典之欢。这样的政府,不改革怎么能受人民欢迎呢!

政府确曾考虑过改革。如咸同年间的洋务运动(当时称自强新政)、光绪皇帝主持的、慈禧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实施的新政,等等,都未能成功。洋务运动是在面对“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以后,由在中央和地方的若干大员发起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革新政治,只想学习西洋如何造船造炮,以为这样就“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奕欣为发动自强运动给皇帝呈送的奏折,也说,英、俄不过是“肘腋之患”,只有发、捻才是“心腹之患”。可见,发动洋务“自强”,不是出发于国家之“自强”,而是出发于政府之“自强”。强化军事机器,对内是根本目的。所谓“勤远略”,不过是在奏折上说说罢了。因为在事实上,军事工业发展以后,未能在“勤远略”上发挥作用。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福建马尾造船厂被法舰摧毁,北洋舰队最后在它的威海卫基地对日投降。历史学家把甲午战争作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不无道理的。这样说,并不是要把洋务运动时期发展起来的若干近代工业一笔抹杀,只是说清政府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拿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明治维新作比较,这个问题就看得更清楚了。明治政府举国一致、从上到下支持维新事业,政府出钱出力支持民间办西洋工业,不过三十年就打下了打胜一场对华战争的基础。清政府只是洋务派在操办,顽固派却一片反对之声,慈禧太后正好玩弄权术,居间驾驭,朝廷并没有表示支持洋务运动的明确意向。

洋务运动引起民间质疑,批评之声颇多。改良派思想家批评它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梁领衔,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的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不过旬日之间,慈禧变脸,反掌之下,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这样的封建专制统治,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戊戌维新如果提前到洋务运动时期,并且得以顺利进行,中国的面貌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当八国联军之役后,《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列强要求清政府实行改革。慈禧太后还在西安,尚未还都,即发表新政谕旨。随后,练新军、废科举、宣布预备立宪、鼓励工商业、修改法律,不仅把戊戌维新时期废止的维新办法都恢复了,且大有过之。1905年还派出五大臣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考察大臣回国送呈考察报告,建议实行君主立宪,改革官制,除要求撤废一些中央部外,还要求撤废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慈禧太后视军机处为禁脔,不准擅议,政治改革搁浅。预备立宪也要等到宣统五年。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甲午战后受民族危亡刺激起而从事救国活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包括康梁在内的改良派、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改革措施都不满意。革命派要求以革命的手段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立宪派也要求加快立宪步伐。最后,清朝的专制统治终于在革命派发动的强大攻势下被推翻。

这里就涉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此岸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性的革命,彼岸学者坚决不同意,认为是全民革命,或者国民革命。1982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辛亥革命,中国大陆的章开沅教授与中国台湾的张玉法教授,不仅在会议上相互辩驳,在会下也着文讨论,好不热闹。这种讨论至今还在进行,可见分歧之大之深。台湾学者认为,领导革命的孙中山等人不是资产阶级,怎么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的革命?中国当时还没有资产阶级,即或有,也是大贫、小贫,难道说辛亥革命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吗?而且,照共产党的观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都是要被埋葬的,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否定、贬低辛亥革命,怎么能接受这种说法?

学术交流范文篇4

政府确曾考虑过改革。如咸同年间的洋务运动(当时称自强新政)、光绪皇帝主持的、慈禧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实施的新政,等等,都未能成功。洋务运动是在面对“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以后,由在中央和地方的若干大员发起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革新政治,只想学习西洋如何造船造炮,以为这样就“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奕欣为发动自强运动给皇帝呈送的奏折,也说,英、俄不过是“肘腋之患”,只有发、捻才是“心腹之患”。可见,发动洋务“自强”,不是出发于国家之“自强”,而是出发于政府之“自强”。强化军事机器,对内是根本目的。所谓“勤远略”,不过是在奏折上说说罢了。因为在事实上,军事工业发展以后,未能在“勤远略”上发挥作用。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福建马尾造船厂被法舰摧毁,北洋舰队最后在它的威海卫基地对日投降。历史学家把甲午战争作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不无道理的。这样说,并不是要把洋务运动时期发展起来的若干近代工业一笔抹杀,只是说清政府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拿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明治维新作比较,这个问题就看得更清楚了。明治政府举国一致、从上到下支持维新事业,政府出钱出力支持民间办西洋工业,不过三十年就打下了打胜一场对华战争的基础。清政府只是洋务派在操办,顽固派却一片反对之声,慈禧太后正好玩弄权术,居间驾驭,朝廷并没有表示支持洋务运动的明确意向。

洋务运动引起民间质疑,批评之声颇多。改良派思想家批评它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梁领衔,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的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不过旬日之间,慈禧变脸,反掌之下,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这样的封建专制统治,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戊戌维新如果提前到洋务运动时期,并且得以顺利进行,中国的面貌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当八国联军之役后,《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列强要求清政府实行改革。慈禧太后还在西安,尚未还都,即发表新政谕旨。随后,练新军、废科举、宣布预备立宪、鼓励工商业、修改法律,不仅把戊戌维新时期废止的维新办法都恢复了,且大有过之。1905年还派出五大臣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考察大臣回国送呈考察报告,建议实行君主立宪,改革官制,除要求撤废一些中央部外,还要求撤废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慈禧太后视军机处为禁脔,不准擅议,政治改革搁浅。预备立宪也要等到宣统五年。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甲午战后受民族危亡刺激起而从事救国活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包括康梁在内的改良派、立宪派,对清政府的改革措施都不满意。革命派要求以革命的手段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立宪派也要求加快立宪步伐。最后,清朝的专制统治终于在革命派发动的强大攻势下被推翻。

这里就涉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此岸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性的革命,彼岸学者坚决不同意,认为是全民革命,或者国民革命。1982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辛亥革命,中国大陆的章开沅教授与中国台湾的张玉法教授,不仅在会议上相互辩驳,在会下也着文讨论,好不热闹。这种讨论至今还在进行,可见分歧之大之深。台湾学者认为,领导革命的孙中山等人不是资产阶级,怎么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的革命?中国当时还没有资产阶级,即或有,也是大贫、小贫,难道说辛亥革命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吗?而且,照共产党的观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都是要被埋葬的,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否定、贬低辛亥革命,怎么能接受这种说法?

对这种驳难,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如果是针对封建统治的,是要推翻君主专制的,其社会发展目标是要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代机器工业的大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方向的,这样的革命就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性的革命。辛亥革命就是这样的革命,它是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以往的改朝换代的,所建立的是不同于封建主义的社会,因而它是民主主义的革命。辛亥革命针对清朝统治,推翻了皇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选举了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这样的革命怎么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呢。至于发动这场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是否资本家出身,并不重要。事实上,十七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十八世纪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2月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出面领导革命的人都未必是资本家出身。领导英国革命并把英国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克伦威尔,出身于中等贵族家庭,本人是议员;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华盛顿是种植园主;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罗伯斯比尔是律师出身;俄国二月革命的领导人克伦斯基也是律师。但是,这些不是资本家出身的革命领导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奋斗目标、纲领、他们所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取向都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的,都是为资本家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同盟会纲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以及随后所阐述的“三民主义”不都是说明了这种政治经济取向吗。说到中国没有资产阶级,只有大贫小贫,这不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自从洋务运动从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以后,一部分握有资金的人,以及一部分买办,正在向民族资产阶级的方向转变。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1901年实行新政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形成。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大体上已形成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基地。中国当然不像欧洲那样有大资产阶级,但资产阶级已经形成了也是事实。这有当时现代机器工业的统计资料可以证明。罗列这些资料是枯燥的,我只想指出,1905年上海总商会发动的抵制美货运动,就是显示力量的表示。清末三次立宪请愿运动多由上海、江苏一带发动,也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显示。应当指出,清末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之夹缝间生长的,它惧怕这二者,又不能不依靠这二者,它与这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它们的根本利益来说,它们应当欢迎辛亥革命,从它们的眼前利益来说,它们不一定欢迎革命派用武装斗争形式发动的、以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为目的的革命。但是,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辛亥革命不代表它们的利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学术交流范文篇5

一、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包括:

1、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成立换届领导小组,制定**县土地学会理事会换届方案,研究确定会员代表名额、理事名额分配方案;

2、全面开展个人会员网上登记和发放个人会员登记号工作,为推选会员代表奠定了基础。

3、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和《中国土地学会章程》进行**县土地学会章程修改工作,现已完成修改草稿并进一步征求意见;

4、进一步扩大**县土地学会团体会员队伍,20**年新增加了**会员。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推动土地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1、组织重点学术会议,进步学术交流水平

20**年11月24日至25日,在**县国土资源局举办了20**年**县土地学会学术会,主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内容涉及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规划、土地市场与政策、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此次会议特聘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2、围绕土地资源治理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研讨

为活跃土地研究学术气氛,引导对土地热门重点题目的研究,我会20**年制定了双周座谈会和每月报告会方案,与**县土地勘测规划局共同举办了土地形势报告会3次,土地热门题目研讨会5次,60多人次参加。并组织相关职员就《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土地市场建设、农村宅基地等专题进行了深进研讨。

三、搞好科普工作,推进公民土地科学素质建设

1、大力开展土地科普活动

设计制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展板,先后参加4.22“地球日”和6.25“土地日”宣传活动。

。2、开展继续教育

20**年10月20日至25日,与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研讨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和国土资源系统从事法规、执法监察以及国土资源治理的近50名职员参加了培训。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土地学会于20**年9月29日与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股联合召开以“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职员围绕如何有效增加优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如何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开辟建设用地新空间等题目进行了研讨。

县土地法学分会于20**年10月15日与国土资源局和乡国土局法科股联合召开“《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座谈会,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王福顺,法制科科长马宝成与会参加。座谈会围绕《物权法》与现行国土资源治理法律特别是土地治理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发展、如何完善国土资源治理立法特别是土地治理立法等题目展开了深进的研讨。

20**年的工作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为科技社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各界对土地题目高度关注,使土地学会的社会角色也变得愈来愈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最重要的是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此,我会预备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牢牢围绕中心关注的重大题目、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门题目、关系人民群众亲身利益的突出题目。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矛盾日益尖锐,解决保护耕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关键。我会20**年将我们的工作重点仍然要放在此方面,牢牢围绕这个核心组织各项学术活动,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

2、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我会将在学术活动形式在保持每年系列化的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如每年举办学术年会、研讨会外,20**年建新增双周座谈会、月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新的交流形式,组织高层专家学者与不同层次的土地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讨土地热门和土地学科发展的重要题目。

学术交流范文篇6

1、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成立换届领导小组,制定**县土地学会理事会换届方案,研究确定会员代表名额、理事名额分配方案;

2、全面开展个人会员网上登记和发放个人会员登记号工作,为推选会员代表奠定了基础。

3、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和《中国土地学会章程》进行**县土地学会章程修改工作,现已完成修改草稿并进一步征求意见;

4、进一步扩大**县土地学会团体会员队伍,20*年新增加了**会员。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推动土地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1、组织重点学术会议,进步学术交流水平

20*年11月24日至25日,在**县国土资源局举办了20*年**县土地学会学术会,主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内容涉及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规划、土地市场与政策、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此次会议特聘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2、围绕土地资源治理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研讨

为活跃土地研究学术气氛,引导对土地热门重点题目的研究,我会20*年制定了双周座谈会和每月报告会方案,与**县土地勘测规划局共同举办了土地形势报告会3次,土地热门题目研讨会5次,60多人次参加。并组织相关职员就《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土地市场建设、农村宅基地等专题进行了深进研讨。

三、搞好科普

工作,推进公民土地科学素质建设

1、大力开展土地科普活动

设计制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展板,先后参加4.22“地球日”和6.25“土地日”宣传活动。

。2、开展继续教育

20*年10月20日至25日,与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研讨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和国土资源系统从事法规、执法监察以及国土资源治理的近50名职员参加了培训。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土地学会于20*年9月29日与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股联合召开以“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职员围绕如何有效增加优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如何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开辟建设用地新空间等题目进行了研讨。

县土地法学分会于20*年10月15日与国土资源局和乡国土局法科股联合召开“《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座谈会,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王福顺,法制科科长马宝成与会参加。座谈会围绕《物权法》与现行国土资源治理法律特别是土地治理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发展、如何完善国土资源治理立法特别是土地治理立法等题目展开了深进的研讨。

20*年的工作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为科技社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各界对土地题目高度关注,使土地学会的社会角色也变得愈来愈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最重要的是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此,我会预备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牢牢围绕中心关注的重大题目、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门题目、关系人民群众亲身利益的突出题目。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矛盾日益尖锐,解决保护耕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关键。我会20*年将我们的工作重点仍然要放在此方面,牢牢围绕这个核心组织各项学术活动,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

2、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我会将在学术活动形式在保持每年系列化的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如每年举办学术年会、研讨会外,20*年建新增双周座谈会、月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新的交流形式,组织高层专家学者与不同层次的土地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讨土地热门和土地学科发展的重要题目。

学术交流范文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学术规范教育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英语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学术界,英语也是通用的交流语言。因此,英语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学术发展。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专业英语水平对其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活动的多个环节,如文献阅读、论文撰写以及学术交流。因此,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1-3]。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但这些并不足以满足科研的实际需求。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专业方向更加细化,不同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所需要学习的专业英语内容大相径庭,这就决定了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不能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来完成,而应当通过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来进行,辅之以少量的课堂知识传授。笔者指导研究生从事化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年,一直强调以实践为背景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的教学模式[4-6],结合多年的经验对导师主导的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1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的目的

评价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就是看它有没有完成相应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进行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方法的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对于化学类研究生而言,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有3点:阅读文献、撰写英语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其中,阅读文献是从事一切化学类科研的基本功,也是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的最基本要求。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要让学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书和专业软件的情况下能够流利地泛读文献;在借助工具书和专业软件后,能够深入地精读文献。只有实现这一点,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地从文献中获取知识,而不是靠导师填鸭式的“喂养”。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是对学生更进一步的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能够确保他们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英文摘要。而对于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研究生来说,这一能力是他们交流学术成果的基本工具,更加显得重要。因此,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为他们将来可能的学术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进行学术交流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进行学术交流需要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内术语单词的能力。掌握了这些能力并能够进行学术交流,将为研究生今后的学术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应当重点围绕上述3个目标来展开,下文将对具体方法进行讨论。

2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的方法

由于研究生专业方向更加细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实现上一节所讨论的3个教育目标。因此,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建议以导师课题组为教学单元,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科研实践来完成,即导师主导的专业英语教育。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基础词汇与基本工具的学习。(2)阅读文献与仿写论文。(3)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1基础词汇与基本工具的学习

不同二级学科研究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词汇是不同的。而相同二级学科不同导师指导的研究生,由于研究方向的差异,他们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词汇也不尽相同。熟练掌握基础词汇,可以使学生更加流畅地阅读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为了促使研究生高效率地掌握必备的基础词汇,导师需将这些词汇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习。例如,对于学习有机化学的研究生而言,下述专业基础词汇是必需熟知的:甲基(methyl)、亚甲基(methylene)、乙基(ethyl)、乙烷(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乙醇(ethanol)、丙基(propyl)、丁基(butyl)、腈(nitrile)、氰基(cyano)、硝基(ni-tro)、肟(oxime)、烷烃(alkane)、烯烃(al-kene)、炔烃(alkyne)、醚(ether)、酯(ester)、醛(aldehyde)、酮(ketone)、烯酮(enone)、消除(elimination)、加成(addition)、亲核试剂(nucleophile)、亲电试剂(electrophile)……上述词汇学生在大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已经能够掌握,但由于大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是脱离实际应用的,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在课程结束后会迅速地被遗忘。因此,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导师在科研实践的背景下,强化基础词汇的教育,使得研究生不但能深刻记住相关词汇,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它们。专业英语词汇,一部分是要通过背诵来牢记的基础词汇,而更多的则是可以通过构词法来记忆。导师需要传授学生这些方法,例如由乙基(eth-yl)、乙烷(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乙醇(ethanol)这些单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与对照,能够熟练掌握其他数目碳化合物的英文名称;而由醛(aldehyde)与肟(ox-ime),要能够推出醛肟(aldoxime);由烯(ene)与酮(one)的词缀,能够推出烯酮(enone);由醛(aldehyde)与醇(alcohol),能够推出aldol缩合等。除了基础词汇,一些基本工具也是学习和使用专业英语所必备的利器。这些工具包括网络资源与软件。化学词汇非常丰富,即便是母语国家人士,也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平时在使用时,可借助工具,例如网络词典。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词典,以便于他们后续的学习与实践。复杂化合物命名不易,所幸现在有一些专业软件能够实现化合物命名,比如ChemDraw。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也是掌握化合物命名的一条捷径。但要注意软件命名是IUPAC系统命名,教师须指导学生观察和总结相关规律,将系统命名转化为简洁的习惯命名,以便于平时使用。此外,SciFinder也是获得化合物名称的一个方式,通过结构式检索,可以获取化合物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它们的名称。化合物通常有多个名称,学生要学会自我判断,选择最常见、简洁的名称使用。例如,利用ChemDraw命名1,3-丁二烯,所获得的名称是buta-1,3-diene,但最常见的名称却是1,3-butadiene;又如ChemDraw命名炔丙醇,所获得的名称是prop-2-yn-1-ol,而该物质最常用的名称却是propargylal-cohol。

2.2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既是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也是学习专业英语的手段。在掌握了基础专业英语词汇和工具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阅读文献的实战性学习。文献阅读的方法分为泛读与精读。最浅显的泛读方法即是阅读文章的摘要,尤其是图形摘要。很多专业方向,例如有机化学,只要阅读了图形摘要,即可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学习掌握专业英语来说,这远远不够。要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摘要,了解论文的详细内容。还要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细节,这不仅可提高专业英语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从文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精读可以深刻了解论文的内容并显著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导师要指导学生有重点地精读。首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选用与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来阅读,甚至可阅读本课题组已发表的工作。这种选材方式,可以降低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所造成的障碍,使得阅读的目标更加纯粹———学习专业英语。其次,可以采取做阅读笔记的方法来阅读,加深印象。可以将文献打印,对阅读时遇到的生词,在查阅字典后加以注释并进行记忆。在阅读的时候,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丰富词库,为后续写作做准备。对于文章的不同章节,所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于前言部分,可学习作者阐述研究背景的方法,以及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炼自己工作创新性的方法;对于结果讨论部分,要学习作者阐述实验结果并加以讨论的方法。实验结果往往是一系列平行的枯燥的数据,易写成毫无文采的流水账。因此,对于佳作,学生要尤其留意学习作者讨论实验结果的方法,学习用词用句;对于实验部分,要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实验步骤的方法,还要学习分析数据的摘录方法。对于有机化学方向,化合物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等实验数据的撰写格式尤其重要,应当是研究生重点学习的内容。除上述外,还要广泛地学习同意词,为丰富句式奠定基础;转折性的词汇的广泛使用,可使文章连贯,因此也是学习的重点。此外,论文的图形设计、排版以及内容安排等方面,会影响文章的可读性,这些也应当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2.3仿写论文

在大量阅读文献后,研究生可以尝试自己进行专业英语论文的写作。可以写专业论文,也可以写综述。撰写综述可以起到多重作用:(1)可以了解所涉及领域发展概况,便于后续科研。(2)可以提高写作能力。(3)可以为今后写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因此,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如果课程任务繁重而缺乏连续的时间做实验,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阅读文献并撰写综述。作为新手,写作当从仿写入手。但导师需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明确仿写与抄袭的区别。仿写首先模仿范文的句式,做到形似。在仿写成文后,可以指导学生修改,用更佳的自己的语言来润色论文,从而在形式上脱离范文。为了避免雷同,初学者在仿写的时候要学会改变范文的句式。例如,作者在做亚甲基环丙烷(methylenecyclopropanes)的研究时,初学论文撰写,只能从仿写入手,本领域一篇佳作前言部分第一句话为:“Methylenecyclopropanes(MCPs)arehighlystrainedbutreadilyaccessiblemoleculesthathaveservedasusefulbuildingblocksinorgan-icsynthesis.”[7]作者对其进行仿写:“Methylene-cyclopanes(MCPs),whicharehighlystrainedbutreadilyaccessiblemolecules,havebeenextensivelystudiedandareusuallyemployedfortheconstruc-tionofcomplexandinterestingorganicmolecules.”[8]由上述可知,仿写时改变句式,并在内容上做一定的修改,可以显著地避免雷同。但对于专业英语写作,仿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过程,并不能长期依赖。研究生通过科研训练,慢慢地会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经过一系列实战后,写作就变得游刃有余了。例如,作者最近有关亚甲基环丙烷的研究,相关部分是这么写的:“Methylenecyclopro-panes(MCPs)arereadilyaccessiblecompoundsofhighintramolecularringstrainandhighreactivity.Theyhavebecomeaclassofversatilebuildingblocksinorganicsynthesisbecausetheyreadilyundergoavarietyofinterestingtransformationsundermildconditions,givingvarioususefulorgan-icskeletonsthatareotherwisedifficulttoachieve.”[9]初学写作者词汇缺乏,在前言部分论述时,往往无话可说,因此,可采取一些写作技巧来弥补这一缺陷。最常用的技巧是枚举法。枚举法句式简单,便于掌握,例举出一系列并列结构的文献,一方面在词句上显得较有气势,另一方面也可充实文章内容。在学习写作时,还要提高论文的文采,丰富文法,避免出现重复的词汇。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可通过平时阅读文献来积累,另一方面,可通过网络工具如百度翻译等来获取大量的同意词,但要尤其留心这些词汇的应用范例,确保准确使用词汇。例如,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很多,最常见的有“Therefore”“Thus”“Hence”这3种,初学者可交替使用。进一步地,还可以用丰富的句式来表示因果关系,比如“Because”“Becauseof”“Dueto”“Owingto”“Since”“Considering”等。学习专业英语写作往往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无话可说;第2阶段,废话连篇;第3阶段,言简意赅,游刃有余。对于第1阶段的研究生,导师需加强鼓励,并进行适当的技巧传授,如上文所举,不再赘述。而处于第2阶段的研究生,则要引导其言达其意,不说废话。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写作时喜用夸张的语句,如“Highlyefficient”“Firstex-ample”“Extremely”等。这些夸张性语句反复使用,会引起审稿人反感,从而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使用,但不宜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位置也有讲究,一般适合放在结论部分,而不是放在标题或摘要中。处于第2阶段的研究生,还往往喜欢用结构复杂的长句,有时候甚至1、2句即可构成一大段文字。对于这种情况,导师要引导其拆句。对于英语写作,长短句各有利弊。长句有气势,但结构复杂,有时较难读懂;短句可读性佳,但对作者词汇量要求较高,容易陷于枯燥,不易掌握。2者的平衡使用,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作者建议使用“长的短句”。所谓“长的短句”,即结构简单的长句子,上文所述的“枚举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写法,例如:“Organoseleniumcompoundscanalsoactaseffectivecatalysts,e.g.,oxidationtypereactionssuchasepoxidation,dihydroxyla-tion,halohydroxylations,andhaloamidationsofalkenes,Baeyer-Villigeroxidation,oxidationandhalogenationofsp2andsp3C-Hbonds,allylicamination,andoxidationofamines,aswellasoth-ertypesofreactionssuchasDiels-Alder,Baylis-Hillman,andthioacetalizationreactions,etc.”[10]这种语句,结构简单易懂,但由于大量枚举,往往能占据很多行,较有气势。2.4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也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方法。一方面,课题组内部交流,可以使用英文,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来提高专业外语能力。目前,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提升,许多重要的学术会议都在国内召开,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不但可提高学术能力,拓展科学视野,还可以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过程中,有3个环节可以锻炼专业英语能力:撰写会议论文与墙报、听取学术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其中,撰写会议论文与墙报的方法与上一节撰写学术论文类似,不再赘述。听取学术报告对研究生来说可能一开始时难度较大,但如果方法得当,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以首先通过会议论文集来了解报告的大致内容,通过网络检索来了解报告人的学术成果,结合上述2个方面,再听取学术报告,可以加深理解,同时也能锻炼专业英语听力。在会休期间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也能够显著地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这需要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去交流。虽然书面英语要求严谨的语法,但口头英语对此要求不高,能够交流即可。通过与国外学者的交流,还能够进一步增强信心,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外语能力。用英语做学术报告是学术交流的更高层次,在时机成熟时,研究生即可大胆地在会议上用英语做学术报告,介绍自己课题组的工作,这通常需要在学术上和专业英语上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3结论

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要通过导师主导下的学术锻炼而非班级授课来进行。通过上述方法的锻炼,化学类研究生在毕业时应当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包括:(1)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能够检索阅读专业文献,获取信息。(2)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能够撰写学术论文。(3)初步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够与国外同行口头交流,博士研究生还要求能够用英语做学术报告。我们课题组正积极按照上述方法实施,锻炼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主要通过小组讨论会的形式来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强化研究生对基础词汇的记忆与基本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通过小组讨论会上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从整理论文数据做起,逐步发展到能够用英语撰写论文。最近,课题组的硕士生刘铭轩所撰写的综述,经导师修改后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Organic&BiomolecularChemis-try上[11]。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我们开始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最近本课题组9个研究生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有机化学前沿国际论坛(2nd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Interna-tionalSymposium)。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可以感受国际学术交流氛围,了解国际科研发展动态,对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钱蓉蓉 俞磊 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赖小伟,付瑞敏.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9):42-43

[2]郑君芳,李硕,贺俊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1):1129-1130

[3]吴静,张波涛.化学教育,2015,36(20):70-73

[4]俞磊.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9):119-120

[5]俞磊,易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4):121-122

[6]YuL,WangJ,ChenT,etal.EducationResearchFrontier,2013,3(4):134-138

[7]ShiM,XuB.OrganicLetters,2002,4(13):2145-2148

[8]HuangX,YuL.Synlett,2005(19):2953-2957

学术交流范文篇8

一、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包括:

1、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成立换届领导小组,制定**县土地学会理事会换届方案,研究确定会员代表名额、理事名额分配方案;

2、全面开展个人会员网上登记和发放个人会员登记号工作,为推选会员代表奠定了基础。

3、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和《中国土地学会章程》进行**县土地学会章程修改工作,现已完成修改草稿并进一步征求意见;

4、进一步扩大**县土地学会团体会员队伍,20**年新增加了**会员。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推动土地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1、组织重点学术会议,进步学术交流水平

20**年11月24日至25日,在**县国土资源局举办了20**年**县土地学会学术会,主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内容涉及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规划、土地市场与政策、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此次会议特聘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2、围绕土地资源治理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研讨

为活跃土地研究学术气氛,引导对土地热门重点题目的研究,我会20**年制定了双周座谈会和每月报告会方案,与**县土地勘测规划局共同举办了土地形势报告会3次,土地热门题目研讨会5次,60多人次参加。并组织相关职员就《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土地市场建设、农村宅基地等专题进行了深进研讨。

三、搞好科普工作,推进公民土地科学素质建设

1、大力开展土地科普活动

设计制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展板,先后参加4.22“地球日”和6.25“土地日”宣传活动。

。2、开展继续教育

20**年10月20日至25日,与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研讨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乡镇和国土资源系统从事法规、执法监察以及国土资源治理的近50名职员参加了培训。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土地学会于20**年9月29日与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股联合召开以“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职员围绕如何有效增加优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如何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开辟建设用地新空间等题目进行了研讨。

县土地法学分会于20**年10月15日与国土资源局和乡国土局法科股联合召开“《物权法》与国土资源治理”座谈会,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王福顺,法制科科长马宝成与会参加。座谈会围绕《物权法》与现行国土资源治理法律特别是土地治理法律之间的衔接与发展、如何完善国土资源治理立法特别是土地治理立法等题目展开了深进的研讨。

20**年的工作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为科技社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各界对土地题目高度关注,使土地学会的社会角色也变得愈来愈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最重要的是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此,我会预备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牢牢围绕中心关注的重大题目、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门题目、关系人民群众亲身利益的突出题目。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矛盾日益尖锐,解决保护耕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关键。我会20**年将我们的工作重点仍然要放在此方面,牢牢围绕这个核心组织各项学术活动,为政府决策提出建议。

2、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我会将在学术活动形式在保持每年系列化的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如每年举办学术年会、研讨会外,20**年建新增双周座谈会、月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新的交流形式,组织高层专家学者与不同层次的土地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讨土地热门和土地学科发展的重要题目。

学术交流范文篇9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学;研究新动向

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型研究课题,虽然其发展的实践仅有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却成为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热度以及规模,而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学研究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就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造成的主要影响进行浅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为大数据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定的基础以及借鉴。

1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造成的主要影响

1.1对图书馆学的研究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的模式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传统在进行学术活动或者是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有四个阶段:灵感、构思、分析和成文,而在大数据时代学术活动或者是相关研究的过程将发生改变,出现第五个阶段也就是加强学术资产的重用性,研究学者可以利用共享的数据进行课题的深入研究,图书馆是大量数据集中地以及知识服务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各种数据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数据的这一影响也会涉及图书馆学,图书馆学研究的学者应该开展与大数据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跟上大数据时展的潮流,将研究模式改变为“数据范式”。

1.2对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会有一定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科学数据产生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加快,各种科研成果的累积速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而在“大数据”的环境中,除了对传统纸质刊物刊登的研究成果进行关注外,微博、网络等虚拟社区也将成为较为快捷和被广泛关注的学术交流方式。而传统图书馆作为各种信息的集结地以及各种资料的储藏室,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学术交流中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属于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发展,图书馆学术交流的模式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对传统的交流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大数据时代导致新型学术交流模式和体系的形成,这是图书馆学术交流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该将数据与信息进行完美的组合,为学术交流提供更加开放、便捷和透明的环境,促进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会的更好发展[1]。

2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

2.1以科研用户作为图书馆学服务的主体

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就是服务,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其主要面向的是社会,服务的对象是人民,而在进行图书馆学研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一观念和宗旨,在大数据时代怎样提高图书馆存储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处理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就是“怎样为科研用户提供高效科学性的服务”,在科研数据不断累积和增加的情况下,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构建高效的科研用户服务模式,确保科研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可以真正的实现快速的交流和共享,提高图书馆对于科研用户的服务能力,并减少科研成本,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图书馆要有科学数据组织和储存的能力,并保证可以为科研用户提供分析服务,构建一种科学化、知识化、快捷化和智能化的科研用户服务模式。

2.2将数据范式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模式

在科学研究的进行中逐渐形成了理论范式、经验范式以及模拟范式等三种基本研究模式,但是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学者们将数据作为科研活动的新型对象以及工具,大多数研究学者均基于大数据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传统的基本研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者的需要,因此就产生了数据范式这一科学研究新模式。在进行图书馆学研究的过程中,大数据对其研究模式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图书馆学研究的模式应该在学理性、人文性以及技术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数据范式研究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标志着图书馆学研究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属于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2]。

2.3以问题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型导向

在传统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只是就研究而研究,缺少问题意识,这是造成我国图书馆学发展不够快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图书馆学研究跟不上国际节奏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给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一些图书馆学研究学者虽然研究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图书馆界对“大数据”的研究不存在问题,因此在进行图书馆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方法以及观点,充分地认识到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我国图书馆学应该按照怎样的方式去发展,将“问题”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型导向,促使其可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2.4数据引证研究作为图书馆学信息计量

在分析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造成影响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计量以及网络计量学对于大数据理论的应用与研究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数据引证研究是大数据时代一项新型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及成效,但是目前数据引证在我国依然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而在大数据驱动下的信息剂量分析新对象必然会由研究范式向数据范式进行转变,因此在将数据引证研究作为图书馆学信息计量可以作为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图书馆学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要探索出其研究的新动向,充分地认识大数据对图书馆学研究前景的影响,了解图书馆学与大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知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促进图书馆学的更好发展和进步,进而对大数据影响下图书馆学研究的新动向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曹倩 单位:昭通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学术交流范文篇10

今天,来自劳动保障系统内外的专家、学者聚会一堂,共商劳动保障学会工作大计,选举产生学会会长,这是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所有关心劳动保障事业的有识之士,为推进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而共同奋斗的一次重要会议。受×××同志委托,我代表市劳动保障局党组,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新当选为学会会长的廖宗元同志和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会员、学会工作积极分子、优秀论文获奖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20*年,市劳动保障学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团结和动员学会会员和广大劳动保障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扩大就业与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协调劳动关系、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等方面广泛开展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刚才,××会长总结回顾20*年的工作情况,对今年的任务做了部署,××集团的×××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会工作再谈几点意见。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保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学会而言,加强对劳动保障改革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实现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为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保证和政策支撑,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就业是人的生存之本,也是人的发展之本,学会要针对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社会结构,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认真研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除此之外,还应研究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维护职工合法劳动收入权利。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既为劳动保障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更好地团结起来

学会的历史使命就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劳动保障学会要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让广大会员和理论研究爱好者在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进行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交流、碰撞,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好地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服务。学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腔热忱地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服务,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反映他们的要求,提高学会的凝聚力。同时,要联系实际,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既站在理论的前沿,又站在实践的前沿。

三、充分发挥学会与学术界广泛联系的作用,努力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理论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

学术贵在创新,创新重在交流,要坚持开门办学会,加强同其他学术团体包括市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和联系。要认真组织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学会要发挥门类齐全、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联合其他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对劳动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充分发挥学会参与科普工作的作用,努力在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方面作出新成绩

科普工作长期以来是学会工作的薄弱环节。关键问题是我们一直没有探索出搞好学会科普工作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各专委会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和开拓学会组织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途径;要结合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活动和《××劳动保障》杂志的编印发行,普及和宣传劳动保障知识和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