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26 02:32:00

我国本科教育研究论文

一、本科教育概述

“本科教育”本意是“尚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大学生教育”或“尚未取得学位的大学教育”,其原因在于自中世纪大学创办以来,高等教育最早只有一个层次。但近代高等教育移植到中国时,高等教育已发生分化(先后出现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我国学者把UndergraduateEducation意译为本科教育,大约是想说明这~级教育是“原本就有的”或“基本”的。本科教育从属于高等教育,属高等教育中间层次的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解释,本科教育属于“第三级第二阶段(或总第六级教育)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为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中第十七条规定,我国本科教育学习年限为四至五年;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学生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为“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与本科教育相应的学位是学士。学生完成其学业,并经考核合格后,一般发给“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一个大学的基石。它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的本科教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甚至是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本科教育受到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也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本科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目前在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失、盲目追求“大而全”,纷纷向北大、清华一流大学看齐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国本科教育继续陷入这种趋阃的漩涡,随波逐流,多数高校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加重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最终导致整个高等教育迷失方向。因此,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且必须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事实上,教育多样化早就出现在现代教育中,但至今我们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目前教育的多样化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教育要求向多样化发展也越来越迫切,本科教育更是如此。

二、多样化: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提高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同时,也使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如马丁·特罗教授所认为:“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他进一步说明:“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l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马丁·特罗教授指出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学生的家庭出身、特性、动机、志向、兴趣和经历的多样等教育同样的多样陛来反映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需要高等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因此产生了学校设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定位。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理应随之发生一系列变革,形成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共同发展,来适应人们的多样化教育需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我国目前高等学校本科生数量与1998年相比翻了几倍。其中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扩招,使一般的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在扩招前,许多教学型高校实际上承担了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的任务,而扩招后教学型高校就不再有“精英学生”,“精英教育”的任务落在了重点大学的肩上,地方高校、教学型高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分工将更加明确,本科教育结构类型调整成为必然。

然而,现实中一些举办本科教育的院校职能不清,分工混乱,相互串岗,盲目攀比,追求办学“大而全、高而尖”,拼规模、争升格,纷纷提出了大同小异的发展目标,使我国高校本来已经存在的“干校一面”、特色不明显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更加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就像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各看各的情况,不要互相攀比,一哄而上。不要工农兵学商,什么都想办。不管怎么说,万事皆备于我’是不行的。不要把多样化社会化看成是小而全、大而全”。因此,本科教育只有去除趋同化、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才能帮助高校走出角色错位,浪费资源的误区。

(二)社会需求多元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一方面,高校发展目标严重趋同,纷纷追求“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干校相争于一域,盲目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的不良倾向十分普遍,致使众多高校在追求着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很少有独到的人才培养规格表述和相应的培养模式设计。结果,不同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免干人一面,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件”和“通用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企业难以聘到一线急需的大量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干人一面,使得原来的“就业难”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人才市场不健全,社会上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简单替代的现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进而更加模糊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因此面对经济与社会的转型需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改革与调整的严峻任务。

众所周知,“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而这些人才需要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依托”。在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类型如果不多样化,还是一味地沿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单一方向发展,势必会激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违背社会对本科教育的实际需求。是关注升层次、新增学位点,还是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是重“学”轻“术”,还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些问题已尖锐地摆在高等学校面前。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关注升层次、增学位点,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和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

因此,新一轮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本科教育必须以多样化来回应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性。高校必须面向国家和地方需要,合理分工,做到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本科教育之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三、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思路

(一)树立本科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观念

教育作为一个相伴人类社会而生的系统,自当有五彩缤纷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能够调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其“同一性”,又特别注意其“差异性”,才能不断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正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厘清办学层次和类型的边界,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特色的教育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不同需要,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亟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一所大学能做什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人类作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取决于该所大学拥有的资源特点。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都需要科学、理智地看待自己所处的地位,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分工、分类发展本科教育事业。如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当集中精力发展实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应当集中资源办“精英教育”。当然,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是学校规模的扩大,还包括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包括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进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增强等。

(二)坚持精荚型本科教育和大众型本科教育共同发展

近几年,高等教育经历了高速度、大扩招等大规模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较之以前的精英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本科教育首先就遇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问题。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实际上在高层已意识到并完成了这种理念的转换,将本科教育定位于“高等基础性教育”。同时所有高校都承担着大众化教育任务,似乎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不再需要也不要提精英教育了。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则意味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而且各种学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从精英向大众化、普及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个阶段的模式仍存在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同时,“当代高等教育正向两端延伸:上一端(即学术性大学)循着学术性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趋向现代化、整体化、国际化;下一端(即非学术性大学)则根据实用原则,朝着‘庶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理论上,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实用型、职业型技术人才,只求理论够用,着重于学好职业知识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精英型的大学,一般不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虽然有的也办大众化教育,但大多是另设附属机构,另搞一套模式。大众型人才的培养,是由社区学院、多科性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开放大学等来承担的。因此,在我国,本科教育一方面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对人才培养的精英意识,也就是要坚持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型本科教育与大众型本科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三)引入高等教育竞争机制

冯向东教授认为:“对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规范化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助于减少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更多的学校把办学实践纳入一种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但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决定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竞争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裁判员”角色和高等学校的“运动员”角色,才能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其真正地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引入竞争机制之前,政府首先要废除对非学术型高等学校的歧视性政策,创造有利于各种类型和层次高校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应当对学术型与非学术型高校、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一视同仁,即只要高等学校在其所属类型和层次上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就应该提供大体平等的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但绝不是要求所有大学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协调发展,并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才能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因此本科教育抓住机遇、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各自的战略发展重点和特色,跳出“高、大、全”的误区,服务和贡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应是我国本科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思路。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所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干死。一所大学必须清楚自己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中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有何区别等,这些都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不能都是研究型大学,要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O2.

[2]教育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词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4.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7][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80.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8]金世柏.对9O年代高教研究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1,(1).

[9]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0]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11]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和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9.

论文关键词:本科教育多样化现实选择

论文摘要:本科教育是高等基础性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针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大多以“高、大、全”作为追求目标,盲目瞄准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千校一面”过分趋同的现状,指出多样化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