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建设下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04 02:40:25

学术道德建设下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学术道德建设是现代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将学术道德建设与高校教学改革相结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学术道德与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关联,从本质上阐述了艺术类专业教学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同时对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学术道德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索了学术道德与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未来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学术道德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向。

【主题词】学术道德建设;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学术道德与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关联分析

(一)学术道德的概念。诚信是学术道德的根本。正确的学术道德观是高校师生道德观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学术道德的正确表达与理解。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培养学生对学术道德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有利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与较高的素养,反之学生则容易背离诚实守信的美德,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从而缺乏学术道德,学术道德的缺失也就代表了信用的流失。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将外界干涉的他律与自身约束的自律相结合,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高校应该承担起的重要责任。(二)艺术类专业教学简述。艺术类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类专业,在教学方面以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与熟练应用为目标。因此,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实践多于理论,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研究讨论与实际应用。然而现有的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作为艺术类专业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反思,认识到自身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肩负起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使命。当下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仍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与不足,影响了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一方面,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艺术理念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高校的硬件设施与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时代,使得其无法与对创新具有较高要求的信息化时代接轨。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没有与自身情况和水平相适应,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而是一味地搬运其他教学模式与工作经验,导致教学内容不平衡。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采取创新性的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创新没有止境,务必顺应时代,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向。(三)艺术类专业教学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艺术类专业教学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实践是创造的基础,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良好的学术道德建设能够提升学术作品的质量,优化高校的校园风气和学术氛围,涤荡不正确的学术之风,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高校是学术科研的基地,是“实践出真知”理念的践行地,是输出创新型人才的工厂,将高校打造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艺术类专业人才,对学术不端现象的整治和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学术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伦理范畴,通过学术道德建设,能提升艺术类学术作品的原创性和创新性,让高校产出更多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如今,信息化发展给学术知识的交流带来了便利,拓宽了学术思维,然而这种便利也在无意中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大数据与学术资源的便利降低了学术创作的门槛,投机取巧者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拷贝他人的学术成果。深入贯彻学术道德建设,有利于从根源上防止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

二、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

(一)艺术类专业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情况。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教育逐渐普及,艺术类高校的数量较从前明显增多,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显著提高。在迎合时代,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艺术类专业学科逐渐细分,教学内容随之扩展,对艺术类学术研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一方面促进了学术创新,另一方面也因为发展速度过快,带来了急功近利等负面影响,学术道德问题随之出现。目前,部分艺术类专业高校频繁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其中剽窃与抄袭他人学术专业作品的问题最为严重。这种学术道德缺失的问题直接影响艺术类专业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严重阻碍了艺术类专业高校的发展。许多高校师生缺乏对学术道德的正确认知,并没有及时接受相关的教育与指导,这成为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在艺术类专业高校普遍出现的主要原因。艺术类专业高校已成为学术道德问题出现的重灾区,每年艺术类专业高校向社会公开的毕业设计都是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每年都不乏因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学术不端现象而被社会群众与舆论媒体点名批评的高校,其中艺术类专业高校是重点,如2020年广西艺术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直接照搬本科生毕业设计来获取学历,成为社会媒体议论和关注的焦点。我国艺术类专业高校对学术道德建设的研究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系统规范的学术道德评价标准,以及对学术成果的针对性管理,相较于其他专业类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改进。(二)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学术道德建设情况。目前来看,综合性大学整体学术道德建设相较于艺术类专业高校更加完善,综合性大学针对学术道德建设与学风整治呈现出积极严肃的态度,大部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严格遵循本校道德建设标准,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建设问题。通过对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学术道德的调查可知,在调查样本中有63%的学生身边曾出现过学术不端的现象,且有16%的学生表示学术不端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可以大致推算,约80%的高校学生接触过论文、篡改数据、抄袭盗用、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其中部分高校的学生对学术论文的重视与认识程度不够,导致学术论文原有的科研精神荡然无存,成为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手段。相较于艺术类专业高校,社会舆论对综合性大学中出现的不良学术行为的关注度较低,相关院校的惩治和管理力度也较低,每年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存在着抄袭剽窃被曝光的案例,却很少有院校进行积极主动的公开处理,这种消极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方式间接影响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的学术道德氛围。很多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于学术活动与科研实践的参与度低,缺乏学术精神,以完成学术任务为目的,这种学术道德上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院校学术科研氛围的形成。

三、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原创是艺术作品创作的原动力。原创作品表达了艺术创作者自身的思想与情感,是一种情绪外放的具象化表达方式,因此说原创是艺术作品的全部生命力也不为过,没有原创的艺术作品便失去了魂魄,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要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以增强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其中完善监管制度,采取鼓励措施是直接有效的办法。高校可以多举办相关竞赛,通过竞赛平台提高媒体曝光率,有效利用外部监督加大监管力度,这有助于学术的交流与推广,从而增强原创作品的竞争力,形成追求原创的学术道德氛围。(二)增强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是艺术创作的原创性的基础,原创要求创作者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原创的灵感并非凭空出现,正是来自于长久的学术积累,如此才能培养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高校教学增强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理论教授、实践锻炼、经验交流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学术知识与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要想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不可在教学模式上故步自封,要打破传统仅注重理论教授与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在引导学生找到正确方向后鼓励学生创新发挥,不限制学生的自由想象。(三)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正确学术道德观的科研学术型人才。高校应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目的,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强国、教育兴国的政策。规范的学术道德监督体系与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推动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发展,规范化管理高校科研学术活动,降低高校学术道德不端现象出现的频率,整体改善高校学术环境。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提高个人的学术道德素质,保持学术自律,端正价值取向,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榜样。(四)加强学术道德制度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制度建设首先要健全学术监管机制。高校有相关监管部门,其虽然具有管理与监督的职能,但通常情况下管制不严,没有涉及高校师生的学术研究,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的学术道德氛围。培养学生的学术自律性是一个难题,作为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保证自身的道德素养,不忘初心,以身作则。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奖惩制度,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可以调动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学术工作的积极性,对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也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术道德建设背景下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旨在培养有正确道德素养与学术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以为国家未来的科研学术打造中坚力量。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完整的学术道德建设框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在学术道德建设背景下对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更好的研究与实践,引导艺术类专业学生自觉践行学术道德,教育工作者仍需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峰.艺术家与学术道德的关系[J].神州,2020,(18):33.

[2]王雯姝,杜晶波.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3):83-89.

[3]顾邦军,刘彪.艺术类专业媒体交互实验教学平台开放性建设[J].大众文艺,2019,(23):258-259.

[4]卜永强,刘琼阳,魏薇.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调查与思考[D].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唐丹丹,孙丰,牛聪.高校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研究[J].长江丛刊,2017,(02):171-172.

作者:霍楷 赵芷莹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