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论文9篇

时间:2022-11-25 10:26:54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论文9篇

第一篇: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当前阶段素质教育已经逐步取代了应试教育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模式下对于教育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目标,这也为当前阶段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本文中我们将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为例,对应试教育目标要求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与协作精神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对于体育教学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当前阶段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制约着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发挥,因而,结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模式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存在不足

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体育科目始终是作为副科存在,被认为与学生中高考,以及未来的发展无关,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导致许多中小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当前素质教育环境下,这种不重视所产生的弊端更是进一步体现,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下滑的状态,如不能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必将对我国新一代青少年的全面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更是难以得到保证。

(二)师资建设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由于当前阶段我国许多中小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不足,也导致在体育学科的师资教育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师资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加之不注重自我提升,创新能力有限,在体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上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环境下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造成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缺乏兴趣,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甚至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将体育课作为自习课,或被其他主科课程挤占的情况,这些都是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的。

(三)缺乏健全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在体育课程的教育质量评价方面,缺乏统一健全标准体系,许多学校在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时,都具有着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准确客观的评价教学开展的水平与效果,甚至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只是走个过场,不注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也导致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方法模式优化调整,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发挥,不仅会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产生一定的制约。

二、基于素质教育目标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思想,摆脱应试教育观念束缚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首先应从思想观念的转变着手,尽快摆脱传统应试教育阶段所形成的一系列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理性的制定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给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从而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强化师资建设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保障,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体育学科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渠道的建设,整合相关教育培训资源,结合学校组织的集中系统培训,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基于校外培训机构及教育资源的教师再教育,以及教师自学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并要注重对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育教学理论及实践创新,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招聘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把控,通过有效筛选,吸收一部分具有较高的体育教学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年轻教师加入到体育教师队伍中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为素质教育环境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创新方法,提升体育素质教育实效

守旧单一的体育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体育兴趣的缺失,影响教育教学开展的效果,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需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在选择体育活动时,应注重结合学生年龄及能力特点,对活动难度进行有效把控,并且更多设计一些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游戏,着力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也更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进而提升基于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四)完善机制,保证教育质量评价科学性

我国实行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并不完善,评估只对结果反映,对素质教育过程不能全面、科学反映出来,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过去以成绩为标准的“一刀切”的考评机制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天生体质较差,天天去练,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有些学生天生素质好,不怎么练习也能考满分。如果继续沿用“一刀切”的考核评价方式,无形中就有可能把学生推向两个极端,勤奋者不再努力,懒惰者则更懒。因此,应建立包含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理解等要素的学生综合考评机制。

三、结语

较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校领导及体育教师,应认真分析以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多角度共同考量,以学生的实际素质培养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积极转变思想、加强师资建设、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加强对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完善,从而逐步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也为我国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春龙 单位:德惠布海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广东.浅析新课程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6,(40).

[2]陈字余.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历史变迁路径与特征[J].当代体育科技,2016,(12).

[3]汤红梅.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各项身体机能趋向成熟,在这一阶段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关于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不断增多,有研究指出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本研究对分层教学的概况、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一些注意事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育论坛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中小学体育测评成绩成为影响学生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国中小学校开始重视体育教学质量。但是中小学生自身素质水平、身心状况的差异决定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自身差异对其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体育教学尤为必要。

一、分层教学法概况

分层教学法最初运用于大学体育教学中,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别进行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又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等级,对于每一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以此为根据对学生采取新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建立在充分适应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素质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但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体育知识水平逐渐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从而提高升学率。

二、分层教学法对于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势

(一)符合教学实际

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身的素质水平差异性较大。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一般针对中等学生进行,而不能有效兼顾到学习能力水平高和较差的学生的需要,这样就直接导致差的学生越来越差,而好的学生因为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面对这一教学现状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法,更能适应现阶段的教学实际,见谅满足所有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这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基础较差、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从最基础的教学开始,逐步提升其能力水平,而对于较高水平的学生,则可以对其进行拔高训练,使其户能更高水平的进步。

(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受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进展缓慢。同一个问题,可能好多学生已经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仍不能理解,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继续进行教学就会使学习不佳的学生越落越远,而对以往只是进行再次讲解又会耽误已学会学生的学习进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很低。而分层次教学法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进行有针对性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保证教学效率。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模式僵化,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多数学生机械的进行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失去学习兴趣而放弃学习。分层次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教学内容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教学方式也更为新颖,因此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高涨,能够主动投身于体育学习当中,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四)有利于体育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

分层次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和分析,对其进行合理分组。且在课堂中能够切实的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全面分析,制定多种不同教学计划。这对体育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提升。

(五)有利于缩小学生差距,提升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

分层次教学法旨在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从而使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体育治水水平差的学生得以循序渐渐的追赶学习进度,改变落后的局势;而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以获得进一步提升,而且可以有效帮助知识水平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整个班级可以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团体,从而获得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熟悉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的前提必须是对教学整体目标有清楚的把握,并以整体教学目标为基础展开分层次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在教学过程中迷失方向,以分层次教学法为指导逐步完成各个教学目标。最终使学生在愉快学习中获得知识,促进升学。

(二)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自身素质水平及兴趣爱好进行划分,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

(三)建立完备的分层教学体系

分层教学体系是分层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加血过程中教师必须建立完备的分层教学体系。细致划分层次,并为其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定时利用测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评估。在测评过程中要细化测评内容,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分层次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四、结语

分层次教学法能够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整体体育能力和水平,完成教学目标。技能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素质水平,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升学率。但是目前这一教学方法还未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实行,各学校应加大分层教学法的研究力度,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中。

作者:朱兴旺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旺伟.运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小学生体能的实验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9).

[2]林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0).

[3]陈八生.足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

第三篇:“快乐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认知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当前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其中最大的缺陷是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没有很好地衔接。而纵观关外体育强国,大中小各阶段体育教学都有很好的规划,而我国缺少规划,部分教学内容甚至是重复进行。为了部分有识之士提出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而小学是体育课程启蒙教育,其指导思想至关重要,本文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主导思想进行探讨,厘清小学教育目标,为小学体育教学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供借鉴。

1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身体素质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身体技能等特征也同。但是很多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运动能力,身体状态和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在体育课程开展中,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以此来克服学生的惰性和不配合性,从而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体验。这样就能很好的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家庭教育因素,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不过他们的体质却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是呈不断下降趋势,所以本文重点对体育教学错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机能都有所下降,比如速度,耐力,柔韧等。所以可以看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最基本项目之一,构成了体育教育组成部分中最基础的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占地分量非常大。

2“快乐体育”教学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价值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学本身对于学生而言是没有乐趣可言的,但中小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就是兴趣,没有兴趣一切将变得举步维艰。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更让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来弊端。所以,要想顺利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程要不断地创新,积累和增加趣味性。这就非常的考验一个体育工作者的能力和信心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安排教学,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练习方法,在合理的运动量和强度下,调节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这种教育模式不但需要社会和实践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注重方法手段上面的丰富多样化和不断创新。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老师必须把握好快乐与质量的关系。既能让学生接受体育课程安排得学习任务,有能让学生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并且让每个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探索和发现,去学习,去研究。去享受挥汗如雨后成功乐趣,培养他的创造能力。在体育课程开展中,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以此来克服学生的惰性和不配合性,从而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体验。这样就能很好的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是改变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良方。

3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教学思想

(1)丰富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在开展体育课程之前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一,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儿童化、趣味化。这就非常的考验一个体育工作者的能力和信心。使以前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向着快乐体育教育模式转变,这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进步而延伸的产物。反之,快乐体育教学也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都有促进作用。快乐体育是让学生在参加运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想要去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其决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想法。第二,简化繁琐的传统课程模式,主要包括降低技术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是说不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是降低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因为规则而受到很多的限制,更能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第三,增加教学内容。适当添加一些趣味性比较强和竞争激烈一点的教学内容,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老师必须把握好快乐与质量的关系。这种教育模式不但需要社会和实践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注重方法手段上面的丰富多样化和不断创新。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老师必须把握好快乐与质量的关系。既能让学生接受体育课程安排得学习任务,又能让学生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应用丰富的教育方法,改变以前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枯燥的不足,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更让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来弊端。所以,要想顺利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程要不断地创新,积累和增加趣味性。并且让每个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探索和发现,去学习,去研究。去享受挥汗如雨后成功乐趣,培养他的创造能力

(3)优化教学环境,变换环境,增添新鲜感。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要完善,体育教师素质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口令要清楚简洁。让学生接受体育课程安排得学习任务,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并且让每个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探索和发现,去学习,去研究。去享受挥汗如雨后成功乐趣,培养他的创造能力。在体育课程开展中,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看上去让人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样更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诱发学习兴趣,这对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利用不断改变的教学内容和一些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想顺利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程要不断地创新,积累和增加趣味性,从而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和教学任务。

(4)改变体育考核模式,调动积极情绪。以往的体育考核过渡侧重于体育成绩的评价,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因为个人心理和身体的差异很难有一个绝对公平的考核流程,所以要改变这种固有的模式,进行创新型改革。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利用不断改变的教学内容和一些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在跑途的过程中就不再感觉到那么的累与痛苦,从而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和教学任务,从而改变以往单一的达标性质的考核,从而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体育考核更趋于人性化和合理化。

4结语

快乐体育强调注重学识的自主地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考虑,老师和学生要和平平等相处,经常相互交流,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不但需要社会和实践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注重方法手段上面的丰富多样化和不断创新。4结语

作者:戴雁龙 单位:安徽巢湖二中

参考文献:

[1]包昌明.再说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J].学校体育,1988(3):43-46

[2]包昌明.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J].中国学校体育,1996(5):28-30

[3]李维杰.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3(1)94-98

[4]朱少华.实施快乐体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体坛科苑,2002(2):67-70

[5]马万凤.试论快乐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2(6):16-19

[6]张子沙,等.对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1):33-35

[7]许京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教学改革文献汇篇[M].2003,6

[8]潘绍伟,于可红,等.学校体育学[M].2008,6

[9]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现代学校教学丛书)[M],1999,6

第四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运用

新课程目标实施时,国家教委特别指出: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在现在的社会中,一个又一个未成年人自杀或自残的事件在发生,暴露出在教师和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对生命教育认识不足以及对生命保护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不但对生活缺乏积极的态度,而且明显地存在着轻视生命的现象,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漠视生命、不尊重自己更不懂得尊重别人生命的现象,这一切更加表明在中小学校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我认为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课程中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所以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重要途径。“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如果没有健康,生命的质量就下降。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定位与课程的指导思想与生命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心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而且可能通过常规的体育活动教给学生一些技能和安全防范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二、将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

1.生命教育与生理健康教育结合体育与学生装的身体健康紧密相关,心理健康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分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加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意识。

2.安全教育与体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体育教学的主要范围是体育课、课间操等常规体育活动,还可以通过讲座、观看影视资料、运动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3.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体育课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我们可以常在室内课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加强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自我健身和保健的科学方法,了解体育健身对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拒绝烟和其它麻醉品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现代健康观。

4.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要让学生理解运动之前做热身运动的作用,如果体育课上出现擦伤、扭伤、鼻出血、抽筋、骨折等现象,教师要沉着冷静的处理。这些机会正是教学生如何处理的有效时机,如鼻子出血,是体育课上常见的现象,教育学生掌握处理的常规方法,如用脱脂棉球堵住鼻孔、用手指压迫鼻翼外侧或用冷水洗前额等。一回生二回熟,一次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处理相关的意外。再如,学生跑步、打球之后极容易扭伤,要让学生知道这时不宜立刻按摩和热敷,要先冷敷,24小时之后再热敷、按摩及擦打药酒。在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时要讲明解释原因、原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中渐渐地就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生命安全意识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5.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各种紧急危险生命中的意外总是不请自来。尤其是近年来地震频发,这时候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生存技能、经验就会给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体育课上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如在器械练习中,教师事先要告诉学生“在器械上运动时如果出现意外,决不能撒手”的安全要领,这样学生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伤害事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我保护了,也就会应对各种紧急的危险了。

三、利用“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养成教育

阳光体育活动是国家要求开展的体验式阳光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条持久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体育兴趣小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创设浓厚的体育氛围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例如,我们是九年制学校,中小学在一起教学,所以在实施众多的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分组,并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呼拉圈、跳绳等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球类活动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玩得高兴,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阳光体育是体育教学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生命教学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学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而身心健康的教育也正是生命教育丰富内容的重要部分,是生命教育的根基,进行体育教育就是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可以把体育课程教学看成是生命教育的媒介,而生命教育的实现有助于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实现。所以要把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课程中,使体育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肖继鑫 单位:大安市烧锅镇乡来福学校

第五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生命与安全教育

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是新课程目标实施的要求。在现在的社会中,一个又一个未成年人自杀或自残的事件在发生,暴露出在教师和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对生命教育认识不足以及对生命保护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不但对生活缺乏积极的态度,而且明显地存在着轻视生命的现象,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漠视生命、不尊重自己更不懂得尊重别人生命的现象,这一切更加表明在中小学校进行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我认为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具有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课程中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所以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重要途径。“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如果没有健康,生命的质量就下降。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定位与课程的指导思想与生命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心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而且可能通过常规的体育活动教给学生一些技能和安全防范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

二、将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

1)生命教育与生理健康教育结合: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健康紧密相关,心理健康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分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加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意识。2)安全教育与体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体育教学的主要范围是体育课、课间操等常规体育活动,还可以通过讲座、观看影视资料、运动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生命安全意识。3)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体育课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我们可以常在室内课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加强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自我健身和保健的科学方法,了解体育健身对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拒绝烟和其它麻醉品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现代健康观。4)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要让学生理解运动之前做热身运动的作用,如果体育课上出现擦伤、扭伤、鼻出血、抽筋、骨折等现象,教师要沉着冷静的处理。这些机会正是教学生如何处理的有效时机,如鼻子出血,是体育课上常见的现象,教育学生掌握处理的常规方法,如用脱脂棉球堵住鼻孔、用手指压迫鼻翼外侧或用冷水洗前额等。一回生二回熟,一次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处理相关的意外。再如,学生跑步、打球之后极容易扭伤,要让学生知道这时不宜立刻按摩和热敷,要先冷敷,24小时之后再热敷、按摩及擦打药酒。在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时要讲明解释原因、原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中渐渐地就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生命安全意识也会有很大程度地提高。5)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各种紧急危险。生命中的意外总是不请自来。尤其是近年来地震频发,这时候身体素质好、有一定生存技能、经验就会给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体育课上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如在器械练习中,教师事先要告诉学生“在器械上运动时如果出现意外,决不能撒手”的安全要领,这样学生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伤害事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我保护了,也就会应对各种紧急的危险了。

三、利用“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养成教育

阳光体育活动是国家要求开展的体验式阳光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条持久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体育兴趣小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创设浓厚的体育氛围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例如,我们是九年制学校,中小学在一起教学,所以在实施众多的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分组,并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呼拉圈、跳绳等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球类活动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玩得高兴,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阳光体育是体育教学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有段。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生命教学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学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而身心健康的教育也正是生命教育丰富内容的重要部分,是生命教育的根基,进行体育教育就是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可以把体育课程教学看成是生命教育的媒介,而生命教育的实现有助于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实现。所以要把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课程中,使体育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肖继鑫 单位:大安市烧锅镇乡来福学校

第六篇: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科学化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应用下,就能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呈现。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注重,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方式,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通过从理论上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加强研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问题分析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突出有着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的方法上比较重视[1]。通过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就能有效的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加以有效消除,从而呈现出全新的教学局面,对学生的身体素养的培养有着保障作用。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来看,有着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就是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有了进一步深化,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对教学改革的实施就产生了很大阻力。中小学在扩展下使得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些老师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下,不能在教学的模式上及时性的进行创新,从而造成了体育教学的水平比较低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在教学的目标上比较单一化,这对学生的教学和发展空间就受到了很大限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比较不利[2]。在这一单一化的教学目标上来看,主要体现在达标至上层面,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成绩的达成比较重视,但是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没有重视。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身体的健康发展。再者,对体育教学的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创新应用。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为能促进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实现,就要能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这样才能将教学的整体水平得以有效提高。但是从实际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在教学的方法应用上没有体现出时代感的特色,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习得比较不利。教学方法的不科学,就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另外,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在评价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评价过程中没有注重标准的一体化,在对学生的体育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化,在激励措施的应用上没有注重科学性[3]。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就会产生很大影响。故此,解决这些层面的问题就比较重要。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保障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能充分注重改革措施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对实际教学发展就比较有利。第一,保障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就要注重教学观念的优化。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能够加以确立,在体育教学方面要面向全体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的发展,对学生的知识以及体力和情感等等方面,都要能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的开展,让学会生有所成长和收获[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从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是对教学改革目标实现的基础点。第二,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在目标的制定上要科学化以及全面性的呈现。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能力不同,在体育教学的目标制定方面,就要和实际紧密的结合,只有充分注重教学目标的科学全面制定,才能真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方面,要能对目标的层次性得以重视,将体育技能的传授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要能有详细的考虑,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品质。第三,体育教学的改革深化,要从多方面对教学的方法加以创新应用。要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以及引导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方面得以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的手段方法应用上,要注重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刀切,注重对学生加以分类,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要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完善,才能将体育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能从多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只有加强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体育精神的培养才比较有利。尤其是处在当前的教学改革环境下,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就要能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通过从理论上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以及策略进行研究,对解决实际的问题就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施自兵 单位:全椒县江海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14,01.

[2]刘玫瑾,董渝华.现代教育技术是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3.

[3]杨贵仁.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设想[J].体育科学.2014,03.

[4]左新荣,吴群.从终身体育的视角认识学校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3.

第七篇: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探讨

小学体育教学到中学体育教学的过渡是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为了让学生进入中学后保持体育学习的连贯性,促进教学成果的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观,但是,我国目前中小学体育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衔接工作,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对体育课堂不重视

传统观念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成绩是评定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体育是以一门副科的形式出现在各个学校的课堂上,并未引起学校各部门以及教师的关注,很多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平时成绩和升学率,学校需要不遗余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就导致他们认为体育课程影响了学校的升学率,毫无意义,无需开展,这一错误认识使学生失去调节大脑的机会。学生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使学习效率持续降低,遏制了思维发展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

(二)忽视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目前,在小学校园里,体育课堂主要以跑步、自由活动为主,不对体育技巧作专业指导,甚至有的教师误把体育课堂当成了自由活动和休息时间,忽视了对体育素质的引导,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失去了增强体育素质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极为不利。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一)重视体育教学,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

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按教育教学标准实施更加有效的措施,把教育工作中的体育课堂与生活中的课余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将其纳入正常的课程标准,而在学校工作的体育教师们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项目。比如,50米短跑、1分钟跳绳比赛、跨越式跳远、投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确定明确的计划标准,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明确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

中小学体育教学要明确教学目的:通过锻炼,促进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生理机能的发展,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新课改要求在全国内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并且把它当作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应该以“健康是第一”为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我国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我们要以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为工作重点,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确保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进而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合理安排,科学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关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高效地上好日常工作中的每一节体育课。同时,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质量和课程效率,有重点、有标准地进行课程教学。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三、结语

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把它当作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响应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趋势,确立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向正确的、有益的方向发展。

作者:田涛 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市沟沿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建.体育教学有效衔接补偿机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78-83.

[2]袁耿,刘抗英,杨杨.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J].才智,2014(6):30,35.基础教育

[5]齐栋,张柳云,王港.从人的社会化过程谈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

第八篇: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育不仅是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础教育内容,还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接班人的素质教育内容。就目前来看,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流,要想使素质教育得以真正实施,就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地进行,在以前基础上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每一个中小学体育老师所要面临的问题。

1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就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情况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根本没有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考虑在内,而是依照成年人的标准对中小学生实施体育教学,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1)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老师都是将一套动作分解为很多个动作来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却盯着技术环节不放,如此一来,就成了为细节教学。例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情况下都只是强调足球技术的教学,将一套完整的足球教材分割成若干个小细节,然后再根据这些细节的先后顺序进行传授教学,在传授的过程中,只限于足球的技巧,而忽略了足球的文化价值,如此一来,就致使教学出现“多向性”以及“批判性”的缺失,中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就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2)我国的体育教学,其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而纯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指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的功利化,根本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地爱上体育运动。就目前来看,我国体育教学相对来讲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变通。在体育课堂上,老师通常都是采取程序化、单一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此一来,体育教学活动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鉴于此,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体制改革和发展已是燃眉之急,刻不容缓。

2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

2.1在教学观念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对于教学改革来讲,一定要清楚改革的方向,领会改革的精髓,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活跃,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及内心的情感,根本达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于老师来讲,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上,我们都知道,老师的时间是有限,在教学活动上花费过多的精力,那么,就没有相应的时间来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改革;其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地区教育局对体育教学的改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对于个别地区,虽然实施了改革,但是改革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已,不仅没有相应的专业指导,而且还没有明确而详细的改革内容、考评机制、改革方向,如此一来,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改革效果。

2.2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都有待进一步明确

就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要么就是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么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体育活动的动作技术,而忽略了体育教学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健身习惯、健身意识、健身能力的目标。如果连教育的目标都不明确,必然会导致改革的失败,所以,在以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中小学体育老师来讲,体育教学的内容已经演变为一种竞赛技能的运动,这样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内涵脱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下,迫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新教改的环境下,体育教学改革就是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绝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与这种思想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其教学方法相对来讲比较僵化,再加上体育教学本身就枯燥乏味,学生根本感受不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进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在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如此一来,很难调动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发挥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了。

2.3在教学评价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我们都知道,教学评价的真正作用不是单纯地为了教学效果,而是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然后在鞭策和鼓励中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进,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相对来讲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评定。我们都知道,文化课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案的书写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其评估标准也很明确,但对体育课而言很难界定,因为体育课所要传授的不单单是体育知识,更多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变及合作意识的培养,仅仅靠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其教学质量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

3科学有效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措施

3.1科学有效地转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观念,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教学观念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观念来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体育课堂上,中小学生的身动不是最终目的,身心同时运动才是最好的,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健身意识、健身能力、体育精神等,以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不畏艰难、勇于向前,进而实现中小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众所周知,目标是行动的起点,同样,教学目标也不例外,它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以原有体育教学理念为基础,再加入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学课程,进而构建出3个层次、5个领域的课程目标,如此一来,不仅锻炼了中小学生的身体,还培养了他们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从而使体育教学可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

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而言,要在原有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社会性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制造出一个愉悦的学习气氛,以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如此一来,教学内容就会得到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技术训练,形成有选择性的运动技术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学生就会学习到锻炼身体的技能以及方法,使中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3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对于体育教学改革来讲,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以及发展的有效保证,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忽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老师给予评价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如此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小学生思考以及判断的能力。

4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以便寻找出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措施,以便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有序地进行。

作者:张镇涛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四萍.中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探析[J].智富时代,2016(2):301.

[2]许丽娟.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85):119.

[3]刘海涛.探究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的教学创新[J].新课程学习(中),2014(6):22.

第九篇: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体育课程是中小学众多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体育游戏教学符合中小学学生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以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因素为出发点,指出了游戏教学的应用原则,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增强学生耐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增强学生耐力;策略

体育游戏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老师的科学组织下,侧重不同教学方面而开展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对游戏方式进行调整,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体育游戏分为很多种,常用的分类标准有人类基本活动能力、运动项目、运动形式等多种,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时候要选择作为合适的体育游戏类型。

一、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因素

(一)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客观因素

学生耐力水平高低与体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这些都属于体育课堂中的客观因素。很多中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没有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学生的运动量比较大,通常是整节课都处于运动状态,体能消耗过大,很多学生难以坚持到底,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没有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无法使每个学生的耐力都得到提高。

(二)影响中小学学生耐力的主观因素

除了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客观因素之外,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会对其耐力培养造成影响。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开展体育教学的难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有待提高,运动能力普遍较低,缺乏意志力和耐力,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中途放弃的现象。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中小学教学中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没有引导学生发现体育项目中的乐趣,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能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去,体育教学开展难度较大。

二、游戏教学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核心

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作为核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性格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控制好课堂上的运动量,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在体育项目中坚持到底,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有所收获,实现体育教学目的。

(二)增强教学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教学内容拥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坚持到底完成体育项目。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的特点,利用学生的求胜欲望,在课堂上举办小型的体育竞技活动,既能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具有教育意义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制、锻炼学生的意志,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与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相互渗透,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选择能够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明确教学目的,科学组织教学活动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中的乐趣。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增强学生耐力的策略

(一)注重实战练习

实战练习是增强学生耐力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实战练习的重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时间,使学生的耐力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得到提高。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老师在讲授基本篮球技巧之后,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践,在不断的练习、摸索过程中熟练掌握篮球技巧;同时在学生之间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比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与对抗过程中提高学生耐力。

(二)丰富游戏方式

同一种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游戏方式,能够侧重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培养,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耐力,所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游戏方式。比如田径教学中的长跑运动,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是难以完成的体育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游戏方式,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能够使学生坚持到底,对增强学生耐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在增强学生耐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三)科学安排课程

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够更加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耐力。在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选择作为合适的游戏类型,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进行重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坚持到底,使自身耐力得到提升;做到学与玩相结合,合理分配锻炼时间与休息时间,控制好学生的运动量,避免出现体能消耗过度现象,在增强学生耐力的同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四、结语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注重实战练习、丰富游戏方式、科学安排课程等策略,能够使学生自身耐力在体育游戏中得到增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作者:付江波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琦.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提高学生耐力水平的途径研究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02).

[2]叶海辉,黄金升.中小学体育“课课练”耐力素质的体能游戏[J].青少年体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