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

时间:2022-10-23 09:15:29

国有林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

摘要:现阶段,社会各领域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使得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逐步深入,生态环境体系的多元化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森林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基础,是坚持持续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建设环节。为此,国有林场应立足于森林体系多样化建设目标,通过无公害的技术手段,为有害生物的预防、管理、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营林技术;生态技术;物理技术

尽管保护森林植物多样性发展是现阶段林场建设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过去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部分森林植被的多样性被破坏。与此同时,针对林业虫害泛滥的问题,部分林场选择的防治手段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严重。基于该种情况,无公害的灾害防护手段逐步成为林场控制有害生物影响的重要选择。

1在林场开展无公害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阶段,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化城镇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规划内容与发展目标,为此,通过国有林场的健康生态建设,加强新疆地区林业种植、养护工作的实际效率,打造多样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是林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公害的环保技术降低生物灾害的影响范围,可以在提升对有害生物控制效率的基础上,减轻防控技术可能造成的污染,建设新疆生态防护屏障,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这种综合治理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防控技术,也使得林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区域环境条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在防治风沙、降低虫害影响、保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天山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常见类型与主要的原因

2.1有害生物的常见类型

2.1.1虫害分布及发生情况。目前,新疆天山地区林业建设中常见的有害生物主要包括:云杉小蠹虫、树蜂等。云杉八齿小蠹属于本土常发性有害生物,危害多种云杉、红松、落叶松枝干,在新疆分布在天山、阿勒泰山针叶林区均有分布和发生;树蜂分布在人为活动频繁、枯立木较多的云杉林内。危害针叶树的害虫中,食叶害虫少,危害不大,在天山东部林区主要有落叶松毛虫、松线小卷蛾、榆黄黑蛱蝶。

2.1.2病害分布及发生情况。天山东部林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云杉锈病、云杉雪霉病。云杉锈病属本土常发性有害生物,主要寄主为雪岭云杉和西伯利亚云杉等,在各分局林区广泛分布,危害程度轻至中度较为普遍。云杉锈病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依赖天然林的自我修复功能,没有人为进行防治。云杉雪霉病主要发生在中幼林和苗圃地中,危害程度较轻。

2.1.3鼠害分布及发生情况。根田鼠为常发生性有害生物,栖息在海拔2000m以下的亚高山灌丛、林间隙地、山地草原、沼泽草原等比较潮湿、多水的环境,主要危害苗圃幼苗,冬春季节啃食各种林木根基部树皮,形成环剥。在天山东部林区哈密、奇台、乌苏、沙湾、呼图壁等苗圃有分布和发生。

2.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主要的原因

由于天东林区的天然资源及气候条件比较好,因此为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2.2.1不合理采伐。天东林区在实施天保工程之前,由于森林保护意识及规划设计不够,导致出现了不合理的采伐现象,从而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林木生长的衰弱就会给有害生物入侵提供便利。

2.2.2天然林区存在树种单一情况。一般的天然林区都存在树种单一的问题,在进行后期树种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对原有林区管理及幼苗管理工作无法做到很好的同步,这样就会使得林分对外界有害生物的适应性及抵抗能力较弱,造成有害生物的快速繁殖。

2.2.3林区检疫工作不到位。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的天东林区检疫工作队伍的人数不够,而且相关工作人员的检疫能力还有待提升,这样的工作状态使得检验效率降低,从而无法准确地将外来有害生物检测出来,使得外来有害物种有机会进行入侵。

3天山地区无公害林业防护工程的主要技术

3.1合理进行林木栽培

应结合新疆地区影响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水文环境等,选择具有一定抗性的林木品种进行种植。与此同时,还要从林场的整体规划出发,对树林种植的密度进行合理布局,形成林分郁闭度适宜的种植模式。在新造林过程中,针对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合理选择抗病害树木品种,适当开展混交林种植工作,提升林场的生物多样性,为营造生态稳定的林业环境夯实基础。由于新疆天山地区多以云杉群落为主,为了进一步保证种植环境,应强化抚育效率,通过合理的安排抚育间伐工作,保护整体生态的稳定性,并适时增加落叶松、山杨、桦树等乔木的种植种类。对林场现有的疏林、残林,采用补植的方式,增加速生阔叶林的比例。

3.2运用生态技术降低林业有害生物侵害

生态环境控制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种植树木、植株等技术,影响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来讲,林场技术人员应该通过合理增加树木与灌木等植物的覆盖范围,降低虫害、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繁殖、成活率。生态控制需要通过与林场重点项目的结合,在推行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减少地边、夹荒等有害生物数量较多的场所。该种技术的应用,需要在准确了解虫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林业建设的发展优势,在林间选择、种植有害生物的厌食品种,最大限度地减轻有害生物对林业产生的危害。

3.3做好林业植物检疫,堵截有害生物入侵的源头

由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贸易区域性范围逐渐扩大,林业的苗木、木材、果品运输范围及速度相较以前的流程更加专业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害生物隐患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做好检疫防控工作,对苗木、木材及相关林业产业必须设立专业的检疫规程,针对外来有害物种一定要堵截其入侵源头,避免有害生物在林区内传播及蔓延。对检疫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组织实地实践操作。检疫仪器也应及时更新,杜绝由于人为疏忽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有害生物破坏。并及时调查有害生物现状,针对现阶段生物特点进行检疫技术更新,并做好林木的抚育及管理工作,从而降低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3.4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控工作应贯穿在林业工作始终,不能遗漏相关环节,从而引起不可控制的有害生物侵害。首先在不破坏原有林木结构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混交林栽培。其次应在当地选择生存能力强、适应能力好的物种进行重点栽培,并建立相应的生产基地,方便对其进行试验及观察统计,以便快速培育抗旱及抗有害生物能力强的苗木。再次应逐渐改善当地树种单一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些基因优良的乡土树种进行栽培,从而提升林区的抗虫害及病害能力。最后可以进行优化管理,实现集约经营,重点针对水肥管理及松土除草工作进行落实,提升林木增长速度,从而提升对有害生物的抵抗力。

4结语

林业对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程,需要对不同林区的常见虫害类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在此基础上,应运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营林、生态、物理、生物等方面的无公害技术,对生物灾害进行综合治理。在这一过程中,林场单位应注重预防与防治的结合,从源头上为森林环境的多样性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丹.“外智中用”提高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水平———记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引智成果[J].劳动保障世界,2016(10);

[2]胡茂岩,侯军华,周伟政.绥棱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控对策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7(1).

[3]郑中辉,钟永秋.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与分析———以清远市12个国有林场为例[J].乡村科技,2017(14).

作者:崔爱云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玛纳斯南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