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论文

时间:2022-03-20 02:53:17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论文

一、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的概念

涵盖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两个范畴,在这里将职业道德定义为人们对社会、对企业、对公民的道德意识,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符合职业要求的一切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公平正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与奉献等。职业态度则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更强调工作本身,关注人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与精神,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与企业的反馈,笔者认为职业态度主要包括沟通与合作、持续学习、承担责任、追求卓越等方面。

二、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意义

首先,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技术与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素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具有爱岗敬业、服务与奉献精神等良好隐性职业素养的学生。其次,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各类高职院校有1266所,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的调查与反馈,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往往都能基本满足职业的要求,而在沟通能力、诚信、职业定位等方面还存在欠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培育。最后,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高职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麦可思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44%,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过高的离职率并不利于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麦可思研究报告显示毕业三年内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高职毕业生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职业定位不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模糊,诚信意识缺乏,因此,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培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模式

(一)通过入学专业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确立

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意识主要是对职业的期望包括职业理想、职业定位、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等,是人们的就业与择业意识。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初步确立学生的职业意识。高职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定位等职业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高职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增强学习动力,引导高职新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学习。一般说来,入学专业教育要介绍目前专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今后的就业岗位、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毕业条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入学专业教育为例,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入学专业教育时,会向新生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市场需求量等,苏州未来3年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0万人左右。不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很高。电子商务专业一直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是中央支持建设的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师资雄厚。电子商务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企业网络营销能手,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商业、金融等行业企业,从事网络营销专员、网络推广专员、客户服务专员、SEO专员、网站采编专员、企业销售专员、采购专员、物流专员等工作。同时还对专业的毕业条件、开设的课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这样的专业教育新生往往会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知道自己今后要学什么、做什么,岗位是什么,从而帮助高职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确立一定的职业意识,对自已的职业理想、职业定位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和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另一个有效模式是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这一课程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等职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该课程教学,可以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个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涵盖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的职业价值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都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就建立职业生涯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内容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职业与发展,逐步确立职业意识,为今后的高质量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二)通过开设“两课”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

“两课”(即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品德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两课教学是实施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就成为“两课”教学的重中之重。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第一学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休系概论》,并分五个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专题课程,从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三方面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教学生将“学做人”与“学技能”结合起来,并使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授课学生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相配合,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选取案例,从而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意义和内容,掌握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树立公平正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奉献、开拓进取等职业道德观念。

(三)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专题报告或讲座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所持有的主观评价与心理倾向,它强调工作本身的约束力,包括多个方面。根据麦可思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高职毕业生普遍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的学习是重要的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与持续、积极的学习等职业态度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隐性职业素养。从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来看,团队的沟通与合作,勇于承担责任,保证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则是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追求卓越是促使员工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极为可贵的职业态度。因此,笔者认为,高职学生需培养的职业态度主要包括沟通与合作、持续学习、承担责任、追求卓越等内容。上述这些职业态度的培养可以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实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职场攻略》《大学生交际礼仪》《沟通技巧》《管理能力训练》《人际沟通与交流》《社交礼仪》等多门选修课程,重点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进行培养和训练。以《管理能力训练》课程为例,该课程分成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团队管理能力训练,社会关系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训练4个项目,重点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态度。专题报告或讲座的开设也是训练和培养高职学生正确职业态度的一种有效方式。专题讲座或报告的开设者可以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是来自各专业、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还可以是高职院校的成功校友。仍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院经贸系借校庆之际邀请了优秀毕业生代表,以及苏报集团昆山公司、苏州广远物流有限公司、苏州天地彩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成才的报告,报告普遍提到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成功的关键。这一系列的报告对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上述三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涉及,但只是突出体现在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项整体工程。因此,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校内生产性实训是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校内进行的一种让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工作要求有认识,能接触、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并进行职业、专业技能的训练。由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在教学中融入了情景教育,创造了真实的企业环境、经营现场,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引入实际教学,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进行真实工作任务的训练,因此,可以促进专业与行业、产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让学生了解行业背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既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又是学生接触真实企业,综合培养隐性职业素养的第一步,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能力,对综合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有重要作用。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苏州盘锦酒楼合作建设的“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将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参与到酒店企业的管理经营和对外接待过程中,从事酒店服务、接待,餐饮服务、管理等岗位,使学生了解专业涉及的行业背景,掌握经营、服务技能和这些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与苏州高新区实习超市合作建设的“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超市”校内生产实训中,学生直接参与超市经营,从事超市进货、收银、理货等工作,使学生熟悉企业运作、成本控制过程,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承担责任,掌握了销售、经营等技能。通过这些校内生产性实训,使专业教学与企业的销售经营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模式,在实训过程中不断积累销售、经营及管理经验,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公平正直、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深化学生职业意识,逐步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积累团队合作意识,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工学交替是将课堂教学和企业顶岗实践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培养的过程。工学交替安排的企业往往是和专业对口的、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工学交替可以了解职业要求、培养职业理想,并促进工学交替环节完成之后对专业更深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是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第二步。通过工学交替,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企业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清晰自己的责任,具备职业道德,维护企业利益;为什么企业除了要求所有员工掌握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其具备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由于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拥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他们进入企业,可以身临其境,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行业规范、职业特性,熟悉职业环境,并在具体实践中,积累职业经验,在之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树立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安排学生进入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时,向学生明确指出他们将要去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拥有B2B旅游企业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他们的任务是学习网络推广技术、网络销售技巧、学习客户服务的规范技巧、提升沟通能力。通过为期2个月的企业实践,学生充分了解了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背景以及岗位要求,明确了职业定位,树立了爱岗敬业、服务与奉献精神,确立了团队协作、持续学习、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对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是综合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第三步。

作者:蔡滟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