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2-12-04 11:21:00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国家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国际化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人才目标、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讨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商务英语;高职院校;人才目标;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从“技术型人才”到“实用型人才”再到“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调整,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要“专”某项技能,更要在某个领域“全”面发展。就商务方向来看,毕业生有业务洽谈、商务谈判的专长,还不够,要参与国际交流,还需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能进行流畅友好的英语交谈。

1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国际商贸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概念也变得丰富了,技术引进、海外投资、国际合同,都属于商务英语范畴。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岗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教学和实践的导向,主要包括应用技能目标,主要体现为语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目标,主要体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1.1语用能力。在进行商务贸易交流过程中,英语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听、说、读、写、译。“听”是指能听懂如问候、道谢、邀请、职位、信函等日常生活和职场用语,能基本听懂商务、贸易相关对话或大意。“说”是指针对常见生活话题和职场话题,能进行有效沟通,如饮食起居、日常出行、气候节日、工作会议、办公预约、投诉建议等;针对专业话题,能进行简单交谈,如外贸函电、货物装卸、贸易规范等。“读”是指能读懂常用应用文,如信函、会议通知、产品简介、产品广告等。能理解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中等难度的英文材料,如产品使用说明,跨境运输规范等。“写”是指能独立撰写常用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完整,语言表达准确,语义连贯。“译”是指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基本通顺正确,格式恰当。1.2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王祯,2012)。在国际贸易和商务会谈前,公司会收集对方资料,了解对方人员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习俗,以顺利完成商务活动,这实际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体现。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文化的解读能力,还包括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东西方在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从饮食习惯、肢体语言、时间观念到文化习俗都不尽相同。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将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结合起来,避免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发生文化冲突,高效的发挥学生的商务英语优势。概括来说,优秀的商务英语类毕业生应具有宽阔的知识面,能熟练使用英语,知晓商务相关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综合素养,了解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国际化经营中的操作技巧。

2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从课程分类来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比较单一。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领域(罗迪江,粟湘云,2016),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课程仅仅涉及贸易、管理和营销类,不能适应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从授课方式看,专业知识和英语常常只是简单叠加,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看成培养“英语”人才,语言教学过重,经济贸易和商务管理教学过轻(张琳琳,2017);另一种重专业轻语言,专业知识用中文讲授,英语辅以习题。两种情形的弊端都在于语用与专业并未融合。再从师资队伍看,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商务英语教师,商务英语类教学任务由大学英语老师担任,没有组建教学团队,也忽视教师培训,教学效果未见改善。最后,从实践经验来看,学生的经验主要来自教师和教材,或课堂的情景模拟,一旦遇到真实的场景,学生经常望而却步,就业竞争力和职场竞争力受到限制。由此可见,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应从教学模式的突破开始,创建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

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需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合力。加强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就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而言,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语言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相结合。同时,企业应为教师搭建培训平台,帮助教师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帮助学生学以致用。3.1创新育人理念,提高人文素养。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商务英语类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有: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商务交易软件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张立峰,2014)。而过去的高职教学往往只注重技能培养,学生能熟练操作某套设备,但是缺乏沟通技巧、语言积累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外商面前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的技能,讲解设备运行原理,经常与机会失之交臂。对于商务英语类学生来说,不论是商务谈判,还是会议接待,良好的沟通技能、健康的精神风貌不可或缺。而这里所提出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衣着外貌、言谈举止都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因此,创新育人理念应关注学生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发表,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培养自信心;鼓励学生参与大型商务会议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开拓眼界;增设商务英语方向课程类目,如贸易方向、法律方向、经济方向、旅游方向等相关课程,学生可选修或旁听,从而获得较为系统的商务知识学习;并以工作坊的形式给与学生职业或技能指导,讨论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如何提高职场竞争力、如何进行商务谈判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3.2转变授课模式,语用与专业相结合。另一项调查显示,56%以上的企业对毕业生有英语要求,“能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运用英语跟单,处理外贸函电”“能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张立峰,2014)。目前的商务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与上述要求还相去甚远。商务英语课堂应该是英语与商务实践有机结合,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思考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去寻找恰当的结合点。具体而言,商务英语课堂可采用讲授法、情景法、交际法、任务法、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记忆掌握语言知识点,自主探索知识漏洞,选择性学习、记忆以及加工有用的学习材料;并通过丰富的交际活动培养职场交际能力,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相结合,如讲完广告用语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广告宣传海报,从而达到任务输出的目的;运用微信公众号、QQ群组等各类信息化手段,搭建与企业互通媒介,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内和课外学习相平衡,学校与企业相连接,通过实地或视频,邀请相关贸易人员、销售人员做现场讲解。此外,教师需对单元话题进行整合、延伸和拓展,补充相关职场英语及行业英语,通过生活或工作场景的设置,帮助学生获得产出。如关于金钱,可补充货币以及汇率相关知识;关于工作面试,可补充求职信的撰写;关于文化差异,可拓展职场中时间观念以及工作效率的差异等,以此达到语言和专业的平衡。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校企混编团队。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对商务英语人才进行培养,对学生、学校和企业都是有利的,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可发现自身优势和劣势;学校可根据企业和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使其更具针对性,企业也可协助高职院校加强商务英语师资力量培训;对企业来说,在人才选择上可获得优先选择权,教师进企业也能给相关单位提供语言支撑。通过校企合作组建的商务英语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混编团队,应合作制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面向企业具有涉外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与企业共同完成课程开发与建设(韦名忠,龚永红,2014)。同时,教师需深入行业,通过挂职锻炼,顶岗实践等形式,了解行业动向,并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应定期邀请行业专家、高级技师开展讲座或研讨会,掌握企业发展新动向,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参与混编团队的企业员工需协同教师担任实操课程展示,将理论与商务实践相结合,给学生直接的经验分享和讲解。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实现企业精英骨干与商务英语教师“一对一”结对,教师遇到任何专业相关问题可以迅速得到指导和反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3.4搭建实训平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实训平台,建设实训基地,提供就业指导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高职院校应积极建设商务模拟实训中心,提供相关场所和布景,如开放式办公室、银行柜台、酒店前台、小型会场以及谈判桌等模拟场所和设备,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商务谈判、前台接待、办公会晤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锻炼语言水平和专业素养,并在揣摩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在进入职场之前,给学生提供缓冲带,使其逐渐适应角色转变,及时调整心态,克服畏惧心理。实训中心需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表现进行指导和点评,邀请企业员工分享工作案例,或邀请外教参与互动,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实训表现以及行业专业的评价将成为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在发达国家,有企业会自己招收高中毕业生,自己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被称作“企业模式”的职业教育。还有“双元制”模式,以企业为主,先招工,学习地点在企业与学校交替。与“双元制”相类似,近几年,在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问题上,国内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也出现了新的突破。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第二学年可自主选择合作企业,双方签订就业合同,用一年的时间来“工作”,第三学年再重返校园。这种新模式目前主要运用在远洋航运相关专业,其好处在于,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选择权,并且在绝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更了解行业,了解自己,技术能力、学习动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4结语

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商务英语方向的人才,高职教育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动态的,只有不断调整,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才能让更多拥有一技之长的高校毕业生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让这条凝聚着东方民族智慧与勇气的“海上丝绸之路”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祯.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2(22).

[2]罗迪江,粟湘云.语用综观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培养模式探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

[3]张琳琳.“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的商务英语国际人才培养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

[4]张立峰.商务英语人才社会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J].海外英语,2014(20).

[5]韦名忠,龚永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途径探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4(5).

作者:袁小玉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