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8:55:20

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城市、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管理诸多方面处于劣势。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体系,积极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从行业准入、风险控制、补偿机制、信贷投向、网点布局等等方面,向县域中小企业倾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经过十余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现代金融体系,然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其服务主要面向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信贷仅为其“副业”。依托大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在理论上意味着较高的融资费用与成本,因而适用的中小企业极为有限。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有必要创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银行,专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之责。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较为可能的途径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区域性银行基础上改制创建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充分发挥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特色服务”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发展战略与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市场定位模糊,极力与国有商业银行争夺大城市、大企业客户。从其自身经营能力和市场细分的观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应调整发展战略,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考虑到中小企业贷款隐性成本高的特点,国家应加强引导,给予适当补贴,调动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积极性。同时,要通过改革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把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包括资金、税收、融资方面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主动作为,全面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产业选择、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法律保护、金融支持以及社会服务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这对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作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当前国有银行的改革中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①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观念创新。应辩证地对待大、中、小企业关系,真正做到贷款行为准则以效益为中心,步出以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作为贷款依据的误区。对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应一视同仁,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比例。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投向,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修订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贷款环境。②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从企业创办、生产经营、贷款回收全过程的金融服务,包括投资分析、项目选择、融资担保、财务管理、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内容。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将极大地增强了客户市场竞争力,保证了贷款的回收,降低了信贷的风险。③主动参与中小企业改制与重组。中小企业改制与重组是盘活沉淀在中小企业中的银行债权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换置及变现,部分银行贷款得以回收。要积极对照国家产业政策,运用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转变粗放式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中小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改制的同时培育稳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实现银企“双赢”。当前,特别要主动适应国家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力气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运用金融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累自己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和工作调研,切实更广泛更深入地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金融业务的拓展,在政策扶持、改善环境、破除垄断、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意见、主动作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更好有成效的金融服务。三、积极引导,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是导致其融资难问题而制约其发展的突出因素。所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着眼于诚信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诚信文化、诚信观念的培养和引导,夯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同时,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和服务的社会化。当前,特别要注意联系县乡实际,扎实抓好创评“文明信用企业”、“文明信用农户”活动的推广,组织县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诚信档次、信用等级评定和欠贷情况及时掌握,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信用环境的改善。一方面,要着眼于营造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设,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面向县域、面向农村的各种金融组织,更新经营理念,改革机制体制,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推广小额信贷、联保贷款以及林地、资产担保等多种模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信用担保评估和行业自律制度建设,引导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特别是信用担保行业发展。实践证明,我市将乐等地采取“典当、担保、咨询、评估、拍卖、投资”六位一体的新型担保模式,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借鉴推广。

四、精心运作,促进更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股市中小企业板设立以来,为中小企业专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的培育、规范、引导和示范作用日益显现。我市不少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特别是生物医药行业一些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通过上市融资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要采取切实措施,组织专门班子,对列入全市重点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分类指导,推进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效益和质量,支持和力争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企业上市不仅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由于有现代资本市场一整套严格的监管和风险保障措施,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进入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营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新兴企业的经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五、形成合力,营造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组织引导,通过牵线搭桥、协调引导、精心组织银企供需见面会等,不断扩大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社团贷款和农业龙头企业小额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小企业要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注重品牌创建,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同时,要坚持诚实守信,提升自身融资授信的信用等级、信用程度,依靠良好的业绩、诚实的信用,赢得银行和财政资金的信任和支持。各类社会中介组织要提升服务,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2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近年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筹划推出中小创业板、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财政支持担保机构建设、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际当中往往无法实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2、金融体系不健全

(1)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严格,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2)国有银行惜贷严重。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数量多,规模小,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及违约率均高于一般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作为银监会评价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是不良率的高低。致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也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增加,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3)缺乏健全的直接融资渠道。虽然中小企业创业板早在筹划之中,却迟迟没有推出,而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证券交易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尚未列上议事日程.这类小型资本市场的缺乏,使中小企业失去了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

(4)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发展担保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目前政策性担保机构少,多数民营担保机构没有得到财政支持。此外,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协调难,一方面由于征信体系不健全,与银行一样,担保机构也要面对甄别客户信用风险、贷款定价等问题,结果增加了融资环节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由于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苛刻条件,使较多的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实际上中小企业常常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者而逼迫放弃贷款.

3、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小,基础比较差,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贷款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2)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据调查,我国有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低,缺乏管理知识,治理混乱,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财务报告不真实,通常是上报主管部门一套,税务部门一套,银行的又是一套,常常令专门搞企业财务的信贷员也难识“庐山真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的作用。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融资难,因而需要政府适当的扶持。(1)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应尽快指定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有关中小企业贷款的法律或规定,通过立法为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如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优化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3)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2、完善信用担保机制。(1)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制度,加强抵押物市场建设。(2)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允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抵押;建立政府贷款担保基金,为经过其评估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担保;建立中小企业共同担保基金,由政府加以引导,从而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担保资源。(3)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制。担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规模扩张起到积极作用。但为了防范信用担保风险,应强化信用评估机制,一方面应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防止信用评估机构监督不力;另一方面应对中小企业进行约束,可以建立中小企业资信档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个人行为信用进行追踪分析。

3、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积极推出“中小企业板”。(2)完善风险投资体系。(3)发展融资租赁。(4)改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

4、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中小企业要想得到银行和社会的支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实践当中应做到:(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消除中小企业投资者独断专行的弊端,降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做假帐,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3)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构筑信用体系,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解决银行的资金安全和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玮,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03).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3

关键词:新型信贷模式;供应链;融资受限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小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无论是从经济贡献还是社会贡献层面,中小企业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日益凸显。温州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城市,其生存现状和融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中国许多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难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资金瓶颈问题。大多数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供给问题,从而引发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新型融资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获取困难等问题的解决。供应链融资模型是一种刚兴起的模型,在市场上比较少见,尚未成熟。利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促进温州中小企业发展,有助于化解融资问题。在引进新模式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需要研究其风险以及作好系统的防范,不断创新发展新思路。

1供应链金融

1.1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类新兴的融资模型,围绕核心企业自身信用情况,旨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交易成本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提升供应链竞争力,从而实现利益相关方协同发展,创造共赢局面。供应链金融体系把单个分散的企业整合成企业链群体,把单一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条企业链。在此企业链上,原本单一的竞争变成了整体的竞争,这极大程度上减小了融资风险。1.2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近年来,随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兴起,人们加大了对供应链模型的关注度。我国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期,我国的学者对于供应链企业的产生背景以及行为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纳,指出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三大类。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推广与创新,学者更加深入研究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供应链主体的运营决策以及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协调性的影响。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概念的提出,供应链金融研究也出现了更多的发展方向。

2供应链金融对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2.1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温州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为庞大,但融资总量却在减少。近几年来,温州地区的融资需求已达到了1200亿元。从温州市发改委2016年提供的监测数据中发现,不同程度的缺乏贷款在温州中小企业中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据调查研究,在132家温州地区中小企业中63家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比例在10%以内,40家的企业债务融资比例在10%~30%,仅有5.3%的中小企业债务比例在50%以上。这使得温州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筹集困难,债务占比偏少的困境。中小企业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融资:一是银行融资,二是民间融资。但是在温州这个地区,银行融资和民间融资的利率位于较高水平,这使得温州的融资成本保持在高水平,短期内无法下降。随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基于核心企业的参与,银行愿意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州中小企业资金筹集难问题。2.2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1)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效率低。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较为恶劣,当地信息系统不完善以及信用制度失去效用等问题严重,导致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融资及时注入资金。筹集不到充足的资金使得当地企业周转困难,制约了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2)金融体系不完善。银行的经营模式和观念与中小企业的运营模式不匹配。不同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相对而言银行付出的管理贷款的成本较高,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投放贷款积极性偏低。温州金融体系僵硬,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3)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温州中小企业自身具备经营稳定性差的缺陷,有较高的倒闭风险。截至近几年,温州已注册的中小企业有7万多家。其中,中小核心企业有300家。在这300家中小核心企业中,约有33家存在周转资金困难问题,并且只有66家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在遭受金融危机等突发性状况时,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能力较弱,容易在经济衰退期面临破产的风险。并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层面,其竞争力低于大型企业,面临市场风险大。2.3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分析。(1)提升还贷可信度。真实交易的存在是每一种融资模式运行的前提。在此前提下,银行才能控制好企业的还贷来源。对于银行而言,还贷来源的确定能够减小企业违约的可能性,提高贷款回收的保障性。在传统融资模式下,基于中小企业还贷能力弱以及信用度低等方面,银行不愿意把资金发放给中小企业。然而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融资模式的出现,改变了此情形。因为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是真实可靠的交易,并且有核心企业的参与,提升了中小企业还贷能力的可信度,促使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放程度。(2)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使得银行不仅可以通过企业来取得交易信息,还可以通过供应链来取得交易信息。与现在的供应链金融相比,银行为得到企业自身的信用信息,主要通过银行组织人员经过现场调研与访谈的方法来获取企业的信用信息。在贸易往来中缺少不了物流企业的参与,这为银行获取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创造了另一条更为便捷的通路。银行可以通过与物流企业的沟通交流从而了解中小企业自身运营状况。一家中小企业本日物流情况足以反映其运行能力以及经营状况。供应链的出现,使得企业联系在一起,整体之间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透明与对称。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与中小企业间有着商业贸易往来,这部分往来的资料可以展现企业自身的信息以及信用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大于网络上存在的虚假信息,可以体现需要贷款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3)缓解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因为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使得单一企业聚集在一起,呈现链条状。在此链条上,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使得中小企业能更加容易的得到银行的信任,成功授信并取得融资贷款。这种供应链金融融资体系是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它加强了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能力,使得供应链条上的各企业能够成功得到贷款。各大企业不仅包含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也包括了微小企业。此模式充分利用了供应链的结构特点,极大地补充了商业交易环节的不足,成为银行贷款模式的新领域。

3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的风险以及应对对策

3.1法律法规不够全面,应当不断扩大法律法规包容性。供应链金融背景下银行与中小企业贷款关系中,存在着可变动资产抵押的问题。这和我国的一些法律息息相关,如《中国人民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抵押法》等。现有的法律存在不够完善的缺点,无法完全覆盖整个供应链。供应链为核心的金融模式演变而来的模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在不断的扩充与完善。这导致供应链金融缺乏详细的法律条款来规范它。中小企业的融资丧失法律的保障,放贷风险将会有所提高,这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针对法律制度缺失这一点,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减少企业与银行的顾虑,促进供应链金融的稳定发展。3.2信用机制不够全面,需把应对中心集中在信用机制上。首先,我国信用机制没有十分完善,银行不能得到完整的企业历史信用信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中小企业对外公开企业自身的信用信息,能与银行作好沟通交流工作。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进行授信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核心企业只是整条供应链上的个别企业,不具备完全的代替能力。而且银行的信用体系与以供应链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还未完全匹配。因此,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机制,这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4结语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效的缓解了温州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供应链模式的前提是真实交易,把信用不佳的企业排除在外。这大大提高信贷稳定性,降低了贷款风险,易于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尽管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比较短,但是随着云计算等新技术概念的出现,其发展迅速,带动中小企业向前进,改善融资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海静,康灿华.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7(8).

[2]王赛芝,孙俊科.供应链金融视阈下的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中国商论,2017(9).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4

随着国有银行改制的推进,银行机构正在实施机构收缩、贷款规模收缩、贷款权限收缩和贷款责任追究的力度加大,使很多企业贷款难。占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绝对统治地位的国有银行股改后贷款手续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贷款要求的条件,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在不断下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希望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很难大幅增加。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通过率偏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被拒绝率要高于大企业,企业规模越小越容易被银行拒绝。人数少于50的被拒绝数量的比率是64.95%,而多于500的仅为20.69%,人数少于50的被拒绝次数的比率是78.92%,而多于500的仅为24.34%。

2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1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较大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财务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生存风险高,其破产率也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可能很难找到合适资产进行抵押贷款而造成违约。我国的银行长期处于一种“政府银行”的角色,大多数银行没有足够强的风险识别能力,不能从千差万别的企业中选择出具有债务承担能力的企业;银行自身的控制风险能力也较弱,风险控制措施还只是停留在“贷款抵押物”上,一旦中小企业违约。银行便出现资金回收风险,银行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就会更加的谨慎。

2.2银行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品种丰富,但这些金融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为大型企业服务,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资产总额、信用等级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各项的条件,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一般是短期限、金额小的流动资金贷款,这种单一的贷款产品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2.3审批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各商业银行纷纷对信贷管理和审批权限实行了不同程度的上收。基层支行只负责贷款的调查及产品的营销,上一级分行负责贷款审批。基层的调查人员更愿意向贷款审批通过率高的大型企业营销,审批人员对中小企业难以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通过率偏低。

2.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励的多少取决于贷款金额的大小及企业的综合贡献度。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金额较小,综合贡献度不高,这样使得我国大多数银行更重视对大企业信贷人员的奖励,不能调动信贷人员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3从银行的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除了中小企业要重视自身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内部管理,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提升自身融资能力;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引导企业逐步提升融资的内部条件,努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银行部门也要采取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3.1提高银行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要全面引进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体制和技术手段,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地、准确地预测风险。银行做好贷前调查,在贷款发放前就要落实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贷后要动态跟进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注重贷款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查,改变以往对贷款抵押物过于依赖的风险控制理念,银行对贷款期限、金额等要素的设计应与企业现金流相符,从根本上确保贷款有充足的第一还款来源。

3.2创新银行的金融产品

银行要更多地开发面向中小企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例如银行可将存货和应收账款作为中小企业抵押品,以增加抵押品的种类及提高其效用。针对不同发展模式、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商业银行应设计多种贷款产品,例如循环性流动资金贷款、临时周转性贷款、保理业务等,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目的。

3.3建立完善高效的审批机制

商业银行应授权基层支行一定额度的审批权限。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审批机制。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可以安全回收。在综合分析贷款抵押方式、额度、风险及自身贷款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灵活多样和区别对待的贷款审批程序和管理模式。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通过再转授权,将审批权限全额再转授至经营机构,实行贷款审批人“双签”或“单签”审批的特殊审批机制,提高会签的审批频率;实行审批服务期限承诺制,限时审批。严格规定受理信贷审批业务时间。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5

1.降低中小银行的进入门槛。我国劳动力资源很丰富,但资本和技术比较稀缺,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经济并不明显,因此,我国的企业中超过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不能过度依赖四大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是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对一笔10万元的贷款和一笔10亿元的贷款,银行进行贷前调查和贷后监督所支出的成本差不多,所以四大商业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大项目融资。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要发展中小银行。

美国有大约1万家银行,而我国只有100多家银行,美国的比较优势是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这样的企业规模经济显著,所以美国的大企业数量居全世界之首,但仍有大量的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中小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无法为大企业、大项目融资。同时,中小银行相对于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对本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更为了解。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应扮演主力军的角色。降低中小银行的进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一行业,将大量增加银行的数量,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数量,才能极大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批准设立了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门槛过高,一般的民营企业达不到这样的条件。如浙江省规定,民营企业要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人,该企业必须是民营企业中的骨干企业,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发放贷款而不能吸收存款,这使小额贷款公司缺乏资金来源,犹如一条腿走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利率市场化,运用市场机制来动员和分配储蓄。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而利率即货币资金的价格仍未完全放开,我国的利率水平过低,远低于资金的机会成本,也远低于市场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在去年,我国的名义利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即实利利率为负数。利率市场化,使利率达到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这将迫使企业去寻找盈利率高的项目,从而使稀缺的资本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用途上。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的借贷不受法律保护,而民间借贷大多等于或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在浙江省,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可以说,没有民间借贷,就没有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台湾省,政府对民间借贷基本上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经远远超过10万亿元,民间资本一直在四处寻找投资机会。由于目前民间借贷没有合法地位,民间借贷机构游离在整个金融体系之外,金融监管机构无法对其实施监管,有一些民间借贷机构沦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利率市场化,鼓励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盘活民间资本,将民间借贷机构收编为“正规军”,从而对其实施监管。

按现在的存贷款利率,民营银行无法发挥其优势,也无法取代民间借贷机构。利率市场化后,资金的供给增加,民营银行可以吸纳大量存款,从而能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增强民营银行的信用。工、农、建、中四大商业银行有国有股,也就是有国家的信誉作为担保,老百姓把钱存在四大商业银行,不会担心资金的安全性,民营中小银行破产的概率高于四大商业银行,而民营银行一旦破产,就意味着老百姓的血汗钱无法收回,因此,可考虑设立存款保险公司,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商业银行按其存款余额以一定费率缴纳保费,在商业银行破产时,由存款保险公司对存款人按其存款额进行一定金额的给付,使老百姓在商业银行破产时,不至于血本无归。

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当贷款到期,债权人不能实现或全部实现其债权时,债权人可以向保证人行使请求权,要求保证人代为清偿债务人的欠款,从而追回损失的债权。债权人获得了债务人和保证人的双重还款保证,大大增加了债权受偿的可能性。担保机构还分担了金融机构进行贷前调查和贷后监督的成本。

但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存在规模偏小、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担保资金放大倍数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担保机构每年从担保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代偿和坏帐处理,但由于担保收费较低,担保机构按有关规定,能够从中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对于可能发生的赔付来说,犹如杯水车薪,单纯依靠担保机构自身积累是很难对全部风险进行补偿的,因此,政府也应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建立风险有限补偿机制,即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担保机构发生的最终代偿给予一定的补偿。

2.实行差别利率。政府应指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机制,对由担保机构担保的企业贷款的利率适当下浮,要低于无担保的同类企业贷款利率。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担保机构一般是由政府出资组织,但并不一定要由政府直接运作,政府应当对担保机构进行引导和对其提供服务,不要直接参与担保业务。

4.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担保业。政府的资金有限,仅靠政府的担保基金,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因此,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担保业,如成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5.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担保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金融、财务、法律、审计、项目评估等多方面的人才,而目前担保机构从业人员,不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现在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三、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鼓励评级机构的发展

2002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体系,但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对中小企业的积极支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应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并确立银行业征信体系的核心地位,使失信行为受到惩罚。

中小企业发行债券也是融资的一种方式。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是股票市场规模的1.2倍,而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远小于股票市场。企业发行债券前,会邀请评级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让普通投资者了解其风险。而我国的评级机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评级机构缺乏公信力,还没有出现像穆迪氏和标准普尔这样著名的评级机构,这也使得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应鼓励民营评级机构的发展。

四、发展风险投资

对于高科技企业,由于风险高,靠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已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企业失败的概率过高,而银行仅靠几个百分点的利息收入是无法做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的。因此,应引入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取得企业的一定股权,等公司股票上市,风险投资套现获取高额回报。但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口大、退出机制不健全等特点,因此,应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01).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6

一、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融资

对接的理论基础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与银行融资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当中小企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面临着贷款难的困境;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时候也会受到银行的制约和限制。对于银行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风险,其对信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同时,银行也是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之一。所以说,在商业银行的眼中中小企业的主要地位决定了它的信用等级。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方来说,他们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往往不会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业绩上,而是更多地把重点放到了如何提升效率上,这就是为什么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企双方的交易成本就很高的原因所在。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

融资是指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货币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的行为过程。企业的融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如宏观环境、行业前景、市场状况等,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也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包括内部的资金来源,外部资本的获取以及自身的积累等等。中小企业的融资分为内源性的和外源性的两种形式。内源性的融资指的是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即公司的初始投资,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利润,从而实现的一系列长期的战略目标。外源的融资则是指来自于其他的金融机构或非银行机构的贷款;而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所以中小企业的外源性直接的还是来源于其本身的盈利能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和意义

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有两个:其一,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现如今在金融危机下,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题,也导致整个企业无法正常进行,更严重到会走向破产的地步。然而要想解决企业的难题,也不让大量员工失业,中小型企业就需要就行实时的融资。其二,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高速发展的企业是科技型企业,在完成起步后。就到达了规模化快速发展时期。在实时融资的背景下,有利于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意义在于,能够突破中小型企业融资的瓶颈,完善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使其达到完美的阶段。目前国内的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况且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而我国的现有金融渠道则主要向大中型企业敞开,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平台不完善等约束限制了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三)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进行间接融资时,主要采用的是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来获取资金。银行信贷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的一种短期的、定向的、长期的信用保证的活动过程。这种关系的特点是:第一,从时间上来说,与其他的借款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二是与债权人的关系也有很大的不同:第三,从债务的期限上来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款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都需要一年以上,而对于那些具有较高的偿还期的中小企业则没有那么高的限制条件。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发行公司制的金融产品,而不是像国有的大型企业那样,通过上市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还难以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因此在现实中,很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都无法达到银行的借贷标准,只能依靠自己的信誉,或者向亲朋好友借钱。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买方市场成了当今整个交易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给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优异的时候机会。但是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对于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国内外各有不同的言论,但其主要讨论的方向还是从其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方向。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的话,很多商家都是从交易收入与信息来源两个方向进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资金的投资,是因为金融企业存在逐利性,还有的是企业存在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这就会使很多中小企业融资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现实问题。虽然有个别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银行的融资,但是依然存在融资的成本比较多,给融资机会较少的状况。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目前国内主流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措施,主要集中在促进相关中小企业机构的发展,由此营造出金融机制的良好循环,并且能够建立完善的融资通道等等其它内容。另外从理论的方面来说,中小企业有了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也会使很多的银行来进行融资。中小企业拥有信用担保系统、发展风投基金和创业基金,有科学合理的资本市场,从而大力促进了中小型银行来为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投入,这些都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一些原因,使得商业银行对其的审核比较严格,所以在实际的信贷过程中,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和信任。股票融资。目前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门槛较高,并且对于中小型的公司而言,并没有达到主板的要求;而在国外,成熟、规范的证券市场上,其发行条件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因此可以作为上市公司进行直接的融资选择。债券融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增强,债券已经成为国内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的筹集资金的手段之一。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限制,使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创新,寻找新的筹资途径,来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违法行为,从而保证了债权的安全与稳定。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其自身的资本积累也比较有限。因此银行对其的信任度不高,从而会提高贷款的门槛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或者是寻求其他的投资渠道。

三、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融资的对接策略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与金融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并制定相关的金融制度,以确保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最后是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其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使中小企业可以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得到更好的服务与帮助。在建立和实施中小企业信贷的同时也应该积极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加强对银行的引导与规范,使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以上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进一步的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快速地成长。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所以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建设好适合自己的金融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型企的融资问题,并且也能让银行更加愿意将钱借给这些大型国有企业,这对于缓解中小企所面临的困境有很大地好处。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法律法规,可以解决大多数融资中存在的细小问题。在我国,政府制定的有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批准的程序规则》和《物权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它们的内容过于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性,所以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很难得到落实。因此必须要加快建立和健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担保制度。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较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这就导致了银行无法准确的了解到真实的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从而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货款,这就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其次,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当前我国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的重点是大型的商业银行以及股制的中小型银行.而对于那些小的民营资本的投资机构则很少涉及。比如,现金流是银行在审批企业贷款时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银行会审查现金流的意义,在于分析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维持企业运转并偿还贷款本息,如果审查过程中发现某一处出现了漏洞,则企业就会出现资金的风险。如果某中小企业缺少了现金流,也就是说没有可靠的证据时,银行就会担心企业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偿还资金和贷款,这样就会形成了坏账,并且也会给企业带来信用的损失,企业也可向相关银行审慎放贷。所以,现金流的管理不容忽视,企业要时刻关注现金流的变动,加强对流入和流出的把控。中小型企业融资要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前建立好相应的法律,这样才可以落到实施。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首先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二是要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其经营管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三是要加快建设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四是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向广大的企业群体发放贷款,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费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五是大力推进银行信贷体制改革,积极引导银行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六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应该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以大型国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的“小额”的生产模式,这样有利于解决中小型企的融资难题。七都认为:“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合法权益,打击恶意欠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利率定价机制向合理方向变化。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有一份信用信息记录,具备基本的偿还能力才更有利于贷款。未来,我国还会持续发掘有关银行底部中小企业的客户应用信息,并且会增强企业税务和市场监管等其它信息平台的连接,以此来提高企业客户识别和信誉投资的能力。因此,企业或企业主要尽量避免因失信逾期而导致信用受损。另外,千万不要为了融资听信中介劝说去作假,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是很完善和严谨的,恶意作假的行为会比信用不良更为严重、恶劣,甚至会使企业及法人获刑遭到起诉,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平台

政府应积极构建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使其成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首先是要在政策上对其进行扶持,并对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其次是要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以保证企业能够及时的还款,并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最后就是要加强监管,避免出现恶意骗贷、故意逃废债等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与保障,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帮助,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的成长壮大。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出发,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工作创造条件,从而提高银行的信贷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率。在当中小企业融资时,要注重企业贷款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而贷款时间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贷款通过率以及贷款难度。像长期贷款要求比较高,比如可能会让企业提供抵押担保才会批贷;而短期批贷成功率会更高,但企业的还贷压力就比较大。由此可见,企业贷款周期长或短都各有利弊,建议企业在选择贷款期限时,应充分考虑公司营运短、中、长期的财务规划,初步估算一下回收本金和利润的时间,选择最适合的贷款年限,以利公司运作及有效控制资金成本。另外,贷款金额也不是越多越好,贷款额度与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有关,太低了不能满足要求,太高了会造成较大的还款负担。企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承受能力和经营风险,不能完全靠贷款资金来支撑企业运营。当然,银行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企业的贷款额度。

四、结语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7

[关键词]众筹融资;中小企业;互联网;风险

1引言

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金融机构融资往往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美国实务界探索并发展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众筹融资。众筹融资是通过互联网的众筹平台,由融资者上传其项目或创意,来吸引社会大众进行投资的一种融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融资来说,众筹融资不仅简化了融资手续,提高了融资效率,还具有受众面广、门槛相对较低的优势。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众筹行业筹资额已达到224.78亿元。但是目前我国众筹融资尚不成熟,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风险。本文将对中小企业众筹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众筹中面临的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众筹融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有益的见解,进而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2众筹融资概述

2.1众筹融资的定义。“众筹”(Crowdfunding)这一词语首先是在2006年由美国学者MichaelSullivan提出。我国于2011年推出了第一个众筹融资平台“点名时间”。众筹融资由三方组成:筹资人(发起人)、众筹平台、投资人。首先筹资人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项目展示在众筹平台上,获取大家的关注,投资人在评估后若认可可对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实现了面向社会大众筹资。2.2众筹融资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融资形式,众筹融资可分为捐赠众筹、奖励众筹、股权众筹、债权众筹4种类型。捐赠众筹是指投资人给予资金支持是不图回报的,不以投资收益率来作为衡量,属于公益性质的无偿捐赠。比如社会大众对某所希望小学发起的公益性捐赠。奖励众筹是指发起人以众筹项目的具体产品或者服务作为回报来实现筹资,投资人同时也是消费者。奖励众筹的优势在于筹资人能通过此融资行为洞察市场潜力,起到市场调研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影视众筹等。股权众筹是指投资人以购买发起人股权的形式对其进行投资。投资人会以投资报酬率为标准进行项目评估,若此项目投资报酬率高于投资人的预期报酬率,则投资人会作出投资决策,反之亦然。债权众筹是指投资人以购买发起人债权的形式对其进行投资。债权众筹相对于股权众筹来说,风险小、收益稳,与P2P相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债权众筹就相当于传统的银行借贷的作用,只不过债权人不是银行,而是社会大众投资者。

3我国互联网众筹融资发展现状

自2011年我国首家互联网众筹平台“点名时间”正式上线运营,互联网众筹开始了爆发式增长。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基本情况如下:首先平台总量方面,累计发现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310家,其中目前在运营平台105家;其次项目方面,累计项目将近10万个,其中目前在项目8000多个;再次成功融资项目方面,累计成功融资项目数将近4000个,成功融资金额高达300多亿元;四是平台用户方面,平台月活跃用户数超20万人,其中男性用户较多,20~29岁用户最多。

4我国中小企业众筹融资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模式,众筹融资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大众筹集资金,具有社会大众灵活参与的优势,不仅能快速帮助中小企业筹集到所需资金,而且能推动中小企业迅速捕捉到市场信息,获取目标顾客。首先,众筹融资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银行信贷为主,而银行信贷往往手续烦琐,要求较高,对贷款金额、贷款时间长短等都有严格的限定,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正常的资金需求。众筹融资则要求相对较低,中小企业需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项目相关资料,就可吸引社会公众的投资,且投资者可选择的投资方式较多,因此可以较大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其次,众筹融资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传统的银行信贷往往会要求更高的利息率,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众筹融资可以使中小企业避开多项税费,并且通过向社会公众筹资分散了风险,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最后,众筹融资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在银行信贷融资中,银行会对中小企业的相关资料严格审核把关,层层审批,且最终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额会受限,从申请到获得贷款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众筹融资则只需要众筹平台的审核即可,因此效率更高,且社会大众可随时随地进行投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5我国中小企业众筹融资存在的主要风险

众筹融资虽说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猛,但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相关理论并不完善,面临着很多风险。以下从法律方面、发起人方面、筹资平台方面、投资者方面四个角度来展开分析中小企业众筹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5.1法律风险。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崛起的融资模式,涉及的很多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关于众筹融资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等,但从法律层面来讲,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存在着法律风险。尤其是众筹融资很容易和非法集资划不清界限。二者的边界界定本身还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5.2众筹发起人涉及的风险。5.2.1发起人的信用风险。众筹融资中发起人通过网络在众筹平台展示其项目从而获得投资人的投资。然而项目发起人的相关资料并没有经过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其评估,因此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传的信息中可能会存在虚假信息,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5.2.2发起人知识产权泄露风险。众筹融资中,发起人要想吸引并获得投资人的投资,就要在网络上展示其项目的创新点及可行性。这些展示内容往往没有申请专利获得法律保护。这就给一些抄袭者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发起人的知识产权陷入泄露的风险中。5.2.3发起人的经营风险。众筹融资中发起人提供的项目往往处于技术开发阶段,不成熟。因此在进一步的开发过程中很有可能夭折,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加之,发起人作为中小企业,本身经营水平及管理能力欠缺,无形中加大了经营风险。5.3众筹平台涉及的风险。5.3.1众筹平台的信用风险。众筹平台要对发起人提供的项目进行审核,然而中小企业和众筹平台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那么众筹平台能否公平公正地对中小企业的信息进行审查就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5.3.2众筹平台的资金抽逃风险。众筹平台作为发起人和投资人之间的桥梁,理应对众筹平台上筹集到的资金妥善管理。然而有的众筹平台会利用此机会擅自挪用资金获取额外利润或卷款潜逃,增大资金抽逃的风险。5.3.3投资者涉及的风险。众筹融资中,投资者为社会公众,他们往往和发起人信息不对称,容易被发起人的项目“包装”所欺骗,从而承担较高的项目违约风险。加之社会公众缺乏专业的项目评估能力,在投资时往往只注重高利率,极易受到诱惑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6我国中小企业众筹融资风险监管的建议

6.1针对法律风险的监管建议。众筹融资不同于非法集资,首先应从法律上认可,确立其合法性。其次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众筹融资中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司法解释,。鼓励和规范众筹平台的设立、运行等。最后对众筹各方的失信行为给予惩罚。从而使众筹融资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推动众筹行业有效竞争。6.2针对众筹发起人风险的建议对于众筹发起人的信息,可借鉴美国的JOBS法案,要求其在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备案,及时向投资人披露相关信息,并定期向证券交易委员会和投资人提交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年度报告。对于众筹发起人项目的知识产权泄露问题:一方面,众筹发起人要提高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对项目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另一方面建议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项目展示之前进行登记或进行标注,同时对侵权行为进行严惩。6.3针对众筹平台风险的建议。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众筹平台进行扶持和规范,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众筹平台上资金安全的管理,将众筹平台上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透明化,接受投资者及有关金融监管机构的检查。总之使众筹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孵化平台。6.4针对投资者风险的建议。一方面,向社会公众普及众筹相关知识,提高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防止信息不对称,减少投资者获取各方信息的障碍。发起人应及时披露融资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众的投资利益。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毋庸置疑,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众筹融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如何有效的防范这些风险,需要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众筹发起人、投资人等的共同努力。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对众筹融资的监管与引导,才能促进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宏超.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探究—————基于众筹融资的视觉[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32-36.

[2]祁健,戴杨.众筹融资的发展及监管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4):138-139.

[3]陈建英,杜勇,熊奇.我国众筹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12):12-19.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8

关键词:制度供给;中小企业;融资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备受河南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河南省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社会各界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试从制度供给角度进行简单的研究探讨。

1河南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制度环境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比较少,这其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更少,而且已制定的法律法规可行性较差,缺少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如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2012年由财政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出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办法》,都没有配套的细则,操作性也不强。在这样的国内法律制度环境下,河南省虽然积极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意见》《河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制定的《优化企业融资服务若干政策措施》等制度法规,但总体来看,不完善,也不系统。河南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财务担保制度,致使抵押贷款缺少应有的抵押担保。在我国,民间融资是企业和居民重要的非正式融资途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的资金渠道,但是,河南乃至全国的民间融资目前普遍存在不规范和金融风险问题,再加上我国各级政府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界定和保护不够,使得民间融资的这条便捷的融资渠道难以畅通。另外,由于缺乏信息公开制度,河南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的劣势,银行不愿向其贷款。相比而言,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都非常完善。美国制定了《国家中小企业法》和《中小企业投资法》,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和支持,还制定了《小企业法案》,由中小企业管理局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日本制定了《信用保证协会法》,并且根据该法在各地建立了信用保证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援助。总的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市场经济发达完善,法制体系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容易解决,对于我国来讲,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市场机制运行不畅,促进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亟待充实,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要想解决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需要从多方面增加制度供给,通过法律制度的供给和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证,使企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能有效地发挥。基于制度供给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马鸿宾(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鹤壁458030)摘要:融资制度缺失是导致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为此,从完善已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法律。

2基于制度供给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路径

2.1完善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河南省政府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逐步制定《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管理办法》、《河南省中小企业政策扶持条例》等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修订完善1999年制定的《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试行办法》,切实改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积极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缓解河南各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2建立民间借贷行业规范,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民间金融具有灵活、简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开放民间金融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但是,民间金融市场具有高风险性、隐蔽性和非法性,很容易演变成非法融资,导致借贷危机,河南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的民间非法融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因此,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为规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制定《河南省民间融资管理办法》,明确河南省民间融资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以法律制度约束民间借贷的扭曲行为发生,对非法融资和高利贷活动进行严惩。建立民间借贷组织的行业规范,建立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的互助互利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使民间资本能够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3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3.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风险资本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得到法律保障

风险投资基金是为高成长、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重要渠道。河南省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产业投资基金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要根据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规定,制定好政策,适当政府给予风险投资机构低息贷款,壮大社会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规模。对国内的风险资本而言,最大的风险是法律风险,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从事风险资本投资业务的基金或机构很容易变质成为非法集资,而一旦被确认为非法集资,对于风险资本而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必须尽快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风险投资者利益,吸引更多风险资本参与到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建设中,促进风险资本投资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河南省风险资本创业管理办法》,加强风险投资组织制度法律建设,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同时,健全风险资本投资的法律监管体制,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体系。

2.3.2为风险投资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除法律风险外,风险资本投资还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为此就需要出台系列配套政策,降低风险资本投资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或对其风险损失进行补偿,推动风险资本的发展,税收优惠就是有效的风险补偿措施。这就需要为风险创业投资企业制定一个适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一定比例抵扣应纳所得税,另外,还可以设立政府出资的各种风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风险资本投资向河南省内中小企业倾斜。

2.4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对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功能完善提升,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国内较大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所,承担着为河南中小企业搭建产权交易平台的重要任务,促进非上市中小企业的股权、债权乃至全范围产权挂牌交易,增强中小企业产权流动性,有利于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为健全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能容纳大量的投资机构,为企业间的并购和整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2.5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制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信用信息制度方面,加大中小企业不涉及商业机密的自身信息披露程度,加快融入金融征信管理系统,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提高河南广大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是缓解融资困境的必然要求。为有效解决融资困境,河南广大中小企业,必须增强信用意识,提高信用水平,积极配合金融管理机构和社会信用中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努力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偿还到期债务,不断提高企业信誉。中小企业还要加强对融资的认识和管理,制定明确的还贷计划,根据项目的收益情况,按时还贷,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

2.6在河南省各地市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局

中小企业发展局负责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推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市场开拓、专业化发展,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推进中小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进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评级制度建设,健全广大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网络金融发展。

2.7完善统一税收制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河南省地方财政可以结合产业政策与当地发展状况,探索对中小企业在统一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提高增值税与所得税起征点,允许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项税额抵扣,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作者:马鸿宾 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拴成.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7.

[2]曾莹.浅谈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J].才智,2013,5.

[3]赵猛.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信用;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企业融资能力与其资产规模、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因素成正相关,与企业风险成负相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弱等客观制约因素制约,融资困难。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CDP占到全国的60%,贡献了50%的税收,并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这一现实,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从政策环境、监管体系、服务机制、金融产品等不同层次,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07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的新问题。如果不对这些新问题加以及时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进一步恶化,大量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对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商业性贷款。信贷资金仅仅是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企业融资渠道还应该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并购融资、票据贴现等…。但这些融资形式门槛高,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是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所有权归属于个人,很少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而为达到融资目的,大量中小企业与社会审计机构串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加大,使银行很难对其真实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这无疑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第二,融资信用不足。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信用风险偏高,银行不愿意放贷。企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无法做大做强,就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银行发放的贷款少,获得的收益也就相应减少。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银企的互利关系,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环境的恶化。第三,商业信用缺失。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大量的商业往来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常常使用信用交易方式。但是实际上,信用交易的背后是大量的违约行为。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短期商业性融资。

中小企业信用的普遍缺失造成了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低下,恶劣的信用环境反过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担保难、抵押难、融资难。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

1.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掀起联合重组浪潮,“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受到冲击。在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立足地方、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特色。但近两年来,一些省政府出于做大金融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对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联合重组,组建规模更大的省级地方银行。而资产规模和资本规模的急速放大,进一步诱发了银行做大项目、大客户的冲动,离中小企业越来越远。此类改革使得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逐渐减少,中小企业融资不可避免因此受到影响。

2.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银行虽然实行抵押担保制度,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贷款手续繁杂,尤其是抵押手续,使很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或不愿贷款。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用于贷款抵押的难度较大,拥有较大规模厂房和先进设备的个体、私营企业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企业甚至只是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3.国有银行改制,加强了风险意识,使得银行“惜贷”。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银行信贷体制对贷款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很重,而激励机制不足。“贷款终身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出现恐贷心理,丧失了开展贷款业务的动力。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

1.资本市场不完善。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来,我国股市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国家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在政策上限制了企业股权融资的门槛。中国的中小企业只有很少部分能越过这个门槛。

2.政府对民间金融的政策过于简单,行政干预过多。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曾经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供销社股金服务部进行了整顿,当时政府出台这些政策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对于稳定金融秩序十分重要。但是,多次反复整顿金融秩序也很容易给公众造成民间金融就是风险的错觉。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有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然而,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防止潜在的金融风险,对民间借贷加以严格限制,而无视它给中小企业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虽然,2005年底人民银行开始为民间融资正名,并选定了4个省份的农村进行“只贷不存”的民间金融试点工作,但各方面还不完善。

3.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尚没有广泛建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教育、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中小企业急需各种技术服务,以便能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职工和管理层需要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企业人才素质,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才。而政府在诸如此类的方面却没有能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虽然部分省市已经构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远未成熟。

4.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政策尚未完善。作为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还不完善。首先,专门的信用法规尚未出台。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但尚未有专门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规,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其次,虽然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

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于融资问题仅仅规定了20个条文,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并且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对于民间融资,该法也只有几个抽象性的条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缺乏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中小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也是中小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要求的。

2.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对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作为中小企业,要相互信任、恪守信用、以诚为本。3.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机构来实现的,渠道单一。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会产生资金来源不足和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并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以改变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获得资金的现状。

(二)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1.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未来的社区银行中扩充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

2.完善信贷人员考核制度,适当下放基层行贷款审批权限。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应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突出对分支机构和授信人员的正向激励。并且银行应将小企业授信情况纳入对分支机构的考核范围。对小企业授信人员的考核,可采取薪酬与其业务、效益和授信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的方式。另外,适当下放贷款的审批权限,确需上收的,上级行要提高审批效率;银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金融管理能力、信贷资金占用和使用情况、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区别授信。

3.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银行应进一步放宽抵押品的范围。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可接受房产和商铺抵押,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仓单、提单质押,基金份额、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出口退税税单质押,资信良好企业供销合同质押,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质押以及保证担保等。还应完善抵押物拍卖市场和中介机构,降低抵押成本和减少抵押手续。

(三)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1.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风险投资vc(venturecapi—ta1)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投资。由于我国在政策环境、退出机制、企业制度、个人信用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VC在投资总量上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政府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体制、金融秩序等外部环境。政府应该培育我国真正的风险投资主体,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和出台优惠政策。尽快降低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门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2.要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融资。中小企业将持续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肯定不能满足融资的需要。中国民间资本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民间银行。国家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民间银行,然后加以推广。民间融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简便、快捷的民间融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渠道。凡是民间融资发达地区,就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融资不发达地区,就一定是民营经济不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融资范文篇10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变化快捷,造成其资金需求在时间和数量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次性融资的量较小但频率较高,使得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成本较高,而最终又体现在融资难上面。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可从两方面来分析:(1)外部融资环境方面。首先,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导致大多数社会资源和银行贷款都流向大企业。其次,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致弱化了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三,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由于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营直接干预过多,加上信用体系的补偿机制仍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方法进行一次性补偿,没有根据不同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效率、业绩进行连续激励性补偿,导致担保机构运营的效率低下。第四,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众所周知,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宗旨,重点扶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加上证券融资时间长、费用大、门槛高等原因,造成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目前尚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2)中小企业自身方面。首先,基础比较差,内部管理混乱。中小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组织结构变化快,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不稳定。其次,信用观念淡薄。我国中小企业资信等级普遍不高,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资信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者3B以下,风险抵御能力弱。第三,规模小、实力弱,抵押与担保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资信较差,若要获得贷款,需提供信用抵押或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由于既无合适的抵押资产,也无担保人,自身资信又很低的情况下,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是困难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分析

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融资方式较多,分类方法也五花八门,下面就以企业与资金供给者的关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来分类分析。

1.直接融资方式分析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来获取资金,但目前直接融资占中小企业融资的比例较低,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常见的直接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但在当前的中国使用股权或债券融资的中小企业并不多,除自身原因外,更多的是融资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

不少国家在主板以外开设二板,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成长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渠道。国际经验表明,同间接融资方式相比,二板市场股权融资这种直接融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此外,在主板之外设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也不失为中小企业融资一种良好方式,让暂时不能上市的众多中小企业有机会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二板市场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即使是高科技、成长型的企业,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在二板上市融资。正因如此,我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能上市融资的也只是少数。对于一些资信较好、发展稳步的中小企业,我们推荐采用私募的方式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债券,也可以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但目前我国的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债券发行制度似乎并不怎么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这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情况可以看出。参照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情况,有必要转变目前债券发行的管理机制,以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只要发行债券主体资本结构健全、具备偿还能力、财务信息披露充分,就应当允许其登记发债。

2.间接融资方式分析

相对于直接融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似乎更加有效,事实也证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融资更多的是借助金融中介机构,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格审查又相对较严,从而使中小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目前资本市场上常见的间接融资方式有:综合授信、动产托管、票据贴现融资、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金融租赁、典当融资、银行贷款,可见间接融资方式还是比较多,但真正使用的却不多。在各种间接融资方式中,由于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贴现来融资的量还很小,企业金融知识的匮乏又使得其他融资方式难以利用,致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对比金融机构贷款,本段将简要分析典当融资和金融租赁两种较为适合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采用典当融资是一种便利的融资渠道,它集合了以下几个优势:(1)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要求几乎为零,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2)典当物品的起点低,价值不限,千元、百元的物品均可以典当;(3)典当融资手续简便,融资速度快,效率较高,即使是不动产抵押,也比银行便捷许多;(4)不问贷款用途,资金使用十分自由,周而复始,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率。它比较适合资金需求不是很大,急需使用资金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典当融资已成为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困难的救命稻草,但从中小企业长远发展来看,金融租赁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融资方式。金融租赁自从上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对中小企业而言,金融租赁有以下好处:(1)任何经济活动都要经过复苏、扩张、收缩和萧条四个时期,但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金融租赁业影响不大。当经济处于扩张时期,中小企业急缺资金时,金融租赁能充分发挥其融资的功效。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消费、缓解市场疲软压力,金融租赁能够发挥促销功能。(2)金融租赁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表外融资。中小企业承租设备获得的是其使用权,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列为负债,不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借款能力,实现表外融资。(3)金融租赁手续简便,能使中小企业迅速获得所需的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金融租赁一般要比单纯的依赖借贷购置设备的速度快得多,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设备过时而承担风险。(4)金融租赁运作灵活,对承租人的资信及担保要求不高。中小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只要现金流量较充足,一般都能通过金融租赁方式取得所需设备,但由于我国企业信用度不高,租金拖欠现象严重,致使目前租赁额偏低,加之租赁行业的不规范及缺乏政策的支持,严重制约了金融租赁的发展。

3.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较分析

通常,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会对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资金使用自由度、资金的到位率和融资主体的自由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在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方式中,有48.41%的中小企业选择利用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38.89%的中小企业选择通过银行信贷来扩大生产规模,而选择通过其它形式来筹资的中小企业不足13%,其中仅有2.38%的中小企业首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这表明相对于发行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来说,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同时也表明对中小企业来说发行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难度依然很大。

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融资制度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极不协调,在企业整体自我积累很弱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结果只会加剧银行风险,因此要适当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合理的调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率,使资本结构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思路分析

中小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然而,这一经济角色与其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是十分不匹配的,这种不匹配的状况既反应在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又表现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狭窄,来源匮乏,方式单一。传统的融资方式不仅不能改变中小企业资金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匮乏的局面,反而使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得不到可靠资金来源保障的矛盾更加激化,异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直接降低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性作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已经成为转变增长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焦点,实际上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至此,我们可从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层面,研究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创新融资方式,推进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从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所有者权益、保留盈余和非正式股权,因此,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商业信用以及非正式信贷等方式进行融资也就不足为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融资方式至少应满足三大条件:资金供给主体比传统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因而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资金供给主体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经营管理的帮助;资金供给主体能够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成本过高的劣势。在中国现有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中,对这三个条件的满足程度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要从有利于中小企业分散和化解风险、有利于获得各种增值服务和帮助、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的客观要求出发,探求融资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四、结语

作为公司血脉的资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而融资方式的选择又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资金融通的成本、数量、使用时间、自由度,使得目前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融资方式创新上,对基础的融资制度、环境、创新原理研究较少。本文从融资方式出发,结合融资方式创新思路分析,对融资方式创新提出三点要求,希望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竹枝.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J].财经研究,2003,(6).

[2]贾银芳,融资租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J].中国经济评论,2004,(11).